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掷骰子游戏惩罚的纪录片游戏

某废柴中二少女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某废柴中二少女 的推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287ca8_79692f7',userId:2390993,blogListLength:30};“我们时代的电影人”——30部大师纪录片放映季
“我们时代的电影人”——30部大师纪录片放映季
1964年,《电影手册》的编辑安德烈&拉巴德和巴赞的妻子雅尼娜受法国广播电视局之邀,做一个以导演访谈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纪录片,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这个系列片一直持续了八年,截止1972年,共拍了51部。1989年,法国电视七台接过了这个对保存电影文化遗产功莫大焉的棒子。使得这个宏伟的计划更加壮大,访问的导演人选进一步扩展至全世界。直到今天,已经做了近百部纪录片。这个访谈的基本模式是请新锐导演谈对自己影响重大的电影导演,比如,雅克&里维特谈让&雷诺阿、侯麦谈德里叶等。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新锐电影人也已然成为了今日的大师,“我们时代的电影”也已然成为了一次大师与大师的碰撞,花火灿烂,百部纪录片,百部影像铸成的流动的雕像,流淌的是电影,是智慧,也是生命的精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策划及呈现这样一个公共性的平面+影像的综合性影展,这个影展虽然属于第五届新人电影节的大师回顾展单元板块,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展览活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珍贵的纪录片、图片、文献资料,让大家全方位回顾并重新认识这些在电影史上意义非凡的电影大师,我们非常难得地从法国得到51部纪录短片的其中35部,每一部都是一位电影人的采访和介绍。播放季节里,我们还将有安德烈&拉巴德公开课,大师将带你深度触摸电影艺术,希望这个活动能让大学生及公众更重视电影文化和历史,也想利用这次活动来提高影视艺术的文化知传播力与影响力。
播放时间:-11.15
播放列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国际学术报告厅、公共教育区
约翰.卡萨维茨(52m)
弗朗索瓦.特吕弗:十年,十部电影(58min)
弗朗茨.朗和让.吕克.戈达尔:关于恐龙和婴儿的八次对话(61m)
“大师记忆” 公开课 讲师:安德烈.拉巴特14:30
迪乌卡(69m)
马丁.斯科塞斯:马丁.斯科塞斯(73m)
“大师记忆” 公开课 讲师:安德烈.拉巴特 14:30
阿.冈斯:破碎的肖像(96min)
希区柯克和约翰.福特:狼与羊(53m)
让.雷诺阿:演员的老板(94m)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真实与颂歌(52m)
让.鲁什:就这样 (73m)
帕索里尼:疯狂(65m)
弗朗索瓦.特吕弗:他的灵魂(65min)
克劳德.夏布洛尔:昆虫学家(52m)
告别塔可夫斯基(55m)
大卫.克隆伯格:我必须让世界更鲜活(68m)
埃里克.侯麦:穷人的避风港(第一部)(60m)
埃里克.侯麦:穷人的避风港(第二部)(60m)
阿贝尔.费拉拉:无需内疚(81m) 内兄弟:兄弟电影人(60m)
侯孝贤:侯孝贤肖像(91m)北野武:不可预知(69m)
大卫.林奇:不要看我(59m)
新浪潮(96m) 南尼·莫雷蒂(59m)
雅特.里维特:第一部分 老人(70m)雅特.里维特:第二部分 夜(54m)
让.马里.斯特劳布(72m) 阿兰.卡瓦利埃:七章,五天,两个厨房(56m)
让.吕克.戈达尔:叛逆的电影(67m) 安德烈.拉巴特:往事(94m)
“我们时代的电影人”——大师簡介
1、弗朗索瓦.特吕弗FrailcoisTruffa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编剧/导演/演员/制片
法国导演。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电影俱乐部。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1954)被视为新浪潮运动的纲领与宣言;《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1957)预告了“第一人称”影片的到来。他的电影名作有《四百击》、《朱尔与吉姆》、《日以继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最后一班地铁》、《隔墙花》等。特吕弗终身难忘他的童年生活,早年的坎坷经历,被他一遍遍用非常真切自然,而又十分忧郁的影象形式再现出来。这些电影作品呈现了一个叛逆传统、反抗次序的电影艺术家,以及他的心路历程。跟别的新浪潮导演相比,特吕弗避免了政治化倾向,风格雅俗共赏,显示出雷诺阿等人的影响。他欣赏的好莱坞影人包括希区柯克、霍克斯、约翰·福特和奥逊·威尔斯。他认为电影应该模仿生活,但比真实生活更浪漫化。在某些作品中他也会亮相在银幕上担任演员。
2、约翰.卡萨维茨John Cassavetes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美国,纽约
职业:演员/导演/编剧/制片
生于美国的纽约,著名的实验电影导演。他即席而拍的《影子》(1958)为美国地下电影制作人订定风格而且找到市场。他在电视、广播电台、戏剧各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以《出租车》(1954)一片登上屏幕,并在《A
Man is Ten Feet
Tall》(1957)、《财色惊魂》(1964)、《十二金刚》(1967)与《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都有很具深度的演出,他在一九五九年时曾主演电视影集《Johnny
