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赵金尧手机号码是多少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地理环境/栖霞区
位置境域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北部,北临长江,东界句容,西连主城,南接江宁,行政区域面积390.52平方公里。地貌栖霞区地质构造属宁镇褶皱带。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洲地交错分布。土壤类型,大致可分低山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含洲地)区三类。栖霞区地形大势南高北低。南部丘陵、岗地连绵起伏,海拔多在50~300米之间。北部沿江平原及江中洲地,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汛期常受洪水威胁,是南京市重点防洪区之一。栖霞区地形大势为南高北低。境内无海拔300米以上低山(紫金山海拔448。9米,原为区境内唯一低山,1999年划入玄武区境),南部有南象山、北象山、栖霞山等丘陵,与岗地呈连片分布。北部为沿江平原及江中洲地,地势低平。内丘陵分布较广,以山体单薄,山势和缓低矮为特征。以长江南岸幕府山、栖霞山、龙潭东西向一线,海拔50~300米,即宁镇山脉西段北支。其中有幕府山、直渎山、南象山、北象山、栖霞山、灵山、青龙山等几十座。栖霞山:位于尧化门东北11公里处,北临大江,东与龙潭擂鼓台相望,西隔九乡河与南、北象山相对,南与岗地相连,呈孤峰之势,形如伞,山中多药草可以摄生,故又称“摄山”。南朝时建栖霞寺于此,故名“栖霞山”。山体自南而北有三条山岭组成,南为景致岗,中为千佛岭,北由黑石石当、平山头、三茅峰组成。栖霞山之主峰三茅峰,呈圆锥形,海拔2847米。栖霞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地质学上的“栖霞灰岩”源于此。幕府山:北临长江,属宁镇山脉北支西段。据《景定建康志》载,东晋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故名幕府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6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山体北侧为断层线,成峭壁,多溶洞。南坡平缓,沟谷发育。山有五峰,主峰名北崮峰,偏于山体西南部,海拔204米。山体西北部有夹萝峰,俗名“夹骡峰”,峰下有达摩洞、五马渡等古迹。主产白云岩和石灰岩。幕府山区尚有炮台山、劳山、猪头山、煤炭山、铁石山、乌龟山等低丘。直渎山:直渎山西连幕府山,北临长江,属宁镇山脉北支。曾名岩山、严山、观音山、西十里长山。东西延伸约6公里,主峰海拔187米。山体北侧为断层线,呈北陡南缓之势。北坡悬崖上,多溶洞,有“严山十二洞”之说,以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有名。直渎山和燕子矶相互辉映,构成南京北郊风景区。直渎山多松、槐等林地分布,北坡有大型采石场多处,1998年始,全面禁采复绿。象山:南象山、北象山位于尧化门东北4公里处。南、北象山山形似象,故名。南象山长约2公里,西南—东北走向,宽不足1公里,主峰海拔1108米。北象山略呈方形,长宽各约1公里,主峰海拔约807米。东北距栖霞寺约1公里,似栖霞寺的守门双象。主要由象山群的长石砂岩、粉砂岩及页岩组成。山区有疏林分布。灵山:位于尧化门东南约6公里处,清代时称“林山”,后相传有大仙在此给百姓送灵芝而改称“灵山”。山体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各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155米,山体由石灰岩组成,有少量松林分布,山北部有灵山煤矿。青龙山:位于尧化门东北约19公里处,地处龙潭镇南。原名“蟠龙山”,因所产之石为青色,故亦名“青龙山”。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南北宽不足1公里,海拔166米。山体由石灰岩组成,是三迭系下统地层青龙组和中统地层上青龙组的命名地。水系栖霞山景区便民河:现今起点为七乡河,汇积东山河,连接三江河,中途汇入句容市境内4条泄洪河,与大道河相通,全长17公里,流域面积近11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约40米,最窄为4米左右,摄山境内源头段河床较窄,平均宽20米,龙潭、营防境内中段河床渐宽,平均25米,在长江入江口附近河床宽约100米。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疏浚,但整体河床的淤积情况仍很严重。九乡河:九乡河古称“江乘浦”,源头在江宁县汤山镇琐石村、青龙山一带,至栖霞镇石埠桥村汇入长江。又称“琐石溪”、运粮河。据《江宁县志》载,因其旧时流经琐石、东流、西流、其林(麒麟)、仙林、长林、衡阳、栖霞、石埠9乡,而得名。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区内段长7.8公里,流域面积29.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沿河乡镇多次对河道疏浚拓宽、理直,逐年逐段实施护砌。现排灌流量为200~250立方米/秒,距河口4公里处,设有一座拦水坝,称“中坝”。七乡河:源于江宁区汤山、孔山诸山,旧时因流经汤山、骆墅、孟塘、孟北、龙泉、东阳、三阳7乡,故得名。于1974年,重开新河将水直接导入长江,全长约18公里,流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区内段长7.5公里,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南十里长沟:位于玄武湖北,承受北崮山、劳山、老虎山、魏家山及红山一带来水,在南京火车站西侧过韶山路入玄武湖,汇水面积约12.92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占汇水面积60%以上。长沟两岸地带狭长,地势较平坦,是城北主要的工业区。分主流和3个支流。主流源于小营,入玄武湖,长约6.25公里。一支源于劳山,经和燕路小市桥流入主流,长约3.65公里。二支亦源于劳山,在黄家圩桥附近流入主流。三支在长营村以上汇集两条水沟来水,于高家村附近入主流,长3.25公里。北十里长沟:分为东、西十里长沟,其中,西十里长沟集南京北郊迈皋桥以北山岗之水,至燕子矶附近入长江,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东十里长沟源于钟山北麓,纳北郊诸岗之水,与西十里长沟汇合后入长江,俗统称“北十里长沟”。新中国成立后,两沟分流,在下游另开新河改道至笆斗山附近入长江,长9.6公里,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百水河:亦名“白水河”,源于紫金山东麓,汇积附近诸岗之水,沿南西向穿马群镇至花岗圩段汇入运粮河,长约8公里,汇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平均宽18米,平均深4.5米。滨江河:源于尧化镇岔路口,汇积附近岗丘之水,沿东向偏北流经尧化门铁路编组站、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后在石埠桥附近入长江,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三江河:源于便民河楠江桥,北止入江口,全长7公里,是龙潭圩及靖安场一带排涝主干河,也是便民河水系泄洪的一个入江水道。控制面积近25平方公里,行洪流量在100立方米/秒左右。八卦洲河流:50年代,八卦洲乡开挖拓宽自然河道,形成河道2条及大沟1条。河道为:小江,全长8.6公里(上坝街-下坝街);跃进河,全长5.8公里(临江六组-长江六组)。大沟,即双柳河,全长5.2公里(七里四组-中桥七组)。3条主要河道南北东西贯穿八卦洲。70年代中期,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开挖拓宽自然河沟形成中沟21条,完成八卦洲乡农田水网化建设。第五节土壤植被气候栖霞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和季风环流的海洋性气候区,季风显着,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长江横贯东西,江岸线长达81.2公里(含八卦洲环江岸线)。栖霞区地处中纬度,近地面层受季风交替影响,故季风气候明显,并形成冬寒、夏热、春温、秋暖四季变化明显的气候特征。春季,大致于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平均历时60天左右。