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个插口是做什么的?是电脑上后面音频插口吗? 国外收音机上的。 如果是电脑上后面音频插口请问有转3.5mm耳机插口的线吗?

正在初始化报价器音频接口尺寸谁知道通常是多大?3个回答茅水悦音频接口尺寸:
目前音频接口存在三种规格
3.5MM接口的话筒,用3.5mm转6.25mm插头把话筒连接到电脑上,转接本身是没有是没问题的,但是电脑插口一般适用于极柱体话筒(高阻),OK机的话筒多半是动圈话筒(低阻),效果可能不好,音量会很小的。所以只能用3.5MM接口的柱体话筒(高阻),
被喔你好, 笔记本电脑的音频接口一般都是统一的标准接口插孔,规格是500x375,还有一些是手机电脑的音频接口通用的那就是3.5mm(3.5毫米)
这只爱情鸟实际上3.5MM接口的话筒,用3.5mm转6.25mm插头把话筒连接到电脑上,转接本身是没有是没问题的,但是电脑插口一般适用于极柱体话筒(高阻),OK机的话筒多半是动圈话筒(低阻),效果可能不好,音量会很小的。所以只能用3.5MM接口的柱体话筒(高阻),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3个回答鲨拉拉amp391.5*0.9米
个人建议的
其直径大致有
厘米、240...3个回答KANGTA1998屏幕尺寸
指的是手机实际的物理尺寸,比如常用的2.8英寸,3.2英寸,3.5英寸,3.7英寸
android将屏幕大小分为四个级别(small,normal,lar...4个回答人生如戏亿方形屏幕就斜对角量,斜对角长度就是屏幕尺寸。也可以用辅助软件检测电脑屏幕尺寸相对方便点。
希望能帮到你
3个回答炎發灼眼0102不是看显示器大小是看当前屏幕分辨率。
在桌面上右键在屏幕空白处,点属性,在显示属性里远设置,屏幕分辨率上就可以看到了,你做电脑桌面时图像大小设成和你当前屏幕分辨率大小一样,图...3个回答SaMa_2568家用的木桶浴缸,常见的尺寸为:长度在一米三到一米五之间;宽度大概在65厘米左右;木桶浴缸的高度,一般是在65厘米到75厘米之间。而且根据顾客的特殊 要求,木桶浴缸是可以定做的。根据...3个回答东风和蔼只要图片的长宽比例是4:3就可以,是最佳的,其实像照相机拍出的28*3096等这样分辨率的图片都可以在AIR上全屏无黑边显示,iPad壁纸...3个回答啊陌0417油漆刷的宽度规格有1.5cm, 2.5cm, 3.8cm, 5cm, 7.5cm,10cm等多种。规格窄的油漆刷适合涂刷防盗网、钢楼梯扶手、钢挡栏等钢筋结构的制品;中号油漆刷适于涂...3个回答基佬自豪531伸缩的人字梯规格无非就是2M、2.6M,3.2M和3.8M的比较多,偶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过,广州创 乾的一般通用的规格,使用操作是先网上展开在叉开两边,收起来也是一样,收的时候一只...3个回答wdyhsl宽度在350mm到200mm,200mm的要做斜的。高度800。3个人使用一般1500MM衣鞋柜比较好用。
3个回答正在刷新668你好, MacBook Pro屏幕尺寸分为三个版本,分别为15.4英寸retina版,15.4英寸版和13.3英寸版。Macbook Air屏幕尺寸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1.6英寸...您的位置:
在这个创新发展迅速的科技时代,我们只知道手机今天又出这新功能了,明天又出那新功能了,却不知道电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慢。尤其是现在智能电视的广泛应用,平时我们只知道电视连接了wifi,就能进行观看,而忽略了电视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接口,这些接口都是干嘛用的更是不知。
在这个创新发展迅速的科技时代,我们只知道手机今天又出这新功能了,明天又出那新功能了,却不知道电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慢。尤其是现在智能电视的广泛应用,平时我们只知道电视连接了wifi,就能进行观看,而忽略了电视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接口,这些接口都是干嘛用的更是不知。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下电视上各种各样的接口都有什么用,一起来看看你又能知道几个?ANT输入接口
ANT接口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天线接口”,可以说是电视上最早的一种视频接口,用来连接天线接收电视信号的。
一般一台电视机只有一组天线接口。ANT IN接口常见于收音机,或者GPS等设备上面,在接收短波或FM时需要外接天线,以增加接收灵敏度。色差分量输入接口
