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为什么刚拍的照片晓itunes找不到照片选项了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的纪念。说起“知青”,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恐怕对当时风华正茂而今年届中年的人们来说,三十年虽已过去,那留下的苦难估计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正的比较宏观整体的认识,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高中以后接触的许多“知青”文学,如梁晓声的北大荒小说系列、叶辛的《蹉跎岁月》、阿城的《孩子王》以及王安忆的《小鲍庄》等等。从小说中我了解到当年知识青年下乡后在农村受到的痛苦的遭遇,我心中为他们这一代难过,我庆幸我没有碰上这一时代。相对来说,我幸运多了。
我没有当过知青,因为我那时候还拖着鼻涕跟在大人们后面乱跑。确切地说,上山下乡运动那年我只有3岁,我是66年出生的,因而也得了一个“文革牌”的名号。然而因为这一运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在我的幼年和求学生活中也与“知青”有过一定的接触,有的“知青”至今仍然生活在我的记忆和视野中。
那时候,我们公社也是接受了不少“知青”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当时的公社并没有把知青分散到各个村,而是在离我们家约三里路远的地方建了一个独立的知青点。上学以前,对“知青”的印象只不过是跟着父母赶圩(集市)时,路过知青点时,指给我们看的几幢房子。也听说“知青”的一些故事,例如:他们不敢吃辣椒、喜欢吃南瓜、鸡肉带血就敢吃等等。除此之外,就无其它的印象了。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上学的第一天,碰到的就是一位“知青”,一位不到二十岁的高挑姑娘,也就是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的内容,我记得很清楚,首先是教我们学会写自己的名字。那是1974年的秋天,当时因为村里小学的五间教室都满了,所以一年级的教室临时放在大队部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桌子排成五排,凳子是两人连坐的长条凳。我坐在第二排,因为个子矮小。那时候不知道写字的应该是右手还是左手,所以拿起铅笔在练习本上写字时,首先用的是左手——至少在我3岁右手砍伤后几乎所有的运动用的都是左手。
陈老师教得非常仔细,从前排到后排,一个一个地检查过来,发现姿势、方法不对的,就用她的手握着学生的手,在练习本上示范。当她转到我这排时,一眼就发现我写字有点别扭,总往左面靠,原来我用的左手。陈老师招呼我,并问我为什么不用右手。我说明了理由,她很理解,并告诉我说,现在写字一般都用右手,这样比较方便,因为书和练习本都是按照右手习惯横排的。我回答老师说,我以前都用左手,并把我的右手伸给她看。她看了以后,笑了。然后用她的手握着我的手,为我一笔一划地写出了我的名字。第二天,我又忘记了用右手写字,陈老师又帮我改过来。第三天、第四天,她一直在关注我的右手写字。终于,我能运用自如,逐渐走上学习的正道,成绩也越来越好。
然而陈老师做我老师的时间不长,上了二年级,陈老师就不再教我们班了。上了四年级时,就听说陈老师被开除,连同开除的还有我的族兄。原因据说是因为陈老师和我的族兄黄老师谈恋爱,产生了感情,而族兄那时已是有妇之夫。在我们那个地方,离婚率几乎为零,两个青年男女坐在一块谈点工作以外的事情,是会被认为大不韪的,于是陈老师从此离开了我们的学校。
“知青”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是和生产队的农活绝对分开的。到了农忙的时候,“知青”会被分派到各个队里帮助“双抢”,主要任务是收割早稻和栽插晚稻。正值暑假,为了给家里多赚点工分,我们这些小学生也参加队里的劳动。10个人左右包一个打谷机收割早稻,知青往往是主力,担负踩打谷机的工作,我们则帮助运送已割倒在水田里的稻子。“知青”们踩得打谷机飞快,我们则络绎不断地往前送,跑过去,又跑回来,一身泥水、欢喜雀跃。收工哨子一响,便和知青们一齐奔下河……
76年,我们家迎来了一批高中毕业前到农村锻炼的学子们。我们家那时就安排了四个,都住在楼上。这四个“知青”都有文艺爱好,有拉各种乐器的专长,所以这也给我幼年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到了晚上,几位大哥的二胡、笛子和口琴就响起来了,这也成了我们晚上的唯一的娱乐。
无独有偶。我上了初中一年级,碰上的班主任竟然也是一位留下来的上海“知青”张老师。张老师的语文讲得非常好,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一种城市人的风度。当时我的成绩不错,张老师便任命我为班里的生活委员。我们是住校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宿舍的安全和卫生。因有这种便利,后来我和几位同学一起经常晚上熄灯后偷跑出去看电影。不料有一天,张老师来查房,终于发现了我的“恶劣行径”。第二天,他在班上宣布撤消我的生活委员职务,对我进行严厉的批评。
十几年过去了,我也由一个小男孩变成已过而立之年的成年人。我从故乡的农村一步一步地往外走,由小乡镇,到县城,到省城,到上海,而后定居深圳,成家立业。但是时间的推延并没有淡化我对当年“知青”的深切记忆,我永远感谢陈老师和张老师两位老师对我的教诲,并感谢那些为我提供许多快乐时光的“知青”们。
前两年,我回到故乡时,还见到了陈老师。陈老师已届50岁了,后来还是和族兄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儿,目前仍在故乡所在的乡供销社上班。张老师也和初中时的另一 位音乐老师结婚,最终也没回上海去,仍在另一个乡中学任教。
或许我永远也难于了解“知青”的心灵的迷茫和痛苦,但“知青”的到来,无疑为当时仍处于蒙昧时期的家乡带来一些春光和希望。
谢谢你们,“知青”!
