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债券预期违约回收率率更高

胡环宇头扎入水中的一幕被记录下来,引强烈反响。
一男子为吃狗肉,拎着一只狗的后腿将其砸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近期在国内债券市场频频爆发的企业信用事件(2015 年 10 只以及 2016 年至今 17 只公募债违约),特别是 4 月份更多国企债违约案例,不仅引发了境内投资者的一些恐慌情绪,也引起了境外市场的日益关注。
  违约增加的趋势可能反映中国的经济放缓和全球商品价格的暴跌,同时中国持续的金融市场化和市场改革也对企业违约设定了更高的容忍度,以阻止任何系统性风险。
  从行业来看,信用违约事件大多发生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太阳能、煤炭、钢铁、水泥、金属与采矿。事实上,太阳能、煤炭、钢铁与水泥是四大最容易发生违约事件的领域。
  信用违约事件覆盖市场的所有品种,包括一般的(公募)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商业票据,以及私募债券,如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私募公司债券。
  一系列违约案例已经迅速出台解决方案,并偿还全部本息。但案例中的大部分,包括一些国企,面临着债务重组的情况, 呼应政府决心降低产能过剩和在目前的国企改革中减少“僵尸”企业。
  近期在国内债券市场频频爆发的企业信用事件,特别是 4 月份更多国企债违约案例,不仅引发了境内投资者的一些恐慌情绪,也引起了境外市场的日益关注。
  违约增加的趋势归因于诸多因素。
  中国的经济放缓和全球商品价格的暴跌肯定是其后的现实因素,同时中国持续的金融市场化和市场改革也设定了一个新政策方向,即对企业违约事件,现在 无论是在私人还是公共范围内,有更高的容忍度。
  随着投资者广泛的对刚性兑付的信仰的最终打破,AAA 至 A(国内)评级的银行间 5 年期企业 债券的 T-信用利差在四月扩大 19 至 63 个基点。
  5 月份,随着一些初期出现债务偿付困难的企业最终完成了兑付,市场的忧虑得以部分缓解。 AAA 至 A(国内)评级的银行间 5 年期企业债券 的 T-信用利差在5 月收窄 13 至 26 个基点。然而,境外的中资债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未受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案例最后能很快全额履行偿还责任也有助限制了冲击损失的范围,以及部分缓解了市场的忧虑。因此,我们认为,虽然政府已经提高了对于企业违约的容忍度以纠正目前市场对风险的不匹配定价,政府仍将对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任何市场发展十分警惕。
  本文中,我们将剖析境内企业违约事件的主要特征,以更好的理解境内债券市场的近期发展。
  境内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的主要特征
  时间发展自从 2014 年 3 月第一例境内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超日太阳能无法支付其债券的全额利息后,信用违约事件 数量在 2015 年飙升,且在2016 年持续增长(见 图 1)。
  具体而言,在 2015 年一年中,公募债券市场共发生 10 起信用违约事件,金额达 94 亿人民币; 私募债券市场共发生 11 起信用违约事件,金额 达 26 亿人民币。然而由于私募债券规模较小且投资者较少,信用违约事件引发的头条新闻要少得多。
  在 2016 年,境内信用违约事件数量大幅上升。 目前为止公募债券市场已有 17 个新债券共计 145 亿人民币违约。此外,威胁到市场的不仅有 信用违约事件数量上升的现象,还有违约事件涉及中央与地方国有企业的现状。显然,政府已经表现出逐渐放弃过去的隐性担保的意向。
  板块分布根据行业来看,信用违约事件大多发生 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太阳能、煤炭、钢铁、 水泥、金属与采矿(见图 2)。事实上,太阳能、煤炭、钢铁与水泥是四大最容易发生违约事件的 领域,违约数量占总额的 73%。
  根据债券类型来看,信用违约事件覆盖市场的所有品种,包括一般的(公募)公司债券、企业债 券、中期票据和商业票据,以及私募债券,如非 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私募公司债券。公募债 券违约规模占总量的 70%,而私募债券只占 30%, 这主要是由于公募债券的平均规模较大。
  如图 3 所示,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与短 期融资券违约数量最多,分别占总量的31%,24% 和 22%,其次是占 11%的企业债券,而上市公司 与私营公司债券各自占 6%。
  根据发行时评级来看,可以发现有趣的是 AAA 评级(国内评级)的发行者至今没有违约事件发生。在公募债中,AA 评级债违约事件较多,其次是 AA+评级债。在私募债券中,发行者的评级从 BBB 到 AA+不等,很多违约事件来自于未经评级的发行者。
  违约解决的案例
  有一部分违约案例已经迅速出台了解决方案,并偿还了全部本息。超日在一些国企帮助下,通过 发行新股予由保利协鑫牵头的 9 名投资者财团, 和出售资产于其它投资者,已经全部偿还其本金和利息。
  为了保证债券的支付,超日在这个过程中还引入两名债券担保人,即中国长城资产管理 和上海久阳投资管理。其结果是,作为境内首只 违约的债券案例并没有打破政府隐性担保的惯例,因解决过程中本质上包含国有背景的救助。