色差分量接口是继闭路接口之后的一种接口,也是电视上比较早的一种接口,它通常采用YPbPr 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
色差将信号分为红、绿、蓝三种基色来输入视频。另外还有白、红来进行音频输入,分别代表左声道、右声道。AV复合视频输入接口
这种接口其实就是在色差分量的基础上,把画面的色度,亮度进行叠合。AV复合视频接口中,黄色接口有三个信号,而色差分量接口需要蓝色,绿色,红色这三个分量信号一同来完成视频的传送。
AV复合视频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可避免因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 复合视频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需要对其进行亮/ 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在先混合,再分离处理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信号的丢失或失真,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由于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处理方式所固有的技术缺陷,AV视频接口的应用就有了极大的限制。S端子输入接口
电视后面的这种S端子接口又称为“二分量视频接口”,主要用来与拥有S端子接口的设备连接,将视频和音频信号传输到电视机上。
它的用法和AV接口的用法类似,但与AV接口相比,S端子接口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将色度与亮度混合输出,而是分离传输信号,避免了设备内信号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能够有效的提高画质的清晰程度;一般在片源支持的情况下,AV信号传输达到640线,而S端子可达到1024线。
电视机的S端子接口一般可以和电脑、DVD机、机顶盒、PS2游戏机、PS3游戏机、XBOX 游戏机等视频或游戏设备的S端接口相连接,从而在电视机上输出这些设备上播放的图像和声音。VGA视频输入接口
VGA接口分成3排,每排5个孔,被广泛应用在电脑显卡上,也是最早实现电脑与电视连接的接口,所以许多型号的电视上在该接口旁都印着PC输入。
这种接口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仅支持视频传输,不支持音频,通常在VGA接口旁都会有一个对应的3.5MM音频输入接口(要特别强调一点,这个接口为音频输入接口,不是耳机接口哦),所以如果电脑连接电视后想要有声音,还需要另外单独外接音频来实现。HDMI音视频输入接口
HDMI接口呈梯形状,对接口不熟悉的人容易把这个接口与USB接口搞混,它是一种数字化音视频接口,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并且被广泛应用到的接口。
有些电视上会有多个HDMI接口,常见到的是印有HDMI1、HDMI2、HDMI3……这种接口如果说明书上没有特殊注明则每个接口的功能都是一样,可以通用,在连接HDMI线的时候,只需要用遥控器在电视上选择对应的HDMI信号源即可。
而有些品牌型号的电视上却印有着HDMI(STB)、HDMI(ARC)、HDMI(MHL)、HDMI(DVI)等字样,这时候就要注意:
HDMI(STB),指机顶盒接口,也就是说该接口可以连接游戏机、机顶盒、DVD等设备;
HDMI(ARC),指音频回传接口,该接口为特定接口,使用HDMI 1.4版本的线缆连接支持音频回传功能的家庭影院时,可以把电视声音输出到家庭影院的音箱发出;
HDMI(MHL),指移动终端高清影音标准接口,该接口为特定接口,通过MHL线缆可以直接连接手机、数码产品等设备,显示其内容;
HDMI(DVI),这种接口也是为特定接口,若你的台式电脑有DVI接口,可以通过DVI-HDMI线的HDMI端连接此接口。
当然,这些接口标注只是厂家对HDMI接口进行分类,在不使用其特定功能时,均可以连接其他设备使用。网络接口
网络电视机上面接上网线,就可以浏览网络视频,有些电视机还可以下载网络视频,用于随时观看,至于清晰程度因视频清晰度和电视的分辨率而异。
不过大都网络电视本身支持WIFI,所以这个接口用到的会比较少。数字音频输出接口
我们常说的数字音频接口其实就是数字音频理论上的无损传输。分为光纤和同轴,其实两种接口很好区分,光纤是方口,同轴是圆口。
光纤音频接口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传输数字信号的音频接口。
可通过光纤音频线连接电视和功放,光纤连接可以实现电气隔离,阻止数字噪音通过地线传输,有利于提高DAC的信噪比。
