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众创示范基地墙体材料示范乡镇项目汇报

2015最新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5最新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高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面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推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重点项目承接、实施和监管等环节,深入住建、国土、农业、水利、城投公司及部分乡镇和项目业主,全面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我县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我县项目建设实际,形成如下专题。
  一、在建各类项目建设情况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年我县中央投资项目共19个,截止2015年4月底,两个年度的中央投资项目已开工17个,已有3个项目竣工,未开工项目2个。
  (二)自治区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15年我县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个,均是预备项目。一是天峨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试点工程一期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3400多亩,项目已于3月27日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已着手开展用地预审、环境评价、规划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前期工作。二是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龙滩翻坝系统工程一期工程。项目业主为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
  (三)市级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15年我县列入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续建项目3个,竣工项目1个,前期工作项目1个。
  一是新开工项目:分别是粮食局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城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第六小学建设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322万元。其中,两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均已于1月份开工建设,目前都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总体规划批复,预计在9月份完成前期工作,正式开工建设。
  二是续建项目:分别是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续建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80万元。其中,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场坪开挖,正在进行主楼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正在进行龙滩公司转角至法院段、向阳路印刷厂段的施工,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正在进行桩基部分施工,因受群众强烈阻工已停工,目前我县正在考虑强制性保护施工。
  三是竣工项目和预备项目:竣工项目为旺谷新型材料厂方解石加工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试行生产;预备项目为县城三桥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的编制和项目立项批复,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
  (四)县级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2015年我县计划安排投资50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共118个,总投资108.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4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99.9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8.72亿元,一季度已经开工建设16个,占年度计划开工任务的29.6%,完成投资0.7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7%;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3.92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5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0.5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4.8%;竣工项目23个,总投资4.6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9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0.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6.7%;计划开展前期工作项目31个,总投资263.56亿元,年度计划投入前期工作费0.39亿元。
  (五)其它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在抓好以上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县还积极与其它项目业主协作配合做好以下几个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工作:
  1.加快推进天峨县交连岭风力发电站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天峨县向阳镇西北面的交连岭一带,距离天峨县城直线距离约35km。场址中心地理坐标约为E106&51'11.01&,N25& 5'44.99&。根据初步风机布置,初估装机规模约为100MW, 拟安装50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预计投资8.91亿元。项目业主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交连岭风电场项目内部立项工作推进中,争取尽快通过内部立项后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目前场址范围内四座测风塔正常测风中,计划近期对新增立的三座测风塔进行验收,对原设立测风塔进行巡检。
  2.加快推进龙滩升船机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建设500吨级升船机(兼顾1000吨级单船)1座。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项目业主为大唐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目前正在启动前期工作,计划2015年6月开工建设。
  3.协调推进龙滩水电站二期工程。配合龙滩水电站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目前项目还在论证中。
  4.协调推进河池&天峨桂黔红水河经济合作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按广西A类产业园区规模设计,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10万人,预计年GDP达150-200亿元人民币。计划将其建设成为黔桂产业合作基地、承接西南出海大通道中转加工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样板区、区域合作创新试验区、移民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园,发挥珠三角、东盟面向中国西南的水陆门户、物流枢纽 ,广西迎接贵州乃至大西南出海的大通道,河池对接成渝、黔中经济的桥头堡作用。目前,我县已启动项目的规划等相关前期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对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劲的拉动作用,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增长33.0%,增速排在全市第3位,仅次于巴马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一是全县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全县一、二、三产业之间没有形成协调发展,70%以上的工业产值主要依赖于龙滩水电工业。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县属工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边远山区发展滞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库区生产开发和后期扶持工作还比较繁重。四是交通发展滞后,对外无高等级公路,通达能力差。