天气特点为: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寒暖、晴雨多变,常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倒春寒”。夏季,大致从5月下旬到9月中旬,平均历时120天左右,明显分为初夏时的梅雨天气和盛夏时伏旱天气。秋季,大致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历时60天左右。出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温湿宜人天气。冬季,大致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历时120天左右。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栖霞区常年气温平均为15。3℃。一年中,日最低气温≤-10℃的日数平均为1天,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平均75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16天。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100小时,年日照率在47%左右,无霜期为7个月,在江苏省处于中等偏少的水平。栖霞区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降水日数年平均在110天左右,以降液态的雨水为主,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间有少量的雪、冰雹等固态水降落。
自然资源/栖霞区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栖霞区年降水量约4.45亿立方米。因多丘陵和岗地,径流系数按26%计算,径流量为1.16亿立方米,为当地形成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栖霞区长江南岸漫滩区,含水厚度为25~30米,地下水丰富,其水质与长江水有关,龙潭至仙鹤门是地下水出水量最大的地区,可考虑用作大、中型供水水源开采地区。客水资源长江在区内年均过境水量(大通站)为8690亿立方米,是栖霞区当地径流量的7490倍,客水资源丰富,为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地资源栖霞区土地总面积为376.09平方公里(含水域水面),包括国有土地140.95平方公里(合14095公顷),占总面积37.48%;集体土地235.14平方公里(合23514公顷),占总面积62.52%。在土地总面积中,岗地丘陵面积约160.21平方公里(合16021公顷),占总面积42.60%;平原洲地面积约109.67平方公里(合10967公顷),占总面积29.16%,在土地总面积中,水域面积约106。21平方公里(合10621公顷),占总面积28.24%。水资源状况:除地表水域面积106.21平方公里外,年降水量约4。45亿立方米,径流量为1.16亿立方米;地下水含水厚度为25米~30米。矿产资源栖霞山蕴藏丰富的铅、锌、银、石灰石等矿藏资源,铅、锌、银等矿已开采多年。栖霞区金属、非金属、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主要有白云石矿、石灰石矿、石膏矿、黏土矿、脉石矿、煤矿等;金属矿分布广泛,主要有铅锌矿、银矿、金矿、锰矿等。生物资源动物资源生态地理动物群方面,属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牙獐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蹄类的优势种,扬子鳄、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等为特有动物,已少见。鱼类据不完全统计,栖霞区有鱼类18种。有中华鲟、鲥鱼、长颌鲚、白鲟、刀鱼、银鱼、鳗鲡、棒花鱼、蛇鲍、南云马口鱼、青鱼、草鱼、短尾鱼白、翘嘴红鱼白、银飘鱼、逆鱼、大鳞泥鳅、刺鳅。爬行类有大头乌龟、乌龟、黄喉水龟、鳖、石龙子、北草晰、赤链蛇、双斑锦蛇、黑背蛇、虎斑游蛇、乌梢蛇、蝮蛇、丽效蛇、扬子鳄。哺乳类有大蹄蝠、菊头蝠、黄鼬、鼬獾、猪獾、狗獾、大灵猫、豹猫、狐、田鼠、豪猪、河狸、野兔、牙獐、江豚、白鳍豚、刺猬。植物资源山地植被栖霞区自然植被受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影响。在低山丘陵地区,落叶阔叶树种有栎树、黄檀、枫香、刺槐,常绿阔叶树种有冬青、杨梅、石楠等,基本上保留自然生态特点。60年代后,推行绿化荒山坡地,退耕还林,新栽植的成片常绿针叶树有黑松、马尾松。在低岗缓坡地带,主要是发展茶园、果园。水生植被栖霞区野生水生植物主要有野菱、芡实、苦草、兰藻、硅藻。60年代,引进水花生(始作绿肥,后成为有害杂草),江边与低洼荡田中有野生芦苇、昌蒲。90年代,开始在低洼荡地及水沟、河、塘中人工栽培水芹、茨菇、荸荠、菱藕等作物。药用植物区内野生药用植物达790多种。纤维植物主要有柳、化香等。淀粉植物以栓皮栎、麻栎、芡、菱、百合贯众等为主。油脂植物以山胡椒、乌桕等为主,多为工业用油脂植物。芳香植物主要有山胡椒、狭叶山胡椒等,所提取的芳香油,供化妆、制皂、食品和医药用。树脂树胶植物树脂植物主要有马尾松、黑松等。树胶植物有臭椿、皂荚、乌蔹莓、石蒜等。保健植物有野山楂、悬钩子等。
概述/栖霞区
栖霞区栖霞区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于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显着,四季分明,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影响较深,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夏季受欧亚大陆低压区影响,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程中的季节,多以干燥凉爽天气为主。栖霞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均最高气温20.4℃,平均最低气温11.6℃,极端最高温43℃,极端最低气温-14℃,日最大降水量198.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1%,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年内变化6、7月大,4、5、8、9月小。年无霜期达200~300天。栖霞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81个社区居委会、 37个村委会。面积355.34平方千米,人口 45.50万人。栖霞区的农业特色产品主要有芦蒿、马兰头、菊花叶、新一号莲藕、83-1双季茭白。栖霞区是南京著名的东郊风景区。区内幕府山、太平山、栖霞山沿江风光带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之多,其中栖霞寺、舍利塔、燕子矶、六朝石刻等尤为闻名;南京市徽中的神兽"辟邪"即取形于此,成为南京的象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仅增添了栖霞的魅力,而且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栖霞区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区。沿江84公里岸线码头邻比,有中国内河第一大港新生圩港;沪宁铁路横穿东西,宁芜铁路从华东地区最大的尧化门编组站通往皖南、赣北,并与南京地方铁路环线相连接;宁沪高速公路、宁杭公路、宁镇公路、绕城公路及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与尧新路、红山路、和燕路、栖霞大道等区域性重点骨干道路构成了畅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历史沿革/栖霞区