同轴音频接口主要是提供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其优点是阻抗恒定,传输频带较宽,优质的同轴电缆频宽可达几百兆赫。USB接口
这种接口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可以用来连接存储设备,比如U盘、读卡器之类的,把U盘/读卡器中的图片、视频、资料在电视上进行读取。除此之外,还可以外接摄像头、游戏手柄、跳舞毯等设备,还能临时为手机进行充电。RS-232C输入接口
这种接口俗称“串口”,如果单独看这个接口许多人第一眼可能会误认为是VGA接口,但实际是不一样的,它是九针接口,而非15孔。
主要是可以通过这个接口用计算机或其它集中控制设备控制这台电视,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接口平时用不到,一旦出现问题返厂维修时,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对电视系统进行检测、升级等。
除了这些接口,有的电视上还有耳机接口,读卡接口之类的,这种绿豆就不一一详解了,相信用过手机的朋友们应该已经很清楚它们的外观以及作用。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电视上不认识的接口,或者不知道接口作用的困惑,欢迎留言进行咨询,只要绿豆知道的,一定会帮你解惑哦!~
智能电视/盒子资讯可关注智能电视资讯网(),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电视盒子及智能电视网站,提供电视盒子、智能电视、智能电视软件等方面的资讯、交流、答疑。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还记得,在那个iPhone&SE都还没出门的春天,iPhone&7的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其中,传得最火,说得最热闹的还是这一个:苹果将会下一代iPhone上取消3.5mm音频接孔。这听起来,可是一个“惊吓度”很高的消息啊。当耳机玩家在吆喝“又可以换耳机”,当耳机小白要呐喊“又要换耳机”时,当大家都在迷惑:为什么要换接口?3.5mm接口哪里不好?为什么大家都要改USB或者是Lightning接口?那换了接口之后,我自己的耳机还能不能用?……就借今天的这个机会,跟大家谈谈:为何大家都想取消3.5mm音频接口?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影响?调查:你觉得3.5mm耳机接口会消失吗?必然会不会的说不清&&&&&&查看结果想砍掉3.5mm的,苹果绝对不是第一家尽管,苹果这个“砍掉3.5mm接口”想法传得特别火,但第一个这么做的、想这么做的可不只有他们。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像今天普及的年代,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就已经开始尝试用数据接口来连接耳机。这个群体中,也不乏一些“强调音质”的音乐手机。其中,索爱的Walkman&W810就是一款提供“数据接口—3.5mm接口”的音乐手机。2011年6月,OPPO就推出了一款用USB作为音频接口的Android手机OPPO&Find。之后,他们在OPPO&R5上也用了这样的设计。不过,在这两个不强调手机音频解码年代,把3.5mm这个模拟信号输出接口换成数字接口的作用并不大,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不会为了听歌而给手机上一个体积大两倍的耳放,走在路上这也没有带个蓝牙耳机来得酷炫。而到了2013年,vivo推出了一款主打影音的的智能手机vivo&Xplay。这款手机抛开了“手机想提升音质,就该加特效”的不良传统,开始从解码、放大等音频的基本功中下功夫。与此同时,vivo这一举动,也让不少普通用户开始关注手机的音频听感表现,一些外置DAC、耳放等小型“音质补品也应运而生。这除了有索尼、安桥、铁三角这个做便携耳放的传统品牌以外,森韵、阿斯翠Astrotec等国内音频厂商也开始推出相关的产品,也让这个话题重新热起来。最后,来到了2016年初,自各家外国媒体不断地传“iPhone要取消3.5mm音频接口”这个消息后,让这个话题再进一步升温。现在不仅仅是各家媒体都在关注,不少手机品牌、芯片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领域。最近发布的乐视超级手机2就是支持USB&Type-C的手机产品之一,而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也在筹备相关的技术,准备进军这个“USBType-C音频圈”。加上市面上其他数字连接耳机产品,这个话题再一次火了。