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ipad pro 9.7 配件9.7吋摄影配件

9.7寸iPad Pro评测:只有这一点遗憾|iPad|Pro_凤凰科技
9.7寸iPad Pro评测:只有这一点遗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英寸iPad Pro的到来补全了iPad产品线上在这个尺寸的一个空缺。不论是拍照、屏幕表现还是性能,它在目前的iPad产品线中都是最强大的。
当去年12.9英寸的iPad Pro发布时,身边有不少人被它吸引,却最终由于尺寸太大而放弃。如今9.7英寸的iPad Pro来了。 苹果没有把它命名为iPad Pro mini,名字看上去是简洁了,但是不好区分,所以文章里面提到iPad Pro时都会注明尺寸。
9.7寸iPad Pro评测 12.9英寸的巨型屏幕让这部9.7英寸的iPad Pro相比之下小得多,让许多人在纠结究竟要买9.7英寸还是7.9英寸的iPad的时候可以更果断地选择看上去已经没那么巨型的9.7英寸。 把12.9英寸iPad Pro的配置塞进iPad Air 2是什么感觉?当然是轻便啊,9.7英寸的iPad Pro和iPad Air 2尺寸和重量一样,单手抓着它要比抓着12.9英寸的iPad Pro要舒服多了。
9.7寸iPad Pro评测 不过要说明的是,9.7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虽然都是用A9X处理器,但是主频上后者要稍高一些。有国外媒体测试后发现,9.7英寸iPad Pro的内存为2GB,而12.9英寸iPad Pro的内存为4GB。 但是这不影响它强大的性能表现,不论是分屏应用还是4K视频剪辑都能流畅完成。 跟12.9英寸的iPad Pro一样,9.7英寸的iPad Pro也支持官方的Smart Keyboard和Apple Pencil等配件,它侧面有一个磁性接口,可以用于连接Smart Keyboard键盘保护盖,不过9.7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有着不同大小的Smart Keyboard。 尝试把12.9英寸的Smart Keyboard连接到这部9.7英寸的iPad Pro上&&一定会有人好奇这个&&在保证两者触点对准的前提下,你可以把12.9英寸的Smart Keyboard用在9.7英寸的iPad Pro上(强迫症患者会疯的吧)。
9.7寸iPad Pro评测 这次9.7英寸的摄像头强大到&&凸起,在发布会看到这个时候,有同事差点拍桌子跳起来:我要在这个没法摆平整的iPad Pro上面画画怎么办? 事实上,平摆在桌面上时,这个凸起的摄像头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碍事儿,按压左下角会有略微移动之外,几乎不会让人意识到它是不平整的。 既然这样,就好好享受它的升级过的摄像头吧。 它的这个摄像头是目前所有iPad中最强大的:1200万像素、带有True Tone双色温闪光灯、支持LivePhotos和4K视频、拍摄视频过程中还支持连续自动对焦视频。 这些都是其它iPad不支持的&&包括12.9英寸的iPad Pro。事实上9.7英寸iPad Pro的摄像头是iPhone级别的。 有的人不喜欢用它来拍照,不过反正时会带上,用来拍照似乎也是蛮符合情景的。
9.7寸iPad Pro评测 从样张上我们可以看到,9.7英寸的iPad Pro在白天的样张在色彩和曝光上要比12.9英寸的iPad Pro更加好,而晚上的样张优势则更明显,整个成像水准与iPhone6s一致。
9.7寸iPad Pro评测 在苹果官网上,9.7英寸iPad Pro是唯一具有&影院级视频防抖功能&的iPad。选择同样尺寸的iPad Air 2跑起来拍一段视频试了下效果,果然要比后者更稳一些。估计也是用在旅游时坐车拍窗外景色的场景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9.7英寸的iPad Pro其实也把iPhone上目前最强大的配置也同时吸纳进去,但是或许很大一部分用户宁愿牺牲它强大的拍摄性能,换来一个平整的后背。
