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宙斯盾防线(不用隐身掠海)

您的位置:
突破宙斯盾 中国空中力量战法设想(图)
发贴人:218.106.82.*发贴时间:【】[]
&& ()&& ()美军重点建设弹道导弹防御体系     在美国的战场建设中,又以两点为核心:1、以F-22为主力的空中力量,负责战场的制空权.2、以“宙斯盾”舰+“标准3”导弹为主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负责整个战区的“防天”安全;这两个系统是相辅相成的。&& ()&& ()&& ()&& ()&& ()&& ()&& ()      因为美国的F-22及将要服役的F-35,都是具有隐身的第四代,比我国的主力先进一代,美国的第三代在数量上也多于我们,如果单纯进行空中作战,我方不可能取得胜利,必须通过其它手段进行反击,削弱或者抑制美军的空中作战其中弹道导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反击手段      利用弹道导弹压制敌方空军,存在一些问题:1.对方在东亚地区利用的机场数量很大,而弹道导弹的数量有限,难以压制这么多机场;2.现代的机场抢修在2~4个小时内修复被毁坏的机场跑道,难以对机场形成长期压制     但是战争从来都是互相制约的,我们同样也找到一些有利点:     首先,出于后勤保障、机场防卫和作战指挥的需要,的部署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一般部署在设施完善的主要空军基地尤其是F-22这样的,我们推测它的部署位置,既不能过于靠前,否则容易遭到各种攻击;也不能过于靠后,否则掩护不了整个战区而且应当部署在有地下机库或者高强度机堡的机场,否则暴露的停机坪极易遭到攻击符合上述条件的,只能是位于冲绳岛和日本南部、西部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通过卫星侦察或者其它侦察手段获得其部署情况,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在技术上实现     其次,弹道导弹同样攻击抢修机场的人员摧毁一条米的机场跑道,大约需要10~20枚弹道导弹,这个数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对暴露的抢修人员进行攻击,只需要2~4枚导弹因为攻击跑道所使用的子母弹,单个子弹的爆破威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所以弹头的子弹数量比较少;而杀伤人员所使用的子母弹,单个子弹做得很小,子弹数量很多,散布半径和密度都要大多得      第三,如果导弹的精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会明显提高作战效能弹道导弹的CEP达到50米以内,则几乎直接命中跑道;如果加上末段制导,就对有硬防护的目标进行攻击,例如机堡、地下机库、人员掩蔽部、油库和军械库等而现代的弹道导弹已经达到这种技术水平     除了攻击机场以外,弹道导弹还对后勤保障地域、指挥中枢、大型设备的暴露部分、供电和通信线路、海军港口及停泊的舰船、部队营地等诸多目标构成威胁而且常规防空武器对弹道导弹基本无防御,空军也难以消灭部署在我国内地的大量机动导弹发射装置所以,弹道导弹是对美军的一个重大威胁    也正因为如此,美军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前主要是以携带“标准3”导弹的“宙斯盾”舰和“爱国者”防空导弹为作战武器其中“标准3”导弹具有助推段和中段拦截,拦截中程弹道导弹,而“爱国者”导弹只具有近程导弹的末段拦截所以美军把具有弹道导弹拦截的“宙斯盾”舰的绝大部分都部署在了东亚地区,并向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陆续出售了“宙斯盾”系统构成了一个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完整防御体系,把美军在东亚预设的战场严密地保护起来     以F-22为核心的群,主要为战场提供制空掩护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大量的“宙斯盾”舰实施攻击;而具有弹道导弹防御的“宙斯盾”舰,又为空军的机场提供了“防天”保护伞两种力量相辅相成,构成了美军战场的两大支柱,构成了空天一体化防御体系,使各种攻击力量能够在这两大“保护伞”的保护之下,安全、自由地活动,对我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且“标准3”还具有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洲际导弹的,这将削弱我国的核反击,从根本上改变国的战略力量对比这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我国海军航空兵在未来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就是打破美军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从而打破美军的立体防御体系,从而为其它军兵种争取到反击机会   而主要的作战手段,就是通过空中突击的方式,击毁、击伤一批具有反导的“宙斯盾”舰,削弱敌人的反导力量,在整个防御体系中打开一些缺口     