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承德定位规划国建

专家建议京津冀一体化由国家深改组直接协调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汪红
  京津冀立法也需“一体化”
  近日,河北保定市房价疯狂上涨,“京津冀一体化”未来发展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其中特别提到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提出,一旦确定一体化方案,行政区划调整是前提条件。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在法制框架下进行,重大问题如何协商、基础设施上马走哪些程序、怎样使产业布局合理,都需立法解决。
  专家建议 由国家深改组直接协调
  汪玉凯教授曾提出“官邸制”改革,被决策层采纳并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他向《法制晚报》记者表示,要保障“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有组织保障。现在光靠国家发改委协商可能不够,因为国家发改委虽然是十分重要的综合协商部门,但“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远远超出了一个区域发展的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属于顶层设计,归口级别必须提高,应归到国家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改组”下面有6个小组,可具体归口到经济体制和生态体制改革小组来负责,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办公室,由“深改组”领导和委托,由经济体制和生态体制小组具体负责协商。
  重大问题可以由国家深改组来直接处理,总书记和总理都在其中。一般问题由小组负责协商解决。
  一体发展规划要制定法制框架
  汪玉凯建议,要制定一个法制框架,要树立法制的权威。如果规定出来没有高层授权,没有依法保障,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规制的除了行政区划的调整,还有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协商机制,可由国务院颁布条例。
  此外,重大基础设施要上马需要什么程序;一个地方产业布局要符合整体大格局如何规制,都要先立法,不能各地随心所欲。
  发展方向 中央放权推进“省直管县”
  汪玉凯认为,要把“京津冀一体化”放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中长期增长框架中观察,绝非仅为解决首都北京的困境。
  全国目前有3.4万个乡镇、2200多个县,县域基础设施欠账很多,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但必须有好的战略,首先体现为“点面结合”的双引擎战略。
  “点”就是依托大城市形成经济圈,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圈无疑是第一梯队,要代表国家在世界产业链的上端争高低。
  “面”,是指2200多个县域要全面开花,打造县域经济,带动3.4万个乡镇的发展。
  未来要把管理重心下移,中央要向地方放权,省里要向市县放权,目标是把县域经济做强,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以中小城市和城镇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推进“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正是顺应了未来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重大举措。
  汪玉凯强调,未来中国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应该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现代化,对于像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适度控制。
  京津冀三地不能再打“小算盘”
  汪玉凯认为,过去近十年,“京津冀一体化”之所以缺乏实质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有各的“小算盘”,都想多得好处不愿付出。
  北京是首都,想发展经济,把好的产业都留在北京,把包袱甩给河北;天津想建设北方区域经济重镇;河北省很积极,但“剃头担子一头热”。
  “京津冀一体化”从战略上考量,实现要由多赢到共赢:京津河北都要从“一体化”战略中获得好处,又都要作出贡献,相得益彰,错位发展,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共赢标准是良好的人居环境
  汪玉凯强调,要做到多赢,首先就要给这三地定位:中央已明确北京为政治、国际交流、文化和高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金融总部地位很难撼动,产业布局为高科技研发、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尽量将一般制造业特别是应将多数央企向河北疏散。为减小人口资源和交通等压力,可有计划地将一些事业单位或非核心的行政机构部分转移出京。
  天津可打造成北方经济重镇,特别要在高端制造方面形成相对优势。要与北京、河北在产业布局、经济形态上形成互补,避免雷同。
  河北要在承接北京和天津一些产业转移、功能总体布局的调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可盲目。
  三地共赢的标准就是是否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如果环境没有彻底改善,“京津冀一体化”就失败了。
  北京未来的副中心距离北京不能太远,因此汪玉凯认为,只能在北京―廊坊―天津、北京―涿州―保定这两个核心经济带中选择。
  核心观点打造两条经济带
  汪玉凯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可以构筑一个核心圈和一个非核心圈。前者主要包括北京周边的廊坊、保定等,其余河北的地方应该属于非核心圈。
  打造两条经济带:北京―廊坊―天津经济带:经济发展较成熟,未来将极具竞争力;北京―涿州―保定经济带,目前虽薄弱,但极具发展潜力。
  保定:未来应发展成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与北京、天津形成三足鼎立的三角战略。但其距北京太远,不宜作为北京的副中心。
  涿州:距北京仅50公里,是南水北调工程必经地,发展空间大。可直接叫“北京城南副中心”,包括房山和涿州,用于承担北京一些事业单位、学校等的外迁;将来可在涿州建医疗、教育等设施。
  石家庄:仍定位为河北省会。
  张家口和承德:有很多贫困县,应定位在生态涵养区,可考虑迁徙些人口到这两个地方。
  相关新闻国家发改委冯奎:红利要惠及小城市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昨天就“京津冀一体化及中国城镇化新战略”召开“蓟门论坛”。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说,应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红利更多惠及区域内的各类中小城市。
  河北省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偏弱,不能脱离现实地盲目发展规模在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同时,京津冀地形地貌变化大,山前发展带和沿海发展带都不足以支撑太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此外,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限制也很突出。
  冯奎提醒,我国城市有行政等级区别,高等级的城市完全可以通过掘取资源的方式将腹地内的中小城市各类资源吸收进来,中小城市因此失去了发展机遇,而特大城市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畸形发展。
  政法大学王敬波:应保证公众参与决策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在论坛上说,“京津冀一体化”从法律层面来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前提性研究。
