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英雄2中重装假面骑士巅峰英雄技能的技能

虫虫英雄2中文版
版本:1.00.05.2&&&&大小:6.1MB&& &&评分:7.6分
适用于:Android 2.2及以上 &&&&更新日期: 01:52:52
安全认证:&&&&&&权限:10
虫虫英雄2中文版介绍收起-
玩过虫虫英雄2中文版么,没有玩过的小伙伴快来玩玩看吧~
【虫虫英雄2中文版游戏简介】:
《虫虫英雄2 Bug Heroes 2》是Foursaken Media旗下人气作品《虫虫英雄》的正统续作,融合了、、、、扮演和多人竞技等众多元素。玩家可以同时选择两个英雄进行游戏,修筑防御设施,并根据需要适时切换英雄,巧妙运用英雄技能,在进攻和防御中做到扬长避短。
【关于数据包】
虫虫英雄2中文版数据包下载地址:
虫虫英雄2中文版数据包路径:Android/obb/com.foursakenmedia.bugheroes2
喜欢虫虫英雄2中文版这款游戏的朋友还在等什么,赶紧到七匣子市场下载吧!
虫虫英雄2中文版截图
虫虫英雄2中文版其他版本
虫虫英雄2安卓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热门游戏
网游排行榜
倩女幽魂手游
大话西游手游
口袋妖怪复刻
梦幻西游手游
天龙八部3D手游
航海王强者之路
山口山战记【转载】重装骑士的巅峰时代
摘自《突击》47期 作者:NPLBNB
截止16世纪初,骑士已经在欧洲战场上驰骋了近600个年头。毫无疑问,骑士的出现并不仅仅出于军事上的考量,他们是当时的社会形态在军事领域的外延和体现。也正因为此,中古骑士的周身被环绕太多的光晕,其中既有在历史的迷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也有被后世人们罗曼蒂克的想象强加上去的。这些光环往往遮蔽了骑士之所以为骑士最根本的要素——骑马的军事贵族。他们既非所向无故的下凡天兵,也并非一无是处的蠢笨莽汉。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和长期的战斗锤炼无疑给予这些战士超出一般的个人能力,也使得他们被看作是军队的中竖和制胜的关键,但在战场上骑士也必须遵循一切客观的铁律,当得到适当的发挥机会时,他们就取得胜利,当遇到不利的形势时,也不免要遭到失败。特别到14世纪,苏格兰和弗兰德斯的矛兵,瑞士人的长戟方阵,威尔士的长弓手等厉害的步兵部队相继战胜了各自以骑士为主的敌手,再三向世人证明了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
可是。从14世纪所谓的“步兵**”到在文艺复兴的前半段将近200年的时间内,骑士最基本的作战方式没有产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相反面对新的挑战.骑士们选择的解决之道是加强并发展古老的作战方式,并将其推上新的高峰。
意大利战争
1494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既是欧洲各大势力逐鹿的猎场,也是新战争形式的演兵场。骑士们,特别是法国骑士在意大利战争的许多战役中部发挥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日,一支主要由威尼斯人组成的反法同盟军队在波河的支流塔罗河(R.Taro)岸边试图阻击查理八世率领的法军,后者不仅在人数上处于近1比2的劣势,而且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意大利骑士冲上来的时候,他们的大部分兵力才刚刚从行军纵队中匆忙展开准备作战。可是意大利骑兵为多雨夏天河岸边湿滑的地面所阻,失去了冲力和攻击的时机并且立即遭到法国骑十毫不迟疑的冲锋,敕令骑士“像玩九柱戏一样”完全击垮了对手并将他们彻底赶跑。
意大利骑士的装备并不比法国人差,但是他们大多是契约佣兵,作战三心二意而且对法国人的凶猛估计不足。两军骑士间的交战决定了这一天的战果,法国人抛下目瞪口呆的反法同盟军全身而退,一直到整整一代人之后,马基雅维利这样的史家还在哀叹这次会战给整个意大利军事体制带来的震动。
弗诺乌之战(维基上素福尔诺沃战役)。是意大利战争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骑士仍然处于它的盛期。自此开始,法国敕令骑士几乎在意人利战争每一场骑兵与骑兵之问的正规交战中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无论对于是意大利人、德意志人还是西班牙人。
上图:劫掠回来的土耳其轻骑兵,同时期的欧洲轻骑兵装束和他们的穆斯林对手大同小异,且同样热心于抢掠财物
不过,有一支意大利部队却在弗诺乌之战中很让法国人吃了一点苦头。当双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大群威尼斯雇佣的巴尔干轻骑兵(
Stradilots)绕过主战线冲入了法军的辎重队中并将法王的私人财货洗劫一空,连其中一本情色画集也落入反法同盟之手,画集里的模特都是查理八世在意大利临幸寻欢过的几位美人,这场“艳照门”风波让堂堂的法王好不羞恼。其实,法国人自己也和威尼斯人一样雇佣巴尔干轻骑兵。轻骑兵是一种“战略武器”,也是统帅的眼睛和耳朵,通过他们的侦察和搜索可以掌握大量敌情。此外,诸如征粮、偷袭等等道貌岸然的绅士们不愿意做但有可能影响战事进程的任务,这些人却能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这一时期的军队中都保有一定数量的轻骑兵,比如英格兰军中的“边境骑兵”,哈布斯堡军队中来自匈牙利的骠骑兵,还有克罗地亚的潘都尔兵甚至更东边的穆斯林都成为轻骑兵的理想来源。
不过16世纪的统帅们大多认为由于轻骑兵的装甲和马匹的质量都较低劣,因而不能指望这些轻骑兵除去侦察和搜掠等非正规任务之外,在正规战场上能有多少用武之地,甚至认为他们比未开化的野蛮人好不了多少,若有机会他们就会像抢掠敌人一样抢劫己方的辎重。应该说这是一种偏见,1578年的阿卡萨奎维尔战役(