9.7寸iPad Pro评测 四扬声器分别位于顶端和底端,播放音乐时的音质应该能引起别人注意。当然作为一个扬声器,它自然没有办法和音箱和耳机比,如果你只是简单看看视频不求欣赏音效的话它也足够胜任了,还有就是记得,不论你用的是什么iPad,在公众场合都别开扬声器。
9.7寸iPad Pro评测 在发布会上,苹果着重介绍了这部iPad Pro中被他们称为&Prodisplay&的屏幕:色域更广、色彩饱和度更高、能随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屏幕色温、减少40%反光&& 单单说都没什么概念,一对比就发现,9.7英寸iPad Pro的屏幕在色彩和亮度比起iPad Air 2要好上不少。 其中这部9.7英寸iPad Pro的自动调整色温的TrueTone功能是目前所有iOS设备中独有的。 它的名字和之前的双色温闪光灯一样。当你所处的光线环境有所变化时,屏幕的颜色和强度会自动调整,看上去会更自然。可以看看下图中打开和关上TrueTone之后和下方白纸的颜色对比,亲眼看更能感受到这个功能带来的舒适感。 例如在黄灯光的照耀下,这个时候屏幕也会自动调节色温呈现泛黄的状态,跟纸张在同样环境下会呈现的效果非常类似,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视觉会更自然&&自然到你察觉不到。 或许这会让你不那么想念Kindle的E-Ink电子墨屏幕,虽然电子墨屏幕更省电也没那么容易伤眼睛,但是iPad能做的事明显多得多。
9.7寸iPad Pro评测 到底买哪个好? 关于平板和笔记本更适合谁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但是并没有结果,因为它们各自代表着一个人群的需求。 如今苹果在9.7至13.3英寸这个范围内有iPad Air,iPad Pro,NewMacBook,MacBookAir等产品,也没有必要陷入&平板是否能代替笔记本&这种意义不大的讨论,选项已经颇为齐全,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就对了。 9.7英寸iPad Pro的起步价是4388元(32GB),和iPad Air 2起步价2888元(16GB)相比有着1500元的差价。1500元的差价能换来的是: - 多出16GB的存储空间 - 更好的配置和性能 - 强大得多的摄像头(但凸起) - 效果更好的屏幕 - 对Smart Keyboard和Apple Pencil的支持 - 能随时唤醒的Siri 如果上述几点能让你觉得值这个差价,9.7英寸的iPad Pro就胜出了。而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iPad看看电影,iPad Air 2现在是个非常超值的产品。
9.7寸iPad Pro评测 而12.9英寸的iPad Pro起步价是5888元(32GB),更高的价格带来的是更大的屏幕,但是在屏幕显示效果上当然不如有多项改进的9.7英寸iPad Pro。拍照方面虽然落后,但是后背平整对许多人来说可能要更重要一些,而且估计很多用户也不会真的经常拿12.9英寸的iPad Pro去拍照。 所以,在这两部iPad Pro之间进行选择的话,最重要的点还是在屏幕尺寸上,如果你真的非常痴迷于大尺寸的屏幕,那么12.9英寸的iPad Pro无疑还是你的首选,就像朋友圈中有人说的一样:iPad mini是经济舱,iPad Air是商务舱,iPad Pro(12.9英寸)是头等舱。 9.7英寸iPad Pro的到来补全了iPad产品线上在这个尺寸的一个空缺。不论是拍照、屏幕表现还是性能,9.7英寸iPad Pro在目前的iPad产品线中都是最强大的,如果你不介意它不能打电话,它几乎是最强大的iOS设备。 背后的摄像头凸起,恐怕是你唯一要吐槽的了。
9.7寸iPad Pro评测
[责任编辑:高一洋 PT009]
责任编辑:高一洋 PT00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12325
播放数:472680
播放数:4214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如何评价 9.7 英寸的 iPad Pro?
