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笑傲江湖游侠侠怎么算

优步避税游戏:子公司间转移 每年省2400亿美元|优步|避税|知识产权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优步避税游戏:子公司间转移 每年省2400亿美元
  每年2400亿美元!——优步的避税游戏
  这家打车服务公司的估值高达510亿美元,业务已经拓展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人认为,它是21世纪公司里的典范。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优步在避税方面也遥遥领先,依靠其精心制定组织结构,政府每年税收损失最多可能高达2400亿美元。
  《财富》杂志发掘了优步子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全球100多个地方的法庭文件,为大家呈现互联网企业的利润腾挪潜规则和“避税秘密”。
  《财富》(中文版)——风险投资公司急不可待地想给他更多的钱。
  2013年春天,距离优步(Uber)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谈下新一轮的风险融资已经过了数周。这次融资让他的打车新创企业的估值翻了10倍,从只有3.3亿美元猛增至35亿美元。优步的业务在直线飙升,公司需要资金补充。但是卡拉尼克首先需要做点计划——税务计划。
  2013年5月,优步在荷兰组建了一家新的企业实体,名叫“优步国际公司”。在接下来的数周,卡拉尼克在旧金山的新创企业做了一连串的交易,将几家外国子公司的所有权转移至优步国际公司,并且与这家荷兰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分享来自于优步的知识产权的利润。到了6月中旬,优步一如既往地疯狂增长,不过有一个关键的不同:从那个月起,它在美国以外的几乎所有打车收入将不再向美国纳税。
  这就是优步在发力扩张过程里的关键时刻。它已经成为了充满活力、完全全球化的现代企业的象征,平台经济和自由经济的核心,也是其他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公司的代表。它成为重要新创企业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你很难看清它。
  优步是什么?任何在布鲁克林、芝加哥、伦敦或者上海的时尚社区街头等车的22岁年轻人,都会对你说,它是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在你狂欢了一晚上之后,它可以让你轻松地坐车回家。它是地位的象征,一种实用的服务,一种集多项功能于一身的新兴商业。
不到5年时间,优步从旧金山的一家新创企业成长为全球性现象。上图标示了它历年的病毒式扩张。
  从本质上来说,优步是一款应用软件,一种让想要打车的人与兼职司机对接的无缝智能手机工具。它还可能是最优秀的21世纪公司。优步能够成为一个全球品牌,主要依靠的是其强大的知识产权力量以及不需要制造任何产品或者维护任何固定资产。而且,它的增长速度冲击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古老行业(出租车),还给全世界的政府官员们带来了麻烦。公司的运营手段精明而且合法,卡拉尼克曾经对其加以概括。这位敢想敢干的、39岁的优步首席执行官曾经谈到过他的经营理念:“守住你的原则,泰然应付对抗。”
  在公司最早于旧金山开始提供打车服务仅仅五年之后,现在它的业务就遍及了60多个国家的342座城市。它成为了所谓的分享经济的代表者,在美国雇用了大约32.7万名兼职司机,在世界各地也雇了好几十万。近来,在硅谷内外,独角兽层出不穷,优步是其中最大的一只。
  出租车公司和优步的批评者们称它是一项粗糙而且危险的业务,让不受管制的司机带乘客上路,没有合理缴纳用于维护对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的系统的税款。澳大利亚税务局试图对优步打车征收销售税。里约热内卢和圣保
  罗的地方官员们已经采取措施,禁止了这种服务。在2015年,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办事处遭到了当局的两次突击检查,调查其UberPop拼车服务。
  不被调查就不是优步。尽管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它的业务上,但是它的公司结构直到最近才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毕竟,它还是一家私人控股的企业。但是,在对可以找到的纪录做一番详细检查之后,你会发现,一家如此年轻的公司竟然有着特别复杂的业务网络。公司的正式名称是优步科技公司,是特拉华州的一家企业,在美国有60多家分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约75家。