(作者系新闻学博士,现居深圳)
乘上去法兰克福的班机?再转机到杜塞尔多市?两小时的高速公路后?就到达了加特斯罗——一个德国的小城市。世界第三大媒体公司、有着163年历史的Bertelsmann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当然,公司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45岁的米代尔霍夫也与他的妻子、儿女们在此共享天伦之乐。米代尔霍夫住在一幢新修缮的乡村别墅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自己家里老式的木凳上,俯瞰着他的游泳池、花园和池塘,“那样会让我神清气爽。”
正在清醒的睡狮
上个月,60岁的总裁马克.渥思纳在15年成功地经营Ber-telsmann后,让位给了米代尔霍夫。
尽管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边远小镇,但公司却占领了美国的市场,创造了大量财富。Ber-telsmann年收入达到152亿美元,超过了新闻公司与Viacom公司,不动声色地成为了全球媒体大亨。今年三月购得Random House之后,Bertelsmann成为美国最大的图书发行商。作为Bantam Doubleday、Dell、和Knopf的老板,它所推出的作者从约翰.格瑞山姆、丹尼勒.史迪尼到约翰.亚普代克和托尼.莫里森;公司的音像部门包括Arista、RCA和Windham Hill唱片公司?推出了包括惠特尼.休思顿、托尼.布拉克思顿、帕夫.代迪和大卫. 马修邦德等明星。有6万雇员的Bertelsmann王国拥有图书总会、音乐俱乐部、新闻、杂志、电视和广播网络还有美国、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在线服务等300家独立的公司。
人们好奇的是,米代尔霍夫从来都没有涉足过媒体行业,他不仅是位居世界最大媒体王国的最年轻的、也是最没有相关经验的总裁。他最初是在Bertels-mann公司一家印刷厂做经理,后来一次战略性的计划使他脱颖而出。他说服公司购买5%的美国在线股票,当时在线服务还未成熟,只花了5000万美元。事实上,米代尔霍夫希望公司买10%,但是渥思纳不同意。现在,渥思纳后悔没有听他的,因为这是目前最好的投资。
了解米代尔霍夫的人都相信他能胜任工作,“Bertelsmann是一头正在清醒的睡狮,”美国在线的总裁、米代尔霍夫的朋友史蒂夫说:“米代尔霍夫将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媒体管理人。”其实,他已经向大家显示了他的实力,他是购买Random House时的推动者,这一推动使Bertelsmann更深入了出版业,而当时,其它公司如Viacom和News公司对图?下转第25页??上接第20页?书业的投资正减少。
米代尔霍夫打算在美国发展它的音乐、杂志与电视行业。“这里有我的朋友,”米代尔霍夫笑着说。因为他明白,NBC和CBS的总裁都很愿意与他合作。
艰辛创业史
不象华纳(Time Warner)、威克姆?Viacom?、或新闻?News?公司,Bertelsmann从来不会债台高筑。那是因为Bertelsmann的经营理念比较保守,规定负债不能超过现金的1.5倍,而且要求投资回报率必须为12%以上,利润必须为6%以上。这使得Ber-telsmann一直很独立。在渥思纳的领导下,公司一直达到目标:收入每年递增10%,税后纯利润年增长14%,财务收入在1998年六月底达到6.27亿美元。在保持收入稳定的基础上,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在购买Random House时,花了11亿美元?好象是小菜一碟。
为了更清楚理解Bertels-mann,它的历史可能值得一看:
1835年,一个名为Bertels-mann的出版商创立了这家公司,家族管理式的公司作为一个地区宗教图书出版商,繁荣了1 个世纪,直到1944年被纳粹关闭。工厂被炸,重建的任务落到了Bertelsmann的曾孙莫恩身上,莫恩其时刚刚结束在堪萨斯的集中营里三年的监禁生活。研究美国的管理方法后,Bertels-mann创立了著名的公司分权制,各分公司不仅有自主权,还可以互相竞争。如Bertelsmann的Sonopress主要生产CD,但是Bertelsmann唱片公司仍然从其它竞争者中订购了35%的CD,同样的情况出现在Bertelsmann的出版公司、印刷公司及图书俱乐部等各分公司。
莫恩可能是德国最重要的企业家,”米代尔霍夫说,“并不仅仅是他的经济上的成功,而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企业文化?在这种企业文化下?他教导他的职员要有社会责任感,管理者要善待职员。他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了经营的有效性。”
莫恩重建了在战争中被毁的一些图书室,后来这些图书室成为Bertelsmann增长的基础。从1960年到1970年,莫恩扩大了在欧洲的书室、出版和印刷业。受大企业集团的影响,Bertels-mann甚至曾经一度拥有欧洲最大的养鸡场。
莫恩对Bertelsmann的最伟大的贡献是把自己的股票捐献了给公司,(现年77岁的他如果没有捐献出这些股票,他将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首富。)无私的莫恩的两个儿子都在公司工作,但是没有一个有特权能到达管理高层。
渥思纳把全方位地进军美国和电子媒体行业和谐地组合起来。他购买了Doubleday Dell并把它与Bantam 合并;从Gen-eral Electric收购了RCA RECORD并把它与Arista合并成为BMG,Bertelsmann音乐集团;后又跳到欧洲电视业。
渥思纳回忆道:“米代尔霍夫是集团8位董事中最年轻的一个,与那些老家伙坐在一块,他看起来象一个助理,但是他是最称职的。”知情人说渥思纳选择米代尔霍夫是因为他的年轻与充沛的精力、对新媒体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他的领导才能。渥思纳曾说过:“对下属不应该是命令,而是应该激发,鼓励他们努力工作。米代尔霍夫平易近人、有幽默感,他能胜任工作。”
1997年7月4日,米代尔霍夫成为Bertelsmann的首席执行官,他在Bertelsmann的崛起很快。在1986年加入Bertelsmann之前,他在他的家庭纺织工厂工作。两年后,在使一个柏林的小印刷厂起死回生后,他开始管理Bertelsmann旗下的加特斯罗印刷厂,有3200个工人。他热爱这项事业,“经营工厂所学到的是领导才能。”渥思纳对他产生了深刻印象。
后来,米代尔霍夫被任命为企划和多媒体的负责人。被新媒体所吸引,他四处寻找可以在欧洲发起在线服务的伙伴。他曾与比尔.盖茨会面,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岌岌可危的AOL。AOL总裁史帝夫说:“米代尔霍夫有远见卓识,市场前景良好,他个人已经完全投入。”在1989年华纳公司的合并前,Bertelsmann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可米代尔霍夫认为:“成为第一大媒体公司没有意义,市场上的一枝独秀才有意义。”
Bertelsmann当时只花了5000万美元购买的AOL的股票,现在大部分都已销售,售价为2.25亿美元,剩下的股票值5.10亿美元。“如果AOL失败,我就不会呆在这里了。”米代尔霍夫说,“我对成功深信不疑。”
