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印象莫奈 成都展有导览人员吗?

没有一张真迹!成都“莫奈展”有人点赞有人拍砖
&“我觉得这种方式有新意,你见过能自己动起来的作品?”“都是投影,连一张真迹都没有,有什么意思?”4月9日中午12点,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刚刚走出“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展厅的市民夏英和女儿程颖便你来我往地争论起来。&
当天,该展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入场参观。这场完全采用投影方式展示作品影像,并未出现任何一张莫奈真迹的展览,也在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引发了争议。
投影VS原作:有人点赞有人拍砖&&&
“我女儿正在学习素描,美术老师把这次展览的消息发送给我们,趁周末就带她来看看热闹。”夏英告诉记者,展览给自己最大的惊喜,就是借助数码成像技术,画面中许多元素都“动了起来”。“比如水鸟在池塘中游曳,蜻蜓从水面上缓缓飞过,云朵在天上飘,浪花不断拍打着湖岸,甚至照片上的莫奈也向观众眨着眼睛”。
对于母亲的观点,程颖却显得不是很认同。“本来以为展出的是原作,没想到400多幅其实都是投影,仅有的几件复制品也只是平面印刷品。”她表示,更希望看到一些莫奈的真迹,充分体会作者用笔、色彩的细节。&
川观君在采访中,听到关于本次展览的不同声音层出不穷。有观众点赞表示,“用当代的形式和技术呈现经典,让艺术贴近百姓生活”;也有人直陈展览就是“一场有声光电的PPT(幻灯片)”,认为“影像展的放大效应再精微,也不能代替观看原作”。
高科技VS真迹:原作欣赏不可替代
其实,早在今年初“印象莫奈”敲定来蓉后,便成为艺术圈的热议话题。某艺术公众号负责人吴抗洋指出,油画作品本身的颜色丰富多变,尤其是莫奈所属的印象派,只有看原作才能领略其神韵。在数米高的墙面上投影,既无法表现原作的笔触,色彩上也会过于单一。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品复制品的还原性越来越高,但与原作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尤其是油画的材料、笔触之美,未必能用科技手段解决。”黄宗贤认为,此次展览上百元的票价,等同于2015年上海举办的莫奈原作展览的票价,未必合适。
吴抗洋还担心,“同时播放400多幅作品,对观看体验是极大的挑战,估计观众对大部分作品只能粗略欣赏。”同时他也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静态表现,让人在思维和精神层面想象和发散”,而展览作品中某些元素动起来并配合音乐播放,可能会对观众产生误导和干扰。
普及VS专业:不能停留在“噱头上&
“印象莫奈”之争,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国内艺术普及的困惑:究竟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注重内容的严肃和准确;还是形式上的多元、活泼、接地气更重要?艺术家罗发辉表示,“对于艺术的公众普及来说,可以尝试不同的手段。”
曾在英国学习并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刘子涵认为,“印象莫奈”不应“一棒子打死”。“艺术普及不是圈子内的自娱自乐,需要面向许多基础薄弱的受众,设计合适的活动和展览形式。周末通常是家长带孩子参观,作为重要的亲子活动,尤其需要注重形式的吸引力。”刘子涵说,“印象莫奈”专业性可能有所欠缺,然而在声光电等形式上下功夫,确实有可能吸引更多人走近艺术。
“尽管不是原作,让市民看到国外艺术大师作品,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过黄宗贤表示,艺术普及不能停留在“噱头”上,需要正确引导观众感悟大师作品的魅力。“这不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主办方应该多思考大众、艺术和市场三者的关系,用合理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
已经看了或想去看成都“莫奈展”的朋友,欢迎留言评论发表你的观点!&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余如波&
本文编辑:张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违者必究
扫描或长按关注川报观察微信号(微信号:cbgc2014)今年还有印象印象莫奈展吗?_百度知道
今年还有印象印象莫奈展吗?
提问者采纳
有啊,还有四个城市会陆续开展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莫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5 年世界各地有哪些难忘的展览?
-----本问题已收录到知乎圆桌-
按时间排序
15年末,在上海参观了首届魔都精神病世界展。--------------------下面是原文摘录,更多图片内容请点链接————————————
任何一种疾病被诊断时,医生都会告诉你是身体上哪个器官、组织、肌肉、细胞出了问题,唯有精神病在肉体上无法查出,因此被定义为心理障碍,将物质世界看不见的状态归咎到精神世界中。
展区中有很多病人的独白,包括患病中、恢复中和已康复三种病人的三种感受,像在你耳边私语,真实直接的告诉着你想知道的一切。
中国原生艺术教父郭海平在展品《病》旁注释着两句话:精神病人是我们欲望的英雄。因为他们敢说、敢做、敢当、敢为,我们现实当中的人什么都不敢做,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今天要仰视他们的这些证据和理由。
现实中的人梦想搁浅在心中发酵成老坛酸菜,也不敢迈出一步。
精神病,不受限任何人事物,只听从自己内心。
所思、所想、所感都会外化成所行、所言、所为,言行合一。
在生活的既定环境中,但凡有越规行为都被当作异类看待。北大毕业辞去高薪卖猪肉、43岁创业卖儿童营养液、生在农村却不干农活在家念书考大学,屡战屡败,连考三次才成功……这些异类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是精神不太正常的典范。
《与神对话》里有一句话:“凡人的本性:对于最为珍惜的东西,他们先是爱,然后是毁灭,然后再去爱。”
如今,曾经被骂给母校抹黑卖猪肉的陈生,现身价超100亿;承受质疑非议,中年创业的宗庆后创办的娃哈哈集团,是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被生存重担和嘲笑压得喘不过气的俞敏洪创立了中国最著名的外语培训机构——新东方。
这些异类忠于内心,敢想、敢做,请问这与精神病有何差别?众人看精神病人,除了病,就似一无所有;久而久之,竟致看不见他们藏着的,一颗稀罕的、赤诚的心。
你歧视他们吗?我羡慕着呢。
懒癌患者、拖延症、强迫症、控制欲、密集恐惧症……
在这个人人都有病的年代,如何界定你与精神病的差别?精神病与艺术家——
怀抱赤子之心。
在看展中我常常把艺术家与精神病弄混,以为是病人的画作,其实,也没差。
艺术家与很多精神病人相像,他们都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之源——专注力,沉浸于自我创造的世界,热爱自己的热爱,任何艰难困苦、重复性的生活,都将会有快感。这是真正的劳动,而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资讯轰炸,人内部珍贵的专注力极度萎缩,只有思想,就是恢复锻炼我们原是生命力这种专注最有效的方法。 ----------------------------------------------------------2016年初,我开始了规划已久的花艺学习,目前还在自学坑中探索。公共微信号:flowe2Room (也是公共微博名)四月份陆续有原创作品、世界各地的花艺、园艺资讯推送。不定期分享“自我成长实用干货”,希望每个人做回真实的自己。招募!!&&&&如果有热爱花植、关注灵性成长的小伙伴,欢迎加入,一起研究。【需要:(1)擅长微博、微信运营(2)艺术感强,对美学有见地 (3)对花植有研究(4)文字、排版、后期制作能力强(5)以及各种拥有&奇形怪状&能力的小伙伴】有意向,与我私聊喔!
