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推荐一款手机无边框手机

|||||||||||
最新播报:
高端配置 又一款无边框手机面世
  一直以来,无边框手机都是不少用户心中的一个梦。虽然夏普此前曾推出了Aquos Crystal,但是该机偏向中低端的配置,无边框漏光叫严重等问题,都让其和我们印象中的“完美”产品有着一定的距离。不过近期,又一款无边框手机面世,整体配置提升了不少。
  这款产品依旧来自夏普,毕竟夏普多年在屏幕上的造诣确实是其他品牌难以超越的。据外媒报道称,夏普正在准备一款Aquos Crystal的升级版,命名为Aquos Crystal X,不仅尺寸有所增加,配置也提升不少。
  硬件方面,该机的尺寸为139x73x11mm,采用5.5英寸1080p显示屏,搭载骁龙801四核处理器,内置2GB内存额16GB机身存储空间, 提供一颗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以及一颗12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电池容量2610mAh,运行Android 4.4操作系统。
  ▲整体外观和此前差别不大
  该机在外观方面和之前的Aquos Crystal倒是差别不大,基本上是后者的放大版,依然是无听筒设计,用骨传导技术传递声音。
  可能看到这,不少机友动了“买台水货”的准备,但是从此前产品的反馈来看,产品的边框漏光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此次时隔半年硬件升级,工艺和产品流水线安排均会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不能排除这一问题。打算购买的用户还是先观望一阵子再说。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 nubia Z9深度评测
来源:手机中国网
&  走过野蛮生长阶段,产品的发展步入稳定期,硬件、设计、功能以微创新的态势向前演进,偶有惊喜,却难遇惊艳,本应以炫酷、新奇的面貌示人的智能手机行业平淡得让人感觉索然无味,再难提起什么兴趣,只能在各式YY出来的概念图中寻求慰藉。
  充满想象力的概念渲染图向我们展示了众多未来科技,不少令人印象深刻,而其中无边框屏幕应当是概念设计们最热衷勾画的,直接粗暴的视觉冲击力,只消一眼便觉震撼,“惊艳”、“科幻”、“新锐”等字眼顿时浮现脑海,几乎成了概念机的八股配置。
  考虑到这一技术的实现难度,原本以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边框依然只会停留在概念阶段,最终由万能的苹果推出再度震惊世界,不料从去年开始,业界就纷传多家国产厂商都在倾力研发,怀疑着期待着,现在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nubia Z9已经问世,并且带来了全新的3D触控技术,先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赶紧来看看nubia Z9到底是咋回事儿。
无边框技术难在哪?
  在介绍nubia Z9的无边框之前,觉得有必要先跟大家科普一下无边框的技术难度: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LCD屏幕是以液晶为发光材料,由于液晶的流动性,边缘处必须要进行封胶处理防止漏液;另外,不论LCD还是OLED屏幕,其中的每一个像素点都需要单独的电路控制,这些电路线都是从像素之间的缝隙引出来,最后集合在边框位置,再去连接IC芯片。封胶和走线则意味着必然会有边框的存在,如果以上两个问题解决不了,真正的无边框设计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nubia Z9怎么实现的?
  无边框设计的优势其实主要体现在出色的视觉观感上,那么有没有办法实现视觉上的无边效果呢?去年推出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对玻璃面板的边缘进行特殊的斜面切割,利用光学折射的原理掩盖屏幕边缘的“黑边”。
  nubia Z9的解决方案与其类似,官方称之为aRC(弧面折射传导)技术,特殊角度打造的2.5D弧面玻璃通过光线的折射隐藏“黑边”,实现了视觉无边的效果。
弧面折射传导技术
视觉效果到底咋样?
