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地下机二手插秧机

宿迁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07版:专 版
&&&&标题导航
宿迁日报社主办
2014年度全市“三农”百佳典型
   十佳职业农民  1.沭阳县扎下镇周沟村李向阳  李向阳于2011年牵头成立了沭阳县农旺达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联社,带领社员发展瓜果高效农业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2.8万元。2012年又成立了沭阳县大自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向阳带领联社社员多次参加省市农展会,销售农产品,将农产品销售到全省各地,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为广大社员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    2.沭阳县湖东镇司杨村孙东年  2013年,他大胆搞土地流转,将村里流转出来的1350亩土地,以每亩900元的地价承包下来。他克服文化低、经验少、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先后筹资228万元,购买收割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2台,秸秆打捆机1台,开沟机1台,收割机2台,高速插秧机4台,铲车1台,手扶拖拉机5台,运输汽车1辆,植保机8台;建库房720平方米,铺设水泥场地3160平方米。夏季小麦和秋季水稻累计收入达到210多万元;120亩大棚西瓜、50亩机插秧秧苗和机插秧合计收入306万元。    3.泗阳县裴圩镇三和村刘家双  2004年承包土地200亩从事粮食规模种植,2009年领头组建了泗阳县双豹种植专业合作社,2012年牵头流转土地1800亩。他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三年来,粮食规模经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14年,小麦平均单产521公斤/亩,水稻667公斤/亩,全年亩产1188公斤/亩,远超吨粮田标准,为当地乃至全县树立了样板,起到较好示范带动作用。    4.泗阳县众兴镇界湖村贾孝林  2011年初进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从事蔬菜生产,牵头成立了林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建成蔬菜大棚400余亩,其中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连栋大棚150亩,年可产各类优质蔬菜2500余吨。近年来,在省农科院等单位的支持与指导下,他以优质番茄、辣椒、甜瓜为主打产品,引进了优良品种10余个,综合应用膜下滴灌、吊蔓立体栽培等新技术和有机冲施肥、诱虫黄板等新型农资,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优质蔬菜产品的全程标准化生产,亩均实现纯利润万元以上。    5.泗洪县半城镇社区王大新  2000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2008年2月发起成立泗洪县徐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并承包塘口800亩从事水产养殖,2010年4月注册成立了江苏苏蟹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通过流转方式流转塘口3000亩,进行水产苗种培育、养殖至今。2014年,“长江1号”中华绒鳌蟹蟹苗培育600亩,养殖大闸蟹、鳜鱼、庸鱼、鲢鱼等3000亩,预计可产蟹苗1.2万斤,水产品200余吨,可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利润400余万元。    6.泗洪县龙集镇金圩村严兆民  2006年9月,严兆民承包了龙集镇金圩村袁庄圩965亩土地。主要是依靠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和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和配方施肥改善培肥土壤,以及使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农业总产值在280万元以上,年纯收入在50万元。常年雇佣当地十几名农业劳动力,带动了当地的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较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2013年荣获了宿迁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7.宿豫区新庄镇朱林圩村高艳  2014年1月以每亩850元的价格,在新庄镇流转土地802亩,注册了宿豫区五得丰稻麦种植家庭农场。现有1200平方米的仓库面积,晒场3600平方米,200平方米农机具房及160平方米生活用房;购置大型东方红秸秆还田机2台、高低速插秧机1台、收割机1台、一体小麦播种机1台、旋耕机4台、激光平地机1台、镇压器1台、手扶机4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2014年,小麦平均亩产960斤、水稻平均亩产1480斤,家庭总收入250余万元,净收入近50万元。    8.宿城区王官集镇王集居委会卢秀丽  2013年,卢秀丽投资850多万元在王官集镇唐圩村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1100亩,种植22个新品种西瓜,示范全膜覆盖、避雨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年,瓜果基地分别实现产值780万元、1150万元,纯收入均在180万元以上,每年为当地210户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支付农民工资350余万元,免费向周边农民传授园艺生产新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发展高效西瓜、西红柿1.8万余亩,促进农民增收900万元以上。    9.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袁甸村王金柱  创办经营的螃蟹养殖场拥有120多亩养殖水面,年产值60多万元,利润达到30万元。目前他的水塘雇佣长期工人2名,临时用工10人左右,在今后的发展中,他正谋划着筹建合作社,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    10.市洋河新区仓集镇罗庄村陈安民  于2010年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润民养殖场,主要经营生猪养殖出售。该场占地100余亩,拥有母猪存栏量1000余头,年生猪出栏量2万余头,年销售额可达2400万元,为附近村民解决了20余个工作岗位。创业初期,陈安民由于自身缺乏养殖经验,加上技术落后、资金短缺,该场很快陷入绝境。但陈安民并没有气馁,他敏锐地洞察到经过一阶段的市场低迷势必会迎来一个高峰,他又向亲戚朋友筹措180万元资金,并到银行贷了款,组建技术团队,深入“大北农”生猪养殖集团学习先进技术,并与对方签订技术指导合同。经过艰苦奋斗,润民养殖场克服重重困难,已扩建到三期,生产稳定,销售渠道畅通。        