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本人妖番号推荐哪个县电子项目效益好

&&&&&&&&&&&&分享到:
市新区小学百年庆典
小主持人参观常熟广电
“五月阳光”常熟爱心
环卫杯广播公益广告比2017年中国和日本工业实力比较,结果出乎你的意料!
作者: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五百强,我曾经把五百强里面的日本企业单独筛选出来看了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去掉金融,保险,能源类的公司,只把工业企业筛选出来,世界五百强里面的日本工业企业,一半的利润来自汽车行业。 当时想写篇文章说下这个分析结果,不过想到世界五百强这个样本还是比较小,只能包括大企业,却看不到中小企业的情况,比如说日本的六大电子零部件公司,从营业收入来说都进不了世界五百强,但是不妨碍他们在苹果,三星,华为的手机里面占据大量份额。 2017年5月,福布斯杂志发布了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觉得这个样本相比世界五百强大了许多,我们继续窥一斑识全豹,看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请注意,福布斯统计的数字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总是有出入,其原因应该是福布斯统计的是1-12月的数字,而日本企业的财报往往是从四月一日开始。 我们盘点下日本工业的实力,总共90家日本工业企业,他们是日本工业的精华。
从松下,索尼,东芝,夏普,NEC,富士通,佳能,神户制钢,新日铁,发那科,大金工业,三菱化学,三井化学,信越化学,丰田,本田,住友化学,武田制药,瑞萨电子,旭硝子,日本电装,爱信精机,三菱重工,雅马哈,奥林巴斯,捷太格特,富士集团,小松工业,日本电产,欧姆龙,立邦,富士集团等等都在榜单里面。
基本上日本各个工业行业的领头羊第一集团都在这个榜单里面。以后打起仗来,这90家公司全部消灭了,日本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来分析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1、日本工业的利润继续向汽车集中,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最大支柱。 如果说以前日本工业是有多根支柱的话,那么现在随着日本在电子,半导体,造船,钢铁等行业的衰落,日本工业已经渐渐出现了向汽车工业聚集的趋势。 日本工业在渐渐由多根支柱变成单根支柱。
如果我们看日本工业企业营收前十位: 第一名丰田汽车2499亿美元,第二名本田汽车1279亿美元,第三名尼桑汽车1059亿美元; 第四名日立 858亿美元,第五名索尼692亿美元,第六名松下666亿美元,第七名东芝472亿美元,第八名富士通417亿美元,第九名新日铁住金416亿美元,第十名日本电装411亿美元; 可以看出前三名都是汽车汽车,日本营收过90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全部是汽车公司。 第10名的日本电装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前十名汽车行业总共4家。 实际上,除了这四家以外,松下也做汽车零部件,新日铁住金也提供汽车用钢。 丰田是巨无霸,一家的营收2499亿美元几乎等于第4-7名的日立+索尼+松下+东芝之和2688亿美元。 进入2000强的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19582亿美元。 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三菱八大汽车整车厂的营业收入之和为5887亿美元,占比为30%,如果我们把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的1818亿美元的总营收算进来,占比为39.3%。 如果把钢铁,汽车玻璃,汽车电子,轴承什么的上游企业的营收也算进来,例如这个榜单里面的旭硝子汽车玻璃,神户制钢,新日铁住金,村田制作所,TDK,京瓷,松下集团的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业务,NSK的轴承业务等等,如果这些业务都算进来。可以说汽车业的营收占了90强企业的接近一半。 我们再看利润,日本汽车业的利润占比比营业收入占比还要高。 净利润第一名是丰田汽车171亿美元,第二名尼桑45亿美元,第三名本田39亿美元,第四名普利司通24亿美元,第五名日本电装22亿美元,第六名松下19亿美元,第七名三菱电机19亿美元,第八名安斯泰来制药19亿美元,第九名日立18亿美元,第十名斯巴鲁18亿美元。 利润前五名竟然全部是汽车行业相关。利润前十名汽车公司有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有三家。 利润前十名70%是汽车业公司。 也可以这样说,日本除了汽车公司以外,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净利润能超过20亿美元。 当然福布斯的财报数字经常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有出入,不过区别不会很大,除了汽车行业,20多亿美元的净利润就是日本工业科技企业的最大值。 这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中国的中央制造集团,净利润超过20亿美元的就有好几家,例如中核集团,中航工业等等,民营企业像格力,美的,海尔净利润都超过20亿美元,OPPO,VIVO没有公布净利润,但是应该也超过20亿美元,华为更是超过50亿美元。 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为789.77亿美元,突然觉得相比美国人,日本人赚的是辛苦钱,美国有不少净利润百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日本只有一家丰田净利润过百亿美元。 其中304.94亿美元来自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七家汽车公司,占比高达38.6%,如果我们把巨亏20亿美元的三菱汽车也算进来,汽车业利润占比为36% 然而这只是汽车整车的利润,把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算进来,利润总额为88.8亿美元,占了2000强日本工业企业净利润的11.2% 也就是8家汽车整车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占了90家日本核心工业企业净利润的49.9%。 如果把亏损的三菱去掉,那么汽车业占了利润总额的47.5%。 实际上,制造汽车还需要钢铁,还需要各种塑料,需要各种汽车电子产品,需要玻璃产品等等,例如旭硝子就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之一,新日铁,JFE,神户制钢也提供汽车用钢材,京瓷,TDK,村田制作所,东京电子,松下集团等等也有大量汽车电子业务,NSK公司的轴承业务等等。这些公司都在这个榜单里面。 如果把这些公司汽车业务的净利润也算进来,日本汽车业的净利润超过整个日本工业90强的一半以上。 所以即使把统计范围从世界五百强扩大到世界2000强,日本汽车业营收和净利润依然是半壁江山。 2、中国已经崛起的产业,日本企业都赚不到钱。 或者这样说,中国已经基本会自己做的领域,日本很难赚钱了。 一个是造纸。进入世界2000强榜单的有两家日本造纸企业,两家规模都不小,百亿美元级别,但是却基本不赚钱。 一家是日本最大的造纸公司王子集团,净利润只有9300万美元,一家是日本制纸,亏损1.66亿美元 一个是钢铁。新日铁住金营收416亿美元,净利润只有4.77亿美元,净利润率只有1.1%,神户制钢营收155亿美元,巨亏4.07亿美元,JFE钢铁营收294亿美元,净利润只有2.73亿美元,净利润率0.93%,三家加起来营收800多亿美元,净利润合计只有3.43亿美元。 对比下中国的钢铁公司,印象中中国钢铁产业似乎是惨兮兮,没错,相比天朝欣欣向荣的互联网,物流,智能手机,汽车等产业,钢铁产业确实是惨兮兮,天天去产能,裁员什么的。