  第一次见到无边框手机,被惊艳到是肯定的,怎么说呢,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点亮屏幕的那一刻可以清晰的体会到无边框效果带来的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显示区域延展至侧边边缘,没有实体边框的阻隔,感觉视线异常的开阔,眼中只剩内容和色彩,满满的全是科技感。
视觉效果惊艳
  边缘的弧度处理得很恰当,过渡十分自然,正面看去完全搜寻不到黑边的痕迹,显示内容贴合弧度顺势而下,背景合适的话,甚至会有一种到内容像水一样向外溢出的错觉,看来2.5D水滴屏跟无边框设计结合,其优势会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水滴”欲出
边框触控技术体验出色
  伴随无边框设计而来的,还有被称之为FiT(frame interaction technology)的边框触控技术,这也是nubia Z9的另一大亮点。根据此前倪飞的表述,努比亚推出该项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无边框屏幕误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想充分利用无边屏的空间优势,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那么我们来看,所谓的边缘触控到底怎么玩,体验又如何呢?
  设置界面里增加了一个边缘手势的选项(这个“边缘”是指2.5D屏幕边缘的棱角区域),并且提供了“边缘滑动”、“单手握持”、“横屏双手握持”三种模式。其中,边缘滑动指的是基础的边缘滑动操作,在左侧/右侧进行上滑/下滑操作,可以分别调出提前设定好的应用,比如在屏幕右侧边缘上滑可以打开音乐,下滑开启微信,或者在使用频率不那么高的左侧屏幕边缘滑动,可以设置为切换后台应用。同时,在边缘反复上下滑动则会清除后台应用。最炫的是,双指同时在两侧边缘滑动,可以设定为调节亮度或是音量。
 边缘滑动功能
 自定义边缘滑动开启的应用
  单手握持提供了三种玩法。1.单手握持解锁,可以用握持手机的动作代替滑动解锁,这个功能会让你先录入自己最习惯的握持姿势,然后记录手指在屏幕边缘的位置,下次当你握持手机点亮屏幕后,系统会自动判断是否跟录入的握持姿势吻合,一旦吻合,便会自动解锁,省去了滑动解锁的步骤。
 单手握持解锁
  2.握一握,连续握紧手机两次,就可以完成截屏(或启动单手模式)。3.握持并点击边缘,单手拿着手机,在拍照界面点击边缘就可完成拍照;在单张浏览图片时,点击边缘即可将照片收藏。
单手握持的更多功能
  横屏双手握持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把手机横过来拿,四只手指很自然的放在屏幕边缘(标准的拍照姿势),相机就会自动启动。
横屏双手握持打开相机
体验超乎想象 未来可期
  其实最初在倪飞公布这项技术时,笔者并不太看好,认为识别率肯定不高,导致最终体验会比较差。然而在经过一番体验过后,结果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以上边缘触控操作的识别率多数都很高,响应速度也非常的快,像下滑开启应用、双指滑动调节亮度、横屏握持打开相机,基本毫无延迟,瞬间即可完成,单手握持解锁的成功率也基本令人满意,第一代技术体验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准,还是挺值得称赞的。更重要的是,一旦适应了这种操作方式,像打开微信、相机这种高频的操作,效率确实都高出许多,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它带来的便捷实用性。
  关于任何新的技术或功能,我们向来看重的是它是否真的提升了使用体验,让操作变得更加简便愉悦,从这点来衡量,nubia Z9的边框触控技术值得我们长期保持关注。听说努比亚未来还会开放底层入口,让第三方APP实现3D触控,同时也会开放ROM让有边框的手机也可以享受到FiT,表示期待。
误触问题解决了吗?