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飘扬过海的来看你。千里迢迢从北京来上海,看了2个达利展览,胡安米罗展览和毕加索展览。我和朋友调侃说,吃够了精神食粮,回去要喝西北风了。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原作是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当时展出的有油画《斗牛》和一些版画,内心超级激动。这次在环球港看到传奇毕加索展览内心还是同样激动,此次展品有瓷器作品,部分油画和版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陶瓷作品。毕加索的瓷器作品同他其他类型作品一样很有创意,我喜欢猫头鹰系列,他把女人可爱的脸庞和神秘的猫头鹰瓷器结合在一起,奇妙而富有吸引力。我更喜欢毕加索笔下的女人们,他用简单又夸张线条和几何形状,抽象的描绘出女性性感与美丽。我尤其喜欢《画家和他的模特》,他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夸张的大手和女性曼妙的身材和诱人的脸庞,非常独特又非常耐人寻味。毕加索一生有许多女人,可以说这些女人成就了毕加索。让我不禁想到铁打的才子,流水的情这句话。达利,我觉得他真的是个鬼才,太有创意了。蝴蝶、拐杖、抽屉、流淌的时钟、还有他标志性的胡子,都太有特色了。我看了两个达利的展览。K11的绘画作品比较多,外滩18号的雕塑作品比较多。K11里面还原达利套房实景《女明星梅维斯的脸》。通过透镜看房间,竟然就能看出一张女人的脸。《拿破仑的鼻子,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孕妇,带着她的忧郁影子,在已毁坏的遗址中散步》双影像技术真的非常神奇。《尼禄的鼻子接近分解》《天鹅羽毛内部-原子能的平衡》这两幅油画,给人那种平衡感,动态突然静止的感觉。《三个卡拉的脸》让我感觉他非常爱的他老婆。达利还把自己弄成了艺术品,很可爱,穿衣独特又有品位。达利版本的蒙娜丽莎很有那人味道。我看了达利画的动画片,又是脑洞大开的感觉,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达利的插画和漫画,每一幅都非常独特,感觉他有惊人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像是无边无际的。我还很喜欢达利设计的首饰,不知何时有钱,入一个。外滩18号的展览主要是雕塑和版画。有一副我喜欢的油画意乱情迷,大爱。一直再看。达利的抽屉人很有特色。尤其是抽屉人维纳斯。流淌的时钟是标志性作品,可能见的太多了,所以就觉得还好。我觉得达利的蝴蝶有些邪恶,让我联想到沉默的羔羊。我喜欢雕塑太空象和歌蒂瓦。达利的家具很有设计感,红唇沙发性感又美丽。我很喜欢他涉及的台灯,里面有他经典的树枝拐杖。达利扶手椅很有设计感,但是我觉得有些瘆的慌。达利的版画系列,我很喜欢爱丽丝梦游仙境,画面感独特,幽幽的美丽。雷诺阿展览雷诺阿画的女人真是又胖又美丽呀,性感又有味道,看的我口水直流。他的风景画也很好,但是感觉不出彩。我跟喜欢他画的各种裸女。我觉得他的静物画我也很喜欢,色彩大胆又艳丽。所以我喜欢音乐会那幅油画。感觉非常美丽。我觉得他的人物主体刻画的具象,但是手之类的细节很模糊,背景通常也充满了印象派的感觉。感觉好像他是在印象派的画布上作画的大师。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蜡笔草稿也非常美丽。有幸看过煎饼磨坊的舞会。感觉那幅画的草稿也不逊色。还看到了戏剧包厢的草稿,很想看原作。雷诺阿的最出名的名画还没来,希望有机会一睹风采。胡安米罗办画展大爱米罗呀,满满孩子心呀。看着他的画,感觉很放松。我周五晚上去的,整个展览就没什么人。而且这个展览有配套的讲解,超级值。导览结束后,我就自己坐在地下看喜欢的画,那种感觉好好呀。内心轻松又安静。讲解员说,他幼儿园毕业以后,就再也画不出这种画了。
美国纽约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换衣间
我说一个朴素一点的展览,前不久在成都红美术馆看到的《双廊白族农民画展》,是双廊一群农民老奶奶的画作,看展览介绍,最大的老奶奶都82岁了,最小的也有51岁,看的时候觉得非常的震撼。拍出来的照片没有现场看起来好看,现场的画作是真的很漂亮!当天去的时候是开幕式还遇到了杨丽萍和莫西子诗,bye the way,莫西子诗真的是个蠢萌的人,谁叫他合影他就合影,重点是谁加他微信号他都加......