  在项目投资建设方面:一是项目建设管理仍待完善。各类项目策划的力度、深度不够,重大项目储备少,而且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项目建设缺乏激励机制,策划、报送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造成项目开工接继不上。部分部门对项目前期工作不够重视,项目报批材料不齐,影响项目审批材料及时上报;部分项目报批材料质量不高,反复完善报批材料耗时较长。三是资金缺口大,筹措难。由于我县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项目融资难度大,地方财力有限,自筹资金难,影响重大项目推进。四是项目用地指标的落实制约项目前期推进。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征用难度加大,部分项目土地审批权上收中央,对项目土地征用审批的程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用地指标问题已成为制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的首要因素。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认识。重点项目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助推经济的载体。没有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劲拉动,全县跨越发展也是一句空话。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项目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围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项目、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龙滩翻坝系统一期工程、龙滩升船机工程、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名镇建设等领域投入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和项目对接,争取更多国家、自治区、市规划的重点项目和产业布局项目资金,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全县重点项目前要充分研判和论证,听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立足我县资源和实际情况,把握我县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新形势下重点项目工作的新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国家、自治区、市相关政策,掌握现阶段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扶持重点,确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比如,生态移民搬迁、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项目。同时,要从方向性、长远性、战略性的角度,进行充分论证,增强重点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损失、时间浪费和机遇丧失。
  (三)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的用地难题。一是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对征地入驻后,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且短时间开工无望的项目,占地面积大而建筑面积小的项目,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项目,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通过&腾笼换鸟&把优势项目引进来,由于不需要利用新的增量土地,引进的项目开工快、投产快,尝试运作&无地招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对低效用地的部分企业,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限制建设单层厂房,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投资率。二是健全和完善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同时,要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四是兼顾群众和项目单位双方利益,做好拆迁补偿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地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四)进一步破解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继续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另一方要面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合理、合法投资。
  (五)进一步强化科学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有利平台加大招商推介力度,重点引进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碳酸钙等工业项目和小水电、风电等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优势,提高招商项目包装推介水平,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严格项目预审制度,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项目落户。力争引进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六)进一步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需要在诸多方面协调、对接、统筹,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合力推进。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围绕重点项目的谋划、审核、用地、环评、规划、统计监测等关键环节,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真正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形成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七)进一步理顺重点项目管理机制。要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的要求,认真抓好项目对接协调,认真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已开工的项目和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并形成更多的工程量和投资量。各项目包抓领导和单位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多深入一线,加强协调与服务。对已开工的项目,要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对未开工项目,要自加压力,深刻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相关措施,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开工。继续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一套实施方案的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内容、时间进度、实施标准,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建设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联合检查和专项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八)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相关部门应统筹协调全县项目前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开发策划、深化前期、动工建设、竣工投产的接续机制,形成每年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扎实细致全面分析项目信息,为政府决策项目建设提供切实可行计划。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增强捕捉项目信息的敏锐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抓好明年项目的政策对接、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要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力度,毫不放松的抓好项目争取工作。政府应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掀起真抓实干、大干快干项目建设的新高潮,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下页更精彩:1广西2013年墙体材料改革工作展望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认定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突破1000家,新型墙体材料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亿块标砖,占全区墙体材料总生产能力的75%,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将达到15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5%;利用工业废渣200万吨以上;19个县城全面完成了&禁实&工作任务;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突破3亿元&&
  2012年,广西通过建立完善墙改法规政策、强化新墙材认定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乡镇农村公建示范项目、抓好墙改科研项目研究和新墙材试验示范项目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完成了墙改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根据当前墙材革新工作的要求和明年墙改基金预算安排,针对目前墙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近日,广西明确了2013年墙改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全区新型墙体材料产量突破155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达到58%;完成南宁等6个城市&限黏&任务,上林县等13个县城&禁实&任务;淘汰落后砖瓦产能10亿块标砖;固体废弃物利用累计总量超过200万吨。
  关停落后工艺 加快新墙材发展步伐