  误触是无边框设计难以规避的问题,没有了实体边框,手指突然觉得无所适从,稍微不注意搭在屏幕上就比较容易碰到屏幕的应用,造成误操作。那么边框触控技术是否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呢?很遗憾,在对边框触控技术整个的体验过程中,并没有感知到它对误触问题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开启边缘触控后,反而还加剧了这一问题,边缘棱角处也增加一系列触控机制,经常不注意就触发对应的功能,而如果关闭边框触控区来规避,那便意味着就没有办法享受到这一技术了,鱼与熊掌如何兼得?是努比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希望后续的固件能够尽快给我们一个答案。
沉稳得体 美感优先
  初上手nubia Z9,会发现它的造型明显异于常规手机,由于采用了无边框设计,机身要略窄一些,显得比较修长。紧接着吸引你的便是极为简约、平整的机身,双玻璃面板+金属中框,经典三明治结构,前后是一致的深邃黑,侧边是加入磨砂工艺的银灰色中框,除了品牌Logo和红圈标识,几乎找不到任何赘余的设计,体现出沉稳、得体的旗舰气质。
  双面2.5D玻璃是nubia Z9出色质感的主要支撑点,不同于中低端手机中采用的类玻璃复合材料,nubia Z9的背板是真正的玻璃质感,流光溢彩的效果和温润柔滑的触感让人感觉愉悦。不过美感优先的设计原则,也难免会在实用性方面造成一些小缺憾,比如玻璃面板的抗摔性不强,也比较容易沾染指纹、出现划痕,拿起来还有些滑手等,想来戴个套是必须的了。
流光溢彩的2.5D玻璃背板
  尽管边边角角都加入了圆润的弧度,但nibia Z9的造型仍然不失硬朗,原因就在于这块金属中框的映衬,四次喷砂、三次阳极氧化,使得表面具有类肤般的触感,摸起来十分细腻,边沿的高光倒角想必也是经过悉心的打磨,光泽度很高,冲着光线摆动手机时,一道亮光悠然划过,流动的锋芒总会让你感受到那份品质感。
  把玩过很多采用金属中框的产品,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其实是各具特色的,像nubia Z9银灰的配色就比较特别,除了稳重之外,还有一种可靠的坚实感,事实上这块略微突出的金属中框确实为屏幕提供了一重有力的防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无边框设计带来的碎屏风险。
为屏幕提供保护
  机身细节的雕琢也很到位,各种开口都比较规整、精致;音量、开关、快门三处按键牢固,键程、阻力适中,按击感十分舒适。
  并不难理解,手机产品要想在某一项方面上做到极致,必然会在其它方面作出一些妥协,或许是为了照顾无边框设计,nubia Z9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的缘故,8.9mm的机身要比平常手机更厚一些,另外192g的重量拿在手里也有点沉,不过好在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说不定nubia Z9定位的高端人群反而更喜欢这种厚实的手感,想想三星W系列,其实一切就都释然了。
炫酷的不止无边 还有色彩
  5.2英寸1080p是一个比较常规的配置,423ppi的像素密度,难觅像素踪迹,非常的清晰。色彩方面,我们分别采用彩色铅笔和鹦鹉图做测试,可以看到在铅笔图中,nubia Z9屏幕在色彩还原方面表现很出色,那些极容易连成一片的红色、玫红色、橙色铅笔被很好的现实出来。
  很多手机对于鹦鹉图的色彩渲染上容易过重,造成鹦鹉头部蓝色羽毛变成紫色,好在nubia Z9并没有这种现象,虽然羽毛的蓝色稍稍偏重一些,但并没有明显的偏色现象,鹦鹉背部绿色羽毛细节也很清晰的展现出来。
自然还原本色
  可视角度是影响视频和游戏观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从对比图来看,在一定角度使用nubia Z9时,手机屏幕并没有出现变暗和偏色的现象,用户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可视角度佳
NeoVision 5.1+光绘2.0
  刚刚体验过全新的NeoVision 5.0相机界面,努比亚此次又发布了最新的5.1版本,过去Fun模式中得延时摄影、多重曝光、运动轨迹、路人移除功能重新回归,更关键的,光绘步入了2.0时代。
