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谣和最流行民谣歌曲排行榜用hd598和beats por那个跟好?

推荐到广播
7916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Dandelion)
(抱着你的猫)
(宁缺毋滥get)
第三方登录:非发烧:Sennheiser&HD598&vs&AKG&Q701
即使从笔者这种非发烧的角度来看,把Sennheiser HD598 和 AKG Q701
这两支耳机放在一起比较也是不太公平的:一支从未被定位为旗舰,发布时价格为$249,另一支曾经是旗舰之一,发布时价格为$479;而且两家大厂本来的风格就迥异,喜欢一家的未必喜欢另一家。但是一些初烧客又忍不住会把它们放在一起考虑,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两者都外观吸睛,是个诱人跳坑的套路;其次两者都号称好推,有人就觉得用什么推都可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的价格目前刚好都在$200这条很亲民的线上。最近两年虽然有大量定位在$300这条线上的直推型耳机上市,但是在声音方面的表现比起正统的全尺寸发烧耳机并无特别优势,显得有点价格虚高。相比之下,HD598和Q701各种性能上的硬指标让人觉得更靠谱。
2010年之前的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名叫Monster
Beats的全新耳机品牌突然出现并占领了64%的高端耳机市场(指价位在$100以上的耳机),超过所有耳机大厂之和。相信森海和爱科技都为此吐了一口老血。我们看到的是,两厂都在2010年推出了更亮骚,更易推,更杂食的新型号,这就是HD598和Q701。
HD598是笔者曾经拥有的一支耳机。当初觉得声音并不出彩就脱手了,但失去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又有些怀念,结果又买了一次。从它刚出道时被大家捧为神器的风光到现在的过气形象,笔者也有一点感概。其实它的型号早已说明一切,那些措辞极端的褒与贬,笔者觉得多半是一厢情愿。598的特点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最关键的一点:Robust。就是说它不太受前端影响。无论是CD机PC机手机,无论有没有解码和耳放,无论是听无损还是码率一般的MP3,它基本上都不出恶声。但烧到后来,你可能会觉得它缺乏潜力,因为各种升级对它的影响同样也很小(但并不是没有)。
定位于桌面直推。598的各种参数(比如频响和失真)都是不折不扣的发烧级别,优于绝大多数后来上市的直推型耳机,包括森海自家的Momentum和Amperior。笔者手头有一支Amperior,就综合水准而言,无论是PC直推还是手机直推,无论有没有加上解码跟耳放,笔者认为HD598都不输给Amperior。前者开放式的设计和全尺寸的耳罩带来了更自然更舒适的音乐体验。但这种设计同样限制了其出街佩戴的可能性。
极端杂食。不止是各种音乐,在游戏电影方面的表现也要优于绝大多数游戏耳机,这主要得益于它优秀的声场。598在许多方面都稍逊于它的哥哥HD600/HD650,但声场却更宽阔一些(自2009年推出HD800以来,森海的许多高端耳机在声场方面均有很突出的表现)。笔者认为598是一支非常全面的耳机,尤其在这个价位上,你很难找到更全面的耳机了。
那么Q701又如何呢?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认为,Q701无疑是一支比HD598更高端的耳机,但同时也是一支难推得多的耳机。“Q701直推都比HD598靓声”这句话,完全就是个坑。
作为Quincy Jones
系列的顶点,Q701可说是生不逢时。AKG自己也承认,它跟前代K701/K702的主要差别是在调音,这种调音虽然更趋向大众化,但无论在发烧界还是大众圈,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年发烧界正处在一个革命的时代。各大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旗舰,森海的HD800,拜亚动力的T1,歌德的PS1000,等等等等,这些旗舰的降生无不伴随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相比之下,AKG的这种调音上的小动作未免有点不够看。也许AKG想学Beats靠名人效应吸引比较年轻(或者说比较无知)的消费群,可是一来Beats已经先入为主;二来Beats打广告的手段跟力度跟AKG不是一个规模的,况且大多数年轻人根本就不认识Quincy老爷爷(虽然他是很牛);三来Q701刚出台时那个$479的价标也让很多人觉得不厚道,比起K701就换了个壳子就敢加价二百,而且这壳子还是绿色的,完全没有考虑天朝爷儿们的心情!这样一来,被两边冷落的小Q的身价就一路直跌。不过如今旗舰的价格已经掉到很良心的程度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重新关注。笔者这几日的试听是基于笔记本(联想的IdeaPad
