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笔记本哪款好2017开机点了右键刷新,上面那个印就一直留在那,弄也弄不掉,求教如何弄掉

电脑屏幕经常出现悬浮字,比如说点鼠标右键的刷新那个字条就留着屏幕上了去不掉,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解决的_百度知道
电脑屏幕经常出现悬浮字,比如说点鼠标右键的刷新那个字条就留着屏幕上了去不掉,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解决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感觉是显卡显示问题,可能的内因有显卡、显卡驱动、系统资源不足、系统不稳定等多种原因。你是什么显卡,显卡驱动更新过吗,如果是很老的显卡换用比较早的稳定驱动呢?集成显卡的话多分配点显存试试(开机按del进BIOS设置,找主板说明书或网上查下)?系统资源充足吗?内存够大吗?有其他不稳定迹象吗?用各种工具修复过吗?比如360急救箱。实在不行可以考虑重装360的9.0版本新出了个360重装大师功能,可以在线重装系统(用他的正版系统原始文件覆盖),保留一部分已安装程序,挺方便,但程序恢复起来不是很完美。不过这个功能不会动你的驱动,好处是不用重新安装驱动,坏处是如果你的问题是驱动引起的,可能解决不了。
采纳率:42%
我升级了显卡还有
换了系统好了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鼠标右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联想集团2017第一财季由盈转亏7200万美元,为7个季度以来“再次亏损”。业界担心的是,联想集团三大业务表现皆乏力,业绩有可能继续下滑。曾经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是否已经英雄末路?
分享专题至:
联想出乎意料亏损:中金称其是贸易商 下调目标价27%
财报显示,联想集团营收10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多家投行更新对联想集团(00992)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联想的转型成效将在下半年出现,移动业务将会扭亏为盈。
惠普PC连续两季度超越联想,问鼎全球笔记本出货量第一。
今年下半年,联想手机业务将会进入扭亏为盈的轨道。
联想高管:从IBM收购来的x86服务器业务销售额下滑。
最初,华为走的与联想相似的路线,都是贸工技路线。
赌上身家性命去押注AI的联想,正在经历转型带来财报压力。
联想集团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亏损,CEO:移动业务正扭亏。
公司表示,零件供应短缺和成本上涨将继续构成短期挑战。
今天给我们考核,没有以前卖多少量,卖多少营业额。
在巨头争相入局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联想的优势何在?
从中国最大的PC生产商到全球最大的生产商,联想走了17年,而丢掉这顶全球桂冠,联想只花了3年。
杨元庆退居幕后传闻竟刺激股价飙涨,联想到底怎么了?
联想还是柳老爷子说了算,杨是柳老爷子路线忠实的执行者。
当一个错误令你公司赚64亿到亏9.92亿,还能不后悔吗?
杨元庆笑称被网红也说明“联想没有被BAT完全边缘化”。
对于联想的发展,我是长期的批评者,几乎延绵20年。
杨元庆还有资格继续领导联想集团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新浪财经讯“201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5日-6日在北京举行。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出席并演讲。 在谈到影响企业变革的因素时,柳传志表示,由于我国历来的“大政府”传统,因此政策法规对企业有重大影响,企业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两者待遇有很大
  蔡恩泽
联想集团2017年第一财季业绩公告显示,净利润为-72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68亿美元,由盈转亏。这一季,联想个人电脑、移动和数据中心三大业务表现都很乏力,个人及平板电脑合计销量同比下跌7%至1450万部。据行业估计,联想本财季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同比下跌0.6个百分点至20.4%。而其老对手惠普今年前两季计算机出货量都将联想甩在身后,四年后夺回了全球PC生产商老大地位。
联想收购IBM之后,由于整合得力,几年来一直是全球PC市场王者,但惠普铆足了劲追赶联想,一次危机公关让惠普化危为机。惠普公开承认暗影精灵III代PLUS游戏本电脑宣传材料中散热管数量标注失真的错误,提供了两份让人倍感惊讶的赔偿方案供用户选择:一是,用户可选择保留并继续使用产品,惠普提供购买产品所实际支付价款三倍的人民币补偿及额外价值500元补偿;二是,用户也可退货。惠普将在收到所退回产品后一次性全额退还所购买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款,并提供购买产品所实际支付价款三倍的人民币补偿。这让惠普在用户中赢得了更好的口碑。
早期惠普的销售人员认为,将产品卖给客户便完成了销售过程。但现在惠普中国区消费电脑事业部总经理范子军提出的要求是,用户购买了惠普产品后还能推荐给别人才算完成了销售过程。在产品路线方面,惠普更多面向年轻群体,开发了多款轻薄笔记本和游戏笔记本,设计理念和格调越来越超前。为了更贴近用户,惠普会找在校大学生调研实际使用需求,像暗影精灵II笔记本几乎就是按游戏玩家的需求设计的。
联想全球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Rod Lappin承认,PC与服务器业务过度整合,导致从IBM收购来的x86服务器业务销售额下滑。换句话说,让现有的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而PC销售人员并未掌握合适的技能与客户,是联想PC业务下滑的主因。
三年前,联想如愿以偿地把摩托罗拉迎娶进门,但坊间对此次并购的价值有所怀疑,认为摩托罗拉从谷歌转投联想,兴许是联想的累赘。如今事实已作了活生生的注释。联想月期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降低67%,减至9800万美元。其中以智能手机为支柱的移动业务销售额降低23%,亏损1.12亿美元。
当初联想并购摩托罗拉,不仅显示其在走向国际化市场进程中运用并购手法日趋娴熟老到,联想手机也因这次并购打开了欧美市场通道。但昂扬的情怀和良好的愿望毕竟不能当成市场竞争力,联想手机光看到摩托罗拉的金字招牌,却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错失了两大渠道战略机遇期。
第一次是移动互联网渠道风生水起。日,小米手机新一轮在线预售,10万台手机6分零5秒内售罄,简直就是秒杀的速度。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更借助移动互联网渠道狂飙突进。华为也意识到这一点,后来居上。对比之下,联想却有点“木讷”,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谁的脚步稍有迟疑,落后是必然的。2015年联想手机跌出了国内排行榜前10名。
第二次是线下渠道重新发力。2016年,OPPO和ViVO凭借线下渠道的多年积累、苦心经营一跃而跻身前三名。OPPO凭借7840万台销量夺得国产手机头把交椅,ViVO则以6920万台销量排名第三。这两家厂商在运营模式上非常相似,线下店面分布的广度、深度用“瞠目结舌”形容毫不夸张。相比而言显得零落的联想线下店铺被淹没在茫茫市场中,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14.1%,骤降到2016年的1.6%。
而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的高管变动,又把联想推到了风口浪尖。2013年,联想集团运作系统主管、高级副总裁刘军升任移动业务集团(MBG)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被寄予厚望,可他三年后却挂冠而去了。2015年,联想移动宣布刘军不再负责MBG,由陈旭东接任。2016年,陈旭东的位置又被乔建取代。联想手机高层如此频繁更替,以致战略谋划缺乏连续性,战略方向变得飘忽不定。
或许,这就是战略转型的代价。至少联想掌门人杨元庆对业绩波动很淡定:“如果不是脱了几层皮的转型,那就不叫转型。”“如果我们不是投资三波战略,原本可以交出很好的财报,但是为了变革我们没有犹豫。”今年4月,杨元庆制定了联想集团的三波战略,即电脑领域、手机业务和新型的智能设备和“设备+云”的模式,后者是联想未来的重点。按杨元庆的预期,下半年外界应能看到联想转型的成效:“智能手机将会进入扭亏为盈的轨道。”
基于以PC起家的联想在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领域的转型并没能抢占到好位置,杨元庆这次强调的是:“AI是信息产业的未来,联想已经赌上身家性命去押注AI。联想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优势,会全力以赴。”
有人说联想已步入“中年危机”,今年将是打翻身仗的关键之年。现在就看杨元庆这次战略布局能否扭转局面了。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界面新闻 张译予
联想集团(0992.HK)出乎意料的亏损引发了市场关注。不仅股价接连下跌,还遭多家投行集体“看空”。
上周五(8月18日),联想集团公布了其截至日的第一财季报告。报告显示,当季联想集团的营收为100.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8.16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毛利为13.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09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联想集团的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则为录得溢利1.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5亿元)。
面对意料之外的亏损结果,联想集团股价也随之走低。第一季财报发布当日,联想集团股价便下跌3.39%。本周一(8月21日)继续下跌,跌幅为2.63%。今日,联想集团股价又再次收阴,盘中最大跌幅达3.38%,创下今年新低,收盘报4.36港元,跌1.8%。
多家投行机构与分析师们集体下调了联想集团的目标价。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首季意外取得亏损,市场关注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利润率或进一步下跌,因产品均价提升但销量持平,加上零件成本上升,令税前利润率同比自5.3%下跌至4.2%。该行将联想税前利润率长期预测自4.7%下调至4.4%,维持“沽售”评级,同时下调财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55%、43%及40%,目标价相应自3.6港元下调至3港元。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2018财年首季盈转亏取得7200万美元亏损,而该行及市场分别预期取得3500万美元盈利及3300万美元盈利,主要由于经营开支比率达13.7%,较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2.4%及13.2%走高,导致取得600万美元经营亏损所致。该行预期,公司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港元降至4.7港元。
