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联理事长自贸区执行理事长是谁

当前位置: &
顾军副主任会见2014年度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理事长
发布日期:)
  1月13日上午,市商务委副主任顾军会见了2014年度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理事长伊藤幸孝先生一行四人。
  伊藤幸孝先生表示,虽然日本国内刺激政策和消费税率的调整给日企产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上海一直是日企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设以来,日本商工俱乐部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举办了几次面向会员企业的说明会,希望能对中日经济交流起好桥梁作用。
  顾军副主任说,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体现了中国继续坚定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未来,尤其要继续开放服务业,为来沪发展的外国企业提供贸易投资便利。随着上海进入经济转型发展阶段,欢迎日本环保节能、高新技术、附加值高的企业来沪发展。希望日本商工俱乐部能为推动双边经济交流继续作出贡献。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自贸区“大改革”决策内幕
上海自贸区“大改革”决策内幕
&&&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大改革”决策内幕:或将在三中全会前挂牌
  根据《财经国家周刊》获得的信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能会在9月底挂牌,也就是说,会在令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挂牌。
  整个8月,媒体都希望获得这一方案的具体细节。绘声绘色的传闻,业界分析师的爆料,大都透出对一场特殊优惠政策“盛宴”的期待。
  《财经国家周刊》与瞭望智库的联合调研小组获悉,上海自贸试验区远非再建一个自贸“园区”那样简单,也绝不会是一场“优惠政策盛宴”,而是新一轮系统性、深层次改革的开启点。其意义之深远,不亚于当年的深圳特区设立与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随后一项议程,就是听取上海自贸区筹备工作汇报。
  至此,上海自贸区已呼之欲出。
  从8月初开始,《财经国家周刊》和瞭望智库的联合调研小组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对上海自贸区进行调研,8月24日,瞭望智库又联合新华社相关单位、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在上海召开专家、企业家内部座谈会,听取各方看法,还原决策逻辑。
  让调研小组感受深刻的是,上海自贸区的诞生过程,是中央与地方在改革上的一次成功呼应;而其所要应对的问题,则是探索中国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建设成熟市场经济的基础,以及与新一轮全球化互动的规则。
  总书记调研“深化改革”
  上海自贸区出台的大背景,离不开最高决策层频繁使用的“深化改革”这一关键词。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人们注意到,上海市市长杨雄出现在发言者的名单中。此前,上海自贸区的概念已公开提出,大框架在酝酿之中。
  在听取了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
  习近平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6个方面,被舆论解读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定调”。
  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充分认识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新华社就这次会议所发的新闻通稿里,有一整段留给了上海自贸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将上海自贸区定调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可以认为上海自贸区,已成“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先手棋。
  总理履新第一站
  “上海自贸区是否会影响到香港地位?”“能否和前海做一个比较?”这一个月来,王新奎需要反复对媒体解释,这些问题均是没有理解上海自贸区本质的反映。
  王新奎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他全程参与了上海自贸区方案设计的前前后后。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媒体解释,自贸区是国家的战略,不是索取特殊政策优惠,而是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不仅仅是开放,更重要的是以开放促进改革。”王新奎说。
  今年年初,方案的名称还叫《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而国务院原则通过的草案,则改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间的几轮互动,折射出地方的创新愿景与中央改革整体设计的接力。
  今年3月28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之后,将覆新后的第一站调研放在了上海。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实验这件事,要用开放促进改革。”
  李克强指出:“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从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
  此前“自由贸易园区”的设想已酝酿多年,上海市适时向李克强进行了汇报。而“试验区”的提法,就是李克强加上的。