然而中国钢铁公司的龙头宝钢股份2016年的净利润有115.2亿人民币,差不多十六七亿美元的净利润,在全球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大企业当中,利润总额全球第二,平均每吨钢的利润更是全球第一。 一个是电子品牌工业。在电子品牌领域,东芝,夏普,松下,索尼,NEC,佳能,富士,奥林巴斯等品牌,尽管营业收入不低,但是净利润总额在这个90强名单里面,能排进前20位的只有松下和佳能两家。 其中松下净利润19亿美元,在这些电子品牌中净利润最高,然而松下利润的第一大来源是其汽车与工业部分,松下的车载业务因为给特斯拉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大幅增长。 不管是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都不再是如今日本电子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像索尼,主要利润来自游戏业务,以及CMOS芯片业务。 当然我们要看到,虽然中国把家用和个人用的电子设备品牌做起来了,但是中国的办公设备没有做起来,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等,所以佳能成了日本最赚钱的电子品牌之一。 3、日本没有新的强大工业公司出现 日本90家进入世界2000强的工业企业,都是存在了几十年的老企业,没有一家是新公司。 对比下中国最近十几年出现了哪些新的强大工业企业?
OPPO 2004年成立,VIVO 2009年成立,小米科技2011年成立;
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的晶澳2005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两家声学企业歌尔声学2001年成立,深圳瑞声科技2004年在成立;
欧菲光2001年成立,中国最大的手机玻璃生产商之一的蓝思科技2003年成立;
深圳华星光电显示公司2009年成立。
除了这些新企业外,还有企业集团进入新的业务:
比亚迪2005年开始做汽车;
京东方2005年开始生产液晶面板;
华为旗下中国最大的半导体设计企业海思半导体2004年成立;
4、日本企业赚钱的都是中国还没真正崛起的产业,我们看下日本哪些企业还比较赚钱,就知道中国哪些产业还没有起来 这里说比较赚钱,是相对的,因为一半的利润都来自汽车业。我们看看另外一半里面,哪些产业赚钱还算多。 我们就只看净利润在5亿美元以上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换成人民币净利润30多亿,总共有52家,我们除开最强大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除开这个主要有四类: 1)电子零部件(包括集成电路) 日本企业虽然在品牌领域败退了,但是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优势。 村田制作所,日本电产,京瓷,TDK, 东京电子,瑞萨电子等,净利润之和54.13亿美元。 像京瓷,村田,日本电产这些企业,营业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不算显示面板,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没有诞生100亿美元级别的电子零部件公司。 如果算上显示面板,那么有一家,京东方2016年营收688亿,刚好100亿美元。
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进步很快,中国下游的品牌起来了,必然会带动上游国产零部件的发展,已经有一批国产电子零部件企业跨越了100亿人民币的门槛,并且在高速发展。国产电子零部件在快速崛起,和电子品牌一样实现强势市场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集成电路芯片,日本瑞萨,索尼(摄像头CMOS芯片),东芝(内存)三家在全球20强,我国海思,紫光等也在迅速成长。 像龙头企业海思,其营业收入已经很接近瑞萨电子和索尼的芯片业务,2016年索尼芯片业务62.6亿美元,增长3%,瑞萨57亿美元,增长1%,而海思2016年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左右,紫光集团2016年已经达到40亿美元,增速107.46%。 半导体20强2016营收状况及各产品线贡献: 当然日本还在一个领域很强,集成电路最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这两个领域的规模总共大约800亿美元,占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23%左右。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企业,例如苹果的供应商江丰电子,上海中微半导体等等,进步虽然快,但是基数太小,短时间内还没有挑战国际大厂能力。中国先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搞好,这些搞好了,上游的设备和材料一定可以搞定。 2)机械和设备 日立,小松,大金,丰田工业,久保田机械,发那科,第一精工,NSK精工,东曹工业,SMC气动元件,富士集团等,净利润总和101.25亿美元以上。 中国营业收入超过60亿美元的机械公司有10家,分别是中国机械工业,潍柴集团,上海电气,天津百利机械,徐工,三一,中联,盾安控股,特变电工,东方电气。 规模算是有了,但是盈利能力和日企比较差距很大,像潍柴,一千亿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才二三十亿,换成美元三四亿美元;三一重工,2016年全年净利润才2亿人民币;特变电工算是不错,2016年净利润也才21亿人民币,不到4亿美元。 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高端领域开展竞争。好消息是今年工程机械回暖,三一等龙头机械企业的业绩在快速回升。这个领域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从增速看我们在稳步进步,虽然不如其他产业那么快。 同时在军工领域已经做到了很高水平。 3)化工业(材料) 信越化学,三菱化学,积水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化学,东丽集团,六家加起来净利润有57.63亿美元。 中国倒是有一家超大型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在化工领域排名世界第三,销售额438亿美元。 第一名是德国巴斯夫,第二名是美国陶氏化学。 但是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6年全球化工50强里面,我们也仅有中石化一家,当然还有一家台湾的台塑,统一了再算我们的吧。 而上面日本的这5家全部在全球化工50强里面,销售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像日本最大的三菱化学有31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9位。