美银美林在报告中表示,下调联想集团目标价,由4.1港元降至3.6元,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事实上,联想集团之前让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重获新生。而今押注的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或许是其日后发展的方向,不过,从目前看来,联想放手豪赌的结局并不明朗。
财报显示,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下跌11%至9.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亿元),税前经营亏损为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1亿元)。而该业务一年前的营收同比增长1%为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41亿元),税前亏损为6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换言之,这一年,联想集团数据中心业务亏损大幅加大,比去年同期扩大78%,这一幅度远远超过了营收下滑的比率。
中金公司分析师钱凯表示,联想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创造新产品和服务,但这在传统上并非该公司的强项。钱凯表示。他对联想的股价目标是3.2港元,比目前低27%。“联想更像是一家贸易公司而不是创新者。”
  麦格理:降联想集团(00992)评级至“中性” 目标价下调至4.7元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0财年首季盈转亏取得7200万美元亏损,较该行及市场分别预期取得3500万美元盈利及3300万美元盈利为低,主要由于经营开支比率达13.7%,较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2.4%及13.2%为高,导致取得600万美元经营亏损所致。
该行预期,公司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元降至4.7元。
麦格理又预期,个人电脑业务方面,由于季节性因素及公司在市场有领先地位,预期第二财季税前利润率上升可能性将较下跌为高:移动业务方面,管理层维持下半财年扭亏的预测,该行预料随着新产品推出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财年税前利润率预计也将取得改善。
  汇丰:削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至4.5元 维持“持有”
汇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00992)于2018财年第一季表现是负面惊喜,出现净亏损7200万美元,远逊于该行及市场预期,主要因为毛利润疲弱。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汇证第一季的个人电脑业务销售55-60%来自商业市场,由于以合约形式交易,联想较少弹性调整价格及反映元件费用提升,所以对毛利润有负面影响。
该行预料,联想集团将会集中改变产品组合子扩张平均售价,以减轻零件价格的波动,以上调整将会令联想个人电脑业务于未来两个季度的税前利润率低于5%水平。
汇证指出,期内联想的手机及伺服器业务好转,集团目标于2018财年第三季手机业务收支平衡的目标不变。同时,企业伺服器需求低迷,联想于北美及新兴国家的商业市场有正面增长,集团目标于未来1.5年至2年将伺服器业务扭亏。
汇证维持予联想集团“持有”评级,但是目标价由4.7元下调至4.5元。另外,下调2018及19财年盈利预测28%及9%。
  华为如日中天,联想(03396.HK)却在H股传来再次亏损的“坏消息”。这种强烈反差让柳传志与杨元庆难免尴尬。
8月18日,联想发布截至日的第一财季报告。财报显示,营收10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集团亏损7200万美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
面对这份一季报,诸多媒体解读为联想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亏损。事实上,这是联想2015财年以来“第二次陷入亏损”。需要观察的是,这一次是不是持续性亏损?
“再次亏损”的囧局
联想究竟发生了什么?
8月19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内存芯片成本上涨正全面削弱主要业务的利润,有些产品已涨价超过一年。联想难以将成本上涨压力转移给客户,因为多数大客户的价格都被长期合同锁定了。
“正因为出现了二次亏损,所以联想的问题看来比预料的更加严重,说不定会出现持续性的下滑。杨元庆必须尽快扭转亏损,否则后果越来越严重。”一位分析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
截至日的第一财季,受产品供应限制而导致零件成本增加的影响,本集团毛利同比下跌11%至13.65亿美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
其中,联想PC出货量同比下滑6%,而全球平均降幅为3%。联想的PC营收为70亿美元,同比持平。
从具体业务层面来看,联想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跌了6%达到1240万部,再加上整个零部件成本的上升,严重削弱了这部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最大的问题出在数据中心业务上。本财季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下跌11%至9.71亿美元,税前经营亏损为1.14亿美元。相比之下,一年前该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为11亿美元,税前亏损为6400万美元。也就是在一年后,数据中心业务亏损大幅加大,甚至比去年同期扩大78%(增加了5000万美元亏损),远超营收下滑。
症结到底在哪里?
杨元庆对此解释称,“发展新业务并不容易,建立数据业务基础需要一定时间,大家都要有耐心,预计两年内可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业界对于联想2016年的“巨亏”损记忆犹新。联想于2016年5月底发布2015/16财年数据,公司遭遇巨额亏损,净亏损额为1.2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8.4亿),而2014年同期盈利8.29亿!2015年营收增长停滞,而且减少了3%。
这是联想在2008财年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年度亏损。在此之前,联想于2014年10月,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事实上,收购摩托罗拉和IBM让联想债台高筑。据彭博社报道,联想在2020年前需要偿还30亿美元的债务。不少分析人士怀疑,联想是否有充足资金和创新性战略来扭转这一业绩颓势?
显然,联想正重新陷入亏损的囧局,业务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再加上长期的利息压力,联想的日子确实越来越难熬。
杨元庆为何高喊“保护利润率”?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在本财季联想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再度表示,联想要保护利润率,而且主动放弃一些低价值/低利润的订单。
“为了保护利润率,联想将更多地专注于快速增长的高端产品,如针对游戏玩家和千禧一代量身打造PC产品。”杨元庆说。
之前,联想已经放弃了一些低利润率业务,如与谷歌Chromebook的合作。联想还表示,如果零部件成本继续上涨,将考虑提高产品售价。
一位IT业界人士对此大惑不解。该人士指出,联想集团当下“三大业务”均面临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如果要将利润率放在优先位置,放弃低价值订单,那么以低端产品发家的联想又如何冲杀市场呢?
联想过往季度业绩表现
联想集团2017年6月止季度市场表现
从财报看,联想PC和智能设备业务营收同比上升0.2%至70.05亿美元。虽然主动舍弃低价值/低利润订单,这让联想PC的平均单价同比实现了7%的提升,但是PC总体营业额却未能带来增长。上述数据显示,联想PC业务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仅增长了0.2%。
综合梳理财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联想的业务颓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联想PC业务刚失去全球第一大PC品牌,被惠普取而代之,失去这个位置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笔记本与第一位差距越拉越大。TrendForce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笔记本出货量惠普继续保持第一,出货量925万台。联想排第二名,出货量805万台,市场份额20.1%,较第一季度仅增长0.3%。联想笔记本业务陷入停滞不前,导致联想笔记本销量占比逐渐降低。
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的弊端。联想全球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Rod Lappin表示,PC与服务器业务过度整合,导致从IBM收购来的x86服务器业务销售额下滑。换句话说,让现有的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而PC销售人员并没有掌握合适的技能与客户,这是自家PC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
华为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超越了联想。一季度Gartner数据显示,华为服务器出货量超越了联想。而本财季联想服务器营收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下滑11%,在销售额方面很可能被华为超越。
在中国市场,联想PC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对手都是华为和小米,这两个企业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后均推出了自己的PC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企业都有意加大进攻国内PC市场。
虽然联想猛将刘军已经回归国内市场,但是迅速攫取市场份额,自然不能以利润为优先;而且,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允许联想以这种高利润的策略应对竞争对手挑战。
关键问题在于,下半年在刘军的领导下,联想如何给国内的PC和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变化?联想能在下半年扭转亏损的局面吗?