1999年,军委对空军提出了“攻防兼备”的发展方向,如果把海军航空兵整体考虑到我国的空中作战力量中去,那么海军航空兵无疑是实施进攻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攻防兼备”不能理解为先防后攻,或者说先具备夺取制空权的再考虑进攻问题面对对方完整的防御体系,如果我们不打破这个体系,那始终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连“防”都很难做到,更谈不上“攻”了在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实施空中突击,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如果不付出这个代价,就会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这个矛盾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军航空兵必须要面对和承担的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  海军航空兵从组建以来,很长时间由于装备的限制,不仅没有舰载机,而且连进攻都十分缺乏,只能充当国土防空力量在1990年代以前,海军肮空兵只有少量的轰-6能够发射反舰导弹,其余的飞机只能用航弹和鱼雷进行攻击,更多的飞机是单纯的歼击机,没有或者只有很低的攻击  随着歼轰-7及其改进型、苏-30MK2等飞机的服役,海军航空兵的进攻作战有了质的变化海军航空兵目前的作战飞机中,苏-30MK2是最先进的苏-30MKK是苏-27系列飞机的双座攻击型,和俄罗斯自用的苏-35飞机在技术特征上十分接近,苏-30MK2飞机是苏-30MKK飞机的改进型,主要针对海军航空兵的需求完善了航电系统苏-30MK2飞机的主要优点在于:  1.挂载强、航程远苏-30MK2的外挂点有12个,最大外挂武器载荷8吨,最大不加油航程3000千米,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后最大航程5600千米  2.航电系统能够支持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满足对空、对地和反舰作战的需要苏-30MK2的航电系统采用西方标准的1553B总线系统,说明它的航电系统在架构上和西方第三代的综合航电系统相同,也和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相同苏-30MKK主要使用电视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而苏-30MK2的雷达对地面和海上目标的探测性能优于苏-30MKK,使用雷达制导的导弹苏-30MK2携带SAPSAN-E光电瞄准吊舱,所以还使用激光制导武器苏-30MK2携带的M400侦察吊舱,进行雷达、电视、红外和照相侦察,通过数据链为本编队内其它飞机提供目标搜索,也为指挥所提供战场情况  3.武器挂载方案多样化苏-30MK2有12个外挂点,而且苏-30MK2的机内油箱很大,不需要携带副油箱,所以它能选择的武器搭配方案很多例如苏-30MK2在携带两个电子战吊舱、一个侦察吊舱和一个光电吊舱、两枚中距导弹和两枚近距导弹后,还能携带4枚反舰导弹这样的挂载方案,足以独立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完成攻击任务,而且具有很强的自卫     4.空战优秀苏-30MK2在机动性上略逊于苏-27,但是在第三代中仍属于十分优秀的,而且具有比较先进的超视距作战,所以苏一30MK2在执行攻击任务时所需要的护航机相对较少,作战效能较高 但是,苏-30MK2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需求,尤其是完成对多艘“宙斯盾”舰编队的攻击任务  美国典型的“宙斯盾”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具有三层防空体系:“标准2”中远程防空导弹;“海麻雀”中近程防空导弹;“拉姆”近程舰空导弹其中“标准2”导弹和“海麻雀”导弹主要在10千米以外对掠海攻击的导弹进行拦截受限于目标照射雷达的火力通道数,对同时来袭的9~12枚导弹进行攻击“拉姆”导弹是自主导引,没有火力通道的限制,但是射程较近,拦截时间有限,大约对5~10枚导弹进行射击   对军舰的饱和攻击以及军舰自身的抗饱和攻击,涉及到进攻方和防御方战术选择问题,所以在此不做深入探讨从一般情况考虑,一艘伯克级舰拦截一个进攻波次中的10~15枚导弹而击毁一艘伯克级舰大约需要5枚导弹,考虑到实战条件下导弹的命中率,以及电子对抗的作用,导弹的命中率最多能达到50%,所以需要10枚导弹突防成功才能有把握击毁伯克级舰也就是说,算上被拦截的导弹,需要在一个进攻波次中发射20~25枚反舰导弹一般一架进攻飞机携带4枚导弹,则需要5~6架飞机同时进攻一个目标现代反舰导弹的射程一般在120千米以上,远的达到200多千米  如果飞机低空飞行,“标准2”导弹对于攻击飞机本身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是,实战条件下,战场上空一定有美军制空的严密监视,即使采用护航、战术佯动、电子干扰和多军兵种协同攻击等方式,攻击飞机的突防成功率也不会很高假设突防成功率为50%,那么要保证5~6架飞机有机会向敌舰发射导弹,则需要投入10~12架攻击飞机  