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明硐水库安置房延期交房什么时候交房

实时天气:
热门搜索:
&&&&&&&&&&&&
水城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日在水城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水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易基恒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紧扣提质升位目标,开拓进取,合力攻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位次前移、结构趋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县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计划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中期目标。  (一)经济实现提速进位。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可比价),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超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5%;二产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8.5%;三产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0.8%。财政总收入完成28.6亿元,增长26.1%,超计划目标6.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1亿元,增长38.5%,超计划目标18.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2亿元,增长66.7%,超计划目标6.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1元,增长14.7%,低计划目标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亿元,增长14.3%,低计划目标7.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出生率7.72&,比计划控制指标低4.48个千分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实现了进位,位次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排位中,从2012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6位。  (二)项目投资大幅增长。始终坚持抓项目、增投资、促发展,全年共实施项目1084个(其中亿元项目93个),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38.3亿元,增长37.5%。按序时进度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18个,以朵大道、观音岩水库、明硐国际新城一期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9个预备项目实现提前开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6亿元。1&4季度共集中新开工项目280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实施&十大工程&项目9个,完成投资60.2亿元。实施&二十件民生实事&项目35个,完成投资27.2亿元。向上争取资金力度进一步加大,共争取到中央、省、市各级资金10.2亿元。融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社会融资达98亿元。谋划储备项目2100个,储备项目总投资5200亿元。  (三)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0.4亿元,增长3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1.6亿元,增长45.7%。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74.2亿元,产销率达98%。&煤电铝、煤电化、煤电钢、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国有骨干煤矿建设和地方煤矿整合顺利推进,煤炭行业集中度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地方煤矿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原煤产量完成1853.2万吨,增长35.2%。一批洗煤企业加快建设,部分已建成投产。洗精煤完成946.9万吨,增长19.1%。发耳煤基液体燃料项目获省发改委&路条&,中禾德源气源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开工准备阶段。发耳电厂、金狮子水电站等电力生产企业运营良好,善泥坡、毛家河等水电站加快建设,全县第一个风电项目曹罗坪子风电场已获省发改委核准。全年完成发电量158.4亿度,增长16.9%。双元铝业运营平稳,完成电解铝30.8万吨,增长26.9%。建材产业发展较快,水泥产量完成128.4万吨,增长336%。工业园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城经济开发区路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国光能照明电器生产项目、光伏发电LED灯照明交通标志生产项目、三才无槽无刷微电机生产项目、中禾德源气源项目等入驻园区。发耳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拟入驻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进一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年淘汰落后产能39.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4194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10219.9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36.2吨,氨氮排放总量削减23.1吨。  (四)农业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完成农业总产值26亿元,增长20%;畜牧业总产值9.6亿元,增长13%;肉类总产量3.6万吨,增长23%。实现粮食总产量23.3万吨,增长7.6%。茶叶、猕猴桃、核桃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茶叶6.1万亩、猕猴桃4.02万亩、核桃10.37万亩,马铃薯、商品蔬菜、烤烟等产业继续稳步发展。米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基本建成,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龙场富硒茶产业园区、南开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完成投资4.4亿元,入驻企业21个。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个。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88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普及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受训农户21万人次。治理石漠化14.2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2%,提高了2个百分点。扶贫攻坚取得重要成效,完成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陡箐、顺场等9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3万人。  (五)服务业加速发展。2013年,以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百车河统筹城乡转型发展旅游综合体、米箩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全县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全年旅游接待人数2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亿元,分别增长30%、37.3%。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建设商品房25.1万平方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开展。工行、建行、农行等多家金融单位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入驻双水。住宿、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市场供需两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7亿元。  (六)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修编了双水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都格、发耳、玉舍3个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化乐、杨梅、坪寨、营盘4个小城镇总体规划,完成了55个村庄整治规划。新建和改造了以朵大道、钟山大道(水城段)、水城大道、双水大道等8条城市主干道,实施了10条城市次干道提级改造工程,修建了23座星级公厕,改造、新建了市民广场和政务服务中心,改造城市雨污排水管网19千米。明硐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写字楼、高层住宅、花园洋房等项目建设快速,完成投资近7亿元。按照&8个1&和&8+3&要求,大力推进发耳、玉舍示范小城镇建设,发耳小城镇加速推进,玉舍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木果、保华、比德3个乡撤乡设镇获得批复,全县建制镇达到13个。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20.2%,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七)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步破解。