“联想抠门”:研发投入不及华为1/10
在华为等国内IT龙头企业高歌猛进之际,老牌联想却逆风下行,陷入亏损泥潭。其中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IT业界似乎从研发投入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并赐予一个新雅号——“抠门的联想”。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最近10年以来,联想在研发方面的总投入不及华为的1/10。
根据2017年一季报,联想在当期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至6.65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64%。
联想公司表示,销售费用的提高是增加广告和宣传费用所致。然而,联想当期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至2.92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
这一数据表明,联想的研发费用在减少;颇蹊跷的是,销售费用反而在增加,而且销售费用明显高于研发费用。“看上去联想似乎不再注重技术研发。”有关人士感叹。
事实上,联想“不注重”研发早有体现。在财年,联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21亿美元、14.91亿美元、13.62亿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3.32%、3.16%,已经是联想近十年来最高的研发支出占比。
对比华为,华为在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0亿元、764亿元,研发支出占比分别12.8%、14.6%。
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为68.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460亿元),远少于华为2016年一年的研发费用。
此外,联想的当期存货同比上升18.91%至31.78亿美元,占资产比例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至37.07%。这也表明,销售费用快速增加的同时,销售量并非增加,存货反而大幅上升。
这些财务数据显示,联想运营状况有“非良性循环”的趋势,很有可能缺乏对营销和研发的平衡。
对比华为与联想的两种模式,背后是胆量和气魄的不同。最初,华为走的与联想相似的路线,都是贸工技路线。
但是后来,因为任正非的超人胆量和气魄,他做了大胆决定,让华为走上技术驱动路线,也注定了两者的区别。
柳传志曾说,“像任正非,像华为,确实走出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这点我觉得我们做不了,这点是他的长项。华为确实把技术铺在前头,敢于用大量的投入去走,确实在全国获得了成功,他的胆量和气魄是我所没有的。”
  美银美林:降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至3.6元 评级“跑输大市”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下调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由4.1元降至3.6元,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报告称,公司毛利率受部件成本上升及价格压力所拖累,数据中心业务仍然疲弱,故分别下调对公司财政年度盈利预测13%及6%,反映对公司数据中心经营开支增及更弱的个人电脑盈利能力。
报告称,联想截至6月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跌8%,为过去4至5年间首次跑输同业。伺服器业务方面,管理层预计盈利恢复需要多季时间,因需重建企业伺服器市场服务网络,以及投放更多资源研发。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报告称联想出货量同比已稳定,但业务在欠缺规模效应及部件成本上升下仍取得亏损。该行预计出货量会在9月有改善,但苹果iPhone8推出后及其他旧板本手机降价,预计会影响联想手机的销量。
  多家大行发表报告,更新对联想集团(00992)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联想集团(00992-HK)首季度明显令市场人士失望,现报4.39元,跌0.17元,跌幅3.728%,股价创52周新低。成交量9020万股,涉资3.99亿。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大行亦不看好联想,摩根大通指出联想的移动业务要在下半年止蚀机会不大,又看淡联想现财年下半年表现,予联想目標价为4.2元,评级为‘中性’。
麦格理预期,联想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元降至4.7元。
此外,小摩降其目标价至4元 评级“中性”。野村维持其“中性”评级。
上周五,联想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现财政年度首季业绩,期內录得7200万美元亏损,转盈为亏,收入为100.12亿美元,按年持平。
  界面新闻 张译予
联想集团(0992.HK)出乎意料的亏损引发了市场关注。不仅股价接连下跌,还遭多家投行集体“看空”。
上周五(8月18日),联想集团公布了其截至日的第一财季报告。报告显示,当季联想集团的营收为100.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8.16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毛利为13.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09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联想集团的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则为录得溢利1.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5亿元)。
面对意料之外的亏损结果,联想集团股价也随之走低。第一季财报发布当日,联想集团股价便下跌3.39%。本周一(8月21日)继续下跌,跌幅为2.63%。今日,联想集团股价又再次收阴,盘中最大跌幅达3.38%,创下今年新低,收盘报4.36港元,跌1.8%。
多家投行机构与分析师们集体下调了联想集团的目标价。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首季意外取得亏损,市场关注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利润率或进一步下跌,因产品均价提升但销量持平,加上零件成本上升,令税前利润率同比自5.3%下跌至4.2%。该行将联想税前利润率长期预测自4.7%下调至4.4%,维持“沽售”评级,同时下调财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55%、43%及40%,目标价相应自3.6港元下调至3港元。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2018财年首季盈转亏取得7200万美元亏损,而该行及市场分别预期取得3500万美元盈利及3300万美元盈利,主要由于经营开支比率达13.7%,较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2.4%及13.2%走高,导致取得600万美元经营亏损所致。该行预期,公司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港元降至4.7港元。
美银美林在报告中表示,下调联想集团目标价,由4.1港元降至3.6元,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事实上,联想集团之前让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重获新生。而今押注的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或许是其日后发展的方向,不过,从目前看来,联想放手豪赌的结局并不明朗。
财报显示,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下跌11%至9.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亿元),税前经营亏损为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1亿元)。而该业务一年前的营收同比增长1%为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41亿元),税前亏损为6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换言之,这一年,联想集团数据中心业务亏损大幅加大,比去年同期扩大78%,这一幅度远远超过了营收下滑的比率。
中金公司分析师钱凯表示,联想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创造新产品和服务,但这在传统上并非该公司的强项。钱凯表示。他对联想的股价目标是3.2港元,比目前低27%。“联想更像是一家贸易公司而不是创新者。”
  麦格理:降联想集团(00992)评级至“中性” 目标价下调至4.7元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0财年首季盈转亏取得7200万美元亏损,较该行及市场分别预期取得3500万美元盈利及3300万美元盈利为低,主要由于经营开支比率达13.7%,较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2.4%及13.2%为高,导致取得600万美元经营亏损所致。
该行预期,公司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元降至4.7元。
麦格理又预期,个人电脑业务方面,由于季节性因素及公司在市场有领先地位,预期第二财季税前利润率上升可能性将较下跌为高:移动业务方面,管理层维持下半财年扭亏的预测,该行预料随着新产品推出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财年税前利润率预计也将取得改善。
  汇丰:削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至4.5元 维持“持有”
汇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00992)于2018财年第一季表现是负面惊喜,出现净亏损7200万美元,远逊于该行及市场预期,主要因为毛利润疲弱。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汇证第一季的个人电脑业务销售55-60%来自商业市场,由于以合约形式交易,联想较少弹性调整价格及反映元件费用提升,所以对毛利润有负面影响。
该行预料,联想集团将会集中改变产品组合子扩张平均售价,以减轻零件价格的波动,以上调整将会令联想个人电脑业务于未来两个季度的税前利润率低于5%水平。
汇证指出,期内联想的手机及伺服器业务好转,集团目标于2018财年第三季手机业务收支平衡的目标不变。同时,企业伺服器需求低迷,联想于北美及新兴国家的商业市场有正面增长,集团目标于未来1.5年至2年将伺服器业务扭亏。
汇证维持予联想集团“持有”评级,但是目标价由4.7元下调至4.5元。另外,下调2018及19财年盈利预测28%及9%。
  华为如日中天,联想(03396.HK)却在H股传来再次亏损的“坏消息”。这种强烈反差让柳传志与杨元庆难免尴尬。
8月18日,联想发布截至日的第一财季报告。财报显示,营收10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集团亏损7200万美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
面对这份一季报,诸多媒体解读为联想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亏损。事实上,这是联想2015财年以来“第二次陷入亏损”。需要观察的是,这一次是不是持续性亏损?
“再次亏损”的囧局
联想究竟发生了什么?
8月19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内存芯片成本上涨正全面削弱主要业务的利润,有些产品已涨价超过一年。联想难以将成本上涨压力转移给客户,因为多数大客户的价格都被长期合同锁定了。
“正因为出现了二次亏损,所以联想的问题看来比预料的更加严重,说不定会出现持续性的下滑。杨元庆必须尽快扭转亏损,否则后果越来越严重。”一位分析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
截至日的第一财季,受产品供应限制而导致零件成本增加的影响,本集团毛利同比下跌11%至13.65亿美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
其中,联想PC出货量同比下滑6%,而全球平均降幅为3%。联想的PC营收为70亿美元,同比持平。
从具体业务层面来看,联想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跌了6%达到1240万部,再加上整个零部件成本的上升,严重削弱了这部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最大的问题出在数据中心业务上。本财季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下跌11%至9.71亿美元,税前经营亏损为1.14亿美元。相比之下,一年前该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为11亿美元,税前亏损为6400万美元。也就是在一年后,数据中心业务亏损大幅加大,甚至比去年同期扩大78%(增加了5000万美元亏损),远超营收下滑。
症结到底在哪里?
杨元庆对此解释称,“发展新业务并不容易,建立数据业务基础需要一定时间,大家都要有耐心,预计两年内可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业界对于联想2016年的“巨亏”损记忆犹新。联想于2016年5月底发布2015/16财年数据,公司遭遇巨额亏损,净亏损额为1.2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8.4亿),而2014年同期盈利8.29亿!2015年营收增长停滞,而且减少了3%。
这是联想在2008财年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年度亏损。在此之前,联想于2014年10月,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事实上,收购摩托罗拉和IBM让联想债台高筑。据彭博社报道,联想在2020年前需要偿还30亿美元的债务。不少分析人士怀疑,联想是否有充足资金和创新性战略来扭转这一业绩颓势?
显然,联想正重新陷入亏损的囧局,业务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再加上长期的利息压力,联想的日子确实越来越难熬。
杨元庆为何高喊“保护利润率”?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在本财季联想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再度表示,联想要保护利润率,而且主动放弃一些低价值/低利润的订单。
“为了保护利润率,联想将更多地专注于快速增长的高端产品,如针对游戏玩家和千禧一代量身打造PC产品。”杨元庆说。
之前,联想已经放弃了一些低利润率业务,如与谷歌Chromebook的合作。联想还表示,如果零部件成本继续上涨,将考虑提高产品售价。
一位IT业界人士对此大惑不解。该人士指出,联想集团当下“三大业务”均面临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如果要将利润率放在优先位置,放弃低价值订单,那么以低端产品发家的联想又如何冲杀市场呢?