日本 EVA展览馆
今年夏天在哥本哈根看到一个艺术装置,很喜欢。说是灵感来源于康德的哲学:一个是世间的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用世间世界里的胶带构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我在一个理想的胶带世界里爬来爬去,感觉真的很妙。今年夏天在哥本哈根看到一个艺术装置,很喜欢。说是灵感来源于康德的哲学:一个是世间的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用世间世界里的胶带构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我在一个理想的胶带世界里爬来爬去,感觉真的很妙。Tape Copenhagenby Numen/For Use, Vienna还有一个就是London V&A的展览disobedient object。 Curation做得非常好。喜欢activism/social movement的朋友可以关注。
1. London Saatchi Gallery MADEMOISELLE PRIV?2. London Victoria & Albert Museum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
我想介绍一下我想介绍一下深港双城双年展,每两年一次,在香港和深圳同时举办,以城市、建筑设计为主题去思考城市发展的可能。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展览,每一届都会去参观。这一届的举办地点是在蛇口大成面粉厂,这个面粉厂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工厂,现在被改造为一个展览场馆,得到一次升华的体验。在一群设计师在这个废弃的展览馆改造后,你会发现设计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一届的主题是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这一届的主题是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城市原点”可以理解为一个关于思考我们如何建设,怎样建设,为什么建设当代城市的起点。我们必须要问:“城市为谁而设?它的过去怎样?现状如何?未来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将为自己创造的世界当成人来看待:一个我们必须先充分利用,然后再创造的复杂的、有层次的现实。我们必须对城市的现状再利用、再思考和再想象,并开放现有的建筑。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这是一个特殊问题。历经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未来十五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比例很可能会超越世界城市人口平均水平(70%)。尽管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和气候不断恶化,食品安全,老龄化及其他全球问题,中国仍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它对世界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这已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超越抽象的规划,不能仅仅想着建造更多的建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东西,并重新思考最初将人们带入城市的那些力量、梦想、愿望及挑战。我们得发问:“建造城市的最初意图和目标究竟为何?”“Re-living the city”是经过重新思考城市原点后采取的重大措施。我们要立足于现有的物质,而不是将来创造的东西;立足于当前,而非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希望成为重塑城市生活的人们。重塑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我们要重建城市和家园,重塑人类的未来,并将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当作使命。“城市原点”与“Re-living the city”;前者是重新组合的思维过程,后者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采取的行动。“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态度和定位,将2015年双年展的愿景与实践结合起来。2015年双年展不同于以往,它通过展望、重塑和再利用现有的东西来阐述城市的过去和未来。Back to the origin, Regain our cities, remake our present.回到原点,重获城市,重塑当前。这个展览对市民是免费开放的,里面有大量的展品都是普通的材料,但是策展人总是加入了许多思考,思考这个城市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思想去改变城市的发展,但是这个展览并不是一个科技或者技术的展示,更多的时候,双年展像一场设计师、建筑师、策展人的头脑风暴,大家都拿出各自的概念,用展览的形式去和市民沟通,告诉一个个概念。这个展览有趣的地方是,加入大量互动,让市民身临其中去体验。在观展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量的细节,有时候我感觉这是一场关于设计师浪漫的展览。策展人天马行空地打穿了房子,感觉把我们脑袋胡思乱想的念头都透过展览展现出了,有时候我在怀疑他们是一群顽童,做着自己爱做的设计。策展人天马行空地打穿了房子,感觉把我们脑袋胡思乱想的念头都透过展览展现出了,有时候我在怀疑他们是一群顽童,做着自己爱做的设计。展览持续到2月底,有机会一定去二刷,仔细看看每一个细节。
(多图,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碰巧在阿姆斯特丹看了一个人体展k?rperwelten,都是真正的人死后尸体制成的,看完挺震撼 比如这是吸烟者的腿 smoker's leg 比如这是吸烟者的腿 smoker's leg还有从受精卵开始各个时期的婴儿, 其实3周就能隐隐看到人形了... 这张是6个月的还有饱受酒精折磨的肝吸烟者的肺腿部的血管脉络肌肉及骨骼
2015年在北京,有三场展览令我印象深刻。大卫·霍克尼:春至,佩斯北京
当我看到这位年逾七十的英国老人使用 iPad 创作的作品时,那种艺术家对于艺术怀有的原始的、本真的爱与童真打动了我,“保持童心是好事”,大卫·霍克尼让我看到的,尽是童心二字。小野洋子:金梯子,林冠艺术基金会 虽然所有展品在以往都曾经展出过,不过作为小野洋子 82 年来首次在京个展,还是看点不少。尤其是 2015 年在 MoMA 首展的《看天空》真是现代艺术的典范,受众的参与成为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似简单的形式传达出意味深长的意涵,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登上旋梯,真是美妙的体验(不可“剧透”,要亲身体验才好)。展览一直持续到 2016 年 7 月,不妨一看。路易威登:系列二,国贸路易威登之家
