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的这个LP125WH2-SLB3秦算是带木的字么IPS屏幕吗

当前位置:
LP125WH2-SLB2SLB1SLB3 IPS屏全视角超高清笔记本液晶屏批发
QQ咨询: 微信号咨询:
销售排行榜
推荐笔记本配件批发
公众号:yunweipc
技术支持: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Thinkpad X220 X230对比感受
41947浏览 / 38回复
折腾完X220,头脑发热,又买了一个X230.。。。。。。。。先是配置对比,实际上来说,就办公用途基本上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核显HD4000和HD3000,前者在玩游戏时帧数稍高一点点!X220:自己换的IPS屏,加了蓝牙接口,加了USB3.0扩展卡,换成 320 SSD 160GX230:就加了intel msata SSD 180G,本身蓝牙摄像头指纹,背光键盘!由于320系列SSD和小黑的msata接口都是SATA2接口,所以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开机20秒上下,当然关键是无噪音、软件启动快!两个分别质保到2017年和2018年,时下速度比intel快的SSD多了去,喜欢intel SSD,源于对intel稳定及质保的信仰,当然msata接口面临淘汰,这个是有点蛋疼!接下来外观对比下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2:20&&快门:1/6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2:39&&快门:1/6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3:10&&快门:1/60&&光圈:F/8.0&&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3:42&&快门:1/2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4:07&&快门:1/6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5:39&&快门:1/15&&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5:43&&快门:1/13&&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7:39&&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8:13&&快门:1/1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49:08&&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两者模具完全一样,所以外观也没有区别!重量上X230明显感觉要重一点,细节方面,x230的各种贴纸放在了电池仓内,内存盖的螺丝不一样了,要小一点。键盘是最主要差别了,这个也是吐槽点最厉害的,x220的键盘有种类似机械键盘般的键程和回馈力度,手感没得说,但是空隙大易进灰,还有容易打错字。x230手感轻键冒大,并且键冒非常容易有打油的样子,好处是打字不容易出错,还有背光效果在晚上实在太实用了!触摸板?有小红点啊,触摸板从来都是禁用!ips对比,x220 是自己换的LP125WH2-slt1,x230是原装的LP125WH2-slb3,漏光必须有,整体差不多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0:38&&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0:52&&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0:58&&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1:26&&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1:37&&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1:49&&快门:1/13&&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2:04&&快门:1/3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2:17&&快门:1/1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2:33&&快门:1/15&&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0:56:57&&快门:1/15&&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还是要再说一次:对于笔记本来说,换上ssd和ips才是最明显最直观最值得的升级!接下来是内部对比:这个是X220下面是X23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8:32:17&&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8:33:37&&快门:1/60&&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8:39:07&&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Canon DIGITAL IXUS 80 IS&&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8:39:24&&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器材:&[]&&镜头:Unknown 6-18mm时间: 18:40:39&&快门:1/8&&光圈:F/2.8&&焦距:6毫米&&感光度:200&&最后一些细节:关于散热:x220热量主要集中在散热口那里,噪音稍大。x230噪音要小,但是奇怪的反而整个背面温度很高,实在搞不懂,有种热量排不出去的感觉;关于性能:对于小黑来说,换上ssd和ips才是最明显最直观最值得的提升。hd3000和hd4000在玩lol之类的后者帧数提升明显,当然无论两者都能流畅运行,只是你能忍受80+的温度!两者的音效都很烂,但x230加上了杜比音效还是要好一点,最好是接上耳机听;另外x220在接上电源时的蜂鸣声在x230上也没了,合屏时的声音也没有了,X230奇怪的在切换电源和电池居然会屏幕黑一下!
