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莱利·莱利是个怎样的人?篮球以外的他呢?

易海军,厚爱生命。
一款网络产品,最重要的还是用户的体验,腾讯这种简约的设计理念确实能给更多的用户…
谢邀。&br&&br&三年前的文章一篇:&br&&br&&br&&br&1981年帕特·莱利37岁,是1980年冠军教练韦斯特德的助理。1981-82季开始后不久,魔术师在更衣室里对记者表达了以下意见:他和韦斯特德只能有一个人留在湖人。此事究竟是魔术师带队员引发兵变,还是他和管理层联唱双簧逼韦斯特德走人,注定是千古之谜了。当时的帕特·莱利,像颗覆巢中的鸟蛋,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向何方。&br&所以,韦斯特德被赶走而他被宣布继任湖人主教练时,莱利自感意外。这命运的转折像闭眼待放逐的囚徒睁开眼来,发现自己被供上王座。但这里另有个微妙的细节:杰里·巴斯曾想让教父杰里·韦斯特复出担当主教练,韦斯特拒绝;巴斯宣布韦斯特和莱利并驾为双主教练,韦斯特于是在新闻会上宣布说,他只是莱利的助理,莱利才是正牌主教练。&br&1990年莱利离开湖人时怀揣四枚戒指。在禅师和波波维奇风起云涌之前,他堪称红衣主教后最成功的主教练。可是洛杉矶的流言不那么干净。谣传他走人后有队员弹冠相庆,因为“终于从这厮的精神虐待中逃出来了。”&br&五年之后,他没顾自己还和纽约有一年合同,径直去了迈阿密。纽约闹上门时迈阿密解决这事的方式空前绝后:他们拍给纽约一个选秀权,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这是史上最绝妙的一次交易:迈阿密付选秀权和现金,交易了纽约的主教练。&br&&br&我们能从中读出什么?&br&&br&帕特·莱利在三个城市当过主教练。洛杉矶、纽约和迈阿密,全都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之属。比起杰里·斯隆在盐湖城风雪中的百年孤独(那里仅有的电影院都是爵士老板自己开的),比起拉里·布朗在各个小城市间穿梭流浪(晚年去纽约大城市,差点晚节不保),比起波波维奇一辈子扎在圣安东尼奥的小河屯,莱利是个典型的大城市风流倜傥人物。他上GQ封面,他的背头在美国东西两个海岸都是话题,他喜欢当代媒体,他不像查克·戴利们似的,穿条大短裤在球馆里挥汗如雨,而是戴着太阳镜在洛杉矶媒体前扬声高呼:“我保证,我们明年会蝉联冠军!”——发生在1987年夏天。&br&当然还不只如此。&br&纽约是本行星最繁华的城市。他在那里组建起的纽约尼克斯,受到了球队历史上空前的关注——哪怕70年代初纽约尼克斯擎着两座冠军,也不敌尤因们的出镜率。可是,他却放弃了纽约,去了完全没篮球根基可言的迈阿密。那里没有波士顿和洛杉矶的悠长历史。阳光沙滩过于美好,人们关心美女和气候多过篮球。他去那里图些什么?——1995年到2010年,迄今为止,迈阿密热关于篮球的光辉历史,全部是他缔造的。&br&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猜测:&br&韦斯特于1981年谦退了,因为他知道莱利需要舞台;1995年莱利离开了纽约,是因为迈阿密许诺了更多的权限——在纽约,他是主教练;在迈阿密,他是万王之王。他不甘受制于任何人,他需要绝对的自由和权力。&br&&br&&br&1993年,戴夫·考文斯的语录:“为什么后卫球员更适合做主教练,大个子们却没份?因为大个子都习惯逆来顺受,而小个子都是控制狂。”因此,你可以这么解释莱利的权力狂癖好:193公分,后卫,而且不算明星控卫。&br&2006年,他正率领着迈阿密朝自己第五枚戒指前进时,帕特·莱利的名字出现在一个电影中。可惜,电影题材既不是“魔术师水银泻地的80年代”,也不是“帕特里克·尤因艰难奋进的90年代”,《光荣之路》记了一个远在1965年的故事:高中女篮教练唐·哈金斯带领德克萨斯西部大学(UTEP),用七个黑人球员为核心,带领球队直杀到NCAA决赛。