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画幅镜头在全大画幅相机镜头上焦距要转换吗

& 了解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之间的关系
了解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之间的关系
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
了解虚化产生的理论就能将拍出更优秀的人像照片
  在人像摄影时受到大家喜爱并被频繁运用的背景虚化和所使用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当使用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当然,如果焦距相同,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程度还会随着拍摄距离的不同发生变化。拍摄距离越短,越靠近拍摄,虚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虚化效果就应该选择最近拍摄距离较短、光圈较明亮、焦距较长的镜头。只是在进行人像摄影时,先决定镜头焦距,构图完成后拍摄距离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长、更近、更明亮的这一虚化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把握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
把握人像摄影时的焦距和拍摄距离
实际测量具有代表性的5种构图时的拍摄距离
胸部以上特写
胸部以上特写
16mm(10mm)
24mm(15mm)
35mm(22mm)
50mm(31mm)
85mm(53mm)
100mm(63mm)
135mm(84mm)
200mm(125mm)
※1:小于拍摄时使用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不能拍摄。※2: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括号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使用APS-C规格相机拍摄时需要的镜头焦距。
用数值来把握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在拍摄现场加以灵活运用
  被拍摄者在照片中的大小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如上表所示。焦距越长,为了在画面上保持被拍摄者是同样的大小,拍摄距离就越长。如果被拍摄者的身高为167厘米,想要拍摄胸部以上特写的话,使用16mm镜头时的拍摄距离短到几乎快要接触到人物,而使用200mm镜头时距离肯定要在3米以上。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住这个数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摄现场该使用何种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果想要拍摄全身照片,除非是体育馆这么宽广的场所,不然使用2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大体关系,就不会在选择镜头时犹豫不决了。
观察实拍图像把握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光圈明亮程度)带来的不同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16mm、拍摄距离50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即使是被认为难以产生虚化效果的广角镜头,在光圈足够大、拍摄距离较近,被摄体和背景相隔较远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是在最大光圈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景深。光圈在F4左右时背景已经显得比较清晰。从图片的效果来看,到F5.6为止还能感觉到一定的虚化效果,更小光圈拍摄的图像就类似于泛焦效果了。如果背景和被拍摄者再靠近一些,开始能够感觉到虚化的光圈值还会更小,也许在F4左右都很难拍摄出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35mm、拍摄距离85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焦距变为35mm之后,虽然仍是广角镜头,但是景深还是变小不少。光圈为F2.8时的虚化效果比16mm时要大,从图例中感觉到的虚化的类似于使用50mm镜头拍摄时F4和F5.6之间的虚化效果。与16mm镜头相比视角发生了变化,虚化的效果和50mm镜头比较类似,但是因为视角的差异,照片的印象也稍有不同。
镜头焦距50mm、拍摄距离1.2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焦距增长到50mm之后,虚化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和16mm以及35mm镜头的成像氛围明显不同。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收缩光圈时,即使光圈缩小到F22,景深还是较小,让背景始终没有泛焦效果。使用广角镜头时想要虚化背景很困难,而在使用焦距50mm以上的镜头时则很难以拍出照片整体都合焦的泛焦效果。拍摄者应该理解镜头特性的差异,在适当场合使用适当镜头,让它们能够自然发挥出各自的性能。