NeoVision 5.1相机界面
  光绘2.0告别了过去只能在全黑环境平面作画的阶段,支持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光绘的动态创作过程,并且对光线的要求不再那么苛刻,夜晚即使有环境光的干扰,也可以进行绘画。
 拍摄/录制光绘
  文字描述太过单调了,通过下面几个记录nubia Z9光绘创作过程的gif图自行感受下吧,想点赞的在评论区手动输入就可以。
光绘2.0动图演示
  之前已经在nubia Z9 Max的评测文章里详细介绍过NeoVision 5.0界面,考虑到或许还有很多网友并不了解,在这里就再跟大家重新解读NeoVision 5.1。
  过去NeoVision相机界面是Auto、Pro、Fun三种模式并存的状态,功能分离开来,各司其职,想简单点用Auto一键拍摄;想整专业点,用Pro模式,其中内置了独立对焦、独立测光、独立白平衡等功能;想玩点花样,Fun模式里有光绘、星轨等可玩性高的功能。
  NeoVision 5.1打破了模式的区分,将简单和专业无缝衔接起来,默认打开相机依然是Auto模式,但也可以使用对焦测光分离功能。如果还是觉得自动模式不过瘾,进入专业拍照模式也是非常简单,点击快门键旁边的“专业”按钮即可,而且专业模式的参数选项的展现方式更加直观,想调哪个滑动哪个,调其中一个,其他的选项会自动隐藏,取景根据调节实时变化,所见即所得。
 自动和专业模式无缝衔接
  Fun模式被替换成nubia相机家族,在相机界面右滑即可调出,并且nubia相机界面还被集成到系统的一级界面内,在主界面右滑就能看到了。
 右滑进入nubia相机家族(左)、nubia相机家族界面(右)
  景深预测是NeoVision 4.0版本新增的功能,5.1版本进行了升级。手动调焦与景深预测可以配合使用,能够检测到景深的实时变化,便于拍摄微距等需要突出细节的照片。
自动对焦+景深预测功能
1600万像素摄像头样片解析
  nubia Z9的相机配置基本与Z9 Max保持了一致,包括了160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前置的摄像头规格、索尼IMX234 堆栈式传感器(1/2.6英寸,比iPhone 6 Plus传感器大18%)、F2.0超大光圈、蓝玻璃IR滤光片、6P镜头,唯一的升级点在于加入了光学防抖功能,这种阵容组合在业内属于比较尖端的,单从硬件衡量,称之为拍照旗舰并不过分。
1600万像素摄像头
  实际成像质量方面,nubia Z9总体表现出比较高的水准,画面清晰细腻自不必说,色彩饱和度高,但又不会过分浓艳,保留了不错的还原性,样片色彩大体跟实物相近,很自然。远景明亮通透,细节解析力出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F2.0大光圈的微距效果,极限微距很近,能够清晰呈现微小物体的细节,背景虚化效果也很到位。样张部分暂时说到这里,稍后我们将推出更详尽的nubia Z9相机评测,敬请期待。
nubia UI 3.0更成熟
  跟进努比亚品牌差不多两年时间,几乎在每代新品的评测文章里,笔者都会提到nubia UI图标太小的问题,现在终于变大了,刚看到时那感觉叫一个舒爽&是的,全新的nubia UI 3.0系统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图标,面积变大,密度变小,界面看起来清爽不少,并且重绘后的图标精致度、美观度相较过去都提升许多,给人感觉更成熟了。只是之前被诟病的图标样式不统一问题依然存在,且缺少素雅的原生壁纸,还需作出进一步改进。
 图标
  下拉界面采用了半透明式的设计,搭配细致的线条、字体,呈现出简约的美感,最常用的WLAN、蓝颜、移动数据、调节亮度的选项放置在顶部,其余的快捷选项被隐藏起来,给通知中心腾出更多的显示空间,布局比较科学。后台界面卡片拼贴的风格,也更便于管理。
 下拉界面
 后台界面(左)、设置界面(右)
  nubia UI 3.0增加了一些贴心的新功能,像“黄页”、“智能双卡拨号(系统记录某一号码是由哪张SIM卡播出的,下次拨打时自动由原来的卡拨出)”、“文字颜色自适应(根据壁纸自动调整颜色)”等等。
 黄页(左)、智能双卡拨号(右)
 文字颜色自适应