面对种族主义者的暴力威胁、舆论的轻视,击败伟大的肯塔基大学,以及传奇教练阿多尔夫·鲁普,赢下了传奇的1965年冠军。在这个电影中,莱利的出场伴随着以下对白:“肯塔基大学有两位全国知名的选手,一位是193公分的帕特·莱利……”&br&1972年,他的形象出现在冠军队集体合照中:那是69胜13负的1971-72季湖人,他身披12号球衣。他的位置和2010年总冠军湖人队的12号香农·布朗出奇的类似:替补后卫,板凳得分手。他最出名的事迹是:每晚训练,他都要对位当世最可怕的得分手杰里·韦斯特。1976年他退役于凤凰城太阳,目送着球队被凯尔特人击败,感受了一遍韦斯特、贝勒和张伯伦们曾经承受过的痛苦。&br&&br&&b&这就是他球员生涯两大件最有名的故事:担当了《光荣之路》里的配角,担当了1972年冠军队的龙套球员。非常奇妙:红衣主教之后最伟大的两位主教练——他和禅师——都在年总决赛中演过配角。他领略过冠军的滋味,可是没有扮演过主角。他在球员时期明白严酷态度的必要性,知道惟有偏执狂才能在竞争中生存的道理。于是,当他成为教练时,便成了一个魔鬼。&/b&&br&&br&&br&莱利偶尔温和,但只是针对媒体。他的华丽背头、新潮墨镜和笔挺西服都是为媒体而生,而在对付球员时就是另一回事。&b&他人生中的一切都很极端。&/b&比如进攻:接任湖人的当季,他就让这支矛盾丛生、逼到韦斯特德下课的湖人成为了冠军,80年代的湖人更成为史上最恐怖的攻击球队。1982年湖人对决马刺时,对手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快的队伍,除了录象里60年代的凯尔特人”湖人压迫、断、救地板球、快攻,人人高兴。“表演时刻”的基础自那时起已规定。莱利当时的口号:“我们的队员都很有天分,所以我让他们施展出来了。”直到1998年,他还自傲的赞美:“我们有过尼克森,有过斯科特,有过魔术师,有过威尔克斯。公牛很伟大,但未必有我们当时那么强盛的火力吧?”2007年,魔术师自己承认:“我们的战术并无玄妙,就是跑垮对手——我们有这么多天分!”同样,莱利去纽约时,用残了尤因;莱利去迈阿密,用残了莫宁;2004-06这两季的热,莱利将韦德和鲨鱼完全榨干。他的弟子们去当主教练,也纷纷把德怀特·霍华德和姚明压榨到了极限。他是明星制最疯狂的拥戴者,虽然他自己以往并不是明星。&br&&br&又比如说,当他愿意琢磨防守时,也不会摆马刺式的沉稳,而是极端的凶恶霸道。莱利带纽约和热时的狠防守,许多小细节是跟查克·戴利那学来的——年湖人被活塞痛击后,他暗暗打落牙齿和血吞,偷了许多招式。比如,戴利爱用内线大个子(兰比尔们)顶防包夹外围,既包了夹又控制了传球路线,莱利在纽约也学样,并开始大量使用长人前场;戴利爱大量用领防和扩大压节奏,莱利也类似;戴利认为卡位争夺空间是胜利三元素之一,莱利变本加厉,防无球的总爱保持身体接触。所以,莱利连带他弟子们范甘迪兄弟的队伍,都以内线犯规多、压迫凶狠著称。莱利重用了科特·兰比斯、AC格林、奥卡利、PJ布朗、布莱恩·格兰特、哈斯勒姆这些移动灵活的大前锋,以及沃西、查尔斯·史密斯、安托万·沃克这些身材颀长的小前锋。而他的弟子斯坦·范甘迪索性扔出了刘易斯打大前锋这一灵活和身高至上的终极设置。&br&&br&&b&可是莱利又是个理想主义的人。&/b&早十几年前,莱利就提出了伟大构想:未来的理想篮球手,应该是人人206公分高、技术全面可以客串多个位置的人物。乍看这理论是他思念魔术师成疾,幻想了一整个魔术师的世界,但看看勒布朗、杜兰特、特科格鲁、阿里扎,看看他当年垂涎的朱万·霍华德和如今斯坦·范甘迪重用着的刘易斯,看看他从快船偷到迈阿密的奥多姆:在这个巨人如恐龙般珍稀,灵活流长人和组织前锋当道的时代,莱利的构思正一步步成真。&br&总而言之,他的篮球风格不崇尚秩序、压抑、沉稳、耐心、中庸。他需要最极致的表现,让观众喧腾欢闹,或是沉寂如死。&br&&br&&br&&b&由于他的神经质,他很少获得如罗德曼们对戴利那样的“球员之热爱”。