印度有中国人娶印度老婆开的手机店吗

中国人怎么买印度手机,因为新闻说很便宜,小米还有啥的_百度知道
中国人怎么买印度手机,因为新闻说很便宜,小米还有啥的
买来自己在中国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你看看小米 华为 魅族这类的品牌吧。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今日: 15|昨日: 95|帖子: 10981|会员: 22587|欢迎新会员:
每一样东西都会在对的时间出现,请怀着耐心和感恩去等待。
词霸小编:最近在看《欢乐颂》,也是迷得不行不行的。或蠢萌或勤勉或干练或仗义或机灵,总能看到某个阶段自己的影子。但不管过程怎样,相信经历了千万种之后,最好的一定会出现,只需要耐心等待。
代理印度神油、药品进口清关 ...
中国青年眼中的印度:一个难以置 ...
刘劲松出任中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 ...
印度一婴儿天生畸形,脑后超大肉 ...
印度持续高温超160人死亡 最高达 ...
专业人办专业事: 巴西 智利 哥 ...
印度2016剧情《撤离科威特》 ...
印度代购进口清关报关
一品大学士
三品监察使
(主题: 85 / 帖数: 373)
畅谈社会百态,品尝人间万象。
(今日: 1 / 主题: 802 / 帖数: 1395)
都说龙象共舞,看看印度在发生什么~
(主题: 186 / 帖数: 633)
在印度,你肯定有说不完的故事,来分享吧~
(主题: 133 / 帖数: 439)
徒步?冒险?旅行重在体验~
昨天&21:13
(主题: 21 / 帖数: 149)
在外不容易,四海皆兄弟,常联系,常相聚~
昨天&21:50
(今日: 1 / 主题: 64 / 帖数: 263)
签证也许是通向成功的钥匙,多分享,多交流~
(今日: 1 / 主题: 38 / 帖数: 111)
(今日: 2 / 主题: 32 / 帖数: 107)
导游、翻译等行业交流
(主题: 100 / 帖数: 384)
企业、个人招聘交流专区
昨天&15:41
(主题: 25 / 帖数: 105)
个人求职交流专区
昨天&23:04
(主题: 338 / 帖数: 698)
中印其他商务问题交流区
昨天&23:13
(今日: 1 / 主题: 141 / 帖数: 436)
梦在印度,学在印度,活在印度,看你的~
(主题: 77 / 帖数: 202)
跟学习相关的都可以讨论哦~
(主题: 149 / 帖数: 372)
体验深邃神奇的印度文化~
昨天&23:33
(主题: 52 / 帖数: 261)
酒店、住宿之类的皆可在此讨论哦~
昨天&17:31
(今日: 1 / 主题: 25 / 帖数: 89)
房屋求租讨论~
(主题: 253 / 帖数: 633)
跳骚市场大杂烩,你买我卖,抓紧啦~
昨天&20:47
(主题: 41 / 帖数: 140)
咖喱?手抓饭?还有更好的,等你分享哦~
昨天&18:52
(主题: 22 / 帖数: 58)
昨天&22:36
分区版主: , , , , ,
(今日: 2 / 主题: 189 / 帖数: 639)
(主题: 83 / 帖数: 288)
昨天&20:45
(今日: 1 / 主题: 18 / 帖数: 74)
(今日: 1 / 主题: 99 / 帖数: 460)
(今日: 1 / 主题: 45 / 帖数: 78)
(主题: 241 / 帖数: 1274)
昨天&23:59
(主题: 62 / 帖数: 330)
昨天&20:54
(今日: 1 / 主题: 19 / 帖数: 101)
分区版主: ,
(今日: 1 / 主题: 41 / 帖数: 104)
娱乐、八卦。。。
(主题: 16 / 帖数: 57)
印度Music,别具一格,一起聆听吧~
昨天&21:41
(主题: 85 / 帖数: 335)
印度歌舞剧,你喜欢么?
昨天&18:44
(主题: 19 / 帖数: 37)
(主题: 26 / 帖数: 45)
昨天&20:30
(今日: 1 / 主题: 18 / 帖数: 127)
论坛公告板块,建议用户详细阅读~
(主题: 9 / 帖数: 89)
网站论坛管理事务交流专区~
昨天&16:39
- 50 人在线
- 40 会员(0 隐身),
- 最高记录是 799 于 .