水盘高速已建成通车,杭瑞、六六、机场高速建设进展良好,建成运煤公路52公里,建成旅发大会、&四化同步&等专项公路88.9公里,建成通村油路1200公里,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通村油路建设任务。建成勺米、红岩客运站,建成131个行政村招呼站。启动实施了116个水源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解决了11.5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五里坪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双桥水库如期实现安全度汛高程目标,万营水库、观音岩水库进展顺利。双桥水库库区移民供水工程、滥坝镇法都村饮水工程、白马洞水厂至阿戛镇驻地供水工程基本建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3191亩。18座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实施220kV变4座、110kV变4座、35kV变4座;新增10kV及以下线路1490公里。新增移动基站90个,新增联通、移动、电信宽带线路58.6公里。  (八)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着力做好承接上级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断增大。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行政许可由206项减少到89项,非行政许可由115项减少到51项,行政服务事项由186项减少到148项,&44个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服务窗口62个,窗口工作人员98名,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服务事项近26万件,办结率为99.95%,接待群众咨询1.5万人次。成立了县金融办。在蟠龙和米箩试点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编制完成了水城县统筹城乡改革总体规划。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有序推进。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成功签署了一批投资合作协议,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实际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175亿元。成功引进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共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员42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9人,副高级职称6人。  (九)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启动实施教育&9+3&计划和&四项突破工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6.1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2.7%。相继启动建设了市八中、市七中、以朵中学、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幼儿园、教师周转宿舍、学生宿舍等一批教育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按照县级医院标准启动了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17%。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推进,顺利实现保位目标,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57&。创业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城镇新增就业7369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177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3368人、&四在农家&新民居463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1182套、廉租住房96套、乡镇教师公租房1284套、城区教师公租房384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1元。认真做好低保提标工作,发放城乡低保金1.8亿元。完成297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申报,新增60319户&户户通&设备安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612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指导。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攻坚、&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下大力解决了一批地质灾害和双水小地基等遗留问题。&平安水城&创建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安全感名列全市第一。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双拥、档案、史志、气象、工会、民族宗教等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粗放,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欠帐大,农村公共服务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大,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财政收支压力很大;户籍城镇化水平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6%以上;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森林覆盖率达43%以上;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渐次推进&的原则,采取试点示范的办法,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在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国有企业、农村产权、投融资、非公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抓出新成效。以资源税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有利于实现&四个一体化&产业链条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生态发展。按照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在统筹抓好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努力进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做好上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探索并启动县级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至重点建制镇的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完善投融资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股本化投入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降低非税收入比重,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积极配合省市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相关工作。认真清理并盘活全县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县直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开展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房产权证等登记确权试点工作,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经营,重点推进蟠龙、米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转型转产,引导民营资本投向一产和三产乃至公共事业领域,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着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优化服务环境,努力培育新兴市场主体。继续推进医药卫生、教育、计生、文化、民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工作。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和重点,协同推进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一是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集中新开工项目和&十件民生实事&。2014年计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3项,总投资96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2014年拟新开工项目280个,总投资46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63亿元以上。&十件民生实事&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以上。二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努力谋划、完善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统筹城乡试点项目、城镇化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多投资。积极清理、盘活国有资产,整合国有资产和融资平台资源,壮大融资平台实力,增强融资能力。