他以切身经历感叹过“杀死冠军的是冠军本身”,因为年复一年保持斗志和自虐式训练是件过于理想化的事。&/b&禅师依靠他的心理魔术对付他的球员,而莱利用他疯狂的高压来折磨弟子们。他对球员的精神虐待出名到什么地步?简单来说,他的这一特质直接断送了他执教1992年梦一队的机会。本来,他的四枚戒指和天才执教很对选拔委员会的胃口,但是,他的神经质让委员会颤栗了:他们知道,梦一队那些自大狂巨星们需要一个甘于伏低做小哄顺溜他们的温和老者,而莱利是一个挑剔绝伦的极端魔鬼。他会日复一日的靠砸碎黑板来鼓舞斗志,他会在2006年总决赛最后时刻对板凳大吼:“再挺下去!达拉斯是这个联盟最软的队!他们已经准备好放弃了!他们马上就要放弃了!只要你们再多挺一会儿!!!”&br&&br&&br&1998年他曾经说,“伟大的队伍随时间的流逝而越加强大。”因为,“虽然天分会随年龄流失,但经验、感觉和胜利的欲望,会随时间而愈显强大。”实际上,他自己很清楚保持一支强大的队伍是多么艰难:他运用各类残忍压抑让人崩溃的手段,让他的球队像他一样对胜利无比渴望。所以,他的球队总是刚不可久。他很少像波波维奇那样十年如一日的雍容平淡,他需要球队不断换血来保持生机。&br&&br&他在场边的表演,许多时候更像做给媒体看的。红衣主教属于黑白屏幕和广播时代,到80年代,莱利先于所有教练意识到,NBA已经是电视直播的艺术,他自己也是直播的一部分。莱利懂得利用媒体来制造自己的形象,首当其冲就是他油光水滑的大背头。1997年,蒂姆·哈达维曾试图在莱利800场常规赛胜利庆祝仪式上破坏他的头型,失败之后不禁慨叹:“他的头发比防守风格还硬!”莱利热爱戏剧性,他习惯让自己和球队都像电影叙事一样起伏。他在《GQ》杂志封面上摆出阿尔·帕西诺的表情,他渴望自己的球队不是魔术师、尤因或韦德的球队,而是帕特·莱利的球队。&br&&br&还是回到他去迈阿密的故事:他是NBA最杰出的教练之一,他在洛杉矶和湖人都是天之骄子。可是他的野心太大,教练的职位无法满足。他不太爱投机遵从时势,他需要自己掌握时势指挥风云。这是他和禅师最大的区别。&br&&br&禅师自己承认过,催促他当教练的是纽约的雷德·霍尔兹曼老爷子——70年代为纽约拿下队史仅有的俩戒指那位。霍尔兹曼很追根溯源:“篮球有啥麻烦的,又不是火箭科技。进攻时找空位队友,防守时盯着球,可以了。”霍尔兹曼的专长在于人:如何调动人。禅师的本事也大抵如此:他不研究战术,至今抱着特克斯·温特1962年就出版了专著的三角进攻;他不负责运作惊天交易。他只是闻到最接近冠军的队伍,然后到来,将他们打造成冠军,然后收获戒指。对他来说,戒指是永恒的,其他一切过程都不必要。&br&&b&可是莱利要的却不仅是戒指,这就是他与禅师的不同。他要完全的控制权,要大场面,要随时随地风起云涌。他要亲手操作出一支自己的球队,然后组建王朝。这一点上,他更接近于红衣主教:一个更广阔、更具有控制狂人格的枭雄。&/b&&br&&br&所以他初到迈阿密,就从黄蜂偷来了阿朗佐·莫宁;所以1996年夏天,若非奇才将霍华德抢回,莱利差点给莫宁和霍华德各一份过亿的合同——这样的大手笔在谨小慎微的旁人来说匪夷所思,在他来说行若无事;所以在世纪交接时,他可以给布莱恩·格兰特和埃迪·琼斯两份大合同,指望他们和莫宁一起夺冠。当然人算不如天算,他也有算不到处,没料到莫宁这条铁汉苍天不佑肾脏出问题,可是随后他又拐来了奥多姆,选来了巴特勒和韦德。2004年当机会出现时,他毫不犹豫的再豪赌一把:2004年引渡鲨鱼,2005年给33岁的鲨鱼五年一亿的合同。然后,他敢将自己一世英名拿来赌博,悍然让斯坦·范甘迪去“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复出,执教,夺冠。&br&&br&&br&因此,2010年夏天他做出史上最伟大的运作,实在无须惊讶。他喜欢豪赌,他已蛰伏了太久。&br&远在2007年夏天,他果断拆散了2006年冠军队。放弃波西,放弃安托万·沃克,放弃卡波诺。2008年他将鲨鱼扔去太阳,直接将2006年冠军队拆散。