Staccato》,该片不论是演技还是导演都相当成功。《脸面》是他独立制作的一部片子,1973的《权势下的女人》一片被提名竞选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妻子也因该片而获提名竞选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3、让.雷诺阿Jean Renoir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
法国电影导演。父亲是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学习过陶瓷工艺美术。1924年投身影坛,导演了第一部影片《水中姑娘》。一生共创作了40多部电影作品。年,雷诺阿在创作初期拍摄了13部影片。其中包括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影片《娜娜》(1926)、《布杜落水遇救记》(1932)、《托尼》(1935)。1935年法国人民阵线运动高涨,雷诺阿深受进步思潮的影响,拍摄出一系列富有进步倾向的作品:《生活属于我们》(1936)、《幻灭》(1937)、《马赛曲》(1938)、《游戏的规则》(1939)。年是雷诺阿最重要的创作阶段,《幻灭》和《游戏的规则》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他主张导演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对景深镜头的系统运用形成了时空连续的拍摄风格,对追求真实性的现代电影亦有过重要影响。在1941年,雷诺阿移居美国,为好莱坞导演过6部影片。1951年,到印度拍摄影片《河流》,随后,又到意大利和法国,导演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金马车》(1953)和《法国康康舞》(1955)。1962年,雷诺阿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被捉住的军士》。
4、约翰·福特John Ford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美国,缅因州,开普伊丽莎白
职业:导演/制片/编剧/演员/副导演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生于缅因州伊丽莎白角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早年曾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演出。1928年首次拍片《铁骑》(The
Horse),至1966年共拍摄140多部影片。福特的创作最能体现勇敢开拓的美国精神,他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之一,也是有史以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多的电影导演,共计得奖四次,分别是《告密者》(The
Informer)、《驿马车》(Stagecoach)、《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沉默的人》(The
Quiet Man)。1973年成为首位获得AFI(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的电影人。同年8月31日因癌症在加州去世。
5、让-卢克·戈达尔Jean Luc Godard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剪辑/制片
让-吕克·戈达尔日生于巴黎。他在法国和瑞士边界的雷曼湖畔度过了少年时期,进入青年时期后迅速陶醉于电影世界,与特吕弗和罗梅尔等人终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国国家电影资料馆”里接受各种电影的洗礼。随后不久便在《电影手册》等杂志上发表影片评论文章,并模仿希区柯克等老前辈,一边进行写作,一边制作自己的短片,为拍摄正式的长篇作品积累经验。1960年,戈达尔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电影作品《A
SOUFFLE/精疲力尽》,在世界电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完全无视传统电影理论的拍摄手法带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此后,他又执导了《一个女人就是女人》、《随心所欲》、《卡宾枪手》、《蔑视》、《疯狂的比埃洛》、《男性-女性》和《中国姑娘》等。这一时期的影片,从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反传统的特点,引起西方影坛的激烈争论。1968年后,他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组织了战斗电影小组,拍摄了更加抽象和形式主义的《东风》、《真理》、《直到胜利》等影片
。80年代后又开始拍摄故事片
,1983年导演的《芳名卡门》在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戈达尔有句名言-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
6、大卫·林奇David Lynch
出生地:美国,蒙大拿州,苏拉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摄影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电影界的一个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漫画家、作曲家和书画刻印艺术家。导演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症候。其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同时代的电影制作者相比,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代表作品有《蓝丝绒》、《双峰》、《我心狂野》、《穆赫兰道》等。