他的自信也体现在他收购Random House的态度上,当时,刘豪斯正打算卖掉他的Random House,而且也已经与华纳及新闻公司谈过到底是合并而是合作,但当他找到Bertelsmann时,米代尔霍夫一开始就很清楚地表明要全部收购,既不是合作也不是合并。一位了解谈判的人说:“尽管他的态度很礼貌,但是他很清楚他要什么,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
务实型的管理
出版业已经成熟。Bertels-mann能在图书上赚钱吗?当然能。Bertelsmann在北美的出版公司利润为8%-9%,超过全公司赢利的目标。通过降低经常支出、完善信息科技和集中销售,预计刚收购的出版机构年收入能达到15亿美元。
逐渐扩展的Bertelsmann在出版市场上的份额不超过15%,它一直保持收益水平,一位行业人士说:这是务实型的管理。
Bertelsmann的另一主导行业是音乐,比出版图书更具挑战性。BMG的经营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1933年的12.1%增加到了今年的13.9%,而收入也从32亿美元增加到44亿美元,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但是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亚洲经济的低迷,都影响了BMG的收入,降到了公司目标之下,“我们必须提高BMG的效益。”米代尔霍夫说。
目前,在管理上,米代尔霍夫认为分权制走得太远了:“各分公司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分权制有待改进。”
米代尔霍夫将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加特斯罗,他已瞄准了英国市场,还计划在亚洲发展他的所有业务,“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媒体公司应该全球化。”他相信科技将会使图书业出现一个新高潮:“现在能通过邮寄分销书籍,但是将来,书籍为什么不能数字化呢?正如有线电视频道为老式电影创造了新市场一样,英特网也能帮助图书业的发展。”
还有什么新主意吗?前不久,米代尔霍夫刚刚结束了在纽约的一次谈判,他承认另一项计划正在商谈中,但是现在还不能透露。
空空荡荡的心里倒没有什么不安,也不大去想什么。大脑中有一部分东西特别稳定,另外一部分则几乎灰飞烟灭。靠在椅背上,伸了好几个懒腰,整个人象冬眠一样,全部的想法中很多停了下来,象电脑游戏时错按了一下暂停键后,屏幕上什么都不动了。只有鼠标的小小光点在不断地闪着,就象现在还有一小部分想法活跃得不得了。
……我想会有那么的一天,和往常每一天那样平静,突然一切都加快了——也可能是都慢了下来,总之节奏是完全不一样了——事情似乎来得毫无预兆。你并不衰老,也没有什么病痛,并没有突如其来的变故,仅仅是下午的阳光照在脸上,微风吹拂着树叶。你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骤然你的双脚感觉到了地面。并不是说你的鞋子很合脚,也不是指地面很硬实,使你在瞬间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匆匆的过客。你能感觉到地面实实在在地在自己的脚下无限地延伸开去,而同时那空气让你有一丝轻松,然后你深深地吸下这些空气,任它充满自身,你会慢慢领悟到总有一阵风会将你吹倒,但这并不是坏事。
你会在阳光下眯起眼睛看着一片片叶子不知不觉中落下,你会为看到的城市一隅和自己房子里的一切而感到由衷的惊讶。远处的天色逐渐模糊起来,夕阳和初升的月亮都没有光,就象两只有颜色的圆。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终于不在这里,而是在一转身之间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你在那里可以触摸到那些本来对你来说是那样遥不可及的事物——可能是要好多辈子才能触及的——你可以由天上摘到星星,可以一下子采集到这个季节所有的落叶,和所有你能够想象得到的爱情。
很依恋在电话这一边? 自己的世界里,听你看书、抽烟和叹息的状态。疑幻疑真。每一分钟都是平缓的,无法紧张起来的,甚至是让人有梦一般的恬静。然而,在同一分钟里,来自她的每一句话,每一种微妙的情绪,都是稍纵即逝的,都具有反复叩击内心的力量。十分钟、二十分钟,有时是一个小时。
已经是秋深了,街上的人群面目模糊一片。我正步行穿过这个城市的心脏,四处的声音在风中逐渐飘零,谁在这一刻看见了他们的苦痛,谁可以将自己一直封存在奢侈的感觉之中,谁来见证我们共同的宿命?
或者,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还在保持追问和思索……
?作者E-mail?Luxinzhi@163.net?
巴里·迪勒的传记和坊间流行的畅销读物并无两样,虽然打着“剑桥MBA参考译丛”的旗号。
该详则略的生平记述
看完二十二万字的《我就是好莱坞——影视巨子巴里·迪勒传》,对于迪勒的生平总还是有个大概印象的。但是结构混乱和拘泥细节的这一类丛书通病依然让人看完后如在云里雾里。
说实话,该书对于迪勒发迹史最关键环节的记叙是有欠缺的,迪勒由一个代理行的收发员成为一个中层职员这一步是很自然也没什么特别的,下一步他就成了伦纳德·戈德堡的助手,也就是他自己说的,“原来在西海岸一线工作,给一个中级领导副经理当助手的我,一下子成了整个电视网节目总经理的助手。其实:正如人们所说的,就是那么回事”。
说得更明白一点,1966年4月迪勒是因为顶头上司戈德堡受到提拨,才得以晋身一个弱势广播公司ABC的高层。而戈氏的提拔又是因为ABC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一起离职所致的。戈氏有何特点,迪勒又是因为什么受到戈氏的青睐,书中都一概付诸厥如。迪勒发迹的第一步,看来很有点“火线入党”的味道。事实上戈氏对迪勒的作用也只限于引入门,之后迪勒的发展,即由戈氏助手成为ABC黄金时间节目的副经理这一步书中又没有交代,只说了一个结果。让那些总想突破平凡的城市白领连一点偷师学艺的机会都没有。
说实话,不仅迪勒起初这几步在书中语焉不详,日后迪勒的入主派拉蒙,创办福克斯电视网,再到当上QVC(一家家庭购物网络公司)的总经理,作者都一律采取实用主义的手法,说的是事件的经过,但极少主角的心理分析和疑问。这种有点难以忍受的简约虽然让那些想读完本书就能发现成为影视巨子的秘诀的天真读者们失望,但却更接近真相。
作者也是“不明白”
可以这么说,本书作者也不明白迪勒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因为,书中记叙的迪勒的个人风格,是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管理教科书上都认为失败的性格。“(他)通过严格的要求、诱导、施压和威慑以达到他的目标和要求。”他脾气暴躁,用语粗鲁,被手下人看作是一个暴君,坚持自己的绝对权威,还会用放像机砸犯错的手下。他组建的电视网没有连贯的节目推出计划,因而使得节目水平参差不齐,节目安排杂乱无章。这样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说明是迪勒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觉得他能成功。