买俩个 蛋疼。。
真有钱跟时间啊。
有钱人瞎折腾,,,,,,,,,呵呵
来搞个外置显卡装逼吧,反正有ExpressCard接口
下一个买苹果了,小黑早已不值得留恋
楼主真土豪
这个是什么节奏,难道我穿越了?不是比较X240吗?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LP125WH2-SLB3面板概况
人气指数:25734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主要参数
LP125WH2-SLB3图片
LP125WH2-SLB3交易信息
现货数量:
求购数量:
供 应 商:
LP125WH2-SLB3生产状况
当前生产状态:
<img class="chillTip" align="absmiddle" src="http://www.panelook.cn/too-templates/cn/images/icon/icon_question.gif" width="16" height="16" title="Q1:第一季度Q2:第二季度Q3:第三季度Q4:第四季度" />
生产状态仅供参考,请与原厂或代理商确认。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 VIP卖家现货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 VIP供应商
温小姐 女士
我要显示在这里? &&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pdf规格书下载
规格书语言
原厂发布日期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验货标准(IIS)下载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图片共有5张图片
共有22个型号
LG Display LP125WH2系列型号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12.5&, , 6-bit, LVDS, 2D, WLED, 普亮, 平面矩形, 液晶模组 热门型号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概况
推出的 (别名: LP125WH2 (SL)(B3)) (产品代码: LGD02D8)是一款采用a-Si TFT-LCD技术的液晶模组产品,它装配有WLED背光,含LED驱动器背光驱动,无触摸。屏库总结它的典型特征为: 表面雾面,广视角,风景模式,白光LED背光,宽屏,信号端子倒装, Lenovo P/N: 0A66702; FRU: 04W3919。它的工作温度为 0 ~ 50&C,存储温度为 -20 ~ 60&C。此型号适合应用于,。根据屏库掌握的情报此产品于2012年Q2量产,当前生产状态为已停产。目前LP125WH2-SLB3在屏库上有2条现货信息、4家供应商信息,交易氛围活跃。屏库于日对此型号首次建立参数,并于日对参数进行了最后更新。根据LG Display (LG Display)于日发布的版本号为Ver1.0的产品规格书,LP125WH2-SLB3显示分辨率为 (WXGA),宽高比为16:9 (宽:高),像素采用RGB垂直条状排列。它的显示区域尺寸为275.59×154.94 (宽×高) mm,可视尺寸为280.3×159.52 (宽×高) mm,外观尺寸为300.4(宽)×180.9(高)×3.7(厚) mm,表面处理为雾面,产品净重290g (Max.)外观样式为中厚 (PCBA平直, 厚度3.4~4.0mm)。背光方面此产品采用了WLED发光的侧入式光源,光源的使用寿命为12K小时,含LED驱动器。LP125WH2-SLB3采用了LVDS (1 ch, 6-bit)信号接口,总共40 pins,采用端子连接,驱屏电压为3.3V (Typ.)。它的典型垂直刷新率Fv为60Hz。如果开发新产品想采用LP125WH2-SLB3液晶模组,屏库&建议您向LG Display (LG Display)或其代理商了解关于LP125WH2-SLB3的最新的生产状态信息和技术信息。屏库&上所显示的面板参数均由屏库电子工程师依据规格书录入,已尽力减少错误,但不能保证参数的完全正确。请以规格书为准!
面板概况快速导航
型号对比[0/15]
您还未选中面板型号!
Processed in 0. second(s) 28LP125WH2-SLB3详细参数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 参数来源
参数来源 :
原厂发布日期
2012 - 4 - 19
屏库最后更新 :
免责声明 : 数据由屏库电子工程师依据规格书录入,已尽力减少错误,但不能保证参的完全正确。请以规格书为准!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规格书下载