十佳家庭农场  11.沭阳县刘集镇禾果蔬种植家庭农场  该农场2013年11月份由刘集镇槐树村农民刘峰创办,租赁本村土地总面积380亩,每亩租金1000元,租赁期限20年,其中葡萄面积160亩、桃子120亩、樱桃20亩、其他农作物80亩。2014年经济收入达23万元。葡萄全部采用避雨式钢架大棚种植,品种安排梯度式采收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荣获市“家庭农场经营示范户”荣誉称号。    12.沭阳县汤涧镇徐华林粮食种植家庭农场  该农场成立于2012年6月,现有土地550余亩。农场家庭劳动力2人,长期雇工2人,短期雇工6人,拥有大型拖拉机2台,配套还田机、播种机、水稻起浆机6台套,履带式收割机1台,高速插秧机8台套,10吨烘干机1台,种子库、农机库600平方米,水泥晒场500平方米,正在兴建办公楼950平方米。该农场长期与县种子公司签订稻、麦良种繁育协议,2014年产值140余万元,利润20万元。    13.泗阳县高渡镇于家龙家庭农场  该农场于2013年流转土地213亩从事粮食种植,于2014年注册成立,建有农机库和仓库400平方米,晒场5000平方米,拥有插秧机等大中小型农机具20多台套。专门从事稻麦生产,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积极推广应用秸秆全量还田、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等技术。水稻品种为南梗9108,亩均效益高出普通稻米的20%;小麦品种为济麦22,亩产量达480公斤。2014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达50万元,纯利润为12万元,占家庭收入的85%。    14.泗阳县惠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  该农场由李雪峰夫妇于2011年10月投资创办,占地286亩,其中:鱼塘103亩、稻麦良田183亩。拥有大型拖拉机2台、灭茬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2台、小型拖拉机1台、铲车1台等。农场利用成子河开发有利时机,平整土地8.5亩,计划建设管理兼餐饮用房600平方米。对鱼塘进行整理,改建为垂钓中心,力争建成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小型家庭农场。    15.泗洪县金土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该农场位于洪桥居委会朱庄组,于2011年5月成立。现承包连片土地364亩,拥有大型收割机1台,1104型大型拖拉机2台,水泥晒场3300平方米,仓库5间,家庭成员5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生产。家庭农场制度完整,财务规范,能按照新型生产标准正常生产,销售稳定,年收入20万元。    16.泗洪县军缘家庭农场  该农场位于泗洪县车门乡大刘村境内,占地500亩,主要以种植优质稻米为主。最近三年内,种植、繁育、推广了3个优质稻米品种:武育粳3号、南粳5055号和宁9108,亩产量高达1300斤,带动了周边农户一起种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17.宿豫区刘斌稻麦种植家庭农场  2013年刘斌返乡创业,在大兴镇先锋村承包了518亩地,其中稻麦种植近300亩,设施蔬菜生产200多亩,并先后注册成立了鑫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刘斌稻麦种植家庭农场。由于管理科学、经营有方,家庭农场当年产值就达到300万元。目前,刘斌家庭农场辐射带动了当地农户50户,同时还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    18.宿城区屠园乡陈伏兵家庭农场  位于屠园乡中楼村中楼组,于2013年9月成立,承包土地200.1亩,承包期15年,主要以家庭四口人从事生产经营,年均纯收入20万左右。2014年加入宿城区屠园乡生态家庭农场集群,从发展规模农业起步,逐步发展为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畜禽养殖为辅,种养加同步发展的生态农业。    19.宿城区龙河镇建堂家庭农场  该农场位于龙集居委会新东组,种植葡萄110亩,自第三年开始收益,当年收入近15万元,第二年收入26万元左右,2014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同时在新技术支持下,近二年采用立体种植,葡萄收获后,地面种植短季节蔬菜,冬闭时养殖草鸡,亩收入超万元。    20.宿迁市湖滨新区有恒家庭农场  该农场现有特种水产养殖塘口83亩,2014年成立,年产值可达65万元,利润33万元,该农场制度管理、生产标准、财务管理规范,亩均产出和经营效益比普通农户高出20%,对周边农户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       十佳农民合作社  21.沭阳县虞美人瓜果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08年,理事长李明中,社员198户,主要从事葡萄、西瓜等种植。生产基地占地1000多亩,已建成集葡萄、“小兰”西瓜种植,食用菌生产和“农家乐”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2014年销售收入1032万元,利润180余万元。先后获省首批“五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22.沭阳县新河花木合作社  成立于2008年,社员183人,理事长陈建中。合作社通过搞好产业区域布局这一花卉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从而实现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合作社运用网络整合各方信息资源,使社员及时了解市场价格行情、工程招标及供求信息,为合作社成员拓宽销售渠道。目前,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值1亿多元,成员年人均收入近20万元,带动和帮扶未入社农户5000余人致富。2010年获市级“五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2年获省优秀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3.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06年,理事长周相民,社员344人。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4300余万元,利润187万元,可分配盈余116万元,直接安排就业人数156人,人均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合作社主要以“礼品西瓜”、“精品蕃茄”、“贡品辣椒”为主打品牌,并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同时,合作社注册了“向民”牌瓜菜商标,使用条形码与二维码和全程生产记录,实现了蔬菜生产从田头到餐桌的追本溯源。2014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4.泗阳县李口镇开源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07年,理事长支干银,现有社员8000余户。