或者,连作者都半信半疑的那一点,就是迪勒对事业无休止的野心才是真正的原因。迪勒的一生,忙于不遗余力地建造自己的影视业王国,把几乎可以调用的一切资源和关系全部压上去,把所有认识的人拖上他个人事业的战车。
所以,“他很少发表个人观点,不得已的时候,就马上避开个人方面,不愿谈论情感”,“当被问及他的内心生活时,他马上就会显得不自在。”“他不愿反省自己,至少是在公共场合,并声称‘没有自我剖析的力量’”。
热情加运气造就迪勒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就更明白迪勒这个传媒巨头的成功轨迹。1942年出生,50年代电视面世,60年代中,当迪勒风华正茂的时候,电视业也正进入黄金时代。26岁-32岁之间,迪勒凭借他旺盛但混乱的热情,引入微型电视连续剧,开办“周日影院”。迪勒的运气很好,他的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念头有了一个领域来舒展。32岁任派拉蒙总经理,在强大竞争下,他创办第四家电视广播网,一切都顺理成章。过分的热情加好得不能再好的运气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刚好又处于最追逐利润又最没有规律的资本主义行业中,于是迪勒就成功了。
作者曾是CBS的新闻官,写过十二本书。本书作为迪勒的传记,连迪勒的婚姻和儿女状况都没有提及,实在是处理得有点那个。但是,这种近乎琐碎的记录手法能让我们看到好莱坞行业中许多简单明了的纪律,也更加能了解迪勒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身上鲜明的功利目标和对所有与生意无关的人与事毫不留情的放弃。
当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倒数的几年,当庞然大物的公司成为社会文明重要的一部分的时候,要成功,要在这样的企业思维模式中占据某种位置,只能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来办事,不管是多差的脾气,多么荒唐的管理,只要针对收视率,针对广告营业额,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副市长作客城市花园
5月4日下午,新近当选上海市委常委,分管城市建设口的韩正副市长来到万科城市花园进行工作考察,随行的有上海市建委党委书记李春涛、副主任张栽养、房地产管理处处长沈正超、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局长王文忠、副局长毛佳梁等。
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汉彬首先通过POWER-POINT幻灯形式,向韩正副市长一行简要汇报了万科集团在上海投资房地产开发六年来的经营业绩,以及未来三年扩大投资的计划安排。随后,贵宾们视察了海棠苑、嘉兰苑和正在发售的紫薇苑。
视察过程中,韩正副市长对万科城市花园的规划布局、社区环境和经营管理予以了高度评价,指示市建委有关管理口进行总结推广,同时还要求闵行区政府对万科扩大投资规模予以支持。
在听取了有关物业管理成本情况的介绍后,韩正副市长提出:类似于万科城市花园这样的中高档住宅小区,今后的物业管理收费应保持在1.50元/平方米/月的水平,其他开发档次较低的住宅小区收费应比照此标准的一半。他还要求上海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在三天内提交一份万科城市花园物业管理成本构成材料。
视察活动期间,市建设系统有关领导对万科汇报工作的方式,尤其是POWER-POINT幻灯形式的生动、简洁与扼要予以好评。
扩大合作,前景广阔
5月4日下午,上海闵行区区委书记黄富荣、区长王洪泉与林汉彬就万科在闵行区继续扩大房地产投资的话题交换了意见。
上海万科目前正在与七宝镇政府协商城市花园向西扩展过华莘港,扩大开发范围和投资建设规模。林汉彬希望该项目在具体运作,特别是计划立项和土地出让等前期手续办理方面,能继续得到区政府的支持,并表示有信心在未来几年通过对该项目的开发,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两位区领导表示,万科城市花园经过几年来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社会效益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目前已成为闵行区的一个文明窗口。对于万科继续扩大在七宝镇的投资,区政府愿意继续提供支持与帮助。
万科地产新冲击波
天津酝酿“万科花园新城”项目
万科继在上海、北京城乡结合部成片开发“城市花园”后,将于98年在天津开发同类型的“万科花园新城”,5月5日,“天津万科花园新城项目论证会”在天津假日饭店召开,万科集团总部、房地产本部、深圳、上海、北京、东北各地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数名中外专家齐集天津,结合公司以往成片开发的经验教训,发挥集团整合作用,对该项目进行透彻论证研讨。
这个论证会体现出万科为力求投资行为的规范化、投资决策的理性和科学而进行的尝试。此外,借此次会议的机会,万科总部企划部做了题为“商品房户型与市场分析”的专题发言,就这一地产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4日晨,驱车前往座落在中锡边境线上的曲登尼玛,车程30公里。王指导员借来县公安局唯一的北京吉普车做向导陪同前往,以防我们误入边境线上印军设置的地雷阵。路上身着迷彩服的指导员指着南面的群山介绍印军在岗巴一线设防情况:有一个军部统辖防区,作战部队立体配置,我方稍有动静,印军的直升飞机即刻升空进入警戒状态……
曲登尼玛是座两层的围合式建筑,不特别指引还以为是家农舍。杂乱的院落里卧着一只打盹的老狗,空气弥漫着一股牲畜的气味,一位肩背酥油桶的中年阿尼擦身而过,没有刷漆的门窗好象刚修整过。比起鎏金顶的庙宇,曲登尼玛显得过于简陋甚至寒伧,但却给人一种亲近感。顺着狭窄的木梯上到二楼,幽暗经堂里一溜靠墙的藏柜上供奉着一尊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佛像。只是随意的浏览,却居然发现了一座精致的济公和尚的象牙雕像。汉传佛教里的罗汉怎么供奉在中锡边境的尼姑庵里?我猜想眼前这些风格材质各异的雕塑应该是施主们捐献给曲登尼玛的,也许活灵活现的济公象牙雕像是一位汉人施主出于对癫僧的偏好而特意挑选奉献,也许是曲登尼玛同汉地友好庵或姐妹庵互访时引进的。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在这偏远荒凉的高原小寺庙里供奉济公活佛的事实表明了藏传佛教的包容性。
从曲登尼玛出来准备上路时却发现少了小周,车刚返回寺院寻找仍不见踪影。距寺院不远有个不大的院落,是座小型矿泉水厂。会不会小周独自一人跑去考察矿泉水生产设备?疑惑之中却见手持相机的小周从边境方向的缓坡后面冒了出来,待跑到吉普车已是气喘嘘嘘,一边弯下腰呼哧呼哧大口喘气,一边告诉我们,他迷上了一头野驴,要不是担心我们着急,还会一口气追下去。“不用担心我会冒失踩响地雷。第一、我沿着野驴跑动的路径;第二、这里靠近山口地形开阔,即使误入争议地段,估计印军铺设的必是反坦克地雷无疑,一个奔跑的动物或人的重量不足以引发地雷爆炸;第三……”小周振振有词的逻辑推理竟让我不知如何反驳,但从指导员的眼神里我可以感到,小周要是他手下的兵,会为今天的行为蹲三天禁闭!