  试验区,试什么?一些企业期待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台。上海市市长杨雄直接了当地说过:“上海不是要政策,而是要改革。”也就是,上海自贸区的实质与深意,是“改革”二字。
  国际上,奥巴马政府跨太平洋和大西洋,推出了东西两个自由贸易协定。王新奎等学者对此判断,是全球投资规则框架正在加速形成,向着构建全球“经济宪法”层次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该积极对接全球化的新趋势与新规则,培育全球竞争的新优势,构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拓展长期增长的新空间。
  新的格局之下,国际战略和国内改革的衔接需要一个“先行先试”,特别是在投资体制和审批制度层面,需要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从6月份开始,决策层的考虑日渐清晰。7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的方案名称中,“上海”变成了“中国(上海)”,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周之后,汪洋副总理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上海自贸区的设计为支持,在实质性启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上取得重大突破。联合成果说明承诺:“在试验区试行新的外资管理模式,营造各类国内外企业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并在投资准入的各个阶段,采用公平待遇加上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此前社会议论的热点之一是范围,是28平方公里还是浦东抑或更大。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的看法,这还是没有从此前“要政策”、建设“发展极”的思路中转变过来,“上海自贸区不应是实体范畴的概念,是一个规则的概念。”袁志刚认为,未来上海所要承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期待,不是自己的贸易吞吐或GDP有多少,而是能否吸引天津、湛江乃至釜山、鹿特丹,愿意选择按上海自贸区版本的规则营商。
  国务院在8月22日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试验区后,紧锣密鼓推进的就是法律授权程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授权,在上海的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外资三法”,交由地方先行探索拟定。一言以蔽之,上海要建的不是抢别人贸易便宜的“小灶”,而是为国内提供法律、规则等公共品“改革实验室”。
  至此,上海试验区的两大使命已经显现:一是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修复企业和市场的效率基础,完成向成熟市场经济的转型;二是服务于中国下一步的全球化战略,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投资规则的重构,促进从传统经济到新经济升级。
  “有限政府”的试验田
  《财经国家周刊》和瞭望智库在调研中感觉到,深化改革已成上下共识,但改什么?如何改?在当前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有限政府”,已成上下共识中的一个重要交集。
  “我们曾多次找当时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审批一个项目,刘当面都表示‘很关心’,但事后才知道,刘专门指示手下‘拖一拖’。”
  一位企业家向《财经国家周刊》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现在看来刘铁男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要钱,这是典型的审批寻租。”
  这不是单纯反腐的问题,在舆论对刘铁男“25颗罕见钻石、9公斤黄金”这类传闻的关注之外,必须剖析结构性扭曲。一些专家提醒,“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在行政审批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发生了异变,出现了审批权力和企业勾结越来越深的趋势。”
  出路在哪里?就在于公开透明规则和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暂停实施一些法律,就是为了给这方面的改革创新留出空间。”王新奎认为。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上海自贸区方案将包括6大类23个改革领域,而方案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中国的投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项目审批制,此前的改革中,“下放审批权”、“改审批为备案”,掌握审批权力的政府部门形成了一套习惯的话语体系,但现实中并没有真正突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割肉”。
  王新奎认为,下放审批权本质还是审批,改审批为备案,后者反而不用受《行政许可法》来约束完成时间,“实际效果可能更糟,必须另有清新之风。”
  到底怎么改?王新奎说,深化改革,需要学习国际通行做法,引入“许可准入制”加“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从流程上彻底扭转。
  其中“负面清单”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制度转变,除了有限清单上列明的不能做的事情,其他事情依法准入不再需要跑政府。也就是从“管企业”转变成“管政府”,前者“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后者“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而这不只针对外资,也同样适用于民资,从行政审批走向依法许可。王新奎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乃至话语体系,都要进行一轮更新。