2008-10这两季,他一边等2010年夏天,一边扎个草台班让韦德统领。当你看见他的球队布满库克、奎恩、小奥尼尔和理查德森们时,你自然明白这只是他的权益之计。莱利习惯奢华和大场面。他从来不屑于苟且偷生,找些张三李四虾兵蟹将来凑合阵容,打个50胜就满意。他也不会像阿德尔曼似的,剩什么菜随意炒一盘就上桌。&br&他没像纽约和新泽西那样为了2010大张旗鼓,是因为他的队上布满了短小精悍的合同,而没有鲍比·西蒙斯那样的超级垃圾合同。他可以忍受热队从冠军队堕落到被横扫,可以忍受热队在夺冠两季后只有15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他可以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勒布朗和韦德的友情上,来豪赌那么一把。&br&&br&他可以打造历史上最华丽奔放水银泻地的湖人,可以打造历史上最穷凶极恶残暴野蛮的尼克斯和热。他可以让自己的脸庞在西海岸第一绅士和东海岸第一恶棍之间切换。他可以冒着全世界的指责声进行偷窃式的交易,可以用上亿美元合同随意挥甩来豪赌。他可以在看到机会时轻易甩脱数年积累起的阵容,在两年内捧起一支冠军队,又可以在一招不顺后立刻拆散之,开始为一个王朝的营造而开始漫长等待。他开拓了篮球教练在媒体上的形象。&b&他不像禅师那样利用媒体,他热爱媒体,热爱在媒体面前自己的形象。他喜欢纸醉金迷的大城市,喜欢大权独揽的感觉,喜欢看到人们的惊叫、倾慕与恐惧。帕特·莱利唯一不能容忍的是做平庸的配角——那是他职业生涯做球员时的姿态,是他37岁前竭力企图摆脱的人生阴影。&/b&&br&&br&&br&&b&因此,帕特·莱利可能胜,可能败,可能风流倜傥人称羡,可能阴险狡诈招仇恨。为圣君,为巨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是,你很难看到他沦于凡庸或默默无闻,去做贩夫走卒或是园丁教师之类。如果你偶尔看到他躬耕陇亩,也得记住:那时间他也没琢磨着春种秋收,满脑子还在打风云吞吐的主意。&/b&
谢邀。三年前的文章一篇:1981年帕特·莱利37岁,是1980年冠军教练韦斯特德的助理。1981-82季开始后不久,魔术师在更衣室里对记者表达了以下意见:他和韦斯特德只能有一个人留在湖人。此事究竟是魔术师带队员引发兵变,还是他和管理层联唱双簧逼韦斯特德走…
不是专家,随便说说。&br&南都的未来在哪里,不如问,报纸的未来在哪里?&br&之前的故事可能会给你带来点信心:1927年美国商业部长——后来的美国总统胡佛进行电视直播,这是世界第一次,《纽约时报》对此刊发了一篇文章,对电视充满溢美之词,仿佛电台、报纸很快即将消失。事实上,电台、报纸与电视一直相处到现在。&br&但是,请你想想1927年和2012年代区别,想想如今信息聚合和呈现方式的变化,想想互联网和电视直播带来的变革之间的差别,说报纸消亡并非杞人忧天。&br&&br&我记得2011年某日是个临界点,中国网络媒体上的广告份额在已经正式超过报纸,看上去报纸的市场份额萎缩不可避免。&br&现在的报纸形式还有几年寿命?我现在的老大李学凌(也是出身纸媒)判断只有5年,广州日报的老总说也许还有8年。&br&&br&报纸目前的悖论是:她拥有的优质采编资源是她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资源以及这些人必需的高度自由松散的工作制度,使得这种竞争力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想想报社一个编辑和一个网编的工作强度和收入差额吧。加上长期以来纸张/印刷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报纸的利润率太低,经济规律决定了高成本的报纸必然会被替代,市场份额将会加速减少。&br&基于以上,网络冲击的并不是报纸本身,而是新闻行业的成本。