Nicolas Ghesquière 入主路易威登后,“系列”展览成为历次大秀之后的“标配”,展览主题自然包括新一季的设计符号。在系列二展览中,让我惊艳的是“传奇硬箱”环节,投影、音乐与硬箱完美融合,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我前前后后看了六遍,好喜欢。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展览。今年艾滋病日的时候,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有一个很小型的服装秀,模特身上的服装全部是安全套做的。在圣保罗最繁华的地段MASP,来来往往的老人小孩都在看,我想能把安全套当成一种艺术来看,也难怪巴西人流没有国内普遍了,因为每个人都安全套的接受都是从很小就开始了我问过一个14岁的巴西男孩巴西孩子初夜一般在多大?假如你要跟你女朋友发生关系是合法的吗?他回答,只要不强迫对方并且使用安全套。不禁为国内那么多只顾自己爽而让女朋友去做人流的男同胞感到羞愧。附几张现场图模特身材很喜欢;)
哈哈 我觉得对我而言是特地去上海 大街小巷找了好久找到了那个梵高展的地方 和同学两个人花了两百多块钱去看了一场梵高作品ppt展 刚开始看了三分钟 后面就完全坐在地上休息 十分钟就走了
2015年本人在国内跑了50多家博物馆,挑了12场个人印象深刻的展览进行介绍,我个人比较青睐古代文物艺术,所以看的展也大多与此相关。所传照片都是自己在看展的时候拍摄的。依时间排序:南京博物院(庞莱臣“藏天下”虚斋画展)、苏州博物馆(六门真如——唐伯虎特展)、良渚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上海博物馆(“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首都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山东博物馆(齐鲁瑰宝展)、四川博物院(意境天工——卡地亚珠宝特展)、南京博物院(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南京博物馆(玉叶金枝——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华展)、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书画展第一期)、首都博物馆(京津冀区域一体展)、苏州博物馆(十州高会——仇英特展)。多图预警。。。。一月份:南京博物院(庞莱臣“藏天下”虚斋画展)本次展览为南京博物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庞莱臣“虚斋”特藏书画展,庞莱臣为民国时期著名企业家收藏家,所藏书画中不乏唐宋元时期的古迹名画。展出作品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南宋李迪的《猎犬图》与宋徽宗的《鸜鹆图》,许多署名宋徽宗的作品,其实为当时宫廷画师所作,而这幅《鸜鹆图》经专家考证应为宋徽宗本人所绘,弥足珍贵。(南宋)李迪·猎犬图(北宋)宋徽宗·《鸜鹆图》二月份:苏州博物馆(六门真如——唐伯虎特展)苏州博物馆明四家特展的第三期,感觉很棒,汇聚了大陆十多家博物馆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唐寅画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为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苏州博物馆还专门在展品附近比较了唐寅临摹本与原本的异同,做得挺用心的。(明)唐寅·吹箫仕女图(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重庆三峡博物馆藏)良渚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马王堆的漆器很漂亮,另外有一件嵌绿松石透雕玉饰很精致。不过帛画之类的展出都是复制品。(西汉)君幸酒漆耳杯(西汉)君幸食漆盘(西汉)嵌绿松石透雕玉饰上海博物馆(“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上博去年年末的青铜器特展,非常棒。展出的大部分是2013年宝鸡石鼓山的考古成果,最难得是三个西周铜禁的展出,禁为西周独创的承酒尊的器座,据说是因为吸收商代饮酒亡国之鉴,故取名为“禁”。目前考出出土就六件青铜禁,其中西周时代的三个。本次展览借调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端方旧藏的柉禁,以及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龙纹禁,配合宝鸡石鼓山最新出土的西周铜禁。禁这种青铜器发现数量非常稀少,上博本次特展是第一次将三个西周青铜禁汇聚一堂。另外展出的两件牺尊也特别精致!特别萌!另外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本称为“吉金”,因其色泽金黄,现在看到的都是青绿色其实是千年的铜锈。而在本次展览上居然看到一件西周小鼎依然有着一部分“吉金”的光彩!(西周)牺尊(西周)龙纹禁(天津博物馆藏)(西周)柉禁(一起陈列展出的为与出土铜禁的共存酒器,被称为“柉禁十三器”)(西周)龙纹禁(宝鸡石鼓山出土)吉金之色三月:首都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个人一直很喜欢浪漫奇幻的楚文化,与中原青铜器的雄浑大气不同,楚系器物更加精致瑰丽。首博这次展览联合昔日属于楚地境内(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的多家大型博物馆。并且在布置上很花心思,在文物标牌上往往结合楚辞进行了深入介绍。(战国)曾侯乙冰鉴,很精美的楚系青铜器,用来储存冰块的。在国博和湖北省博各有一件展出,这件是湖北省博的。(春秋)王子午鼎,鼎腹上有六只失蜡法铸就的青铜怪兽,内有85字鸟虫书铭文,旁边还有一同出土的铜勺,勺是从鼎内取肉的器具。(战国)虎坐凤鸟漆木鼓架,体型硕大很霸气的一个鼓架,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片头就出现了一个类似的虎坐凤鸟漆鼓架。关于“虎坐立凤”的造型有一种说法是凤鸟为楚地图腾,虎为巴人图腾,凤鸟站立于虎上代表着楚国对于巴人的征服。(战国)人物龙凤帛画,这幅帛画与人物御龙帛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画面描绘了一个贵族女子合掌祈求,头顶凤鸟展翅,前方夔龙升腾,关于这幅画的主题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这次展览展出的是原件。六月:山东博物馆(齐鲁瑰宝展)山东省举行的一次文物评选活动,从全省市183万件文物中精选出100件最具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虽然由于展出条件的限制,没有把所有选中的文物都进行展出,不过也已经是精品云集了。(战国)鎏金猿形银带钩,这件带钩名气挺大的,平常由曲阜文管会保管,难得一见,这次在这个展览上得以一窥真容。在安阳博物馆还看到过一件猿猴形的带钩,听讲解人员说这种猿猴形的带钩一共就出土了三个?