目前,美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宙斯盾”舰就已经有十几艘,估计到2015年左右,美军部署在东亚的反导型“宙斯盾”舰有可能达到30艘,还要包括其军事盟友的“宙斯盾”舰10余艘,总数达到40余艘,数量是十分庞大的如果我们同时对8艘“宙斯盾”舰发起攻击,就需要攻击飞机80~100架左右  战时飞机的完好率一般在90%左右,由于敌方具有较强的进攻,我方飞机肯定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假设海军航空兵能保存70%的兵力投入进攻,又以其中主要的力量(70%~80%)投入反舰作战,海军航空兵也需要150~200架具有较强攻击的作战飞机由于大部分苏-30MKK(即使包括国产型号)飞机要首先满足空军的需求,因此,海军航空兵必须选择一种优秀的攻击飞机来填补兵力上的空白      在我国目前拥有的先进中,具有较强攻击的飞机还有歼-10和歼轰-7A其中歼-10的机动性能最为优越,空战也比较强,但是作为对海攻击机来说,它的性能不如歼轰-7A  如何选择对海攻击飞机,从以下的这些性能进行衡量:  1.载弹航程由于对手具有很强的空中打击,所以,在战时我国的一线机场是比较危险的假设敌方的预警飞机在海洋上空飞行(防止地面防空武器的威胁),那么它的控制范围大概深入内陆300~500千米超出此范围,则对方对制空权的掌握下降,我方的空战上升而且F/A-18E/F、F-16等飞机执行攻击任务时,能够深入我方纵深的距离也大约是300~500千米所以我方主要的攻击飞机应当部署在对方战术飞机能够密集攻击到的范围之外假设敌舰距离我海岸线500~800千米,则需要攻击飞机在携带4枚反舰导弹(2.5~3吨)时还具有800~1300千米的作战半径歼-10是轻型,在这种条件下的作战半径不超过600千米,无法满足这一点需求而歼轰一7的弹程指数超过3000(吨·千米)(弹程指数是载弹量和作战半径的乘积),也就是说,歼轰-7携带3吨武器时,作战半径超过1000千米,基本满足这一需求2.武器最大挂载如果优先保证航程,歼-10在挂满3个副油箱后的载弹量大约为3吨,而歼轰-7A为5吨如果优先保证载弹量,只在机腹挂一个副油箱,歼-10的载弹量大约为5吨,而歼轰-7A大约为7吨  3.武器挂载方案的多样性从公开的图片看出,歼轰-7A总的挂架数有11个,其中重型挂架有5个除了机腹下挂点通常用来挂副油箱以外,每侧机翼下靠内的2个挂点,每个都能携带6枚250千克炸弹或者3枚500千克炸弹,每个挂点的最大挂载达到1500千克而歼-10只有3个重型挂架,而且通常这3个挂架都用来挂副油箱假设执行任务时携带3个副油箱、2枚格斗导弹和2个吊舱,歼轰-7A还剩有4个挂架携带反舰导弹,而歼-10只剩下2个     4.机组人员的数量执行攻击任务时,既要考虑空中威胁,又要考虑地面威胁,还要进行导航和目标搜索,因此一般需要2名飞行员来执行任务,其中前舱驾驶员负责驾驶飞机和进行空战,后舱领航员负责导航、搜索和操纵攻击武器  歼轰-7本来就是双座重型飞机,而歼-10是单座轻型飞机,如果要改成双座,在航程和载弹量上受到的损失较大  5.电系统和武器的保证歼轰-7A具有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所装备的多普勒脉冲雷达具有较强的对空和对海探测,携带低空导航和前视红外吊舱,发射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因此满足全天候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的要求当然歼-10也同样满足这项要求  从上述的分析看出,在我们现有的国产中,歼轰-7A更适合执行中远程攻击任务,而歼-10更适合执行空战和近距攻击任务而且歼轰-7A是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年产较大、造价相对较低的飞机,因此弥补苏-30MK2飞机数量上的不足    海军航空兵现有的作战飞机,主要在空战上存在不足歼轰-7A的机动,大约相当于第二代后期的水平(这类包括F-4、米格-23和我国的歼-8II等,典型的技术特征为:空战推重比0.9~1,最大机动过载7~8G,最大爬升率200米/秒左右)苏-30MK2虽然机动性达到第三代的水准,但是相对于主要作战对手来说,仍然相差一代而且我方的飞机在机载雷达和空战武器上都落后较多,因此突防成功率会比较低     隐身较差歼轰-7A和苏-30MK2都是重型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大,正面为10平方米量级,侧面为数10平方米量级,雷达在数百千米外即可发现,很难达成突击的隐蔽性     电子战飞机不配套要在完善的空防体系中突防,需要先进的电子战飞机提供掩护,而我国目前还缺少这种类型的飞机,尤其是缺乏能提供伴随掩护的电子战飞机     因此,我国海军航空兵现有的武器装备,在面对年作战环境时,会显得力不从心,突防成功率低而损失较大,难以达成作战任务 预见,在2020年之前,我国的新一代还难以成熟,而F-22和F-35等隐身飞机肯定会大量服役,所以主战飞机上存在代差这一局面在短时间内肯定会一直存在,要适应新的作战环境的需要,必须立足现有飞机的改造    1.必须对现有进行隐身改造,例如采用符合隐身设计的保形油箱、半埋外挂、对飞机和武器敷设隐身涂料、对外型进行局部修改等,使在实战条件下,携带了武器和附加燃油之后,雷达反射截面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例如1~2平方米)这样的飞机虽然还不能算是隐身飞机,但是降低敌方预警雷达的发现距离,提高突防概率尤其是在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本机的雷达反射截面越小,电子战的掩护效果越好    2.