2014年实现山羊活体销售1.5亿元,实现利润1800万元,农民养殖户平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合作社已成为江苏最大的集科研、养殖、繁育、推广于一体的肉羊养殖基地。合作社通过“以羊还羊”等方式为贫困养殖户提供免费放养、集中收购、整体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帮助贫困户实现利润约1700&万元,带动10000余户农民养羊致富。2014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5.泗洪县程老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12年,理事长程智,成员126户,拥有河蟹养殖基地1270亩,水产品营销门市130平方米,物流车辆29部,并在北京、天津开设了营销分店,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注册了“水韵一品”牌洪泽湖大闸蟹商标,并通过无公害认证,年产河蟹150吨,形成了水产品养殖、生产物流供给、储运、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一条龙的营销链条,是泗洪县最大的水产品营销型水产专业合作社。    26.泗洪县四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成员206户,有大型收割机、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80多套,固定资产达350多万元。2014年农机作业面积15000多亩,合作社承担了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项目,为江苏源欣公司1000亩土地提供了稻麦播种、机收、秸秆还田一条龙服务,年服务费收入260万元,实现盈余128万元。2014年,合作社获得国家级农机服务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7.宿迁市宿豫区豫东稻麦生产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10年,理事长李江,社员1106人。合作社主营有机大米、鸡鸭等生态农产品种植、养殖及销售。合作社与京东商城合作,作为其生产基地,走网络销售的道路,提升了合作社的效益。2014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306万元、利润360万元,社员年人均纯收入10379元。2014年,合作社被评为市级“五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8.宿迁光大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  成立于2012年,理事长石岩,现有成员合作社10个、社员1000余人,拥有农机具1800余台,动力合计10万余马力,目前是宿迁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农机合作联社。2014年,合作社完成土地秸秆还田、种植二十多万亩,经营收入360余万元,成员年收入1.5万元。    29.宿迁市益民蔬果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有社员396人,流转土地520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329万元,返利社员132万元。合作社在产销两旺的同时,更加注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2011年被评为省首批“五好”示范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30.宿迁市飞燕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成员125人。合作社主要从事鹧鸪养殖、加工、销售,通过“四统一”(统一禽舍标准、统一优质种苗、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产品销售)为社员降低了养殖成本,保证了种苗质量。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1132万元,利润96万元,盈利返还62万元,社员年均收入4万元左右,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1.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于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公司采取“龙头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农户+基地+工程”的合作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农户13720户,基地2.97万亩,年可新增总产值31227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0000余户,基地3万亩,年纯收入达10340万元。    32.江苏福庆木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16条高档LVL出口产品生产线及高档胶合板生产线、六条杨木芯板旋切及尿醛胶生产线,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市场,被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评定进入全国胶合板行业“前十强”,全国连锁专卖店达300多家。“福庆”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沭阳县“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2013年企业荣获“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称号。    33.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年产值4500万元、利税3000万元,绢丝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出口量全国第一。公司依托基地建设,依靠“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用高于市场价5%左右的价格收购基地和养殖户的蚕茧,受到了蚕农的欢迎。    34.江苏贵嘴米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集粮食购销加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企业。2005年被批准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年“贵嘴”牌大米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定为“质量信得过产品”,2008年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贵嘴”牌珍珠米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贵嘴”商标被评为宿迁市知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2012年获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2014年,公司建立了10000亩绿色稻谷基地,全力加快大米加工产业向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35.