栖霞区社会风貌7000年前,栖霞地区已有先民从事渔猎活动,并创造了农业文明。公元前20世纪至前17世纪,栖霞境内开始出现两大原始聚落,一为玄武湖聚落,一为东北沿江聚落。春秋战国时,栖霞地区先属吴,继属越,后属楚。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江乘(后讹为嵊)县,为栖霞区域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治所设在江乘村(今摄山镇西湖村)。其时,县境辽阔,西起石头城、白石垒沿江而东,至今句容市下蜀镇,再转向南达江宁县淳化镇一带。连同今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区、建邺区、白下区、秦淮区、雨花台区统在其领属之下。隶属会稽郡。今栖霞区地域皆在古江乘县境内。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平西楚霸王项羽,“以项羽所分楚地王韩信”,江乘县属之。高祖六年,刘邦杀韩信,立刘贾为荆王,自会稽郡析置鄣郡,江乘县归属鄣郡,隶于荆。汉元朔元年(前128),割江乘县东境分设句容、胡孰(后汉时期改为湖熟)两县,今区境东部归句容县。汉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江乘县改属丹阳郡。新莽天凤元年(14),改丹阳郡为宣亭郡,江乘县改为相武县,属宣亭郡。至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23),始恢复丹阳郡、江乘县旧称。汉建安十七年(212),孙吴废江乘县改设典农都尉。西晋太康元年(280),恢复江乘县,至南北朝时仍沿袭县的建制。东晋元帝大(太)兴三年(320),始在江乘县金陵乡置琅琊侨郡和怀德侨县。咸和六年(331),在江乘县境内先后置东海、兰陵、东平等侨郡;咸康元年(335),析江乘县西境侨立临沂县,隶属琅琊侨郡。咸康六年,割江乘县西界侨立即丘、阳都等县。至隋开皇九年(589),废临沂等侨县及江乘县,均并入江宁县(详见附录)。唐上元二年(761),江宁县更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期,于杨吴天十四年(917),析上元置江宁、上元两县,今栖霞区域分属上元、句容两县,至宋、元、明、清,区境大体属上元县石步镇(后称石埠)和钟山、慈仁、开宁、北城、清风、宣义、长宁诸乡及句容县琅琊乡。民国元年(1912),废上元、江宁两县,改设南京府,次年,废南京府重置江宁、句容两县,今区境大部遂为江宁县域,东隅为句容县域。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1日,成立南京市政府,今区境内燕子矶、迈皋桥、尧化等镇与八卦洲乡属南京市,其他地域仍属江宁、句容县。民国23年9月,江宁县燕子矶和孝陵卫地区划归南京市,10月,设南京市燕子矶(第九区)和孝陵(第十区)两个乡区,治所分别在燕子矶镇和孝陵卫镇苜蓿园。中山陵园则隶属国民党中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区内其他地域仍属江宁、句容两县。民国23年(1934)9月,南京市划定市界,今区境内燕子矶、孝陵卫地区从江宁县划归南京市。10月,在燕子矶地区设立第九区,区公所驻燕子矶镇,下辖乌龙、笆斗、太平、万山、和平、燕子矶、栅栏、金固、七里(包括八卦洲、尼滩洲)等乡镇;在孝陵卫地区设立第十区,区公所驻孝陵卫镇,下辖尧化、仙鹤、马群、孝陵、海新、谷秀等乡镇。区境内中山陵园区域,时属国民政府直接管辖。今区境栖霞、龙潭等其他地域,时仍属江宁、句容两县。民国28年1月16日,日伪国民政府改第九区、第十区为燕子矶区和孝陵卫区,辖地不变。民国31年(1942)4月,伪国民政府改燕子矶区为南京特别市乡区自治实验区,仍辖原1镇8乡,分为89保、765甲。孝陵卫区辖孝陵、牌楼、马群、仙鹤4镇及太平乡,分为53保、468甲。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第九区、第十区。民国34年(1945),国民政府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还都南京,废除汪伪区划,仍以燕子矶区为第九区,辖区扩大到下关车站、东炮台、煤炭港铁路线北侧,面积180.32平方公里,设25保、383甲;以孝陵卫区为第十区,辖区北扩以京沪铁路为界,面积71.31平方公里,设37保、355甲。民国37年(1948)3月,江宁县之汤水(今汤山)、麒麟、古泉、东流4乡镇划归南京市,成立第十三区,为乡区,面积93.56平方公里,设10保、161甲。麒麟地区属今栖霞区。民国38年(日,燕子矶区析出八卦洲,单设南京市第十四区。民国38年(日,南京解放。5月,中共南京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接管国民政府南京市第九区和第十区区公所。6月,成立第九区、第十区人民政府(1955年5月,改设区人民委员会,简称人委),治所未变。民国38年(日,南京解放,仍沿用原第九、第十、第十三区、第十四区建制。6月2日,撤销第十四区,仍归第九区。日,重新划片设区,第九区改称第八区,第十区改称中山陵园区。第八区以旧九区为基础,划出宝塔桥地带,增加旧六区一部分即中央门外地带,辖14乡1镇,即:上坝、中桥、下坝、巽离、七里、笆斗、兴武、藤子、吉祥、尧化、万寿、迈皋桥、大庙、小市14乡和燕子矶镇。中山陵园区以旧十区为基础,东自岔路口向南,至上五旗、下五旗、马群各乡村;南自五棵松沿枣园、棕园一线至后庄;西自明城墙至太平门外岗子村至沪宁铁路;北与第八区、江宁县毗连。辖蒋王庙、高桥门、马群、牌楼、沧波5乡和孝陵卫镇。日,由从江宁县划归南京市的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6个乡镇,摄山乡二村至六村5个村,三阳乡便民村及句容县所辖的龙潭镇,新建南京市第九区。与此同时,第八区八卦洲七里、上坝、中桥、下坝、巽离5个乡划归六合县。1953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调整南京市与邻近三县地界,将句容县的龙潭镇和江宁县的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6个乡镇及摄山乡、三阳乡部份划入南京市,新建第九区,区人民政府驻栖霞镇。同年7月18日,南京市第八区的八卦洲划归六合县。1955年8月初,第八区改称燕子矶区,第九区改称栖霞区。1956年2月,江宁县牌楼、沧波2乡划归中山陵园区,江宁县龙永乡、三阳乡、句容县东阳乡划归栖霞区,六合县八卦洲区复归燕子矶区。1956年2月,江宁县的牌楼、沧波两乡划归中山陵园区;江宁县龙泉乡、三阳乡、句容县东阳乡划归栖霞区;六合县八卦洲5个乡划归燕子矶区。1958年11月,撤销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建制,成立南京市郊委。1960年9月,南京市郊委撤销,原辖地域分属鼓楼、玄武、下关等区。1958年11月,撤销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原燕子矶区燕子矶、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划归下关区,其它12个乡合并为燕子矶、八卦洲、尧化3个公社,原栖霞区5个乡3个镇合并为十月、龙潭2个公社,原中山陵园区5个乡1个镇合并为紫金山公社,6公社统归同时成立的南京市郊委。1959年12月,尧化公社撤销,尧化大队并入十月公社,兴武、笆斗、柳塘、万寿、下庙、兴卫等大队并入燕子矶公社。1960年9月,南京市郊委撤销,十月、龙潭、紫金山3公社及龙潭、栖霞、孝陵卫三个镇划入玄武区,燕子矶公社划入鼓楼区,八卦洲公社划入下关区。1961年6月,小市镇转划鼓楼区。1962年7月,除小市镇仍归鼓楼区外,原划入城区的公社和镇,划归南京市郊办。1963年4月,南京市郊办撤销,燕子矶区、陵园区(7月复称中山陵园区)和栖霞区三区建制恢复,治所未变。7月,将所属5个公社划小为34个公社和栖霞、孝陵卫、龙潭、迈皋桥、燕子矶5个镇。燕子矶、八卦洲两公社划为上坝、中桥、巽离、下坝、七里、下庙、迈皋桥、藤子、燕子矶、柳塘、笆斗山、兴武12个公社;十月、龙潭两公社划为三阳、东阳、东花、龙泉、摄山、十月、长林、衡阳、乌龙、尧辰10个公社;紫金山公社划为蒋王庙、孝陵卫、石门坎、高桥门、牌楼、沧波门、马群、百水桥、仙鹤门、岔路口10个公社。日,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合并,成立栖霞区人民委员会,治所在栖霞镇(1968年迁至板仓镇,1971年5月迁至尧化门)。1965年3月,鼓楼区小市镇重新划归栖霞区,中山陵园区孝陵卫镇石门坎居委会划归雨花台区七里镇。日,燕子矶区、中山陵园区、栖霞区合并成立栖霞区,下辖燕子矶、迈皋桥、紫金山、玄武湖、马群、尧化、十月、摄山、便民河、八卦洲10个公社及小市、迈皋桥、燕子矶、栖霞、龙潭、孝陵卫6个镇。日,成立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栖霞区分会。日,区军管会撤销,成立栖霞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会)。日,南京市革委会决定将栖霞区所辖马群、紫金山、玄武湖三公社和孝陵卫镇划出,加上中山陵园管理处,成立南京市钟山区,治所在灵谷寺(1973年4月,迁至孝陵卫镇)。日,便民河公社并归摄山公社。日,钟山区建制撤销,除中山陵园管理处划归市城建局领导外,其地域社镇划归栖霞区。日,恢复栖霞区人民政府建制。一直到1999年底,区人民政府建制及治所均未变变动。1981年12月,成立尧化镇。1983年4月,十月公社并入栖霞镇,栖霞区下辖燕子矶、迈皋桥、紫金山、玄武湖、马群、尧化、摄山、八卦洲8个公社和小市、迈皋桥、燕子矶、栖霞、龙潭、孝陵卫、尧化7个镇。1983年9月中旬,栖霞区撤销8个人民公社,改设8个乡人民政府。日,小市镇建宁路、大庙、水关桥、金陵村4个居委会和迈皋桥乡的大庙等村划入下关区,7月,玄武湖乡玄武湖村、锁金村和小市镇韶山路居委会以及火车站、新庄、岗子村、板仓一线划入玄武区。