装备相控阵雷达,改善航电系统,发展先进的超视距空空导弹,例如具有冲压发动机和毫米波制导雷达的空空导弹,在遇到拦截时对拦截飞机构成较大威胁    3.发展天地一体化探测系统和数据链系统、自主精确导航系统这样突防飞机就一直在超低空静默飞行,而由预警机或者遥感卫星提供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为攻击飞机指示目标,提高突防的隐蔽性    4.发展远射程、高速度、抗干扰和智能化的反舰导弹,缩短的突防距离,而将最危险的突防任务交给反舰导弹去完成    5.发展多种类型的无人机,承担侦察、预警、反辐射和战役佯动等任务    6.完善电子战飞机的种类例如将歼轰-7飞机改装成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实施伴随掩护    7.提高弹道导弹的突防性能,配合攻击飞机同时发动攻击,在攻击行动发起时威胁到敌方机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敌方空中力量的活动当然这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严密组织海军航空兵未来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海军航空兵需要更先进的作战飞机来满足作战需求一方面是要发展先进的舰载,另一方面,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完全以远洋作战为主,还必须保留岸基的远程攻击力量     从二战后,歼击轰炸机从和轰炸机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机种歼击轰战机基本划分为三个阶段:F-105、F-111和苏-22、苏-24等飞机,机动性能弱于同时代的,主要执行攻击任务,空战主要限于自卫;F-4和“狂风”、歼轰-7等飞机,机动性达到第二代的水平,执行空战任务;F-15E和苏-30等飞机,本身就是由第三代的高性能改装而来,机动性能完全兼顾空战和对地攻击双重需要 那么现代的歼击轰炸机将发展成什么样的呢?    首先,必须具有隐身,否则在隐身和先进防空导弹的拦截下生存力太低    必须具有高速飞行,才能缩短突防时间,而且在被拦截时有较大的逃生机会    具有远程飞行,衔接战术攻击飞机和战略轰炸机之间的航程差对于中国来说,飞机的攻击作战半径至少应当达到1500千米,才能对潜在的对手构成威胁    上述的三点需求,要求飞机必须将攻击武器和燃油全部内置(或者使用隐身外挂吊舱),因此机体比高机动隐身飞机要更大、更重,那么在机动性上肯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增大机翼后掠角,仍然保持高速飞行如果不要求高机动性,采取无垂尾和小垂尾的布局    这样的飞机,通过高机动隐身改进而来和F-15改装成F-15E、苏-27改装成苏-30所不同的是,这种飞机肯定要牺牲一部分机动性例如,洛马公司设想的FB-22,使用空重增加到22吨,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45吨,机内燃油增加到16吨,而且采用大后掠角的机翼,明显都不是针对高机动性所采取的设计,而是为了获得高速度、大载弹量和远航程     美国在战术攻击机上有F-35,在中远程攻击上用B-2、B-1B代替,所以对FB-22的需求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如果拥有一款类似的高速隐身攻击机,对于在东亚地区保持海上进攻和跨海攻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武器大全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突破宙斯盾 中国空中力量战法设想(图)》&&&& 地址: .cn/Article/200805/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2016珠海航展 /1
《超大防务》正式上线!全新视觉展示最有营养的军事内容!全程参与本届航展为您带来新鲜资讯和精彩解读!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F1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当前位置: &
武直-10进远海练兵 远程掠海突击能力获突破图
14:00:11 &叶建军 & &参与评论()条
武直-10双机编队海上飞行 叶建军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突破宙斯盾----中国空中力量战法设想
美军重点建设弹道导弹防御体系&
&&&&在美国的战场建设中,又以两点为核心:1、以F-22战斗机为主力的空中力量,负责战场的制空权.2、以&宙斯盾&舰+&标准3&导弹为主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负责整个战区的&防天&安全;这两个系统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美国的F-22战斗机及将要服役的F-35战斗机,都是具有隐身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比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先进一代,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在数量上也多于我们,如果单纯进行空中作战,我方不可能取得胜利,必须通过其它手段进行反击,削弱或者抑制美军的空中作战能力。其中弹道导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反击手段。&