&br&&br&不过无论余寿几何,我觉得报纸人倒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纸质的报纸也许会消亡,但信息需求的市场并未缩小而是无限扩大了,报纸未必不能在无线终端以另外的形式活下去。&br&并且,在中国,民众对于报纸这种东西有天生的权威感,报社长期经营获得了巨大的采访人脉资源——这种资源的珍惜性不言而喻,这些都会让报纸可能存活更久。&br&&br&再说说南都。&br&人力成本上,南都是居高不下的典型。如今,更加严重,更呈臃肿之态。&br&现今的南都,摊子越来越大,必需依靠制度的规范化,同样,制度严密不可避免带来副产品:人力构成日益臃肿,制度官僚化,且效率低下,表现在于从领导到记者编辑轻松的日常工作。相对于网络媒体的高效和危机感、速度感,南都的采编(除突发新闻等新闻部个别部门个别时期)简直是一步三摇地在做事。&br&&br&南都还涉足了很多看不懂的领域。举个例子,南都在用庞大的发行队伍做物流,此前还做过桶装水运送——让发行员兼职做物流可能是节省人力成本,但专业程度无法保证。我同事因为某次糟糕的送货体验,就拒绝在当当网(部分是南都投递)购书了。在上世纪90年代,南方系曾做过药厂(还是水泥厂?),不知道莫名其妙涉足这些非专业领域,是领导的收入业绩压力使然,还是南方系的销售团队一直有实业情结?&br&&br&15年前,当新浪和各个报纸签订包年转载新闻的低廉协议时,哪个报社的老总能看到这是在自己的掘墓协议上签上了名字?&br&15年后,腾讯以救世者的姿态,合作上线各个省份的“大X网”的时候,报社的老总们在做何想法?&br&反抗已经来不及鸟。&br&&br&最后说句题外话,我感觉杂志会活得更久一点,因为报纸的采编资源优质程度不及杂志(南周这样的除外),同时,杂志人少精干,船小好掉头,更容易融入移动互联网大潮。
不是专家,随便说说。南都的未来在哪里,不如问,报纸的未来在哪里?之前的故事可能会给你带来点信心:1927年美国商业部长——后来的美国总统胡佛进行电视直播,这是世界第一次,《纽约时报》对此刊发了一篇文章,对电视充满溢美之词,仿佛电台、报纸很快即…
谢谢 @顾惜朝 的邀请,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br&&br&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三大报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11张报纸、8份期刊、5个网站和1个出版社,其中既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这类耳熟能详的全国出版物,也有《鞋包世界》、《麻省理工科技创业》等罕为人知的垂直媒体。&br&&br&所谓“南方系”,多半指的是南周、南方人物、南都、南都周刊等新闻类报刊。事实上,它们的市场定位、选题标准和人员结构各不相同,无法一概而论。要说相似之处的话,我想,将&b&“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是不可以说假话”&/b&奉为圭臬应是这些报刊的共同点。&br&&br&这句话出自早年的南方日报总编辑黄文俞,后经南方周末总编辑左方发扬光大,将其推向“报训”的极致,再加上江艺平、范以锦等历任报社领导的推崇,终于上升为精神概念上的“南方”气质。&br&&br&“不说假话”本是报人的底线,现却成为业界的高标,并且不仅在特定年代稀缺、当下仍属罕见——我不知道这是南方的幸运,还是中国新闻业的悲哀。&br&&br&“南方系”也因这一气质,和&b&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汲汲以求&/b&,受到民众喜爱并被寄予厚望,也因此招来了上峰的打压排挤(例如禁止门户网站转载稿件),承载了许多本不该承担的期望和压力,这些都让它们&b&极易招致误读&/b&。