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如何lte重定向 切换 重选到cdma。电信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LTE测试:网络切换和混合组网存难点
由于3G和2G系统的特殊性,4G与2G/3G系统互操作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如中国移动推动的语音解决方案CSFB至GSM与国外主流运营商语音解决方案存在较大区别,中国电信TD-LTE与CDMA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更是全球没有先例,VoLTE与2G/3G的切换流程比较复杂。
  LTE网络、2G和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多模、多制式、多频的融合也是运营商建设LTE网络的基本策略之一。经过业界的持续努力与实验网的验证,LTE网络测试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多网协同的发展方向上,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积极应对。  第一,从业务层面来看,时代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到了LTE时代必将进一步提升应用。从网络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业务消耗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比如P2P类业务的定期更新数据包会占用大量空口资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一代移动网络也需要这些新业务持续的需求以拉动其发展。因此,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消耗需求是&疏&而不是&堵&,解决的思路之一是在空口对业务加以识别和支持。这样的需求对监测仪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空口测试仪表能识别、分析业务,并与底层信令和物理层过程进行关联分析,以共同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  第二,从测试方式来看,测试数据采集技术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仍有大量的数据采集通过人力来完成,工作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自动化分析水平、智能分析功能及管理能力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水平较高,中西部区域则有待提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利用和推广。  第三,互操作技术方案复杂。网络部署完成以后,2G、3G和4G网络将长期并存,考虑到4G网络的覆盖逐步完善,因此网络部署必须考虑网络间的互操作。蜂窝系统既要支持4G系统内互操作(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同时也要支持4G与2G/3G的互操作。由于3G和2G系统的特殊性,4G与2G/3G系统互操作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如中国移动推动的语音解决方案CSFB至GSM与国外主流运营商语音解决方案存在较大区别,中国电信TD-LTE与CDMA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更是全球没有先例,VoLTE与2G/3G的切换流程比较复杂,同时FDD和TD-LTE混合组网技术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互操作测试任务仍艰巨  三大运营商3G网络已完成大规模建设,新部署的LTE网络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达到2G/3G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且VoLTE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因此LTE与2G/3G网络不能孤立运行,必须通过互操作来保证业务在网络之间的连续性。LTE与2G/3G的互操作包括语音互操作和数据互操作。  以中国移动为例,对于数据互操作,不仅要求TD-LTE与TD-SCDMA之间实现空闲态的双向重选、连接态的双向重定向,还要求TD-LTE与GSM网间实现互操作以保证业务连续性,复杂的切换场景对测试工作而言是艰巨的挑战。  对中国电信而言,对于语音互操作,由于LTE和CDMA电路域没有互操作关系,语音方案初期可考虑SVLTE(单卡双待机)方式,终端支持语音和数据并发,未来考虑适时引入VoLTE方式承接语音业务。对于数据业务,HRPD现网可升级至eHRPD,采用非优化切换方式保证LTE与eHRPD数据业务连续。  面对即将到来的LTE商用普及,为保证优质的用户体验,运营商的LTE测试一方面需要加强模拟各类终端业务在不同场景下的边缘切换,使实际网络中的多模终端尽可能地驻留在LTE网络。在网络负荷过高时,根据QoS机制,尽量保障VIP客户的用户感知;在LTE与2G/3G切换时,控制好切换门限。另一方面需要针对现有不同的终端、不同的版本类型、不同的即时通信业务、不同的软件应用版本,开展LTE两大制式与2G/3G之间的互操作切换测试验证。通过模仿用户体验情况,摸清其进入休眠态的时长、登录行为、心跳周期、收发消息行为等等,加强测试保障,指导故障排查与优化工作。此外,还需要针对3G/4G互操作策略开展分场景(室内、室外、电梯等)的参数配置优化实验并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输出更切合现网、贴近用户体验的网络参数配置建议。  面向VoLTE,由于目前尚未成熟,因此运营商可通过实验室测试检验系统侧对VoLTE和eSRVCC的支持程度,结合外场测试情况验证真实网络下的VoLTE语音质量及考察对现有规划的影响。在VoLTE测试中,运营商可建立或进一步完善自动路测系统,利用远程控制设备自动获取测试控制信息并自动执行测试、传输数据到中央服务器,并自动输出报表。  