联想过往季度业绩表现
联想集团2017年6月止季度市场表现
从财报看,联想PC和智能设备业务营收同比上升0.2%至70.05亿美元。虽然主动舍弃低价值/低利润订单,这让联想PC的平均单价同比实现了7%的提升,但是PC总体营业额却未能带来增长。上述数据显示,联想PC业务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仅增长了0.2%。
综合梳理财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联想的业务颓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联想PC业务刚失去全球第一大PC品牌,被惠普取而代之,失去这个位置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笔记本与第一位差距越拉越大。TrendForce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笔记本出货量惠普继续保持第一,出货量925万台。联想排第二名,出货量805万台,市场份额20.1%,较第一季度仅增长0.3%。联想笔记本业务陷入停滞不前,导致联想笔记本销量占比逐渐降低。
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的弊端。联想全球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Rod Lappin表示,PC与服务器业务过度整合,导致从IBM收购来的x86服务器业务销售额下滑。换句话说,让现有的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而PC销售人员并没有掌握合适的技能与客户,这是自家PC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
华为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超越了联想。一季度Gartner数据显示,华为服务器出货量超越了联想。而本财季联想服务器营收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下滑11%,在销售额方面很可能被华为超越。
在中国市场,联想PC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对手都是华为和小米,这两个企业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后均推出了自己的PC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企业都有意加大进攻国内PC市场。
虽然联想猛将刘军已经回归国内市场,但是迅速攫取市场份额,自然不能以利润为优先;而且,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允许联想以这种高利润的策略应对竞争对手挑战。
关键问题在于,下半年在刘军的领导下,联想如何给国内的PC和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变化?联想能在下半年扭转亏损的局面吗?
“联想抠门”:研发投入不及华为1/10
在华为等国内IT龙头企业高歌猛进之际,老牌联想却逆风下行,陷入亏损泥潭。其中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IT业界似乎从研发投入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并赐予一个新雅号——“抠门的联想”。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最近10年以来,联想在研发方面的总投入不及华为的1/10。
根据2017年一季报,联想在当期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至6.65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64%。
联想公司表示,销售费用的提高是增加广告和宣传费用所致。然而,联想当期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至2.92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
这一数据表明,联想的研发费用在减少;颇蹊跷的是,销售费用反而在增加,而且销售费用明显高于研发费用。“看上去联想似乎不再注重技术研发。”有关人士感叹。
事实上,联想“不注重”研发早有体现。在财年,联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21亿美元、14.91亿美元、13.62亿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3.32%、3.16%,已经是联想近十年来最高的研发支出占比。
对比华为,华为在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0亿元、764亿元,研发支出占比分别12.8%、14.6%。
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为68.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460亿元),远少于华为2016年一年的研发费用。
此外,联想的当期存货同比上升18.91%至31.78亿美元,占资产比例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至37.07%。这也表明,销售费用快速增加的同时,销售量并非增加,存货反而大幅上升。
这些财务数据显示,联想运营状况有“非良性循环”的趋势,很有可能缺乏对营销和研发的平衡。
对比华为与联想的两种模式,背后是胆量和气魄的不同。最初,华为走的与联想相似的路线,都是贸工技路线。
但是后来,因为任正非的超人胆量和气魄,他做了大胆决定,让华为走上技术驱动路线,也注定了两者的区别。
柳传志曾说,“像任正非,像华为,确实走出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这点我觉得我们做不了,这点是他的长项。华为确实把技术铺在前头,敢于用大量的投入去走,确实在全国获得了成功,他的胆量和气魄是我所没有的。”
  美银美林:降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至3.6元 评级“跑输大市”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下调联想集团(00992)目标价,由4.1元降至3.6元,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报告称,公司毛利率受部件成本上升及价格压力所拖累,数据中心业务仍然疲弱,故分别下调对公司财政年度盈利预测13%及6%,反映对公司数据中心经营开支增及更弱的个人电脑盈利能力。
报告称,联想截至6月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跌8%,为过去4至5年间首次跑输同业。伺服器业务方面,管理层预计盈利恢复需要多季时间,因需重建企业伺服器市场服务网络,以及投放更多资源研发。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报告称联想出货量同比已稳定,但业务在欠缺规模效应及部件成本上升下仍取得亏损。该行预计出货量会在9月有改善,但苹果iPhone8推出后及其他旧板本手机降价,预计会影响联想手机的销量。
  多家大行发表报告,更新对联想集团(00992)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汇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00992)于2018财年第一季表现是负面惊喜,出现净亏损7200万美元,远逊于该行及市场预期,主要因为毛利润疲弱。汇证第一季的个人电脑业务销售55-60%来自商业市场,由于以合约形式交易,联想较少弹性调整价格及反映元件费用提升,所以对毛利润有负面影响。该行预料,联想集团将会集中改变产品组合子扩张平均售价,以减轻零件价格的波动,以上调整将会令联想个人电脑业务于未来两个季度的税前利润率低于5%水平。汇证指出,期内联想的手机及伺服器业务好转,集团目标于2018财年第三季手机业务收支平衡的目标不变。同时,企业伺服器需求低迷,联想于北美及新兴国家的商业市场有正面增长,集团目标于未来1.5年至2年将伺服器业务扭亏。汇证维持予联想集团“持有”评级,但是目标价由4.7元下调至4.5元。另外,下调2018及19财年盈利预测28%及9%。
  联想集团(00992-HK)首季度明显令市场人士失望,现报4.39元,跌0.17元,跌幅3.728%,股价创52周新低。成交量9020万股,涉资3.99亿。
联想集团股价走势图。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大行亦不看好联想,摩根大通指出联想的移动业务要在下半年止蚀机会不大,又看淡联想现财年下半年表现,予联想目標价为4.2元,评级为‘中性’。
麦格理预期,联想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元降至4.7元。
此外,小摩降其目标价至4元 评级“中性”。野村维持其“中性”评级。
上周五,联想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现财政年度首季业绩,期內录得7200万美元亏损,转盈为亏,收入为100.12亿美元,按年持平。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称联想集团(财年首季盈转亏取得7200万美元亏损,较该行及市场分别预期取得3500万美元盈利及3300万美元盈利为低,主要由于经营开支比率达13.7%,较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2.4%及13.2%为高,导致取得600万美元经营亏损所致。该行预期,公司经营效益或需较长时间才得以改善,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5元降至4.7元。麦格理又预期,个人电脑业务方面,由于季节性因素及公司在市场有领先地位,预期第二财季税前利润率上升可能性将较下跌为高:移动业务方面,管理层维持下半财年扭亏的预测,该行预料随着新产品推出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财年税前利润率预计也将取得改善。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称,虽然联想集团(00992)移动业务亏损收窄,但数据中心业务或需两年才可达致收支平衡,因此维持其“沽售”评级,并将公司及2020财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3%、7%及2%,以反映上述因素;该行又称,部件成本持续影响毛利率,但相信市场已逐渐消化,目标价由2.6元上调至3.2元。此外,该行预期联想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业务2018财年第二季的毛利率将按季持平在4.2%水平。今财年首季,尽管移动业务收入持平,但由于产品组合改善,税前亏损按季减少5100万美元,管理层预期将于下半财年达致收支平衡,并认为印度市场将是主要增长引擎。
  当前西安与其他城市相比,优势明显。首先是西安市领导表现出的追求和实干,其次是西安所具有的工业基础和深挖的潜力,第三点是突出的科技力量,第四点是地理位置优越。这是西安当前发展的优势。
西安当前要突出做好两件事:
其一,要吃好碗里的饭。即如何把科技力量和现有的传统行业结合,形成创新驱动,以形成巨大生产力。西安的传统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一定要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突破,形成自己强大的科技队伍,转化成生产力。
其二,准备锅里的饭。如果对5到10年形成的创新趋势不提前部署,又将处于落后形势。
西安深挖潜力的突破口在于国企机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西安国企实力雄厚,但如果国企不进行深化改革,从机制上进行股权所有制的变革,那么企业也很难形成真正的科技创新。
对创新创业企业来说,陕西要加强对直接融资的重视,借贷融资本身成本很大。地方政府一定要重视对创业者在融资方面的支持。联想控股目前主要在做的就是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首先是帮助企业融资,其次是帮企业进行机制改革,第三是为企业进行上下游对接,最后是帮企业在管理水平上进行提高。
以前联想在西安做的投资并不多,联想希望以后在西安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回顾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中国的企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经历了太多太多,其中不少企业也通过植根于中国,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巨头,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中国的计算机的摇篮中关村,也不能不提从中关村走出来的联想集团,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走向世界的联想已经成长成为一个规模巨大互联网巨头。然而,今天联想的情况似乎不太乐观,8月18日上午,联想发布了截至日的第一财季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营收为10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200万美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至13.6%。但是仔细研究联想财报中的一些具体的业务,我们能够发现,其实联想财报中的亮色才是我们管中窥豹、明白其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有几个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的盈利关键点平均单价比去年提升了7.8%。二是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推出了以ThinkSystem和ThinkAgile为代表的全新产品系列,在数据中心业务的带动下,营业额环比提升了14%,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都实现了增长。三是移动业务营业额和盈利能力实现了增长,其中Moto Z手机是其中的亮色,代表着联想手机业务转型的一种趋势。结合这些财报中的亮点和其掌门人杨元庆提出的“三波战略”,联想的一些布局也就变得逐渐明朗起来了,这才是联想的转型升级之路:一、数据背后隐藏着什么?今天上午当联想的财报一公布的时候,市场上唱衰联想之声四起。瀚哥认真看了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分析文章,但是,瀚哥却觉得如果仅仅盯着联想财务数据的一些亏损就说一家互联网的软硬件巨头不行了,似乎也太过草率。