积极推进地方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力争政府性融资20亿元以上,全社会融资120亿元以上。三是全力保障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好国土资源部&1+8&土地供给组合政策,科学统筹土地规划,积极向省市争取对&5个100工程&新增建设用地,通过清理闲置土地、乡村宅基地置换、旧城与废弃工矿改造、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等渠道挖掘土地存量。四是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前期费投入,滚动更新充实项目库,动态保持储备项目2000个以上,总投资6000亿以上,同时注重优化项目储备结构,使工业项目特别是转型升级项目个数及投资占比有所提升,适时筛选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以便更好地争取上级投资和开展对外招商。五是加强投资统计。积极帮助、协调项目业主完善入库要件,做到应统尽统,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形势。  (三)大力推进工业和建筑业发展,切实加快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抢抓国家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型循环经济城市、成长型资源城市和水城县列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推动二产转型升级。一是抓好传统工业优化提升。加快推进化乐煤矿、格目底煤业、发耳恒普煤业等骨干矿井建设,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煤矿兼并重组,确保原煤完成1900万吨以上、洗精煤950万吨以上、焦炭60万吨以上。推进电力项目建设,协调提升机组负荷,确保发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推进双元铝业围绕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铝(含铝材)产量30万吨。强化水泥行业技术创新和技能改造,实现产量350万吨以上。二是全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确保开工建设中禾德源气源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发耳煤基液体燃料项目(一期48万吨/年)、水矿集团老鹰山煤基气化项目。三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具备建设条件的风电场加快建设,确保曹罗坪子风电场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大力推进煤层气、煤矸石和生产生活垃圾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生物质固体燃料示范项目实施。积极发展煤机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鼓励生姜、红豆杉、苦荞、丹参、葛根、首乌等生物产业向特色药材或保健品产业发展。四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水城经济开发区重点要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思路,以中禾德源气源、双元铝业等为依托,着重引进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入驻园区项目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特别是积极引进企业入驻标准厂房,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发耳产业园区要在基础设施和拟入驻项目前期工作上有实质性进展。五是加快建筑业发展。制定支持建筑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水城县建筑企业改制,引入县外大型建筑企业和优势企业独立法人落户水城,加大建筑业协调服务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房地产、道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筑业发展,力争开发房地产40万平方米,力争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3.2亿元以上,增长23.4%以上。  (四)加快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实施&3155&工程,全面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23万吨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18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8元以上。一是巩固传统优势农业。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着力提升单产,确保粮食增产。二是继续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基地。着力沿水盘、六六、杭瑞等交通干线,加快猕猴桃、茶叶、核桃等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实现&421&目标,新增商品蔬菜基地1.8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8万亩、核桃基地8.2万亩、茶叶基地6万亩、猕猴桃基地3万亩、中药材基地1万亩、种植烤烟5万亩。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继续坚持工业化的理念,依托城镇化的手段,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推进米箩、龙场、南开等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提档升级。四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着力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商标申报、地理标识申报等,提高水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把&水城春&茶叶品牌和&&黔宏&牌凉都红心猕猴桃&及&山明&、&老姜汤&姜茶等品牌打造成为国内的知名品牌。五是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采取&政府+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基本模式,完善资本利益和农户持续增收相互促进机制,让农民享有&租金、股金、分成、务工&等多重收益,促使农户和产业业主形成稳固的利益链和利益共同体。  (五)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建立健全推动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出台和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大力发展以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以上,实现三产增加值47.6亿元以上。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旅游产业投融资和管理机制,推动旅游资源股本化,多渠道引入资金,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玉马旅游黄金线,做好开发北盘江大峡谷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深度推进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加速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化。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7.3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发展金融业。实施&引金入水&工程,制定用地、税收、服务等更加优惠政策。培育和引进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水城。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支持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建村镇银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搭建多层次的合作平台,建立稳定的互信互利合作关系。三是加快发展物流业。积极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水城,鼓励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县建设配送中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依托明硐综合体、以朵综合体等载体,充分发挥双水城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精心规划,进一步盘活闲置楼宇,新建一批高档次写字楼,积极引进优质总部企业落户。  (六)着力推进城镇建设,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做好城镇化发展顶层设计。按照100年不落后的要求和&双水城区与钟山区、红桥新区、水城经开区同城化发展&理念,完成同城化规划和高端精品城区规划,形成以双水精品新区和水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中心镇为支撑,辐射带动其他乡镇梯次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红桥东路、乌蒙大道建设,加快城区路网、经开区(老鹰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玉舍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征地拆迁回迁安置工程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三是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按照&4+1&组团发展的思路,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力度,促进明硐城市综合体、以朵影视文化城市综合体一期基本建成,加快推进百车河统筹城乡转型发展旅游综合体建设进度,进一步抓好塔山综合体建设相关工作。四是梯次发展小城镇。切实贯彻落实《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十条意见》精神,掀起小城镇建设发展新高潮。