管理员 & & &
超级版主 & & &
版主 & & &
会员 & & &
印度华人论坛-做最专业的印度华人社区!分享交流印度留学_印度瑜伽_印度旅游_印度签证_印度文化_印度贸易_印度生活_印度电影等经验的印度华人交流平台360安全网址导航国产免费最好用的压缩软件QQ:
Powered by中国人眼里的印度, 相差竟如此之大!--百度百家
中国人眼里的印度, 相差竟如此之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人眼里的印度,印度人眼的中国 相差竟如此之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印度的经济会超越中国,觉得一派胡言。我认为,印度社会基本就是一个“无政府社会”,根本不像中国那样政府什么都管,什么最低保障等纯属子虚乌有。导致国家建设糟糕透顶,到处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难民到处都是。说他们基本建设落后我们20年绝不为过。
大多数印度人并不认为他们领先中国20年,他们谈起自己的国家就大摇其头,说我们太穷之类的话。去过中国的印度人很羡慕中国。
下面是一个去印度旅游的中国人眼里看到的:
在城市路面上垃圾堆积如山。沿途就没看到过任何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印度基本没什么工厂,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会技术活的人堪比国内找一个高级工程师还难,做体力活的人很容易找,到处都是。
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很穷的。很多人就睡在路边上,没有家。我还看到过住在树上的。
印度的街头随处可见动物,牛啊,狗啊,羊啊随处可见。
人们随地大小便,在印度可没有贴着红袖章老太太过来罚款。令人震惊的是,印度男人把随处方便当做一种传统文化。
印度的火车简直糟糕透顶,火车包括火车站也是超级破烂,火车站人满为患,简直比中国的春运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趟火车上扒满了逃票的人群。印度火车内部,不通空气,气味刺鼻。
印度人不讲卫生也是出了名的,常常不洗手,他们吃食物方式很特别,有时候出去干完活回来手上脏兮兮的,甚至上厕所的时候还在吃饭,左手抓着吃右手擦屁股。印度的实物也是黏糊糊的看着他们的手在里面搅来搅去的。
在印度千万不能得病。医疗卫生方面有欠缺,300公里远才有一个医院,所以常用的药一定要带够。
印度夏天的时候非常热,比中国最热的地方还要热。印度土地干燥,树木并不繁茂,有时候放眼大地一片荒芜,干旱没水,一群人围着一口深井捞水喝,着也导致了他们夏天的时候很久不洗澡,异味很重。
印度的治安也不好,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个恐怖袭击,强奸妇女等等。
到过印度旅游的都应该知道,硬度的湖非常之脏,整个河面上漂浮物可以把整个湖面都盖住。而且恒河上漂着的尸体,活人就在旁边刷牙洗澡。
曾经采访过一个来华旅游的印度人,他在中国呆了一个星期给了他很深的感触。他总结了以下几点:
1、我们总是开玩笑称“中国制造”是便宜且劣质的。但是中国街上的东西却违反了这一定律,建筑和人行道、公园、花园、树木等等都是一流的。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很干净,你可以感觉到平等。像印度一样,把人按照肤色、体型、美丑来分阶级的现象并不明显。
2、我们从餐桌上注意到的第一点是,中国人看重蔬菜,他们与我们不同。在中国的餐桌上,你能品尝到食物的原始滋味,没有混入很多香料。
3、中国的电视节目也很好看,多姿多彩的。我们有些电视台24小时都在放歌舞。
4、中国的交通也很方便,坐车也不用那么拥挤。.我们印度的铁路很差,普通车次惨不忍睹,只有上层社会只会乘坐特快车,但更多地会选择飞机,平时在带司机的私家车。
5、90%的中国人口是汉族,这是一个美丽的人种,他们体型小,但并不是营养不良,肤色闪闪发光,没有体毛。就像欧洲民族一样,最主要的体型是苗条。老人们老当益壮,在工作场所也依然活跃(我们坐船时,船上的船夫最年轻的是74岁)。公园里也都是老人们在锻炼,茶房中也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6、中国的教育也很好,从幼儿园起就是义务教育。中国人并不认为他们一定要学习西方才能显得现代,不像我们。
7、中国有很强的国家渗透。比如,在阳朔,所有的餐馆被要求使用同样的餐具,由同一公司清洗和回收,在客人用餐前由透明的塑料纸包装摆在桌上。这样的执行在印度可能吗?在我最爱的古吉拉特邦也没有可能。
8、你可以在一家高端的饭店享用高级的餐饮,包括啤酒,七个人只要3000。在印度这样的价钱很难拥有这样的质量和环境。
9、在机场,不用登记就可以使用网络和WiFi。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措施。男人和女人欢快地玩在一起。没有安全检查和一票检查。他们不像我们一样有三项检查措施:门口票检、登机检查和验印。原因是,和所有西方国家一样,他们对于安检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检查地点,还在于周围的环境。
10、在公共场合和谈话中,中国人和我们一样聒噪,但是他们不会发出没有意义的鸣响。
11、和我们一样,中国人也很尊重钱,虽然不是崇敬。中国的企业基础不会被地理或者种姓制度限制,不像我们。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12、中国也有很多负面。首先,一个专制国家不能容忍异议和一一方的政治制度。我不能忍受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一个在意识形态和候选人方面都没有选择的地方。国家非常高效也善于渗透。我想中国在许多其他历史时期也都是一样的,包括君主政体。