我们不妨具体分析,从联想的具体业务层面来看,联想的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基本同比持平,其业务收入为70.05亿元,其中联想的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下跌了6%达到1240万部,再加上整个零部件成本的上升,最终的结果就导致了联想亏损的出现。当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明眼的朋友可能就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其生产经营状况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其行业周期的影响,个人电脑业务作为一个早已成熟的产业类型,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正在进入一个从高速向中高速乃至于中速增长的换挡阶段,不仅是联想,基本上同行业的其他的PC产品生产巨头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销量下滑的冲击,这是在上网终端逐渐多元化的环境中必然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中作为行业霸主的联想想要独善其身有些困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在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上保持了与前期持平的70.05亿美元的收入其实是颇为不易的事情。再者说,我们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家公司的季报或者半年报出现亏损其实都是常事,因为很多的产品或者业务发展需要一个周期,往往在一个季度等较短的时间周期中是难以在财报上体现出来,所以仅仅凭借一份季报就说联想不行了,似乎有些哗众取宠、言过其实的嫌疑。我们不妨透过现象看本质,除去一些纯粹数据层面的表象,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联想的转型升级之路到底走的如何?二、联想的转型升级之路到底是怎么走的?我们之前说了,一季报的财报有些浮亏其实不能代表任何的问题,但是面对着全世界个人电脑市场的整体下行趋势,作为一家企业的联想也的确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瀚哥曾经专门写过,一个企业面对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大趋势,想要逆周期而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启动自己的第二曲线,在原先的主营业务之外,开辟出其他的领域,让企业从单一的业务模式,走向多元化多条腿走路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整体业务的提升。一是以传统PC业务为支撑,成为整个业务转型的基础支点。在PC市场整体大势下行的背景下,如果再去盲目固守所谓的主营业务明显是一种故步自封的行为,所以联想能够看到其正在用主营PC业务作为支点,舍弃了原先不赚钱的Chromebook等低利润业务,不断提升主营PC业务的平均单价,从而为实现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准备。可以看出,联想在电脑领域的思路就是下调低利润产品在其业务中的占比,主要发展例如游戏电脑等高利润高增长产品的占比,从而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二是不断扩大移动业务、数据业务的发展水平。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产品正成为大多数人的数字器官,在这方面联想之前走了一些弯路,但是自从Moto加入联想手机阵营之后,联想的智能手机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得了市场话语权,在其财报中明显可以看到拉美市场增速高达50%以上,欧洲市场增速达到了137%,这种发展速度正在让联想的智能手机产品成为其重要的新增长极。与此同时,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也在快速发展,通过收购了IBM的System x,从而奠定了在数据产品中联想市场地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加速到来,数据类产品无疑将会是一个强劲的业绩支撑点。三是为用户,无论是消费用户还是商业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设备+云”,并在后端建立更加智能的“基础设施+云”。如果说传统业务是联想转型的基础的话,移动业务和数据业务就是联想增长的支撑双翼,但是真正要推动联想实现转型升级,光有这些还不够,未来云端业务才是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联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人工智能与云端业务的发展,在上个月联想召开的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展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的云端创新成果,可以相信,只有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智能云才是联想整个谋篇布局的关键。所以,深入分析联想财报后我们才能发现,联想的所谋很大,而现在的浮亏不过是最上面的一层迷雾而已,拨开迷雾才是联想真正的布局,所以看企业的发展不能仅看当下的时点,而是需要看整个企业发展方向,这才是阅读财报的核心。
  8月18日早上,联想集团(00992.HK)发布了2017年第一财季(4月1日至6月30日)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联想营业收入为100.12亿美元,同比下跌0.44%,若排除汇率因素影响,同比增加1%;毛利率同比下跌1.7个百分点至13.6%;净利润为-72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68亿美元,由盈转亏。
受此消息影响,8月18日联想集团以4.63港元开盘,跌1.91%。收盘价为4.56港元,跌3.39%。
研发费用下降,销售费用提高
根据2017年一季报,联想在当期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至6.65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64%。
联想公司表示,销售费用的提高是增加广告和宣传费用所致。
然而,联想在当期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至2.92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
研发费用减少,销售费用增加,而且销售费用明显高于研发费用。看上去似乎联想不再注重研发。
而事实上,联想“不注重”研发早有体现。
在财年,联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21亿美元、14.91亿美元、13.62亿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3.32%、3.16%,已经是联想近十年来最高的研发支出占比。
对比华为,华为在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0亿元、764亿元,研发支出占比分别12.8%、14.6%。
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为68.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460亿元),远少于华为2016年一年的研发费用。
此外,联想在当期的存货同比上升18.91%至31.78亿美元,占资产比例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至37.07%。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财务数据显示出联想运营状况有非良性循环的趋势,很有可能缺乏对营销和研发的平衡。
三大业务表现乏力
公告显示,联想集团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同比上升0.2%至70.05亿美元,占比约70%。然而该业务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1%至2.91亿美元,税前利润率同比下跌1.14个百分点至4.15%。
从销量来看,联想的个人及平板电脑合计销量同比下跌7%至1450万部,超过市场下跌幅度(3%);据行业估计,联想在本财季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同比下跌0.6个百分点至20.4%。
IDC和Gartner2017年的PC报告也显示,惠普第一、二季度的计算机出货量都超过了联想,重新夺回了全球最大PC生产商的称号,这也是联想自2013年后第一次跌至第二位。
移动业务的收入同比上升2%至17.46亿美元,占比约17%。该业务税前利润为-1.29亿美元,同比减亏0.34亿美元,税前利润率同比上升2.16个百分点至-7.39%。
从销量来看,联想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上升1%至1131万部,与市场持平;据行业估计,联想在本财季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3.2%,与去年同期持平。
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至9.71亿美元,占比约10%。然而该业务税前利润为-1.14亿美元,同比增亏0.83亿美元,税前利润率同比下降8.89个百分点至-11.74%。
可以发现,联想三大业务中除了移动业务和去年同期持平,个人电脑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和税前利率都有明显下降。
联想表示,这是受到零件短缺和成本上涨、竞争激烈的影响,并且未来仍将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那么,未来联想的业绩是否还会继续下滑?面对这些挑战,联想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对此,记者多次致电联想集团投资者关系处,但一直无人接听。
唐欣指出,未来业绩下滑是大概率事件。联想要想克服这些挑战,要么收缩产品线、削减成本、专注于高盈利业务板块,比如企业IT产品,要么向创新型智能产品转型。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吴鸣洲)
  8月18日,联想集团公布2017/18财年第一季度(日至6月30日)财报。报告期内,联想收入100.1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净亏损72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盈利1.73亿美元。联想预计,零件供应短缺和成本上涨等因素短期内还将为其业务营运带来压力。
对于第一财季的亏损表现,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似乎早有预见。7月20日,在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就曾在大谈联想“三波战略”以及转型计划的同时,直言“转型不脱层皮就不叫转型,联想财报确实不是很好,但这很正常。”
“如果联想不是坚定地落实‘三波战略’,完全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业绩。”在杨元庆的预期中,联想的转型成效将在下半年出现,移动业务更将会扭亏为盈。
具体来看,第一波战略的核心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为70.05亿美元。受到零件短缺和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除税前溢利同比下跌21%至2.91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报告期内,面对全球PC市场萎缩及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联想主动放弃了如Chromebook等低端产品订单,使得个人及平板电脑平均单价同比提升了7%,在销量同比下滑7%至1450万部的前提下,保证了业务收入同比基本稳定。
移动业务方面,业务收入同比上升2%至17.46亿美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17%,税前经营亏损1.29亿美元。报告期内,联想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的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同比上升1%。其中,在中国区以外的收入增长明显,同比上升7.6%至17亿美元,拉丁美洲和西欧的销量分别上升56%和137%。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至9.71亿美元,占本集团整体收入约10%。撇除会计处理衍生的与并购有关的非现金费用,税前经营亏损1.14亿美元。联想表示,收入下滑主要是受转型计划仍在进行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财季,我们在保持稳健业绩的同时,落实了‘三波战略’。”杨元庆认为,“移动业务正在持续改善,在按计划向下半财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迈进,数据中心业务也获得了良好势头,相信这两个新的增长引擎建成就位后,稳定、可持续的业绩将水到渠成。”
不过联想方面在财报中也表示,短期内市场环境仍然充满挑战,尤其是零件供应短缺和成本上涨,预计将继续为其业务营运带来压力。
另据联想方面透露,集团将计划未来4年投资12亿美元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AR/VR等,借此在“设备+云服务”和“基础设施+云服务”中建立创新能力。
但根据第一财季报告显示,该集团的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却有所下滑,为2.92亿美元。而期内经营费用的同比上涨,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出售某些非核心资产所得收益为1.29亿美元和期内增加广告及宣传费用所致。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顶级企业总有些风云故事,有些赢得鲜花掌声,有些让人扼腕!作为颇具市场影响力的科技设备公司,联想集团(00992.HK)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在移动业务连连失利、自主手机品牌全军覆没之后,核心PC业务受到挑战,笔记本市场份额连续两个季度不及惠普。主营业务营收下滑,PC行业前景黯淡,手机业务前途未卜,联想未来路在何方?