(西汉)载人载鼎彩绘陶鸟,济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平常也不见展出,在这次展览上有缘看到。(东汉)“宜子孙”玉璧,青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不过我之前去青州博物馆看到展出的是复制品,终于在这次展览上一睹真容。(明)九旒冕,明鲁荒王墓出土,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与中国古代冠冕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明朝相关制度天子十二旒,亲王九旒,此物便为实证。湖北省梁庄王墓也出土了一件相似的九旒冕。(明)九旒冕,明鲁荒王墓出土,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与中国古代冠冕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明朝相关制度天子十二旒,亲王九旒,此物便为实证。湖北省梁庄王墓也出土了一件相似的九旒冕。七月:四川博物院(意境天工——卡地亚珠宝特展)
这个展览开始之后,看到网上各种珠宝璀璨的珠宝感觉很是心动,终于在闭展前一个星期为了看一眼这个展览专门跑了一趟巴蜀地区。抛开历史、学术价值,我认为这是2015年我看过的最好看的展览!一进展厅就感觉每件器物都在闪闪发光,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川博没看别的展厅就绕着这个展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放上几张图大家感受下。(1910年)卡地亚巴黎·卷轴式冠冕,曾售予比利时王后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王后是奥地利皇后(著名的茜茜公主)的侄女。(1951年)卡地亚巴黎·项链,曾属于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1951年)卡地亚巴黎·项链,曾属于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1949年)卡地亚巴黎,猎豹胸针,猎豹脚下那个神似小时候玩过的弹珠的东西其实是一颗重152.35克拉的克什米尔凸圆形蓝宝石,它曾经所属的主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温莎公爵夫人,传说中让温莎公爵放弃王位的女人。(1940年)卡地亚巴黎,火烈鸟胸针,曾经售予温莎公爵。卡地亚很喜欢这种动物装饰,现场看到不少。(1934年)卡地亚,翡翠项链,这串项链在原料与制作工艺上都受到中国影响,由27颗来自清末宫廷的老坑种翡翠圆珠组成,卡地亚1934年为其制作了红宝石镶钻链扣,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2744万美元的高价。再来介绍一件展览上看到的好玩的东西,这件由金、蓝宝石、珐琅构成的小物件的真实用途,大家不妨猜测一下。。。。。。标牌上说它的用途是。。。。。。。零钱袋。居然拿这种东西去装零钱,欧洲的贵族们真是太会玩了。八月:南京博物院(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大陆第一个女性专题展览,宣传说为了突出主题,本次策展人员全部为女性。(西汉)兽形银带钩,“温婉”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物是江苏盱江都王妃子墓发现的银带钩,上有阴阳篆刻铭文“长毋相忘”四字,通过这件器物仿佛见证了千年前一场生死不渝的爱恋。南京博物馆(玉叶金枝——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华展)这个展展出的很多金银首饰都繁缛精致,虽然不及现代卡地亚工艺的珠光宝气,但是也能代表中国古代金银器加工的高超技艺。展出的是复制品,不过复原地还不错,真品好像被国博收走了。(明)楼阁人物金簪,明万历十八年益庄王夫妇墓万妃棺内出土。下面三件虽然造型各异,不过名称和出土地都是一致的。九月: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书画展第一期)
这个可能是2015年最热门的一个展览了,媒体的宣传(在北京地铁站我都看到有介绍)加上重量级书画的展出,使得这个展的人数居高不下。我去的时候是周三上午七点半到的故宫门口,等到开门跑进去前面已经排了500米长的队伍了…………简直可怕。不过虽然人多,展出的东西也确实很精品,并且和博物馆大神一
起逛了一天故宫,感觉特别好。第二期的时候一直没找出时间去看,想想有点可惜。
这个展因为不让拍照,所以没有展品照片了,只有两张排队的盛况。十月:首都博物馆(京津冀区域一体展)首博虽然本身藏品不如国博和故宫,但是我觉得2015首博的临展真是充满了惊喜。京津冀区域一体展集合了河北、天津、北京三地文物精华,感觉很棒。(西周)伯矩鬲,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器身表面有七个牛首兽面纹,属于燕国青铜器。想起之前看石渠宝笈展的时候有人和我说有股民拜《五牛图》的。。。。。。不知道有没有股民也对着伯矩鬲祈祷下呢,比《五牛图》还多两头牛呢。(战国)蟠螭立凤纹铜铺首,河北博物院借展文物。铺首是大门上的环形饰物,这件铺首雕刻精美,并且体量巨大,可以想象当时它所装饰的燕国宫殿是怎样的雄伟大气。(战国)错银铜双翼神兽,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共四件。据说神兽造型受到欧亚地区兽面鹰身两翼神兽(称为格里芬)影响,是在本土神兽艺术的基础上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特别威武,河北博物院门口有两个放大版的,像护院神兽一样。(战国)错银铜双翼神兽,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共四件。据说神兽造型受到欧亚地区兽面鹰身两翼神兽(称为格里芬)影响,是在本土神兽艺术的基础上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特别威武,河北博物院门口有两个放大版的,像护院神兽一样。十一月:苏州博物馆(十州高会——仇英特展)仇英特展做为苏州博物馆明四家展览的收官之作,个人认为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展品还是布展都很用心,和唐寅展一样也是汇聚了大陆以及美国两家博物馆的仇英精品,仇英的三幅大型手卷《临萧照瑞应图》、《职贡图》和仇本《清明上河图》都有展出,特别是仇本《清明上河图》让人印象深刻,驻足良久。年尾许多博物馆推出了年末大展,预计寒假还有去看不少新展,如果点赞人多的话我再更新吧。
《Harry Potter:The Exhibition》世界巡回道具展
Turin耶稣裹尸布(N年一次)米兰世博会(我就是去吃的)新加坡建国50年展(我还是去吃的)天朝股灾算金融灾难展么?算的话这个最难以忘怀了。
个人最难忘的是年初日本长崎县立美术馆的高迪展。起个大早从福冈坐了3个小时车赶去长崎,看了2个小时展立马再坐车回福冈机场赶飞机,唯一一次掐表看的展,想忘也忘不了。倒不是多喜欢高迪,展览本身质量也算不上顶尖,而是日本这次高迪展一大半的内容是井上雄彦(日本西班牙交流400周年亲善大使)担当的。展厅墙壁和展板上偶尔会有井上大神随性画的涂鸦,我都能想象出他是怎么站在这里仰着头涂涂画画的。这辈子离他最近的一次。年纪大了心就渐渐死了,去听以前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手的演唱会都淡定得像不认识她一样。井上大神是仅剩的几个还能让我不顾一切在车站狂奔,让我觉得自己也有颗少女心的人。年纪大了心就渐渐死了,去听以前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手的演唱会都淡定得像不认识她一样。井上大神是仅剩的几个还能让我不顾一切在车站狂奔,让我觉得自己也有颗少女心的人。