原厂发布日期
LG Display液晶模组LP125WH2-SLB3摘要
(别名: LP125WH2 (SL)(B3)) (产品代码: LGD02D8)是推出的一款a-Si TFT-LCD液晶模组产品,它装配有WLED背光,含LED驱动器背光驱动,无触摸。此产品工作温度为 0 ~ 50&C,存储温度为 -20 ~ 60&C。它的典型特征屏库总结为: 表面雾面,广视角,风景模式,白光LED背光,宽屏,信号端子倒装, Lenovo P/N: 0A66702; FRU: 04W3919。基于它的特征屏库推荐此型号应用于,。根据屏库掌握的情报此产品于2012年Q2量产,当前生产状态为已停产。目前此型号在屏库上有2条现货信息、4家供应商信息,交易氛围活跃。屏库于日对此型号首次建立参数,并于日对参数进行了最后更新。作为一款IPS,常黑显示,透射式液晶模组产品,LP125WH2-SLB3可以提供300 cd/m?的显示亮度 500:1的透射对比度,以及80/80/80/80 (Min.)(CR≥10)(左/右/上/下)的可视角度,最佳观看角度为全视角,它的响应时间为35 (Typ.)(Tr+Td) ms。由于每个像素点采用了6-bit灰阶信号,此产品可以显示262K颜色,其显示的色彩饱和度也达到了50% (CIE1931)。背光方面此产品采用了WLED发光的侧入式光源,光源的使用寿命为12K小时,含LED驱动器。LP125WH2-SLB3采用了LVDS (1 ch, 6-bit)信号接口,总共40 pins,采用端子连接,驱屏电压为3.3V (Typ.)。它的典型垂直刷新率Fv为60Hz。屏库上标注的生产状态仅供参考,不应作为用户的决策依据。屏库&上所显示的面板参数均由屏库电子工程师依据规格书录入,已尽力减少错误,但不能保证参数的完全正确。请以规格书为准!如果开发新产品想采用此液晶模组,关于LP125WH2-SLB3的最新的生产状态信息和技术信息,屏库&建议您咨询LG Display (LG Display)。
详细参数快速导航
型号对比[0/15]
您还未选中面板型号!IPS+RGB,等等(转)
对于屏幕品质的个人观点:
苹果广色域TN屏幕 & 惠普IPS DC2屏
& 普通IPS屏 & 外星人AW RGB屏
& 外星人普通WLED屏 & 华硕ROG笔记本屏
& 其他品牌笔记本屏 & 准系统笔记本屏 &
神舟笔记本屏
准系统的屏幕,你除非一块一块地在卖家实体店里选屏幕,否则几乎你不可能在淘宝卖家那里换到理想的屏幕
根据个人经历,在淘宝上换屏幕的结果就是【越换越来气】,屏幕越换越差
最近秒了个WIN7平板,唯派A90,用的就是IPS屏幕,正好和手头上的M17x
2CCFL,做一些对比,两者的屏幕均调至最高
本友会网友拍的有些过曝了
调低了曝光补偿,更接近肉眼看到的真实画面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拍摄相机:三星NX200
曝光补偿: -1.6EV
快门:自动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1:54 上传
18:46 上传
18:46 上传
18:46 上传
18:46 上传
近来对笔记本研究得比较多,其中对屏幕的研究最为深入,特来此与各位分享
说到屏幕,人们一般会问,是不是IPS。由于IPS面板在台式机显示器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这个名字有很高的认同感
但IPS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并不代表使用这种技术的面板就一定有最出色的表现。特来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所了解到的笔记本屏幕的知识
屏幕对色彩的表现力,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选择因素。这一项特性主要反映在色彩饱和度上面,通俗的来说,就是色域
色域这东西,有几个参考标准,NTSC,AdobeRGB,sRGB,其覆盖的区域按照此顺序递减。由我所掌握到的资料,他们的转换关系大约是,sRGB=72%NTSC,AdobeRGB=95%NTSC。一般屏幕面板的色域参指标,采用的是NTSC作为参考,也就是说,表示为百分之多少的NTSC。
个人愚见,72%NTSC以上色彩饱和度的面板,不会让你失望
色彩饱和度之后,第二项比较重要的参数是对比度。对比度一般厂商有三种表示方法,最小对比度,典型对比度,和最大对比度。三者之间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最小值,众数和最大值。个人觉得应该给个平均值和一个标准差,这样大家才好选购。
扯得有点远了。对比度高的面板,可以弥补色彩饱和度的不足。譬如奇美有一款N140O6-L02面板,色域只有60%NTSC,但典型对比度有600:1,其使用在戴尔曾经的studio