笔记本市占输给惠普
PC领域一直是联想业务核心,2016/17财年在营收中的占比为70%。联想PC业务整体上已无往日的风光,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公布数据显示,2017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市场份额与一季度一致,惠普以23.4%的市场占有率再度战胜联想,蝉联第一。
图:2017年二季度笔记本电脑市场
今年二季度联想市占率为20.1%,和惠普的差距不算太大,但季度增长不太好看。数据显示,联想本季度市场份额为20.1%,较上季度的21.3%下降了1.1个百分点,同时付运量按季增长只有0.3%,相比之下,惠普付运量增长幅度为8.5%。惠普之外,戴尔和苹果在第二季付运量增长分别达到21.3%和17.1%,增长势头很猛,联想压力不小。
同行竞争是商场常态,为保持相对优势,联想尝试将PC业务往多元化方向发展。6月发布的2016/17年报数据显示,联想和高增长领域融合的PC业务增长很快,联想游戏计算机增长34%,可拆分计算机增长69%,千禧一代计算机增长219%,Chromebooks增长88%,多元化成效不错,未来重拔头筹也未可知。
竞争可通过策略调整应对,行业整体前景不佳才是联想心头大石。2016/17财年,联想PC业务虽然整体亏损,但全球PC市场表现更差。联想PC销量为5570万部,下跌1%,行业销量跌幅却达到3%;集团个人及平板计算机销量为6660万部,基本持平,而行业同比下跌高达8%。
手机业务前途未卜
经历了PC行业的盛衰,联想将目光转向快速增长的移动市场。2001年,联想进入移动手机市场,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等品牌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行业壁垒重重,联想首战不利,一度想退出手机市场。2008年,联想将手机业务作价1亿美元卖了,但次年又以2亿美元买了回来。联想一卖一买的时间,恰好是乔布斯带着第一代iPhone开启智慧手机时代之后,联想显然是嗅到了智慧手机的机会。
以强大的技术和财力为后盾,联想高调重返手机市场。梳理联想手机业务路线,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过程:1)2010年,推出乐phone,对标iPhone;2)2011年,推出S、P、A多个千元级别机型,希望薄利多销提升市占;3)2014年,推出乐檬和ZUK,打性价比和智能组合牌;4)收购摩托罗拉,推Moto系列,融合品牌和智能,瞄准海外市场。整体来看,联想手机业务缺乏清晰定位,业务核心竞争优势,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图:2017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从2010年的乐phone到现在的Moto系列,联想手机表现让人失望。2017年上半年,国内智慧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中,苹果、三星依然风光,华为、OPPO、vivo受到追捧,联想手机依然籍籍无名。联想自主品牌乐檬和ZUK相继死亡,Moto系列前景不明,手机业务前途未卜。
联想是否英雄末路?
图:联想财务摘要(部分)
同行竞争、策略失误,外加主营产品所在行业走下坡路,联想的手牌越来越坏,营收萎靡不振。2016/17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营收同比下滑4%,为430.35亿美元,其中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下跌均超过两位数,分别为同比下跌10%和11%。此外,撑起营收大半江山的PC业务同比也出现了2%的下跌,为301亿美元。
同行竞争激烈、决策频频失误,PC行业更是前途黯淡。联想三大主营业务全面下滑,最终联想扔出三张底牌有三张谋翻盘。
第一,继续强化个人计算机及智能设备业务(PCSD)。深度挖掘PC业务的价值,瞄准智能、AR等高增长领域,通过多元化融合实现增长;同时将PCSD业务中心从传统产品领域转向消费客户、商用客户及中小企业客户。
第二,打造新业务的核心能力,简化手机业务产品组合。优化成本及统一产品组合为摩托罗拉品牌,以提供单一和更智能化的全球产品组合;目标市场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聚焦主要增长市场,如拉丁美洲和西欧;手机业务盈亏平衡时间预计在财年下半年。
第三,把握‘设备+云服务’时代机遇,加强现有设备和智慧互联的融合。联想集团关注的三大核心领域是智慧设备,智慧云平台和智慧服务;从单纯设备上,转向服务和设备的融合。
联想是否英雄末路,还需时间来验证!
■ &作者|龙缘
■ &编辑|蔡金满
财华社·港股解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港股解码”】
  新浪港股讯 据联想在港交所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公告,未来四年将向人工智能(AI)、物联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领域投资12亿美元。公司还表示,零件供应短缺和成本上涨将继续构成短期挑战。
  【环球网科技报道】北京时间8月17日早间消息,联想高管承认,从IBM收购来的x86服务器业务销售额下滑,是因为联想在重组过程中,将PC与服务器业务“过度整合”所造成。
联想目前的挑战之一,是该服务器业务近半年面临下跌,2017年第一季度甚至首次跌出前三。有媒体认为,销售下滑意味着联想在企业级IT市场行动表现迟缓。
回归到财报数字来看,IBM将x86服务器剥离之前的最后一个周期,也就是2014年第三季度,IBM的服务器营收为23.3亿美元。而在2017年第一季度,IBM的服务器营收达到8.31亿美元,联想为7.315亿美元,两者相加超过15亿美元。然而,简单用IBM以前的营收,减去联想和IBM现在的营收,就会得出约7.5亿美元的差额。
这些钱去哪里了?有人认为是服务器市场萎缩,有人认为是市场竞争。联想最新给出的解释是销售团队的“过度整合”。
联想全球销售&营销高级副总裁Rod Lappin表示,该公司早期曾经让现有的PC销售团队负责销售服务器。因为PC销售团队业绩表现优异,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将服务器和PC销售进行整合,原本被视作一条必胜之路。
关于销售团队的“过度整合”,Rod Lappin进一步解释道,两方业务整合之后,PC销售人员并没有掌握合适的技能或联系人,导致该公司没有与合适的人展开对话,造成销售额下滑。
其实这样的省思,从联想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总裁Kirk Skaugen日前的发言,不难窥见一二。
日前环球网采访Kirk Skaugen时,他表示,“其实在过去我们确实犯了一个错误:无论是渠道方面还是直销方面,我们尝试把PC的销售和服务器的销售融合在一起,这使得服务器所获得的关注度不够。”施浩德指出,联想在今年1月份决定要数据中心拥有自己100%独立的销售团队。
Kirk Skaugen还提到,企业级业务和消费级业务完全不同,以消费产品为例,若在开学学生大促时失利了,等假期大促的时候,又可以把市场赢回来。但是企业级产品,比如说超级计算机,如果失去了一个客户,可能要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再把业务拿回来,而大企业客户的周期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换句话说,PC端与企业级业务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依此可见,联想与IBMx86服务器业务合并之后,因销售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服务器的业绩下滑。
联想最近推出了ThinkSystem服务器和存储器,以及新的ThinkAgile超融合工具,希望加快复苏。同时,联想还组建了专门的数据中心销售和支持团队。Rod Lappin表示,该公司很快就会发布新的ThinkAgile设备。
不过另一方面,联想并未彻底放弃与PC的联系:该公司高管很喜欢引用企业IT开支的市场份额数据,希望整体的市场份额能够使之更容易与客户就服务器业务展开对话。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
杨元庆回应质疑:收购摩托罗拉没有做错
称整合风险在预料之中,正在为智能手机的成功打基础
新京报讯 (记者赵嘉妮)春节刚过,对于“杨元庆是不是合格的联想CEO”的观点引起轩然大波。在刚过去的周末,联想CEO杨元庆在亚布力论坛上回应称,有争议说明有很多人在关心联想。同时表示,收购摩托罗拉没有做错,整合出现的风险在预料之中。
如今的联想以及杨元庆,之所以备受争议,很大程度上是PC时代成为历史、同时移动业务下滑。
截至日的财季,联想出现7.14亿美元净亏损,是六年来首次亏损。
2016年2月初,联想集团公布截至日止第三季度业绩,净利润为3亿美元,但季度营业额为129亿美元,同比下跌8%。其中智能手机总销量达2020万台,同比下跌18.1%。同时,2014年收购的摩托罗拉仍在亏损当中。
对此,杨元庆回应道:“我们一点也不遗憾,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买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很好地填补了联想的空白。要走出去,如果没有专利,产品就没有竞争力。整合过程中的小挫折,都是能够想到的。”
杨元庆还表示,现在联想正在为智能手机业务重复PC所走过的成功道路打基础、正在做准备。但并未阐释其具体的战略实现路径。
杨元庆此前在解读财报时透露,联想要继续控制摩托罗拉业务的成本,另外就是提升摩托罗拉手机的销量,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销量。他同时宣称,在摩托罗拉业务上,联想集团不会牺牲利润去追求单纯的市场份额。
面对这一质疑,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也对杨元庆给予了“力挺”。他表示:“如果我们用2000年的企业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企业比,特别是80年代初的企业进行一些比较,我认为不是很公平。在那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定有一些东西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同时,杨元庆还回应了当年的联想与神州数码的“分家”之事,表示业务拆分是自己一直的主张。
(原标题:杨元庆回应质疑:收购摩托罗拉没有做错)
  新浪财经讯2016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年会于日-21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进行了题为“向时代致敬:我与联想27年”的专场演讲。 主持人李亦非一开口便要杨元庆回应,其卷入的某自媒体发
  是非杨元庆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52岁的联想CEO杨元庆,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有自媒体发文质疑杨元庆在拿着天价年薪的同时,将联想这艘大船带入了“歧途”。
事实上,在联想走向PC之王的坎坷道路上,杨元庆是毫无疑问的功臣。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联想的没落与迟缓,其掌舵人杨元庆也难脱干系。
PC之王的尴尬
在联想走上PC之王宝座的道路上,1989年加入联想的杨元庆功不可没。
柳传志曾说,联想曾经有过三道坎,第一道坎就是在1994年,国外品牌大举进入中国,本土品牌几乎全军崩溃。而就在那一年,联想成立了以杨元庆为首的微机事业部,力挽狂澜救联想于危难之中。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当年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售出4.2万台,跻身于中国市场前三。时年29岁的杨元庆,也因此被冠以“销售奇才”之称。而到了1997年,联想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已经排名第一。