  在美国以外,为了把税款降到最低,公司的子企网络经过刻意组合,形成了全新的结构。它采取的策略是合法的,与更大的科技公司类似,比如、、,更不要说、等跨国公司巨头了。南加州大学的一位法律与商业教授埃德·克莱恩巴德说:“硅谷是一个小地方,就像那里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样,那里也有活跃的分享税务创新的氛围。”克莱恩巴德曾经担任过美国国会联合税收委员会的幕僚长。
  优步、谷歌、Facebook等公司所采用的税务策略得益于其业务的性质。考虑到美国的税务体系的基本架构是在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这一条尤其正确。像优步这样的公司,其价值主要是它们的知识产权。把公司的知识产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利润迁移到有利于少缴税的海外目的地,比迁移生产基地要容易得多。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一位教授、国际税法的重要专家迈克尔·格雷茨说:“很多类型的公司都擅长搞税务规划。科技公司得益于它们没有太多的工厂和设备。它们的移动性更强。”
  在优步的业务腾飞之时,正值各国的税收当局密切关注各个企业在税收方面玩的把戏。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由于公司精心制定的将利润在子公司之间转移的策略,政府每年的税收损失最多可能高达2400亿美元。
  在2015年10月,应20国集团国家的要求,经合组织提出了不少消除税收漏洞的建议。在宣布相关的措施时,经合组织的税务负责人帕斯卡尔·圣阿芒警告公司“游戏时间结束了”。但是税务专家们说,全球税务整顿才刚刚开始。
  优步拒绝让它的高管们讨论本公司的架构或者税务规划理念。公司还拒绝公开回应关于其避税的细节。但是在一份声明里,优步的一位发言人写道:“本公司的税务架构可能是优步最缺乏创造的方面。它采用的是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们所采用的标准方式。优步为数百个地方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而且纯粹的贡献。在我们有业务的每个城市里,为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了新的机会。在公司税务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议,因为与更加成熟、盈利能力强的美国公司不同,优步仍然在持续巨额投资,在世界各地推出我们的服务。”
  卡拉尼克的公司显然计划从这一投资里创造出巨额的利润。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国际税法硕士课程的主管鲁文· 阿维-约纳评论说:“如果他们不想获得强大的盈利能力,那又为什么要做这一切?”优步似乎准备让未来的利润免于被征美国的35%企业税。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企业税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优步如何准备实现这个目标,《财富》杂志发掘了优步的子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全球100多个地方的法庭文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策略是如何执行的。
尽管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优步的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拉尼克仍然让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
  “双份爱尔兰威士忌加一份荷兰三明治。”这听起来像是你在一家酒馆里下的菜单。可是,在税务的世界里,这是一个被证明可行的办法,即利用两家在爱尔兰的子公司和另外一家在荷兰的子公司,将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像百慕大这样的避风港。谷歌采用了这套设计,多年来省下了数十亿美元的税款。优步的方式相当类似,只不过去掉了其中的爱尔兰,只利用在荷兰创建子公司就完成了同样的戏法。这种架构有时被称作“C.V.-B.V。”,即“双重减税”。让我们称它为“双重荷兰式减税法”。
  这一策略开始于优步国际公司,它是优步在2013年5月创办的子公司。该公司没有员工,尽管在荷兰持有经营许可,但总部的地址却是位于百慕大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它位列优步在美国以外的子公司网络的最顶端。优步国际公司的外文名称末尾有“C.V。”的字样,代表“commanditaire vennootschap”,即荷兰语“合伙”之义。