Alcazarquivir)中,数量众多的摩洛哥轻骑兵就把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率领的“十字军”团团包围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歼灭了他们。当然这类偏见也并非毫无来由,无论是匈牙利、巴尔干还是苏格兰边境,各国军中的轻骑兵部队大多征募自国家问的边境或者相异文明交界的“蛮荒”地区。这些地方长期的兵荒马乱使得居民早已习惯于进行各种各样的袭击、反击、埋伏和掠夺,以至于几乎成了一种天性,而这正是轻骑兵所需要的“天然训练场”。
这些是非之地就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与穆斯林轻骑长期的艰苦作战造就了一支与欧陆其他国家相当不同的骑兵部队,西班牙骑兵部队的主力就是伊比利亚轻骑兵(Jinete),这些轻骑兵的武器装备和作战风格几乎与他们的穆斯林对手没有什么两样,两者都骑着小而敏捷的矮乌,马镫按东方的骑术风格收得很短,手持一面皮盾片以轻矛和标枪攻击敌人。
西班牙军队中也有重装备的骑士,但是数量很少而且基本由最富右的上层贵族组成,个中原因很可能是尽管西班牙也出产好马,但多山的环境使得人们繁育了过多的驴、骡和矮马,以至于无法大量供应骑士作战所需的壮马。15世纪末的西班牙甚至明文禁止除妇女和神职人员以外的任何人骑乘骡子,并规定只有拥有马匹的人才能再养骡子,这些都是为了推动合适战马的育种工作。(种马运动……)&
从克里格诺拉到马里格纳诺:骑士的教训与成功
西班牙轻骑兵也许能在家乡很好地对付和自己相似的敌人,但当他们碰到全新的对手——法国骑士时就立刻被证明完全无法在会战中与对于相抗衡,在1495年6月的塞米纳拉之战中,400名法国骑上轻松席卷了由100名骑士和500名轻骑兵组成的西班牙马队。不过两班牙军的主帅是“大统领”贡萨洛·科多瓦,他并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而是用数年时间重组改进了麾下的军队并卷土重来,住8年后的日克里格诺拉之战中狠狠地教训了趾高气昂的法国人。由于被伊比利亚轻骑兵遮断了战场,法军无从了解贡萨洛的部署情况,克雷西、阿金库特诸战役的鲁莽冲动似乎再次侵蚀了他们的头脑,急躁而缺少经验的法军统帅内穆尔公爵路易·达马热(Louis
d'Armagnac duc de
Nemours)一马当先带领法国骑士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轻率地发动了冲锋,其结果与阿金库特之战几乎如出一辙:迎接他们的是有堑壕和胸墙保护的2000名西班矛火绳枪兵。这些火绳枪兵如果单独在开阔地上与骑士交战几乎毫无胜算,当时的人们认为1000名轻装骑兵可以让3000
- 4000名火枪兵溃不成军,到16世纪晚期还有人宣称700-
800名重装骑士的冲锋能击败一支为数18000人的火枪兵部队!可是这次法国骑十勇敢地冲到了工事底下后却发现他们的马匹根本无法越过胸墙,自身持续暴露在火枪的近距之下。在如此之近的距离上铠甲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内穆尔公爵身中三弹,在一开始就阵亡了,剩下的骑士无法前进又不想逃走,在迟疑和混乱中遭受惨重的损失。当骑士们最终撤退后,法军步兵又跟着发动了一次毫无协同的进攻,由于意气消沉且缺少指挥也告失败。
克里格诺拉之战再次证明了骑士不是小说和史诗中的无敌英雄,在野战火炮、步兵方阵和火枪相继崛起的年代,骑土们想靠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可能的,要在日益变得残酷而非浪漫的战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放下架子学会与其他兵种配合作战。一般说来,两支力量相近步兵之间的战斗很少有迅速的决定性结果,如果在步兵战线停滞胶着的时候用马队从侧而甚至背后向他们发起冲锋的话,就根容易将其击溃。步骑兵配合的这一基本原则早存古典时代马镫远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为人所知,亚历山大大帝正是以他坚实的方阵为“砧”,厉害的骑兵为“锤”将一个又一个对手击得粉碎,伟大的败将汉尼拔和他的敌手罗马人也都用过类似的战术。但说起来容易,战术的原则永远是简单明了的,复杂的是具体应用它们的过程。要看清楚战场上千变万化的形势,摆脱敌人的纠缠和扰乱,把握转瞬即逝的时机,决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松办到的事情。我们且看法国人将如何汲取教训,重获胜利。
上图:阿尔布雷切特.阿尔多弗作于1529年的巨幅油画《伊苏斯之战》,说的是亚历山大大帝,但是画中军队装束和作战方式明显是同时代的样子。
l日,正在围攻拉文纳城的法军遭遇了前来解救的西班牙一教皇同联军,联军统帅是以精通军事工程学知识而闻名一时的佩德罗.纳瓦罗,此人正是9年前克里格诺拉之战中那2000名西班牙火绳枪兵的指挥官。尽管联军在战略上是进攻方,但纳瓦罗对自己的老战术非常有信心,他放弃了半渡而击尚在罗孔河(Ronco)左岸法军的机会,选择在右岸筑好壕沟和胸墙,摆出一副故技重施的架势。另一方面,率领法军前来决战的是年仅23岁的大贵族加斯东.德.富瓦(Gaston
Foix),非常巧合,他的头衔也是内穆尔公爵,这个封号是路易-达马热在克里格诺拉阵亡后由加斯东的叔叔,法国国王路易十二转授给他的。
上图:加斯东公爵画像,有人说要不是他那么年轻就阵亡的话,很可能跻身16世纪法国伟大统帅行列之中。