  今年,在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牵头下,向社会公布淘汰关停24门及24门以下以及无证照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关停24门及以下轮窑,淘汰落后砖瓦产能10亿块标砖。加紧研究出台《烧结砖瓦能耗等级限额》地方标准,积极引导和鼓励落后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变行业发展方式。
  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向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发展,重点推进节能保温、高强防火、利废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重点发展高掺量的综合利废产品,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烧结煤矸石砌块等无害化利废产品,全年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超过200万吨;发展符合建筑体系和建筑功能要求、保温性好、轻质高强、装饰性强、利废节能的承重和非承重复合保温砌块(砖)等。完成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玉林市、百色市6个城市列入国家&限黏&目标任务,完成上林县县等13个县禁用实心黏土砖目标任务。
  培育龙头企业 推进科研课题研究
  以墙改基金的扶持手段,以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两方面为抓手,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指导企业利用丰富的页岩资源或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采用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充分利用废热烟气、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一次码烧先进技术工艺开发生产非黏土空心制品,培育发展1到3家年生产规模超过1亿块标砖的标竿龙头企业。在短期快内尽快形成高端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真正形成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的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
  结合墙改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形势要求,抓住国家近期颁布实施的《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等国家强制性新标准的有利时机,加紧实施《烧结多孔(空心)制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方案》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该项课题研究成果,督促烧结企业做好生产工艺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或采取兼并重组、优化整合的方式,大力推广采用一次码烧隧道窑、窑炉的余热利用等先进工艺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
  同时,广西还将加快推进《利用高岭土尾矿生产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研究》等一批墙改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墙改节能技术标准,提高新墙材发展的技术水平。
  市县试验新墙材 开展专项检查
  在完成&十一五&新墙材节能建筑试验项目的基础上,启动&十二五&时期县城新型墙体材料基地建设和推广节能建筑示范项目,强化生产和应用示范,提升新型墙体材料整体应用水平。一是实施利废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利用建筑废弃物、城市污泥、尾矿、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实施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结合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大力建设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房,加大农村新墙材示范工程的应用。三是实施县城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示范工程,培育建设自保温和复合保温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推动自保温和复合保温新型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示范。
  结合全区&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和&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组织开展新墙材认定产品质量专项抽查,规范新墙材市场秩序,开展县城&禁实&专项检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开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检查,强化基金调控力度,纠正乱减乱免、坐支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避免墙改基金&借用&等现象,提高墙改基金的使用效果,确保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开展新墙材节能建筑试验项目督察,抓好第一批新墙材试验项目收尾验收工作,对进度进展缓慢的项目,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做好项目质量监控,重点是墙体外保温系统工程的质量监控,确保项目质量,加快项目进度,推进节能建筑发展。
  此外,广西还将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墙改宣传范围。同时,通过加强机构建设、理顺工作机构性质、做好行业行政业务技术培训等措施,加强墙改行业队伍建设,确保墙改目标顺利完成。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我的电子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5〕60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广西“美丽乡村”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凝聚故土情结,记忆乡愁思绪,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区实施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为平台,以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彰显壮乡桂韵魅力为目标,以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为抓手,以现有建筑的乡土化改造、新建建筑的乡土化引导、乡村环境要素的乡土化重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化完善等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乡土、乡情、乡愁”,提升“精气神”,打造有韵味、有特点的村落民居,建设农业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发展生机勃勃、农民幸福指数较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型农村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谋划,点面结合。按照沿线、成片的要求和“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在“点”上打造精品,示范带动;在“线”上统筹谋划,突出对流域、路网沿线的集中推进,形成线状、块状规模和亮点;在“面”上大力推广,调动地方探索推进乡土特色建设的积极性,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水平。
  2.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将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作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整合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各地应从实际出发,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统筹谋划、分期实施,不搞遍地开花,防止大拆大建。
  3.发动群众,尊重意愿。正确处理“好看”与“好用”的关系,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坚持“政府作引领,专家提建议,群众定主意”的规划设计原则,把实施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与促进“三农”工作相结合,尊重群众意愿,避免大包大揽,不搞形象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将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作为“凝聚故土情结、记忆乡愁思绪”的重大工作,引导群众自愿投工投劳、捐款捐物参与建设,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帮扶。
  4.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以我区山水环境、民族文化、乡土特色为依托,推进特色鲜明的乡土建筑和环境改造,充分发挥地方和群众的自主性、创造性,实施差异化建设、特色化打造,彰显不同区域的乡村特色。