在PC业务立下的汗马功劳逐步确立了杨元庆在联想的地位。
2000年,联想电脑销量达到262万台,再次夺得亚洲(不含日本)销量第一。也就是在那一年,杨元庆从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手中正式接过蓝色的联想大旗。随后,杨元庆出任与神州数码分拆后的新联想集团CEO,核心地位逐步确立。
而在2004年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之后,杨元庆在联想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同年,柳传志卸下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之职,由杨元庆接班。
而十余年后新出炉的联想财报,无疑再度证明了联想全球PC之王的地位。
2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日止的201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财报显示,联想在全球PC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逆势上扬,连续第11个季度占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第一位,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1.6%。
但这份财报也透露出PC业务的全球萎缩状况。财报显示,在集团总收入占比62%的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当季取得80.33亿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12%。而当季联想个人电脑的市场销量,则整体同比下跌10.9%。而整个联想集团在当季取得了129.1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跌8%;而18.85亿美元的毛利,则同比下跌10%。
面对联想的不佳业绩,就连杨元庆的高额年薪都显得颇为扎眼。联想集团公告显示,杨元庆在2015财年的报酬为1944万美元。而根据福布斯发布的中资港股CEO薪酬榜,2014年杨元庆以1.19亿元的薪酬位居榜首。
争议国际化收购
事实上,对杨元庆的质疑之声早已传出。从杨元庆2004年主导收购IBM的个人PC业务开始,联想的国际化并购便因为亏损而饱受争议。
日,联想与IBM间的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被称为“蛇吞象”的联想为此付出了17.5亿美元的巨款。联想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收购的业务包括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同时联想还将承担IBM 5亿美元的债务。
交易完成后,新的联想一跃成为继惠普、戴尔之后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占据8%的全球市场份额。虽然这项并购对联想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文化带来的磨合让联想在2009年遭遇了巨额亏损。柳传志曾对外表示,联想在2009年不算上裁员的亏损,大概有2.2亿美元。
“我们在购买IBM的PC业务后,整合上出了问题。主要是国际CEO带领的管理层,确实有严重的职业经理人所特有的‘软势性’。”柳传志在另外的场合也曾说过,2009年联想的亏损,表面上是金融危机影响的,实际上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导火索,那就是所谓文化磨合的问题,就是CEO本身的管理看法和杨元庆的管理看法相去甚远。
这些亏损还导致了柳传志的“短暂复辟”。
2009年,在确定联想业绩亏损严重后,柳传志重新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同时成立的由8名联想高管组成的“联想执行委员会”,也被外界认为是杨元庆在联想地位不稳的例证。
直到2011年1月,在联想连续第8个财季高速增长之后,柳传志才再次宣布卸任,完全退出联想。
而杨元庆后来主导的另一桩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同样为联想带来了巨额的亏损。201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当期7.9亿多美元的亏损中,有接近6亿美元来自于“重组费用”。
移动互联时代的压力
除了亏损之外,联想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迟缓反应更让外界质疑。
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同时显示,当期移动业务集团的季度营业额达32亿美元,总税前亏损为3000万美元。而当季,其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2020万台,同比下跌18.1%,在中国市场表现尤其不理想。
柳传志也在2016年联想年会上提道:“由于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联想现在所在行业的主要业务——PC业务的规模实际被压缩,而联想集团的新业务手机、服务器、互联网服务等,和我们自己的当量,和社会地位相比,尚不匹配。”
联想在移动市场的多元化转型并不顺利。杨元庆掌舵的联想对于手机业务的战略此前则一直摇摆不定。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联想集团在阿梅里奥任CEO时,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手机业务卖给了弘毅投资等投资者。而到了2009年11月,联想集团又以2亿美元回购了这部分业务。
另外,联想曾寄予厚望的MOTO业务,也未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2014年1月,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MOTO,MOTO的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商标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
但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联想手机的出货量占比从2014年的7.9%下跌到5.4%,排名全球第五。而一年以前,联想还是全球第三的手机厂商。
移动业务的高管也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人事变动。日晚间,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宣布离职。他此前在联想已经任职20余年。
杨元庆在随后的内部信里称:“所有的环节都已经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事实上,联想确实已经走到了必须有所变化的时刻。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认为,在PC领域,这20年来杨元庆肯定是全球表现最好的CEO。
方兴东同时表示,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不可抗拒,就像人的衰老一样,PC行业的辉煌肯定大势已去;所以,杨元庆在智能手机方面没有及时转型跟上,是该担当责任的,这个还要看接下来几年表现如何。
目前能够看到的是,柳传志在联想2016年年会上依然对外界表示了对杨元庆的肯定。他说:“元庆是个不服输的人,有追求、有韧性、懂得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杨元庆的坚韧仍被柳传志看作是联想走向更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谁能取代杨元庆?
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
2016年的这个春节,或许是杨元庆一生中最焦虑的春节。他在几个月前迎来了联想集团历史上最巨额的亏损;对联想集团、对他个人的质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不少人已经认为,除了不停地收购,杨元庆并未给联想集团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已经开始有人预言杨元庆将在2016年下课了:“他习惯于追逐处于下降颓势的品牌,而不是寻求有前景和上升空间的技术。柳传志也可能开始对这一策略感到稍许无奈,如果联想的表现在未来一年继续原地踏步,杨元庆很可能最终在2016年被替代出局,由更具有前瞻性和新鲜思想的年轻CEO就任其位。”
对于杨元庆的下课,“商业人物”持悲观态度。尽管很多人期待一位更好的CEO出现,但现实很残酷,没有一位“更具有前瞻性和新鲜思想的年轻CEO”,联想集团只拥有杨元庆。
杨元庆与柳传志(右)。
联想集团需要一位什么样的CEO?
联想集团过去的15年,仅从市值上来看,可谓是“失去的15年”;它真正失去的,不仅是市值,而是两个时代,一个是“互联网时代”。在那个时代里,联想集团因为在互联网方向上的转型失败,继而通过并购,而成为一家国际化的硬件厂商,发展至今日已经成为全球PC之王。这是它的优势,也因为这个优势而错失了一个“互联网时代”。
联想集团错失的第二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联想集团错失的是先机。联想移动曾经有机会占得先机,但是为了短期业绩考量,联想集团先是于2008年1亿美金将联想移动卖掉了,过了一年多,2009年11月,又花了2亿美金将联想移动买了回来。
杨元庆对此曾表示:“在联想全球PC业务继续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将移动互联网视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问题是,花了将近两年时间,一亿美元的直接成本和税费、服务费等交易成本,却只买回了这样一个结论。
多花的1亿美金对于联想集团这样的公司来说,算不上巨额,但浪费掉的一年多时间,却是惨重的成本。在这一年多里,世界发生了巨变。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平板电脑iPad正式发布;6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苹果公司年度盛会WWDC2010正式开幕,乔布斯正式发布了iPhone 4。这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很快席卷了整个世界。它毫无疑问,与iPad一起,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乔布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此刻,联想集团只能重新起步,默默前行,像柳传志以前说的那样,“跟在后面吃土”。
多年来,杨元庆通过并购扩展了联想的体量,但联想集团所并购的资产,并不被认为代表未来的趋势,反而被认为代表过去。譬如摩托罗拉移动,尽管获得了大量专利授权,尽管拥有了一个旧日的顶级品牌,但摩托罗拉移动在智能手机时代,却的确算不上一个有用户黏性的顶级品牌,在苹果和三星统辖的智能手机世界里,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成了过去式。
这种并购最终会否产生奇效,要取决于联想集团未来的战略。而联想的未来,取决于一位真正具备创造力、前瞻性的和突破能力的领导者。联想集团需要这样一位领导者,冲决出过去的场景,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他出自联想集团,自是皆大欢喜。问题是,联想集团内部会产生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吗?
杨元庆会下课吗?