&br&&br&试举一例,@域名顾问 所说的“南方系固然有放狗屁的时候”,应是南方都市报深度部首席记者龙志采写的巴东邓玉娇案系列报道。这一组系列报道指出,该事件本身并非简单的“烈女抗暴”,是当时全国媒体同题竞争中的佼佼者,在南都及南周内部都有美誉。但是,仅因为文章报道的事实不符合公众预期(即“烈女抗暴”),就引来普遍的谩骂攻击。&br&&br&对南方周末的误读就更多了,比如名动一时的奥巴马专访“开天窗”事件,再如每隔一段时间就谣传内部人事震荡、大批采编出走等等,不必多说。&br&&br&我曾有幸为南方周末服务,期间对报社也有不快、不满,但谈到这张报纸时我总是正色以待。我所确信的是,这张报纸依然值得尊敬——它不提供可供获利的信息也没有什么娱乐消遣,刊载的报道有时并非事件全貌,有些文本不佳艰涩难读,或者不够“独家”、“深入”,甚至细节不够准确。但是,它从不允许自己被赎买(如卖版面、付费撤稿),记者和编辑对新闻业司空见惯的脏钱(如行内常见的车马费)的态度始终是瞧不起,他们常常奔赴外地采写明知极有可能无法发出的报道,遭遇许多你坐在沙发上打开3块钱一张的报纸时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累得要死,有时困得要命,只因为他们相信这关乎重大公共利益,自己有责任去现场(当然,也有赚口饭吃养活自己)。&br&&br&有同行对相信“中国之进步我亦有份”的记者表示不解,我所认识的多数南方周末人(如知乎上的 @莫希 @风端 @邓科 @沈亮 @曹筠武 @方可成等人)真的认为“中国之进步我亦有份”,而且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妥的——要是不以此自居,你干点啥不好,又何苦做严肃新闻呢?&br&&br&再拔高一点来说: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自传里写过一个故事:大教堂倒塌之后,三教九流的人一起来到原址,共同把教堂盖起来了。南方周末&b&正是且只是&/b&共建人类文明大教堂中的一员,而建设者必不只是某一个,也必不只在某几处。程婴杵臼,月照西乡,中国新闻事业自会薪尽火传,对吧?&br&&br&坊间对于“南方系”乃至周末的诟病(“XXX堕落啦”之类),我时有耳闻,其中多数是媒介素养不足者的陈词滥调,并未真正触及它们的困境,而这其实也不足为外人道。我只想说一句:多数时候,并不是它们自己不想做得更好,而是不被允许做得更好了。&br&&br&有种说法称,新闻业是国家的灯塔,我深感赞同。而在中国,一个好的新闻机构比其他行业中好的公司更为难得。我希望大家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南方系”,把它们当成一批值得信赖的优质新闻源;而非脱离当下的政治生态,一厢情愿地认定为突破舆论封锁的排头兵。说得乖张一点,你自己还窝在战壕里,怎么好意思去嘲笑因冲在前面才要不时躲一躲子弹的战士呢?说得乡愿一点,大家多点相互理解吧。&br&&br&P.S.我已经离开南方报社,上述言论均系私人看法,与曾供职及现供职单位无关。
谢谢 @顾惜朝 的邀请,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三大报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11张报纸、8份期刊、5个网站和1个出版社,其中既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这类耳熟能详的全国出版物,也有《鞋包世界》、《麻省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NBA球星多雷尔·赖特来泉 难忘教练帕特·莱利_新浪闽南资讯_新浪闽南__新浪网