见我们赶路心切,指导员指了一条近道并物色了一位朝拜曲登尼玛的藏族阿爸当向导。所谓的走近道,其实是顺着一条干枯的河谷绕来绕去,根本没有路。吉普车的四个轮子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滩上跳跃式向前滚动,挤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小周、车刚和我三个人紧紧抓住前排的靠背,以免脑袋瓜直撞金属车顶时脖子扭断。而同司机坐在前排的老阿爸却稳稳当当地挺直着腰板,顺着颠簸的节奏一上一下,极显平衡功力。我嫉妒地猜想,这位头戴毡帽、精神抖擞的老阿爸一定是位有秘宗工夫的在俗喇嘛。
吉普车挣扎着蹦跳了半个小时才上公路,虽然行驶在凸凹不平的县级土路上,却已经满足地感到路面平稳得周身舒服了,大家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空气干燥,满目苍凉。飞奔的吉普车拉起一道长长的粉尘形成滚滚烟幕,前进道路遇到障碍或急转弯突然刹车,紧随其后的烟尘瞬间便将吉普车吞噬。待冲出尘土的包围,每个人身上已扑了一层厚厚的粉尘。再留意一下嘴里的动静
,上下牙齿稍微挪动就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
吉普车沿着西行的路线疾驶,道路两旁逐渐开阔平坦。下午天气转阴,云层越来越厚,4点钟到达萨迦县境内的萨迦寺时,已是乱云低垂山雨欲来。
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萨迦寺是萨迦派(花教)的主寺 ,曾经是统治西藏地区的政教势力中心,藏有大量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是藏南旅行中精心选择游览的寺院之一。眼看着天气骤变,我们已全无游览的心情,只是在冷清的寺院里转悠了5分钟就结束了参观。
距萨迦寺3公里的公路上横穿一条没有铺桥的浅河,40分钟前路过时河水只淹没到车轮的一半,返回时却见上涨的河水翻滚而过,显然上游已降暴雨。吉普车慢慢行驶到河中央时,急流几乎涌上发动机盖板。全车的人都紧张起来,直到吉普车过了河,悬起的心才放了下来。司机停下车,打开发动机盖仔细检查发动机被水浸的程度,我们几个担心地紧盯着他的表情,心都悬到了嗓子眼。谢天谢地,司机没说什么就关上了引擎盖,我们也赶快抓紧时间跳上了车。一句“佛爷保佑”想说还没出口,麻烦就来了。司机扭动开关钥匙时发现启动马达失灵。于是又重新打开发动机盖,重新开始捣鼓。捣鼓了20分钟,发动机仍不能启动。司机瞪眼看着我们,三个人二话没说赶快从车上跳下地,乖乖地撅着屁股推起车来。吉普车在滑动中抖动了两下,总算是启动着了,三个推车人举起双手发出胜利的欢呼!
原以为麻烦就这么一回,没想到大麻烦还在后面。去拉孜镇的路上下起雨来,越下越大,这节骨眼上偏偏吉普车突然熄火。我和小周翻出登山雨衣套上头,跳出车外,没有袖口的雨衣 被风吹得飘荡起来,两个人边推车边夸张地喊着“加油!加油!”给自己鼓劲儿。几个来回,被推动的吉普车不情愿地往前趔趄了两下,总算是发动了。呆在车上的车刚见我和小周两个人的下半身全湿透了,过意不去地发出“哎呀呀”的感叹声。小周点着一根香烟,深深吸了一口,身子往靠背上一仰,徐徐吐出一团烟雾后告诉车刚:“甭过意不去。我们在广东登山被雨淋是常有的事,那雨顺着脖子往里灌,浑身里外湿得透透的,裤衩都能拧出水来。就淋这会儿工夫,湿湿碎啦……”小周的话音还没落,吉普车又突然熄了火。这回没有雨具的车刚不听劝阻也冲进雨中同我和小周一起推车,足足折腾了10分钟才把车发动了。车刚全身被浇得水淋淋的,象只出水“肥鸡”。吉普车再次上路,我们谁也不敢出声,惟恐再出什么纰漏。车子在大雨中艰难地蹒跚着,好在熄火没有再次出现。8 点钟到达拉孜镇时,发现街道干干的,没经历那场暴雨的侵袭。
在邻街的一家小餐馆就餐,司机一个人开着车去找修理铺。直到9点钟,一脸疲惫的司机才回到餐馆,摊开油腻的双手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狗日的,根本不懂修车!糊弄到现在也没找到毛病,启动马达是好的,但车就是无法启动。到定日县协格尔还有75公里路程呢,中间要翻一座海拔5,000米的高山,如果爬山时车子再熄火,狗日的麻烦就大啦!”司机的意思很明白:不能赶夜路,必须住宿在拉孜。
似乎在印证司机的担心,餐馆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我们安顿在临街的一座小旅舍,一间房四张床,没有卫生间。听着车刚怒吼似的呼噜、小周丝丝的鼾声和窗外的雨滴,我却大睁着眼睛毫无倦意。
我的心早已飞到了日思夜想的珠穆朗玛峰!我想象着再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就要肩背登山包,脚套登山靴,手握登山杖,穿行在世界屋脊晶莹剔透的冰塔林中……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青藏万里行·之十六)
耳听窗外的雨滴声无法入眠,熬到 凌晨5点半钟我按捺不住,唤醒了酣睡的小周,告诉他,准备放弃雇请牦牛的设想,天一亮就翻越拉木堆, “同我一起走还是留下,你自己决定好了。” 迷瞪着眼的小周一激灵坐起来,打了个哈欠嘟哝道:“哪能抛弃您老人家呀,收拾行李,走人。”
半个小时之后敲开了车刚和杨司机的房门,我对车刚讲明了我和小周徒步翻山进珠峰谷地的决定。车刚遗憾地表示,要不是咳嗽的话一定会和我们同行。在这一段互相熟悉的日子里,车刚毫不怀疑两个登山发烧友翻越拉木堆的实力,但却顾虑两个人到了珠峰谷地寻求藏民协助时的语言沟通能力……
在送我和小周去珠峰检查站的30公里路上,车刚耐心地象托儿所的阿姨教深圳的两个大朋友学习藏语单词:“太阳——尼玛,月亮——达瓦,小女孩——普姆,年轻姑娘——阿嘉拉,老大爷——多拉,老奶奶——莫拉,牦牛——雅客,吃饭——卡拉萨,师傅——盖拉,路——朗尕,比如问去珠峰的路,‘盖拉,珠峰朗尕’,对方就会给你指引方向,分手时还要说‘笑笑’,就是再见的意思。”
只有临时抱佛脚了。两个“速成班”的学生跟着“车老师”呀呀学语。发音不准是我的特长,加上又过了死记硬背的年龄,这些词儿到了嘴里就走了样:“太阳——你妈!月亮——打娃!老大爷——太多啦!年轻姑娘——啊,家里拉!”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杨师傅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7点半钟的珠峰检查站和路对面的小村庄冷清清的,不见人的踪影。经一夜雨水的冲刷,坑洼的路面变得更加糟糕,想让吉普车再送一段路程已经不可能。车刚多次去过珠峰大本营,按他的推算,翻过拉木堆到扎西宗,如果仍找不到机动车辆徒步到珠峰的话,至少要三天的时间。于是大家商定就此分手:我和小周徒步进珠峰谷地,车刚乘吉普车返回拉萨治疗咳嗽,一个星期后大家在拉萨会面。