此时,栖霞区下辖迈皋桥、燕子矶、玄武湖、紫金山、马群、尧化、摄山、八卦洲8个乡和栖霞、迈皋桥、燕子矶、孝陵卫、龙潭、小市、尧化7个镇。栖霞区总面积370.3平方公里,除长江水域外,陆地总面积306.65平方公里,与其他区县接壤界线总长为78.8公里。日,江宁县的长江、营防和花园3个乡划入栖霞区。1993年底,栖霞区对所辖乡镇进行撤乡并镇调整,撤紫金山乡并入孝陵卫镇,燕子矶乡并入燕子矶镇,迈皋桥乡并入迈皋桥镇,尧化乡并并入尧化镇,花园乡并入龙潭镇,撤销玄武湖乡、马群乡和摄山乡,建立玄武湖镇、马群镇和摄山镇。此时,区辖八卦洲、长江、营防3个乡及孝陵卫、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玄武湖、小市10个镇,栖霞区总面积452.21平方公里,除长江水域外,陆地总面积386.13平方公里。1995年4月,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区辖小市镇(整建制)及迈皋桥镇五塘村划入下关区,玄武湖镇(整建制)及孝陵卫镇(各一部分)划入玄武区和白下区,迈皋桥镇小营、藤子、红山3个村划入玄武区。1999年末,栖霞区辖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7个镇和长江、营防、八卦洲3个乡。2000年5月,原营防乡和长江乡撤并成立靖安镇。日,撤销迈皋桥、燕子矶、尧化和马群4镇,分别改为街道。撤销摄山镇,并入栖霞镇,组建新栖霞镇;撤销长江乡、营防乡,合并后组建靖安镇。日,撤销栖霞镇,设立栖霞街道;撤销八卦洲乡,设立八卦洲镇。栖霞区乡的建制消亡。日,经市政府批准,原属南京市奶业集团的南京仙林农牧场改列为栖霞区政府直属单位,更名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农牧场”。日,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龙潭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龙潭街道,下辖5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在仙林新市区规划范围内成立仙林街道,下辖1个社区委员会。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八卦洲镇和靖安镇分别设立街道,至此栖霞区镇的建制消亡。日经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西岗街道,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2012年7月,撤销靖安街道,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入龙潭街道。区划调整后,龙潭街道辖区面积107.63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栖霞区
辖区概况截至2014年初,栖霞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68个社区居委会、49个村委会,其中龙潭、栖霞、西岗3个街道整建制委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区人民政府驻仙林街道。 街道名称
10(不含开发区)
尧化、尧石二村、尧安新村、尧辰、尧新、尧化新村、金尧花园、青田雅居、尧胜、王子楼、吴边、翠林山庄、尧林仙居、尧胜村、王子楼村、吴边村
马群村、青马、果场、大庄、花岗、芝嘉花园、百水家园、百水芊城、宁康苑、润康苑、文康苑、馨康苑、南湾营、大庄村、马群村、石坝村、花岗村、青马村
迈皋桥街道
长营、南塑、合班村、金宁新村、十字街、东井村、晓庄、华电、迈皋桥街、万寿村、兴卫村、金山花苑、迈皋桥村、兴卫村、万寿村、奋斗村
燕子矶街道
太平村、晓庄村、幕府山庄、吉祥庵、钟化村、南化新村、电瓷新村、石化村、化纤新村、燕子矶、燕华花园、吉祥村、下庙村、柳塘村、晓庄村、吉祥村、燕子矶村、下庙村、柳塘村
银矿地质、栖霞街、滨江、南炼新村、南水新村、栖化新村、甘家巷、江南水泥厂、栖霞村、红梅村、石埠桥、五福家园、石埠桥村、栖霞村、新合村、红梅村、摄山村
中国水泥厂、龙潭街、丽江苑、龙潭村、营防、长江、靖安家园、兴隆村、宣闸村、花园村、上首村、龙潭村、三官村、营防村、大棚村、南中村、飞花村、上坝村、长江村、马渡村、太平村、靖安村、联盟村、孙庄村、滨江村、陈店村
在校生14.8
仙林新村、仙鹤山庄、杉湖路、亚东
八卦洲街道
八卦花园、新闸村、大同村、永宁村、五四村、中桥村、外沙村、光明村、下坝村、东江村、上坝村、长江村、七里村
西岗、摄山星城闻兰、摄山星城观梅、摄山星城听竹、钟山矿、孟北村、桦墅村 街道简介栖霞山景区尧化街道尧化街道位于栖霞区中部,街道办事处驻地尧化门街217号。迈皋桥街道迈皋桥街道地处栖霞区西南部,南与玄武区、西与鼓楼区、北与燕子矶街道、东与尧化街道接壤,是南京市规划中的城市副中心,也是栖霞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和对外窗口。燕子矶街道燕子矶街道位于栖霞区西部,东、西分别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幕燕滨江风貌区相邻,南至纬一路,北临长江。办事处驻太平村59号。马群街道马群街道位于栖霞区南部,紫金山东麓,因明朝时朱元璋在此设置养马场而得名。东部与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区相邻,其他三面环接玄武区,下设13个居委会。龙潭街道龙潭街道位于栖霞区东端,西连栖霞街道,南邻句容宝华镇,北濒长江、与六合区龙袍乡隔江相望。栖霞街道栖霞街道位于栖霞区中北部,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比邻而居,著名的栖霞山和栖霞寺就坐落在境内,是江苏百家名镇和五十强乡镇之一。仙林街道仙林街道位于栖霞区中南部,东以九乡河河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接壤,南与江宁区汤山街道相接,西与马群街道和玄武区玄武湖街道相邻,北以312国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和尧化街道相连,辖区与仙林大学城相迭。八卦洲街道八卦洲街道位于栖霞区西北部,八卦洲是长江第三大岛。西岗街道西岗街道位于栖霞区东部,街道驻地摄山星城竹丝东路8号,西岗街道位于九乡河以东,312国道以南,东与句容宝华接壤,南与江宁汤山毗邻,主要由西岗果牧场和摄山星城两大板块组成。
人口/栖霞区
2011年末栖霞区户籍总人口433268人,比上年增长0.97%,其中男性218117人,占总人数的50.3%,女性215151人,占总人数的49.7%,总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01.73下降到2011年的101.38(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417人,出生率为7.88‰;死亡人口2095人,死亡率为4.83‰;自然增长人口13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5‰。2012年末栖霞区户籍总人口为431844人,比上年下降0.33%,其中男性217086人,占总人数的50.27%,女性214758人,占总人数的49.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11年的101.38下降到2012年的101.08(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4009人,出生率为9.27‰;死亡人口2461人,死亡率为5.69‰;自然增长人口15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8‰。
政治/栖霞区
栖霞区主要领导(截至2013年)
曹海连 、 毛银玲 、 尹军 、 万震 、陈松、 秦志刚 、 秦亚平 、 邱志强
张军、 朱青涛 、 黄建平
参考资料来源
设施/栖霞区
供电 栖霞区现有220KV变电所3座,110KV变电所9座,总容量1217900千伏安。8个街道、镇乡的农网改造工程均已完成。供水 栖霞区共有大型自来水厂5座,日供水量达120万吨;10个长江专用取水口实施国家一级饮用水源保护,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栖霞区9个街道全部饮用自来水,被国家爱卫会授予“农村改水先进区”。通信 栖霞区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共建成电信端局6座,装机容量9万门,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防洪 沿江84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建成防洪标准堤,34公里血防灭螺护坡工程已全部竣工,栖霞区共有机电排灌站208个,装机容量18.99千千瓦,栖霞区防洪保安体系已基本形成。服务 区内共有各类金融网点61个、邮政网点15个和星级涉外宾馆8个,以及众多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文体休闲娱乐场馆,可提供周到、快捷、热忱的服务。