&&&&&利用弹道导弹压制敌方空军,存在一些问题:1.对方在东亚地区可以利用的机场数量很大,而弹道导弹的数量有限,难以压制这么多机场;2.现代的机场抢修能力可以在2~4个小时内修复被毁坏的机场跑道,难以对机场形成长期压制。&
&&&&但是战争从来都是互相制约的,我们同样也可以找到一些有利点:&
&&&&首先,出于后勤保障、机场防卫和作战指挥的需要,战斗机的部署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一般部署在设施完善的主要空军基地。尤其是F-22这样的战斗机,我们可以推测它的部署位置,既不能过于靠前,否则容易遭到各种攻击;也不能过于靠后,否则掩护不了整个战区。而且应当部署在有地下机库或者高强度机堡的机场,否则暴露的停机坪极易遭到攻击。符合上述条件的,只能是位于冲绳岛和日本南部、西部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可以通过卫星侦察或者其它侦察手段获得其部署情况,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在技术上可以实现。&
&&&&其次,弹道导弹同样可以攻击抢修机场的人员。摧毁一条米的机场跑道,大约需要10~20枚弹道导弹,这个数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对暴露的抢修人员进行攻击,只需要2~4枚导弹。因为攻击跑道所使用的子母弹,单个子弹的爆破威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所以弹头的子弹数量比较少;而杀伤人员所使用的子母弹,单个子弹可以做得很小,子弹数量很多,散布半径和密度都要大多得。&
&&&&&第三,如果导弹的精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会明显提高作战效能。弹道导弹的CEP达到50米以内,则几乎可以直接命中跑道;如果加上末段制导,就可以对有硬防护的目标进行攻击,例如机堡、地下机库、人员掩蔽部、油库和军械库等。而现代的弹道导弹已经可以达到这种技术水平。&
&&&&除了攻击机场以外,弹道导弹还对后勤保障地域、指挥中枢、大型设备的暴露部分、供电和通信线路、海军港口及停泊的舰船、部队营地等诸多目标构成威胁。而且常规防空武器对弹道导弹基本无防御能力,空军也难以消灭部署在我国内地的大量机动导弹发射装置。所以,弹道导弹是对美军的一个重大威胁。
&&&&也正因为如此,美军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前主要是以携带&标准3&导弹的&宙斯盾&舰和&爱国者&防空导弹为作战武器。其中&标准3&导弹具有助推段和中段拦截能力,可以拦截中程弹道导弹,而&爱国者&导弹只具有近程导弹的末段拦截能力。所以美军把具有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宙斯盾&舰的绝大部分都部署在了东亚地区,并向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陆续出售了&宙斯盾&系统。构成了一个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完整防御体系,把美军在东亚预设的战场严密地保护起来。
&&&&&以F-22为核心的战斗机群,主要为战场提供制空掩护。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大量的&宙斯盾&舰实施攻击;而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舰,又为空军的机场提供了&防天&保护伞。两种力量相辅相成,构成了美军战场的两大支柱,构成了空天一体化防御体系,使各种攻击力量能够在这两大&保护伞&的保护之下,安全、自由地活动,对我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且&标准3&还具有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洲际导弹的能力,这将削弱我国的核反击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国的战略力量对比。这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海军航空兵在未来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就是打破美军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从而打破美军的立体防御体系,从而为其它军兵种争取到反击机会。&
  而主要的作战手段,就是通过空中突击的方式,击毁、击伤一批具有反导能力的&宙斯盾&舰,削弱敌人的反导力量,在整个防御体系中打开一些缺口。&