13、 印度经常拿自己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相比。但事实上很不应该。这不是一项比赛,也无法得奖。如果真的是一场比赛,那么我们已经输了并且还在继续输。在我离开印度前,我们所说的是超过中国的发展速度。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我们的四倍。他们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
近日,一小群人争论印度落后中国多少。结果很快出来,落后10年至25年以上。事实上,弄清两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巨人”之间的差距是一项有益的研究。比如,中国2011年的GDP是6.99万亿美元,或者说是印度1.84万亿美元的4倍。
如果印度经济以年平均7.8%的速度发展(过去10年的速度),印度需要18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中国目前的规模。
中国只用了30多年就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一个奇迹,是人类的奇迹,在这个社会,只要你努力勤奋,头脑不是太笨,有车有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生活质量也是有保障的。
在此建议:如果你想了解大盘后期走势以及个股资讯请关注微信号:ggzx6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9万
阅读:19万
阅读:18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房子越盖越多,人却越来越少,东北到底怎么了?
娱乐资本论
不八卦会死星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苹果赚够中国人的钱?重心或移印度
&&&&来源:&&&&
&&&&&&字号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一些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的迹象,因此全球出货量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接下来到新兴市场的表演时间了吗?根据市场统计机构 Gartner 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iPhone 销量在上一季度的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 36%(苹果财报显示为 35%),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上涨了 2.4%。
  与此同时,三星仍然在扮演“老二”的位置,该厂商旗下新机 Galaxy S6 和 S6 Edge 销量下滑 5.6%,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份额也因此下滑了 4.3%。
  Gartner 在报告中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市场的萎缩。上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卖出了将近 1200 万台iPhone,同比增长 68%。虽然这个数据看上去还算不错,但是 Gartner 认为包括 iPhone 在内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已经将近饱和,未来不会再出现大幅增长。
  不过,虽然 iPhone 产品线的销量再次获得增长,但是苹果公司的股价还是不可阻挡地下跌了――从财报会议至今已累计下滑超 15%。苹果股价之所以有如此表现,分析师认为这是苹果过于依赖 iPhone 6 所致。新一代 iPhone 会在 9 月份发布,这几乎已经是科技圈人士的共识,因此 iPhone 6 在这一季度的销量势必会大幅减少。
  事实上, Gartner 表示印度将会在今年超过中国,成为智能手机增长幅度最大的市场,而苹果将重心转向印度将会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责编:实习生、蒋成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关注人民网海南视窗微博微信
【人民网海南视窗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人民网海南视窗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
新闻热搜词
72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印度人在跨国职场为啥完胜中国人--百度百家
印度人在跨国职场为啥完胜中国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印度人在跨国职场为啥完胜中国人