所以,如果苹果真的要取消3.5mm转头数字接口的话,他们绝对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然,作为用户的你也不必担心,苹果或其他厂商在更换接口之后会没有耳机可以使用。因为现在已经不少的音频厂商开始跟进了,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产品供用户选择。为什么都要向3.5mm接口开刀?现在,大部分的手机、音频厂商都拥有了这个想法,但是出于什么理由,他们都想向这3.5mm接口动刀呢?主要的方向有两个:化简机内结构,让手机变得更薄在传出“苹果取消3.5mm接口”这消息的时候,就有人猜测苹果是为了厚度而动的刀。从iFixit的拆解图看来,加入强化结构的3.5mm接口还是会比Lightning接口要厚一些,但并不会太过于明显。但是,在取消3.5mm接口之后,电路板上的相关结构也会减少,占据的相应体积也会减少,从而降低机身厚度。而OPPO&R5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机身厚度控制在4.85mm。如果苹果或今后其他手机品牌想这样做,这其中一定会有相似的考虑。从模拟信号输出改为数字信号输出,为的就是音质接口的改变除了能够影像机身厚度,还让传输信号发生了质的改变。通过3.5mm接口传输的是已经处理好的模拟信号,而通过Lightning接口、USBType-C等这类接口输出的则是未经过完整加工的数字信号。当然,这样做最终还是为了音质。对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具备更多的可塑性,为用户提供的可能性和玩点也会更多。具体的改变,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让手机用上更加专业的外置解码在2013年之前,很少Android手机厂商会去主动谈音质、谈听感。这里,主要还是跟手机本身有关。手机这种移动性需求极高的产品,制造者无时无刻都想把它变薄。要在内部空间早“寸金尺土”的状态下,让手机塞下音频的专用芯片、专用电路的话,是一种不太现实的做法。要不是屏幕尺寸持续飙升,要让手机吃上独立的音频模块这种想法,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实现。不过,如果手机只是作提供音频文件之用,将所有解码、放大等工作都移动手机外部去做,这个问题就能够好好解决。即便手机变得再薄,体内空间再小,它也能够“拥有”独立解码系统,还是能够提升音质的。针对外置解码这个点,各家厂商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但整合起来,会有这三种常见的方式:I.索尼、飞利浦、JBL、乐视等:带解码芯片的DAC耳机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做法。将传统的耳机产品与一些小型的外置相结合,变成一种能够独立处理音频文件的耳机产品。接上这类耳机之后,手机将不再接管音频处理的相关工作。通过数据接口将文件传输到耳机之后,让耳机去接管解码等后续相应的处理工作。这样做,能尽可能减少手机内部电路对声音的干扰,同时也能够不再受内部集成解码芯片的限制,因而能支持更高规格的音乐。毕竟,手机只是一个文件提供方,它不参与解码等处理工作,因此也无需考虑内部解码的问题。只要解码耳机能够支持,那么让手机用上DSD音频、-Res音频这种高规格音频,还是有可能的。对此,传统的消费级耳机制造商已经推出了这方面的产品,包括索尼的MDR-1ADAC、飞利浦Fidelio&M2L,这都是较为普遍的带DAC模块的耳机产品。最近,乐视推出的CDLA耳机也是加入到这个战团当中。同时,近似最新一代EarPod造型的乐视CDLA耳机打破了人对于DAC耳机的常规理解:DAC耳机不一定是大型的头戴耳机,普通的小型耳塞也能够做到,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另外,如果要在这几种外置解码方案中选一种,那外置解码的DAC耳机应该是苹果最容易实现,也是最可能实现的一种。苹果在2014年五月份,用30亿美元收购了Beats。那次收购的内容包括2015年11月推出的流媒体服务之外,还包括一些无线耳机的制造资源,但就没有谈及有线耳机、解码耳机的制造方案。不过,按照苹果目前的做法和实力,再加上他们和音频芯片制造商Cirrus&Logic的关系,要集合三者的技术制造出一款带解码的EarPod或者是头戴式耳机,这也不是难事。II.创新Creative、森韵、阿斯翠astrotec等:小型DAC解码产品当然,想外置解码的话未必一定要选择带DAC的耳机。这种小型外置DAC未必能够达到“耳放”的需求,为用户阻抗较大的耳机产品,但是要实现外置解码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类产品的体积相对较小,和手机“捆绑”起来也不会显得像传统移动式耳放那样累赘。