7、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出生地:美国,纽约,皇后区
职业:导演/演员/制片/编剧/剪辑
美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生于纽约,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移民后裔,成长在曼哈顿的小意大利区。就读于纽约大学电影系期间,执导的短片中就有多部获奖,受到关注。美国新好莱坞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真正多产的导演,罕见的学者型影人,知识丰富,对社会问题投以严肃的关怀。他的作品往往是关于这些主题:意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天主教意义上的罪恶与救赎、美国社会的暴力问题等等。他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戛纳金棕榈奖及柏林金熊奖得主,世界电影大师。他与弗朗西斯&
福特& 科波拉、乔治& 卢卡斯、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合称好莱坞80年代四大导演。代表作品有《禁闭岛》、《无间行者》、《纽约黑帮》、《纯真年代》、《基督最后的诱惑》、《愤怒的公牛》、《出租汽车司机》等。
8、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剪辑/制片
法国著名电影人。在新浪潮诸导演中,侯麦当属大器晚成的一类。侯麦49岁时以《我与慕德的一夜》受到国际影评人的热烈喝彩。由此,侯麦以几乎始终如一、几近固执的简约和散淡风格,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之旅。喜爱侯麦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他的简约。对于如今的影迷来说,侯麦的魅力在于简约隽永的影像风格,兼具文学气息与人生哲理的精妙对白,还有,敏感、脆弱、优柔的主人公们。侯麦的代表作有三大电影系列,“道德故事”这个系列完成于年,由6部影片组成:《蒙梭的面包店女孩》(1962)、《苏珊娜的情感经历》(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慕德家的一夜》(1969)、《克莱尔的膝盖》(1979)、《午后之爱》(1972)。“喜剧与箴言”完成于年的这个系列包括7部影片:《飞行员的妻子》(1981)、《美满婚姻》(1982)、《海滩上的宝琳》(1983)、《圆月映花都》(1984)、《绿光》(1985)、《双姝奇遇》(1986)、《我女朋友的男朋友》(1987)。“四季故事”由四部影片组成:《春天的故事》(1989)、《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5)、《秋天的故事》(1998)。
9、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
法国导演,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奠基人之一,高产,作品大胆,尤其擅长悬念片,风格冷峻,如同上帝冷眼旁观人类的瑕疵。主题围绕着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原始情欲的冲突,使得他的作品游移于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初出道时曾在20世纪福克斯的法国分公司工作,后为《电影笔记》撰写影评,曾与侯麦一起创作了一部关于希区柯克的著作,影响深远。他用其第一个妻子继承来的钱于1957年第一次导演的《漂亮的赛尔日》就获得了两项最佳导演奖。第二部《表兄弟》获得了柏林影展金熊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其他代表作品有《屠夫》、《春光破碎》、《无辜的凶手》等。与法国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频繁,共计有《维奥莱特·诺齐埃尔》、《女人韵事》、《包法利夫人》、《冷酷祭典》、《亡情巧克力》、《权力的迷醉》等等,两人的合作是影史上一段佳话。年过七旬的夏布洛尔丝毫没有停止对电影的热爱,近年他又陆续推出《双面娇娃》(2007)和《贝拉米》(2009),堪称老骥伏枥。日,夏布洛尔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0岁。
10、侯孝贤Hou Hsiao-hsien
出生地:中国,广东,梅县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演员/副导演
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于广东梅县。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74年从影。次年任李行场记、助理,当过副导演、编剧、演员。  1975年起从事编剧工作,编有《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我踏浪而来》等电影剧本。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执导《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坛广泛重视。1983年与万仁、曾壮祥联合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此后,《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尼罗河女儿》均受好评。