2012年到2013年,我在印度呆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很短。我没有虚度这段光阴——四处旅行,不停提问。加上2009年在印度北部两周多的观光,以及阅读有关印度文化和历史的书籍,我一度以为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我是颇有些了解的,至少没有浮泛从众地将它定义为一个地广人多、经济落后、治安糟糕的鬼地方。
然而,因为近两年工作的关系,我开始频繁地与印度同事、与公司的印度团队打交道,才越来越意识到,我对印度人所谓的了解,是停留在一个旅行者的层面,是对于印度中下层社会的认知。比如对印度人身份的刻意强调,又比如通过宗教仪式与谈论信仰灵魂,来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
而这些出没于高级写字楼的印度人与我曾经接触过的本土印度平民差异巨大,正如他们常用的口头禅一样:“我可不是那样的印度人”。
1、跨国职场印度人想扮演的自己
然而,我所在的外资公司就一款相关手机应用产品对印度员工和印度白领阶层的抽样调查报告,却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板球毫无兴趣,因为工作过于繁忙,根本不会关注赛程与赛事结果。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德里分公司负责人之一巴鲁哈先生。我忍不住在社交软件上追问:老兄,说实话,你真的一点也不关注板球比赛吗?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巴鲁哈风轻云淡地回复:当然,我可不是那种印度人。
这样的句子,让我想起上一份工作的印度同事、高级英文编辑顾问法赛尔先生。大约一年之前,在驻华外交官和资深记者考察内蒙古的欢迎晚会上,出生于穆斯林家庭的法赛尔豪爽地把一杯白酒一饮而尽之后,对于我讶异的表情和脱口而出的提问,几乎用完全相同的语调,给出了完全相同的答案。
也许为了区别于“那些印度人”,我接触到的印度职场精英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努力去除传统认知概念上的印度化特征。
譬如,他们大多拒绝传统印度着装,男士的西式衬衫和长裤折线熨烫得一丝不苟,女士——特别是来自北方城邦的女性——则更青睐职业套装或者衬衫牛仔裤。
社交酒会或者同事下班小酌聚会,他们往往乐于参与其中,小酌一杯,有关宗教禁忌饮酒的话题之于他们,几乎是一种冒犯。
当然,他们会以印度重大节日(往往与宗教有那么点联系)为理由申请假期,但对于信仰问题,他们总是以智慧的口吻表示:信仰是关乎心灵安置的事情,我们十分乐于探索,但请假纯属为了与家人团聚,烧香祭祀的事情与我们可没有关系。
另外一种去印度化则不是外表层面这么简单。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在著作《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中总结出,印度人善于理性思考,乐于公众辩论,但懒于务实工作。不过,跨国企业中的印度精英则给人恰恰相反的印象:自信、勤力、低调。
这一点可以在萨蒂亚·纳德拉(微软首席执行官)、桑德·皮查伊(谷歌首席执行官)、拉吉夫·苏里(诺基亚首席执行官)、阿伦·萨林(沃达丰前首席执行官)等世界级印度精英身上得以印证。他们并非所领导公司的创始人,但全部是备受尊敬的经理人,他们在担任这些大公司的掌门人之前,已经在一些公司担任过诸多职务,通过逐步晋升走到了跨国企业的金字塔顶端。
当然,印度人的低调绝非默默无声地埋头苦干。他们会抛开中国人对“枪打出头鸟”的顾虑,对团队甚至企业面临的困局勇敢发声,正如拉吉夫·苏里在任职诺基亚移动网络部门期间,是公认帮助诺基亚解决方案与网络业务成功扭转困境的人物。
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展示自己加班工作的辛苦和认真。譬如我所在的公司,印度团队因为线上直播板球比赛加班至当地时间12点,印度同事会纷纷在80人的工作群里大呼“12小时连轴工作好过瘾”,全不顾虑打扰中国同事的好梦。
与此同时,海外印度精英对自身族裔的认同感又极其强烈。某种程度上,重视本族裔的团结互助可以说是印度人在计算机、医药甚至金融等领域的跨国企业中牢牢占据生物链高端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度裔精英阶层很注意帮助本族裔,常常是一个公司来了一个印度经理,如果站住脚,在招聘和工作安排上就会刻意提携本族裔的人,很快就会有一批印度手下。被提携的人也如此炮制,这样藤藤蔓蔓,形成各种团队,自然在管理职位往上走的时候有更多的竞争力。暗流汹涌。
2、一言难尽的南北之争
尽管在面对外国同事时齐心协力,但印度精英之间的隔阂波澜暗涌,特别是印度南方与北方因为历史与文化产生的隔阂,其程度有甚于中国的南北之争与德国的东西之争。
某种程度上,印度南北部差异其实是来自外部力量的渗透,如上古雅利安人,以及伊斯兰化的雅利安后裔波斯种群。印度北部无论人种、语言、文化都一定程度上近于各文化期的波斯。从外表上看,北方印度人(除去东北部几个邦,这几个邦较多的居民长相几乎与中国人无异)轮廓更为欧化,身材更为高大,肤色也相对浅一些;南部印度人则大多肤色黝黑,身材和面部线条更为圆润饱满。
就语言来说,北方大多数邦对于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尊崇程度较高,更有意愿推广印地语,从而摆脱英印时期的殖民阴影,而南方因为历史原因,文化认同感较弱,方言更加错综复杂,甚至于接壤的两个邦之间使用连语系都各不相同的语言,往往只能用借英语交流。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虽然印度教在印度全境都堪称第一宗教,但南北地区宗教教义也有区别。种姓制度尽管已经成为历史,但北方人种姓意识仍然较强,高种姓人群数量更多,而南方人的种姓意识较为淡漠。