江苏苏北粮油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全国首批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年加工大米6万吨,旗下“家缘”品牌系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蟹园”牌大米的种植加工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4年,公司走银企结合、种植户+合作社等路子,实现了粮食经营模式的重大创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2014年3月,苏北粮油公司牵头成立了泗洪县苏北商会,为入会企业提供粮食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及投融资咨询服务。    36.江苏美阳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拥有生产基地3.1万亩。公司通过林业种养管护专业队、种业和鲜食业专业公司和薯业加工发展公司为当地农民提供了536个工作岗位;通过反租倒包和专业合作社在田间为当地农户提供了近2000个工作岗位;通过山芋运输、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副产品的再生利用等措施,带动了近3000户当地农户增收致富。2014年,公司生产山芋1亿公斤,每斤0.35元订单收购,比市场高0.15元,仅此一项,就可带动农户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    37.江苏春绿粮油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集粮油收购、加工、销售、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粮油加工企业。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经纪人)”的贸工农科一体化运行体制,在仰化镇、丁嘴镇等地建设示范基地。2014年,春绿公司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公司新开发的3个油脂产品被鉴定为省级新产品。    38.中粮肉食(宿迁)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2010年投资建设的集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养殖、肉鸡屠宰及深加工于一体的肉食全产业链企业。建有12个种鸡养殖基地,10个肉鸡养殖基地,1个孵化基地,1个屠宰及深加工基地,带动周边7000多名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宿豫区百亿级肉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9.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3.5亿元,公司拥有硕士以上研究人员35名,先后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选育番茄等系列新品系45个,20个品种基本成型,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近三年来,公司共申报各类专利20项,其中11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公司面向农场主、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和广大农民,开展讲座和各类不同的培训班50多期。    40.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  该公司一期项目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日处理鲜奶750吨,年产量约27.5万吨,可实现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2014年公司销售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30%,比2012年增长50%,利税总额5000万元,同比增长16.14%,比2012年增长36.73%。        十佳农技推广单位  41.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该中心连续三年累计试验示范、推广稻麦新品种32个,研究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鲜食糯玉米江南花糯生产技术规程》、《泗稻12栽培技术规程》。2014年小麦、杂交中籼稻和粳稻新品种在全市的覆盖率分别达到30%、60%、40%;三年来研究集成了适合我市的新技术等19项,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5亿多元,组织现场会、观摩会20多次,完成农业调查报告10多篇。    42.沭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该站不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全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科技贡献率。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粮食平均单产480公斤/亩,总产132.5万吨,分别比2013年增17.7公斤/亩、增4.9万吨。全年建立万亩示范片31个,示范总面积亩,共增产粮食22482吨,增收5629.4万元。    43.沭阳县李恒镇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该中心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实现小麦平均亩产490公斤、玉米650公斤,平均增产20%、60%。示范带动900户种植小麦0.8万亩、玉米0.2万亩,亩产分别为450公斤、620公斤,比全镇平均亩产分别增40公斤、75公斤。创建小麦、水稻、玉米三片万亩示范田,举办田间课堂21次,开展现场培训观摩8场次,培训人员2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    44.泗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该中心积极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近三年落实了新品种等试验示范50余个,筛选出适合该县推广的新品种24个、新技术30多项。2014年推广小麦良种济麦35万亩,占小麦面积的45%;宁粳4号水稻1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0%。2014年度“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的创制与推广应用”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研究类二等奖,“宿迁市耕地质量建设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宿迁市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5.