  5.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完善乡村建设的“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模式,按照“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总体部署,与旅游强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以及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宜居村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放,在推进乡土建筑和环境改造的同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年,力争打造15个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县、200个乡土特色建设示范村,带动建成约2000个美丽宜居村庄、宜居社区,基本完成流域、路网沿线等区域集中整治。示范县的乡村规划建设制度完善、管理有序,乡土建材、技术服务、工匠储备、工作机制等成熟完备,乡土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示范村呈现民族风情浓郁、乡土特色鲜明、人文环境和谐的新风貌。集中整治的流域、路网沿线村庄环境整洁、生态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成为靓丽的风景。
  年,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县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乡镇建设管理站―村委会―乡村规划理事会(乡村规划协管员)四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村庄规划接地气、合实情、能读懂、易操作,作为统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纲要;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总体进入规范化轨道。
  年,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污水和垃圾得到全面有效处理,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在乡土特色建设示范村中建成50个广西特色名村。
  (二)主要任务,即“四化、两改、三示范”。
  1.“四化”,即存量农房乡土化、农房居住舒适化、建设用材本土化和乡村美景特色化。
  (1)开展修缮改造,实现存量农房乡土化。对存量农房进行乡土化改造。以村庄自然环境为依托,以农房原有建材为基础,开展必要的修缮和改造,增添适量构件和元素,使现代建筑有特色、传统建筑有韵味、使用功能有提升、建筑安全有保障。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要求为基础,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因材施策。砖混结构的,以增加构件和局部改造为主;生土、砖木等结构的,以内部加固、外部还原为主。保留房屋原有墙体饰面,按照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适当改造,重在增加构件和元素,不搞千篇一律的 “涂脂抹粉”,不搞“大拆大建”,倡导协调美观、求同存异,确保改造后的农房与村庄整体风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加强设计引导,实现农房居住舒适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经济适用、美观宜居、舒适时尚的要求,加强农房设计、建材使用、装修装饰的指导,以及规划建设服务工作,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需求。
  (3)推广新型建材,实现建设用材本土化。一是推进新型墙材的本土化。充分发挥地方建材成本低的优势,加强新型墙体材料革新,积极推进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更新升级,生产符合节能要求、为群众接受、经济实用的混凝土清水砖、砾岩烧结砖等新型墙材,提高墙材的光洁度、平整度和强度。二是推进其他建筑用材的本土化,广泛采用毛竹、卵石、篱笆、废石材边角料、青石板、片石、三合土等本土材料。三是加强对农村新建房屋的乡土化引导。一方面,注重新建农房的特色塑造,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农民、农村建房使用本土化的新型墙材,形成广西特色的混凝土清水墙、砾岩烧结砖清水墙,减少以至替代外立面涂料、瓷砖等的使用;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图集和地域特色新建农房,凸显桂北、岭南、桂中、滨海、沿边等区域和民族地区的特色风格。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使用本土建材的培训,引导各地成立农村建筑工匠自治组织,提高建筑工匠的建筑技能和乡土化建设水平。
  (4)实施环境修复,实现乡村景观特色化。以村屯原始风貌为参照,按照村庄原有的格局肌理,在村庄现状格局、道路、绿化、水系、院落等基础上充实完善和修复性重建。一是保护延续传统格局。对村屯原有的格局进行挖掘提炼,尽量保持原有的发展格局,沿原有的文化脉络布局发展。二是开展乡土化建设。道路方面,新区主干道或部分次干道、旧区主干道可进行水泥或沥青硬化(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古村落需要保护的道路除外),次干道和巷道等乡村道路尽量使用青石板、三合土、卵石等乡土建材。排水排污方面,尽量在原有自排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污水要尽量通过沼气池或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排水系统收集,进行集中或分散处理。垃圾处理方面,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积极探索就近就地处理的适用技术。绿化方面,种植地方树种,注重乔木、灌木、花草的搭配和绿化、果化、彩化、美化的要求,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水系方面,保护自然岸线,并采用本土化材料进行加固或种植竹子等进行固化,疏通村内水系。农村院落方面,进行果化、美化和发展庭院经济。村屯整治方面,注重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好山水风情、民族特色、田园风光的文章;注重采用生态措施对村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推广植物墙、边坡绿植、巷道绿廊、巷道挂篮和栅栏,以及微菜园、微田园、微果园建设,重塑乡村美景,使村庄延续农耕文明,展现安居乐业、宁静祥和的特色美景。
  2.“两改”,即改革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改革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一是构建县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村委会―乡村规划理事会(乡村规划协管员)四个层级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与农民对话的协调机制,推进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民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合作管理;实行乡村规划建设许可制,坚持先批后建、一户一宅、面积控制、建新拆旧;建立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和查处“两违”建设的有效机制,推行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转变村屯规划编制理念和村屯规划实施的组织形式。转变过去按照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式来编制村庄规划的理念,把村屯规划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纲要来统筹谋划、精心设计、系统运作。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和前瞻性相协调,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充分考虑农民创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现代文明、经济发展于一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增加工资性收入。转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组织形式,发挥乡村规划理事会在参与村屯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作用,注重采纳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建议,严格按照程序公示、审批。
  三是开展“两活动”,推进“四试点”建设。在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中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屯建设和“村屯规划我作主”活动;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与乡镇挂钩联系机制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试点、农村建筑工匠领建试点、建筑用材本土化试点。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深化拓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村收镇运片区处理”终端建设,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设施更新改造,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垃圾处理的常态化模式;加强农村垃圾处理适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探索后发展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屯道路硬化为抓手,引导各地采用不同材质、不同技术方案、不同特色风格建设村道、巷道;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同步完善排水、生活污水处理、绿化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开展传统村落补充调查,进一步摸清广西传统村落底数和现状,基本完成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各类型村落保护发展试点建设,探索土地调整、产权置换等保护发展新途径;加快推进传统村落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加强广西特色名村建设。