交通/栖霞区
水路 境内有84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沿江有25个大小码头,年吞吐能力达800万吨,货运现已辐射到长江中下游的10多个城市;中国内河第一大港--新生圩港可同时停靠12艘2.5万吨级以上海轮;国家级重点工程-龙潭深水港一期工程共设3个2.5万吨级泊位、2个1千吨级泊位,总吞能力52万标箱。公路 境内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辐射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104国道贯通全境;全长15公里的栖霞大道实现了南京绕城公路在江南的环网相连,并将和燕路、尧新路、312国道连接线等区域骨干道路连为一体,构筑起南京城北大交通发展格局。南京长江二桥穿境而过,近期将开工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南京地铁(北出口)位于西隅,形成立体交叉的现代化陆路运输网络。铁路 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尧化门编组站;沪宁铁路横穿东西,宁芜铁路穿境通往皖南、赣北;12.5公里的南京城北铁路环线全部位于境内;驻区大中型企业的铁路专用线长达3.7公里,货物进出快速便捷。航空 沿绕城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35分钟即可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经济/栖霞区
概况栖霞区也是南京重要的石化、汽车、电子、建材工业区和企业、资金、人才、技术密集区。区内有部、省、市属工矿企业13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30多家。其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有国家级南京新港高新技术工业园和海峡两岸科工园,已成为南京市以先进技术产业为基础、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工业港新区和开放型经济中心。栖霞区分为三大经济板块:第一板块是迈皋桥、燕子矶商业副中心和都市型工业区。抓住南京地铁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快迈皋桥、燕子矶商业副中心建设,同时依托新港开发区,把尧化配套区、尧栖工业园、八卦洲科技园、迈皋桥创业园纳入整体开发范畴,放大新港开发区的拉动效应。第二个板块是仙林大学城新市区。仙林大学城新市区总体规划8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34平方公里,主要分为高校教育区、中心商务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三大功能区。第三板块是龙潭、靖安出口加工、保税仓库、物流园区。栖霞区正构建“一带、两区、三大经济板块”的总体框架,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分工体系。“一带”是发挥区内长江岸线长的区位优势,借新港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之力,着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沿江加工业,形成新港——栖霞——龙潭——靖安沿江工业走廊。“两区”,即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港开发区和仙林大学城。2012年栖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2.51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6.80亿元,同比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为1.05:70.70:28.2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6.69个百分点。2012年,栖霞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2.56亿元,加上中电熊猫进口设备退税13.66亿元,共计1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1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6亿元,加上中电熊猫进口设备退税3.42亿元,共计4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6%;全年财政支出39.80亿元(含市指标)。第一产业栖霞区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现有农业人口13.6万,耕地面积15.9万亩,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菜、奶、花”三大主导产业,栖霞区常年性菜地8万亩,奶牛存栏量8510头,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3000亩,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了八卦洲野菜基地,石埠桥千亩苗木繁育基地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2012年,栖霞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9.15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09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0.93亿元,下降0.1%;渔业产值0.81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6亿元,增长6.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3万亩,比上年增加1.9%;粮食总产量3.78万吨,比上年增长4.71%。第二产业栖霞地区手工业生产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时期。据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载,南京生产金银箔的发祥地在区内龙潭花园一带。当地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世代相传,素有“金箔故乡”之称。龙潭花神庙曾设金箔公会祠堂,尊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一说葛玄)为艺祖。明代开始,南京云锦织造盛极一时,促进了金箔、金线行业的发展。太平天国时期,因建造天王府,金箔用量大增,曾设金箔司,辖有三四百名工人。至清末民初,龙潭地区从事金箔金线生产的业户约100家,年产金线50万支,金箔生产以刘、葛、印氏等户影响较大,金线生产以李、张、谢、陈、徐、王氏等户较为著名。栖霞区是南京市重要的现代工业集中区,区内有部、省、市属工矿企业130多家,形成医药电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和石油化工四大支柱行业。境内国家级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建厂,如韩国LG在此建设国内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美国AO史密斯、瑞典爱立信、日本的夏普、荷兰飞利浦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已落户开发区。近几年,该区的一些乡镇工业园渐成南京市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美国欧文斯科宁挤塑泡沫板、日本小松工程机械、扬子江海陵药业等一批项目的发展前景对该区经济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栖霞区拥有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综合保税区、国际航运枢纽港区,规模工业产值列南京第一。