按时间排序
用9.7寸iPad pro半个多月了。觉得这款平板电脑对学生党来说简直完美。iPad pro作为一款轻量化的生产力工具,必然肩负不起写代码、跑测试等重任,也不能很好玩转office套件、图形处理、视频渲染等任务。但是对学生党来说,它可以肩负起看讲义、ppt、doc/PDF/ caj文献、看视频课程、记笔记、甚至即兴创作、展示等任务。首先说看文献吧,各种reader已经很强大很人性化了。作批注、即时翻译等功能很方便,而且坐着躺着趴着都可以操作。10小时的续航,使用一天基本没压力。设想一下:考试前在寝室熬夜复习,坐在床上就可以了。而且不用开灯,没有风扇和翻书的噪音,不会影响室友休息。这么好用简直完爆笔记本电脑好嘛?看视频什么的就不说了,学习和娱乐的体验都是一流的。屏幕比surface pro和初代iPad pro小,但是重量也轻了不少。我想如果一个学生白天要在教学楼里来回跑,晚上要把机器放在腿上玩,9.7寸的不知道要轻松到哪里去了。关于附属设备,我买了那根99刀的pencil。因为没有用过其他压感电容笔,所以无法准确给出好坏的定位。但是我的主观感受就是真的很爽。记笔记很舒服,挑不出毛病。除了画画的时候有些操作上的不习惯外(我喜欢倾斜执笔,结果在画线时经常画出阴影),其他感觉都不错。压感灵敏、无延迟感和错位感,手掌放在屏幕上不会被识别。而且左手缩放、拖动、撤销这类的手势操作很方便。说这笔不好的无非是充电姿势危险(插在pad的 type c接口上)、光溜溜易滚落、磁吸附笔帽容易丢失等。不用担心,笔的包装盒里有充电转接头,可以用数据线充电的;使用时拿好,不用时放好,充电时放抽屉里充电就行了。可以说这支pencil是iPad pro的灵魂了,买iPad pro的话请考虑我的这份安利。至于娱乐,身为一个弃刀投炉的玩家,我表示终于可以用这款炉石神器愉快地打抱歉了。曾经在手机上玩,因屏幕太小导致火球放歪翻盘失败怒删游戏,现在都不用担心了。另外还买了饥荒,有空就研究研究。系统预装的garage band很有意思,感觉很强大的样子,以后有兴致了再研究研究。分享一些截图吧最近在看教学视频学画画,app是procreate,最后四张是软件自带的样板。---大屏看吉他谱好用到哭大屏看吉他谱好用到哭---看PDF,阅读器是adobe acrobat看PDF,阅读器是adobe acrobat---看完把棋谱记住,可以马上复盘。app是chess puzzle game,双人模式好评,可以和朋友一起切磋看完把棋谱记住,可以马上复盘。app是chess puzzle game,双人模式好评,可以和朋友一起切磋---四扬声器,看nightwish演唱会直播爽翻四扬声器,看nightwish演唱会直播爽翻用Pencil书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用Pencil书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看了这么多答主的回答案,我补充两点吧1
关于摄像头突起,骂它的应该不戴套吧,其实我也是不爱戴套的,但也不会直接放在桌子上,一般都是在下面放个鼠标垫,所以感觉不到。2 iPad pencil 是否值得买卖?个人觉得只要不是特别缺钱,都该买个体验下,真的很有质感,至于smart keyboard看自己,感觉可有可无,不想买就弄个50rmb左右的保护套.