Y500,支持杜比环绕),iPad
Air跟iPhone5S,以及几样入门级的前端,包括Audioquest的Dragonfly解码器,Creative的X-Fi HD
外置声卡,以及Matrix M-stage
USB耳放(2011版)。歌曲方面是听了包括收藏的一些无损音乐,一些专业试听碟里面的曲子,Pandora和百度音乐上的一堆品质高低不一MP3。电影方面是看了一些普通品质的电视剧和一些蓝光压制的高清片。目前对它的感想如下:
最关键的一点:Resilient。就是说它的表现在不同前端下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弹性。推好了的话,很多方面都比HD598要好。推不好的话,美丽的小Q就是个美丽的错误。就算没到听不下去的程度,至少说不上靓声。但是随着前端的升级,小Q的能力也会跟着升级,这也是玩Q701的乐趣之一。
不适合直推。小Q的隔音极差,出街的话,除非拔掉电源当暖耳朵用。在家要把它喂饱也不容易,便携型耳放,USB供电的一体机,这些都不够力,必须得用大推力有源耳放。M-Stage算是在美国能买到的为数不多的仿雷曼耳放,就推力而言还算不错,但是它自带的USB解码并不出色,于是笔者用小蜻蜓来做解码,效果要好一些。另外线材全部都是耗材级别的。以发烧界的标准而言,这套投资仅有几百刀的系统是很简陋的。即使如此,和直推相比,还是可以听出来HD598有明显的提升。不过,598的改变乃是舒筋活血,而701的改变却犹如伐骨洗髓。此时,701的解析力已经比598高出来一截,而声场更比598宽的多,分离度非常好,但是声音的定位有些远。两者的差别,在很多专业试听碟上都可以听出来。不过笔者在这里举个直观的例子(稍微剧透):White
Down(白宫陷落)开场两分钟的时候,有三架直升机按中-左-右的顺序从林肯纪念堂前面那个很长的水池飞过去。用701听的话,这三架直升机飞行的声音是清楚的分离开来的,而且相隔的距离足够远,甚至它们在水面激起的水波声也是如此,听上去非常有临场感。而用598听的话,三者的距离就会近的多,而且结像也没有这么清晰,这场飞行秀就显得有点乏味。另外,有个叫“3D理发店”的人头录音,可以用来比较两支耳机的声场和结像。具体结果如何笔者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听一下。
杂食,但是必须伺候好了才会杂食。Q701的解析力非常高,作为代价包容力就没有598那么好。音源必须是无损,高码率MP3,蓝光碟压缩之类的,否则音源带来的微小失真就会不客气的出现在耳机里。另外小Q有时候太努力,都有些解析过度了,反而令人觉得有点不自然。笔者主观感觉,701三频分布算比较平衡,低频的量比598略少,冲击感稍弱,但密度更高,声音聚而不散,另有一番风味。声音稍有温暖感,但没有598温暖(个人觉得598的温暖度是刚刚好)。总的来说风格还是稍微偏向清淡。笔者觉得小Q大部分的音乐可以通吃,听一些女声更有AKG独特的味道,许多烧友非常喜欢。但是看电影的话,虽然声场很棒,但跟在电影院听到的声音相比,声音的过渡显得不够平滑。比如处理爆炸声之类,容易产生刺耳的感觉,算是个缺憾。
最后总结一下:笔者(不专业,不负责,不发烧的)认为,Q701的确传承了AKG家的旗舰血统,高解析,大声场,清淡的曲风,这些都是HD598所没有的东西。但是,让它百分百发挥不容易,真要做到那个程度,相信没烧到几千刀不可能。而且AKG的耳机特点鲜明,器材上要如何搭配才能加强或者中和这些特点,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至今在烧友当中还存在许多的争论。总之,它是一支非诚勿扰的耳机,想听好声音,就要有一烧到底的觉悟。而HD598是那种初听并不非常完美,但却久听不累的耳机,是一支富有亲切感,让人舒服的耳机。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支什么都可以听,娱乐百分百的耳机。孰优孰劣,见仁见智。答案就在观众老爷太太的心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po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