  上海自贸区会不会立即实施“负面清单”?在8月24日《财经国家周刊》承办的研讨会上,学者们的共识是,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先从“正面清单”入手,逐步过渡到“负面清单”管理。
  人们期待,上海自贸区能够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给打造“有限政府”提供一个更为透明化、法制化与决策民主的一个“样本”。当然,亦有人对此表示担心。原上海市一名领导同志提醒,原来浦东新区刚刚设立时,只有一个“管委会”,后来变成了上海市的一个区,什么垂直机构都逐步设立起来了,“到政府办事”客观上变复杂了。
  “所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我看重的不是‘管住里面的政策不出来’,而是要‘管住外面的干预不进去’。”
  不一样的“改革动力学”
  30多年前,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和标杆。10年后浦东开发开放,邓小平把“晚了”的责任担在了自己身上,但他当时就认为,深圳的开发是对香港的,厦门是对台湾的,但是“上海的开发可以面向全世界”。
  这轮上海试验区的改革,从3月份开始明显提速,不少部委和地方领导都表示,其力度大大超过之前的预料。“单个事情上,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但整个方向上,这个战略一定能成。”上海市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判断。原因在于,这轮改革在逻辑和动力学上出现了新的特征,与此前的模式都不一样,或将折射出三中全会后的治理思路。
  此前各地的金融改革以及自贸区的规划当中,地方竞争的多是特殊优惠政策,就是“要政策”。其结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施琍娅将其称为“碎片化的孤岛”:改革变成了区域利益的再分配,企业忙于在不同政策之间套利,诱发了攀比,强化了审批,变得更不透明。
  另一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就改革的协调上,这轮体现出不一样的魄力。先前的改革试点中,要优惠政策的时候都得通过部委,在不平衡中无形强化着审批权力。而且以上海改革为例,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共计约17万条,如果要等各个部委立场协调一致,改革只能是遥遥无期。地方的心态也容易消极,你不批准我就不改革,坐等“政策啃老”。
  现在则是釜底抽薪,直接授权暂停在试验区实施相关法律,让上海在探索中拿出替代性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7日的会议,明确要求“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换而言之,各部委放权,上海直接对中央负责。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发展愿景来激发一线的创造积极性。
  纪念浦东开发开放10周年时,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周宇鹏曾向汪道涵老市长请教,对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什么建议。“汪老是一个大学问家,我本以为他会滔滔不绝。”周禹鹏回忆道,“谁知就讲了一句话,他说,禹鹏你想清楚,浦东开发给谁用?”
  “我琢磨了半天才想明白,我觉得浦东开发如果说只想着自己发展,那么是做不好的,浦东开发要给上海用。但是只想到给上海用,你也做不好。浦东开发要为长三角,这还不够,还要为全国,为世界,这样浦东才有大发展的空间。”
  而今天,中央对上海的要求是:“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对于每一个企业和个人来说,上海的改革所提供的是一个平台,需要重燃改革热情。“你有优惠我来享受,你没设计好我就不表态。”这样的旁观者心态,难以发现长远的机会所在。
  上海未来的抱负,应该是中国融入全球的门户,比照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圈参与全球合作。中国未来发展的愿景,也不会仅仅止步于第二大经济体,还要为全球公平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人表露紧张,也会有压力和艰难的博弈,但只要想明白“为谁服务”这个问题,坚持人民的福祉,坚定地融入世界,就一定能不断再造成功。史晨 张翔 翁海华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责任编辑:zcf
VIDEO NEWS
HPOTO NEWS
 |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上海自贸区正式扩区,按自贸区要求改造一级政府。 (东方IC/图)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之后,企业纷纷来此注册。但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没弄清楚可以做什么。而上海主政者念兹在兹的仍是金融中心的地位,他们正在等待一项即将在自贸区落地的金融新政。
至少从两个月前,上海自贸区金融新政即将颁布的消息就已传出。对上海来说,这是期待已久的事,被认为是在全国已经出现多家自贸区的现实下推动上海自贸区往深处去的最大动力。
&很快、很快了,&日,浦东新区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继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表态说,已经只剩国务院开会拍板了。他透露,&最后应该是49条。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应该是没有问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个人合格的投资者对于境内外投资,也会进一步的开放。&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时间引发企业注册热潮,大妈们都涌去开公司。当时人们不知道这里能做什么,但觉得先抢到入场券总没错。
时至今日,更多的企业拿到了这张入场券,他们排队站在台前,仍然好奇:&拿到票的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即将到来的金融新政又能给上海自贸区带来什么?