日本第二的东丽,排在世界第15位。 在全球50强以外,也有一批中国化工企业站在了门槛,50强的门槛大约是营收60亿美元。 民营企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万华化学进步很快,现在简直成了印钞机,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亿,增长107.7%,净利润21.95亿,增长395%,预计今年会进入50强。 另外浙江荣盛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55.02亿元,同比增长58.69%,实现净利润19.2亿,猛增446%, 预计今年的50强榜单也会有荣盛石化。 恒力股份2016年营业收入192.4亿,增长4%,净利润11.8亿,增长91.6%。 恒逸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49.79%。 东华能源2016年营业收入199.75亿源,增长16.16%,净利润4.7亿元,增长14.3% 另外之前在显示面板一文中提到的康得新集团,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27亿人民币,增长32.7%,净利润5.41亿,增长31% 4)制药业 武田制药,安斯泰来制药,大冢制药,卫材制药等有六家,总利润57.55亿美元。 最大的一家是武田制药,营收159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第二是安斯泰来制药,零售119亿美元,净利润19亿美元,第三名是大冢制药,营收110亿美元,净利润8.52亿美元。 这个世界上制药业的霸主还是在美国,2016年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日本最大的武田制药只能排在世界第18位,前面17家企业以美国公司居多,加部分欧洲企业。 中国有两家巨无霸制药企业,最大的是国药控股,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2584亿人民币,差不多374.5亿美元,增长12.99%,净利润46.47亿人民币,增长23.2%。 第二大是上海医药,2016年营收1207.65亿人民币,增长14.45%,净利润31.96亿人民币,增长11.1% 这两家企业拿到日本营收都可以排到第一位,但是净利润还是有差距。 日本最大的武田,安斯泰来,大冢三家的净利润分别为12亿美元,19亿美元,8.5亿美元。 而国药控股净利润换成美元大约6.7亿美元,上海医药净利润换成美元4.6亿美元。 我国制药业第三位是九州通,2016年营收615.57亿人民币,增长24.13%,净利润8.77亿人民币,增长26.23%。 5、中国的产业升级,要优先抓住主要产业,什么是主要产业呢? 比如我们经常说机床产业,实际上,我们平时说的机床,仅仅是指金属加工设备,只是千千万万生产设备中的一个类别,海天塑机的注塑机也是生产设备,振华重工的港机也是生产设备,中石化的大型石化装备也是生产设备,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也是生产设备,工厂的炼钢炉也是生产设备,机床重要的确重要,但是这个市场很小。 日本机床业2015年得到的总订单才14806亿日元,按照2017年5月底的汇率,折合美元为133亿美元左右。而丰田汽车一家的营收就有2499亿美元,也就是整个日本机床业的订单总额只有丰田汽车一家公司的5.3%。 如果和电子产业的公司比较,133亿美元没有OPPO,VIVO,小米,中兴等任何一家的营业额高。 再比如说日本机器人,根据日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公布2016年产业用机器人的日本出货额则较2015年增长4.8%,达7160.22亿日元,大约64亿美元。 日本整个机器人产业的销售额也就是64亿美元,400多亿人民币。这跟电子产业,汽车产业是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的。 不是说机床和机器人不重要,相反很重要,但是现在规模确实还比较小,而且我们在这两个产业也在稳步进步。 对中国来说,产业升级把几个大的产业做好,就已经可以让国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包括上游的集成电路产业)是两大核心产业,也是两大巨无霸产业,我国每年进口工业品,第一位是集成电路,第二位是汽车和零部件。 你想一下,平时你哪些方面花钱最多?房子,食物,衣服,通讯,交通,电子产品,能源(电),医疗。 我们可以看到房子(建材),食品,衣服,通讯(互联网,通信设备),电力中国都已经很强了。机械工业大部分能国产了。医疗设备和制药业在逐步自主化。交通里面的地铁,高铁,公交车,船舶中国也很强了,大飞机也起步了,工程基建铁路公路桥梁更是没的说。 剩下的这两个超级产业汽车和电子做好了,中国基本上可以迈入发达国家。
当然,中国的野心不只是做好这两个行业,机床,机器人这些小产业我们一样不会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机器人产业的比较,
日本2016年产业机器人产量为17.4606万台,较前一年增长13.5%,也创下新高纪录;
中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7.2426万套,同比增长34.3%,也创下历史记录。
我们只要把主战场打赢了,凭着在主战场赚取的巨额利润,国家意志安排下,巨额资金和人力投入,可以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在小产业获得胜利。 同时我们在主战场打赢了,对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影响将是致命性的。 以集成电路为例,如果中国实现了100%自主生产,意味着工业品进口剧烈下降20%以上。还意味着全球60%的集成电路是中国生产,其他所有国家全部加起来占40%,2016年世界半导体20强企业大部分将被毁灭掉。而2016年全球半导体20强还一家中国企业也没有。 再比如汽车,世界正在迈入电动汽车时代,如果中国把自主品牌汽车占有率从现在的40%提高到80%左右,就跟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一样国产占据主导,意味外国汽车公司将会少卖1000万辆汽车,这是什么概念呢,2016年全球汽车销量大概9400万辆不到,中国自主品牌占了1000万辆,外国公司占了8400万辆,我们收复了中国市场,他们就变成了7400万辆,将世界份额的12%吐出来交给我们。 不要认为世界级汽车公司坚不可摧,当年我们一样觉得松下,索尼不可战胜,今天呢?索尼的芯片业务收入在被海思,紫光赶超;索尼现在主要利润来源的游戏业务在被腾讯,网易赶超,索尼的家电业务被海尔,美的,格力国产三强赶超,索尼的手机业务被华为,OPPO,VIVO赶超。 松下今天在给特斯拉供应电动汽车电池,中国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同样是世界级电动汽车电池公司,营收过百亿人民币。 未来十年我们将亲眼见证中国企业在所有领域越战越强,不断挤压发达国家产业,带动中国人走向发达国家。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之和。 到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再翻一倍,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会达到西方平均水平。工业产值总规模超过西方国家+日本之和,这是人类进入近代工业化以来,地球上第一个在工业产值上完全压倒西方的,一个空前绝后的超级工业国家。身份:版主
2017年的今天,日本有哪些领域落后中国?