智能管道应具备三种能力  运营商在LTE时代应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价值,通过对网络信令层的分析,分析、识别用户的终端业务行为;利用KQI指标量化体系,掌握用户或指定用户群的实际通话感受、数据业务使用感受(包括网络/非网络原因造成的通话质量与通话行为感受),帮助运营商客观了解用户使用业务的感受度。打造智能管道,运营商应该具备三种能力,分别是个性化需求识别的能力、个性化匹配/分发的能力和支持聚合模式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搭建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应具备以下能力:  1)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市场精准营销;  2)根据网络关联模型,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通过差异化服务,更好的实现流量经营。  对此,带宽管理技术(DPI与DFI)、P2P流量识别技术和流量控制技术、基于Hadoop的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等有助于运营商搭建大数据挖掘测试平台。
责任编辑:voyager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通信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光通讯射频工程硬件工程猎头职位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江苏省/无锡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2g能重定向到4g吗_百度知道
2g能重定向到4g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懂的就别来捣乱,也就是你在所有网络下都可以免费用  电信是不会对手机使用几G做区分的。移动公司客服就是机器人,每个人回答都可能不一样。  电信的几个爱看APP定向流量。  请采纳
可以,CSFB后重定向至4G。移动就是这样操作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重定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LTE:两网融合可从松到紧 室内覆盖成棘手问题 - 推酷
LTE:两网融合可从松到紧 室内覆盖成棘手问题
【赛迪网讯】“融合组网、利在长远,多网叠加、左右互博。”在近日举办的2014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上,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无线技术首席专家马红兵面对4G当前所处的阶段如此说道。他认为,当前的网络异常复杂,挑战也异常严峻,一方面要面对TD-LTE与LTE FDD的融合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面对三张蜂窝网(4G、3G、2G)网络融合与投入取舍的问题。
马红兵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2014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4G元年,中国的LTE网络在今年也得到迅猛发展。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应用深入发展,很多技术问题被提到讨论桌上,被业内人士所正视,并亟待产业界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
融合组网非一蹴而就 混合组网时不我待
混合组网使网优和运维更加复杂,如何减少运营成本实现网络自组织化也是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FDD LTE与TD-LTE标准同源,优势互补,两者融合为ONE LTE 已成为业界共识,能够为用户带来最佳的业务体验。但是,现实情况是目前运营商拥有多张不同制式的蜂窝网,每张网络均拥有一定量的用户。无论从建设成本出发,还是从市场需求考虑,LTE网络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尊重通信产业链客观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循序渐进的发展。
“基于LTE系统的FDD 与TDD在标准、终端和产业等方面高度一致,充分利用两者融合优势可高效发挥资源和产业能力,从设计组网的角度,要重点考虑如何通过业务适配、互操作参数、负荷均衡参数等优化设置保证整体网络性能。”业内专家、中国移动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建明表示。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沈嘉认为,我国已开展TD-LTE与LTE FDD混合组网试验,但从需求、技术、演进成本、市场竞争等各角度考虑,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载波聚合、联合传输等新一代融合组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才刚刚开始,对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也需要深入分析。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电信运营商从混合组网到融合组网,按照从一张松耦合网络向融合网络演进,需要经过3个阶段:一是松耦合组网方式。由于受限于产业链的成熟度,TD-LTE与LTE FDD单独建网。两张网实现终端侧空闲态的网络重选及业务重定向功能以初步实现两网间负载均衡和业务转移。此外,LTE FDD与3G网络实现连接态的互操作功能。由于TD-LTE网络独立,该模式好处是网络架构及移动性管理相对简单,且可各自独立优化,但缺点是建网成本高,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且终端耗电较高。
二是紧耦合组网方式。随着产业链和标准的成熟,通过引入较低的TDD频段提升TD-LTE网络覆盖以及加强LTE FDD与3G之间的互操作,实现4G和3G网络进一步融合。该模式是终端省电,但缺点是“三模混合组网”网络架构、移动性优化相对复杂。