浦东都是自贸区
这次扩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铁丝网限制。
2014年&两会&的最热词汇是&自贸区&。除港澳台外,全国的31个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已申报成功的上海外,有多达21个省市表达了申请自贸区的愿望。
2015年&两会&后,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地自贸区的新格局形成。在上海,也完成了传统自贸区的扩区,新自贸区纳入陆家嘴、张江、金桥三个片区。这三地的GDP占浦东全境的80%。可以说,在这轮扩区后,整个上海浦东都变成了自贸区的试验田。
曾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现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的郑杨透露,&自贸区扩区原本是要今年两会前挂牌和宣布的,后来接到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两会后挂牌。&他介绍,扩区前后,区内注册企业数量由2万家变为近5.8万家。
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回顾,因为在原来28.7平方公里的铁丝网里,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没处放,一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的开放举措都没法做,他们一直以来都迫切希望扩区。
&原来我们还设想希望能够争取扩区扩到浦东的全境,&他说,&后来在中央的决定下,还是想把全国四个自贸区都固定在120平方公里左右。我们就选择了现在这四个片区,一共120平方公里多一点。&
上海几乎把浦东的&精华&区域都圈了进去:陆家嘴片区,包括沿江到世博前滩,这里是全国金融业的主战场,也是整个上海的名片。张江是年轻的&IT民工&聚集地,主攻高新技术和高端研发。金桥的主要领域是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业。后两者都已经是成熟的开发区。
新、老自贸区,加上它们对周边的辐射,孙继伟认为这次扩区基本上完成了覆盖全浦东的设想。&从我们内心来讲,这次扩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铁丝网限制。&他说,很多牵扯到改革创新的举措其实可以打破面积限制、覆盖全境。
自贸区与国际惯例不一样
今后成还是不成,最大的标志就是金融。
&我家就住在自贸区边上,自贸区扩容以后,我就被圈到自贸区里面了。但我现在也不知道作为自贸区的居民,有什么可以投资的机会。&在5月中旬上海财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自贸区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说。
就这个问题,南方周末记者问了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他的回答是:可以买到比市场上便宜10%-30%的进口商品,可以购买比4S店便宜的平行进口汽车。未来能享受的,还有外资医院、旅行社、境外理财等等。
在浦东新区的龙阳路地铁站,开了一家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店,每天清早来这里抢购便宜的海鲜,是住在自贸区的居民们能感受到的切实好处。其他待遇,似乎都还是飘在空中的名词概念。
实际上,国内的自贸区与国际普遍的自贸区概念并不相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讲了自己的观察。2014年5月,在复旦举行的上海论坛自贸区特别专场,邀请了全球五个自贸区的负责人,包括香港、新加坡、荷兰、韩国和上海。另外邀请了国际自贸区协会主席格兰姆&马瑟。
&当时大家都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听了半天,不知道上海自贸区要做什么,大家比较困惑,结果主席说:现在我听明白了,中国的自贸区是一个创新。意思是中国自贸区做的事情,跟我们大多数自贸区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所以只能理解为一个创新。&
&后来我就问简大年先生,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他说我同意。我重新表示的话,应该说上海自贸区是一个非典型性的自贸区,我们做的事情是以金融试验为主的。&
交流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要特别强调&试验&二字。他曾参与制定最初的自贸区总体方案:
当初起草总体方案的时候,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升级版,叫做自由贸易园区。然后,中国生产力协会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打了个报告,说要搞个升级版,把保税区变成自由贸易园区。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外高桥保税区开了座谈会,提出搞试验区。
而在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金融改革。
王新奎说,在最初设计自贸区总体方案的时候,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上海自贸区最有亮点、含金量最高的,就是金融这一块。&今后成还是不成,最大的标志就是金融。
&一栋房子已经完成装修&
内部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无非就是看外部条件是不是具备。