阅读:2494
2017年日本有哪些地方落后中国?
&&作者: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 & 今天来总结下即将2017年的今天中国比日本先进的地方。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综合国力其实已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了,我们可以和二战时期来对比下,
德国的军工技术水平和军队训练水平都高于苏联,然而人口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最后被苏联反推到本土,这就是双方国力差距的体现。
当时的日本的军工技术和工业产值也高于中国,但是人口(包括台湾朝鲜)只有中国的4.5亿人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也无法战胜中国。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对比就更加悬殊了,日本不仅人口占中国比例下降到十分之一,工业产值下降到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而且在工业总体技术实力上已经落后中国,领先的只有一部分民用科技。
我们从人均工业产值就可以看出来,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40%了。
&&中日的技术实力可以这样看,一个不恰当例子,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世界上有100项工业,中国基本上每一项都在得分80分以上,总分8000分,而日本总分是中国的四分之一,2000分左右,但是这2000分主要来自22项工业,每项得分90分左右。
所以单看这22项,日本是领先中国的,但是因为日本不是全产业链国家,而中国是,所以在其他工业项,日本要么根本没有涉及,要么总体技术水平不如中国。
所以,要列出中国在哪些方面领先日本,就2017年而言,已经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了。
&&1:中国高质量基础科学投入和产出高于日本
&&中国经济2010年超过日本,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我国国民纷纷都把注意力放在人均上,忽略了经济总量超越的意义,经济总量超越,意味着投入到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资金会大幅超越,在科技上领先日本。
&&1) 中国2016年R&D研发费用为1.54万亿元,占全世界超过20%,仅次于美国,超过欧盟28国总和,日本排在美国,中国,欧盟之后列世界第四,总R&D投入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
2) 十年时间段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顶尖论文,中国占全世界12.8%,排在世界第二,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英国第三,德国第四,日本第五。
3) 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注意是世界前千分之一的顶尖科技成果。中国年2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世界排名首次闯入第三位,仅此于美国和英国。
4) 把全球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拿出来,总共176个学科154种期刊,统计在这些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中国自从2010年开始在这些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连续六年排在世界第2位,2015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286篇,比2014年增加2781篇,占世界的15.2%,增长速度高达50.5%
5) 英国《自然》杂志做过类似的统计,他们把范围缩小到统计68种顶尖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权重等算法做了个自然指数,中国2015年也是第二,仅次于美国,排名前五位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日本。跟上面统计154种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期刊上的文章排名一致。
&&再说一个数据,2016年华为研发支出764亿人民币,超过11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全国(包括政府,团体和企业)2016年研发支出的9%
&&2:高速公路和地铁
&&中国人均高速公路长度比日本长,没错是人均。
&&日,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交通运输部党校召开。会议指出,2016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2017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达到13.5万公里。
&&也就是说,2016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大约13万公里,对应13.8亿人口。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4年底为8100公里,对应1.27亿人口. 2016年日本高速的通车里程我没有查到,就算9000公里好了。
人均高速公路长度中国是日本1.33倍,也就是说,人均高速公路中国比日本多30%。
而且这个问题也有答主回答了,日本高速公路很多是下面这样的,非常窄,这样也叫高速,在中国,这种水平的道路是没有资格叫高速的。
&&实际上,中国,美国,欧洲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比欧洲,美国都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高速公路网络。
&&还有一个地铁建设,据日本地下铁协会数据,日本12个城市地铁总长800公里(编者注:不包括城市内地面轨道交通),中国2015年一年建成的地铁长度就有750公里左右,一年一个日本。
2015年末中国全国建成地铁长度为3750公里,规划中的更超过700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中国人均地铁长度也将超过日本。
&&3:中国军事装备工业比日本先进
&&中国兵器工业,中国兵器装备,中船重工,中国航发等12大军工集团依靠着中国世界第二的巨量军费投入,已经是世界唯一能在所有领域能和美国较量的军工体系。
&&打卫星的动能系列导弹,巨浪潜射导弹,最新一代采用世界领先无翼布局的P-15L空空导弹,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055新一代神盾大型驱逐舰,J-20 第四代战斗机,10倍音速超级飞行器DF-ZF,空中加油机,运20大型运输机,095和096新一代核潜艇。
&&我上面列的十种主战武器,日本没有一样能自己造,全部要从美国买,以空中加油机为例,
2015年10月,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将购买美国3架KC-46空中加油机,每架的价格估计约为2080亿日元(约合17.28亿美元)。 三架合计超过50亿美元。50亿美元,比松下,索尼,日立三巨头一年净利润加起来还多,不能自造,就是这么悲哀,当美国人的肥羊。
&&总是有人说,日本不过是被美国限制了,没有美国限制,日本分分钟造出某某先进武器。我想说,这是完全的臆想,完全不了解先进武器需要的技术能力和高额投入。
就跟当年我国军迷,幻想用现代级驱逐舰打美国航母舰队群,幻想我国在某山洞里面藏着能够打败美国的国之重器一样。
&&我们以日本的第四代战机心神为例子,日本从2000年开始研制,美国还帮忙提供发动机,2016年12月才首飞,到2019年才能决定要不要装备部队。
而中国的J-20今年已经服役了。一个在美国大力帮助下先进战机研发进度还比中国慢的国家,不知道怎么会有人相信日本没有了美国帮助反而会分分钟造出先进武器。
&&就技术水平而言,心神号称是四代机,外形和中国J-20和美国F-22的流畅型隐身外表差很远,心神是下面这个样子,落后的外形折射出日本军事工业的落后。总重量也不到10吨,是完全的轻型战斗机,四代机为了满足隐身和战斗两大需求,必须重型化。中美四代机都是重型战斗机。
&&和中美的四代机对比下外形就知道了,日本的战机和中美战机的差距一目了然,下图是中国的歼20
&&下图是美帝的F22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数据看,为什么日本即使没有美国限制,也不可能很快发展出先进军事工业,下图是2015年世界各国军费对比,中国世界第二1458亿美元,而日本只有410亿美元,军工研发是要大量投钱的,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军费,怎么可能军工技术全面开花。
当然日本可以加大军费投入,然而日本经济实力总体只有中国的40%,且双方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怎么可能有实力和中国搞军备竞赛?