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台湾中时晚报最佳作品奖、导演特别奖,第四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执导《戏梦人生》获台湾中时晚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1993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其后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国再见,南国》(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时光》(2004)、《最好的时光》(2005)等。侯孝贤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准,且均有所突破;其创作为台湾历史与民众命运写下生动篇章,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拍摄,混合职业及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及诗意氛围,都成为其作者电影的标志。
11、北野武Beat Takeshi
出生地:日本,东京
职业:演员/编剧/导演/剪辑/制片
生于东京。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并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物。1981年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深作欣二,自导自演了处女作《凶暴的男人》而一鸣惊人。之后的几部作品更奠定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花火》问世。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对生命和自身的审视反省,跃然纸上。该片当仁不让的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辉煌的一年,他把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盲侠第N次搬上了银幕,推出《座头市》。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崔洋一的《血与骨》。2005年到2008年,北野武相继推出旨在剖析自己创作心态的导演作品“自嘲三部曲”《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和《阿基里斯与龟》。
12、让.鲁什Jean Rouch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导演/摄影/编剧/制片/演员
直接电影创始人,日生于巴黎,法国纪录片大师。鲁什早先是人种学家,在法国国立研究中心工作。他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拍摄当地风光、社会和人文等影片,数量超过140部。他用摄影机作为记录手段在去非洲的旅行中拍摄了《割礼》(1949)、Rainmakers《求雨先生》(1951)、《猎河马》等8部短片。1958年,卢什在影片《我是一个黑人》中,试图把码头工人的日常生活直接搬上银幕,为此他邀请了3个码头工人,即席发挥表演,形成了一种虚构与生活混合一体的影片。1961年,卢什拍摄了影片《夏日纪事》。近年来,80多岁高龄的鲁什仍到处奔波,拍摄有关非洲的影片。日凌晨在尼日尔遭遇车祸身亡。
13、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
出生地: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剪辑
大卫·柯南伯格是国际影坛中最富争议、也最成功的导演之一,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他于日出生于多伦多。1967毕业后他曾为加拿大电视台拍摄多部短片,1975年拍摄了他的首部长片《淫魔劫》(Shivers)。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犬病》以50多万美元的拍摄成本赚取了700万美元的票房。随后他拍摄了《夺命怪胎》和《夺命凶灵》,前者在艺术上取得突破,后者上映首周成为北美票房冠军。1983年的《录像带谋杀案》和同年晚些上映的《再死一次》助他收获了更多关注,很快,他被邀请去为20世纪福克斯执导《苍蝇》,结果这部影片成为柯南伯格当时最成功影片,不仅被誉为最优秀的恐怖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化妆奖。《死去的孪生子》、《裸体午餐》、《欲望号快车》、《感官游戏》都是他随后惊世骇俗的作品。2005年,已经63岁的柯南伯格拍摄的《暴力史》成为诸多电影节关注的热点。2007年,他拍摄了《东方的承诺》。2008年,柯南伯格实现了两项电影以外的项目:在罗马电影节举行“染色体”展览以及在美国洛杉矶的舞台上推出《变蝇人》的舞台剧。2010年7月,柯南伯格完成了电影《危险疗法》。2012年,柯南伯格的作品《大都会》入选第65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受到广大影迷的瞩目与期待。
14、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俄罗斯札弗洛塞镇
职业:编剧/导演/演员/剪辑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IngmarBergman)曾经予以这样的赞誉:"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15、阿兰.卡瓦利埃Alain Cavalier
出生地:法国,罗瓦-谢尔,文多姆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剪辑