三是融合组网方式。随着产业链和标准非常成熟,网络建设需充分利用TD-LTE和LTE FDD的资源,实现整个网络的容量融合,从根本上实现完全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该阶段网络和终端支持TD-LTE 和LTE FDD多载波聚合以及多流聚合技术(MSA),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的灵活分配和分享。
当然,混合组网使得网络优化和维护更加复杂,如何减少运营成本实现网络自组织化也是未来重要课题。“从用户体验角度看,实施混合组网可让用户尽快在更大的范围内享受LTE高速服务;从推动自主创新角度看,尽快展开混合组网可奠定我国在LTE混合组网方面行业领导地位。”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部工程师许森表示。不过,他也强调,混合组网在标准、组网技术以及产业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需加大投入,进一步研究,率先抢占混合组网技术制高点。
覆盖是竞争关键 室内覆盖地位突出
开展LTE新建室分和室分改造,形成建设进度、投资效益、网络质量综合优势是重点。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浅谈LTE网络互操作
&&& 全球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通信在各地的应用进程。举例来说,2009年初中国颁发了3G牌照,而同年年底,北欧的LTE小规模商用网络便投入了使用;业界预计2010年底,将会有22个LTE网络开始提供商业服务,而即便到了2011年,仍将有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2G网络还无法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
&&& 无线网络并不像基站和手机间的无线电波那样虚无缥缈,其框架中的骨干部分是由有线网络构成的,只有&最后一公里&由基站系统和终端交互完成。所以,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从一张白纸变成了类似交通网的情况:从马路到高速公路,从田间垄到盘山道,从高速铁路到海空航线,层层叠叠,盘根错节。
&&& 当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闪亮登场之时,它不但需要从方方面面超越老一代技术,同时还需要面对现存网络给它带来的种种限制。本文将分析这些局限造成的影响,并为运营商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
&&& 移动通信的四世同堂
&&& 运营商的困境
&&& 为什么现存网络会成为新技术的绊脚石?这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虽然早在协议制定阶段就已实现了对老技术的全面超越,但是运营商并不会因此对网络进行全面替换,除了频谱和基站资源等限制外,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
&&&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移动通信运营业的一大特点是固定成本巨大而单位变动成本很小,也就是说,运营商为运营牌照和网络建设的支出往往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其用户每增加一分钟的通话而新增的成本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在这样的行业里,前期决策十分重要,一旦规模投入就很难回头:已经投入的资金都将成为沉没成本无法挽回,其规模将远大于选择不同方案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所以运营商的决策往往具有连贯性,每项技术的投入策略都会一直持续到&收获的季节&,这是现代企业经济决定战略的典型例证,从环保的角度看,也抑制了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
&&& 多制式系统共存
&&& 面对残酷的竞争,运营商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保护投资,充分利用现网资源,又可以充分满足终端用户的业务需求。
&&& 全球主流设备制造商也深刻意识到了运营商的这种困境,纷纷绞尽脑汁,为运营商整理思绪,提供客户化综合解决方案。如今,多制式网络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已成为业界共识。也就是说,同一家运营商将同时运营2G、3G、LTE甚至4G网络,而且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 以大类技术划分,2G/3G/4G在不久的将来将实行三代同堂,如果划分细一些,从GSM到LTE-A,将会出现四代甚至更多代通信技术的市场共存,形成原因也来源于细分市场:
&&& 2G网络虽已年迈,但对于语音和短消息用户而言依旧游刃有余;
&&& 3G网络年富力强,可以应对从语音到数据业务的大部分场景,但是对数据业务的支持有限,对于高速,高吞吐率的业务力不从心;
&&& LTE和4G网络正在茁壮成长,是高速数据业务的福音,但在目前看来,初期的商用网络无法全面支持传统语言业务,与互联网、WiFi等宽带技术相比,高昂的数据业务资费也将在一段时间内阻碍价格敏感用户的进入。
&&& 综上所述,没有一种网络可以覆盖所有用户的需求,即便不考虑保护现网投资,由于目标细分市场的覆盖面小,依赖单一制式网络的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越来越明显的劣势地位。
&&& 系统间互操作策略
&&& 系统间互操作是多制式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只有实现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并发挥各网络优势,满足各目标用户群的差异化需求。
&&& 众所周知,技术的前向兼容比后向兼容容易,毕竟现有技术是可知的,在经济可行时,前向兼容是广受欢迎的;而对于未来技术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后向兼容的难度也呈指数级增长。通信系统同样如此,新生技术应努力向前兼容,具体到互操作策略,新的制式首先应满足向旧制式的切换。正基于此,讨论系统间互操作问题,应立足于一种新技术,那么选哪种技术呢?