  一是区域规划与现行规划制度的矛盾。现在的规划,都是以一个城市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没有“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区域规划”的“跨区域”的制度安排超过了城市为核心的行政体制的架构。
  目前,在法律上没有为区域规划定位,那么区域规划应由谁来制定?规划拥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如何对各区域的城市规划整合?如何衔接?这些都由《规划法》来解决。
  二是“京津冀一体化”最先反映出来的应该是决策的公开和经济社会稳定的问题。近年来,多次经济社会问题决策的公开都引发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波动,比如北京、天津汽车限号,比如现在的保定房价的上涨。
  决策信息公开如何保证公众参与、民主公开又能够避免不当得利,不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政策。
(责任编辑:un650)
&&&&&&</div
第三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法国呢…[]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感觉他应该很凉快……[]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细节或将于近期披露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相关微信文章:
相关推荐:
微信奴--微信公众帐号导航大全,收录了各地区微信公共账号以及旗下文章。承德创建国家绿矿发展示范区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原标题:修复绿化100家 关停取缔100家 承德创建国家绿矿发展示范区
  4月8日,京津水源地承德市启动了2016“双百行动”,对该市100家重点矿山企业进行修复绿化,关停取缔100家资源品位低、经济效益差、矿山生态环境不达标的矿山企业,拉开了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序幕。
  “双百行动”为生态
  承德肩负着京津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和安全“护城河”的重要职能,大气质量保持京津冀地区前列。2016“双百行动”既要治理扬尘污染,符合环保要求,也要结合实施山体修复工程,对矿区进行全面修复绿化,最大限度减少承德市现有露天矿山数量。
  “我们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誓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
  承德以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为重点,以加快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在这个大环境下,承德市冀东发展集团在全国水泥行业率先引进余热发电、布袋收尘、分组燃烧及喷氨等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技术设备,大幅降低了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并全面启动了矿山环境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冀东水泥承德公司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已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特别是2015年,在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公司亏损5000余万元的情况下,仍然投入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资金582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覆土1.5万平方米,峭壁挂网喷播1.6万平方米,喷涂植物生长素9600平方米,植树4.8万株,播撒草籽600公斤。
  经济转型求发展
  当前,承德传统矿业经济面临着矿业市场持续走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矿业要发展,就必须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矿业经济转型。为此,承德在用地保障、财政补贴、资本融资、项目核准、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矿山企业转产转型。
  承德京城矿业集团的起家产业是铁矿采选,2015年进行技改30余次,管理成本同比下降15%,生产成本降低10%,总体生产效率却实现了提高6%。
  在保证矿业向大型化、低能耗、环保型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同时,京城集团大力进行企业转型,走全面发展路线。投资37.2亿元的承德鼎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占地约2200余亩,核心项目《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依托承德元宝山风景区,安装了国内体量最大的舞台机械设备,近千名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及上百匹进口马共同出演,公演5年来共演出760余场,接待8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京城集团倾力打造的哈雷体育运动俱乐部项目,拥有自主定制哈雷摩托车107辆,高端保障车12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哈雷机车文化平台。
  绿色矿业新格局
  “启动百矿披绿和百矿关闭的‘双百行动’,标志着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全面推进。”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表示,承德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完成60平方公里损毁山体的治理,压减矿业权700个,引导矿山企业转产转型400家以上,淘汰取缔300家左右,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承德市绿色矿业格局。
  承德着力推进矿山覆绿和矿山“三废”治理。矿山生产全部采取绿色生产工艺,转变开采方式、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矿业开发后续冶炼加工产业步伐,着力向钒钛绿色深加工产业延伸,促进承德钒钛产业走上“减量、精深、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引导现有矿山企业转向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大数据、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天然山泉水等“十大绿色转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整治,对矿山闲散废弃地实施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对位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范围内的矿山废弃地,用足用好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环境整治由“黑色”向“绿色”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资源利用由“地上”向“地下”转变,产品开发由“固态”向“液态”转变,是承德构建绿色矿业新模式的发展观念。
  “通过积极创建,承德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常丽虹说。(田媛)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