&&&&1999年,军委对空军提出了&攻防兼备&的发展方向,如果把海军航空兵整体考虑到我国的空中作战力量中去,那么海军航空兵无疑是实施进攻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攻防兼备&不能理解为先防后攻,或者说先具备夺取制空权的能力再考虑进攻问题。面对对方完整的防御体系,如果我们不打破这个体系,那始终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连&防&都很难做到,更谈不上&攻&了。在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实施空中突击,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如果不付出这个代价,就会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这个矛盾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军航空兵必须要面对和承担的。
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
  海军航空兵从组建以来,很长时间由于装备的限制,不仅没有舰载机,而且连进攻能力都十分缺乏,只能充当国土防空力量。在1990年代以前,海军肮空兵只有少量的轰-6能够发射反舰导弹,其余的飞机只能用航弹和鱼雷进行攻击,更多的飞机是单纯的歼击机,没有或者只有很低的攻击能力。
  随着歼轰-7及其改进型、苏-30MK2等飞机的服役,海军航空兵的进攻作战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海军航空兵目前的作战飞机中,苏-30MK2是最先进的。苏-30MKK是苏-27系列飞机的双座攻击型,和俄罗斯自用的苏-35飞机在技术特征上十分接近,苏-30MK2飞机是苏-30MKK飞机的改进型,主要针对海军航空兵的需求完善了航电系统。
苏-30MK2飞机的主要优点在于:
  1.挂载能力强、航程远。苏-30MK2的外挂点有12个,最大外挂武器载荷8吨,最大不加油航程3000千米,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后最大航程5600千米。
  2.航电系统能够支持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满足对空、对地和反舰作战的需要。苏-30MK2的航电系统采用西方标准的1553B总线系统,说明它的航电系统在架构上和西方第三代战斗机的综合航电系统相同,也和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相同。苏-30MKK主要使用电视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而苏-30MK2的雷达对地面和海上目标的探测性能优于苏-30MKK,可以使用雷达制导的导弹。苏-30MK2可以携带SAPSAN-E光电瞄准吊舱,所以还可以使用激光制导武器。苏-30MK2携带的M400侦察吊舱,可以进行雷达、电视、红外和照相侦察,通过数据链为本编队内其它飞机提供目标搜索,也可以为指挥所提供战场情况。
  3.武器挂载方案多样化。苏-30MK2有12个外挂点,而且苏-30MK2的机内油箱很大,不需要携带副油箱,所以它能选择的武器搭配方案很多。例如苏-30MK2在携带两个电子战吊舱、一个侦察吊舱和一个光电吊舱、两枚中距导弹和两枚近距导弹后,还能携带4枚反舰导弹。这样的挂载方案,足以独立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完成攻击任务,而且具有很强的自卫能力。&
&&&&4.空战能力优秀。苏-30MK2在机动性上略逊于苏-27,但是在第三代战斗机中仍属于十分优秀的,而且具有比较先进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所以苏一30MK2在执行攻击任务时所需要的护航机相对较少,作战效能较高。&但是,苏-30MK2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需求,尤其是完成对多艘&宙斯盾&舰编队的攻击任务。
  美国典型的&宙斯盾&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具有三层防空体系:&标准2&中远程防空导弹;&海麻雀&中近程防空导弹;&拉姆&近程舰空导弹。其中&标准2&导弹和&海麻雀&导弹主要在10千米以外对掠海攻击的导弹进行拦截。受限于目标照射雷达的火力通道数,可以对同时来袭的9~12枚导弹进行攻击。&拉姆&导弹是自主导引,没有火力通道的限制,但是射程较近,拦截时间有限,大约可以对5~10枚导弹进行射击。
对军舰的饱和攻击以及军舰自身的抗饱和攻击能力,涉及到进攻方和防御方战术选择问题,所以在此不做深入探讨。从一般情况考虑,一艘伯克级舰可以拦截一个进攻波次中的10~15枚导弹。而击毁一艘伯克级舰大约需要5枚导弹,考虑到实战条件下导弹的命中率,以及电子对抗的作用,导弹的命中率最多能达到50%,所以需要10枚导弹突防成功才能有把握击毁伯克级舰。也就是说,算上被拦截的导弹,需要在一个进攻波次中发射20~25枚反舰导弹。一般一架进攻飞机携带4枚导弹,则需要5~6架飞机同时进攻一个目标。
现代反舰导弹的射程一般在120千米以上,远的可以达到200多千米。
  如果飞机低空飞行,&标准2&导弹对于攻击飞机本身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是,实战条件下,战场上空一定有美军制空战斗机的严密监视,即使采用战斗机护航、战术佯动、电子干扰和多军兵种协同攻击等方式,攻击飞机的突防成功率也不会很高。假设突防成功率为50%,那么要保证5~6架飞机有机会向敌舰发射导弹,则需要投入10~12架攻击飞机。