&&4: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1)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中国仅次于美国,这个各位应该没有太大意见,我在知乎另外一篇文章里面已经提到了,全世界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美国12家,中国7家,日本1家,日本的这家还是雅虎日本。而且中国在20强以外还有网易和唯品会两家,预计也会进入20强。
&&2)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全球正在高速发展的下一个超级产业,所有的公司,对也包括你的公司,只要有IT系统,迟早会云化。根据IDC和德意志银行的数据,全球云计算市场三强格局已经在逐渐形成:亚马逊,微软Azure,阿里巴巴,形成3A格局。
&&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增长有多快?
2015年6月—2016年6月阿里云计算收入已经达到6亿美元,
根据阿里巴巴2017年公布的最新财报,
2016年4月—2017年3月,阿里云计算收入已经达到66亿人民币,接近10亿美元,增长超过100%
除了三强之外云计算业务美国还有IBM,谷歌等,中国还有网易,百度,腾讯,华为也在进军云计算,以后这个领域基本是中美争霸局面。
日本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个产业领域目前还没有大型公司出现。
&&3)再说说人工智能,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调查了AI研究领域有权威的3个国际会议。参加这些会议之前都有专家审查,获得通过的还不到3成,只有水平高的成果能发表。以年举行的会议为对象,按照发表者、所属机构和国籍等进行了分类。
从最具权威的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国际会议来看,最近3年来,美国和中国的发表成果出现激增。2015年美国的大学和企业的发表达到326项(48.4%),比例最高,其次中国为138项(20.5%)。两国占整体的约7成。而日本排在第8位,仅为20项(3%)
&&可能很多人把人工智能理解成机器人,
说日本明明在机器人技术上领先啊,这样理解人工智能是错误的。
人工智能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计算智能(机器人能计算和存储)、
第二层是感知智能(机器的视觉、听觉可以超过人工)
第三层认知智能(未来的核心)。
很明显,第三层的认知智能是最高级的。
日本机器人技术领先,是硬件的运动能力和精度部分,人工智能部分并不行。
&&计算能力,中国的超算在速度,能耗和总计算能力都领先日本;
超级计算机的冠军一直在中国手里,申威太湖之光速度世界最快,而且单位运算次数最节能。
&&感知智能,举个例子,百度和谷歌的图片识别搜索,苹果和科大讯飞的语音高精准识别输入(Siri中文就是使用了讯飞的技术)。中国公安部2016年推出的网上身份证人脸识别,
阿里在杭州搞的城市大脑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识别车牌和车流控制交通,腾讯的机器客服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深圳,2016年大部分停车场都实现了车牌识别自动抬杆进站,出站自动识别车牌计算停车费,完全不需要停车卡了 。
2016年老罗的锤子发布会上用的讯飞输入法,实时把演讲语音转化为文字输入,就是机器的智能语音识别。
&&2016年全球的语音合成大赛暴风雪竞赛中,全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都会参加,5 分是播音员的水平,4 分是普通人的说话水平,中国科大讯飞是 4.2 分,第二名只有 3.9 分。全世界,让计算机念小说风格、故事风格的语音合成,只有中国做的超过了普通人的水平。
&&举个例子,中国联通,电信,移动等,你打电话进去会听到一个女声,很多人可能以为那是人读之后录下来的,其实很多声音是机器合成发出的,这背后就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
再比如,在噪音下的语音识别,做的最好的也是中国,目前奔驰宝马的新一代汽车,在车速超过100公里,开着空调的情况下,只有使用中国技术才能实现最高的语音识别能力。
&&人工智能第三层是认知智能,也就是机器能够做出认知和判断,这关系到神经网络的研究。
在中国,机器已经在2016年年上海的四六级考试,在江苏、湖南等地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对学生的语文和英语作文判分,其准确度已经超过人工的平均水平。
再比如机器翻译,在 国际口语翻译大赛( IWSLT)中,以前的比赛汉英翻译项目都是日本研究机构全球第一,英汉翻译项目都是美国机构全球第一
从2014年 11 月的比赛开始,中国获得了全球第一,终结了这个历史:科大讯飞英汉和汉英都是全球第一名。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组织的机器翻译大赛,从2015 年 2 月开始中国也是全球第一
&&2016年12月,上海高级法院招待了来自 11 个国家的大法官和高层管理者。就把国内的翻译转写平台用于这次会议,在上海高院如此高端的接待中做实时翻译,得到了所有参会的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如果是做机械动作,做的和人体形态相似,这个比中国强;但你让它识别语音,让它说话,让它搞翻译,让它判定考试试卷,让它识别图片,让它做复杂语言认知,和中国的差距就出来了。
&&例如2016年11 月 15 号,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国际非常知名 KBP 认知大赛中,包括卡内基梅隆和 IBM 这些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参加了,中国也获得全世界第一名,以下是一道原题:
“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炮轰杰克·布什,说伊拉克战争就是你哥哥的错。”
机器需要自动判断出所有的地名、国家和人名,还要知道“你哥哥”其实指的就是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这个 KBP 比赛是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 3 个语种同时上,中国都是全世界第一名。所以这些在国际顶尖舞台上的认知成果,
&&再比如2016年国际非常知名的 Winogard 的认知智能的测试,这比赛是要用来替代图灵测试的。
以下是一道原题,当然原文是英文:
“父亲举不起儿子,是因为他太重。”
这里要求机器判断到底是谁重?机器要知道这是因为儿子重。