南京开发区已形成光电显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四大支柱产业,艾欧史密斯、西门子、LG、夏普等56家世界500强公司在此落户。“中国南京液晶谷”正打造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产业链完整的世界级光电显示产业集聚区。2012年,栖霞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6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1%,其中: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62.64亿元和1800.18亿元,分别增长14.26 %和16.97 %;国有工业产值55.31亿元,增长26.01%;股份制工业产值292.92亿元,增长31.0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值1838.42亿元,增长14.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110.76亿元,下降7.44%。栖霞区面对环境约束和产业升级的压力,正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一方面做“减法”,关停并转原有的化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做加法,依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港和仙林科技城,聚焦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科技产业和物联网、3D打印、软件及移动物联网终端“三新”科技产业,提高新兴产业比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光电显示等支出产业,仙林大学城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建设了国家级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总部基地、研究院,并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等共建10多个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科技产业,物联网、3D打印、软件及移动互联网终端“三新”科技产业。2014年,栖霞“三大”“三新”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93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达80%。栖霞区已成功甩掉昔日化工重镇的“帽子”,变身科技产业高地。第三产业贸易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按行业类别划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0.22亿元,增长21.4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13亿元,增长4.31%;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20.25亿元,增长23.29%,零售总额占全部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0%,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30.10亿元,增长8.86 %。2012年,栖霞区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9.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6%;实际使用外资7.50亿美元,增长20.30%。对外劳务营业额1.51亿美元,增长6.36%,服务外包执行额14462.42万美元,增长35.99%。商务2014年,互联网经济就已成为栖霞经济发展新引擎。当年,该区互联网产业主营收入达220亿元,同比增长20.3%;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93亿元,同比增长35.9%。
社会/栖霞区
教育栖霞区是南京市重要的科技和人才集中区。区内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30多家,各类人才众多、研发实力雄厚。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仙林副城范围内,仙林副城规划东起七乡河、西至绕城公路,北起312国道,南至沪宁高速公路,总占地约80平方公里,由大学集中区,科技产业区组成,占地34平方公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校已入驻大学城。 2012年栖霞区学校基本情况表
8401 & 高中
3715 & 职高(电大)
2254 & 小学
22164 & 幼儿园
学生数中含办园点人数
- &科技2011年,栖霞区各级各类人才超过10万人,集聚了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2人,江苏省“双创”计划28人,南京市“321人才引进计划”52人,人才总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建成1200平方米人才科技馆,开展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荣获“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区”称号。201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行政区高新技术产品22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21个,经费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49%;栖霞区共3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了研发机构,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9个,共建研究生工作站2个。按照“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思路建设的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孵化面积16.7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70家。2012年完成专利申请2249件,比上年增长29.4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19件,增长21.5%;授权专利953件,比上年增长34.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4件,增长11.96%。文化栖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龙潭及东阳附近出土的文物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在“湖熟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秦建县后,交通便利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山川优美,风物宜人,文人墨客慕名游览,尤喜在燕子矶夜泊,即景赋诗,栖霞山更是雅士向往的地方。南朝以降,谢月兆、江总、皇甫冉、綦毋潜、刘长卿、权德舆、皮日休、顾况、徐铉、王安石、文天祥、张岱、曹寅等,都在栖霞留下瑰丽诗文。仅乾隆皇帝咏诗便有一百余首。栖霞山是南京佛教文化重要地域,栖霞寺被推崇为佛教“三论宗”的祖庭,所藏经书丰富,佛文化声名远播。栖霞境内的南朝石刻,在世界雕塑史上享有盛誉。南唐画家赵干所绘《江行初雪图》,描绘南京沿江一带的严冬景色,其景十之六七都在栖霞境内。龚贤的《摄山栖霞图》明丽秀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而《江行初雪图》则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0世纪末,在栖霞山千佛岩发现的“飞天”壁画,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新热点,为中华文化史再添一颗璀璨明珠。