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只有两条硬盘电源线接法图解,已经接了两个硬盘了,还想在安装一个光驱,怎么办?

双硬盘的安装-硬盘教材-硬盘维修-硬盘检测-硬盘故障-硬盘数据恢复-硬盘修复-硬盘分区-电脑维修知识网
第四章 硬盘的物理安装
所谓的硬盘物理安装,指的是将硬盘装进机箱,设置跳线并接好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过程。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电源接口:将主机的电源与此相连,以给硬盘供电。注意“梯形”接线方向,方向错误将无法插入。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主从跳线:主板上一般只有两个IDE接口,每一根接线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主板的IDE接口,另两个则可以接两个IDE设备,包括硬盘、光驱、刻录机等。在同一根接线上如果接两个IDE接口设备,则其中一个是主盘(Master),另一个为从盘(Slave)。究竟是作为主盘还是从盘则要通过硬盘或光驱背面的“主从跳线”进行设置,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一般来说,硬盘缺省的跳线设置为主硬盘,光驱的缺省设置则为从盘。具体的设置方法在硬盘或光驱的机壳上均有设置说明。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数据线:数据线用于连接硬盘与主板IDE接口,作数据传输之用。主板IDE口与硬盘数据线接口均为40针接口,而数据线则分40线与80线两种(如下图)。其中80线亦称为UDMA/66硬盘线,主要用于Ultra ATA 66硬盘,增加的40根地线作隔离干扰之用。要发挥Ultra ATA 66硬盘的优势,UDMA/66硬盘线。Ultra ATA 33硬盘也可以使用UDMA/66硬盘线,但不会因此带来任何好处。注意,硬盘的数据线有方向之分,反接的话硬盘将无法工作。数据线的一侧有一红线,红线侧必须与IDE接口的第1/21针相连接。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按以上所说设置好主从跳线并接好电源线、数据线之后,就可以把硬盘固定在机箱上的3.5&托架上。当然,你也可以先固定,再接线。硬盘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两者并无不同。有人说硬盘垂直安装会影响硬盘的寿命,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需要注意的是,水平安装时裸露面(可以见到电路板的一面)要朝下,以免积聚灰尘。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至此,硬盘的物理安装大功告成。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双硬盘的安装
1、 安装前的准备
目前主流IDE硬盘均为3寸硬盘,安装双硬盘时机箱需要有额外的3寸安装架。不过多数机箱只有两个3寸安装架,硬盘占一个,软驱占一个,因此只好在5寸安装架上做文章,办法是购买一副硬盘支架,将硬盘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再安装在机箱中的5寸框内。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一般而言,计算机电源输出功率都在200W以上,加块硬盘应该没问题。但如果你已安装了双光驱可大功率显卡等设备,就要考虑电源是否还能再提供12W左右功率去支持一块硬盘,否则可能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状况。另外,还要确保有一个空闲的电源接口供硬盘使用。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绝大多数主板均提供2个IDE接口,可接4个IDE设备,硬盘、光驱、刻录机、ZIP等设备均占用IDE口,安装双硬盘前你还需要为你的新硬盘预留一个IDE口。此外,如果你的电脑只有一条IDE数据线,赶快再买一根。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2、 双硬盘的主、从状态设置
假设你的电脑原有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通常接法有以下两个:
两个硬盘使用同一根硬盘线接在主板的Primary IDE接口,速度快的设为主盘(Master),速度慢的设为从盘(Slave)。光驱接在主板的Secondary IDE接口,并设为主盘。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速度快的硬盘单独接在主板的Primary IDE接口并设为主盘,光驱与第二块硬盘接在主板的Secondary IDE接口,光驱设为主盘,硬盘设为主盘。通常我们将第二块硬盘仅作为备份盘时可考虑这种接法。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3、双硬盘盘符交错的解决
安装双硬盘后,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硬盘(以下简称Disk1)的C盘还是C盘,不过Disk1的D盘在新系统中却变为E盘,E盘变成F盘...而第二个硬盘(以下简称Disk2)的C盘则变为新系统的D盘,Disk2的D盘、E盘等逻辑盘就排在Disk1所有盘符之后。这种情况称为盘符交错现象。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盘符交错是因为MS-DOS对硬盘的管理方法做成的。MS-DOS把第一个物理硬盘的激活的DOS分区叫做C,第二个物理硬盘的有效的激活DOS分区叫做D,第一个物理硬盘的扩展DOS分区叫做E、F等等,剩下的字母分配给第二个物理硬盘的扩展DOS分区。如果没有第二个物理硬盘,或第二个物理硬盘没有基本DOS分区,那么D就分配给第一个物理硬盘的扩展DOS分区的第一个逻辑驱动器了。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盘符交错现象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某些软件因为盘符变化而导致路径错误。要避免盘交错现象,对于Windows 95/98系统来说,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利用它的“即插即用”功能。即在BI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开机后Windows 95启动后,Windows 95/98的“即插即用”功能就可以提示检测到新硬件,并自动分配盘符给它,此时盘符的分配和很多人的期望就一致了。由于原来主硬盘上的所有软件所在的盘符都没有变化,因此在硬盘上的软件可以照常运行,盘符交错问题就解决了。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Copyright &
电脑维修知识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商品名称:
京东价:暂无报价
评价得分:
咨询内容:
看说明只有两条SATA电源线,是不是只能连接两个STATA设备?除了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就不能再给另一个硬盘供电了?