“父亲举不起儿子,是因为他太虚弱。”
这里机器要判断出是因为父亲虚弱。
在这样的机器认知能力测试中,中国也领先日本。
&&中国的人工智能,不仅在基础研究论文数量和国际比赛中领先日本,并且随着百度,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实现了落地,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随便下个e代驾APP,现在都实现了对司机人脸识别和后台数据库比对,
中国公安部已经在酒店试点人脸识别入住,2016年9月杭州G20期间杭城酒店就实行了人脸识别入住。
你打开支付宝APP, 点我的客服,和你对话的都是阿里机器人。
你打开苹果手机siri,用的就是国产语音识别技术。
你下载讯飞输入法,可以实现世界最高精度语音转化为文字输入。
打开百度,可以语音搜索,可以进行图片搜索。
而日本由于没有大量互联网企业做应用,日本的人工智能研究,基本还停留实验室。中国无论在科研成果,还是产业化应用上都领先日本。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超级新兴产业,日本还在原地发呆。
而中国在云计算领域已经形成了阿里,腾讯,华为等云计算强力公司,
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出现了百度,科大讯飞这样的领军公司,
&&百度相关人工智能技术连续2年上榜《MIT科技评论》年度十大技术榜单
科大讯飞2016年营收已经超过了4.5亿美元,增长超过30%。
阿里,腾讯和华为也在进军人工智能领域。
例如阿里在杭州开发的城市大脑系统,IEEE院士、阿里云机器视觉科学家华先胜说,
阿里城市大脑是全球唯一能够对全城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统,极大的提高杭州的交通通行效率和治安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城市大脑还能通过接入新功能不断进化升级。
&&例如下面这个,日,全球权威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的世界纪录再此被刷新。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阿里云将其车辆检测的准确率拉升至90.46%。车辆检测被认为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极具挑战。
此次重大技术突破是由阿里巴巴iDST视觉计算研究员华先胜领导的团队完成。他们提出了基于区域融合决策和上下文相关的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用于复杂场景下的车辆检测任务,重点解决其中多视角,多姿态以及车辆遮挡等问题
此项技术已经实现上传城市大脑。
由于在杭州的出色表现,苏州2017年2月也和阿里签约城市大脑项目
&&另外在人工智能领域比较低调的腾讯,其开发的国内最强的围棋AI绝艺,在国内平台上也屡次战胜包括柯洁在内的国内顶尖围棋选手。
&&5:家电和电子工业品牌份额和利润
&&人们主流使用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是不是主要就是这三种?
下图是2016年Q3智能手机世界份额情况,中国三强华为,OPPO, VIVO三家占了20.7%的份额,排在世界第三,第四和第五位,而排前两位的苹果和三星都在下滑,而中国的三家都在上涨。即使出了前五,你还是会看到一堆中国品牌,日本品牌份额已经非常小了,没有一家进世界前十。
&&同样的还是平板电脑,这个与智能手机一样,世界份额前三名也是三星苹果华为。我就贴一张图,这是2016年11月日本市调机构MM总研的数据,月的半年,日本平板电脑市场华为份额为17.7%,仅次于苹果,位居第二位。日本品牌即使在本土也敌不过中国品牌。
&&同样的还是笔记本电脑,日本品牌在日本本土也敌不过中国联想。
2012年时,联想就已经在日本本土市场拿下了份额第一,到2016年10月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26.3%,第二名为惠普,日本所有企业加起来份额不到日本市场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日本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三大件上不仅全球份额不敌中国,连本土市场也被中国品牌和美国品牌占领。
我们再看看家电市场,一张图就可以看清楚世界市场份额,2015年日系家电品牌的世界市场份额只有松下还在世界前十,还不如中国美的集团一家4.6%的份额高。
&&说完份额我们再说利润,海尔,美的,格力2016年净利润都超过20亿美元,
而日本,松下,索尼的主营业务都不是家电了,集团利润也只有十几亿美元,日本事实上在不断退出家电领域,市场留给中国,韩国,欧美。
&&6: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移动钻井平台、移动生产平台和海洋工程船,
2016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52.3亿美元
从接单格局看,中国、韩国和新加坡接单额分别为24.8亿美元、4.4亿美元和1.4亿美元,中国接单份额达到47%,几乎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在技术水平上,全世界最先进,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最深的钻井平台是中国烟台中集来福士公司设计制造的蓝鲸一号,作业水深超过3500米(3658米),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15240米),超过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日,中国在世界首次实现可燃冰稳定试采成功,就是用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就是在蓝鲸一号上面宣布的这一重大消息和发表讲话。
&&7: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研发进展,
光量子路线,2017年5月,中科大潘建伟宣布中国目前可以实现10个光量子纠缠,是世界上首台可以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原型机;
超导路线,2016年底中国已经实现了10个量子比特,刷新了之前9个量子比特的世界记录(已公开的,一般认为美国已有更高水平,但是未公开)。
&&量子存储器,
2015年10月,李传锋研究组成功实现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一次可以存储100个量子比特,创造了世界最高水平