内存还是少,才2g.怎么总觉得怪怪的,根本不配叫pro
买了,来回答一下感受。2G RAM 确实会有不够用的情况,要知道 iPad Pro 12.9 是宣称自己能跑两个标准 iPad Air 2(忘了,好像是这个)的应用。 9.7款只能跑正常的那些应用,没有这么强的性能。A9X 很强,但还没有到一切全开之后还滑如绸缎,只能说够用,发热比较轻微,属于温温的那种感觉,主要集中在机身右侧,如果右手拿着的话还是能感觉到的。如果你有 iPad Air 2 的话显然是没有那么显著的必要升级了。另外,如果你想用 iPad Pro 使用 OneNote 的话是很难用的……OneNote 所谓支持 Apple Pencil 可能是个玩笑。下面讲一些好的。镜头处的凸起是要比 iPhone 6s 的高的,但真正放在桌面上不会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即使画画也不会。1200W 镜头模块,虽然没有什么用但是听起来会高兴一点。Apple Pencil 在一些软件上是很好用的,比如 Paper 53,感觉很好,画完后觉得自己非常可爱。写起字来很像是一支出墨很多的笔,如图。唯一缺点是一开始 Apple Pencil 的配对非常搞笑。是一个很容易把自己捅死的过程。如果可以的话大约给一个评分(5分制)o Apple Pencil : 4.3分o
iPad Pro 9.7 : 3.8分另外有一个善意的提醒,如果你一旦开始关注苹果自家的 Slicon Case 的话千万要注意,这个东西很好用,但是很容易买得停不下来,更别提 Smart Cover 还有 Smart Keyboard。The Verge 说「很容易在 iPad Pro 上花费超过1000美元」,诚不我欺。苹果现在充斥一股金钱的味道。
apple pencil直接戳中了我所以准备出掉mini4 128g wifi入pro 256 4G了。。。
牛排终于不能忍了,穷学生攒了很久的钱,第一时间预定了(当时还在考研复试
)。31号拿到,用了三天。最惊艳的应该算显示屏了,ture tone+night shift 保证你一天到晚屏幕都是黄的,不过特别柔和,看起来舒服。可惜没提升像素,像素点还是看得到的。四扬声器不错,不过比起外接个小米蓝牙音响,也相差不大。性能的话没有卡顿,和6p比流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如果是纠结Air 2还是pro,建议入pro,苹果更新的“优化”你们都懂得。续航不错,轻度使用20小时没问题。总结:9.7寸中比较完美的产品了(除了摄像头激凸。。。而且比6的激凸更严重)
大家好我是个穷鬼。所以以下全靠脑补。Pro 12.9和9.7不与其他iPadair、mini系列比较它们俩“兄弟”好像不能和iPhone6s、6sp相比,因为屏幕大小差距太大(尤其是价格)同时,和iPhone5s、iPhoneSE同囊不同芯相比(不要在意细节(小pro处理器有降频什么的))又显得很尴尬。所以我们到底如何看待iPad Pro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是苹果企图一改当下平板市场日益颓下的产品——专业的4k视频录制剪辑,专业的美术创作功能等等,好像苹果是希望让它们来改变以外人们对于平板即娱乐的认识,但现实的市场需求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清楚,我只是清楚如果以后我大学选择了动漫、服装设计这类有关艺术创作的专业我会选择Pro(不惜再花大价钱买笔)但就算我买了Pro,又爱好摄影,我也肯定不会捧个平板拍啊!所以我认为Pro是一个灰常尴尬的产品。但不得不承认Pro9.7英寸势必是要比Pro12.9英寸的更讨喜(卖得好),毕竟我认为我们平常人还是会一味地把平板当成娱乐工具,而并非工作工具。的确Pro的出现是对平板市场格局的一次大冲击,但日益频繁地手机使用、手机屏幕增大、手机的便于携带、功能相差不多等等诸多因素都让平板们陷入了一个“绝境”。所以平板需要被改变,而苹果的改变不过是紧步跟上surface罢了,未来的平板如何选择生存下去,这个抉择就是各家科技公司大佬们的问题了。我们只需知道,苹果它出了9.7英寸的Pro是想说明它更加适合我们这些非商用工作需求客户,而且只要再买一支小贵的笔你的Pro就是真正的Pro了(??_?`)爱苹果的你,一定要买哦( ? ▽ ` )?——爱你库克yoooo,昨天是苹果的40岁生日!谢谢阅读