京东回复:
您好!有两条SATA电源线,每条上有三个SATA电源插头。最多可以接6个SATA设备。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发表咨询:
声明:您可在购买前对产品包装、颜色、运输、库存等方面进行咨询,我们有专人进行回复!因厂家随时会更改一些产品的包装、颜色、产地等参数,所以该回复仅在当时对提问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咨询回复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至18:00,请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回复。
咨询类型:
库存及配送
发票及保修
促销及赠品
京东承诺:商品均为原装正品行货,自带机打发票,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享受全国联保服务。
功能咨询:咨询商品功能建议您拨打各品牌的官方客服电话,以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发货时间:现货:下单后一日内即可发货;在途:一般1-2天发货; 预订:一般1-6天可发货;无货:已售完,相应物流中心覆盖地区内的用户不能购买
运&&&&费:如需查看快递运输收费标准及免运费规则,
货到付款:如需查看开通货到付款地区及运费,
上门自提:上门自提不收取运费,如需查看全部自提点位置、地图、注意事项,
物流中心:京东商城拥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覆盖不同的城市,
限&&&&额:如需查看各银行在线支付限额,
大额支付:快钱支付中的招行、工行、建行、农行、广发支持大额支付,最高单笔一次支付10000元
分期付款:单个商品价格在500元以上,可使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申请分期付款,
货到付款:如需查看开通货到付款地区及运费,
京东承诺:商品均为原装正品行货,自带机打发票,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享受全国联保服务。
发票类型:京东商城所售商品均自带机打发票,在提供相关企业资料证明后,可申请开取增值税发票。
退 换 货:京东商城为您提供完善的退换货服务,
咨询内容: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你好,我想问一下一根台式机电源线能不能接两个配件,一个接硬盘,一个接光驱_百度知道
你好,我想问一下一根台式机电源线能不能接两个配件,一个接硬盘,一个接光驱
而且硬盘和光驱都是这样的接口,我能不能把光驱和硬盘都接在这根电源线上呢,就是一根电源线上不是有两个一样的接口吗,一个接硬盘,一个接光驱,我想问一下一根台式机电源线能不能接两个配件你好,但这个电源同样的接口就这一根线上有
提问者采纳
可以的,一个是买个一转二的电源接口线就行或者可以从废旧电源上把这个接口剪下来,按照颜色对应接上就成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不过外置硬盘与外置光驱的供电要根据其设置另当别论你要搞清楚、硬盘与光驱的等等)、显卡的,然后从电源盒中分出几组不同硬件所需的电源组(如供给CPU的,而且同时可以接几块硬盘,220V电源通过一根电源线接到主机的电源盒上,当然光驱和硬盘是可以同时接的了、主板的
qjsx18,你没理解我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说的那个电源组,一根线接两个设备,硬盘和光驱
也可以用个一转二的接口,不过接太多了可能你的电源承受不了,也就是说要看你电源的功率大小而定。
一般电源会有数根输出端,可以同时连接硬盘和光驱,你是不是说能不能用一根线上的两个接口直列连接硬盘和光驱?可以的!
可以,两个接口是并联的,可以接两个设备
你的意思是一根线上有两个IDE接口湖综合SATA接口?那么是可以同时接光驱和硬盘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电源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电源线怎么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