截至2012年,栖霞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已达1282.9平方米,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医疗三甲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他医院: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栖霞市中医院、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医院、南京市栖霞医院,栖霞市精神病院、江苏省煤炭医院、南京东瑞医院,栖霞市妇幼保健院、金陵石油化工热电厂职工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塑料厂职工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南京市炼油厂职工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化工一厂职工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职工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化肥厂医院、金陵石油化工公司烷基苯厂职工医院民营医院:南京蓝天门诊部2011年末栖霞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91个。其中,医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3个,门诊部(所)(含诊所)1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644张,卫生技术人员27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5人。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栖霞区销售基本药物4888.08万元,药品均价下降26%。组织卫生专家深入基层,举办137堂健康讲座、105场广场义诊活动,服务群众22860人次。正式启用8356平方米的区公共卫生中心,实现1.5万平方米的栖霞区医院南扩工程主体封顶。2012年末栖霞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医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6个,门诊部(所)(含诊所)13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787张,卫生技术人员28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88人。体育2012年,栖霞区新建社区室内健身房24个、乒乓球室20个。完成27个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任务。区体校柔道队参加江苏省柔道比赛获得2块金牌,6块奖牌;市队区办射击队参加江苏省飞碟个人冠军赛获得第三名、第五名,飞碟锦标赛获得团体第三、四、五名;组队参加南京市二十届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摔跤、散打、拳击、柔道、击剑、健美操、幼儿舞蹈、赛艇、龙舟等比赛,获得45.5枚金牌、36枚银牌、24枚铜牌,向市输送28名优秀运动员。栖霞区全民健身中心已于2012年8月底封顶。
工业/栖霞区
栖霞区名优产品 年,栖霞区区属工业和乡镇企业共创部、省、市优质产品31个,其中部优9个,省优7个,市优15个。名优产品产值占栖霞区工业产值的3.4%,这是历年来栖霞区实现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推进优质产品战略的成功体现。新型建材 栖霞区主要建材企业81家,主要生产水泥、商品混凝土、塑钢门窗、水泥制品、挤塑泡沫保温板、硬石膏砼胀剂、耐火材料、玻璃、砖瓦、石料、石灰等产品。1999年职工16616人,固定资产原值383412万元,完成年产值109731万元,占栖霞区工业总产值的6.21%,利税3540万元,占栖霞区工业利税1.51%。精细化工 栖霞区主要化工企业117家,主要生产烷基苯、三聚氰胺、三氯化铁、氧化钾、苯胺、硫酸、磺酸、聚氨酯、对甲酚、264抗氧剂、尿素、橡胶防老剂等产品。1999年职工36036人,固定资产原值774402万元,完成年产值753790万元,占栖霞区工业总产值42.67%,实现利税179022万元,占栖霞区工业利税总额76.14%。机械 栖霞区主要机械企业134家,主要生产石化机械、工程机械、医疗机械、离合器总成系列、五氧化钒、铝合金、高压电瓷、高压开关、刮板输送机、运输机、工业泵、省煤器、电炉、电缆、热管、火花塞等产品。1999年职工20613人,固定资产原值147066万元,完成年产值176846万元,约占栖霞区工业总产值的10.01%,实现利税4649万元,占栖霞区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1.98%。电子 栖霞区主要电子企业35家,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热敏电阻,电视机、冰箱、空调器、电封炉等产品,以及显像管再利用。1999年职工14389人,固定资产原值259767万元,完成年产值230257万元,占栖霞区工业总产值的13.03%,实现利税15581万元,占栖霞区工业利税总额的6.63%。
农业/栖霞区
栖霞区种植业 2005年栖霞区种植业产值达59684万元。2005年栖霞区粮食实收面积3460公顷,其中小麦1000公顷,水稻1600公顷,玉米等其它粮食作物面积86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233公顷。栖霞区粮食平均亩产为437千克,总产22678吨。其中小麦平均亩产352千克,总产5280吨;水稻平均亩产571千克,总产13704吨。油菜平均亩产144千克,总产2635吨。栖霞区蔬菜播种面积达10.6千公顷,全年蔬菜总产18.2万吨。林业 栖霞区林业用地面积为5309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785.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0.1%,林分树种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国外松、栎类、杨类、柳树、杂阔等,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果树,竹林主要有毛竹和读竹,疏林地115.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主要树种有松、杂阔等,灌木林地30.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57%,未成林造林地316.3公顷,占林地面积5.9%,主要树种为意杨和柳树,宜林地61.3公顷,占林地面积1.2%,栖霞区农田林网面积6900公顷,森林复盖率22.9%。养殖业 2005年栖霞区共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62户,养鸽大户7户,养奶牛大户11户。2005年栖霞区饲养奶牛3025头,饲养生猪90615头,饲养家禽164.76万只。2005年完成水改旱27.3公顷,挖池养殖24.8公顷,兴林抑螺299.8公顷,沟渠硬化70千米,垦种灭螺67.3公顷,淘汰水牛209头、羊371只,普查牛2535头次、羊951头次、猪76头次。2005年,栖霞区水产养殖面积1200公顷,其中池塘面积933.4公顷,河沟面积267公顷;现有休闲渔业示范点10个,休闲渔业垂钓水面98公顷,全年放养斤两鱼种1285吨, 仔口鱼种465吨,完成水产品总量5008吨。
科技/栖霞区
1996年中国国家科委授予栖霞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县)”称号。自1996年来栖霞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上围绕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发展特色野菜、奶牛养殖,大力施行“品种、技术、知识”三更新工程示范带动高效农业发展,建立“中草药实验基地”,建设“观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工业上施行政策驱动、政府扶持,先后出台了《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办法》、《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办法》、《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意见》等政策,并成立了南京金港科技创业中心,专门配套政策《扶持金港科技创业中心发展意见》,以更加完善的服务,更加规范的管理,更加高效的机制,更加优良的环境,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发展的基地。栖霞区有民营科技企业23家,银山电子和迈特电子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化工、医药行业形成一批有科技优势、有市场优势的拳头产品。