+++ 谢点赞,有时间拍点照片来做个补充说明。+++? Pencil我这次买 iPad Pro 的最大理由,可能就是为了这只 $99 的触控笔了。?现在因为上课很少了,就不怎么看课件,但以前上课或是复习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用 OS X 的 Preview.app 来做高亮和笔记。使用鼠标进行标注配合键盘的文字输入,还是略笨拙低效。一来手写可以潦草,拼音却没有太大的提速空间;二来手写可以使用各种符号标记,箭头指引,下划线强调,这些在需要快速记笔记的场合几乎是 100% 必要的。最近我在使用 iPad 上的 LiquidText 来阅读论文,这个软件把高亮和提纲结合在了一起,很有想法。以前看论文,我是 Preview 和 iPad 版 PDF Expert 混合着使用,但差不多就是做一些基本的高亮。系里有个学姐特别厉害,跟她讨论过用 iPad 和 Mac 提高生产力的种种窍门。我是没有她那样的耐心在 GoodReader 上做笔记,高亮会用不同颜色,还会区分下划线,波浪线,甚至还有手写批语。但我一直很喜欢她整套的批注标示系统,一直都想学到手,但无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作罢。挣扎了好久,最后实在无法抗拒 iPad Pro + Apple Pencil 这个绝妙的生产力组合,再加上 iPad 3 已经年迈难堪重任,本身的重量对我来说也是个重担,终于决定还是抛弃了为好。啊写了这么多了,都还没有具体说到 Apple Pencil 本身。其实上手体验就是 iPad Pro + Apple Pencil 还算不错的纸笔系统替代品。接下来分别从几个方面讲一下使用感受。但要先声明的是,我以前并没有用过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例如 Surface 系列,Wacom 绘图板,所以一切的感想都来自于我的主观体验,评判的标准是“使用体验是否有苹果宣传得那么好”。因为没有用 Surface 之类的现有消费产品做参照,所以我的标准可能太过理想,评判就可能有失公允。另外先告知一下。
目前已知的很多问题是只出现在9.7英寸。
很多感想不适用于12英寸。
+++ 再更新一发。截至4月20日,Notability 已经优化了延迟,目前大抵上能和 Notes、GoodNotes 等量齐观了。不过 Notability 仍然缺少 GoodNotes 的诸多特性,比如自定义画笔颜色、笔迹检索和手写转换为图形。Notability 最好的一点是可以边录音边记笔记,并且笔迹和录音在时间上一一对应。可能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考虑一下。OneNote 也为 9.7 做了优化,手掌识别现在变得更好了。但延迟依然很足,没到可用的级别。+++++ 更新一下。之前在答案里讲到第三方软件的跟笔延迟在做笔记时让人无法忍受。最近发现 GoodNotes 4 这款软件,总算让 iPad Pro+Apple Pencil 在记笔记上有了很高的可行性。目前看来,GoodNotes 4 基本上在 9.7 英寸的 iPad Pro 上做到了接近原生 Notes 的延迟优化。在这里列举一下 GoodNotes 4 的实用特性:低延迟!!!有压感,笔锋模拟不错手掌识别优秀,并且自定义程度高超强的手写 OCR 检索!!!(中英日韩等10种语言都可以识别,笔记爱好者快上!)强大的附件插入能力(图片,PDF,文档均可以从各家云端、iTunes 插入进笔记本)可以转换手写图形(在 PDF 上划线高亮就可以画得很直)非常美观的笔记样式,庞大的可选模版。并且可以对单独一页进行设置。贴心的导出功能(可导出为 PDF)手写工具粗细颜色均可自定义。(可以存储为常用,提高切换效率)嗯,答主表示这个 app 吊打 Notability、PDF Expert、Evernote..... 原本对 9.7 iPad Pro + Apple Pencil 的悲观态度被这个 app 彻底扭转了,可以称它为 iPad Pro 的一个 Killer App。虽然软件不便宜,但相比起来,答主买其他软件都完全是浪费钱。如果你只需要一个软件来进行笔记、PDF 批注,那就是它了。虽然前面的 Bullet Points 有提到手写笔记 OCR 检索,但答主感觉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GoodNotes 4 的 OCR 检索功能绝对是面对传统纸笔系统的必杀技。