加斯东虽然非常年轻,但却是一名极有才能的将军,在之前6个月的作战中已经展现出了优秀的战略头脑。面对敌人的坚堵固垒,他没有立即投入全面进攻,而是吃准联军不会放弃工事出击,有条不紊地将部队展开,并将许多火炮拖了上来,与联军火炮展开对射。在火炮的较量上联军讨不到一点便宜,一方面法国炮队闻名天下,另一方面正在围城的法军可r以很轻松地将许多攻城重炮就近投入战场,结果原本充作预备队的联军骑兵可倒了大霉,他们同时遭到正面法军以及侧面来自著名的火炮迷费拉拉公爵阿方索.戴斯特(见载于《突击43》的本系列火炮篇)炮队的纵射而伤亡惨重,骑马的人没法像步兵那样得到胸墙和土坡工事的庇护,著名的“1发炮弹击倒了33名骑士”就发生在会战的这个阶段。这回轮到联军骑士冲动了。由于不愿意干等着挨打,联军两翼的骑士乱纷纷地成群冲出阵地,伊比利亚轻骑兵紧随在后。据说联军骑士的嘴里还高声诅咒着纳瓦罗的名宁,而这位统帅没法约束住他们,因为骑十中的许多大贵族根本就不理睬他的命令。出击的联军遭到几乎完好无损的法国骑士反击并在接下来的骑兵大混战中被彻底击败,28名联军骑兵队长中的1
1名死在这场战斗中,7人被俘,余下的四散逃跑。
上图:拉文纳之战中的法军骑士,他们击溃联军骑兵后又迂回到侧后攻击敌军步兵阵地,是此战胜利的首要功臣。
与此同时,战线中部的情况却对法军不利,在炮击中损失严重的法军步兵无法攻破西班牙士兵据守的工事,并在好几处都被反击赶了回去。是果断放弃追击回到战场的法国骑士拯救了这一天,由于联军骑兵的贸然出击,他们防线上的缺口再无人驻守,这样骑士们很容易就穿过了工事,从侧面和后方向自以为已经取胜的联军步兵冲去。而法军步兵得知骑士们胜利后,也鼓起勇气转身再战。失去己方骑兵掩护的联军再也抵挡不住,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撤退了,其统帅纳瓦罗被法军俘虏。不过,加斯东的阵亡给法军这一天的胜利蒙上了阴影,就在会战几乎已经结束的时候,过于自信的加斯东带着小队骑士向一支还相当完整的西班牙步兵部队发起冲锋,结果中弹落马并被拥上来的长矛兵杀死。
上图:加斯东公爵棺像,他的死和他取得的最后的大捷是那个时代骑兵在战场上最生动的诠释。
法军的胜利和两任内穆尔公爵不幸的对比再次证明骑士就像一把玻璃制成的尖刀,既是强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他们若想单独正面攻击严阵以待的步兵,那就只能落得自讨苦吃的下场。在次年6月6日的诺瓦拉之战中,法国人首次与当时步兵中最为凶悍的王者,曾经在他们军中服役过的瑞士人对阵,结果瑞士方阵的推进以迅雷之势将猝不及防的法军雇佣步兵连同火炮一扫而光,有一整支德意志佣兵被不留俘虏的瑞士人全数处死,据说只饶过了8名幸存者。见此情形,法国骑士在还未展开之前就聪明地选择了撤退,以避免遭到从前勃艮第同行那样的悲惨命运。
瑞士人的反水对法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堪用的步兵。存1515年9月的马里格纳诺之战(Marignan)中,21岁的法王弗朗西斯一世面对着2万瑞士兵咄咄逼人的进攻,情势看十分不妙。但瑞士人这次失去了像在诺瓦拉那样依靠出其不意的突袭所获得的先机,经过精心部署的法军发挥了他们自己骑士和大炮的优势,采用了另一种非常不同的战术倒底驯服了可怕的瑞士人。
在阐述这一战术前,我们必须首先回到这个系列的上一篇“步兵的复兴”
(载于《突击45》)中去,看看步兵方阵有着怎样可以利用的弱点。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步兵方阵并不死板笨拙,瑞士人取胜的法宝就是在各种地形上雷霆万钧的快速进攻。要让方阵快速前行且不产生混乱,方阵纵向的密度必然比横向的疏松许多,以方便迈步和缓冲。通常方阵中一名士兵在横向仅占据3英尺的空间,而前后两排的间距可达到6—7英尺。问题是方阵很少将这种机动时用的队形带入战斗中,无论是与步兵掐架还是对抗骑兵冲锋时,方阵必须消除前后间隙紧缩起来。这一方面是因为作战时后排士兵的挤压可以向前排提供物理和心理的支撑和推力,另一方面阵型侧翼排与排之间近2米宽的空间有可能被坚决的敌人利用为杀进方阵内部的缺口,这是连最凶悍的步兵也不能不害怕的。一旦方阵紧缩起来并如同竖起荆棘的箭猪一般将长矛向四面八方放平,骑兵就拿他们没辙了。战马不是摩托车,更不是坦克,即使是最勇敢的披甲战马也很少愿意冲进密集得像堵墙一样的人群中去,而如果有个别真的冲了进去,那也无异于送死,自14世纪以来这类教训已经够多了。
可是在马里格纳诺之战中,法国骑士却在他们的国王亲自率领下坚持向瑞士方阵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他们当然不能直接冲散不怕死的瑞士人,奥妙存在于瑞士人为了抵抗冲锋,势必要将队形紧缩起来摆开防御的架势,这时他们就没有办法前进,如果要继续前进,那又必须在击退冲锋后再将前后问隔重新疏开。数千人的大阵进行这样的一紧一舒,不断地在防御和机动阵形之间转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段时问内他们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法国人致命的炮口下。从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到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火炮一直是法国军队最得意的攻击手段,在诺瓦拉之战中,法军阵地上的火炮数分钟内就给迎面冲来的瑞士方阵造成了700人的伤亡。但正如那次战役后来发生的情况一样,那个时代还没有任何大炮可以中独抵档得了瑞士人不怕死的推进,而一旦阵地被突破,难以在战场上移动的火炮也来不及逃走。
这回的情况却全然不同。法国骑士像海浪拍击礁石一般连续再三地从两翼冲击着瑞士方阵,据说仅第一天他们就发起了30多次进攻。许多骑士失去战马后也不后退,无畏无暇骑卜贝亚尔的缰绳被瑞士人的戟割断了,他就扔掉头盔,解下腿甲徒步再战。骑士们的英勇战斗和牺牲使得瑞士人引以为傲的快速推进能力根本发挥不出求,也就允许法国炮手安安稳稳地瞄准敌人密集的阵形,不断喷吐出带来死亡的烟火和铁球,一条又一条血肉横飞的胡同出现在瑞士人原本严整的方阵中间。法军的火绳枪兵和加斯科因弩手在已经转而为法国方面服务的佩德罗-纳瓦罗指挥下,也一直向被动挨打的瑞士方阵倾泻着枪弹和弩箭。战斗整整持续了2天,号称欧洲第一的瑞士兵虽然被打得动弹不得,但他们以超人的意志始终保持着阵形,随到最后才承认失败并带着所有军旗撤离战场,400名留作后卫的苏黎世兵为保护同胞撤退而全体成仁。瑞士方面在战斗中的伤亡总数达到了骇人的1万余人,也就是说损失了整整一半!