  加强对农民按规划和要求开展农房改造建设的引导。自治区、市、县(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在乡土特色建设示范框架内,对农户按规划和要求改造、建设农房,给予差别化的奖补,对农户改造、建设符合规划要求、建筑特色鲜明的农房,给予较高档次的奖补。制定确权登记和信用等级评定的激励政策,依法依规对农房实行区别化分类确权登记颁证。在国土资源部门确认宅基地合法的前提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农房符合建设规划控制要求、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特色风貌要求等规划设计条件作出评价,国土资源部门颁证或换证时将评价意见在产权证书上标注并纳入信息系统,金融部门在信用评定时将农房评价信息作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参数,并赋予一定的权重,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3.“三示范”,即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
  (1)示范县。结合创建城镇化示范县、旅游名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以及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每年选取5个左右县开展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主要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存量农房乡土化改造、乡土建筑材料推广使用,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及相关机制建立,乡土建设图集推广等工作,每个县建设5个左右示范村。
  (2)示范区。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重点区域的江河流域、交通路网等作为基本片区,块状、线状地推进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主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筑特色塑造、新型墙材推广等工作,并选择其中节点村屯开展示范村建设,形成块状、片状规模和亮点。
  (3)示范村。除示范县、示范区之外,每年按照自愿申报或以奖代补的方式,选取60个左右建筑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现状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作为乡土特色建设示范村,按照整村推进的办法实施“四化、两改”工作。
  各级示范单位的遴选,采用竞争性立项的方式,在各地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由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组织竞争性立项评审,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
  三、资金筹措和安排
  (一)自治区本级资金筹措和安排。
  延续城乡风貌改造资金整合和筹措方式,整合相关部门资金集中投入。其中:自治区本级将原城乡风貌改造资金整体用于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对自治区民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文化厅、旅游发展委等部门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继续采用“菜单式管理、标准件建设”的办法,在明确建设对象后对口安排项目资金,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项目资金安排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补助资金和市县资金配套要求。
  1.示范县和示范村。自治区本级按每个示范县400万元、每个示范村15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各地按照自治区审定的创建广西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县或示范村的工作方案组织实施,不足部分由各市、县(市)自筹解决;示范县建设总投资一般不低于800万元,示范村建设总投资一般不低于300万元。
  2.示范区内沿线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投入,按照各部门的要求组织实施,其建筑乡土化改造按照3000元/户的标准补助。
  四、实施范围和时限
  (一)实施范围。
  示范县的选取,主要考虑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城镇化示范县。每年将3个左右的特色旅游名县和2个左右的城镇化示范县纳入建设范围。示范区的选取,主要考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重点区域、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漓江、西江、柳江、左右江、盘阳河等重要江河流域,以及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和高等级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每年推进1―2条线路的集中整治和示范建设。示范村的选取,优先考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以及未列入示范县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城镇化示范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的重要节点村落。
  (二)实施时限。
  年,各级示范建设周期为2年。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将广西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作纳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各地也要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安排,构建在当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转变设计理念,提升建设水平。
  实施乡土特色建设,规划设计是基础,建设水平是关键。要树立“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规划设计理念,在规划内容上加强风格特色研究,在设计手法上优先考虑整体环境,在改造方案上突出“保护、修缮、改造”,在建筑用材上倡导“本土、实用、节约”。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配套建设村史室,将文化内涵植入村庄的山水田园、农房院落、生产生活等。要建立广西乡土特色建设的研究和服务机构,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实行服务机构与示范县、示范村挂钩联系制度;推广乡土特色建设实用图集和技术导则,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农村建房现代化、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农村能工巧匠的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要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
  (三)加大整合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形成工作合力。要将绿满八桂、文物维修、特色村寨建设、村屯道路硬化、土地增减挂钩、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做到“渠道不改、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强结对帮扶,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农民企业家与自己的家乡或贫困村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建设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建设家园、美化家园和热爱家园的热情,促进乡土特色建设示范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人才培养,增强技术支撑。
  将乡村建设管理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乡村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高等院校、职教培训机构的沟通联系,将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课程,开设定向培养或专门培训班。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选派优秀人才参加乡村规划建设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懂专业、了解乡村的工匠型技术人才。要加强农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农民工匠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建筑技艺,探索农民工匠自治管理的新模式。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实施的全过程,注意宣传方式创新,采用网络、微信平台等形式对实施乡土特色建设示范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工程进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采用山歌、大手拉小手等方式提升宣传效果,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加强经验总结,及时推广,让干部农民群众看到成效,知晓过程;要强化目标考核,把乡土特色建设示范工作作为对市、县(市、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绩效考评范围。
  (六)创新机制模式,实现健康持续。
  加大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体制,下移管理重心,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的引导,向农民免费提供乡土化住宅和环境设计方案,探索符合我区农村特点、有利于乡土特色塑造的农房改造、建设的奖励模式,促进乡土建筑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创新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管护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示范乡镇汇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