  年初至今,一些违约案例已经得以最终全额偿还而解决。它们包括国企中的陕西华昱(短融)和民企中的雨润(中期票据)、淄博宏达矿业(短 融)和亚邦(短融)。这些解决的案例表现出高违约回收率。
  然而,这些案例中的大部分,包括一些国企,面临债务重组的现实。包括保定天威和中国中钢在内的一些按例已经开始重组议程,意味着全额支付本息的可能性不再定论。
  这事实上也呼应政府降低产能过剩以及减少“僵尸”企业的国企改革决心。这些违约案例的最终解决将为境内债务重组和违约回收率提供样本。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五个问题带您了解债券违约后处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债资信。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债资信政策研究团队 潘紫宸
&  Q1:债券违约后投资人有哪些救济方法?  A:投资人可以视情况采取下列救济途径:一是自主协商。一般来说,如果债权人预期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是暂时出现问题,而且诉诸司法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在无增信措施条件下,司法处理并不一定带来处置上的优势,在多种权衡之下债权人倾向于选择自主协商方式。债务人可就后续的偿债安排与债权人协商达成一致,包括展期或者制定具体的债务重组方案等。二是仲裁。实践中有私募债持有人采用该方式,一般而言,仲裁与诉讼方式相比时效上较快,但仲裁委收取的费用高于法院收取的诉讼费。三是违约求偿诉讼。在违约求偿诉讼方式下,债权人预期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出现恶化并有持续的趋势,但债务到期时,债务人还有一定的偿付能力,投资人可以提起违约求偿诉讼,要求债务人在限期内偿付本息、支付逾期利息等。四是破产诉讼。如果协商未果,债务人已经出现资不抵债情况,债券持有人可以申请重整或破产清算或参与债务人申请的和解程序。一旦进入破产诉讼投资人可能面临周期长、信用债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Q2:债券到期前投资人是否可以起诉要求提前偿还?  A:主要涉及是否构成预期违约,根据《合同法》第108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理论上投资人有权主张发行人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况以至于无力偿还尚未到期的债务而构成预期违约,但在实际诉讼中,投资人需要在较为了解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举证,构成预期违约的条件较高。从事前的角度来说,设置交叉违约条款有助于投资人处于类似境地时争取主动地位,其中需要尤其注意构成违约后的后果的约定,如果虽然募集中约定了“交叉违约条款”等类似表述,但应对措施限于召开持有人会议或进行信息披露,则与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违约条款有差异,一般而言,构成违约则应当有权主张还本付息及相关的违约责任。  Q3: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对发行人有约束力吗?  A:持有人会议是在双方意思自治的范畴内的对话平台和制度产物,不同于《公司法》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不是法律层面的法定机构,所以其决议也不天然具有强制性。从债券市场处置案例来看,除非在募集说明书等文件中有明确约定,否则持有人会议的决议对发行人既无法定义务上的强制约束力,也没有基于合同约定的约束力。基于此,可考虑将持有人会议的决议可产生的约束力在募集说明书中载明,特别是当发生重大事项或发生违约后常用的追加担保等措施,当持有人会议就上述事项达成决议后,可视为对合同的增补或修改,双方应当执行,否则构成违约行为,可由参与方视情况约定违约后的赔偿措施等。此外,相关决议在诉讼中或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Q4:受托管理人在违约处置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A:受托管理人基于《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产生,发行人应当聘请受托管理人,受托管理人应当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其法定职责主要是监督发行人信息披露以及依据法定或者约定事项召集会议,而没有具体的权力,代持有人提起诉讼等具体事项需要进行授权。受托管理人既没有绝对的法定义务为持有人直接追偿,也不是持有人自行采取救济措施的前置条件,所以在实际行动上,持有人可根据情况选择由受托管理人代为行动或自行提起诉讼、仲裁等。  Q5:在募集的设计上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地约束发行人?  A:在发债后的经营和投资情况等方面,当发生重大资产转移、控制权变更、新增一定额度的负债或支出等情形时,可以视情况约定投资人有权要求追加担保或者主张提前到期,对于不同的发行人和投资人来说,提前到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约定追加担保则需要考虑发行人是否有足够的“干净”资产供抵、质押,并细化追加担保的覆盖程度等。在兑付方面,细化当发行人主动要求提前赎回时的约定,如赎回价格的确定、相应的补偿等。&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债资信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