重点加快玉舍省级示范镇和发耳市级示范镇建设,按照&8个1&和&8+3&项目要求,尽快完善示范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把玉舍建成全省旅游名镇,把发耳建成工矿园区型示范镇。把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镇纳入省、市示范镇的储备。注重特色发展,突出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和文化品位,加快建设和打造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推进撤乡设(并)镇和撤镇设街道办工作。五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以全新的标准经营和管理城镇,增强城镇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七)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条件。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加大力度实施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工程。一是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抓好六盘水至安顺城际铁路和杭瑞、六六、六威、机场等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实施连山至董地北部大通道,加快实施县乡道改造工程、出境公路、园区连接公路、旅游景区连接线等交通项目,进一步完善全县路网结构。力争建成运煤公路30公里,建成通村油路600公里,通组(寨)公路及村路面硬化60公里。二是大力实施水利攻坚工程。加快破解工程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双桥水库、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工程建设,确保双桥水库实现下闸蓄水目标。启动建设灰依、海发、小冲、发克、彭家桥、雨汪河等6座中小型水库。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大力推进电、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10千伏线路91公里、35千伏线路122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以下线路2235公里。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工程,新增27个自然村通电话,实现覆盖率99%;新增16个行政村通宽带,实现覆盖率86%;新建基站90个、宽带端口和电话端口3000个,光缆传输线路150公里。  (八)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借助外力助推发展。一是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黔中、成渝、滇中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暨经贸洽谈会等活动,积极申建中关村贵州科技园水城园区,努力培育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努力拓展中小企业、农业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做好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争取引进一批业内领军人才和权威专家。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优化环境,强化协调服务,积极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努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投资大、带动性强、落地快、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62亿元以上。  (九)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持续协调发展。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强化污染治理。推进三岔河、百车河、巴浪河等中小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做好玉舍水库和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发耳电厂4号机组脱硝项目建设。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力度,力争重点城镇污水处理率达40%。强化对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完成四类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确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深入推进村庄和矿区环境整治,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力争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5%。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1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14.5平方公里,治理河道2.2公里。努力争取更多的指标和份额,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43%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节能环保审查,控制&三高企业&建设。大力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瓦斯等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十)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共享,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实施精准式扶贫攻坚工程。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在青林、金盆等乡开展&&精准式&扶贫试验示范,继续实施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和产业扶贫工作,努力实现10个重点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完成2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以上。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好教育&9+3&计划和&四大突破&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5万平方米。三是积极促进就业。积极推行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就业培训转移,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5万人,职业培训1500人,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推动建立用工工资稳定增长和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61元。四是着力扩大社会保障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分别达1万人、2.5万人、1.2万人、2.5万人、1.6万人。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启动219户棚户区改造,建成保障性住房480套。六是推进卫生计生工作。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加执业医师数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快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紧紧围绕&三降一升&工作目标,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继续打牢基层基础,打造诚信计生,推动计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力争&升位升类&。七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着力抓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的申报工作,充分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激活农民画、传统书法绘画等创作,实施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农民健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八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实施社会治安整治&333&工程,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继续实施&天网工程&,全力推进街面巡逻、卡点守候、社区巡逻、交警协控联动机制,对社会面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力争实现满员收戒。九是狠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执法监督,深化专项治理,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有效避免一般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竭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是做好双拥、地质灾害、信访、工会、妇女、儿童、老龄、气象、人防、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其他社会事业工作。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建议使用IE9.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咨询:6  传真: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置房延期交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