雨始终没有停,这会儿又夹杂着下起了冰雹,置身阴湿冷空气中不禁打了个寒颤。我和小周背上行囊,套上雨衣,向车刚挥挥手,沿着公路开始了徒步翻山的冒险。充满了背水一战的激情,踏上了泥泞的山路,但对前方的一切又心中无数:能不能爬得上去,什么时候能爬得上去,要不要在山上过夜,怎么过夜……一点儿把握都没有。想到这些,心里忐忑不安起来。
我走在前小周紧随其后,开始行进的速度较慢,逐渐加快。周围陡峭的山峰清晰可辨,层层起伏的岩壁褶皱记录了山脉隆起的历程。望着这些富有韵律感的褶皱断层不禁感慨万千:喜马拉雅远古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地球自身的运动,漂移大陆之间的碰撞才使海洋退却山脉隆起,形成地球上最大最雄伟的山脉。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渺小又多么微不足道!对大自然只能顺应亲近而不能试图征服。
“之”字盘山路的坡道 较缓,行走并不太费力,但走了很长时间也才转了一个“之”字形的弯,绕来绕去,并没有爬高多少。于是两人脱离道路斜插着往上攀登,才爬了几步就已经气喘吁吁,待攀登上了公路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只好又乖乖地沿着“之”字路行走。随着地形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低,大雪漫天飞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落到路面上融化成介乎冰水之间的溶冰状态,踩上去呱嚓呱嚓的鞋底直打滑,行走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10点半第一次休息。两人站在融雪的路面上一边嘴里嚼着咖喱牛肉干一边兴奋地鼓励着对方,“低海拔的负重训练现在起了作用。”“广东最高的山峰不超过2,000米,在5,000米登山也不过如此嘛!”10分钟后继续攀登,不知不觉我与小周之间拉开了距离。“小周,怎么样,没问题吧?”我头也懒得回地喊道。“没问题。”赶上来的小周超到前面领路。两人交替在前面开路。在融雪路上行走,沿着前人踩出的脚印可以省力些。小周在前面,我总是紧紧跟着,催促其加快脚步,但当我走在前面时 ,不知什么原因,小周总是落后一段距离。我再次走在前面,忽然听到后面小周欢快的呼喊声。回头一看,一辆丰田吉普车正停在小周所在的位置上。小周向我扬起右手喊道:“一对美国夫妻,进珠峰的。同意我们搭乘吉普车。搭不搭?”“不搭!”我摆了摆手,转回身子继续往前行走。乳白色吉普车骄傲地飞溅起泥浆擦身而过,白雪覆盖的路面上出现了两道深深的车胎印痕。我不由地想 起一句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风大了起来,雪花顺着脖子往里灌,被雪水汗水浸湿的内衣凉冰冰的。背包的重量压得双肩隐隐作疼,双腿沉重得象灌了铅沙,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真有些后悔错过了一次搭车的机会。正在胡思乱想却听到时隐时现的马达声。莫非是错觉?疑惑中却见风雪中那辆乳白色的丰田车重新出现在眼前,沿着刚走过的车轮印痕返回。路过身边时放慢了速度,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探出头来叫着:“Hello, Japanese!”(喂,日本人!)向我们招了招手。我扬起手,高声回应着:“No
one, but Chinese!”(这里只有中国人!)自豪之余,浑身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看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也无计可施,倒是靠人的两条腿,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一句修改丰田公司的广告词溜到嘴边:“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万科人。”
约11点半钟,两个深圳人行走到了丰田车退却的位置:十几米宽的路面被融化的雪水冲成了凸凹不平的深槽,浑浊的雪水汹涌而泻,从我们的脚下奔流飞溅。在严重损坏的路段,水流湍急,我和小周小心地蹦跳着才能勉强稳住脚,稍有不慎人就有被冲卷下去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好容易越过损坏了的路面,却见白雪厚厚覆盖的公路上出现一溜清晰可辨的脚印,显然刚才那辆吉普车的勇敢司机曾经跳过急流的雪水勘察路况。损坏的路面虽然严重,却在较平坦的位置上,吉普车冲过去应该没问题,为什么放弃?是因为司机没有信心知难而退还是美国游客主动放弃冒险,不得而知。
12点半我们已经行走了5个小时。小周的行进速度逐渐放慢,和我的距离明显拉开约30米。我回头看看他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也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起来。但又很清楚此时不仅不能停留,还要咬牙保持行进的节奏,一旦这口气松下来就会失去再往上攀登的信心。我大声喊着:“周行康,加油啊!”小周没有响应。我感到有些不对头,折返小周的位置,小周弯着腰指指脚上的登山鞋,痛苦地说道:“我这双ADIDASS有许多透气孔,谁想到雪水顺着透气孔往里灌,鞋里已经湿透了,脚给冻伤了,越走越疼,不能再往上走了……不知是怎么回事,明明飘着大雪,却老觉得太阳出来了……”
我担心他会不会因为大脑缺氧而紧张,由紧张而产生幻觉,赶忙附和说:“不瞒你说,我也有被太阳光照射的感觉,也许是白雪折射的原因吧。不能上,就别硬撑着,返回山下有问题吗?”
“下山肯定要好一些。”
“那你一个人下山,我继续上。”
“在哪儿等你呢?”
“拉萨。你下了山,拦车回拉萨。”
小周忽然手指着山顶的方向喊了一句:“哎,山上有人!”