05/20 06:3006/17 07:5206/17 05:5206/16 12:5006/16 05:4206/14 15:5906/13 08:1906/12 09:36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404页面没有找到选债攻略:什么样的债券违约回收率更高?_用户_新浪博客
选债攻略:什么样的债券违约回收率更高?
作者:李萱研究员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
报告主要内容
回收率的基本概念
纳斯达克的金融词典中将回收率(RecoveryRate)定义为违约事件中通过止赎权或破产程序等收回的金额,以面值的百分比来表示。正确理解回收率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回收率与违约事件直接相关,不同机构对违约的定义不同将直接导致回收率的统计出现差异;其次,回收率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分子为收回金额,分母为债务工具面值,但实务中,也有不少机构以债务工具面值与相关利息之和来做分母;第三,违约回收率与违约损失率密切相关,违约损失率越高,回收率越低。
国外公司债券回收率的基本概况
据穆迪统计,1982年至2014年间,公司债券平均回收率基本在20%至60%的区间内波动。不同类型债券的回收率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优先级有担保债券的回收率要高于同等情况下其他类型的债券。另外,从历年回收率变动情况来看,公司债券回收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公司债券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如经济总体状况、市场整体违约率等;二是行业环境,如行业违约率等;三是债券发行主体特征,如公司规模、违约边界、股权价值占总资产比重等;四是债券自身特征,如债券期限、票面利率、可否缔结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以及是否存在投资限制条款、融资限制条款等。
标普和惠誉等评级机构给出的追偿评级(RecoveryRatings)为债务工具的预期回收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其中,标普公司的追偿评级,主要用来评估在模拟违约情形下,对某只债务工具的债务本金和相关利息的回收水平的最终期望。标普公司的追偿评级方法侧重于估算债权人在正式破产程序或非正式的庭外重组之后预计能够回收的百分比。
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如何保障债券回收率
选择有担保或其他增信方式的债券;在债券协议中设置保护投资者的限制性条款;动态跟踪债券发行人的重大经营与财务变化;合理安排债券投资的行业分布结构;关注信用评级并根据级别变动及时调整资产配置。
违约对于中国债券投资者而言已经不再陌生。债券一旦违约,其持有人最初的投资能够收回多少?这恐怕是每个债券投资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报告从违约回收率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违约回收率计算方法和国外公司债券市场的回收率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影响公司债券回收率高低的四类关键因素,以及国际评级机构的追偿评级对债务工具预期回收率的参考作用,以期为审慎型债券投资者提供一个风险管理的思路。
一、回收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一)回收率的基本概念
关于回收率的基本概念,目前国际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纳斯达克的金融词典中将回收率(RecoveryRate)定义为违约事件中通过止赎权或破产程序等收回的金额,以面值的百分比来表示。投资百科Investopedia中对回收率的定义是,违约债务工具的本金和应计利息被收回的程度,以债务工具面值的百分比来表示。从上述定义来看,正确理解回收率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回收率与违约事件直接相关,不同机构对违约的定义不同将直接导致回收率的统计出现差异;其次,回收率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分子为收回金额,分母为债务工具面值,但实务中,也有不少机构以债务工具面值与相关利息之和来做分母,不管怎样,最佳的情况是债务本金和应计利息在违约事件发生后能够全部收回,此时回收率最高,最差的情况是收回金额为0,则回收率也为0;第三,违约回收率与违约损失率密切相关,通常违约损失率越高,回收率越低,反之,如果能够将违约损失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则回收率会更高。