NBA球星多雷尔·赖特来泉 难忘教练帕特·莱利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日08:53字号:|
  多雷尔·赖特写下“祝《东南早报》12岁生日快乐”
  前日,NBA球星多雷尔·赖特应匹克邀请抵达泉州参加活动。昨日上午,在匹克公司办公楼里,赖特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早报作为闽南主流生活报,创刊于日,赖特知道这个信息后,也热情地用英文写下了对早报12周年生日的祝贺。
  □泉州网-东南早报记者 蔡嘉斌 陈清波 实习生 连雨晴\文 石勇\图
  “三分王”
  2006年已夺取总冠军
  多雷尔·赖特出生于1985年,2004年进入NBA联盟,加盟迈阿密热火队。作为一名小前锋,赖特的身体素质和防守能力令人称道,而他赖以成名的是他的三分球绝技。2006年,热火队在金牌教练帕特·莱利的率领下,历史上首次夺取NBA总冠军,他们在总决赛先输两场,然后连扳四场,以4比2逆转战胜了诺维茨基领军的小牛队。当时的热火阵中,不仅有奥尼尔、韦德、哈斯勒姆等大牌明星,还有“二年级生”多雷尔·赖特,他在总决赛里的几次关键三分命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进入联盟第二年就得以亲吻总冠军奖杯,赖特无疑是幸运的,毕竟有那么多著名球星直到退役都无缘总冠军戒指。
  在热火队效力了六年之后,2010年夏天,赖特转会到了西部的金州勇士队。尽管无缘受教于名帅老尼尔森(他在2010年夏天已经离开勇士队),但这两年在马克·杰克逊等少壮派教头的执教下,赖特的个人数据进一步上升,他已经成长为联盟里最优秀的三分投手之一,赛季三分球命中率曾排名联盟榜首。今年7月,在涉及几队的交易之后,赖特回到东部,加盟了费城76人队。
  赖特以擅投三分球闻名
  最好教练?
  赖特难忘帕特·莱利
  早报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谈到了赖特的新东家:“你刚从勇士队转到了76人队,随着拜纳姆、贾森·理查德森以及你的到来,原本就拥有凯文·特纳等强手的费城76人队,被美国的不少行家认为是新赛季东部上升幅度最大的球队,你如何展望新赛季?”看来对于转会费城相当满意,赖特兴致勃勃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的确,在我们几个到来之后,76人队已经是一支全新的球队。我想,只要我们磨合得好,新赛季的76人队有实力进入东部前五名。为了季后赛,我们也必须尽量让排名更高一些,否则,在季后赛首轮就有可能遇到强大的热火队,晋级西部半决赛的难度就会大增。总之,我们对于新赛季都充满期待,这将是一支很迷人的球队。”
  进入NBA八年以来,多雷尔·赖特遇到了不少教练,其中不乏斯坦·范甘迪、帕特·莱利、马克·杰克逊等著名人物,哪位主帅对于他的影响最深?对于早报记者的这个问题,赖特表示:“毫无疑问,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帕特·莱利。莱利在联盟历史上也是最优秀、最特别的主教练之一。他率领热火队在2006年首次获得了总冠军,那时距离他上一次率领湖人夺取总冠军(1990年)已有16年之久,非常不容易。莱利总是能够将最好的篮球文化带给他的队员,将所有人的潜力激发出来,为一个整体而战,大家都愿意为他打球。”
  即将到来的新赛季,赖特将在76人队遇到另一位著名教练道格·科林斯,谈及这位名帅,赖特表示:“他的经验非常丰富,他执教的球队防守体系总是非常严密,而进攻也很有特点。”
  多雷尔·赖特写下“祝《东南早报》12岁生日快乐”
大事小事、新鲜事,记得第一时间发微博@厦门身边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姆.莱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