在国家角度上,南方经济更发达,计算机、制药和外包服务业中心更多扎根于孟买、金奈、班加罗尔等南方大城市,北方则以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主导,这导致南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高,而北方文盲较多。然而,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印度政府为了抗衡北方两个强邻,将战略中心放在了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诸邦。
在这些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印度北方人普遍认为南方人粗鲁无礼,不讲传统,崇洋媚外,缺乏国家意识;南方人则觉得北方人愚昧保守,傲慢懒惰,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加上印度人热爱辩论的共性,一旦南北印度人就工作上的问题产生分歧,往往争执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稍让一步,反而与外国同事有不同意见时,印度人倒是表现得十分理性克制。
我所在的公司有一项针对印度英语人群的文化类App产品,希望名称使用带有印度色彩的英文词汇,四位德里办公室的北印度同事很快就一个词汇达成共识,而当两位北京办公室的南印度女同事不约而同地提出,这个词语对于南印度用户可能有不同解读时,北印度人立刻爆发了。
在人数众多的工作群里,他们完全不顾保持良久的风度,不惜以尖刻的语言攻击南印度文化,甚至直接质疑南印度同事的智商,即便南印度女同事息事宁人地表示“虽然我们不能说服彼此,但这种交流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谢谢指教”,北印度同事仍然不依不饶地回复“不必客气,尽管我不得不说,对我们而言,同你的争论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集体的时间”。这导致两位印度女士直接伏在办公桌上哭了起来,并引发了各国同事的群愤。
当然,在后来的工作中,两位女士同德里办公室的配合一如既往地高效,但私下里提到德里办公室的同事们,南印度女士们便不屑地撇撇嘴,表示:“北印度人就是这样没有素质,我们实在不愿意影响工作,但工作之外,让我们搭理他们?做梦吧。”
3、印度式精英教育的现状
互联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关于印度的段子: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新生课堂上,美国教授进行着例行点名,当点到一个印度学生时,他笑着说:“你们的印度理工学院也很厉害啊,你为什么选择麻省理工?”印度学生苦着脸回答:“因为我没考上印度理工学院。”
在我们听来,这只是一个段子,然而对于印度人而言,这是真而又真的事实,甚至国际社会也就这一点做了验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曾评论:把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美国《商业周刊》则指出,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是“印度历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连比尔·盖茨也在2003年一场硅谷庆典中表示,印度理工学院是“不可思议的学校”。
除了印度理工学院,印度本土最为著名的高校还有印度管理学院,每年约有30万名优秀的印度中学毕业生会毫不犹豫地报考这两所院校,然而它们的录取率不到2%。与之相比,哈佛的录取率是13%。
事实上,就政府针对教育的投资而言,中国政府的金额无疑高于印度政府。不过,印度在教育上花费的资金占政府总开支的比例高过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投资更多地花费在基础教育上,印度则投入到精英教育之中。这使得中国制造业训练了2亿名熟练工人,而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是文盲,但400万名软件、金融、医药从业者大大受益。
正如印度工业联合会全球能源与环境委员会主席苏拉戌·帕拉胡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所言:“从1950年代开始,印度社会中信息的相对开放,让各个阶层的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人上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前,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来源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161
优车科技投资神州租车?是联想急于套现好吗
阅读:29万
阅读:19万
阅读:18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房子越盖越多,人却越来越少,东北到底怎么了?
娱乐资本论
不八卦会死星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印度人遇上中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