(二)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回收率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最终的回收金额来计算回收率,这种方法通常比较容易理解,例如,某债券总面值1亿元,违约后投资者最终仅收回8000万元,则回收率为80%。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测算方法,即采用违约后若干个交易日内(通常为30个交易日左右)债务工具的市场价格来进行估算。比如,Jankowitsch、Nagler和Subrahmanyam在2014年10月发表的《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回收率决定因素一文中,将某公司发行的某只债券的回收率以违约日及随后30个交易日内单位面值的债券交易价格的均值来测算,计算结果反映的是债券发生违约事件且在之后30个交易日内继续交易的情况下,债券投资者预计可以收回的平均水平。穆迪公司在统计违约债务工具的回收率时,有时也会采用违约日后30天左右的市场交易价格来估算。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很多债券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管理规则或者投资目标会要求他们在债券违约后的短时间内将所持债券变现。即使对于那些希望将违约债券持有至最后的投资者来说,违约后短期内的债券市场价格也是债券最终预期回收水平的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测。二、国外公司债券回收率的基本概况。
债券回收率是反映某债券市场投资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很多大型投资机构或研究机构都会统计该指标,并关注该指标的发展动向。这里,本文以穆迪的《年度违约研究:公司违约与回收率为基础,介绍国外公司债券市场有关回收率的基本情况和演化趋势。
首先,就历史情况来看,1982年至2014年间,公司债券的平均回收率基本在20%到60%的区间内波动。穆迪公司在统计时将公司债券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分别为优先级有担保债券、优先级无担保债券、高级次级债券、次级债券和初级次级债券。按照发行人加权计算的话,上述五类债券在1982年至2014年间的平均回收率介于24.7%-52.8%之间;按照规模加权计算的话,五类债券在这33年内的平均回收率介于17.1%-52.4%之间。
图1根据违约后交易价格计算的各年度违约公司债券平均回收率
注:平均回收率按照发行人加权平均计算。
数据来源:Moody’s
表1根据违约后交易价格计算的公司债券平均回收率
注:高级次级债券的2014年与2013年平均回收率是基于不足5个违约事件计算的;次级债券的2014年平均回收率是基于不足5个违约事件计算的。
数据来源:Moody’s
其次,优先级有担保债券的回收率往往高于其他类型的债券回收率。以2014年为例,按发行人加权平均计算的优先级有担保债券的回收率为59.5%,明显高于同期无担保的优先级债券回收率。如果按照规模加权计算,有担保的优先级债券回收率在2014年高达76.5%,是同期无担保优先级债券回收率的两倍多。这与我们通常的预期基本一致,一方面,优先级债券的回收水平优于次级债券,另一方面,有担保措施的债券在发生违约事件时,担保措施会为债券投资者回收资金提供一定的保障,因而有担保债券的回收率优于无担保债券。
第三,就各年度的变化情况来看,1982年至2014年间,穆迪所统计的公司债券平均回收率的波动周期性也比较明显。如图所示,1982年至1990年可看成是第一个小周期,回收率峰值出现在1987年,为51.3%;第二个小周期是从1990年到2001年,2001年公司债券平均回收率降至21.6%,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开始的第三个小周期中,回收率曾一度快速上升,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当年,优先级有担保债券的平均回收率为73.3%,优先级无担保债券的平均回收率为52.1%,该周期于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结束,那时公司债券回收率已降至34%以下;2010年后,回收率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46%左右。
三、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债券违约回收率
研究表明,公司债券违约回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二是行业环境,三是债券发行主体特征,四是债券自身特征。
(一)宏观经济环境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对债券回收率的影响是具有综合性质的。一般来说,较差的经济状况容易引发较低的债券回收率,因为系统性风险会影响债券的整体回收水平。相反地,乐观的经济态势下,债券的回收率也倾向于上升。另外,Jankowitsch等(2014)的研究表明,在高的市场违约率以及低的短期利率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回收率往往偏低,具体来讲,市场违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公司债券的回收率将下降3.3个百分点。这一结论与Altman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有相似相处,Altman等(2002)曾指出,总体违约率与总体回收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二)行业环境
公司债券违约回收率不仅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而且更受到发行人所处特定行业的影响,行业本身的风险特征、发展周期、竞争态势、政策规范等均会对债券的回收能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比如,在Jankowitsch等(2014)的研究中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金融类公司和非金融类公司两类来研究回收率特征,他们的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回收率差异比较明显,例如,在非金融类公司中,公用事业类公司和能源类公司的回收率明显高于零售行业,而在金融类公司中,信贷融资行业的回收率要高于金融服务行业。此外,Jankowitsch等还发现,行业违约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应的行业回收率将下降0.7个百分点。