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另外,它能够提供3.5mm音频接口。用户接上之后,就等于多了一个转换器,依然能够使用3.5mm的耳机。III.安桥、铁三角、OPPOHA系列、索尼PHA系列等:传统的移动式耳放产品如果要让上文提到的小型外置DAC更进一步,那应该就是目前常见的移动式耳放产品。他们不仅仅是面对手机,同样也为一些音频播放设备提供支援。他们在解码等方面会更加专业,而且能够提供多种输出模式,可玩性也会比以上提到的两种产品要多不少。但是,碍于体积和价钱的问题,这类产品要在普通用户中普及,可能性不大。2)确保解码能力的同时,也要提供稳定的供电与推力输出除了提升解码能力,通过数据接口提供稳定的供电输出,能够确保其稳定的推力输出。英特尔在最新的开发会议展上展示了USB-C耳机插孔设计,用于取代传统的3.5mm耳机插孔。英特尔希望通过这种新技术,用USBType-C接口直接为耳机通电和通信。实现外置解码的同时,也能够为耳机提供更稳定的供电,确保声音的质量。同时,耳机也可以再进一步体积,无需再为内置电池考虑。除了英特尔的技术,目前用数据连接的DAC耳机基本上都不需要考虑供电和推力等因素,内置电池已经能够解决这一部分的问题。这也是能够有效解决手机推力不足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3)数字解码的后续: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除了提升解码质量以外,数字输出至外部解码也能提供更多的可玩性。例如,索尼的PHA-3能够在解码后实现“左右平衡输出”,将声音分离成左右声道输出到耳机当中。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样做能够为声音增加“空气感”,意思就是在扩大声场表现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其“宏伟感”。尽管在专业发烧友面前,这只不过是一种数码味极重的修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算是一种解码后续的玩法。相信,大部分用户都不会抗拒这种后续的可能性的。在未来,相信这种“可能性”,将会更加多种多样。以上提到的,基本上都是模拟接口转换到数字接口后的特点、优势。如果今后的发展真的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手机上的音质比拼,将会由之前更玄学、更偏重结果的“听感大战”,变成更加实质、更加有针对性的“解码大战”。改个接口,就能有这种效果?未必!根据以上的分析,数据接口的确具有很大的潜力,也能够为手机音频等方向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但事实上真的能够有这种效果?具体能够换来的效益真的预想中大?不,以上只是把手机也当作一款注重音频表现的移动产品去考虑。但如果考虑的手机的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因素,就能够发现,其实这种提升其实并不明显。1)去掉3.5mm接口,并不能变薄按照OPPO的做法,通过取消3.5mm音频接口能够进一步压缩手机的厚度,这种做法在当年是可行的。毕竟,当时的手机还未达到今天这个水平,还是有足够的余量去压缩的。但是,到了今天,手机的续航能力逐渐增大,而手机屏幕的尺寸也快到达了人能够单手操作的极限。在这种状态下,取消3.5mm接口的确能够通过节省内部空间来压缩体积。但是在屏幕不能再增大,电池不能再缩小的前提下,如果还要继续压缩,必定会影响到体验。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压缩厚度,相信收到的成效不会太大。如果单纯为了厚度而取消3.5mm接口,也未免太过武断了。2)改了数字接口,换了外置解码就提升“听感”?未必的确,从音频质量的角度去考虑,加入更加专业的外置解码的确能够提升音质。但是,这种音质的提升未必能够转换成听感的实际提升。而且,因为产生了不少附加问题,也会让不少的消费者却步。I.普通音频用户未必能够感受到听感的差异对比专注于音频表现的发烧友,大部分被称之为“木耳”(就是指对音频差异没有太大感觉的用户)的手机用户,对解码这种更加专业的指标,他们并不敏感。要在现在这个年代察觉解码上的变化,其实并不容易。之前,笔者在爱范儿进行了一次相关的测试,借此了解各类用手机听歌的用户对音频文件质量的感知。这次测试除了有普通的直接听感对比之外,还加入了飞利浦的GoldenEar金耳朵测试。而受测者有发烧级的音频用户,普通的音频爱好者以及对这方面没有太大兴趣的手机用户。结果表明,用户比较容易发现区别的是三个阶段:64kps到320kps这个区间:这项是音频发展的早期,由于音频质量很低,因此每一步的提升,人都比较容易感知,只要是简单一听还是能够听出来的。320kps和普通无损ape、文件两者的区别:由于两者相差了还是有一个较大的距离,部分歌曲的损失会比较明显,所以普通的音乐爱好者还是能够听出区别的。