今年走穴没有以往那么勤,简单罗列一下,个人看过的一些不错的展览。博主要求的是难忘,从我的观点来看,1.展览本身展品重量级,不需包装,一样被观众挤爆门
2.很一般的展品通过一流团队策划包装,做得很吸引人
3.这家博物馆or美术馆很出名,怎么都会成为关注的重点(基于馆品牌实力)
4.展览做得很有内涵和故事,看完之后觉得在精神上有所touch,并引发思考和深入学习的欲望。那么先从国内扒起,光说展览,五花八门,行为艺术类、考古发掘的、书画专题、综合历史类国内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首都博物馆《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上海博物馆《酌彼金罍》 《明清贸易瓷器展》《吴湖帆书画展》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广东省博物馆《千年风雅》洛阳博物馆《膴膴周原》宝鸡青铜器巡展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良渚文化展》苏州博物馆《十洲高会·明四家之仇英展》港澳台香港
文化博物馆《敦煌·说不完的故事》澳门艺术馆《朱艳增华》台北故宫博物院《神笔单青·郎世宁来华三百年特展》这个展我没去看过,家里人国庆期间去台北院看了一下,回来推荐的海外马来西亚
马六甲小镇上面有近30座博物馆,以特色为主,其中“民族博物馆、邮票博物馆、马六甲海事博物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可机会,大家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转机时,若有一天时间,都可以去马六甲看看斯里兰卡
波隆纳鲁沃 古城博物馆泰国国家博物馆
春节计划去伊朗,伊朗有很多博物馆,珠宝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各类宗教博物馆,所谓展览,应该很少,这里的人民还要顾温饱,顾和平,没有时间余钱办展览,但是伊朗有大把的清真寺建筑博物馆,足够心之所向。欧美暂时还没去过,只是在网上浏览过一些展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梵高展》大英博物馆《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卢浮宫博物馆这些一流博物馆,随便办一个展览,都能拿上台前说道
,等以后有机会去了,认真写写展评-------------------------------------------------对展览进行简单介绍---------------------------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 虽然展览被我吐槽过,因为开展期间造成的“故宫跑”现象,一度畏惧上京观展,但此展,仍值得推荐上榜单第一名,主要是书画作品的重点,即前面列出的第1点,展品本身很重量级,前所未有。展出故宫书画藏品283件,其中有诸多国宝级展品,如东晋顾恺之的《列女图》(宋摹本)、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在国庆期间,造成不小的轰动,但反观此展,即使没有亲眼去看,也知道策展水平不高,光《清明上河图》的展厅就被不少网友吐槽展线不亲民,这也能理解,上河图群众基础好,大妈爷爷小孩青葱都知道那是国宝啊~~~~~~~~~~~占据一流资源的博物馆并不等于本身策划出一流的展览,这是两个概念哦。首都博物馆《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上半年去北京出差时看了,首博的展览办得一贯用心,钟表本身是奢侈代言词,展览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不见得全是美,细节上诸多不到位之处,这也是国内博物馆策展的通病,国内策展,总是企图告诉观众,展览办得很高档有品,从展名的选择到对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针对有一定知识背景平日里关注展览的人,试问,你希望看完这个展了解什么,江诗丹顿有多贵?瑞士钟表有多好?如果从博物馆的策展角度而言是这样传递价值观,那真的没什么好说的,难道我们能从瑞士制表人的坚持完美中学到什么呢?上海博物馆《酌彼金罍》 《明清贸易瓷器》展今年懒癌在上海,自然这里的博物馆走得勤快些,特别是上海博物馆,基本是每月都有去报道,前面的《皇家威仪:俄罗斯皇家军械展》虽然东西都不错,宝石亮闪闪,策展审稿不细,展牌有错别字,加之展陈方式陈旧,对通稿吃得不透,就恕我不能上榜推荐了。说点让人开心愉悦的事吧,年终大展《酌彼金罍》 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去看了好几回,这个展虽然不大,展品不多,十来件,这正是我想说的,博物馆不要一味贪大,尽量做一些有深度,有学术研究价值让观众看得明白的展览,感性与理性兼备。《明清贸易瓷器》,展品都很棒,器形完整,了解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贸易逆差,老祖宗们是如何用泥巴换欧美人的真金白银,在具体的物证面前,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要是读到初中的同学们,拿着历史课本去走走这样的展览,说不定对历史的理解会更深一些。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在杭州出差时,把这个展览看过了,真心不错,展览知识量多,不带些体力,会有些累。展品品像是没得说,主题很清晰,展出精美文物500件(组)一场关于南宋的文物展带着古都的旧影与历史的追寻,为观众勾勒与重现那一时期的风物盛景。杭州本来是南宋都城,这个展览在杭州本土办,意义非凡,但关于展览名,和朋友们讨论,有几种不同意见,看完展览,有一种认为展览叫《南宋风物观止》就够了,包括我自己在看完之后,也是这种认为,「中兴」的意思是在一世之间因王道衰而有能复兴者,谓之「中兴」。南宋这个朝代,在领土问题上割让求和,很难让人真正感受到泱泱大国的复兴,内政佞臣当道,但宋人雅,随时令行娱乐和工匠能人巧艺,金银器皿再造有过之无不及,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才能把展览吃透。当然,如果只是普通看看,其实也无所谓的,看个喜欢就好。广东省博物馆《千年风雅》朋友推荐,还没去看,不好意思,暂写不出来。洛阳博物馆《膴膴周原》宝鸡青铜器巡展题主说的是“难忘”的展览,这个绝对是“难忘”的,上半年去洛阳赏牡丹,在洛阳博物馆
逗留,这个展,在外地看了不下三遍,也算是跟我比较有缘份,宝鸡青铜