法国著名导演。50年代初,阿兰·卡瓦利耶在大学学习历史学专业,毕业后进入IDHEC读书。1957年,卡瓦利埃成为路易·马勒的助理导演,先后为《通向死刑台的电梯》和《情人们》做副导演。1958年,他拍摄了第一部短片《一个美国人》。之后,卡瓦利埃开始长片创作。1962年正式独立拍摄故事片,《岛上的战斗》和《不屈服的人》(1964),这两部独特的影片在商业上失败后,他又拍了《洗劫》(1967)和《狂乱》(1968)。尽管后者的海报突出了大牌明星(卡特琳娜&
德诺芙、米歇尔&毕高利),但这部取材于弗朗索瓦&萨冈小说的影片并未使卡瓦利埃进入制片人喜爱的导演行列。长期沉寂之后,卡瓦利埃再次复出,拍摄了一些中小制作影片,但独具匠心,如《加满高级汽油》(1976)、《马丁和雷阿》(1979)、《奇异的旅行》(1981,获路易&
德吕克奖)。1986年他拍摄反映泰莱丝紧张单纯生活的影片《圣女泰莱丝》,获六项恺撒奖,票房和评论俱佳。阿兰&
卡瓦利埃的影片特色是形式古典主义为现代情感服务。他的导演手法洗练,不哗众取宠,也不刻意追求电影语言,实验片《无法留言的留言机》(1979)和《解救我》(1993)是他高雅书写方式的体现。
16、阿贝尔·费拉拉Abel Ferrara
出生地:美国,纽约,布朗克斯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剪辑
出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十几岁时就已经开始用超8录像机制作简单的小电影。他正式进入电影界的作品是充斥着暴力情愫的《电钻杀手》和《四五口径女郎》。后者获得的好评为他赢得了另类导演的声望,也因此获得更大的影片预算、摄制资金和名演员(克里斯托弗·沃肯和哈维·凯托尔等)。但他依然喜欢扛着摄像机走进纽约最粗陋的街道,拍摄出诸如《坏中尉》之类成本低廉却又充满争议的作品。代表作品:《地球最末日》(2011)、《那不勒斯的故事》(2009)、《玛丽》(2005)、《死亡游戏》(1993)、《异型基地》(1993)、《坏中尉》(1992)、《纽约王》(1990)、《逐杀连环》(1989)、《火龙年代》(1987)、《Crime
Story》(1986)、《芝加哥罪案录》(1986)、《The
Gladiator》(1986)、《迈阿密风云》(1984)
17、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
出生地:伊朗,德黑兰
职业:编剧/导演/剪辑/制片/摄影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二十余年的从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国成为支柱型导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坛、确定了其国际大导演的地位,还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后。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包括戈达尔在内的众多的著名电影导演对他都推崇倍至。黑泽明称基阿罗斯塔米的作品“无与伦比”,同时他也被与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罗默尔(Eric
Rohmer)等前辈电影大师相提并论,因为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并存。”
18、达内兄弟
让·皮埃尔·达内Jean-Pierre Dardenne 吕克·达内Luc Dardenne
出生地:比利时,箴言。列日,Engis 出生地:比利时,Awirs
职业:制片/导演/编剧 职业:制片/导演/编剧
比利时著名兄弟导演,由哥哥让-皮艾尔·达内(Jean-Pierre Dardenne)和弟弟吕克·达内(Luc
Dardenne)组成。达内兄弟来自比利时瓦隆地区,是上世纪70年代以激进的纪录片创作者身份入行的电影人。1975年,达内兄弟创立了他们的第一个制片公司D&rives,随后又在1981年成立Film D&rives Productions,到1994年又成立新的工作室Les films du Fleuve。此时,这对导演兄弟已制作了60多部纪录片,和其他优秀导演进行过多次合作。他们兄弟二人成名于1996年的《一诺千金》,获得“十五位导演奖”,该作品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大奖。他们拍摄记录片的经验师该电影细腻地表现了亲密关系(父亲和儿子的冲突)和社会关系(非法移民)。1999年,他们凭电影《罗塞塔》(Rosetta)成为戛纳电影节的赢家。时隔六年之后,他们再度领取了金棕榈大奖。影片《孩子》从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21部入围竞赛单元的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本届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卑鄙的小偷曾卖掉自己亲生儿子的故事,为观众提供了观察比利时(和欧洲)社会的政治视角。
19、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博洛尼亚
职业:编剧/导演/演员/剪辑
意大利著名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作品充满影像活力,寓意深刻。导演本人是同志,在自己的电影里却很少涉及这个题材。1961年,他导演了第一部片子《寄生虫》(Accattone),继承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真实地呈现了罗马的边缘阴暗面。1964年的《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以现实主义风格讲述了耶稣的一生,被认为是最忠于基督精神的宗教影片,在美国获得宗教团体的广泛认可。假如这些教会得知帕索里尼既是共产党员,又不信神,还是同性恋者,他们大概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帕索里尼的作品常向古典名著取材,比如《俄狄普斯王》(Oedipus
