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与我国目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革的关系

帕累托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理论述评——兼谈我国体制变革中的利益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帕累托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理论述评——兼谈我国体制变革中的利益问题
【摘要】:正 法国经济学家帕累托是西方新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他最先提出了效用序数论,并采用和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提出了判断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新标准——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以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为核心的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理论构成了帕累托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帕累托消费者福利最大化进行一番评述,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注意利益问题,减少改革阻力,从而增进社会福利谈点看法。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法国经济学家帕累托是西方新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他最先提出了效用序数论,并采用和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提出了判断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新标准—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以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为核心的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理论构成了帕累托经济学说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辉荣;[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李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曹建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闵宗陶,杨秀云;[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张宗庆;[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2期
唐晓华,王伟光,马晓平;[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8期
刘海潮;[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陈庆苓;[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4期
张丽;[J];决策借鉴;2002年02期
邵俊岗;[J];经济经纬;2001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宾;[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海涛;[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3期
王玺;[J];中国保安;2005年06期
,肖明;[J];商业研究;1984年06期
贾南;;[J];稀土信息;2005年10期
;[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3期
;[J];上海商业;2005年05期
李锋;[J];网络与信息;2005年10期
王亚平;[J];中外企业家;1998年01期
李克;[J];企业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陈维智;周桂名;;[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潘景文;谌世雄;王松林;;[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蒋西旺;;[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瞿维民;;[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上海市工商局消保处等联合课题组;;[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汪路;;[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蒙俊;;[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陈志;;[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商局  韩晓红;[N];中国工商报;2005年
黄晓天;[N];中国汽车报;2005年
本报见习记者
郭晶;[N];中国汽车报;2005年
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 顾海波;[N];东方早报;2005年
小米;[N];国际商报;2005年
杨凌;[N];河南日报;2005年
黄琳;[N];经济日报;2005年
童娜;[N];经济日报;2005年
周劲松;[N];经济日报;2005年
;[N];民营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萍;[D];吉林大学;2004年
金玉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孙志敏;[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颜景辰;[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胡瑾;[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黄泽先;[D];湖南大学;2007年
赵晓民;[D];吉林大学;2009年
吴秀敏;[D];浙江大学;2006年
于伟;[D];山东大学;2008年
庄佳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吉山;[D];吉林大学;2004年
陈洁;[D];东华大学;2005年
范振国;[D];吉林大学;2004年
王阳;[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谢蔓蕙;[D];清华大学;2005年
唐军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帅晋钰;[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陈宝莹;[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常良;[D];四川大学;2003年
朱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4|
上传日期: 16:01: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博弈论视角下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博弈论视角下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博​弈​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透过两万多字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看出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下面,侧重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谈谈学习领会《决定》的一些体会。& &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 (一)《决定》第一次系统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制度“六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全面”,不是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是强调“配套”,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总开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决定》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伟大号召。& & (二)第一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往历次三中全会虽然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展开,但相对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着眼于计划与市场、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和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这里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六位一体”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或国家制度,其要义,是以执政党为主导、以法治体系为基础、以系统的制度安排为支撑;“国家治理能力”则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经济社会各方面事务(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二者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 治理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叫“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现在可以说是“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说就是要做到六个“紧紧围绕”:在经济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在政治方面,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方面,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资源利用更加节约、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党建方面,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 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发挥“中国特色”;二是发挥大国作用,承担大国责任和义务;三是将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国家治理提高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高度,表明了国家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能力将跃升到一个新高度。& & (三)第一次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提出“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上关于“更大程度”、“更好”、“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提法,都是对十四大报告的坚持和提升。这次《决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历史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是对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历史总结,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学定位,也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习总书记的话说是“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1]。