器博物馆的东西,历史文化审美工艺于一体,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国”二字的何尊,“吉金铸史——金文”“鼎簋馐馔——食器”“金尊旨酒——酒器”“礼乐和鸣——乐器”四部分,四十三年逨鼎(共10件,此次展出3件)、“裘卫四器”(四件,展出九年卫鼎和卫盉两件)等79件造型纹样精美的青铜重器。作为青铜爱好者,此刻真的不在乎展览策划得怎么样,东西来了,就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没去看,不好意思,但我知道它是好展,北大的老教授,旧识,学术底子厚,研究能力强,招牌又响,这么点自信还是有的。现如今多少文博界中上层在这里求过学,以前去看过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展,相当不错,比普通博物馆的策展肯定要亲一些。苏州博物馆《十洲高会·明四家之仇英展》还剩一周展出时间,周末去看了回来再补充展评吧,吴门风雅收官之展,前面沈周、文徽明、唐寅一年一度,做人有执念,有情结,好不好看,得看完之后才有说法。香港
文化博物馆《敦煌·说不完的故事》年初路过香港时,去看的,策展手法和本土化诠释很多值得国内博物馆学习,敦煌展这几年很火,深究,看热闹的居多,港文化博物馆在文本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解读,以及各种数字互动装置在不影响体验的情况下进行穿插,儿童学习小手册。澳门艺术馆《朱艳增华》和家人一起去看的,澳门艺术馆每年都会和故宫博物馆办一次年度展,以补充本土收藏不足的空白,也就是故宫的文物,平日里去故宫,也很难专题展出这么全面完整的清宫漆器,看完一个感受,故宫里的收藏真心好!澳门的策展水平相比香港,弱好几个层次,但总归还是可以。(这个展不让拍照,在网上截了两张宣传图)近几年,国内博物馆展览层出不穷,好的展览并不多见,也有可能我见识少,走的路不够多,或者要求太高,总爱挑刺,老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楼说的龙美术馆展览,去年《鸡缸杯》的专题展策划不错,以小见大,平日里美术馆去的少,一来乱像丛生,像展览会场,学术气氛淡薄,功利气重,二来,对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之类的,表示理解能力不足,就不去这种场合交智商税了。
搬运一下刚由Designboom颁布的2015 Top 10。请容我先贴图,选评理由稍后翻译。心急的可以自己翻墙看:In infinity by 草间弥生|路易斯安纳现代美术馆草间弥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第一次全面回顾展,印第安纳博物馆整个南翼被这次大规模的展览充满。这次名为“在无穷(in infinity)”的展览按照时间线展示了这位传奇艺术家长期以来对宇宙和心理空间的迷恋产生的幻像。整个空间:墙面、地板和天花板都嵌满了草间弥生柔和却又对比极其强烈的黑黄色和红白色的波点,使观众沉浸在无穷无尽的视觉宇宙中。草间弥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第一次全面回顾展,印第安纳博物馆整个南翼被这次大规模的展览充满。这次名为“在无穷(in infinity)”的展览按照时间线展示了这位传奇艺术家长期以来对宇宙和心理空间的迷恋产生的幻像。整个空间:墙面、地板和天花板都嵌满了草间弥生柔和却又对比极其强烈的黑黄色和红白色的波点,使观众沉浸在无穷无尽的视觉宇宙中。Dismaland by Banksy | 英国韦斯顿滨海英国传奇匿名涂鸦艺术家Banksy于八月底在英国海滨小镇韦斯顿开展了名为“颓丧之地Dismaland”(Dismal + Land)的展览。展览作品邀请了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和大卫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在展览馆网上有警告说“此地地面不平,图像不适合小孩另外还有脏话不定时出现”,除此之外,“颓丧之地”拥有三个大的展区,在一个大帐篷里由艺术家吉米考迪手工打造的哥特雕塑公园的微缩景;装置包括了一个坐在旋转木马上的蒙面人;一个在南瓜车出车祸后身亡却仍然遭到狗仔队骚扰的灰姑娘雕塑(大叫都知道这个模拟的是谁...)据称Banksy自己的作品超过十件,此地也是他儿时最喜欢的儿童乐园,废弃多年之后因际重开,整个展期为五周。巴洛克,巴洛克 by 奥利亚松 | 奥地利萨沃伊王子尤金的冬宫Descension by 卡普尔 | 常青画廊,圣吉米纳诺好的坏的和丑的 by atelier van lieshout(面包车工作室)|德国鲁尔艺术节漂浮花园 by Teamlab | 日本科学未来馆大堡礁 by Yadegar asisi | 莱比锡 the panometer艾未未个展 | 北京常青画廊(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合办)管子 by numen/for use | 奥地利 architekturforum tirol赌场 by Damián Ortega | 米兰 Hangarbicocca
不按时间或喜好排列。以下所说的展都让我非常难忘。部分图片是网上找的。1.Inventing Impressionism
National Gallery,London这个展览是以法国一个名叫Paul Durand-Ruel的art dealer为线索,讲述在印象派发展的前期,他为莫奈,雷诺阿,马奈等人提供的支持,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期都没有停止购入他们的画、为他们举办展览。这个展览非常有趣的是,房间的设计是和这个名叫paul的法国人的家里一样的布局,也就是说,展览还原了当时他买入的这些画在他家里的陈列方式。就好像走进了某土豪家挂满了画的大客厅。整个房间的灯光很昏暗,房间挤满了看展的人。另一个亮点是,大概搬来了如今在世界各地美术馆或者是在某土豪家卧室墙上的 大部分印象派的原作。比如这些GIRL WITH A CAT,RENOIRGIRL WITH A CAT,RENOIR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RENOIR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RENOIRTHE BALCONY,MANETMOONLIGHT OVER THE PORT OF BOULOGNE,MANETMOONLIGHT OVER THE PORT OF BOULOGNE,MANET2.AI WEIWEI
Royal Academy of Art,London艾未未在国外的名气比我想像中更大。这个展的宣传海报遍布伦敦个个角落,以及各大报刊。我不太看得懂艾未未,他把所谓的艺术变成日常生活,变成花草树木,变成了家里的桌椅以及上灰尘的花瓶,可有时候让我觉得用力过猛了。但展览的有个房间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房间贴着墙纸,墙纸的图案是一个推特的标志被摄像机和手铐围着。房间里摆放着几个大箱子,参观者透过箱子上的小窗子往里看,里面摆着模型,描述了当时艾未未在中国被调查的场景。放几张自己拍的:墙纸屋内大箱子屋内大箱子透过箱子上的小窗看里面透过箱子上的小窗看里面老外对艾未未的兴趣,大概更多是对一知半解的中国的兴趣。3.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