  目前,美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宙斯盾&舰就已经有十几艘,估计到2015年左右,美军部署在东亚的反导型&宙斯盾&舰有可能达到30艘,还要包括其军事盟友的&宙斯盾&舰10余艘,总数可以达到40余艘,数量是十分庞大的。如果我们同时对8艘&宙斯盾&舰发起攻击,就需要攻击飞机80~100架左右。
  战时飞机的完好率一般在90%左右,由于敌方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我方飞机肯定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假设海军航空兵能保存70%的兵力投入进攻,又以其中主要的力量(70%~80%)投入反舰作战,海军航空兵也需要150~200架具有较强攻击能力的作战飞机。由于大部分苏-30MKK(即使包括国产型号)飞机要首先满足空军的需求,因此,海军航空兵必须选择一种优秀的攻击飞机来填补兵力上的空白。&
&&&&&在我国目前拥有的先进战斗机中,具有较强攻击能力的飞机还有歼-10和歼轰-7A。其中歼-10的机动性能最为优越,空战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作为对海攻击机来说,它的性能不如歼轰-7A。
  如何选择对海攻击飞机,可以从以下的这些性能进行衡量:
  1.载弹航程。由于对手具有很强的空中打击能力,所以,在战时我国的一线机场是比较危险的。假设敌方的预警飞机在海洋上空飞行(防止地面防空武器的威胁),那么它的控制范围大概可以深入内陆300~500千米。超出此范围,则对方对制空权的掌握能力下降,我方的空战能力上升。而且F/A-18E/F、F-16等飞机执行攻击任务时,能够深入我方纵深的距离也大约是300~500千米。所以我方主要的攻击飞机应当部署在对方战术飞机能够密集攻击到的范围之外。假设敌舰距离我海岸线500~800千米,则需要攻击飞机在携带4枚反舰导弹(2.5~3吨)时还具有800~1300千米的作战半径。歼-10是轻型战斗机,在这种条件下的作战半径不超过600千米,无法满足这一点需求。而歼轰一7的弹程指数超过3000(吨&千米)(弹程指数是载弹量和作战半径的乘积),也就是说,歼轰-7携带3吨武器时,作战半径超过1000千米,基本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2.武器最大挂载能力。如果优先保证航程,歼-10在挂满3个副油箱后的载弹量大约为3吨,而歼轰-7A为5吨。如果优先保证载弹量,只在机腹挂一个副油箱,歼-10的载弹量大约为5吨,而歼轰-7A大约为7吨。
  3.武器挂载方案的多样性。从公开的图片可以看出,歼轰-7A总的挂架数有11个,其中重型挂架有5个。除了机腹下挂点通常用来挂副油箱以外,每侧机翼下靠内的2个挂点,每个都能携带6枚250千克炸弹或者3枚500千克炸弹,每个挂点的最大挂载能力达到1500千克。而歼-10只有3个重型挂架,而且通常这3个挂架都用来挂副油箱。假设执行任务时携带3个副油箱、2枚格斗导弹和2个吊舱,歼轰-7A还剩有4个挂架可以携带反舰导弹,而歼-10只剩下2个。&
&&&&4.机组人员的数量。执行攻击任务时,既要考虑空中威胁,又要考虑地面威胁,还要进行导航和目标搜索,因此一般需要2名飞行员来执行任务,其中前舱驾驶员负责驾驶飞机和进行空战,后舱领航员负责导航、搜索和操纵攻击武器。
  歼轰-7本来就是双座重型飞机,而歼-10是单座轻型飞机,如果要改成双座,在航程和载弹量上受到的损失较大。
  5.电系统和武器的保证。歼轰-7A具有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所装备的多普勒脉冲雷达具有较强的对空和对海探测能力,可以携带低空导航和前视红外吊舱,可以发射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因此可以满足全天候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的要求。当然歼-10也同样可以满足这项要求。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现有的国产战斗机中,歼轰-7A更适合执行中远程攻击任务,而歼-10更适合执行空战和近距攻击任务。而且歼轰-7A是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年产能力较大、造价相对较低的飞机,因此可以弥补苏-30MK2飞机数量上的不足。
&&&&海军航空兵现有的作战飞机,主要在空战能力上存在不足。歼轰-7A的机动能力,大约相当于第二代后期战斗机的水平(这类战斗机包括F-4、米格-23和我国的歼-8II等,典型的技术特征为:空战推重比0.9~1,最大机动过载7~8G,最大爬升率200米/秒左右)。苏-30MK2虽然机动性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准,但是相对于主要作战对手来说,仍然相差一代。而且我方的飞机在机载雷达和空战武器上都落后较多,因此突防成功率会比较低。&
&&&&隐身能力较差。歼轰-7A和苏-30MK2都是重型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大,正面为10平方米量级,侧面为数10平方米量级,雷达在数百千米外即可发现,很难达成突击的隐蔽性。&