& & 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当前形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市场开放。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不仅要向国内开放而且要向国际开放。开放对改革具有“倒逼”作用。当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进行了15年,其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向“市场经济国家”过渡或转轨,所以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谈判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从货物到投资、政府采购、服务业,还要求国有企业实行“竞争性中立”①。我国要参与和引领新一轮国际竞争合作必须进一步开放市场,这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二是市场规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开放的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了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反对地方保护、反对自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反对行政性垄断,这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证。三是市场效率。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经济,主要取决于市场经济的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传导、资源流动和供求平衡,这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应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就像政府不是全能的、也会出现政府失灵因而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一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起全部作用,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实行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世界新一轮规则制定和发展战略变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 & (四)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部署& & 以往历次改革的重点都是经济体制改革,这次仍然如此。所不同的:一是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有6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此外,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有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这样,加在一起共有8大方面30条,占全面深化改革15项内容、60条的一半及以上。二是任务更加艰巨。目前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是“非帕累托式”改革,势必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比前一阶段的改革更敏感、更艰巨。三是更具整体性、全局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教训为其他改革提供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其他改革增强信心。当下不仅经济体制改革本身任务繁重,而且与其他领域改革紧密相连,因而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重中之重”的作用。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 &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一)《决定》进一步重申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 & 一是提出“两大支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二是强调“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提法都高。三是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四是增强“两个活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特别是提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在过去也未提及,足见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寄予厚望。& & (二)进一步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 一是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已超过60%,对发明专利的贡献达到65%左右、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达到70%左右、对新产品的贡献达到80%左右,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90%的新增就业,为1.8亿以上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主要的工资性收入、为3.6亿以上贫困人口解决了生计问题,为国家财政提供了69%左右的税收[2]。二是首次提出两个“不可侵犯”。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这在党的文件上还是第一次。今后,我国的《宪法》完全可以写下这浓重的一笔。三是坚持“三个平等”。坚持权利平等,为非公有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坚持机会平等,进一步拓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准入领域;坚持规则平等,赋予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竞争的平等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四是废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主要是从企业设立与注册、市场准入、税费方面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法规政策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主要是拆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主要是增强特许经营领域的透明度和规范度,消除非公有制企业“不愿进、不想进、不敢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约束,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五是实行“三个鼓励”。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可以进一步实现“体制外推动”;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推动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目前,全国1086万户私营企业99%为中小企业、90%为家族企业)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实现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三)明确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和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核心课题& & 一是充分肯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在以往三中全会没有提过,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只有混合所有制才能充分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用100%的国有资本带动100%的社会资本,其放大功能只有1;以1%的国有资本带动99%的社会资本,其放大作用为99。根据国资委的意见,未来将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到2020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实行股权多元化,除少数特殊领域外,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根据需要实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也可以实行优先股、黄金股[3]。二是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办法深化国企改革。主要是提出“三个允许”,其中前两个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用这一办法来克服国有企业弊端,具有深刻的含义。通过相互参股、结合、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再造”,顺应了国际上国企市场化的大趋势,国有企业的实力与民营企业的活力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4],这对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积极性非常重要。从国际和国内经验看,员工持股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的微软、思科等世界一流企业都实行了雇员持股,提高劳动生产率15%~30%;我国的华为、海尔等企业也实行了员工持股,成为行业的排头兵。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沈鼓(对企业管理层)、沈阳机床(对科技人员)准备也实行这一制度。员工持股制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尊重劳动创造价值的产权制度,这一制度也叫“金手铐”。具体来说,员工持股就是企业根据员工贡献大小,将部分股份分给企业管理层、科技人员和普通职工,或由职工自愿出资购买,使全体职工都能获得财产性收入。因此,有人说员工持股的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5]。
第一页1&&&&&
我有话要说……
欢迎,&&&已有0条评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何?有何效果?_百度知道
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何?有何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关键词:新经济体制 改革 资源配置
对我国来说,新经济对于促进企业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冲破教条和本本的束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的发达使得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难以想象的宽阔和通畅,而信息将会使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网络经济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由目前的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而且会扩大到...
管你神马是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