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西城墙完工如何上古城墙

这么美的城墙,大同的你亲眼见过吗?
这么美的城墙,大同的你亲眼见过吗?
大同城墙,是塞外大同这片土地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者,是北魏古都明清重镇这座城市兴衰起落的参与者,有那么多的历史人物与它有关,有那么多的战火风云朝代兴亡与它有关,有那么多的历史活剧由它展开……大同城墙城墙,它首先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长达数千年的冷兵器时代,作为城市的护卫者,城墙功不可没。城楼、望楼、垛口、关城、瓮城、控军台、护城河……这些设施,当年,发挥着你可能不知道的作用。你欣赏它巍峨的雄姿,你捕捉它夕照下的美态,但你更要了解它内在的秘密……明代大同城并非是一座独立的近似方形的堡状城池。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公元1457年)巡抚年富增筑北小城,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巡抚韩雍增筑东小城和南小城,也叫关城。东、南、北三关像卫星环绕在大同主城的三面,从城的外形看,便产生了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飞于大同一带,羽毛华丽,光泽灿烂。一位勇士用弓箭射折了凤凰的右翅,凤凰受伤落地后就化作了大同城,南关像凤头,北关似凤尾,东关似凤的左翅,由于右翅受伤未能展开,所以唯独没有西关。于是,一座“凤凰单展翅”的绝塞重镇雄踞塞上。如今修复的关城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可容纳万人的市民文化广场。仰望座座城楼上的牌匾“巍然重镇”、“京师藩屏”、“国风蔚起”、“护国佑民”、“威震四海”、“雄视天下”等,这些都是集古代名人书法于城楼之上,给古城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城墙现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镇守大同时,于汉、魏、唐、辽、元旧城基础上增筑的,周长7.24公里,古城面积达3.28平方公里。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墙体上的望楼、角楼、城楼、箭楼间隔而立。护城河吊桥、瓮城、月城、关城、耳城重关叠嶂,防备森严。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设施完善,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城楼城楼是一座三层九脊歇山顶式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高21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是古代战时主将坐镇一方的指挥所,平时为守城将领议政之地,因其建在主体城墙城门之上,又称正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有廊柱环绕,壮丽秀美。楼阁内外的彩绘,构图得当,古朴典雅,实属明清风格。箭楼,建在月城正中城台之上,由于楼的正壁与左右两壁开有箭窗故称。高19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木构重檐歇山顶两层楼阁,是镇守城池的第一道防线,为集中火力,阻击敌人的重要城防设施。角楼是二层十字歇山顶式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高17米,建于角台之上,外型凸出,凭楼瞭望,视野开阔,可清楚的观察敌情,为城墙防御工事的重要设施。望楼是二层歇山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高12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建于马面(墩台)之上,是城防驻守士兵,观察敌情及阻击攻城之敌的主要场所。乾楼,城墙西北角楼,是五檐十字歇山顶木构建筑。其台基高1.6米,楼高43米,建筑面积2083平方米,是古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因其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上,故称“乾楼”。此楼战时可利用其外凸和高大的建筑特点辅助作战,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墙下进攻。乾楼作为“镇城之物”,又称“镇楼”,因金秋时节,景致别样,故“镇楼秋爽”是大同八景之一。关城明大同府城不是独立的城池,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同城的防御能力,分别在府城外东、南、北三面各建有小城(关城)。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南小城面积0.44平方公里,城门四座,东曰迎晖,南曰永和,西曰永丰,其上均建有阁楼,万历二十年(1592)南小城北门楼改建文昌阁。经过增修使其布防设施更加完善。如今修复后的关城面积14917平方米,形成了一座文化活动广场。瓮城, 是城门外的小城,瓮城墙体高、宽与大墙相同,面积1450平方米。前方设有偏门,墙上筑有垛口和设击孔,敌人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受到城墙上四面夹击,犹如“瓮中捉鳖,”而得名。在军事防御上具有重要意义。月城,是瓮城外的小城,呈半包围状,形似弯月,而得名。月城墙体高、宽与大墙相同,面积12000平方米。设正门,月城内建有两座庙宇:南为五岳庙,外跨戏台,北为岳武穆庙。控军台是大同城墙的一大特色,建在城墙的四角之外,通高14米。它脱离城墙主体而独立存在,其顶部与城墙主体之间只用一条栈道相连,古代作战时可以从侧面观察敌情并给予敌人攻击,消除了城池防守的死角。洪字楼是木构三檐二层楼阁,歇山顶,高19米。正面及左右两侧设有瞭望射击窗口,有登高望远、防御等功能。二层设有平座与钩栏,结构精美,为望楼之最。马道是骑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运兵、粮草和武器。马道紧贴城墙(城楼)向上,呈15—30坡度通达墙顶。马道往往两条相对,形为“八”或倒“八”字,宽约数米,青砖铺砌,外侧设女墙。护城河道在城门前,常掘成为外凸的缓弧形,可使入口处有较大之活动面积与空间,并由此架设桥梁、以交通内外。所架桥梁,大多为固定式样的平直木桥或石桥。城门大同古城共有四个城门,分别是武定门、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现在车辆出入的分别是四面城墙的八个出入口:武定西门、武定东门、和阳北门、和阳南门、永泰东门、永泰西门、清远南门、清远西门。城墙夜景
发表评论:
馆藏&10448
TA的最新馆藏【我去过的地方】—山西(大同与你想象的大不同)—古城墙
我们完成了悬空寺、恒山、九龙壁的游玩后,来到了大同古城墙下~~
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大同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边塞文化。到了公元1372年,已经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完工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占地面积2.63平方公里。不用买门票,所以也看不到详细介绍,这张照片中所展示的就是古代大同城的全貌,中间部分就是四边形的古城墙~~&
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个门又各有瓮城。今只有永泰、清远两个名字被两座正好在该位置附近的建筑使用,至于这么多的城门,早已经是连个痕迹都找不到了。这是新建的东城墙(在遗址上新建)长1800米、高12米。东门和月城,上建一座门楼、一座箭楼、一座月楼。瓮城墙体长700米,高12米,加上城楼,整高28.5米。2009年12月完工。看不明白?何为瓮城、月城,何为箭楼、月楼?