上图:巴黎圣丹尼斯大教堂弗朗西斯一世墓目前反映马里格纳诺战役的大理石浮雕。骑士们在前景中向瑞士人长矛方阵发动冲击同时,后景的弩手和更加可畏的炮队正给不可一世的瑞士人造成骇人的伤亡。
从帕维亚到切利索莱:骑士衰落了吗?&
马里格纳诺之战是骑士与火炮,旧式与新式武备系统的完美联姻。此战后瑞士联邦决议从此只为法军提供佣兵,但接下来的战斗证明瑞士兵太过桀骜,这导致其他兵种很难与他们配合。1522年比柯卡之战中,法军统帅马雷夏尔劳特累克(
MarechalLautrec)又一次面对西班牙人凭借火器据守的野战工事。作为当年加斯东在战场上的的同伴之一,他曾想重演拉文纳之战中用过的战术,让骑士在打败对方骑兵后协同步兵进攻,可是刚愎自用的瑞士人却不听命令擅自出击,结果在对方胸墙前的壕沟中白白丢掉了3000条性命,其中包括他们几乎今部的指挥官和大量老兵,从此瑞士人彻底失掉了过去曾经让他们睥睨天下的锐气和信心。缺少了主力步兵的法国骑士在小规模试探后也放弃了进攻的努力。&
的确,单纯凭勇气和果敢就能取得胜利的时代似乎正在过去。保护勇士们不受伤害的钢甲也不再是完全可靠的了,1521年西班牙人开始使用以叉架支撑的重型火绳枪“穆什卡特”,这种大口径强力武器可以在有效射程内打穿一切人能够披戴的铠甲,它的出现证明火器的发展潜力是当时的铠甲技术所无法跟上的。1
524年4月30日,曾在拉文纳之战中指挥过联军轻骑兵的佩斯卡拉侯爵费迪南多.达瓦罗(Ferdinando
Davalos,Mq.Pescara)率领麾下的火枪手像后来的龙骑兵那样乘马急追并下马作战,在赛西亚(Sesia)河畔截住了正成行军纵队忙于撤退的法军,从四面八方不断向他们的纵队射击,一旦法军的骑士和瑞士兵冲上来攻击,佩斯卡拉的火枪手就利用此处复杂的地形逃走并在别处重组继续开火。在按下来的战斗中法国人失去了他们的英雄,贝亚尔被一发近距射来的重型火绳枪子弹击中,与他家族中儿乎每一位先祖一样在壮年命陨沙场。佩斯卡拉侯爵的火枪手证明了他们不但能在工事内被动地防御阵地,而且能住合适的地形上主动进攻,甚至可以给过去他们最为惧怕的骑士带来非常大的成胁。
上图:步兵方阵中的长矛手与火绳枪手
上图:博物馆中的帕维亚之战场景模型。
赛西亚河畔的战斗几乎预演了1年后法国骑士在帕维业灾难中的遭遇。1
525年2月24日,法军遭到佩斯卡拉侯爵指挥的联军在拂晓晨雾的掩护下发动的全面突袭,弗朗两斯一世和他身边的骑士没有惊惶失措而是立即列好战斗队形发起反击,表现出很高的战斗素养并且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连续击溃了一大群联军步兵和一队德意志骑兵。但战役的进程处处不利,在突袭造成的混乱态势下,骑士们既无法持续得到炮兵的支援,也没法和步兵作仟何形式的配合,法军中的德意志黑色佣兵团遭到两面夹击而全军覆没,而瑞士人则早已把胆子丢在了比柯卡的壕沟里。战场的一边是浸水的林间沼泽,另一边则是正在赶来的联军德意志长矛方阵,法国骑士就被困在这个口袋中的一处猎场内无法前进一步。相反,混乱的战况却很有利于佩斯卡拉侯爵的火枪手,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以较为分散的队形小群作战。猎场中茂密的树林、灌木和篱墙让骑士们处处掣肘,乱成一团,却给射手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使得佩斯卡拉的火枪手可以在极近的距离上从容地向无可奈何的骑士射击,在此距离上不仅普通火绳枪可以穿透骑士的铠甲,重火枪据说甚军可以一枪穿透两人。到早上8点整场战役已告结束,弗朗西斯一世的坐骑中弹倒地,本人落人联军之手。许多法国贵旗骑士都在帕维亚阵亡了,其中就有赛西亚之战中法军的统帅鲍尼乌(
Bonnivct)。从政治角度上看,帕维亚之战无疑是意大利战争乃至整个文艺复兴时代的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但从战术史发展的意义来讲,帕维亚是否标志着骑士时代的结束却引起了很人的争议。无论足帕维亚还是赛西亚,以1位声名卓著的骑士之死或者一次影响甚广的大败作为中古骑上的墓碑和新式军队的起点对通俗历史叙述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早期有许多研究者也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另一方面,公平一点说法国骑士在帕维业的表现并不算太糟,当时若换作是两百年后赛德里茨的普鲁士重骑兵队,也未必见得能做得比他们更好,骑十们更多输存整体的不利态势上而非自身的不足。须知帕维亚战役形势之混乱在那个时代也不多见,史家鲍罗·乔维奥(Paolo
Giovio)就在他的《大统领佩斯卡拉侯爵传》(Le
vite del Gran Capitano edel Marchese di
Pescara)中承认“这场战役(指帕维亚之战)自身是奇怪而不寻常的。”&
帕维亚之后是持续十几年的和平,在这期间敕令骑士队的编制发生了变他,骑士的人数被削减了,每2名骑士才配备3名弓箭手,其总人数也在减少,帕维亚之战中的法军有1200个骑士,而1