镜头焦距85mm、拍摄距离1.9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85mm已经属于中远摄镜头的领域,其成像和50mm镜头有着较大差异。就像是有一个肉眼不可见的分界线,把两者区别开来。景深很小,F2.8时针对眼部合焦,头发前部的一部分已经被虚化,手臂也有很明显的虚化。而使用50mm镜头时,颈部和头发前面的蓬松部分都在景深之内,显然差距是较大的。
镜头焦距135mm、拍摄距离2.8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虚化效果和85mm镜头比较近似,但是视角变得更窄,所以照片给人的印象也有些差异。拍摄距离较长,比起使用85mm镜头时更加容易控制焦点。虽然这样的拍摄距离还不至于只要针对脸部整体进行对焦就大功告成,但是比起85mm镜头来确实对于焦点的控制要求不那么严格。虚化大小看上去大了一圈,虚化的效果也具有远摄镜头独有的气氛。被拍摄者和背景的分离更加明确,使得被拍摄者整体都在画面中突显出来。
镜头焦距200mm、拍摄距离4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200mm焦距时实际上对虚化起到主要支配作用的是镜头的焦距,将光圈从F2.8缩小到F4,虚化效果也没有使用其他焦距的镜头时那样明显的变化。即使将光圈收缩到F22,也不可能拍摄出整体合焦的泛焦照片。拍摄距离相应变长,所以不仅是脸,被拍摄者全身都处于同一个合焦面内,即使使用F2.8拍摄,身体各个部分也都位于合焦范围内。脸部各个部位之间没有合焦点位置的差异,不管是对睫毛还是对鼻子进行对焦,合焦面几乎是统一的。
实拍测试证明了数据的正确,拍摄者还需要注意背景距离和色彩
  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值和虚化的关系可以算出。但是,实际上拍摄起来就会发现背景的形状和颜色也会左右整张照片给人的印象,所以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外,被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和虚化有关。如果想要较大地虚化背景,应该尽可能使用焦距长、大光圈的镜头,同时还应该慎重选择背景的色调和形状。为了增强虚化的氛围,可以尝试着在虚化中加入高光部分,它能让整张照片看起来更加明快,更有利于利用虚化效果。从控制合焦点位置的角度出发,使用比最大光圈收缩几级的光圈拍摄,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拍摄起来比较不容易失败。然而,镜头的光圈值会给虚化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拍摄是获得较强虚化的基本原则。镜头焦距越短,虚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响,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哪怕收缩一级光圈也会带来明显差异。而使用远摄镜头主要是利用长焦距创造出虚化效果。但是,多用于拍摄人像的50-85mm焦距的镜头实质上是光圈值支配着虚化效果。
使用35mm全画幅机型以F2.8拍摄(拍摄距离1.5米)
使用APS-C规格机型以F2.8拍摄(拍摄距离2.15米)
APS-C规格机型的成像就像是截取了35mm全画幅机型所拍图像的中央部分
  两张图例中,左边的照片是35mm全画幅相机搭配100mm镜头以最大光圈F2.8拍摄的。如果使用APS-C规格相机以相同的条件从相同位置拍摄,则只能拍出红框范围内的部分。不管是全画幅机型还是APS-C规格机型,因为虚化是由镜头制造,所以使用相同镜头虚化程度不会有变化。另外,如果想使用100mm镜头拍摄和35mm全画幅相机一样的图像范围,在拍摄设置相同的条件下,必须更远离被摄体拍摄。这时拍摄距离变长,就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如右图)。而如果是拍摄距离不变,则需要使用焦距更短的镜头,结果还是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半画幅镜头用在全画幅相机上是不是焦距有变化_索尼a7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999贴子:
半画幅镜头用在全画幅相机上是不是焦距有变化收藏
哪位大神指点一下,之前在一本书上好像看到有个这种说法,自己用的时候也觉得有变化,是不是半画幅50的镜头用在全画幅相机上,焦距就变长了,大概有多少啊?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变成1.5倍焦距。实质是裁切了照片边缘。
物理焦距不变,视角变了…
握了棵草,说的应该是全幅头用在半幅机上吧????
半幅头用全幅机,因像场不够原因会产生暗角,不过听说过尼康全幅用1855镜头,焦距27以前焦距暗角会基本消失!
没有变化,只是半幅用在全幅机身上会有黑边或者机器直接给你裁幅了。
等效焦距x1.5,比如50mm变成75mm,视角和全副头75mm相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评论&&&&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全副烂画质,小景深,东西都看不清楚
好文 现在新出的c幅头锐度都很高 没必要买1740之类的红圈 放在c幅上不值得
看到最多的,就是7D+17-40.近年也看到7D+16-35二.佳能用户用着C幅,却有为将来进阶全幅作准备,有志气!少见泥沆用户这么配.不知为何.
理由有点牵强,700d用小白兔也感觉爽,6d一点的不爽
通州老于中肯点评:全幅镜头被称为高性能镜头,应该是各方面都做的比较好,比如佳能,做个红圈区别它们的身份。如果想更好的发挥出这些全幅镜头的性能,那就要用全幅机子,至少在广角上就不会被阉割。个人认为截幅全幅一样用,全幅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更好的发挥这些高性能镜头。
伟哥国产了,软文硬点吧。
说那么多废话,意思就是全副才是王道,这不用你说,地球人都知道。不过,地球人大多数并不像你想的那么有钱。你前提是“抛开升级因素”,那么按照你的观点,APS-C幅面相机用APS-C的镜头,问题是APS-C镜头系列中有几只可以选择?特别是分辨率高的专业镜头,有吗?