(三)债券发行主体特征
公司债券的回收率与债券发行主体的特征紧密相关。那么,到底哪些特征对回收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呢?根据Jankowitsch等(2014)的研究,股权价值与总资产之比以及违约边界(DefaultBarrier)是两大关键影响要素,其中,违约边界等于短期债务及50%长期债务之和与总资产的比值。研究显示,股权价值与总资产之比越高,违约边界越低,则债券回收率越高,特别地,当股权价值与总资产之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或者违约边界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债券回收率将分别上升1.3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除了上述两个要素外,发行主体的公司规模以及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等指标也会对公司债券的回收水平产生影响。
(四)债券特征
这里所说的债券特征,包括债券的发行期限、票面利率、信用级别、是否可缔结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以及与债券相关的限制性条款等。Jankowitsch等(2014)的研究显示,较长的债券期限往往对应着较低的回收率,债券到期时间每延长1年,回收率将减少0.6%;票面利率与债券回收率有微弱的正相关性;同时,债券信用级别是一个关键因素,违约发生前一年的债券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债券回收率的信息,Jankowitsch等的研究显示,1个小级别的信用级别差异将会带来1.1%的回收率差异;另外,可否缔结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对于回收率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研究显示,可缔结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债券回收率比不能信用违约互换的债券回收率高出6.2%。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债券合同中的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投资限制条款和融资限制政策等,对于债券购买者与持有人而言均是提升回收率的有效工具。
四、追偿评级:违约回收率的指向标
既然违约回收率对于债券投资者而言如此关键,直接关系到投资资金的安全,那么,对于回收率的合理预测就变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早在2003年12月,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公司”)就开始发布追偿评级(RecoveryRatings),为债权人提供债务工具违约后回收率的估测参考,当时评级的主要对象是针对美国国内有担保的银行贷款,后来,标普公司逐渐将追偿评级的对象扩大到无担保措施的各类债务工具,并将此类业务推广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
标普公司的追偿评级,主要用来评估在模拟违约情形下,对某只债务工具的债务本金和相关利息的回收水平的最终期望。标普公司的追偿评级方法侧重于估算债权人在正式破产程序或非正式的庭外重组之后预计能够回收的百分比,回收资产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包括现金、重组后实体发行的债权性证券或股权性证券,或者是上述资产类型的组合。
除了标普公司之外,惠誉评级公司也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追偿评级框架体系。在惠誉现行的评级标准体系下,追偿评级的受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包括一般非金融企业、公用事业类企业以及权益型不动产投资信托等。其中,针对一般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追偿评级,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评级方法,一种称为Bespoke分析法,适用于低投机级发行人债务的回收率分析,这里所说的低投机级是指发行人违约评级(IssuerDefaultRating,简称IDR)为B+级或B+级以下;另一种是适用于投资级或高投机级发行人债务的分析方法,可称为聚合分析法。另外,惠誉评级公司在分析时也会考虑违约情形下债务人可能发生的破产重组成本、其他优先请求权以及优先级债权人为了达成协议或重组方案而向低等级债权人做出的让步等。