  虽然说现在第三方软件商店哪都找得到,但应用商店在一个完整的系统UI中还是必须存在的,在nubia UI 2.8版本中努比亚就同时新增了应用中心和游戏中心两个软件商店,这也是努比亚手机首次采用自己商店,基本上主流软件游戏都可以找得到并且都是最新版本。
 新增应用中心、游戏中心
  nubia电工、牛盾等经典软件也有了一定程度改变,之前经典的努比亚视界也更名为“视界”,它们的主要改变还是体现在界面上,总体变得更加简洁了,常用的功能也都放在了显眼的位置,体验又上了一个台阶。
 两款经典应用
  和nubia Z9 Max一样,最新发布的nubia Z9同样是搭载高通骁龙810真八核处理器,这枚处理器采用big.LITTLE架构,分别由四核ARM Cortex-A57 CPU和四核ARM Cortex-A53 CPU组成,图形处理器方面Adreno 430 GPU。除了一枚好的CPU之外,nubia Z9还内建3GB LPDDR4双通道运行内存,拥有eMMC 5.0(读写速度约200MHz)的32GB容量ROM。
  基于最新的安兔兔评测V5.7版本进行跑分测试,成绩为54257分,超越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旗舰产品,在这个段位下,基本上无需担心手机会有应付不来的视频和应用了。
 硬件信息(左)、跑分成绩(右)
   在几天的试用过程中,nubia Z9没有出现过卡顿或是不流畅的现象,界面切换、开启或关闭的速度都非常快,我们使用4K视频和大型3D游戏进行测试,nubia Z9都应付自如,得益于强大的GPU性能,视频和游戏的画面观感很好。
流畅播放4K视频玩3D游戏非常流畅,并且画面很细腻
  nubia Z9更像是一款着眼未来的概念产品,实际印证无边框屏幕出色的视觉体验,让我们更加坚信无边框设计必然会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未来趋势。边缘触控技术为行业开拓了一种全新的3D交互思路,这对于催化下一轮交互革命的影响现在还无法估量。从这两点而言,身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向努比亚这种敢于创新、以技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演进的实干家表示敬意。
  概念产品的主秀场自然不会是柜台,而是展台。努比亚将自我意识里的未来手机的形态付诸实践,应当不单单是为了追求这款产品带来的商业利润,更多的是希望在行业中发出有力的声音,以拉升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地位。可以预料的是,“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的定义必然会吸引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行业会很快涌现出一大批无边框手机,就这样引导未来,nubia Z9已经赢了。
(责任编辑:UT024)
&&&&&&</div
背后没了白带,镜头依旧突出但没有了金属环...
社区热帖推荐
旅途看的不只是风景……[]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  |  | 
您所在的位置: &
> OPPO无边框手机购买价格及功能配置介绍
OPPO无边框手机购买价格及功能配置介绍
20:54:39  来源:互联网   次阅读
今天早上正说着OPPO申请的无边框专利,这会就有成品出来了。据悉这款产品会有5.5英寸左右,边缘采用了OPPO最新申请的边框专利,在屏幕边缘部分采用弧形处理以凸显无边框效果。
如此的视觉冲击力简直令人震惊,据悉这款产品会有5.5英寸左右,边缘采用了OPPO最新申请的边框专利,在屏幕边缘部分采用弧形处理以凸显无边框效果。
从专利图上可以看出,OPPO实现无边框的做法与夏普的Aquos Crystal比较类似,即在屏幕边缘部分采用弧形处理,给人一种错觉:从视觉上感受到一种无边框。那么问题就来了,以后淘宝小二的手机套生意怎么做?
共有人发表了观点,请选择你的观点:
大家都在看
网友在14分钟点赞了
网友在20分钟点赞了
网友在31分钟点赞了
网友在36分钟点赞了
网友在36分钟点赞了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到底是谁?