泗阳县畜牧兽医站  该站组织实施的“肉羊高架舍饲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应用推广”,集成并推广应用了肉羊优良品种杂交利用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全混合日粮研制使用技术、羔羊补饲和早期断奶等技术,显著提高了肉羊生产水平和饲养效益,推广规模达到129万只。该技术获得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肉羊高效设施规模化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第七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46.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该中心积极推广符合县域种植的抗逆能力强、增产潜力高、品质优的小麦、水稻、玉米品种,良种覆盖率95%以上。适期推广匀播技术、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全苗壮苗技术、晚播小麦独秆大穗栽培技术和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推广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技术、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科学平衡施肥技术。重点推广稻—麦和麦—玉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47.泗洪县归仁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年,该中心参与国家农业部玉米整乡推进工作,玉米板茬直播技术在全镇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今年该镇玉米高产创建核心区经省专家组实测产量为850公斤创历史新高。同时,推广机插秧面积连续三年在全县名列前茅,力争在2016年全面实施水稻机插秧。    48.宿豫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该中心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培训人数5万人次,进行科研试验与示范20多次,开展病虫草害统一防治80余万亩次。2014年,中心被省植保站评为“植保创新先进集体”,2014年元月麦秸全量还田机插稻优质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被宿迁市人民政府评为三等奖,2014年被区农委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目标管理综合先进单位。    49.宿豫区大兴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该站把宿豫区生猪科技入户项目的主推品种、主推技术送科技入户到大兴镇的40户生猪科技示范户手中,推广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年出栏4.2万头。同时,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积极帮助畜禽规模养殖场搞标准化养殖。    50.宿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该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每年培训乡镇农技员、基层干部、种田大户等2000余人次,累计推广生长性能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稻、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个以上,大田覆盖率达20%以上。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生产中的贡献额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年连续2年示范实施省水稻全承包防治项目。        十佳服务“三农”单位  51.沭阳县周集乡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大力宣传“三来一加”优惠政策,发动群众就近就业和领办、创办“三来一加”项目。2014年实现新增集中用工15人以上的“三来一加”项目62个,新增从业人员1652人,从业人员月均收入突破900元。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村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花卉园艺、规模种植、特色养殖。小麦、水稻受灾的查勘理赔中,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及时赔付134.33万元,切实减轻了天灾造成的损失。    52.泗阳县王集镇水务站  面对全镇20个村居面广量大的地下管线,全体同志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对全镇地下供水管网进行摸排,绘制了20个村居详细的地下供水管线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服务地方“三农”,2014年共争取投资约为1250万元,新建泵站4座、防渗斗渠16公里、水泥路9.6公里、中沟桥15座、涵洞50座以及各类水利配套建筑物300余座。    53.泗阳县新袁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该中心在县统一部署下,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规范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利用向上争取财政奖补资金和筹集资金,(下转A8版)
宿迁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机插秧播种器相关分类:
机插秧播种器周边分类: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残骸被用水泥封在地下室
残骸被用水泥封在地下室
加拿大是个安全的国家,所以当多伦多有两名华裔被绑架时,全国的新闻媒体盯了上去。此案迷团重重,两名被绑架者一人生还却被传说是中国失踪的巨商,另一人是以销售豪宅闻名的房产经济人,失踪数月后被发现疑似残骸被用水泥封在地下室中,而绑架者惟一没有落案的,还是华裔……
今年1月20日,多伦多皮尔区警方公布两名华裔韩建国、“费军”同时失踪的消息。2月初,警方证实40岁的费军真实中文字是费学军,目前已经安全。警方找到费军后保密了两周,希望保护另外一名被绑架者韩建国。但韩建国一直没有消息,后来透露出家属已经支付赎金,但绑匪没有放人。韩建国(Tony
Han,图)现年44岁,是以买卖豪宅而闻名的地产经济,常在媒体打整版广告。以加拿大市场情况,华裔经济的客户亦多为华裔。
7月12日,传出震撼性消息:
皮尔区警方根据韩专案组探员提供线索,挖掘了多伦多万锦市(Markham)Markham Rd和Bur Oak
Av交界地区的Edward Jeffreys Av.