536年征服萨伏伊和皮埃蒙特的近3力法军中只有810个骑士共约2000名重骑兵,同时却有1千多名轻骑兵随队。1534年弗朗西斯一世在敕令中更规定乡村贵族要作为步兵军团的军官而非骑士应征作战,法国骑士似乎的确正在衰落。可是真实历史的变化永远不会像是非皂既白般清晰,其后法军中的重骑兵数量又上升了。1543年为了击退帝国军夺回皮埃蒙特的企图而前去迎击的法军中就整整有1700个骑士,而伴随作战的轻骑兵却是只有1800余名。在经过一系列战略上的较量后,两军于日只,也就是拉文纳会战整整32年之后在皮埃蒙特境内的切利索莱(Ceresole)打了一仗,这是自帕维亚之后少见的一次正规会战,法军住此战中真的重演了32年前拉文纳的胜利,将瓦罗亚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角力的天平重新向着有利法国的面倾斜过去。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人看来很好地吸取了因地形不利于骑士的发挥而在帕维亚失败的教训,因为德·蒙拉克在其回忆录《德·蒙拉克战记》(Commentaires
of Messirede Monluc)中称战前他向法军当时的主帅当甘伯爵(comte
d'Enghien)说了这么一番话:“阁下,你还能从全能的上帝那儿奢求些啥?我们在既没有篱笆叉没有壕沟可以阻碍你在开阔地上抓住敌人啦。”
双方都将主力骑兵放存两翼,步兵居中。火炮在切利索莱没有发挥像拉文纳之战中那么大的作用,这可能是两边都选择尽量小心不让他们的火炮暴露的缘故,这样双方步兵就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开始交战,1
6世纪40年代已经出现将火枪和长矛方阵混编起来的做法,据说此战中两边阵中的火枪手都等到对方步兵进入长矛可以触及的范围内才开火,结果第一排的老兵和指挥官儿乎全被一扫而光。这种极近距离上的射击大大增加了彼此的伤亡,但却没法迅速解决战斗,互不退让的双方陷入了所谓“长矛推挤”的僵持阶段动弹不得。&
与相持不下的中部战线相比,其他地方的战斗就显得一边倒。最靠北的一支帝国西班牙步兵击溃了当面的法国步兵,而法国骑士则轻松扫除了帝国军的骑兵并向拉文纳之战一样转回来支援他们的步兵。北翼的法国骑士缺少了己方步兵的支援,面对胜利的帝国军步兵方阵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并且承受了很大的伤亡,据德蒙拉克说当甘伯爵当时甚至急得想要自杀,但南翼的一队法国骑士却从侧面冲入了正住混战的中部战线,这样一来就立即决定性地击垮了帝国步兵的士气,法国步兵将来不及逃走的德意志人一一残杀干净,报了前仇。中央完了的消息传到北面后,帝国军唯一胜利的部队也开始撤退,但仍不免遭到法军骑士紧追不舍的攻击,失去斗志的士兵成批向骑土投降,以免落人法军步兵于里后难逃被杀的厄运。切利索莱战役是旧的战术原则住适当情况下的重复运用,也是法国骑士最后一次以旧的作战方式参战并取得大胜,在战术发展史上证明了骑士并非纯粹因为战场的失败而销声匿迹,他们最终让位于新式骑兵部队另有别的原因。
的确我们看到,截止16世纪中叶军事家们还没有把骑士,或者至少是使用长矛的重装骑兵当做是过时的象征。在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三大名王之一,致力于军事改革的英王亨利八世眼中,弗朗西斯一世的法国敕令骑士和查理五世的帝国步兵方阵一样是值得效仿的模范。到了这个时代曾经大败过法国封建骑士的英国军队在欧陆其他国家的进步势头面前已经显得愈加落后,僵硬不变的镰戟加比弓步兵组合与日益增长的战术应用需求成了他们用以入侵大陆军队中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对骑兵的强调就被摆到亨利八世的军事改革议程上来了。
英格兰军队中一直拥有相当数量的边境轻骑兵,他们在当时的文献中被称为“标枪骑兵”者“边地马队”,显然不能指望他们在正规作战中对付全副武装的法国骑士。而英国自己的贵族更习惯于下马步战,因此亨利八世只有一支人数极少的“绅上侍从”(gentlemen
pensioners)算是能和法国人匹敌,1 544年战役中这支部队仅仅只有75个兰斯共300-
400人,而法国军队可以轻易召集十倍于此数的重装骑兵。为了补足数量,所谓的“准枪骑兵”就成了整个16世纪中英军的主力骑兵部队。简单来讲,准枪骑兵实际和法国敕令骑士部队里的那些“弓箭手”以及后来的轻装骑士十分相似,这些人大多是中小乡绅或贵族的家臣出身,与真正骑士的区别在于他们一般骑着没有铁甲防护的骟马,使用的长矛也比较轻而短,通常只有4米左右。由于上好的护身甲胄非常昂贵,因此准枪骑兵大多穿戴较为廉价的甲胄,其价格大概只有优质甲胄的几分之一,当然相应质地也要低劣一些,并开往往像步兵甲那样配升而头盔,没有小腿甲和铁靴。
亨利八世的改革在他身后得到了报偿。1547年英军入侵苏格兰并于当年9月10日在平基之战(Battle of
Painkie),中歼灭了前来迎击的苏格兰军队,此战几乎可以说是马里格亚诺之战的英伦翻版,英格兰方面拥有大量火炮和骑兵,装备相对较好,数量也多的英国准枪骑兵在会战前一天的遭遇战中击溃了苏格兰绝人多数由边地轻骑兵组成的骑兵部队。次日苏格兰军仍以百年不变的长矛密集阵为主力,在开战后像瑞士人一样立刻向前推进,他们失去己方骑兵保护的侧翼遭到英国重骑兵不断冲击而停滞不前,火绳枪骑兵的子弹、炮队和长弓手的箭雨一波又一波地倾泻住毫无还手之力的苏格兰人头上,他们并没有瑞士人在诺瓦拉和马里格亚诺之战中那样视死如归的气概,其指挥官想让方阵退出火炮射程,结果却马上恶变成了总溃败并且遭到英军轻重骑兵的冲突与追击,这次战役就此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战后英军攻入爱丁堡,几乎将苏格兰灭国(多亏苏格兰王后娘家的法王亨利二世提供庇护,其王室才得以保全,但是苏格兰境内从此陷入新旧教的内乱)。&
大名鼎鼎的法国赦令骑士团具装骑士
英国的“绅士侍从”数量仅仅只有75个兰斯共300-400人,而法国军队可以轻易召集十倍于此数的重装骑兵。