普通无损到Hi-Res规格音乐的区别:第三项对比,Hi-Res会比普通无损高出70%的信息量,而同样在部分音乐中,Hi-Res的高频延展会比普通音乐要明显不少,所以音乐发烧友、少部分的音频爱好者还是能够区别。但是,这个测试只是一个“实验室型”的测试。意思就是让受测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带着当时最好的耳机坐下,认真去听得出的结论。如果要是走在路上,或者在户外、分心于其他活动时,这种区别感知就会下降,那么分别也就不明显了。而大部分的手机用户都只是处于普通阶段,他们更注重的是歌曲的内容或当时渲染的环境,而不是歌曲的表现质量。所以从这几点总结下来,解码的提升对于用户,尤其是使用场景复杂的手机用户来说,提升真的不太明显。II.设备购置成本,用户不愿接受除了对普通用户的区别不明显之外,使用成本和购置成本增加也是其中降低成效的原因。目前,一副带DAC的耳机产品将大约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而一个简单的外置DAC产品也在数百元到千元左右,移动耳放就更加贵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他们并不会愿意去增加预算来选购这些设备。即便是全民取消3.5mm之后,他们也可能只是局限于官方的配塞,不会作其他改变,那么听感体验的提升也可能无从谈起。III.改变现在的使用习惯而带来的不便使用这些数据接口的耳机之后,部分使用方式会发生改变。例如:你不能够一遍充电,一边打电话听音乐。使用蓝牙连接的话,也未必能够享受到有线外置解码提供的效果不习惯给手机添加转换口、外置DAC的用户,会因为要“捆绑”(音频圈内对前端连接耳放的说法)而感到使用和携带的不便使用自供电的DAC耳机,也要考虑耳机的续航。不能忍受手表“一天一充”的用户,相信也更不能忍受“一天一充”的耳机吧这些体验上的改变,也是这种革新的推进阻碍。用户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体验,他们也不能够从这些牺牲中换来一定的成效,相信他们也不会愿意做出这个改变的。IV.数字输出的稳定问题还有,数字输出并不是“绝对稳定”的代名词。模拟信号容易被干扰的同时,数字信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时间抖动(JITTER)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简单的说,它会让声音出现一定、细微的延迟。普通用户未必能够感觉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要解决,可能就要像传统Hi-Fi一样加入一些相关设备去解决,这也是一个很麻烦并且很“吃力不讨好”的东西。传统Hi-Fi这样做可以,但是手机也这样弄,也未免矫枉过正了。总而言之,数据输出也不是万能的,它的确能够带来音质的提升,但是它未必能够转化成你的听感提升。因为,听感本来就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它和你吃东西的味感差不多。除了菜本身好不好吃以外,还夹杂这你的味觉偏好,所以很难通过一个指标就能确切地提升的。所以,如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换了个接口,上了外置解码都不能大幅度提升听感的话,那还不如给手机加个音效来得简单粗暴了。3.5mm接口的退场,更像是一种大趋势的体现如果只是把3.5mm接口的退场,只是看作一个让手机变薄的简单措施,或者是扩大手机音频的可能性的话,那样的效果未必能够达到效果。毕竟手机是一个移动性极强的产品,它面对的受众更是夹杂着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的混合群体。如果单凭这两点去就判断接口退场的意义,那也只能看到失败的片面,这样的评价也不太客观。3.5mm接口的退场,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发展方向。这包含着,业界中盛行的“接口化简”的思维,用综合性较强的数据接口去取代3.5mm这种功能较为单一的模拟信号接口,这就是一种趋势。而3.5mm接口缺乏技术更新能力,这也是它消亡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这次转变也看到了大型设备制造商对移动音频、对手机通讯的一种新型的探讨。在未来,不仅仅在接口,他们可能会作出更多的尝试。3.5mm接口的轮换,只是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需要苹果、英特尔这些大厂的推动才能走下去。在未来,我们可能USBTypeC、以及新型音频接口4.4mm更多的可能性。3.5mm 耳机接口没了,手机会更好?