简直觉得笔记爱好者、学术研究从事者可以为了这个功能买 iPad Pro + Apple Pencil。更新了好多对 GoodNotes 4 的称赞,感觉开发者应该联系我给我红包。但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软件让我整个答案都为之改写了许多。++跟笔延迟我感觉苹果在 Apple Pencil 的宣传上是有偏差的。Apple Pencil 本身并没有做到全局的低延迟。Note.app 确实几乎没有跟笔延迟,但其他第三方软件的表现良莠不齐。所以看起来 Apple Pencil 的跟笔延迟光是靠硬件是不行的,还需要软件的相应优化。|| 此处是原答案:考虑到 Note 本身的绘画功能非常简单,第三方软件无论是笔触还是软件本身的体量都更复杂,所以第三方软件是否有可能通过优化来降低跟笔延迟去接近 Note 的体验,我是存疑的。目前测试的诸多手绘软件,刚开始用时跟笔延迟几乎难以忍受,使用了几天,完全是靠我自己的主动适应,才渐渐掌握书写的窍门。但这和苹果宣传的体验是基本不符的。目前尝试的诸多绘图软件,跟笔延迟均惨不忍睹。笔记软件这边,Evernote 和 OneNote 持平。PDF 阅读器则是GoodReader 一支独秀,基本上做到了和 Note 接近的延迟优化。但当初抛弃 GoodReader 的原因是它界面设计太“城乡结合”了,从 PDF Expert 重新启用 GoodReader,略微有点“由奢入俭难”的感觉。但 PDF Expert 在跟笔延迟上输得太明显,光是好看,就只能当花瓶了。 ||笔锋刚说完 Note 延迟优化得好,这就要说它的不好。Note 提供了一个快餐式的使用场景,随便吃吃,填饱个肚子,但并不能作为主力手写记录软件。因为 Note 上面笔触选择极为有限,既没有粗细,也没有笔锋,写出来的字基本上就是告别一切美感了。在笔锋上 Notability 就不如 OneNote。Apple Pencil 的笔锋应该是软件模拟和硬件压感相结合的。Notability 采用的笔锋方案比较圆滑,弧线上的表现略夸张,更适合于写西文;OneNote 则是中西兼济,写出来的字和纸笔系统还挺接近。++ 但是当然啦,在座的 app 都是腊鸡,都不如 GoodNotes 4 ++手掌排除(Palm Rejection)简而言之,一般。和跟笔延迟优化一样,这个根本不是 Apple Pencil 宣传视频上所暗示的硬件上的全局优化,反而是需要靠软件的优化来配合。目前的表现来看,Apple Pencil 的手掌排除在第三方 app 的体验参差不齐:个别不错,比如 GoodNotes;OneNote 差一点;但像 PDF Expert 这种则是惨不忍睹。写字的时候,小拇指近端指关节是主要的支撑点,在屏幕上写完一句话,这个关节就会相应地留下一串的点点点,一如我对这种体验的无奈……屏幕上的书写体验屏幕太滑,需要大概两周的适应。某些笔划很容易就“溜”了,导致字写得不好看。一开始不适应时,写草一点会稍微改善。屏幕贴膜影响体验。贴膜之前,笔尖和屏幕上的字迹距离并不大,还挺有一种在纸上写字的感觉。贴膜过后,笔尖和笔迹距离变大,体验大打折扣。但适应过后大有改善。一些不吐不快的槽Apple Pencil 的整个产品设计,其实是有失水准的。硬件设计。充电方式就不说了。可能是考虑到这种充电方式造成过大的感官刺激,Apple Pencil 还随笔附赠一个转换头,这样就可以连接 Lightning 线来充电了。所以看到现在,细心的小读者就会发现,Apple Pencil 相当于有三个频繁分离的部分:笔本身,笔帽(摘下才能暴露充电头),转换头。虽然我一向丢三落四吧,但这产品就根本没有相应的设计考量,作为强调用户体验的苹果产品,是难以置信的。软件优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跟笔延迟和手掌排除这些本应该是全局优化的东西,现在却是靠第三方自己去优化。目前的体验给我的印象,Apple Pencil 并没有向第三方 app 输入已经精准优化的数据,而第三方对 Apple Pencil 的优化补正又良莠不齐。当然,我对 Apple Pencil 和 iPad 本体的信息交换方式一窍不通。但按苹果以往的风格,难道不应该是硬件本身就进行了足够的精准优化,然后第三方软件直接读取数据吗?现在让第三方自己优化,就基本上是靠第三方自己的技术力和自觉了,自觉了,觉了,了……