14上面,评价非常的高。奇美的另一款N173HGE-L21,72%NTSC色域在17.3里面不算最顶级,但650:1的典型对比度,让它在95%NTSC色域的友达B156HW01
V.4面前丝毫不逊色。实际测试中,N173HGE-L21的对比度高达1000:1
至于可视角度,亮度以及表面处理(镜面/雾面)这些参数,个人以为远不如前二者对屏幕的表现影响大:镜面与雾面纯粹是个人喜好,而前二项好的屏幕面板,可视角度和亮度不会差
还有两项因素,背光类型和显示颜色,目前的面板基本是白色LED背光,显示颜色是262k,因为只有6-bit的带宽
RGBLED的面板有16.7m色(8-bit),和10b色(10-bit)。前者是戴尔的RGBLED,M6400,M6500,M17X
R2,XPS STUDIO
16等有采用,后者是HP的DreamColor2以及戴尔的PrimierColor采用的面板。这两款,凌驾于所有的WLED,262k的TN面板之上,所以不要再给我说啥苹果特供广色域TN是如何如何优秀了。那只是后期校色文件用得后,然后人们觉得苹果的就应该好,面板本身的素质,差太远了
下面着重说一下尺寸和以上介绍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这里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参数库
cn.panelook.com,无需多说,复制粘贴,看了就知道是啥了
目前的笔记本屏幕,已经进入了16:9时代,尺寸上面主要有10.1,11.6(上网本),12.5(X220,Ep),13.3(SA,Z,MBP),14(国内主流),15.6(美国主流),17.3(移动工作站和游戏本),18.4(不作考虑)。
10.1和11.6的屏幕,随着上网本的衰败,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另外那么小的屏幕,也没有什么好追求质量的
12.5里面的霸主,就是X220采用的那块LG的IPS面板,型号为LP125WH2-SLB1,50%NTSC色域,面板比普通的稍厚,好在接口和普通的一样,也是6-bit,稍微狠一点的人可以将此面板改装在你的12.5的笔记本上面。NBR有位网友装在了E6220上面,需要抹掉一点A壳,但至少接口是可行的,效果提升也是明显的。虽然是12.5里面最好的,但50%的色域不得不说是个杯具。
改装的可能性是有的:不用换屏线,接口一样,但真正要改的朋友,我得提醒下需要一点决心,而且要狠得下心:肯定会对A壳内部造成损伤
说到这里,简单的介绍下LG面板的命名规则吧。LP表示是LG-Philips出品,后面三位数字是面板尺寸,125就表明12.5。再后面两位数字是分辨率,WH大概就是宽屏+。同理,WD表示,WU表示,WF表示。再后面的一位数字表示系列,一般来说1是普通的,2有的表示超薄,有的表示加厚,还有的表示是3D面板,3大多就是10bit的IPS面板了,比如LP156WF3-SLB1。至于最后四位,个人解释为SL表示IPS,TL表示TN,最后两位是各个厂商定制的标识。一般前面一样了,最后两位的变化不会对面板性能造成很大差别,但也有例外。通过型号看出尺寸,分辨率,是否特殊面板以及材质,这就已经很多信息量了
13.3寸的笔记本,有16:10和16:9之分。16:10被MBP
13采用,其余的笔记本基本都是16:9
屏库上面的消息上来看,达到72%NTSC色域的只有友达的一款B133EW07
V.2。下面有朋友指出可视角度很重要。这点我承认,但一般色域差的面板,可是角度不会很好。譬如上面这款72%的面板,可视角度达到70/70/45/55(左/右/上/下),有接近IPS的水准了
但就各大厂商缩水的趋势来看,目前苹果应该也并未采用这块面板。如果要改,注意看好接口位置和厚度。屏库好的地方就是基本都有图片,便于选购
的面板达到72%NTSC色域的,从屏库资料来看也只有一款B133XW01
V.4。这款面板的可视角度就要差很多,算不上差,只能说一般表现:左右各45度吧。另外16:10和16:9的面板接口位置和固定方式不一样,想换B133EW07
V.2给16:9屏幕的童鞋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说到这里,简单介绍下友达面板的命名规则。B表明友达,后三位数字表示尺寸,尺寸后面的以为字母表示分辨率:比如就是E,就是X,而则是H。英文总以W结尾,再之后的两位数表示款式。如同LG,从01开始,如果推出超薄,3D或者有其他变化的面板,就02,03的依次命名上去。值得注意的是,16:10的面板已经用到了07,而16:9的则还是01,02等等。这也不奇怪,毕竟16:10已经存在于市场上有一些年月了,而16:9是近两年才流行的。V.几表明同一规格下不同的参数。一般来说,只是一般,01
V.4和01 V.7结尾的,是这个系列最好的面板
如果说13.3的面板还有两款及格的72%NTSC,也就是sRGB色域大小,那么14寸的面板就都是不及格了:最好的14寸面板,无论是参数还是评价上面,是奇美的N140O6-L02。这款面板被戴尔的Studio