除了自己的“准枪骑兵”之外。来自欧洲大陆的雇佣重装骑兵在英军中也向来受到欢迎,他们一般被笼而统之地称为“勃艮第人”,尽管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尼德兰或其他天知道什么地方。1544年,也就是法军在切利索莱痛宰了德意志和两班牙步兵的那一年,亨利八世在北方入侵法国,照例为准备战役而雇佣重骑兵、长矛兵和火枪手。一位名叫埃吉蒙.范.布仁(Egmont
vanBuren)的佣兵队长给他提供了一支“勃艮第”重骑兵部队,但亨利八世发现这些佣兵不是端着重矛准备好为他冲锋陷阵,而是拿着一根猎猪矛(矛头带横档的轻矛),还带着几把在当时还十分罕见的轮燧******。这令他大失所望,抱怨说自己上了当,雇来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牌的重骑兵。亨利八世虽然算是个挺激进的改革者,但他这话可就未免有些赶不上趟,这种不入他法眼的轮燧手枪不仅是当时在大陆军队中刚刚时新的武器,而且在整个1
6世纪下半叶直到17世纪初逐渐成为了欧洲骑兵的潮流装备和作战方式的争论焦点,这件小小武器在军事变革的人趋势推动下所触发的一系列战术演进最终使得驰骋数百年的骑士退出战场并让位给后来的新式骑兵部队。
从小学生都可以轻易看出其原理的火绳枪机相比,轮燧枪机在外观上就给人以相当精密复杂的感觉。它的基本原理和zippo火机倒是非常类似,差别在于以扳机释放而非手指控制转轮旋转。发射轮燧枪前需要先用老式发条钟那样的钥匙转动转轮上紧弹簧,再向药池中点入细粒引药,最后将夹有一块黄铁矿的机头扳回与转轮相接触。扣动扳机后转轮就被释放,上紧的弹簧会拉动转轮快速旋转,其表面粗纹与黄铁矿迸发出火花,火花落入引药池点燃引药,引药再通过火门点着枪膛内的主发射药使火枪发射。
上图:轮燧枪机结构图,比起简单的火绳枪,轮燧枪展示了那个时代欧洲手工制造业所达到的顶尖水平。
复杂的轮燧枪机是灵感的闪现而非像火绳枪机那样是自然演变的过程,其发明者一定是个相当了不起的聪明人,可是它到底最先是由什么地方的人发明的却有两种说法,即意大利人和德意志人起源说,哪个同家的人都愿意自己的祖先越聪明越好,民族自尊心的掺和使得这场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复杂化了。其中德意志起源派的代表是费雷赫·里岑施泰冈(
Freiherr von Reitzenstein)和莫林·马可(Morin
Marco),他认为轮燧枪机是在纽伦堡发明的,因为日前有据可查最早的轮燧枪机图样出现在该城一位名叫马丁·洛菲霍兹(Martin
Loffelhol.)的贵族拥有的手抄书中,时间是1505年。而意大利派则认为米兰城的天才莱昂纳多·达芬奇才是轮燧枪机的真正发明人,理由是在达芬奇于稿中也有轮燧枪机的图样,而他之前发明的一些机械与轮燧枪的某些部件十分相似,这一派有英国著名古兵器研究者克劳德·布莱尔文章的支持。但是由于相关证据的缺失和模糊,例如达芬奇手稿的年代无法确定,因此到目前为止轮燧枪发明的归属权还是一桩相持不下的公案。&
轮燧枪既然最迟在1
6世纪初就出现了,那为什么它发明近20年后没有立即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呢?说来有些可笑,当时的人们担心一把既没有闪亮火种也不会发出刺鼻硝味,能很容易地藏在衣服下枪套中,要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的火枪对普通人的人身安全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很多地方都出台了针对轮燧枪的禁令。1
517年马克两米连一世皇帝在其领地内下令禁止使用一切“自来火枪”(
SelbstschlagendenHanndtpuchsen).后来更曾想将此禁令推行到整个帝国疆域,直到1542年威尼斯城还管制所有“小到可以藏在袖子里的”轮燧手枪。从轮燧枪到基因工程和机器人,人类对新发明的怀疑尽管并非完全没有必要,但往往不免给后人落下笑柄。当然了,出于轮燧枪显而易见的诱人优势,渐渐地这类禁令便开始成为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一纸空文。纽伦堡市议会1532年的档案中以抱怨的口气记录说轮燧枪禁令只对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才有用,而城外那些无法无天的劫匪和流氓们倒是人手一支(囧)。另一方面,继承马克西米连一世皇位的查理五世是一个众所剧知的机械爱好者,他特别喜欢摆弄钟表锁具一类的东西,轮燧枪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还大量出现在查理五世的个人收藏品中间。因此关于轮燧枪的那些禁令无人再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到了16世纪40年代,德意志地区的军队中开始大量装备轮燧枪,不过几乎仅限于骑兵使用,除了在切利索莱战役中曾有步兵使用轮燧火枪外,大多数步兵的主要武器一直到17世纪都仍然是火绳枪。有人说这是因为轮燧枪机制造繁复故而价格昂贵,不适合给步兵大量装备,只有贵族化的骑兵方能用得起云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撇开近乎工艺品的那些高档货不谈,禁令放升后因广受欢迎而大量制造的轮燧枪并不特别昂贵,例如在1582年的英国一把普通轮燧手枪的价格是12先令,这比差不多同一时期重型火绳枪的单价还要低些。问题出在轮燧枪精密的构造决定了它需要很好的保养,否则颗粒很小的引药很容易从药池抖进转轮中使之卡住,那些复杂的杠杆、簧片、转轴、传动链也需要定期擦拭防止受潮生锈。这些保养上作在平民看来可能不成问题,但对于需要在栉风沐雨摸爬滚打的普通军人来说可不那么容易,因此步兵大多愿意继续使用更为皮实可靠的火绳枪。