&&& 4G标准将于2010年第四季度确定,在产业链形成前不宜作为立足点,退而求其次,我们选择准4G技术&&LTE,与GPRS之于GSM,HSPA之于UMTS,EV-DO之于CDMA2000不同,LTE名曰&演进&,实为&革命&,她并不是3G的增强型技术,而是LTE-Advanced的先导,其采用了与后者完全相同的系统架构SAE。同被称为3.x G技术的HSPA/HSPA+采用的则是UMTS系统架构,向4G升级将是一次天文数字般的投入,而LTE向4G的演进将更多体现在软件升级方面,二者的成本差异决定了LTE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此外,全球已有33个国家80位运营商承诺建LTE网络,LTE产业链迅速成熟,系统间互操作策略在现阶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LTE系统间互操作背景及需求
&&& 由于本文涉及系统互操作,有必要先对各制式系统侧的惯用名称做一对应介绍:LTE对应E-UTRAN,UMTS和HSPA对应UTRAN,GSM和EDGE对应GERAN,CDMA对应1xRTT,其演进至3G标准的CDMA2000则对应HRPD。
&&& LTE作为新建系统,如何做到与现有网络优势互补呢?中兴通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商,也是近年全球增速迅猛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以其解决方案为依托,介绍LTE的部署方案以及系统间互操作策略。
&&& LTE拥有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大吞吐率和高用户容量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可用频谱资源频段过高,暂时不支持语音业务的不利局面。E-UTRAN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只是作为核心商务区的连续覆盖,因为该区具有人口密度大,高速业务需求高的特点,而核心商务区的面积相对全覆盖,所需基站数量较少,语音业务可以由现存 GERAN或UTRAN支撑。根据同样的原理,UTRAN用于城区覆盖,GERAN的频点最低,全覆盖所需成本也是最低的。这种网络部署策略与各制式网络的特点和局限高度匹配,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 LTE系统间互操作策略
&&& 在新网建设中,既要保证新引入技术可以切实提高用户体验,又要考虑现网用户业务的连续性和新系统的引入给原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LTE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在LTE网络部署的不同阶段,系统间互操作的策略分别如下:
&&& 测试与小规模商用
&&& 任何一种新制式网络在商用之前都必须做充分的测试,目前LTE实验局遍布全球,即将拉开高速增长期的序幕。全球领先的主流运营商选择在某些大城市的核心商务区和其他热点地区引入E-UTRAN,该阶段主要为室内静态应用场景,绝大部分商用终端以数据卡形式出现,主要业务为互联网宽带接入。综上可知,此阶段对系统间互操作需求较小,此时系统通过小区重选和重定向功能来支持用户的移动性需求。
&&& 逐步扩大范围
&&& 随着无线宽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用户逐步增加,E-UTRAN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充,该阶段LTE应支持语音功能,但仍以数据业务为主,终端日渐丰富,业务覆盖人口小于40%,对数据业务的系统间互操作有强烈需求。此时应考虑支持数据业务的移动性功能,包括eNB内/间切换、E-UTRAN与UTRAN/GERAN间的分组域切换等等。
&&& 大规模商用
&&& 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和需求的增长,E-UTRAN终将大规模部署,覆盖城市的全部区域和其他大部分区域。该阶段要求网络完全支持语音呼叫业务,LTE手机成为主要终端形态,业务覆盖人口大于70%,对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系统间互操作有强烈需求。此时应考虑支持语音业务移动性功能。
&&& 网络升级策略
&&& 以上是针对多制式网络共存问题的LTE部署策略,但正如前文所述,系统的后向兼容是很困难的,要实现系统间互操作的硬件支持,需要升级UTRAN/GERAN设备使之全面支持3GPP R8协议乃至后续版本,但硬件升级意味着新增成本压力以及对现网稳定性的影响。所以具体采取何种方式需要根据运营商具体情况定制解决方案。以RAN侧为立足点,中兴通讯提供几种典型方式供运营商参考:
&&& UTRAN/GERAN设备不升级
&&& 由于种种原因,运营商不具备网络升级条件,此时eNB设备支持前向兼容,随着LTE的部署,系统支持从E-UTRAN到UTRAN/GERAN的小区重选、重定向、数据及语音的单向切换;由UTRAN/GERAN到E-UTRAN只支持小区重选,而且时间较长,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 UTRAN/GERAN设备全面升级
&&& 现网设备全面升级支持R8协议,小区重选、重定向、数据切换均可以在多制式网络中灵活实现。这需要在2G/3G的系统设备中增加广播信息、重定向(包含测量配置)及系统间切换功能。
&&& UTRAN/GERAN设备少量升级