++ 最近(四月初)我在 Twitter 上向 Notability 和 PDF Expert 的开发者反映了问题。他们都表示已经找到了 9.7 iPad Pro 的问题所在。但放出更新前还需要时间进行测试,还需要等待苹果审核。所以估计要个十天半个月。所以只有期待第三方开发者能逐渐部署优化了。++没有橡皮擦。铅笔没有橡皮擦还是铅笔吗。哪怕植入一个“摇动 Apple Pencil 撤销笔迹”的手势操作也好啊,因为这个功能用得实在太频繁了。苹果在这个上面的设计嗅觉不如微软。扬声器回到 iPad Pro 本身,首先就想说扬声器。这次的扬声器确实相当提升 iPad 的使用体验。不少苹果喉舌媒体评测说音质接近便携音箱,我觉得略有炒作嫌疑。类似百元价位的便携音箱,可能还说得过去。但相比以往 iPad 地摊耳机水平的扬声器,还是聊胜于无了。临时看一下 YouTube,放一个播客节目,对耳朵而言还是更舒服一些,何乐而不为。虽然我不混玄学圈,但四个扬声器呈现的包围感还是能感受到的,听电子乐这种音色偏冷的音乐更为明显。低音感觉略好于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屏幕色域什么的,真的不懂。但在阳光下的亮度表现还可以。至少和 iPad 3 比较起来,阳光直射的时候不再是只能当镜子用了。Night Shift 和 True Tone 我更喜欢后者,因为 True Tone 的体验做得非常自然。不稍微开关进行对比,眼睛都不会有明显的察觉。拿不同环境光下的白色来说,仿佛大脑觉得白色就理所当然应该是这个样子。虽然不是什么跨时代的技术,但减弱了产品的科技感,让感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一点。电池Apple Pencil 是用蓝牙连接的,频繁使用显著降低 iPad 本体的电量。但撑一天依然压力不大,保持了优良的传统。摄像头就像是有些不熟的人为了向你示好,一见面就忙着没话找话说一样,这次摄像头的升级就给人同样的感觉。虽然确实是成为了一个升级 iPad 的理由,但有多少人在整个 iPad 的服役寿命拿它照相呢?这次突出的摄像头确实不会造成放不稳的情况,这个喉舌都有提到。除此之外,可能也算是一个视觉上的标志。这三天使用下来,就已经有两个人因为突起的摄像头而问我这是不是新的 iPad Pro。感觉苹果可以在中国市场搞几个喉舌宣传一下这个社交属性,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在用新 iPad 的人就有购买欲了。结语(读作私货,不过好像通篇都是私货,这里是私货中的私货)其实所谓的 9.7 英寸 iPad Pro 就是苹果为 iPad Air 3 做的一个精明营销而已。有人说 9.7 英寸 iPad Pro 太拗口,没有一个简明清晰的名称,苹果命名已然失序。我觉得其实这种拗口才反而是营销的高超。不增添前缀(例如 “the new”)或是后缀(例如 “mini”)来做明确的标记,一是为了掩饰 12 英寸 iPad Pro 的过时;二是把 Pro 的品牌突出出来,给人的错觉是大小两个型号只在屏幕尺寸上有差异。题外话,iPhone SE 取消了产品的年代线索,就消除了过失感,这也是苹果从 iPhone 5c 命名中吸取的教训。之所以这个产品叫 iPad Pro 显得牵强,是因为除去 Apple Pencil 的支持以外,其他的硬件升级只是正常的硬件迭代。处理器也好,扬声器也好,摄像头也好,并没有多少成本上的显著提升。而对 Apple Pencil 的支持,虽然需要更先进的触控感应技术,但触控技术发展这么多年了,也是不过分的硬件迭代。更何况,Apple Pencil $99 的价格,不少利润转移到配件上,也是能吃得饱饱的。从这个逻辑出发,甚至 12 英寸 iPad Pro 夸张的定价,也很有疑点,因为它其实就是个 Large iPad Air 3 罢了。iPad Air 3 换了一个高档的名字,iOS 却并没有随之高档,并没有为了专业用途拓展系统的功能,但定价却升高了。有手绘需求的果粉却也心甘情愿地升级,对于 iPad Air 以前的用户来说,升级也是一个 no brainer。这样说来,也算一个优秀的产品。但用 iPad Pro 的名号来营销,总有种浓妆艳抹强行迎来第二春的感觉。我想,这是苹果逐渐丢失对产品的执着,渐渐演化成普通一流消费品公司的一个表现。如果说 iOS 7 是 Apple 3.0 的序幕,那么 Apple Watch 就是 Apple 3.0 精神内涵的一个概括,那就是:跟市场的风,卖不过不失的产品。
8=6315,这还是32G版本的。可能买9.7寸的不会去买Apple Pencil和Smart Keyboard,但是我觉得6688的M3 SP4可能办公更合适些。感谢9.7寸Pro,Air2终于降价了。