说不定还会更麻烦今年 1 月初,外媒报道有多家供应链企业确定苹果将取消 iPhone 7 上的3.5mm 耳机接口,转而采用蓝牙耳机或 Lightning 接口耳机。这个消息曝光后,掀起了巨大反响,不仅各个媒体炸开了锅,果粉们也是众说纷纭。据《福布斯》报道,有超过 20 万网友在 SumOfUs.org 网上发起请愿书投票,反对苹果取消 3.5mm 标准耳机插口设计。看起来接受不了的消费者占据了大多数。(图片来源于:thesun)而就在几天前,乐视推出新款手机乐 2 / 2 Pro 以及乐 Max,这台手机上最引人注意的设计就是取消 3.5mm 音频接口,转而采用 USB Type-C 接口。贾布斯还声称除了干掉 3.5mm 音频接口,还将通过新的 CDLA 音频标准干掉 HIFI 手机!3.5 mm 接口是什么?干掉它是超前还是反人类,是实用还是噱头,今天就来认真研究一下。这些个接口到底是什么鬼?首先了解下 3.5mm 音频接口、USB Type-C 以及苹果 Lighting 接口的一些音频传输特点。简单的说,我们用耳机听歌的原理是手机先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把信号放大后,再通过耳机/音箱发声,我们才能听到声音。3.5mm 音频接口的作用就是传输模拟信号。但 Lightning 接口自身是不能输出模拟信号的,因此,就还要外接有DAC(数字模拟转换芯片)和运放电路的转接器,将模拟信号传输到耳机。当然这些东西也有可能集成在耳机,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采用 Lightning 接口耳机了。(图片来源于:Philips)USB Type-C 与 Lightning 接口,3.5mm 都有些类似。我们知道现在Type-C 接口的主要功能是充电/传输数据,但其实 Type-C 本身也是支持音频输出的。充当音频接口时,它可以和 3.5mm 接口一样直接输出放大后的模拟信号。但有一些厂商也会采用类似 Lightning 接口那样外置 DAC 和运放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有不少 Micro USB 接口也能实现类似的功能,Type-C 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件『新衣服』。早前就有不少手机采用过数据/电源接口的耳机,那时候那些手机被吐槽最多的就是不能用标准接口的 3.5mm 接口的耳机,看看下图那些转接头应该就能回忆起来,现在又来一遍,忽然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图片来源于:taobao)手机厂商为什么要干掉 3.5mm 音频接口?1、为手机腾出空间手机将 3.5mm 接口拿掉,将 DAC 等元器件外置之后,很有可能会在手机内部腾出一些空间, 这些空间就可以让厂商把手机做的更薄,或者增加电池容量。(图片来源于:ifixit)举个栗子,2014 年 OPPO 推出的 R5 就没有配备 3.5mm 音频接口,目的就是把 R5 做成厚度只有 4.85mm 的超薄手机。(图片来源于:gizmodo)目前不少厂商的手机扬声器和 3.5 mm 音频接口都是在手机底部的电源接口两侧,如果拿掉 3.5mm 接口,就在手机底部又腾出空间了,就可以做手机底部的对称双扬声器了。2、推进无线化进程“线”太多,估计是目前大部分小伙伴最不能忍的一件事。“无线化”也是目前多数厂商正在做的事情,无线充电就是其中一步。手机拿掉 3.5mm 音频接口后,有一些消费者嫌转接口太麻烦,就会转而使用无线耳机。要是以后无线充电能够普及开来,手机就有机会全面实现无线化。(图片来源于:elandroidelibre)3、把手机做的更美观少了耳机孔,手机机身就少了一个“洞”,就可以把手机做的更加美观,喜欢对称设计的厂商,也能往对称化再进一步。(图片来源于:express)4、手机又多了一个『逼格卖点』在手机都是『网红脸』的今天,干掉&3.5mm 耳机接口,让外观更加“不同”,新技术也能让手机受到更多关注,营销做得足够好,还能让用户感觉逼格满满,也就多了一个“卖点”,何乐而不为?5、发展『配件经济』由于耳机不能像之前那样使用通用耳机,厂商一方面可以借势推出自家耳机品牌,另一方面可以推出相应的“认证资格”,卖给第三方耳机厂商,就如苹果 Lightning 接口耳机,满足苹果的 MFi 认证(接头内有认证芯片)才能使用。再不济,厂商还可卖转接头。不少爱听歌的小伙伴,都会为手机搭配一条高端一点耳机,如果他们换了一台没有 3.5mm 音频接口的手机,又不想买非 3.5mm 接口的新耳机,就只能选择转接头,这同样也会为厂商增加收入。其实取消 3.5mm 音频接口对手机厂商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解决方案现在也比较多。