  在组建优步国际公司不久后,优步与这家新的子企签订了两份重要的协议。日,优步国际公司同意向优步科技公司一次性支付1,010,735美元的费用,再加上未来净营业收入的1.45%,换取在美国以外使用优步知识产权的权利。两家公司还同意,分担和分享未来开发的知识产权的成本和收益。这一成本分担协议最终让优步公司在美国以外创造出的大部分利润脱离了美国税务部门的管辖范围。协议签订的时机十分有利。安排这场交易时,私人投资者给优步的估值还只有3.3亿美元,而不是数周之后的35亿美元,公司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未来产生的大部分价值移出美国。
  优步在荷兰的另外一家重要的子企名叫优步有限公司(Uber B.V。),正是这家公司让优步实现了“双重荷兰式减税法”的税务策略。这家打车巨头在荷兰居然有10家子企,它们共用一个邮寄地址,位于阿姆斯特丹古老的中央运河区运河带里的一座9层玻璃混凝土大楼里。其中的7家,包括优步国际公司,一名员工也没有。但是根据最新的数据,优步有限会司有48名员工,尽管它是优步的另外一家分支机构的子公司。这里面有很多的运作。
  在美国以外的世界任何地区的乘客在任何时间用优步打车,都会付款给优步有限公司,无论该乘客在贝鲁特还是班加罗尔。公司通常将这笔款项的80%通过另外一家位于荷兰的子公司返还给司机,截留20%作为营业收入。
  情况在这里变得有趣。优步国际公司和优步有限公司签有“无形资产授权协议”。协议规定,优步有限公司必须向优步国际公司支付专利权使用费,因为前者使用了优步的知识产权,基本上就是那款将司机与乘客对接的软件。协议的条款规定,优步有限公司在扣除运营费用之后,可以保有1%的营业利润,实际上就是营业收入的1%。其他的利润作为专利权使用费汇到优步国际公司。根据荷兰的法律,专利权费用不可收税。
  让我们假设,一位乘客用优步打车,花了100美元横穿罗马(我们假定优步采取了“加成定价”)。这笔款项被打给了优步有限公司,其中的80%(80美元)返还给了司机。司机自己负责这笔收入的交税问题。假如优步将余下的20美元的一半用来弥补成本,那么我们还有10美元。但这10美元并不是用于纳税的利润。优步有限公司最终只留下最初20美元营业收入的1%,也就是20美分,作为营业收入。荷兰的企业税最高是25%,所以荷兰政府最多收到5美分,公司留下15美分。于是,优步有限公司将9.8美元汇给优步国际公司,作为专利权使用费。这是一种情况。如果优步有限公司只减去5美元,作为成本,那么汇给优步国际公司的专利权使用费就达到了14.8美元。关键在于,无论优步国际公司收到的专利权使用费收入有多少,几乎都不用纳税。这种收入被称为“海上利润”,因为它处于各国税务部门之间的“灰色地带”。
优步在海外设立了一系列子公司,其中很多家在荷兰,最终将可纳税的利润降到了最低点。
  这种设计带来了技术性难题。荷兰人看优步国际公司,他们看到的是一家由美国老板控制、总部在百慕大的公司。因此,从技术上来讲,它的商业运作或者可收税的利润都不归荷兰管。可是,在美国看来,优步国际公司自己就表明,它是一家荷兰公司(指公司英文名称里的荷兰语缩写C.V.——译注),哪怕它是一家美国企业的子公司。因此,美国国税局允许它的利润税无限期递延。理论上,美国的税收政策是全球性,也就是说,无论美国公司的利润是在哪里产生的,它都会评估。但是优步找到了一个漏洞。
  优步国际公司的利润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要纳税,那就是这家子企付给美国母公司的专利权使用费,即它在2013年同意为使用优步当前的知识产权而支付的1.45%的净收入。每当优步国际公司从优步有限公司那里收到10美元的净营业收入时,它就必须支付给优步科技公司14.5美分。这部分钱适用于美国税法。其他的收入都堆在了优步国际公司的钱柜里,没有人管。
  除了它的荷兰子公司,优步在其拓展业务的每一个国家里都有独立的子企。但是这些公司并不从当地提供的打车服务里直接获取营业收入。它们的作用是提供“支持服务”。比如优步意大利公司,它从优步有限公司那里领钱,在米兰和罗马搞品牌营销。优步意大利公司从优步拿的钱主要是以贷款形式发放的。通过支付债务利息,可以消除潜在的可用于征税的利润额。由于欧盟的相关法令,利息在汇出意大利时也不会被该国征税。在税务管理方面,任何细节对于优步来说都不是小事情。
  就在优步等高科技公司似乎已经掌控了税收游戏时,规则有可能正在改变。经合组织的提高透明度的建议,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化解今日的避税怪招,但是这一过程很可能逐步带来重大的改革。对于像优步这样的公司来说,税务环境可能变得更加险恶。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克莱恩巴德说:“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大举争夺税收的发令枪。它们会非常积极地制定理论,教授像优步或谷歌这样的企业如何在它们的管辖之下经营和纳税。”
  对于每一家21世纪的公司来说,找到在这个新的前沿里巡弋的办法将是一项考验。不过,不管税务创新里的下一个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优步都有可能捷足先登,成为它的优步。(财富中文网)
  译者:天逸
  来源:财富中文网
如果外国人懂中文,当他们看到这个手机系统竟然是如此之多的生硬...