&&&&电子战飞机不配套。要在完善的空防体系中突防,需要先进的电子战飞机提供掩护,而我国目前还缺少这种类型的飞机,尤其是缺乏能提供伴随掩护的电子战飞机。&
&&&&因此,我国海军航空兵现有的武器装备,在面对年作战环境时,会显得力不从心,突防成功率低而损失较大,难以达成作战任务。&可以预见,在2020年之前,我国的新一代战斗机还难以成熟,而F-22和F-35等隐身飞机肯定会大量服役,所以主战飞机上存在代差这一局面在短时间内肯定会一直存在,要适应新的作战环境的需要,必须立足现有飞机的改造。&
&&&1.必须对现有战斗机进行隐身改造,例如采用符合隐身设计的保形油箱、半埋外挂、对飞机和武器敷设隐身涂料、对外型进行局部修改等,使战斗机在实战条件下,携带了武器和附加燃油之后,雷达反射截面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例如1~2平方米)。这样的飞机虽然还不能算是隐身飞机,但是可以降低敌方预警雷达的发现距离,提高突防概率。尤其是在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本机的雷达反射截面越小,电子战的掩护效果越好。&
&&&2.装备相控阵雷达,改善航电系统,发展先进的超视距空空导弹,例如具有冲压发动机和毫米波制导雷达的空空导弹,在遇到拦截时可以对拦截飞机构成较大威胁。&
&&&3.发展天地一体化探测系统和数据链系统、自主精确导航系统。这样突防飞机就可以一直在超低空静默飞行,而由预警机或者遥感卫星提供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为攻击飞机指示目标,提高突防的隐蔽性。&
&&&4.发展远射程、高速度、抗干扰和智能化的反舰导弹,缩短战斗机的突防距离,而将最危险的突防任务交给反舰导弹去完成。&
&&&5.发展多种类型的无人机,承担侦察、预警、反辐射和战役佯动等任务。&
&&&6.完善电子战飞机的种类。例如可以将歼轰-7飞机改装成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实施伴随掩护。&
&&&7.提高弹道导弹的突防性能,配合攻击飞机同时发动攻击,在攻击行动发起时可以威胁到敌方机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敌方空中力量的活动。当然这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严密组织。
海军航空兵未来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海军航空兵需要更先进的作战飞机来满足作战需求。一方面是要发展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另一方面,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完全以远洋作战为主,还必须保留岸基的远程攻击力量。&
&&&&从二战后,歼击轰炸机从战斗机和轰炸机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机种。歼击轰战机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F-105、F-111和苏-22、苏-24等飞机,机动性能弱于同时代的战斗机,主要执行攻击任务,空战能力主要限于自卫;F-4和&狂风&、歼轰-7等飞机,机动性达到第二代战斗机的水平,可以执行空战任务;F-15E和苏-30等飞机,本身就是由第三代的高性能战斗机改装而来,机动性能完全可以兼顾空战和对地攻击双重需要。&那么现代的歼击轰炸机将发展成什么样的呢?&
&&&首先,必须具有隐身能力,否则在隐身战斗机和先进防空导弹的拦截下生存力太低。&
&&&必须具有高速飞行能力,才能缩短突防时间,而且在被拦截时有较大的逃生机会。&
&&&具有远程飞行能力,衔接战术攻击飞机和战略轰炸机之间的航程差。对于中国来说,飞机的攻击作战半径至少应当达到1500千米,才能对潜在的对手构成威胁。&
&&&上述的三点需求,要求飞机必须将攻击武器和燃油全部内置(或者使用隐身外挂吊舱),因此机体比高机动隐身飞机要更大、更重,那么在机动性上肯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增大机翼后掠角,仍然可以保持高速飞行能力。如果不要求高机动性,可以采取无垂尾和小垂尾的布局。&
&&&这样的飞机,可以通过高机动隐身战斗机改进而来。和F-15改装成F-15E、苏-27改装成苏-30所不同的是,这种飞机肯定要牺牲一部分机动性。例如,洛马公司设想的FB-22战斗机,使用空重增加到22吨,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45吨,机内燃油增加到16吨,而且采用大后掠角的机翼,明显都不是针对高机动性所采取的设计,而是为了获得高速度、大载弹量和远航程。&
&&&&美国在战术攻击机上有F-35,在中远程攻击上可以用B-2、B-1B代替,所以对FB-22的需求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如果拥有一款类似的高速隐身攻击机,对于在东亚地区保持海上进攻能力和跨海攻击能力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武器大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荣誉勋章 突破防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