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看来,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9月起,一行三会给出的&51条&改革框架;第二阶段是2014年5月,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投入使用,拆除境内外资金流动的初级壁垒;第三阶段就是2015年起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即将落地的&新51条&。
这个最初被称为&新51条&的政策,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应该是&新49条&。&有个别条款,可能因为国家部委之间有一些不同意见,免得拖下去,就搁置争议,不同意的去掉,同意的,就是新的49条&。
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的投入使用,被看做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好。
2014年5月,自由贸易账户正式投入使用,对于境内企业来说,有了这个账户,就拥有了一个可以和对外资金自由汇兑的通道。对于境外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可以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获得相关服务。它实现了自贸区内外分账核算,硬件上完成了&试验田&的准备。
目前,能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主要是贸易类和服务类企业,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尚未向金融企业开放。
按照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5月底,共开立1.6万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3739亿元;146家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1657.87亿元。
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的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开通自由贸易账户的方法很简单:到银行开户,再同时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只要提供一般的开户资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常规开户资料就行。目前是人民币账户,以后引入外币,逐渐实现完全可兑换。
作为与自贸区同时落地的分行,最受欢迎的产品是能够打通跨境资金池的业务。本外币的进出,从原来的逐笔审批变为事后监管,省时省钱。以四川长虹为例,开通了自由贸易账户后,集团内的跨境资金划转不用再逐笔审批、提供贸易资料了,香港子公司的资金结余可以通过网银、走资金池专用账户,直接打入四川的母公司。
另一项受欢迎的是跨境贷款。上海银行的招牌是境外人民币银团贷款:以自贸区分行为中间人,协调三家在台湾、香港的银行组成银团,为区内企业提供直接贷款,成本仅有5%,比境内低15%。他们用这样的办法信用贷款给外高桥股份3000万元,企业无抵押,境内银行无担保,风险由境外银行承担。但目前这样做的前提是外高桥股份这样作为自贸区开发主体的企业有强大的信用资本。年初,该行又为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一笔1亿元的FT项下流动资金贷款。
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说,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境外人民币在港利率由3.8%涨到4.2%,境内则由6.4%降为5.5%左右。两地之间的利率差成倍减少,对降低企业借款成本有明显效果。
王新奎说,建立了FT账户,等于是一栋房子完成了最基本的装修,煤电水、通讯、光缆全部接通了。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把准备搬入房间里的平台都建好了,比如黄金交易所、净值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第三件事是合格的投资者,这个条件也在准备中。
&尽管总体上感觉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实际上现在内部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无非就是看外部条件是不是具备。&王新奎说。
金融改革下一站
人民币,在上海、在浦东自贸区内优先进行可兑换。
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给自贸区在扩区之前的打分是90分,同样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鞠建东给目前自贸区改革的打分是&及格&。
他认为,金融改革方向是清楚的,但是边界怎么划、规则怎么定,一直是政府和学界担忧和争论的。本来,未开放的金融市场像一个盖着盖子的锅,钱多钱少都逃不出去。开放以后则不然,国内金融漏洞将彻底暴露在汹涌国际游资面前,一不小心就将酿成年那样的金融风暴。
就自贸区而言,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放开的另一个阻碍是无法圈定防火墙。
现在自贸区资本市场开放的理念是:一线完全放开(自贸区和境外),二线完全管住(自贸区和境内)。这很难做到,无法把资金像货物一样管理,比如不让它过黄浦江,怎么做到?