中印两国不同,iPhone SE在印度市场或面临与中国不一样的命运,在...
今年的对话,出自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和贾跃亭,前二者位于领...
2016年峰会于3月26-27日在深圳举办,李彦宏、马化腾、杨元庆等大佬出席并发表观点。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王者,深圳为啥没能首先生长出小米这种硬件+互联网模式的公司?当前位置: >
滴滴和优步合并 苹果不开车也是老司机
作者:皮卡
苹果开发汽车的计划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考虑到五月份的时候,苹果以 10 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成为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如今,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合并,那么对于苹果来说又有何意义呢?
相信很多人昨天已经听到一个重磅消息,即&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Uber)&,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优步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消息称,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市值将达到 350 亿美元。
不过,请不要忘了,这笔交易的背后,苹果是最大的赢家之一。因为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苹果以 10 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这是滴滴出行成立有史以来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而通过此次投资,苹果将成为滴滴出行战略投资者之一。
苹果已经被广泛谣传将踏入汽车行业,其电动车专案是成立于 2014 年的&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特斯拉(Tesla)的首席执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 1 月 11 日接受 BBC 的采访时提到,苹果开发电动车的计划是&公开的秘密&。那么,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的合并,对苹果来说有何意义呢?
苹果投资的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了
我们先来看看滴滴出行与优步的战略协议条款,可以看到大概几个关键点:
- 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
- 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 滴滴出行亦会倡导内部竞争和相互促进,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日趋丰富的出行需求;
- 滴滴出行还将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市场培育。与广大用户和各界伙伴一起努力,为解决城市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积极贡献力量;
- 通过合作,滴滴将继续积极拓展国际化策略,加快国际化步伐,继续与全球伙伴合作打通本地优势资源,进一步推进进入其他海外市场,提供最好的跨界出行体验;
- 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出行 5.89% 的股份,相当于 17.7% 的经济权益;
- 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 2.3% 的经济权益;
-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优步全球董事会;
- 优步创始人卡拉尼克(Ttavis Kalanick )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为何优步中国业务要与滴滴合并呢?