上面的匾实在是看不出来:【太平万象】、【天关化宇】、【守??岳】???
上城墙可不是一个轻松活!我数不过来有多少级台阶,反正是气喘吁吁的到了上面:
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好厚实的城墙!
大同城墙修建得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备,自成一个防御体系。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石柱等为基,墙体用“”逐段逐层夯成,外围砌以。青砖分大、中、小三种,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选用。据实地考察,中等型号的城砖一般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约18公斤,相当于现代常用的七砖重倍。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城工程的艰巨。高楼大厦却是新城区,也就是通常说的“城外”!
终于明白了瓮城的意思了!就是【瓮中之鳖】啊!瓮城城门的门洞进深约30米
瓮城城门的门洞上面建有箭楼或匾楼。也许近处的是箭楼,旁边的是匾楼。
在平坦如砥的城墙之上,共有六十二座雄伟的门楼、、望楼,间隔而立。门楼亦称城楼,共有四座,位于四面城墙的中心,平面均呈“凸”字形,城楼均为重檐九脊屋顶。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还有五十四座望楼伫立在城墙的四面建有九十六座窝铺,颇为壮观。诸多矗立于城墙上的楼台建筑物在战争中起到了观察、隐蔽、机动、射击、接应、制高和前线指挥所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一组极为珍贵的明代建筑艺术群体。
&大同城池的建筑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精美的程度:城墙四角建角楼,西北角有“乾楼”,高大瑰丽,为“大同八景”之一。城墙四周伫立着54座望楼,96座窝铺。城墙外凸凹相间,排列有序。突出部分为城墙垛子,每边计12个,外加角墩4个,计52个。墩距113米,墩作梯形结构。&
&神兽守护着的是老城区,城内有4条大街、8条小巷、72条绵绵巷,街衢规整通达。每条大街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楼,东有,南有,西有,北有。城中心为4座精美的,称四牌楼。如今这些建筑多毁于现代,
据说城内的各种古迹开始大规模修缮,城墙也将整体恢复往日的辉煌。
目前只有鼓楼硕果独存,至今仍然耸立在街心,“四牌楼”则只成了一个名字,其附近地区是大同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看着这只恪尽职守的石狮子?狮子没有鳞片!心想:也许下次来,这里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因为我走不动,就坐着游览车在城墙上围着转了一圈,到底有多少座望楼,多少个窝铺,呵呵,数不过来,转晕了!
年轻人干脆骑着自行车转悠,来的尽兴且潇洒!
天色尚亮,却已是晚上七点钟了,我们预约的去【凤临阁】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只得告别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山西大同古城墙介绍_大同古城墙简介
线路 门票 目的地
手机服务更方便
山西大同古城墙简介
大同旅游Datong
&|&欢迎您访问大同!
想去0 去过0
:欣欣门票价:24元起(省6元)。
A.免票政策:1.2米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记者(持记者证)等免票。
B.优惠政策:1.2-1.5米儿童、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持学生证,不含研究生)可购优惠票。08:00-22:00 :自驾路线:
北京方向:京大高速――大同御河西路出口――和阳内街----东城墙售票处。
太原方向:大运高速――大同御河西路出口――和阳内街----东城墙售票处。
大同古城墙简介:现存大同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新城,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墙体&三合土&夯填,墙表包砖,高约14米,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墙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
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瓮城,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这样,出入大同城须经三道门卡。各门上还建&箭楼&或二层&匾楼&。
修复后的古城墙雄伟壮观,特别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灯光,使古城墙楼阁俊俏秀丽,伟岸的轮廓更具魅力。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和阳内街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大同古城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