游戏规则的制定,最终会回到两条:账户监管、额度控制。
实际上,&呼之欲出&的新政虽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3月份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已经透露出了比较多的细节和改革方向。
他介绍,金融方面如何吸引眼球,中央给的这个机会,在于未来人民币实现可兑换,在上海、在浦东自贸区内就将优先进行可兑换。
这意味着自贸区内的机构和企业可以便利地到国外发债和上市融资,但监管层面的前期准备是,掌握整个区域里的资金流、物流、订单流,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具体体现在&新49条&中,比如会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便利个人投融资的开展;开放自由贸易账户的外币业务;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证券保险类机构也开展分账核算单元;目前已架好系统的13家银行也太少了。
企业资金管理创新方面,自贸区的企业可以开展双方资金池业务,资金池不需要提供用途证明,境内外的自由划转。
最受关注的是启动个人境外投资试点,包括移民、房地产、证券和实业投资,将让浦东的居民先出去。允许境内外证券市场的双向投资。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从前,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争取达到100万美元的自由兑换。
他举例说,以前孩子去美国读书,家长只能给5万美金,太少,只好跟亲朋好友凑出个20万美金的额度,今后争取一步到位。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实现贸易、投资、实业并重。外国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争取发债的钱一定额度用于国内业务开展;建立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目前依托在美国的SWIFF系统,创办自己的系统,上海市政府打算让全球人民币清算落户上海。
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方面,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可以设立民营银行,争取设立两至三家,要有业务特色和模式。
民营机构可以设立金融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和消费信贷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让民营金融机构参与,支持在上海在浦东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扩大离岸业务的试点银行,探索银行的混业经营,银证保的交叉持股;科技特色的银行,支持科创中心的建设,推动投贷联动,学习浦发硅谷银行的经验。
在监管方面,也要给上海本地&一行三会&更多自主性,简化创新产品的准入,流程都要简化,产品的创新方面有大的突破,创新和金融监管协调好。
郑杨将目前的自贸区金融改革定义为第三季,他对此报以期待,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建设合二为一,即将落地的新&49条&就是指导意见。
郑杨说,到2020年,上海有要完成的硬性指标:金融增加值达到GDP的16%-17%。目前北京金融占比15%左右、上海占比14%左右,照近两年增速,五年可以完成目标。
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上海的存贷款量和香港持平。从交易总额来计算,上海2020年会达到1800万亿左右水平,其交易量会超过或接近香港、新加坡或东京,但离伦敦、纽约仍有距离。
金融机构在等什么
陆家嘴的金融大户们也做好了一落地就按下行动按钮的准备。
自贸区落地至扩区前,有新设企业1.79万家,一年半不到区内企业累计2.55万家。4月扩区以来,截至6月底,又有新设企业三千余户。
在企业层面,陆家嘴的金融大户们也做好了一落地就按下行动按钮的准备。
在平安大厦的陆金所办公区里,副董事长杨晓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他们很关心自贸区人民币资金的跨境流动,并对管委会喊话,希望陆金所可以被选为试点。
对于7月新成立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来说,唯一看重自贸区会有人民币和外币的自由兑换,可以外汇进出方便。
作为证券类的上市公司,国金证券在自贸区落地时就注册了子公司,扩区之后,它的所有子公司都在内了。董事会秘书周洪刚说,那么早抢注自贸区分公司,就是&先把公司放在那儿,以后自贸区政策拓展的时候,我们就会首先享受到优惠&。他们在密切关注关于跨境资金使用的新政策。&一旦有这个机会,我们肯定会去把握,&他说。他们已经备好了产品,只等着新制度一落地,马上推出。
不只是公司,银行也做好了准备。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的负责人说,在自贸区跨境融资新政与自由贸易账户外币功能启动后,他们会率先启用外币功能并完成外币资金的汇划。
在个人跨境投资方面,如果新政一旦推出,意味着个人可以投资海外的股票市场、理财产品甚至是房地产,他们也在开展相关业务研究和客户的联系储备。
上一页1下一页
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刘仕峥 刘慧敏
日,整整18年前,高层做出了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后,运转效率和利用效率并不高。”浦东新区科技局局长朱旭东坦言,而招...
“借‘49条’,能够使金融中心的地位、功能得到基本确立,围绕金融中心的建设,还有一系列的功...
2016年上海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7%。
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诞生第一版“负面清单”以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政府治理和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残联理事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