在滴滴出行与优步达成战略协议之后,优步的创始人卡拉尼克就对其中国团队发布了一封信件。在信中按照卡拉尼克解释就是,优步和滴滴在中国烧钱数十亿美元,然而两家公司至今没有扭亏为盈,与滴滴的合并将有利于&在中国城市提供可持续服务,以及这个服务赖以生存的乘客和司机,是我们实现盈利的唯一可能。&
他还特别提到,与滴滴的联手为完成巨大使命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其他海外新兴移动出行市场。
苹果不开车也是老司机  在苹果花 10 亿美元投资滴滴之后,当时广泛评论认为,&车&是苹果投资滴滴的直接关键词,苹果的 Apple Car 战略在于,不仅要造属于自己的汽车,再一次创造&个人交通代步工具&,而且还要在车载服务上发力。苹果正在寻求 iPhone 之外的下一个增长点,通过汽车领域挖掘更大潜力的创收空间。
如今,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的合并,此交易对于苹果又将意味着,不久前砸下十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短期内就可以收到 25% 投资回报,回报相当丰厚。与此同时,此次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的交易,还将让苹果间接成为了滴滴出行和优步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移动出行服务企业的投资人。关键是,这不仅关系到优步的全球服务,而且对苹果巨资投入的汽车计划受益匪浅。
当然了, 间接成为优步投资人的苹果,对优步同样有好处。一直有消息称,优步正考虑利用可用的 5 亿美元和高科技打造属于自己的地图服务,目的是减少对谷歌地图的依赖。因此在苹果拥有自主的地图技术的情况下,与苹果成为投资关系之后的优步更多是&有益无害&的结果。此次苹果 CEO 库克和优步老板卡拉尼克站到了&同一阵营&。
另外,苹果早期投资滴滴出行被认为是安抚和示好中国市场的举动之一,此前苹果在中国的在线书店和电影商店遭关闭,原因是面临诸多的监管问题。目前滴滴出行已经成为中国网络交易的第二大平台,此次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苹果在中国的存在感再一次提升,这为海外科技公司在中国扩大规模开辟了新的模式。
苹果新路数:玩玩投资也能增加营收  上周在苹果公布 2016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上,库克被 Cross Research 的分析师问及,为何苹果仍在进行一些投资和并购,比如直接投资了中国的拼车企业滴滴出行,苹果未来在并购方面的战略是什么。对此库克回应称:
&对中国的滴滴出行,可谓一次不太寻常的投资,我们对此类初创公司的投资项目不多,但也有些,如早期的 ARM。而对于投资滴滴出行,则是一项比较好的财务投资,并且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公司可以有战略上的合作。最后,我们也有望了解到更多拼车行业以及中国市场某些细分市场的情况,滴滴出行是个相当棒的团队。我们相信这是聪明的投资。&
苹果通常不会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作为收入来源之一,而且按照库克的说法,苹果的财务支出一切都是为了技术和人才,促进内部新产品的开发,加速进入新的领域。例如说,苹果早期收购 Beats ,即是获取人才和技术的最佳防守,Jimmy Iovine 和 Dr.Dre 加入苹果,为 Apple Music 服务奠定了基础。
不过,考虑到上一季苹果在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33%,此次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交易,也相当于为苹果获取了更多的营收增长机会,目前实际已经产生了第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与苹果直接收购公司有着显著区别,并且根据并购协议,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仍会保留其独立性和身份。
对于一家追求高利润的公司,未来的业绩如何或许更多基于决策的素质如何,苹果有足够的资本开拓新的商机实现增长。苹果目前专注的领域没有可以肯定在未来一定能够持续增长,智能手机市场可能继续放缓,技术创新可能不再令人眼前一亮,可穿戴设备 Apple Watch 也许未来还只会是小众产品。
而通过投资滴滴出行,库克扩大了苹果的潜在投资视野,在做决策之前,也许库克在苹果内部已经商议已久。苹果拥有数千亿美元的现金,如何利用大量现金落实好投资赚钱却相当困难,好消息是苹果并没有疯狂收购,而且投资滴滴表明了其所花现金不局限于美国本土。在这笔 10 亿美元的投资收到显著回报之后,苹果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的投资更有信心,有些可能被整合到苹果内部,而有些则放长线。
汽车的坐垫更舒适了  当然了,现金投资这里面有一系列的连带效应,玩投资寻求增长点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现金也有助于自家内部的创新产品的研发。简单的说,通过移动出行共享服务获利真的很难,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至今也未能真正盈利。不过,利用与&车&相关的大数据,比如中国的公路信息和汽车市场,苹果不仅可以完善汽车生态,而且还可以更便捷地在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上行走。