上图:火绳枪骑兵操典图,其中的纵马飞奔中射击其实不具备实战意义,他们不是成吉思汗的射雕手,火绳枪也不像复合弓那么适于马上作战。
骑兵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样了。诚然骑马的火绳枪兵很早就已经出现,据信是维特里兄弟之一的卡米罗维特里( Camillo
Vitelli)于1496年组建了欧洲第一支成建制的火绳枪骑兵,其后各国军队中都出现了类似的部队,乔万尼德·美第奇(Giovanni
Medici)的“黑色兵团”火绳枪骑兵闻名天下。他们作为辅助部队在不利地形上支援骑士或者骚扰敌行军纵队时相当有用,但这决不等于说火绳枪是一件适合马背上使用的武器。发出刺鼻气味的燃烧火绳会使得马匹不安烦躁,更会在不停的颠簸颤动中对浑身挂满火药的使用者造成危险,最要命的是火绳枪的使用从装填到发射无时无刻不需要两只手来操作,这就意味着要松开缰绳失去对马匹的控制。因此尽管在操典中也可以看到用火绳枪在纵马飞奔时瞄准开枪的插图,但火绳枪骑兵多数时候还是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或者至少也要勒马停止时才能装填射击。&
对于真正的骑兵来说,火绳枪保养上的简便相对使用时带来的麻烦就显得没多大吸引力。相形之下,骑兵们可以把装填好的轮燧枪随便插在什么地方,作战时在一手执着缰绳控制马匹移动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拔出枪来射击,至于装填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带几支手枪的方法解决。16世纪中叶英国马匹的平均交易价格接近100先令而好的战马甚至更贵,一副普通的骑兵铠甲也大概要价40-50先令,与马匹和铠甲的花费比起来,10来先令一把的轮燧枪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的投资。当时的骑兵一般携带3支手枪,2支插在鞍桥前的枪套中,另一支插在靴筒或腰带上,1名骑身上有多达6支的手枪也并非很稀罕的事情。
上图:德意志的“黑色骑士”手枪骑兵。
轮燧枪最先在德意志地区的军队中得到广泛使用(这也是德意志发明说的重要论据之一)。1
543年9月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苏丹通过谈判受降拿下斯图维森堡(Stuhlwcisscnberg)后发现守军大量装备了新式的轮燧枪。土耳其人对这种新武器非常好奇,他们允许守军带走所有的随身武器却把所有的轮燧枪都没收了。1546年有人记载轮燧枪已经成为施马卡登战争中双方骑兵的丰要装备之一,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支佣兵大多穿戴着经黑化处理的甲胄,因而被人们称为“骑士”之意,其简称“Reiter”以后就被用束广泛指代德意志地区使用手枪的骑兵部队。因此,手枪骑兵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很浓烈的德意志地方色彩。而在西欧使用长矛的骑士则以法国最为有名,这两个地区还有着截然不同的战术队形传统,德意志的手枪和纵队对阵法兰两的长矛和横队,时人对于这两者之间孰优孰劣的争论形成了16世纪下半叶欧洲骑兵战术演进的核心论题。&
横队还是纵队
德法两地骑兵的队形的差异可以追溯军火器还没有出现在任何骑兵手中的时候。法国骑士喜欢以数十人(30-
100人)为一个基本单位排成稀薄的横队发起冲击,这种横队被称为“墙式队形”(en
haye),其纵深极少超过两排,通常第一排是马匹披有装甲,武备最精良的骑士,第二排是弓箭手、侍从等战斗力稍逊的战士,这样在冲锋中,装甲完备的前排骑士可以完成对后排起到遮护的作用。
而德意志的骑士就不一样,他们传统上习惯以纵队队形投入作战。1 4
50年皮伦留斯之战(Pillenreuth)中,德意志骑士排成正面14列,纵深20排的纵队参战。一本l5世纪80年代的德意志军事小册子中记载的200人骑兵队形为正面1
8列,纵深9排,在主阵形前方还部署一支小部队作为突击时的楔子。进入l6世纪后有一种思潮认为骑兵也应该和步兵-样排成教千人的人阵,有人甚至在一本写于1
532年的理论著作中推荐过83排纵深,总数约6000人的特大骑兵纵队!这显然是不切实际地照搬当时步兵阵型的结果。
法式横队让骄傲的骑士们可以同时处于战阵第一排的所谓“荣誉位置”上,也不会妨碍队形中的战士纵马飞奔以及使用他们的武器,因此非常适合较少的部队以宽广正面在一马平川地形上高速勇猛的冲锋。但这种横队的问题在于马匹逐渐加速跑动的过程中,缺乏协同训练的队形很容易散开。驱马向敌人阵线冲锋对一名战士的勇气是极大的考验,即使是骑士也不例外,更不用说唯利是图的佣兵和没有荣誉感的民兵了,不仅骑手有勇敢和胆怯之分,队中的马匹也有迅疾和迟缓的区别,冲出一两百米后慢马和懦夫就渐渐落在后方,而勇士则骑着快马零零散散地悬在前面,这当然是非常不利的。即使是法国人自己有时也无法驾驭这种横队,德拉诺说在一次普通的冲锋中100人里大概只有25个在第一时间冲到敌阵跟前,其余的都落在后面或干脆中途停下了。史家雷斯纳(Reisner)存《弗伦茨贝格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在比柯卡战役中突然有一名法国骑士孤零零地冲进了弗伦茨贝格所在的主阵,结果自然是被团团围住,走投死路。弗伦茨贝格十分诧异于他的勇敢,便吩咐手下不要杀他并通过翻译问他为何胆大到孤身冲阵的地步,结果法国人回答说,他刚才和其他70名骑十发下盟誓要一起冲阵,直到被围住之前他都以为其余的人还紧跟在他后面呢