Rex,1967)《十日谈》 (The Decameron,1970),《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
Tales,1971)《一千零一夜》(Arabian Nights,1974)
等,在这些影片中,他通常采用自然光线,并起用非职业演员。帕索里尼最受争议的影片是死后上映的遗作《萨罗》或《索多玛120天》(Sal&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20、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英国,伦敦,莱顿斯通
职业:导演/演员/编剧/制片/美术设计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日-日)原籍英国,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了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好莱坞谋求发展,并于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并保留了英国国籍。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对很多人来说,“希区柯克”这个名字再也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他创造并完善了制造悬念的艺术,借以使银幕下的观众“身临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境”,参与到剧情中去,因此他所控制的不仅是影片,还有观众的注意力,他因而成为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娱乐片高手;他对人类本性与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和高超凝练的视觉化银幕表达,又使他的影片升华为独一无二、不可效仿的艺术经典;同时,还没有哪一个导演像他驾驭惊险片那样主宰过某一类型的电影,于是擅长在银幕上“惊吓”观众的希区柯克名正言顺地揽下“恐怖大师”头衔。
21、阿贝尔·冈斯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法国,巴黎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剪辑/制片
日生于巴黎。诗人、作家、哲学家及演员。1912年在百代公司担任编剧,编写《祖父的犯罪》,《黎希留时代的一个月夜》,《蒙娜·丽莎的哀史》三剧本,导演了《恐怖的面具》一片。1915年开始摄制故事片:《阿克尔堡的悲剧》,《杜普博士的疯狂》,《十点钟之谜》,《美的源泉》,《峭壁上的狂人》,《潜望镜》,《波涛的故事》。1916年:《帕迪的英雄气概》,《司特拉斯公司》,《废墟之花》,《红胡子》(分集影片),《毒瓦斯》,《生活的权利》,《死亡地带》。1917年:《哀痛的母亲》。1918年:《第十交响乐》。1919年:《我控诉》。1922年:《车轮》。1927年:《拿破仑传》。1931年:《世界末日》。1932年:《哀痛的母亲》。1934年:《茶花女》。1935年:《吕克莱斯·波尔齐亚》,《杰罗姆·贝罗》。1936年:《贝多芬的不朽情史》。1937年:《我控诉》,《拐骗妇女的人》,《铁工厂老板》。1939年:《路易丝》。1940年:《失乐园》。1941年:《盲目的维纳斯》。1943年:《弗拉卡斯上尉》。1953年:《七月十四日》(“多面景”短片)。1955年:《内斯尔炮塔》。1957年:放映“大银幕”电影,将《拿破仑传》与《我控诉》以及几部“多面景”短片改成三面银幕的立体电影。1960年:《奥斯特里茨战役》。1963年:《西拉诺迎战达塔·尼昂》。1966年:《玛丽·杜多尔》(电视片)。
22、弗里茨.朗Fritz Lang
生卒日期: 至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副导演/演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生于维也纳,日卒于洛杉矶。弗里茨·朗1918年进入德克拉影片公司任编剧,也曾从事剪辑工作,后升为导演。他于1919年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影片《混血儿》,随后他又导演了《切腹》(1919)、《蜘蛛》(1919)等片。由于《蜘蛛》上集受到观众极大欢迎,他放弃了本来准备由他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于1920年拍摄了《蜘蛛》下集。所以他把后来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杰作《卡里加里博士》的拍摄工作,让给了另外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巨匠罗伯特·内执导,后者把这部影片导演得十分成功。当时在德国是表现主义的天下,因为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特别是德国,弥漫着反思人类行为的气氛,在这个思潮下,涌现了一大批表现主义作家、导演和艺术家,而弗里茨·朗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表现主义的特征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和阴暗的东西进行变形揭示,对人类社会比较悲观,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欧洲人的毁灭和挫折有关。
23、德莱叶·卡尔·西奥多
生卒日期: 至
出生地:丹麦,哥本哈根
职业:编剧/导演/剪辑/美术设计/制片