我本能转过身向上 张望,茫茫风雪中哪有人的踪影?我觉得这仍然是小周的幻觉。在这种状态下我如何能放心让他一个人下山?可就此陪小周下山,放弃继续攀登,又实在不甘心。正拿不定主意怎么办,一个人影在头顶的山路上闪了一下又不见了。
“哎——有人吗?”我和小周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青藏万里行·之十八)
封面故事:抵御邪恶的种子
《经济学人》98年6月19日
今日的欧洲,因为生物基因工程的问题争得难解难分。无论是赞成派还是反对派,都试图将是否应该允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食品生产,提升到科技观和社会观的高度来加以讨论。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基因工程的涵义是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讲得清楚,绝大多数只是觉得有某种危险而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
蒙神托(Monsanto),一家美国农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刚刚发动了一场100万英镑(160万美元)的广告攻势,意在使人们信服,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心理的角度,生物工程技术的成果——抗杂草的大豆或者维他命大大提高的植物油,都没有什么可怕的。批评者,最近包括威尔士王子,则指责生物工程产业,对沉甸甸的果实比对植物抽穗前绿油油的茎杆更感兴趣。这下子消费者犯糊涂了。
那些反对基因被调整过的食品的人并不总是诚实地告诉人们,他们可能遭受损害的利益;那些赞同基因被调整过的食品的人并不总是诚实地告诉人们,他们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应该说,生物工程技术是人类巨大的福祉。
总体而言,欧洲人比美国人对基因工程有着更多的怀疑。不过,他们倒是愿意明确地划清界限:对动物基因加以调整为医学研究和药品开发之用,被认为是一种必要之恶,只要动物饲养局限在实验室范围内,公众舆论便会作出很大的保留;基因被调整的植物则是另外一码事,为了得到更甜的甜菜或者更亮丽的土豆而对自然加以干预,难道也是合理的吗?与转换基因的动物不一样,按照设定的程序,这种植物是要公开种植的。当它们与野生的“近亲”杂交时,定会生产出不可思议的食品来,最终,它们又会被端到饭桌上来,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食品持特别谨慎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显然,公众对于基因的恐惧源于他们的无知。在他们眼中,经过了实验室这一关,基因的调配便必然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必然不可预料。殊不知,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基因调配,在本质上与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基因调配并无二致,只不过在速度上有所加快、方式上有所多样化而已。
但是,科学家和生物工程产业的企业家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他们至少忽略了一点,就是必须作出努力争取公众的信任。疯牛病造成的巨大混乱,使人们对科学家和政客的信任感大为降低,当疯牛病与食物有关的时候更是如此。尽管疯牛病与基因工程并无任何关系,但是它仍然增加了人们的恐惧:企业家们用不安全的饲料饲养动物,同样的商业压力也一定会驱使他们向人们提供未经证实的粮食。
如此看来,教育人们应该是科学家和政客义不容辞的责任。
封面故事:航空业之未来
《时代》日
“机场正在演变成一站式商业综合体,而不是仅仅作为旅客来来往往的中间站。”马来西亚前财政部长戴姆(Daim
Zainuddin)如是说。应该说,他看到了航空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在,全世界都在大兴土木,修建大规模的现代化机场。未来7年,欧洲将投入660亿美元进行机场建设和更新——包括德国将投入45亿美元为新首都配备一个相当时髦的新机场。分析家估计,下个世纪早期,美国大概要花600亿美元实行机场的更新换代。毫无疑问,亚洲在这样一波机场建设大潮中也是众所瞩目的焦点所在。到2000年,中国需兴建以及更新换代40家机场;整个亚洲到2009年机场规模则会扩大一倍。这种迅速膨胀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可能将更多的旅客推上天空。然而,跑道、指挥塔和终点站,只是现在正在兴建的大规模现代化机场这个大面包上一块薄薄的切片。香港新机场花在为机场配套的道路、宾馆、商场建设等方面的费用高达110亿美元,远远超过机场本身的建设费用。之所以要将新的机场修建得如此奢华,功能配备之所以要如此齐全,完全源自顾客的需要,而非机场当局主动所为。不错,目前的机场看起来已经很气派,场地宽阔,设施齐全。可是,实际上呢?“几乎每时每刻每个电话亭都是人满为患。”《财富》杂志报道芝加哥机场的情况时这样描述。半个世纪之后,情形会大不一样。那时的机场,不是仅仅让机场当局进行对外宣传时因它的美感而底气十足,而是切切实实让旅客感受到美,感受到舒适,感受到方便。这一切的背后的底因自然是利润。旅客抱怨机场还收什么机场建设费,行李托运费,餐饮费。象在东京机场,各种因为不方便而使旅客额外增加的费用甚至高达机票钱的20%以上。旅客感到不方便,而有些机场正在作出努力消除顾客的不满意,其他机场如何能够视而不见?
步柯云路大师的后尘,我正式宣布:发现了姚牧民!每个常读《万科周刊》的人恐怕忘不了他的名字:一是见光率高,二是风格独特,不书其姓名也能由语势结构标识甚至气味上认出他来。此公绝对是周刊的一道风景,自成体系自在舒服自嗅花枝自开小灶,以敲边鼓的方式,完成对企业品牌的包装和宣扬。
姚牧民给人以无所不能千手观音的印象,商人本色不必讲,从揸车到外语到互联网到服装乃至“御手洗”都能谈出彩儿来。水银泻地、天马行空是其风采;文章余事作诗,天风海雨逼人;文武昆乱不挡,井喷式的荤素语句百珠流转、搔痒搔到人心坎儿上;打哈哈斗闷子说绕口令报菜名儿;偶尔冒冒土财主的铜香气,不掩饰某些阴暗的但没有触犯公安六条的活思想;大男人主义猖獗;民族气节也多少有点儿……
姚牧民哪来的那么多灵感和意念?他的话语竟那么充沛流畅?他的题材那么丰盛广泛?他的举手投足那么潇洒自如、通体漂亮?洋人云: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若说姚氏占了这方面的风水,深圳大把挺胸腆肚的经理层,怎不见有谁嘣出五彩缤纷的屁来?