另一方面,德式纵队的缺点可能更为明显一点,因为它看上去十分笨拙。纵深很大的密集队形会严重限制骑兵机动性的发挥,骑兵是没法像步兵那样齐步慢速前进的,如果在密集纵队中放马飞奔,那么一旦前面有人倒下,跟着的一整列骑兵就都会因躲闪不及而人仰马翻,乱成一团。但是纵队有它自己的长处,这种阵形在进攻过程中更容易保持完整有序,这一优势不仅赶上了强调正规队形整体力量的军事思想风潮,而且尤其适合手枪骑兵。手枪骑兵靠火药的爆炸力推动弹丸杀伤对手,他们不再需要以壮马的全速冲锋有技巧地用矛尖击破对方的铠甲,因此可以使用更便宜的马,对人员的武艺要求也较低,这就造成了兵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乃至下降。如果让这些人排成横队全速冲击的话,后果可以想象得到。但数百上千人的密集纵队可以将战力较强的老兵排列在外,而让纵队内部的普通士兵的信心和安全感得到加强,即使有个别人胆怯害怕,一方面存阵形的裹挟而退无可退,另一方而布置在后排的士官也可以阻止任何借敞滞后或干脆逃跑的懦夫。后来将骑兵的基本队形称为“中队”(英语:Squadron),就源自缴队的方形(英语:square)外观。
最佳骑兵队形的摸索经过了一定的时问。83排纵深6000人的特大纵队当然没有在战场上交际出现过,但据西班牙史家阿维托(Avila)记载在施马卡登战争中查理五世的骑兵以纵深“仅有1
7排”的方阵作战,这个“仅”字说明了之前的队形一定更深。在整个16世纪下半叶中,这种大纵队变得越来越浅,从17排到10排,最后到6排,实际是德式纵队向法式横队妥协而成的折中。存大纵深队形中只有最外面一两排的人可以使用他们的武器,这是其另一大缺点,因此为了试图充分发挥纵队中所有人的火力,大约在16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半回转”(caracole)的骑兵战术动作。在这种动作中,队列最前排的骑兵在接近敌人发射手枪后向左或右边转回到阵型的后方,伺机装填准备再次发射,然后轮到第二排发射雨转回,如此往复。有人说这是德意志手枪骑兵受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中西班牙标枪骑兵战术的启发而发明的,不过它看起来更像是火枪步兵反向运动轮流射击自然而然的骑兵翻版。
无心插柳柳成荫,半回转战术鬼使神差地成为了人们对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火器骑兵的第一印象,进而在军事历史学界引起了一些争论和怀疑,奥曼爵士就称其为“对手枪骑兵最为有害的一种恶习”。的确这种战术在实际运用中是败少胜多,首先很难让数百人的阵型在战场上完美地执行这个复杂的动作,第二、三排的士兵往往等不及就提前朝天放枪然后立即往后转去,反而弄乱了自己的队形。在进行半刚转动作时,纵队后排和中心素质较低的士兵不可避免地要暴露出来,这样就使得整个队形在面对坚决冲锋的骑兵时一触即溃,有人评价说向采用半回转的骑兵进行冲锋简直更像是在玩小孩子的“官兵捉强盗”游戏而不像是真正的战斗!马背上乎枪的火力也完垒无法与威力更大,瞄准更容易的步兵火枪相对抗,法国的吉斯公爵(1588年被法王亨利三世派人刺杀的那一位)在一封信中写道;“想击败德意志手枪骑兵,只要有一支组织得好的火枪步兵队,就能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这办法正是他本人在1575年多曼(
Dormans)之战中以少胜多时运用过的。
上图:半回转战术操典图,看起来很美,但是在实战中他们敌不过步兵长枪的火力和高素质骑兵的坚决冲锋。
可是半回转战术一直到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还有出现。作为一种战术,它当然既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之源,一方面作为练兵场上的训练科目,半回转可以有效锻炼骑手的马术水平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它在战场上面对缺少火器支援的步兵时也有一定的效用,比如在1562年德鲁(Dreux)之战这种战术的首次登场中德意志雇佣手枪骑兵就用它给法国天主教方面的瑞士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半同转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上面已经说过,进行一次坚决的骑兵冲锋需要很大的勇气,对于那个时代的佣兵和普通战士来说,轻易为雇主的几个杜卡特金币和简单的“责任义务”说教冒失去生命的巨大风险显然是不划算的买卖,而半回转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逃避直接冲锋的机会。实际上,两支骑兵部队对战时采取什么战术多少也反映了他们的素质:士气高昂作战勇猛的骑兵有能力发起冲锋,反之不那么果敢的一方则更愿意用半回转持续进行对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两者之间的较量几平总以前者胜利告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无敌5骑士技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