丹麦电影导演,生于哥本哈根。丹麦艺术电影创始人之一。一生共导演了23部影片。(多数是默片,最后四部影片是有声片);他写的剧本拍成了49部电影。德莱叶影响了后来很多导演,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电影大师,例如罗伯特·布列松、拉斯·冯·特里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19年德莱叶导演了第一部影片《总统》,他以这部影片证实:不公正的根源是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偏执性。1928年,他在法国拍摄了《圣女贞德受难》,这部影片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之一。这位受到天主教会和英国占领军折磨的民族英雄的斗争和牺牲,被表现为一种对进步的道德因素同教会和国家的惨无人道的法规之间的冲突的象征。影片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严谨,寓意明确,注重角色的外形与内心刻画。纳粹占领丹麦期间,德莱叶拍摄了其最卓越的影片之一《愤怒的日子》,本片叙述了17世纪发生的一宗有关妖术的案件,其情节之奇特让人惊叹,含有很深的寓意。1955年拍摄了影片《诺言》,并因本片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表现出一种寻神派的倾向以及对所谓“奇迹”的一种耶稣化的、神秘主义的理解。
24、南尼·莫雷蒂(Nanni Moretti)
出生地:意大利
职业:演员/导演/编剧/制片/剪辑
意大利著名演员,日生于意大利布科。孩提时,他有两个爱好:水球和戏剧。为了买一部8毫米摄影机,他不惜变卖了自己的邮票。正是用这部摄像机,莫瑞蒂拍摄了早期短片:《La
Sconfitta》、《Pate de bourgeois》和《Come parli
frate》。令人称道的是,莫雷蒂还是一位出色的演员。1978年,塔维亚尼兄弟发现了他的表演天分,让他在8毫米影片《Padre
Padrone》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儿子的房间》中的乔瓦尼也是由他亲自出演,此时的演技已是臻化入境了。1976年的《Io sono
un autarchico》是南尼·莫雷蒂用16毫米摄像机拍摄的第一部作品。1978年,他的影片《Ecce
bombo》参加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角逐,虽未摘桂,但对于时年25岁的他来说,这段经历弥足珍贵。果然,接下来的几年,好运接踵而至:1981年,他赢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Sogni
d’oro》);1985年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被他收入囊中(《La messae
finita》)。从1987年开始,南尼·莫雷蒂和朋友安杰罗·巴巴加罗开始合作制片。两人合作的第二部影片《亲爱的日记》(Caro
diano)即获殊荣,莫雷蒂凭借此片勇夺199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也标志着他新时期影片的开始,依旧旗帜鲜明,没有丝毫的妥协。《儿子的房间》是莫瑞蒂的最新力作,荣获54届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
25、雅克.里维特
出生地:法国,上诺曼,滨海塞纳省,卢昂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制片
雅克·里维特,法国电影导演、编剧,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跟戈达尔一起被认为最具实验性。以电影理论起家,曾经是影评人。作品融和纪录片、故事片和即兴创作的元素,叙事反常规,偏冗长。事业长达60多年。作为“新浪潮”中流砥柱的《电影手册》五虎将之一,里维特因其毕生远离商业性的“艺术纯粹”而著称,他是一个难以被定义的作者。他的作品如《塞琳和朱丽去航船》、《不羁的美女》、《六人行不行》等,总是笼罩在莫可名状的光影中,充满了雾霭般暧昧的谜团和符号。在他的影片中,巴黎是一场以生活为棋盘的棋局,或是一座关于符号的迷宫。他钟爱的主题总是抽象得让人望而生畏:有关剧场的隐秘吸引力,有关联起“表演”与“存在”的细线,有关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秘密之花”等等。
26、让.马里.斯特劳布
出生地:法国,洛林,摩泽尔河,梅斯
职业:导演/剪辑/编剧/制片/演员
作品年表 2010《召唤卢斯》(导演/剪辑)2009《Joachim Gatti, variation de
lumi&re》(演员/导演/剪辑)2009《Le streghe, femmes entre elles》(剪辑/导演)
  2008《阿尔特弥斯之膝》(编剧/摄影/导演)2008《让·布里卡尔的足迹》(导演/编剧)
  2007《与戈达尔的访谈片段》(演员)2006《与他们的相遇》(制作人/剪辑/导演)2004《Une visite au
Louvre》(编剧/制作人/演员/导演)2001《Operai,
contadini》(制作人/导演/编剧)2001《到哪放你藏起的笑容?》(演员)1999《西西丽亚》(编剧/导演)1989《Paul
C&zanne im Gespr&ch mit Joachim
Gasquet》(导演)1987《Tod des Empedokles,
Der》(编剧/导演)1984《阶级关系》(编剧/导演)1982《En
rach&chant》(导演/制作人)1979《云雾与反抗》(导演)1977《革命就是掷骰子》(制作人/剪辑/导演)1976《弗尔蒂尼和卡尼》(编剧/制作人/导演)1975《摩西和阿隆》(制作人/导演)1973《历史课》(编剧/导演/制作人)1968《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编剧/导演)1965《没有和解》(导演/制作人/编剧)1956《牧羊犬的攻击》(副导演/助理导演)
“美术馆之夜”——关于电影艺术的集结文化活动纪录片单元
公共教育与发展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掷骰子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