拿当下比较流行一款耳机 Sony MDR-1ADAC 举例,其在耳机内部就集成了DAC,针对某些前端自己就可以实现解码工作,并附有多种连接线(下表),未来再出一条 Type-C 的线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此外,随着近几年蓝牙技术的进步,不少声厂都加大了蓝牙耳机的研发力度,推出了许多声音表现不错的蓝牙耳机,即便手机没法直接使用 3.5mm 接口的耳机,消费者还是可以选择蓝牙耳机。取消3.5mm接口,用Type-C/Lightning会让手机音质更好吗?3.5mm 音频接口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而 Type-C 和 Lightning 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接口,总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因此有不少消费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采用了新的接口设备音质会变得更好吗?( 图片来源于:aloaudio)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取消 3.5mm 接口转而用 Type-C 或 Lightning,真的能让用户轻松获得好音质,那么几千上万 HiFi 播放器以及耳机厂商还要执着于3.5 mm 接口呢?其实,设备输出的声音好坏跟 3.5mm 音频接口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有时候声音做的不好只是厂商自己的实力不够,这口黑锅 3.5mm 音频接口不背!取消手机 3.5mm 音频接口后,会有什么麻烦?1、边充电边用耳机听歌会变得麻烦没有了 3.5 mm 接口,手机充电时,要用耳机听歌就会很麻烦。想边充电边用耳机听歌大致有三种解决方案:买一副蓝牙耳机,简单直接靠谱。手机支持无线充电,不过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没有 3.5mm 音频接口的智能手机通貌似不支持无线充电,短期内很难实现。出现一个带 3.5mm 音频接口和 Type-C 充电接口的转接头。不过这个短期也要实现颇难,要是可以的话苹果 12 英寸 MacBook 应该早就把 3.5mm 音频接口也拿掉了,这样官方转接口也更好卖了。2、购买耳机成本升高取消了 3.5mm 音频接口,转而用 Micro USB 或者 是Type-C 接口的耳机,如果手机有DAC、运放等芯片,仅仅只取消3.5mm音频接口,成本基本上只是多了一个转接头,可以继续用原来的耳机。如果手机3.5mm音频接口、DAC、运放都取消了,那需要将DAC等模块加入到耳机中,成本将明显升高,以的乐视CDLA耳机为例,其就号称拥有独立的ID、独立的CPU,以及多个元器件,149元的定价比之前的耳机高出一大截。如果iPhone取消3.5mm接口,Ligntning耳机同样也需要加入DAC、运放等元器件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当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买一个可以转换信号的转接头,配合使用传统耳机,同样使得耳机的成本一下就增加了不少,况且苹果的Lightning 接口还有 MFi 这个『拦路虎』,价格肯定又会水涨船高。不论哪种方案,用户买耳机的成本都增高了。3、在不用转接口的情况下耳机选择少现在绝大部分有线耳机使用的还都是3.5mm音频接口,特定接口的耳机选择还是相当少的。这让笔者想起,读大学时买了一台没有光驱 MacBook Pro(暴露年龄了),当时有几门课需要用教材附带的课件,然而课件在书的配套光盘上……不过现在你看这个尴尬就不存在了。因此,除非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取消 3.5mm 音频接口,要不这个『尴尬』可能会长期存在。4、降低有线耳机耐用性采用 3.5mm 接口的耳机自由度通常都比较大,360°旋转都不是问题,但是像Micro USB、Type-C 以及 Lightning 接口那些耳机基本就没有自由度,插进去之后就不能动。把手机揣进兜里或者包里后,在耳机线的各种拉扯提高了损坏耳机接头和数据接头的概率。总结在笔者看来,当下厂商是否取消 3.5mm 接头影响并不大,买手机的时候也不用太纠结,不是还有转接头嘛,像乐 2 手机就有附带转接头,之前买的那些耳机还是能用的;如果是蓝牙耳机用户那就更不用操心了。对比来看,当下拥有 3.5mm 音频接口的手机反倒多了一个优势,那就是拥有更加实用、接地气的 3.5mm 音频接口。(题图来源于:lemall)本文图片来自:正版图库12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音频插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