Vitoria&Albert Museum,London这个展在还没开幕之前就已经火得不行了,感觉大街小巷都在期待。开幕那天我路过,贝克汉姆啊他老婆啊 kate moss啊 以及英国的posh们都去了。这样的过分抓人眼球让我不舒服,再加上对时装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也没打算去看。后来被学设计的朋友拉着去,票很紧张,我们四月份定的只定到六月以后的票了。但是!!!真是一个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跳加速的展啊!!开始的房间很普通,灯光很暗,简单的介绍了一遍麦昆以及他设计生涯的前期的作品(不过有几条裙子真的很好看)。继续往里走,每个房间的灯光完全不同,音乐也不一样。总以为自己走到尽头了,往下走,又是一个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灯光和布局的房间。我至今不知道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但一直抓住我,整个展都没分神。两张网上找的照片,但都完全不能重现当时的场景啊。重点说我觉得十分好看的一个房间。先放图片。这个房间的墙上分为各个小格子,装着首饰、裙子、鞋子或者一个小电视。有中国元素的围巾,非常非常好看。房间中间是一个模特穿着一条纯色的裙子,闭著眼睛不停地转动,她四周有东西往她裙子上不停喷颜料。当时在这个房间停留了很久。
(多图预警)趁纽约的小伙伴们还没有发现这个帖子赶紧答一发&&。说到难忘,这次说的是自己去过的展览,不然也不敢瞎说。首先介绍的是无论是话题热度还是从形式美学角度来看都到达了峰值的展览——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镜花水月”展】May 7–September 7, 2015Photo from Photo from 这场有着超长展期的“镜花水月”展,不仅伴随着Met Gala中各路明星猎奇的“中国风”占据各大时尚版面近一个月,更成为了社科学生们膜拜Said和进行field trip的胜地(乱诌的)。对于这个顶级大展,当然无论是时尚评论还是艺术展评在Google都可以抓出几十篇,投入的资金和心血明显和受瞩目程度成正比。本身王家卫在华人圈子的名头也已分量充足。难忘的原因有更多:1. 策展思路让各界撕个欢
我是五月份看的展,算是比较晚了,当时已经读过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撰写的Program,他说:While neither discounting nor discrediting the issue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bordinated otherness" outlined by Said, this exhibition attempts to propose a less politicized and more positivistic examination of Orientalism as a site of infinite and unbridled creativity. Through careful juxtapositions of Western fashions and Chinese costumes and decorative arts, it presents a rethinking of Orientalism as an appreciative cultural response by the West to its encounters with the East. The ensuing dialogues are not only mutually enlivening and enlightening, but they also encourage new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s and broader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实在高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是为策展人这种勇气点个赞(蜡)。Bolton先生表现出了对Said所著的&东方学&无比熟悉,同时又表示他的策展的动机并没有打算把展品放在中国历史之中去考量,那些精美的刺绣、丝缎和高级礼服也没有承载政治、人文或东西贸易的复杂关系,而是要给人展现一个“幻想里的中国”,所以展览名称才叫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因为西方一直是隔着一层“玻璃”在看待中国(此处应有无数弹幕飞过,要知道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可是Said从头喷到尾的观点)。不得不说的是Bolton先生模棱两可的叙述里确实有小聪明在里头。一方面表现出对视东方为“他者”的警惕,一方面又布了规模宏大的展览专门回顾西方时尚界是如何视中国为“他者”从中汲取“时尚灵感”的。其中有意思的是,赞助人和时尚界基本是一边倒的称赞展览如何高雅精致,而大多数参观者也社交网络上发出“美美美”、 “这样的衣服我也想要”、“最炫民族风”的感叹——倒是和策展人所谓的、希望引起参观者的反思和警惕的初衷相差甚远呐哦呵呵。
在社会学/文化评论小分队没赶来之前,相信Bolton先生还是在MetGala后过了一周宁静的日子的。这个展览将现代中国的时序切割为几个时期:晚清、民国、文革。整个展览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也不是郭培设计的晃瞎人眼的晚礼裙,而是影像展厅除了霸王别姬片段,另一个小主题是“Opium”,鸦片,满目晃荡着王导镜头下的宫二,拿着鸦片烟袋深深吸上一口,空空茫茫的眼神,不知落在何处。2.文物错置?策展的一个亮点是元代巨幅壁画《药师佛绘图》、龙门石窟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等佛教文物将成为华服的背景,在闪光灯下绽放跨越时代的光彩…………等等,闪光灯?从新闻发布到正式开展,外界通过媒体看到众多名人在壁画前使用闪光灯合影。“博物馆内禁止闪光灯是一个基本常识,大都会博物馆是否考虑这次展览对壁画可能造成损害?”面对质疑,该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发布会上,媒体摄像和摄影都是最小限度,且用光强度受到严格的监视和监控。这次特殊展览,也禁止公众拍照”。这样的回答是否足以打消外界疑虑?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刘征25日说,何慕文没有说明展览中使用的是什么光源以及拍摄距离。如果拍摄距离较远,用的是节能灯或LED灯这种热量小的冷光源,对石质和金属材质文物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是白炽灯这种热量大的光源,就会对文物造成较大伤害,尤其是像闪光灯这样的瞬间性光源对文物的损害更大。另一名文物专家则表示,由于并没有给出光热的具体数值,所以很难判断对文物的损害程度。有遭到不可逆破坏的可能。【图侵删】【图侵删】我参观的时候,虽然展馆灯光较暗,但拍照是确实可以的,人挺多的时候,虽然安保人员十分警惕但是红色测光灯和防不胜防的闪光灯却是也零星闪烁。另一个疑问就会是把有宗教含义和历史意义的文物和时尚华服一起放置展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场景美学的问题了(期待有小伙伴可以单开出一篇专门写这个)。最后,强行吐槽一发谭燕玉(Vivienne Tam)设计的裙子,做设计也不要太偷懒呀摔!photo from【艺术新闻】侵删photo from【艺术新闻】侵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奈日出印象超清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