2016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等采用冷原子系综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毫秒高效量子存储器。该成果5月3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量子中继可以解决光子信号在光纤内指数衰减的重大难题,是未来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量子通信只能达到百公里量级,要实现千公里以上的长程量子通信则需要基于量子存储的量子中继技术。
2017年5月,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段路明研究组首次实现具有225个存储单元的原子量子存储器,将原有量子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国际记录(12个)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成果的研究论文《225个存储单元的量子存储器的实验实现》于5月8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国2016年量子通信卫星已经上天,
北京到上海的1000公里级别量子通信干线已经开通,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测试。
&&8: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设计
&&全世界手机处理器,三星,苹果,华为自产,公开市场就是高通,联发科,展讯三家,当然现在又多了一家小米想自产处理器。
全球七家中国有三家,日本基本是空白,日本的索尼,松下手机等都是买高通的处理器。
&&基带芯片,技术难度同样很高,苹果也不能自产,要买高通的基带芯片。
世界是六家,海思,展讯,三星,高通,联发科,英特尔。
中国的海思和展讯同样是世界主要基带芯片设计公司之一。日本也是买美国基带芯片。
&&9:芯片制造
&&这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排名龙头的台积电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拿到日本可以排在所有制造业企业的第二位。
2016年全球十大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中芯国际29.2亿美元营收排全球第四,占全球6%,华虹半导体营收7.12亿美元,占全球大约1%,排在世界第8
世界前十大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占了全球份额的99%,而其中没有日本企业。
&&10:芯片封装
&&芯片封装领域台湾的日月光,美国的安靠,中国的长电科技分列世界前三位,日本最大的芯片封装企业是J-device,排在世界第六位,但是这家公司在2016年初被美国安靠公司100%收购。
世界芯片封装测试领域形成了以台湾日月光,美国安靠和中国长电科技为核心的三大阵营,这里面台湾最强,中国占有一席之地且发展速度最快,日本已经在竞争中败退。
&&11:石油开采装备
&&日本本土是没有陆地油田的,直接造成了日本石油开采装备产业的落后,基本是空白。
而中国由于本土有庞大的油气资源,直接造就了强大的石油装备产业,每年出口40亿美元以上,中国设计制造的石油开采装备,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国外。
中国陕西宝石机械公司,年连续三次中标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高端钻井合同,累计金额超过10亿美元,是首次有欧美以外的公司获得该公司高端钻井合同。
目前宝石机械公司在北美高端市场和中东主产油气市场,拥有新增石油钻机30%市场份额的绝对实力。
&&同样在陕西的陕西宝鸡钢管公司,拥有亚洲第一条、世界第三条连续油管生产线,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连续油管生产技术的国家。
据宝鸡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功利介绍,没有国产连续管之前,我们必须进口美国的连续管。但历经三年艰苦的独立研发之后,我国终于研发出来自己的连续油,目前宝鸡钢管的连续油管产品一根管子长达8000米。美国的管子交货期2年,1吨钢管1万美元。我们生产之后,交货期只需要3个月,价格6000美元每吨。
除了连续油管外,宝鸡钢管的X系列管也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一张名片。从最早的X52,到X60、X70、X80到X90,目前宝鸡钢管的X100代表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2006年,宝鸡钢管中标印度东气西送工程,供应60万吨X70钢管,订单的外汇总额达5.37亿美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钢管合同第一名,无人打破。
&&全世界都要从中国和美国买连续油管。
& && & & && && && &
&&中国石油装备已辐射全球近90%大型产油国
& && && && && && &&&
&&同样的还有海洋石油开采的贪吃蛇油管技术,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掌握,其他国家设计的油管只能直上直下,油层没有油了,就必须移动钻井平台到下一个油层,
要知道钻井平台每天的租金平均高达50万美元,像中国981这样的高端钻井平台日租金更是高达百万美元。
而中海油公司2015年开发的贪吃蛇油管钻井技术,油管可以实现自动转向,无需移动钻井平台,直接钻取旁边油层的石油。
在中海油公司开发这套系统之前,相关技术都在美国三大油服公司手中,他们对贪吃蛇钻井系统只租不卖,每日租金高达上万美元。
2017年5月,中海油的系统更是首次在南海完成了深水实验。
&&12:世界最高效率,排放最低的燃煤发电机组
&&中国设计建造了世界上发电效率最高的燃煤火力发电站,
2015年在江苏泰州部署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效率47.92%;
每发一度电消耗煤炭仅为256.2克,比国外最好水平还低6克;
同时烟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三项的排放也是世界最低。
同样领先日本。
& && &其他再举几个例子,
&&民用航空工业,我们的ARJ已经商用,日本的MRJ还在等2020年;
中国的大飞机已经首飞,日本还没有开始研制,20年内不会有大飞机。
同样和航空工业强相关的风洞技术,中国也远远领先日本,日本的飞机,都要到欧美去吹风洞验证飞机外形流体力学设计,例如心神战斗机就是到法国去吹风洞。
飞机外形设计过程中,对风洞测试要求进行充分验证,例如中国的C919大型民航客机,在机翼设计过程中就吹风15000多次。风洞技术的落后,直接限制了日本的航空设计水平,从心神战机外形的不协调,就能看出和中美战机的差距。