14采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再也没见到
虽说是14里面最好的,60%的NTSC依然是不尽人意。而且随着轻薄的趋势在14寸笔记本上蔓延,超薄面板里面更是清一色的45%NTSC色域。强大的颗粒感,没有立体感的色彩,加上比13.3大不少缺装不下更好的硬件的机身,让我不知道为何14的笔记本会是国内的主流:所谓独立显卡,在14寸上也充其量是个连APU集成的6620G的性能都打不到的东西,不知道拿来有何用
说到14寸,分辨率上面我们迎来了。这是14寸上面的高分,不过高分带来的结果就是屏线的带宽要够:不少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对900p以下的面板采用只有一半带宽的屏线:也就是说屏线里面有一半是空的。更有甚者直接在主板上就只放了一半带宽的接口,完全没有办法改装。所以想给14寸改高分辨率的朋友,请先确认你的主板是否支持高分屏,然后确定你的屏线是否要更换
提到14寸,提到14寸采用独立显卡我就气愤。对于屏幕没追求,而且想用‘独立显卡’的朋友们,上吧。必须选14寸的朋友们,建议你们用APU平台的,自己可以换个60%NTSC的面板。其余的,要么辛苦下自己选15.6,要么多掏点钱选13.3。本人正在使用的这台装了2630QM的13.3笔记本,那性能真是一个爽。要是有APU平台的13.3,我当然是会更支持的:更好的屏幕,更小的机身,不需要改屏线,何乐而不为
15和17是笔记本屏幕真正出彩的地方。这里有95%色域的TN,100%色域的RGBLED
TN,更有130%色域的RGBLED IPS
15.6是美国笔记本的主流配置。可能是因为造价便宜,散热轻松,美国人粗大喜欢背着大屏幕的笔记本到处走,于是各种廉价的.6笔记本不断的冒出特价
是个杯具的分辨率,至少在15.6上面。不过我惊奇的发现,虽然只有如此分辨率,但色域上面,基本都是60%NTSC的水准。可视角度和分辨率当然不如上面提到的优秀的13.3和14的面板,但普通配置的15.6,效果的确是要比普通配置的14和13.3的要好
这个尺寸最好的面板的分辨率是。15.6寸下,1080p的主要问题是点距太小,因此不少人抱怨字太小。个人觉得是适应问题,不过不得不说,1080p还是17.3的表现好得多
如上面所说,从升级到以及更高多半需要换屏线,而不少低端笔记本的屏线接口就只有一半的带宽,于是就根本无法升级。对屏幕有追求的朋友,建议选购有配置的型号:你可以买的Y580,但Y580有的升级选项,因此高分辨率的屏线是可求的。我不知道联想厚道不,至少戴尔的M4600的屏线是完整的:哪怕是的M4600,依然可以不换屏线升级1080p。当然HP的8560w更是如此
屏线在淘宝上可以轻松买到,但一定要记得问清楚支持900p以上不。个人估计中低端的15.6,要升级1080p都得换屏线。上面提到那两款移动工作站算旗舰产品了,要那个都不配完整带宽的屏线,那不被骂死。另外只有一半内容的屏线基本是cost
down的结果:如果一款机器本来就基本都是900p以上的面板,那没有理由专门做缩水屏线了也
屏线的事情又扯远了。屏线这个头等大事解决之后,就是面板的选择了
普通的用户的最佳选择是友达的B156HW01
V.4(雾面)和V.7(镜面)。我个人拥有V.7,两个字形容就是惊艳。下面也有朋友提到,虽然是TN,但95%NTSC的色域和70/70/60/60的可视角度,让那些6-bit的IPS和好多台式机的显示器的IPS都汗颜。95%的NTSC相当于是100%的AdobeRGB,各位可以去看下你们的显示器有没有达到这个指标
另外15.6的面板有点极端:除了95%NTSC这种惊艳的表现之外,就是平平淡淡的60%NTSC的普通面板了。就算是LG的面板才色域上面依然之和打成平手。于是建议更换面板的朋友,只看准这两款。雾面和镜面,纯看个人喜好
16:10的阵营里面仅剩的苹果,我估摸它们已经不再使用15.4里面90%色域的LP154WP3-TLA1了。个人不看好三星的面板,从未研究过,也一律无视。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把你们的MBP15换成上面那款屏幕,效果,看了便知
顺便说一下,W510,W520,以及戴尔所谓的B+GR的屏幕,都采用的V.4或者V.7。其效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的
想了一下,先说17.3的普通面板,最后再说RGBLED和IPS
17.3的面板里面,最抢眼的依然是友达。B173HW01 V.4(镜面)
V.7(雾面),以90%NTSC和70/70/60/60的可视角度,凌驾于其余的TN面板之上。虽然依然为首选,但72%NTSC色域的面板也有不少:LP173WF1-TL??,N173HGE-L21(L11)。N173HGE系列有着高达1000:1的对比度,表现效果毫不逊色于95%的B156HW01