日,一艘叫皇家海军猎犬号的军舰,抵达英国法耳默斯港,完成了它第二次环球航行。三年后,一位名叫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乘客,发表了名为《小猎犬号航行之旅》的论文,从此掀开了进化论的序幕。但每个恢弘的故事总会穿插几个“BUG”,作如是观,“活”着没什么意义的阑尾,绝对是伪知识分子在泡妞的时候,最喜欢用来质疑进化论的工具。作为行业的半个知道分子,为了使内容常见常新,类似这种尖锐、矛盾、戏剧性的选题,一直是笔者的首选,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谈一谈......手机边框。永恒的追求边框是一个比阑尾更阑尾的问题,因为后者除了小概率病变以外,很少让人意识到它的存在,前者则是生死阔约,不离不弃。也许你会反驳我说,存在和存在感是两码事,大多数情况下,没人会在用手机的时候觉得边框碍眼,就像没人会注意到睁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鼻子一样。可我想说的是,在知晓此事之前,我的确是不纠结“鼻子”的,世界上一旦多了像你这种人艰不拆的坏蛋,就会让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处女座,在余生的每一次睁眼都痛苦不堪。当然,我绝对不是在含沙射影地指责“ID无边框”的乐视手机,因为这会显得我是个连“ID”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文盲。至于号称“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的LG、夏普、OPPO、努比亚、小霸王、以及未来的(排名分先后),我想也许你们也都是对的,在一个神奇的国度,玩一个神奇的文字游戏,作为受众,我除了检讨自己的无知以外,只能无耻地安慰自己——幼稚。手机圈的人,在无法为牛X找到更具体的说辞时,最喜欢用的一句话是——“你用过以后肯定是回不去了”。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他们是在耍流氓,因为用户体验有时候的确很难用语言表达,就像把口水都说干,也抵不上你拿着iPhone滑动一下。所以无边框到底有多牛逼,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对你说:“你用过以后肯定是回不去了。”如果一定要为此加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无非就是——在有限的机身内部,嵌入一块无限接近机身大小的屏幕,是手机厂商们永恒的追求。残酷的现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边框”的有无不存在审美成本,而是技术受限。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索尼在的江湖地位用“大法”二字足以概括。前不久,一位索尼手机的产品经理,在与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编辑的交流中,表达了他的困惑:“现在中国的那些无边框手机有做到手机厚度在7.5mm以下的吗?前些日子看到乐视手机的三围,那是我们抛弃不用的技术。不知最近发布的努比亚Z9,以及360(手机,未发布)是啥三围?好奇最近半年业界是不是真出新技术了。”在进一步确认了无边框手机的三围之后,显然他被震惊的心灵得到了些许安慰。心怀索尼未竟的事业,他的眼神开始变得柔和,45度仰望着残阳喃喃自语道:“窄边框—直是我们和苹果的目标啊~”匆匆结束了这个令人伤感的话题,我不禁去想,边框的处理到底难在哪里?其实早在三年以前,大家都在猜测iPhone 4s会不会是一款无边框手机时,非著名评测网站爱搞机就做了以下科普,以正视听:一.目前大多数手机屏幕都采用LED显示屏,而LED的液晶材质本身是不会发光的,需要液晶面板背部的发光源照射才能发光,为防止漏光,手机屏幕必须有一个边框。二.电容屏触控板在屏幕四周有一圈对触摸进行定位的感应电路的走线和元器件,必须有一个边框遮挡住这些元器件。除非有新的工艺可以把两边的走线去掉或挪走,否则边框还是会一直存在。三.玻璃的特性是硬度较高而脆度较低,在边缘受撞击的时候容易发生碎裂,手机边框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玻璃材质的屏幕,而且还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三年的时间转瞬即过,这些难点如今还具备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些年技术层面的突破,比很多人意淫中的要少一些。没有概念就谈不上偷换?在一款手机的研发过程中,每一个想法都必须通过很多测试。而屏幕与手机壳接合的强度和密封性,就是边框能做到什么程度的关键因素。就算产线上已经有了听上去屌屌的激光焊,但接合技术本质上还是胶水粘。听到这个是不是觉得有点low?