官网一上线,第一时间订了一台,外加pencil,以及Smart Cover,没有配keyboard。买来给老婆画画用,这样出去玩的时候她就不需要带各种各样的颜料了。具体评价等收到了再来更新吧。主要看中的就是性能和Pencil的支持。摄像头凸起不凸起的,实际体验了再说吧,实在不行就买一个后盖。==========到手了,下了adobe的全系应用(需要cc账号),玩了一下,都忘记摄像头凸起这回事了,没啥影响。
哈哈哈,我的大金子【ipad air2】还可以
如果你知道微软的Office免费策略,就知道为什么会有9.7英寸的iPad Pro了。微软的Office系列在10.1英寸以下的屏幕设备上可以免费使用,而在更大的设备上就要收费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花钱买了12.9寸的iPad Pro,还得另外花钱买Office,这还谈什么生产力?所以厨子说:那我们就搞个小点的iPad吧……
在Apple store试用过apple pencil后觉得很好用,之前出的iPad Pro 太大,不方便携带。这次的大小、重量刚刚好。我不需要用pencil绘画设计,只需要记笔记,画思维导图,看PDF时写写画画做做备注,所以新出的这个能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而且用户体验会比用iPad Air 2 + jot script 好。已种草。
摄像头突起是真的奇怪,pad和手机很不一样的是pad经常要放桌子上使用,这不带套简直没法玩。然后就是奇怪的价格,这个价格搞的真的很尴尬,总得来说苹果应该把pad的位置定位错了。苹果觉得大家都是设计师,都要拿pad去做生产,可时间pad就是个娱乐产品!
说真的,如果冲着 Cook 说得那样,生产力什么的去买,我宁愿买 Surface。我个人已经两次买入 iPad mini 后来又卖掉了。因为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我明明可以用手机完成的事,为什么要强迫自己想起"对哦我还有一个 iPad,我要去拿起我的 iPad来做"?
乔帮主死后,苹果的创新大都来自于颜色和尺寸。
不是很清楚如何使用Apple Pencil在由于Back Camera激凸而无法在桌面上放平的屏幕上面认真画画儿。花式卖保护套嘛?!还是Apple在“纠正”我们新的绘画姿势?!
我下意识一直以为苹果的这个pro其中对应的一个参数就是大尺寸现在看来不是啊……15年1月份ebay上面2400左右买到的全新且没被睡的air2 16G表示已经很满足了哈哈哈哈,那些还在用几年前的ipad可以考虑入手这个pro的,家用不错,可以代替电脑的娱乐功能,办公还是不行,需要电脑。
可能是一款为了升级而升级的产品 现有的iPad如果要更新升级来吸引用户挽手拯救日益衰落的更新欲最简单的就是升级屏幕和性能 但是考虑到续航性和苹果硬件生态里面不去重蹈安卓的破碎性那屏幕势必分辨率和尺寸不会大的变动 那最低成本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给用户喜欢的手写功能。现在市场上Surface给用户启蒙作用就是手写的便捷性 一支使用起来还原80%书写体验的科技。其次厨子内心可能还是觉得精简产品线的必要性吧,现在iPad mini、iPad Air、iPad Pro 光iPad就三个产品线 还不算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 苹果产品线越来越长 用户选择越来越多 产品产品间的定位越来越模糊不是件好事 所以这次升级可能就是iPad Pro 9.7替代air这个产品线的使命之一吧。但是不管是不是手写功能的加入 还是桌面级的性能 或者轻薄上的突破 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就是他不是桌面级操作系统 这就注定iPad Pro还是只是一个仅仅硬件升级了的没有新意的iPad产品线上的一个螺丝钉,甚至他出现的价值还不如iPad mini来的更有意义。
那些想买air2的,你们就不怕水果出下一版os卡死你们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 pro 9.7 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