苹果从未承认自家正在开发汽车。 不过,为了&泰坦计划&苹果已经招募了数百名来自汽车行业的专家,包括对电池、自动驾驶技术和其他相关功能的工程师。前段时间更是有消息传出,&泰坦计划&的负责人已经易主,由苹果元老级人物 Bob Mansfield 负责,直接受命于库克。与此同时,苹果最近还聘请了原黑莓旗下 QNX 汽车软件业务部门的 CEO Dan Dodge 加入苹果汽车业务团队,Dodge 将和 Bob Mansfield 一起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为何苹果对&车&如此感兴趣?因为相比其将移动智能连接设备带进车辆,苹果更希望为汽车用户提供服务。根据麦肯锡的数据,到 2030 年,打车分享软件和车载服务数据每年将为整个汽车行业多创造 1.5 万亿美元的产值。库克曾暗示对车以及与车相关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所提供的机会非常感兴趣,希望苹果成为汽车行业翻天覆地改革变化的一部分。
而做好汽车服务,大数据必不可少。苹果一家公司很显然无法完成所有与车相关的垂直生态,因此创建和授权软件给其他企业,这可能是最符合逻辑的做法,对苹果核心业务造成的麻烦最小。另外,说实话苹果从搭车便民服务中获得的收益也许不会很高,但通过其他公司帮助构建本土化以扩大到不同的市场,至少对部署自家的汽车软件生态有莫大的帮助。
苹果此前通过投资滴滴,已经成功接触到了中国的公路和移动出行共享车市的数据。此次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合并,根据协议滴滴也得到了更多优步在中国的共享资源,因此苹果利用交易,获得更复杂、更庞大的中国公路数据变得更加简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国的数据之外,滴滴也与美国第二大移动出行应用 Lyft 结盟,今年年初开始为苹果员工提供通勤服务,这意味着苹果可以同时掌握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的相关数据。
苹果玩的可能不只是民用汽车?  苹果有没有可能伸手到民用汽车市场之外呢?包括运输和物流等业务。这并不是在开玩笑,优步创始人卡拉尼克已对未来的一些愿景进行过暗示,他提到与滴滴出行的合并对关注城市未来的大胆举措释放出了大量的资源,&将来我们会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实现食品运输和物流&。
我们不清楚苹果的野心是否如此,但不排除游戏越玩越大的可能性,也许未来苹果专注的不只是广泛的私家车市场,甚至有可能通过其汽车软件生态,为各种交通运输提供最实用精确的信息,从汽车到公共汽车,再到卡车和重型机械,还有可能是军工行业?坦白的说,野心可以很大。
既然优步的创始人已经提到了&自动驾驶、食品运输和物流&,苹果自然可以在这些领域拥有相关的投资。最终,在庞大的运行所有&carOS&的汽车基数下,苹果将能够十分轻松从中创造赚大钱的机会。
题外话:滴滴和优步合并 你怎么看?  滴滴和优步合并的对我们广大用户而言,影响不小。因为合并将意味着投资人不愿继续烧钱,出行行业格局已定,高增长已难持续,而且滴滴地位更加不可撼动 。但同时也就表示,专车司机的选择变少了,更重要的是用户再无便宜快车专车可打了,毕竟一家独大。那么,你对此怎么看呢?
18183手游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18183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最全的独家礼包、游戏资讯
还有各种活动、八卦等你来!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sylt_18183
果断关注涨姿势吧!
热门iPhone游戏
新游期待榜
热门手游榜优步里面的钱怎么取出来呀_优步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188贴子:
优步里面的钱怎么取出来呀
好友可以用宝券发红包了~
2013年跟随钱宝至今,历...
4000,这在吧内什么水平?
看给我发什么货
报考一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我也是钱取不出来,跑了几个星期,六百多
新版在钱包里提现,每周2上班时间
医疗滴滴 优步 易到一切疑难杂症。。V:zhou16888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优步 的相关文章推荐_挖贝网
uber首席执行官拉维斯·卡拉尼克曾透露,公司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扩张中国区业务,2015年Uber在中国亏损了10亿美元。
在新三板6000余家挂牌公司中,除了九鼎集团、中科招商等投资机构外,市值超过百亿元的实体企业屈指可数。不过,这一状况即将发生改变。据《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神州专车即将登陆新三板
今年2月份,陆正耀曾表示,神州专车或在年内挂牌新三板。去年9月份,神州专车B轮融资时的估值为230亿元
20万新三板投资人已经微信扫码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笑傲江湖游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