要知道手机可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所以当一款手机定位中高端的时候,这种粗糙的工艺是不应该让用户感知的。如果有人对“无边框”的猎奇心态,超越了对这些细节的纠结,那就可以果断入手一台Nubia Z9试试。肉眼可见的点胶,“婴儿般肌肤”的触感,拿到真机的那一刻你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但无论如何,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很多手机厂商还是发挥了大无畏的创新精神,在宣传图上做出了令人虎躯一震的视觉效果。在顶礼膜拜之前,我们得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的“无边框”其实是没有具体定义的,而不具体就会有漏洞可钻。从思维层面上讲,用户对“无边框”的理解只有一种,就是从手机正面看过去全是屏幕,至少在左右两边看不到任何东西。这样的手机,曾有很多款苹果的做到过。而务实的手机厂商对“无边框”的定义是…(此处略去无数个哈姆雷特)。那些世界级难题绕过手机厂商挖的思维深坑之后,局势就非常明朗了。手机中框的存在无可厚非,它只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做得尽可能薄就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黑边”究竟如何处理?答案是:奔着让它消失的目标的话,人类暂时无能为力。在白色手机上,“黑边”会比较明显。所以鸡贼的乐视只会给你看黑色背景的手机渲染图。等你知道了真相,立马会有一种“边框没了,黑边抢眼”的即视感。值得注意的是,“黑边”也不是纯粹的,它不可替代的存在是由防漏光的前面板、触控层的走线、以及LCD显示区域和前面板通透区域之间的间隙组成。这些难题可都是世界级的,防漏光是光学问题,凭我们的智商基本上还没办法讨论这个。走线是材料问题,LCD玻璃没办法弯,像素纵横信号线总有一组要在边上。间隙是工艺问题,可对供应链和产线的控制,强如苹果这样的公司,也只能将空间越做越小,不可能重合。厘清这些难点之后,真正的黑科技要登场了——柔性屏。三星的S6 edge虽然没有做无边框,甚至窄边框都算不上,但它是有潜力在不可能消除“黑边”的情况下,将“黑边”移至视觉死角的。三星之所以没这样做,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防误触。此处按下不细表,只需参考下反面教材Nubia Z9。后者甚至在边框触控上做了“很贴心”的手势指令,其“好用”程度,可查看。一个神奇的专利如果我是一个实在的手机厂商,看到这里基本上已经缴械投降了。但现在的手机厂商(除了乐视)明显都比记者的智商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就算不可能消除黑边,同时也没采用柔性屏,“无边框手机”还是活生生被整了出来。早在今年的3月份,一向以挑战工业难度著称的OPPO,就被曝光了一项专利——特殊的导光结构的面板。结构图如下:不过当OPPO的无边框手机还只存在于谍照中时,采用同一种方案Nubia Z9就发布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新的思路。将前面板玻璃的边缘进行弧面处理,经过凸透镜反射之后,原本很窄的黑边在视觉上几乎没有可辨识度。这种处理方式看上去非常合理,难能可贵的是没像乐视那样侮辱用户的智商。但因此产生的三个后续问题却令人十分尴尬——手机厚度、视觉效果、误操作。误操作问题前文已表,不再赘述。手机厚度则很大程度上是由玻璃厚度所导致,因为要想做出“无边框”的视觉效果,前面板玻璃要厚到足够形成相应的凸透镜,童年把玩过放大镜的人应该很容易理解。至于视觉效果,则正好是凸透镜带来的弊端,不想看见的“黑边”被折射“没”了,想看见的屏幕却畸变了。在放大镜的作用下,用户能清晰看到屏幕边缘的像素线。无论你是否强迫症晚期,看着多少都会不怎么舒服。附记其实窄边框也好,超窄边框也好,无边框也好,从需求上看,都应该是一个敏感的手机厂商应有的追求。但如果纯粹靠着傻逼的基数很大,能忽悠一批是一批,这种厂商只能用“无耻”二字以蔽之。欣慰的是,大多数手机厂商都还是正常的,只是有时候会在营销理念的作用下,偏执地追求一些不靠谱的东西。对于“无边框”一事,归根结底,它就是非刚需的需求,如果手机厂商一定要为此跟现实死磕,也请调整好死磕的姿势,这样至少能生得绚烂,死得其所。
关闭雷锋广告
同步到新浪微博
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雷锋网北京编辑。若有趣,可加微信(liunian594233)闲聊。
当月热门文章
¥149.00¥239.00
00:00:00后恢复原价
本栏目由提供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国产手机推荐一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