周刊的大节和优点人所共见,桃李无言。她的短处也在台面和桌底被人针砭。在一小撮夸夸其谈虚张声势言不及义和借巢孵蛋过路财神甚至朝鲜语言“慈父云云”的衬托下,姚牧民有如一股明澈的清泉,如围棋收官时的重要棋子;如定海神针;如会计学的一个名词“商誉”——归无形资产核算;又如款款而来的宫雪花阿姨,以自身的成熟、淡定通杀了满台的青春佳丽,使她们变为土偶、行尸、衣服架子。
说姚牧民近似雪花阿姨,是形容他多啃了几年玉米饼有岁月带来的老辣、节制,也就是说有文化厚度。最近读了他谈深圳建筑和谈胡雪岩的两篇文章,我特别感受到这一点。他玩苏东坡的博喻把深圳的楼宇比为“谷仓”“斧口”“眼镜蛇”“红番手”“雨鞋”“泡菜罐”“合同章”“茅台酒”,这是桂冠诗人也鼓捣不出来的诗意,显示了语言和意象的无穷张力。请注意姚氏骨子里的文人本性,尽管已被他石洗得毫无痕迹。这令我想起清朝人笔记里对袁子才的形容:通天老狐,醉则露尾。
“丰盛人生”在别人那里可能是古鲁木欧巴的口令,在姚牧民却是里外全新的过年衣裳、是声色犬马闪转腾挪十面埋伏的彩练当空。物质基础与消费层次使他的生活质量百分百地花团锦簇、“认真巴闭”,武装到了牙齿脚心。“性情中人”姚氏的文字雄辩和反复地证明深圳人是不同于其它任何中国城市人的另一种生物,他对精神和物质的舒坦享用如鸭饮水,食髓知味。那淋漓尽致到喉到肺的滋味,我们有强烈的认同感。
保守地说姚牧民的文章满可上《中国商人》、《南方周末》、《读者》那样的大码头。但何为仙界何为凡间,人家恐有自己的量尺。为什么姚牧民们不屑于到广大的论坛去搏十亿个掌声?而逍逍遥遥地甘当自耕农、自梳女?我们从反向看,这一定是灵魂非常充实坦荡进入自由王国而无心旁鹜了。当姚牧民们在自己的园地(也就是企业刊物)龙行虎步、呼风唤雨时,也就验证了百多年前龚自珍同志讲的道理:“猿鹤真堪张一军”。那时他指的是独立于朝廷庙堂之外的山林江湖,今天,火眼金睛的我们看到“大隐隐于市”、“隐于商”,由衷地喜悦。
我们不知道姚牧民下回给我们端了什么好菜来,不知他的长袍里藏了几百条活鱼、鸽子甚至骡子,反正这是一种不会白等的期望值,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他自己的百无禁忌百毒不侵百般舒坦百年富贵的人格侧影感染了我们也激励了我们,正如始皇帝的浩大巡游激励了刘邦项羽。再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我们读企业刊物的小圈子人有点儿象搞传销的走火入魔者,个个以为被赵公元帅钦点为发财之星,精神头儿十足,怀有地下党的神秘感豪壮感明察先机感颠倒乾坤感。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林某愿与《万科周刊》周旋到底。中产阶级的弟兄们,记住了:直到舒坦为止。
(作者系某公司职员,现居深圳)
周刊登载过向松祚先生《硅谷的企业组织创新》的文章(周刊第262期,13页)。文章介绍说:“硅谷的企业组织架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完全没有复杂的等级结构,没有链条很长的中间管理层”。
比尔·盖茨的迅速成功不仅在许多理科学生心中燃起了quick money(暴发)的梦,而且带给了文科学生方方面面的课题。从探讨《微软成功的秘密》,到研究《蓝色巨人——IBM公司的浮沉》、《网络为王》,直至比尔现身说法《未来之路》,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炒得硅谷发烧39度。但能够以短短几千字点明硅谷成功之本的,则非向兄莫属了。
有名无实的结构引进
企业组织架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一直是企业家和MBA们永恒的话题。北大高程德教授为MBA开设的“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能够吸引上至博士下至大专生等众多旁听生就是明证。记得几年前,在听一位美国学者讲解金字塔式组织向菱形组织结构过渡的理论时,就觉得我国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已落后一大步了!后来看到国内许多大企业集团纷纷在“直线型”、“事业部型”和“矩阵型”组织结构间变幻,觉得我们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软科学的探索,真是可喜。但是,接触了几家大企业后,又不禁担忧起来:各家只重组织结构硬件的设计,而忽视组织内联系规定与运行规则的软件设计,难免有流于形式之嫌。《孙子·势篇》里讲:“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这是讲依靠组织结构;又讲:“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这是讲信息与指令的重要。古代军事大家已经懂得“软硬兼施”的手段,恐怕现代人在其他方面也没有生疏此手吧,那又何必在正经事上留一手呢?
企业崇尚变形金刚
向松祚称硅谷的组织为“活的组织”。其实,美国对此有专门的新词——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实为一种经过几十家科研机构潜心研究又经过几十家公司实践演练的“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组织管理,还包括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与装备、人与信息,甚至企业文化;它也不仅适用于硅谷的高技术产业,还将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国防、轻工等行业广泛应用,甚至政府、大学、研究机构的工作方式也将受到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因为“灵捷制造”本身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老辈的企业家和管理理论家一直告诉我们: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唯一法宝。于是,几十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划呀分呀,直至每个人只有写字楼或车间里不到一米见方的小格子,但专业化不是局限化。物极必反,终于,我们开始从专业化走向了综合化。许多原来被分割开的工作,现在根据工作程序被整合或被压缩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原来的职能部门逐渐被横向联系更畅通的工作团队所取代。在综合化的环境中,每个人得到了更大的自由,获得了更多的尊严。做事不必上下左右地参照、考虑、顾忌,只管一直往前冲,不断创新、求异、实现自己的梦想。实质上这些专业人才更专心于技术,而不必分心防范于“江湖险恶”。综合化反而创造了专业化的氛围。也许这就是“辩证法”的奥妙。
为免捉襟见肘,暂且避开“灵捷制造”的内涵不谈,让我们来探究美国斥巨资研究这个课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以我们一般庸人的脑袋想来,道理也不难想通:一群“知识大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雇员,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满足于“森严的等级结构、呆板的中层管理、僵化的论资排辈和循序渐进的升迁程序”呢?反过来想,承受股东、客户和社会各方面日益巨大压力的企业管理者当然也不希望豢养一群聪明温顺的“电子宠物”。因此,市场竞争的挤压也就顺理成章成为第二个原因。如果没有日本本田、丰田、马自达大举登陆美利坚,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也不会屈尊就教;美国政府韬光养晦几十年研究出此独门功夫,也只为重夺经济霸主地位,找回当“大哥”的滋味。
可惜,我们在两个因素上力道都还不够,难以促成我们改变思维!
(作者系北京撰稿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cloud共享照片看不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