教育/栖霞区
栖霞区栖霞区共有幼儿园82所,251个班,幼儿园人数为8745人,其中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有8所,国营大中型企业办的幼儿园19所,部队院校办园1所,私人办园3所,村办园51所。形成政府、社会、个人等多元化办园机制。栖霞区共有小学73所,其中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办的学校有58所,国营大中型企业办的子弟学校(含1所民办校)有15所。现有初中28所(含完全中学及职业中学中的初中),其中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办学的有13所,国营大中型企业办学的有12所,民办学校3所(南江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现有高中7所,地方办学3所,企业办学3所,民办学校1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栖霞区共有职业技术学校7所。其中:江苏省重点职业学校2所(迈皋桥职业中学、龙潭职业高级中学);南京市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新港职业学校、伯乐集团职业学校);举办职业高中的普通中学有2所(中桥中学、马群中学);民办学校1所(南京师萃职业技术学校)。
医疗/栖霞区
栖霞区开发了栖霞区合作医疗电脑管理系统,已完成了农村常住居民个人资料录入系统、参保人员照片摄入系统、合作医疗镇村及个人账户管理系统、门诊病人管理补偿系统、住(转)院报销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收费项目管理系统、疾病管理系统、网络数据传输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系统等部分的开发与测试,进行了栖霞镇局网络试运行。完成了栖霞区的联网。合作医疗网络化管理,彻底解决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栖霞区农村合作医疗集资、就诊、补偿、结算、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查询、统计、上报等方面工作的全程自动化,彻底消除合作医疗实际动作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杜绝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增加农民对就诊医院的选择权利,提高对农民医药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满足农村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旅游/栖霞区
栖霞区六朝石刻 位于栖霞街道十月村,以辟邪为最上品。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以其能辟御妖邪,故名。十月村一带的辟邪现存有三处,皆为南梁盛期作品,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一在甘家巷小学内,为萧秀墓石刻,形体粗壮丰润,头、翼、足刻划得细致,余皆洗练。其西为萧儋墓,风制相仿,奇特的是,在一大辟邪腹下横置小辟邪,老迈稚勇,相映成趣,寓濡沫嬉戏于威仪穆穆之中,可谓境、趣双高。再西是萧景墓,除辟邪外,尚存一亭亭石阕,阕身为直形,绕以绳辫浮雕,莲瓣形柱头上更立一小辟邪,精致凝炼于雄豪中。舍利塔 位于栖霞区栖霞寺藏经楼南侧。相传隋文帝曾遇神尼,得舍利数百颗。登基后有意重兴佛法,乃两次下诏,要天下八十三州各选一有山水之寺或清静寺院建舍利塔。并派高僧等分道将舍利子送往各地置于塔。特诏令首先送往蒋州(隋时南京为蒋州)栖霞寺,舍利塔由此而建。隋时,原塔系一座木塔(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建成),因岁月剥蚀而毁。至南唐时,佛教又兴,南唐杰出文化名人高越和林仁肇主持重修栖霞寺时兴工重建,成为今日仿木结构的石塔。高越为之写了《舍利塔记》一卷。死后亦埋葬在寺院山外的坡地上。舍利塔系石塔,规模虽不大,但造工十分精致,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石灰岩与大理石相结合垒砌而成。其结构采取先制就所需石料配件,然后接榫安装,精密稳固,虽历经千年风雨兵燹而依然完好。舍利塔为八面五级,连基座共七层,高18.04米,构筑别致。由塔基须弥座以及五层密檐式塔室构成。栖霞区栖霞寺 栖霞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严重毁坏。自1980年起,人民政府对这一千年古刹进行重新修缮,栖霞寺规模空前,名播遐迩。现寺前彩虹明镜和月牙池,右侧有明征君碑,左侧有赵朴初重修栖霞寺碑记亭;寺内有弥勒殿、毗卢宝殿、方丈室、法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祖堂、宗仰上人纪念堂、千佛斋素菜馆等,栖霞寺古建筑皆依山势,层垒而上,殿宇楼阁极其宏伟,殿西摄翠楼遥对东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燕子矶 位于栖霞区燕子矶公园东北端,西、北、东三面临长江,面积约1.1公顷,矶头海拔38米,峭壁悬崖陡立江水之上,基础部分由紫红砂砾岩与砂岩组成,矶顶粘土堆积,艳阳高照时,红岩绿树,壮丽无比。矶丘的地层陡立,并靠长江,江涛的持续冲击,岩体极易崩坍,以致在临江一面造成山崖壁立,乱石穿空,为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势。自古以来,此处就是有名的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子矶不仅是历史上闻名的旅游胜地,而且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和有名的渡口,历史上许多来往于此的文臣武将,无不在此对景书怀。相传元代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所着《游记》就有对燕子矶的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经登矶,留下打油诗,现已被勒为石刻;公元1645年,著名抗清将领史可法曾登临矶顶,写下《燕子矶口占》诗,龚贤亦到过燕子矶,借景抒发情怀。南京市鼓楼畅观楼《圣谕》碑上记载着康熙皇帝游燕子矶的盛况。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矶,留下诗作。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此立了两块木牌,劝诫轻生者。建国后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陈毅先后游览过燕子矶。幕府山 幕府山位于栖霞区境内,山峦延绵起伏,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12里。幕府山有五座山峰,主峰名北固峰,高70余丈,峰下有幽深的石洞。中峰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胜;西北二峰合称夹萝峰,俗名“夹骤峰”。幕府山东面,沿江有石灰岩山岭,明洪武年间在山旁建有观音阁,故名观音山。至明英宗时,因阁建寺,名弘济寺,后和永济寺,为南京一大古刹。入寺门即见殿在山腹下,深丈许,中空无底,架木为龛,前楹有石碑,摹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
所获荣誉/栖霞区
全国文明单位(仙林街道)
2013年度江苏省价格工作先进单位(栖霞区物价局)
南京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江苏省无“小耳朵”先进区(栖霞区文广局)
2012年度南京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安全社区(仙林街道)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2011年12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1:04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