&&& 运营商对现网进行选择性升级,使之支持部分R8协议功能,这样可以实现E-UTRAN和UTRAN/GERAN之间的小区重选、重定向,以及数据和语音业务的单向切换。和方案2相比,现网只需增加广播信息和重定向功能,这样在同时覆盖多种RAN的区域,LTE拥有最高的优先级,用户将优先驻留于E-UTRAN。这种方案是在性能和投入成本之间选取的折衷方案。
&&& 语音业务策略
&&& 关于语音业务,上文已有介绍,但是由于现阶段的LTE语音协议刚刚冻结,E-UTRAN对语音业务的支撑力度不够,以手机形式出现的LTE终端近期也无法投入商用,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UTRAN/GERAN继续支撑语音业务。所以现存的系统间语音切换,只包括由E-UTRAN向UTRAN/GERAN的单向切换,目前的互操作策略包括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和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策略等。前者是基于IMS的系统间语音切换解决方案,旨在保证移动用户语音业务的连贯性,切换是在分组交换域完成的;后者充分利用UTRAN/GERAN的电路交换域,当LTE用户发起语音业务时,将自动切换至3G/2G网络的CS域。随着语音标准的逐渐明晰,语音切换方案也将更加接近实际场景。
&&& 系统间共享策略
&&& 四世同堂意味着多代人同享一片蓝天、厅堂和院落,多制式网络并存同样要做到基础设施的共享,既显著降低了运营商的设备投资成本,又可以实现通信行业的低碳理念,可谓一举多得。但如何实现共享呢?
&&& 站址共享
&&& 基站站址共享最容易被首先想到,在设备体积允许的情况下,站址共享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租赁、工勘、线缆和基站环境所需的其他成本的节约。尽管受到网络频段和覆盖面积等因素的制约,站址共享仍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案。在上述LTE系统间互操作策略中,早期LTE应用于核心商务区,并不要求实现连续覆盖,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大量采用站址共享的方法。
&&& 设备共享
&&& 系统设备共享是运营商最希望的,但是这对早期产品的后向兼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大部分设备提供商并不支持多制式系统设备的共享。中兴通讯的无线系统设备统一平台在此时得到了青睐,其无线系统设备采用统一的MicroTCA硬件平台架构以及SDR软件平台。统一平台一方面加大了设备零件的通用性,降低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不同制式网络的小区可以共享基带单元,如图2所示,同一个BBU可以同时连接分别支持G/U/L的RRU,实现了三模网络的设备资源共享,使设备共享率达到新的高度。
&&& 网络共享
&&& 从广义上讲,共享不同网络的共用部分都可以称为网络共享,但是在业界,网络共享有其特定含义:它特指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共享,网络制式并不是其关注重点。网络共享涉及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从通常角度看,运营商是竞争关系,但是网络建设投资数额巨大,每个运营商建一张网又严重浪费,所以在网络共享方面的合作是一种明智之举。除了上文提及的站址等方面的共享,同制式网络还可以实现基站共享、传输共享、频谱共享和区域漫游等策略。从设备实现角度看,硬件没有增加多少复杂度,关键是软件部分实现系统设备与不同运营商的业务及统计系统的匹配等工作,使得共享网络的运营商总成本得到切实下降。
&&& 系统间互操作解决方案是实现多制式网络共存的关键策略,与网络共享、网络传输等方案有机组合,可以实现对现有网络的最大化利用,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和日常运维成本,使运营商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观的成本优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北京元坤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86)010-104578 深圳电话:(86)1
传真:(86)010-104597 客户服务:
通信地址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嘉业大厦10层第8-9室
邮政编码:100086 通信地址二(深圳):深圳福田区中航路鼎诚国际大厦北座801室
京ICP备 号-2
京公网安备96号当前位置:&&&系统间互操作- 5.4.1- TD-LTE重定向至GSM(R8重定向,不支持异系统测量)(从log中查看信令,发现成功9次,任务量的90%) 系统间互操作- 5.4.1- TD-LTE重定向至GSM(R8重定向,不支持异系统测量)(从log中查看信令,发现成功9次,任务量的90%)分享用户:资源分类:文件大小: ---资源类型:浏览次数:5次发布日期: 20:31:42资源类别:目录其它:2次下载/0次保存
收藏资源:
也许对您有用的百度云盘资源推荐百度云盘分享达人推荐相关百度云盘资源推荐15*******分享的百度云盘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te盲重定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