此外,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下简称“穆迪公司”)在违约回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以下简称LGD)为基础建立了分析框架。其分析框架适用于单笔贷款、债券以及优先股等,主要以LGD模型为核心,重点分析违约时债务主体的债务结构以及回收率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得到受评对象的LGD级别,穆迪公司的LGD评级反映的是违约后债务工具的期望违约损失率,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以下为三家国际评级机构的追偿评级或LGD评级的等级划分标准。
表2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家公司的追偿评级或LGD评级的等级划分
注:表中惠誉的等级划分标准适用于一般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或权益型不动产投资信托且IDR为B+级或以下的受评对象。
数据来源:Moody’s,StandardandPoor’s,Fitch
五、为了获得合理的回收率,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应该怎么做
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可将市场上的投资者大致分为三类,即风险规避型、风险追求型和风险中立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对于风险规避型债券投资人而言,如果担心违约事件一旦发生会造成巨额损失,希望初始投资资金尽可能的回收,其实还是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尝试的,以下提供了几种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尝试选择有担保或其他增信方式的债券
从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有担保的公司债券的违约回收率通常要高于没有担保的债券回收率。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对债券投资比较谨慎,担心万一债券违约会造成高额损失的话,他们可以从有担保或者其他增信方式的债券中进行选择。当然,担保的方式具体还可以分为多种,包括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以及保证担保等,不同担保方式的担保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投资者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全面、客观的分析。
(二)在债券协议中设置保护投资者的限制性条款
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在发债条款设计时可增加必要的限制性条款,对债券发行主体或债券资金使用主体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做出适当的限制,以切实保护债权人的资金安全。常见的限制性条款包括:限制与偿债相关的核心资产的出售或划转;在保证发债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限制发债企业进入与主业无关且高风险的行业;对发债企业的利润分配活动进行合理的限制,避免发债企业过度分红而影响偿债;限制发债企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变更,一旦变更,债权人可要求其以规定价格赎回债券等。
(三)动态跟踪债券发行人的重大经营及财务变化
投后管理对于债券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债券期限比较长的情况下,在漫长的债券存续期内,债券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都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投资者在购买债券之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发行人的关键动态,包括重大的并购重组活动、关联方交易、对外担保事项等,动态跟踪发行人及其控股公司的重大经营变动,及时掌握其财务变化,包括财务政策、财务结构、资产规模、偿债能力等的变化。
(四)合理安排债券投资的行业分布结构
在很多情况下,债券违约与债券发行人所处行业发展环境的恶化直接相关,有时是因为行业本身处于衰退期,没有新的技术或契机能够推动行业继续快速发展下去,有时可能是因为未预期的行业政策的出台,使行业发展遇到瓶颈。无论是哪种原因,行业发展遇到的障碍对于本行业内的发行人来说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投资者在行业分布结构上应比较慎重,尤其要对重点投资的行业有前瞻性的预期和判断。
(五)关注信用评级并根据级别变动及时调整资产配置
如果投资者可获知所持债券的追偿评级或LGD评级,则可以相对容易地了解到债券的预期回收率或预期损失率的估计值。即使没有追偿评级或LGD评级,投资者也应密切关注债券信用评级的变动情况,及时掌握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变化,并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规则,在适当情况下对投资组合进行必要的调整。
来源:鹏元研究
原始网络:
选债攻略:什么样的债券违约回收率更高?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70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约回收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