163号民宅(图)。数月前,安省警方已经盯上此屋,曾彻底搜查包括深挖后院的草地,但无发现。后来,安省警队从省警察局借来经过专门训练的寻尸警犬,再次搜索,警犬进入地下室时,指向水泥地一角可疑。警官挖开水泥,发现人体残骸……虽然警方在等待最后的DNA化验,但基本确定死者即韩建国。
据多伦多当地最大的中文网站51网报道,这所民宅曾于2004年由一名姓陈的华裔女子以263,199元购入,她于去年9月28日委托地产经纪将房屋挂牌出售,叫价449,000元。在去年10月14日,该屋以441,000元成功售出,并于去年12月8日交割。新屋主也是华人,是一对分别姓陈及姓黄的男女。邻居称,新屋主购房的目的在于投资,因此随后将房子出租。附近的居民Ila
Zdrvkovski忆述,该屋自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期间都是空置的,虽然间中有不同陌生人进出,但没发现任何异样,也没有听到任何可疑声音。他相信这些陌生人有可能是地产经理,带顾客到来看放售屋盘而已;或许是一些短期租客。Zdrvkovski还表示,约于两个月前有一对华人年青夫妇搬入该房屋居住,他称替这对原以为找到安乐窝的夫妇而感到难过。此外,这个事件也这个一向宁静而治安良好社区带来困扰。
至7月14日止,多伦多警方已经控告6人绑架、谋杀,均为20多岁的男青年,并公布了其中三人的画象(图)。并公布三人画象Senthuran
Sabesan;Gobinath Shanthkumar;Sohiab
Malik,从外貌和名字上看,都是印度—巴基斯坦裔,也就是南亚裔。而警方继续追捕另一名罪嫌,伍伟国(Guo Wei
Wu)则是华裔,也是本案惟一的在逃人员。显然伍伟国是关键人物。
根据通缉令,伍伟国现年43岁(图),身高约1.70米、体重170镑,黑头发棕色眼睛,无固定地址。《明报》称吴伟国还是一名非法居留者,至今未被赶出加拿大。自2002年以来,伍伟国案底累累,入室盗窃、人身伤害、诈骗……去年多伦多有两起轰动性的以高额兑换人民币为名骗取巨额现金的案子,涉案金额多达20万加元和40万加元,罪嫌还是这个伍伟国。
此案中已经脱险的“费学军”,被网友人肉后的消息颇为惊人:有网友指费学军就是中国江阴建伟幕墙集团的老板。资产曾超过20亿元人民币。几年前忽然倒闭,费学军突然人间蒸发,大批债主四处追讨……
加拿大3100万人口,约有130万华裔,是人口最多的非欧裔少数民族,其中约50万聚居加东多伦多,50万聚居加西温哥华.本案已经轰动整个加拿大,众多细节颇有不可解处,庭审时将大白天下。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插秧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