&&另外还有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上面的对地球观测的主载荷仪器是我国自主研发,
美国的GOES-16,它上面装载的主要仪器叫ABI,欧洲的MTG上面装载的是FCI,而我们风云四号上面的是辐射计,辐射计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给地球拍照的仪器。
日本的葵花气象卫星的核心仪器是买美国的。
气象卫星领域,中国,美国,欧洲三强鼎立。
&&风云四号上面的大气垂直探测仪更是世界首发,这种利用傅立叶变换原理的探测仪,可以为大气做“超级CT”———把大气从地面开始“切片”,将100公里大气切成上千层,测出每一层的温度、湿度等数值,为灾害性天气监视和大气化学成分探测服务。& &“比如青藏高原的冷空气下沉,并流向东部,抬升那里的热空气。这个变化过程原来主要是理论推测,没有实际观测到过。”风云四号探测仪获得的数据可能让人类首次真切“看”到这个过程。& &早先,美国、欧洲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于技术难度过大、所需经费太多,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大幅调整了计划。
&&目前中国的大气垂直探测仪可以做到检测1500层,当中国的探测仪开始提供全球独家的数据时,欧洲的仪器还要等到2022年才能发射升空,而美国现在连科研队伍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当别人放弃时,我们坚持;做成功了,就领先世界。”过去中国向国外卫星要数据,现在是国际气象界迫切需要中国的卫星数据了。
&&实际上,中国领先日本的产业和技术还有很多,
例如中国煤制油技术领先全世界,
中国还有世界传输速度最快的光纤,数据传送量560T每秒,这项记录一直在中国在自己刷新自己的记录。
例如中国研发的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
例如中国在4g,5g通信技术领域也领先日本,实际上在日本的通信网络里面就有大量中国的通信设备在工作,而反过来中国的通信网络里面则没有日本的通信设备,这就是技术的不对等造成的。
再比如大疆的民用无人机技术,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技术,海康威视的视频监控技术,万华化学的MDI,还有托科马克核聚变装置等等。
&&说一个基本结论,
&&日本工业的产值和利润,在和中国和韩国的竞争中在逐渐被迫向汽车行业集中。举个例子,2016年世界500强,日本制造业利润最高的是丰田公司,净利润高达192亿美元以上,从中可以看出丰田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制造业净利润第二名是日产汽车44亿美元。
&&除开汽车工业外,净利润最高的是富士重工36亿美元,第二是普利司通24亿美元(也是汽车零部件公司),第三名是日本电装公司20亿美元。可以明显看出日本工业已经呈现汽车行业遥遥领先的趋势。
&&世界在越来越呈现中美碾压世界的局面,每年全球新增财富的60%到了中国和美国手中,其他国家必须要充分集中自己的力量才能和中美竞争,例如韩国三星走的路线。
楼层直达:
身份:LV1 技术小白
哎,中国就是作者这样的人太多。。。
身份:LV1 技术小白
作者了解的行业之全面,佩服 !
身份:LV1 技术小白
这样不好么???
身份:LV4 高级技术员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有全行业生产能力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需要和全世界对抗的国家。
身份:LV1 技术小白
heigang.384:
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大约13万公里,对应13.8亿人口。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4年底为8100公里,对应1.27亿人口. 2016年日本高速的通车里程我没有查到,就算9000公里好了。人均高速公路长度中国是日本1.33倍,也就是说,人均高速公路中国比日本多30%。而且这个问题也有答主回答了,日本高速公路很多是下面这样的,非常窄,这样也叫高速,在中国,这种水平的道路是没有资格叫高速的。
&&作者忘了最重要的一项: 宇宙第一,房价。
身份:LV4 高级技术员
自我感觉太好的评估结果-------没有实际意义。请问:在电子领域,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是哪一国强?在制造行业,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是哪一国强?在大型(重型)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方面是哪一国强?在汽车工业的研发、制造方面是哪一国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就已经拥有了航母以及舰载机,我估计《2017年的今天,日本有哪些领域落后中国?》的作者不是搞技术工作的......
身份:LV2 初级技术员
赞同,看到文章里说手机平板就莫名,无论是闪存颗粒,还是相机镜头,还是屏幕,甚至里面的电阻电容,很大一部分都是日韩的
身份:LV1 技术小白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以外的奖项后再和日本比较吧。
身份:LV1 技术小白
heigang.384:
,工业产值下降到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而且在工业总体技术实力上已经落后中国,领先的只有一部分民用科技。
&&别吹了,现在中国得对手是印度,这个国家不缺尖端技术,不缺人,25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比中国多了好几倍。就是缺钱,缺心眼,最怕的就是缺心眼,甘愿做炮灰的那一种。
身份:LV1 技术小白
没有这宇宙第一房价,哪来的这么多的资金投入?中国人民万岁!!!!
身份:LV1 技术小白
作者写的有点片面,当然这几年我们有些方面做的蛮好。不过日本电子器件方面还是很强的,想想看好了,东芝的内存要卖掉,为啥不卖给中国,电子技术我们跟日本有蛮大差距的,像基础元件我们跟日本的差距更大,难道我们做的元件比村田,TDK,太阳诱电的都好了?
身份:LV1 技术小白
基本说的差不多,有空楼主总结一下我们和别人的差距。
看看我们应该重点发展什么?例如碳纤维我们差距太大,减速机我们差距太大等,这些都是核心技术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日本无码av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