喜欢摄影的人,大多数人升级不可避免,你的“抛开升级因素”其实就是一句废话。以及后面都是废话,浪费网络资源的垃圾文章。如果以后升级到全画幅,APS-C镜头不能用,浪费可耻你造吗?
那么说全副机用APS-c 头除了边缘差点(比如DX afs-35mmF18)镜片中心不是游刃有余?
因为尼康的残幅头比感动的全副都好
我只想说这篇文章是新摄影近年来少有的实用贴!
小编麻烦你不要匿名评论自己的文章!很可耻你知道吗....多么顽强的身躯才能支撑如此无耻的躯壳?小编?
回复13楼:请拿出证据。——作者
中肯,器材党可以无视
段子手和喷子真二逼
该楼层已删除
自以为是的文章,误导不懂摄影的人。看看国外摄影的权威杂志怎么说的。想必这小编的英文也臭!
这次二楼是真理!新镜针对性设计和数码校正在残幅真心好
照2楼的意思,锐的就是好头?
大反差的镜头都锐,但细节损失后期找不回来。
C幅机 不想升级了,,有什么好点 经济实惠的镜头介绍一下?学生党专用
写的不错。
道理很明显
那还出7D2干什么?这么好的对焦?不给用白炮,那留着吃屎吗?
二逼的是楼上你 妈
给 #21楼 推荐 EF-S15-85IS视角非常方便挂机器; Sigma18-35 1.8Art 或 Tamron B005 (17-50 2.8 vc)或 Sigma30 1.4(分为Art版和旧版,Art更好)。手动头里面Samyang 35 1.4 还可以 成像很不错。
EF-S17-55_2.8IS出品太早了,和Sigma1835相比,颜色发灰。价格也不菲。但是有IS使用方便。谨慎购买。
此文纯属胡喷,镜头的分辨率可以设计吗?像场大就降低分辨率吗?看看早期大画幅胶片照片,自己补课去
这篇文章的内容有待商榷,分析的有问题。
回复29楼:你试试把大画幅镜头截出中心一点来?像场大了之后单位像场的分辨率肯定是要低的。
全幅鏡頭大, 重及貴. 才是重點
该文观点值得商榷,理论上说3点理由没错,而实际并不非如此,这与厂家对待APS与全幅的态度相关,一概而论并非正确,展开来说太多,算了。选择APS画幅镜头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吧。
2、3都不成立。APS-C只改变了视角,其他都没有变,只是裁切了全幅后获得“截幅”。自动对焦精度只与相机性能相关。一般镜头设计都有像素储备,第一条有点耸人听闻。
一派胡言,连法兰距都不懂,还谈神马焦段,蒙TM傻子吶,半幅就是把全幅的边裁掉,究竟你用啥焦段的镜头就是啥焦段的镜头,又变这个又变那个的,中幅镜头可以用到全幅和半幅相机上,懂不懂。就TM半幅头卖不出去了,来骗菜鸟,老子一开始就没信这个,统统买全幅镜头。
哈哈,你们真有才,把小编憋出来回帖了
小编真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耍五尺之童!一派胡言
胡言乱语,解析力可以设计吗?众所周知镜头的边缘没有中心好,那么只使用中心肯定比用足边缘要整体好。很多用足边缘的镜头边角需要相机软件才能解决暗角等就能相机
就能说明问题。当然除了价格和体积必须考虑
任何镜头都有其优劣,不要断章取义、凭自己一孔之见断言,穷人富人都要吃饭,目的是为了活着。在这里抖机灵显摆,走错地方了
解析力是可以“设计”的厂家在性价比的前提下选用玻璃和材料实现的
小编是器材族,一副好的作品,主要是内涵,器材只是次要的
全幅用在半幅上,实际拍摄的通光量并不是标注的光圈数值,按照实际测试的结果,假如相机上设定的光圈数值是F5.6,实际的通光量相当于是F9,所以,尽量不要设定太小的光圈值。
该文是针对变焦镜头来说,在使用时有全副机,半幅机之分。但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在使用上全部通吃。各位无需担忧
44楼!_通光量还是5,6的_改变的是景深,景深相当于全画幅的f/9虚化不够明显了。因为通光依旧是5,6所以快门速度不会下降。
&但是实际上2400万像素的APS-C画幅机身在像素密度上已经等同于5400万像素全画幅&那手机的像素岂不比中画幅还高?不解……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现在有48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画幅相机配什么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