V.4(V.7),LG的面板在对比度和可视角度上面均要差一些,但72%NTSC也可以有让你满意的显示效果
17.3的一个好处在于,不用换屏线:17.3最低的分辨率是,所以屏线采用的也都是900p以上的全带宽的规格。不过17的尺寸和重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16:10阵营里面的MBP
17,有一款备选面板:LP171WU6-TLA1,100%NTSC,800:1典型对比度,70/70/60/60的可视角度。表现应该好过B173HW01系列的90%NTSC。可惜cost
down,据我所知,MBP
17采用过这款面板,但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尺寸上面来说,换这款是没问题,愿意折腾的朋友上吧。100%,可是U2410的水准了大概
RGBLED的TN算是17这个档次里面的特色:虽然有过XPS Studio
16的RGBLED,但对于无视三星面板的我,RGBLED只有17.1寸的LG的面板:LP171WU5-TLB1(雾面)和TLA1(镜面)。100%的NTSC色域,800:1的典型对比度,这些都是8-bit的位宽带来的优势。显示颜色也从262k提升到了16.7m。可视角度也达到了80/80/60/70
这些性能优势的代价就是特殊的屏线和主板支持:目前已知的采用RGBLED的笔记本有HP的8730w,也就是DreamColor的第一代,Dell的M6500,M6400,XPS
Studio 16,AW M17X
R2。另外这些笔记本都是16:10的,配置也相对较老,淘二手的朋友可以考虑下
总算说到最激动的IPS了
伪IPS除了LP125WH2-SLB1,其余的没关注过,就略过了。这里说的IPS有三款:LP170WU8-SLB1,8740w的DC2采用;LP156WF3-SLB1(SLB3),8540w和8560w的DC2采用;LP156WF3-SLB2,M4600的PremiereColor采用;LP173WF3-SLB2,M6600的PremiereColor和8760w的DC2采用
几款面板均出自LG之手,特点是10-bit带宽,10b色彩,色彩饱和度达到130%NTSC,可视角度在左右各85度以上
如果用惊艳形容友达的TN,那么这个就是完美。如果友达相当于是平民的法拉利,那么这个就是真正的法拉利了
技术上面,DC2更为完善:专门的控制软件,操作界面简洁美观易用。DC2的原理是用一块专门的解码板去处理10-bit的信号。具体细节太专业,有兴趣的可以深入阅读MudBOY的文章。大概意思是要达到10bit的最终输出到面板上,输入信号需要12-bit,这就是解码板的作用。相比来说,戴尔的PremiereColor,用DP接口直接连接到显卡上,用NV专业卡的10-bit处理能力去处理信号,因此非常依赖其驱动。控制软件的界面也很简陋:戴尔的一贯风格
8540w和8560w从普通屏幕改到DC2有现成的原料,8740w和8760w就要看运气能否淘到拆机配件。前者需要更换A壳,主板到解码板屏线,解码板,解码板到面板屏线,屏轴,和屏轴盖,后者A壳,屏轴和屏轴盖不用更换,但两根屏线非常难找。目前仅知道一例8740w改装成功的人士是自己DIY的屏线:一根一根的参照别人的屏线焊上去的
戴尔的两款PremiereColor,据官方工程师所说,区别在于主板。本人尝试着改装过,可惜无法点亮。有兴趣的朋友洗洗睡吧,还是追求RGBLED这个成熟的技术吧。据说M4700和M6700的高端屏幕要回复到RGBLED:你那靠着驱动的10-bit信号处理能力还是来得不够可靠
可视角度最能影响体用体验和色彩表现,尤其是中低端的tn面板。既便是是tn广色域面板,要是可视角度不够,一歪头就变灰或发白偏色,那它的广色域就基本上没有意义。见过的友达156
v4这块tn广色域屏,最深的印象是它的可视角度也相当大,从边上看不偏色,至于色彩上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不做对比看不出来。
个人认为对低端面板来说,色域什么的影响都远不如可视角度提升带来的操作体验上升。
低端TN广色域面板的优势只在于可视角度提升了一些,是不是广色域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普通的屏幕发白可以调一下颜色设置缓解很多。
因为笔记本本来屏幕就小,用笔记本可能放在腿上看、放桌子上看、躺床上看,趴在床上看,所以说笔记本比台机显示器来更看重广视角,而且屏幕越小,广视角就越有用;屏幕大到一定程度后广视角也是必须的,不然左眼和右眼看到的边角颜色可能就不一样,那时候就会头晕看得非常累。
我的第一台上网本就是那种左眼和右眼看颜色不一样的垃圾屏幕,而且10寸的屏幕脑袋只要一动颜色就不一样,所以对这个体验非常地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宝马x6的算是富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