一是杨元庆有无下课的主动性?一年将近2000万美元的收入,全球最大PC制造商的董事长、CEO,杨元庆会有自动请辞的意愿吗?我相信没有。我相信换了谁都没有。
二是董事会会迫使杨元庆下课吗?只要柳传志不提议,杨元庆董事长就不会下课。能迫使杨元庆下课的只有一个人,柳传志。也就是说,杨元庆是否会下课,取决于柳传志是否想让杨元庆下课。
柳传志之于杨元庆,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大股东的决策者,亦即联想控股董事长;另一重身份,就是“联想大家庭”中的父亲。只有柳传志对杨元庆失去了信任,并且因为信任而建立的感情纽带无法维系,杨元庆才会被柳传志“拿掉”。
所以,如果柳传志要迫使杨元庆下课,就必须过两关:信任关和感情关。信任关是基于联想控股董事长对于旗下上市公司领导者的业务能力判断;感情关是基于二十多年风雨同舟、情如父子的感情考验。信任关一旦丧失,感情关就岌岌可危;信任关只要还在,感情关就是最好的加权。
柳传志与杨元庆是什么感情?
用柳传志的话来说,杨元庆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了,两人之间,情同父子。柳传志与杨元庆之间,本质上也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柳传志曾多次说过,联想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他的联想是指大联想,是联想控股。在联想控股的结构里,柳传志相当于老太爷,杨元庆及其联想集团,是确切无疑的长子,郭为及其神州数码,是次子。
2000年,为了平衡双子夺嫡,老太爷用一个“创举”拆分了联想,相当于将一个帝国拆分成了两个,立了两个储君。
“柳总心疼,都是联想的子弟兵,手心手背都是肉,”朱立南曾告诉我,“最后我们谈到分拆。这是一个创举。”
这的确是一个创举,只是并不伟大。它不是为了解决业务上的纷争,而是为了解决人事上的角力。就像朱立南说的那样,“都还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在联想大家庭,大家都未成年,都是儿子”。
杨元庆从1994年开始,赢得了柳传志的信任。在柳传志最危险的时刻,他以自己的业务突破,从龙护驾,赢得了柳传志的信任,也建立了与柳传志之间事实上的父子亲情。这种感情是牢不可破的。
柳传志有一次接受王利芬采访时说:“杨元庆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那是在他复辟之后,联想局势已稳,他已再次将联想交付给了杨元庆。
“命已经交给了杨元庆,我把命已经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在我离开联想的时候举行过一个比较小的仪式,在这个仪式里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听着好像很煽情,其实是真的。杨元庆其实已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因为在办联想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大的风浪其实是我们一起共同渡过的,现在联想其他几位领导人,包括郭为等等,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共同谱写了联想。”
王利芬问他:“您有儿子的,你看着杨元庆真的有儿子的感觉吗?”
柳传志说:“那不一样,杨元庆如果说真的当真偷懒了,或者有某些情况发生严重变化等等,关着门拉下脸来,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儿子偷懒了,关起门了该骂还是骂,骂完了还是儿子。如果杨元庆不能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就没有共同友谊的基础。联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第一句,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才是求是进取,以人为本。个人有利益吗?有利益,但是必须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赢得自己的利益。如果损害了企业利益,我和杨元庆之间没有什么更多的基础。”
王利芬问:“您骂过他吗?”
柳传志说:“这个大家都知道,杨元庆曾经被我骂哭。因为杨元庆业务感觉很好,但也是一个非常倔的人。1994年外国企业“大兵压境”的时候,联想彻底做了一个大的改组,把杨元庆单独成立一块事业部,叫电脑事业部,由杨元庆负责。这时候实际上跟以前的机制和体制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杨元庆为了发展他自己这块,他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他老副总的感觉,提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时候给我的压力很大,其他老副总认为,为什么这么偏袒这支部队,等等。当时我跟杨元庆谈过,没谈通,后来在一次稍微比较大的面积上,我非常严厉、尖锐的批评了杨元庆,当时杨元庆就流眼泪了,听说回去以后又哭了一场。”
杨元庆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他容易陷入紧张当中。我有一次去采访,他进门见我并未西装革履,就立马扯下领带,长出了一口气。他的举动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使我确信,即使他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也算相当有趣。
在我采访前,我曾对联想控股的人自嘲说,我去采访杨元庆,会是两个结巴的对话,一个人说:“元,元,元,元庆,你,你,你,你说吧。”另外一个会说:“你,你,你,你问吧。”
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电视。那天的杨元庆口若悬河,在酷炫的会场中,用言语和手势展示他的酷炫。
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像位商业领袖”。而在十年前,人们所能听到的都是关于他的传说。
传说中的杨元庆是一个严厉到连公司内鸡毛蒜皮小事都管的人,他看到员工把茶水直接倒在地上、口香糖乱吐都会愤怒。中国抽烟风气很盛,杨元庆特别发出命令,禁止员工上班时抽烟,有人就躲进厕所去抽,杨元庆竟直冲到厕所逮人。有媒体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联想这个责任太过重大,杨元庆求好心切使然。”
杨元庆曾说:“柳总真的是放权放得很充分,给年轻人宽广的施展舞台。最大的感受是没有退路、没有依赖、也没抱怨。”
联想很多人形容杨元庆耿直,其做事以魄力见长,决断快速,但有时不近人情;郭为则较杨元庆老成持重,以说服属下达成目标为目的。联想分拆前后,他们二人相互竞争、学习,郭为私下希望员工学习杨元庆的效率,而杨元庆则试图学习郭为与属下和谐相处的技巧。
柳传志还信任杨元庆吗?
今天,距离杨元庆初次赢得柳传志的信任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柳传志还信任杨元庆吗?
我们且看柳传志最近一段时间都说了些什么。
日,在“201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柳传志说:“杨元庆的队伍要往前发展,要不断冒更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其他的饭碗,也不敢说坚决支持杨元庆,因为要活着要有吃饭的饭碗。有了新的饭碗后,才能有力支持他们突破。”
日,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柳传志接受白岩松专访时说:“十五六年以前我们进入到风险投资领域,原因就是原来在做高科技领域的时候,对技术创新、对行业的不确定性还是担忧的。我们当时觉得领跑是很危险的,我们没有那个实力,领错了怎么办呢?而且你不能为此就不让创新了,所以干脆我把这一块领域交给了杨元庆,我自己希望再开出一块跟他不相干的新的领域,你放开跑,我将来能支持你,就是我最起码不干涉你。”
日,柳传志接受访谈时回顾说:“大概1998年,杨元庆领导着联想自己的品牌机在运作,当我把香港的问题解决后,其实就可以腾出手来接手他这一块,但是我觉得杨元庆做得挺好,我再做也不过如此,那就努力支持着杨元庆再往前做,我又去开创了新的业务,联想更加多元化了,杨元庆的根基也就更深,将来真的往前打的时候也可以毫无顾忌。”
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在2008财年出现了巨额亏损,柳传志最终选择复辟。他说:“业务问题杨元庆处理得非常好,他的能力在业务上比做CEO的那个美国人看法更正确,但是怎么能够让那些董事信任杨元庆,主要还是中国人跟美国人的关系问题,就是文化磨合的问题,这点杨元庆处理起来会有困难。那么如果我能够把这些事处理好,那就全力支持杨元庆,支持让杨元庆能把那些美国人吸引住,虽然我未必对吸引外国人那么有经验,但是这些事我能想得比较通透。”
日,有记者提问:“从财务收入构成来看,IT业务占了联想控股很大一部分,现在联想集团遇到一些挑战,联想控股就要从财报上面受到拖累,你会不会为此发愁?”
柳传志说:“我相信他们,杨元庆也是一个不认输的人,会努力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联想控股能做的事情是把我们这边的业务努力发展好,能够更好地支持杨元庆,让他们能够冒更大的风险去创新去改革。”
“我这几年开始不当联想集团董事的主要原因,没有这个精力更深刻地了解行业或者提出指导性意见。我们支持元庆和团队买了8%联想集团股份,成为了公司的‘主人’,我对杨元庆他们非常支持,有信心。”
1月29日柳传志在联想集团年会上演讲,指出联想现在正遇到第四道大坎。“联想面前又遇到了一道坎儿。由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我们现在所在行业的主要业务,PC业务的规模实际被压缩,而我们集团的新业务,手机、服务器、互联网服务等,和我们自己的当量,和社会地位相比,尚不匹配。”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只要我们正视现状,后面一定会迎来大的突破。元庆是个不服输的人,有追求,有韧性,懂得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我们这个行业不管怎么说,现在依然是个大行业,有着足够的回旋空间。另外,联想集团是个国际企业,70%以上的业务发生在海外,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从近期频繁表态来看,柳传志对杨元庆依旧是全力支持。他对杨元庆信任的基础尚在。对于杨元庆,他应该是时有不满的,这种不满是大股东的不满。
杨元庆执掌联想集团权柄15年来,他成功地将“联想帝国”带向衰落。这种衰落,不仅体现在亏损上,更体现在被昔日的小老弟远远抛在身后。这样的领导者,除了内部人士,任谁都不会送上鲜花和褒奖。然而柳传志依旧寄望于杨元庆重整河山。这是一种敦促,也是一种无奈。
毫无疑问,柳传志愿意再给杨元庆一次机会;事实上他也不得不再给杨元庆一次机会。这一次决定柳传志与杨元庆之间均衡的,不单是情同父子的感情,而是事实上的权力归属。
柳传志已经老了,72岁,整体上来说,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即使杨元庆再次造成联想集团巨亏,他也不大可能像2009年那样选择复辟。这或是他最感无奈之处。
柳传志为何会感到无奈?
因为他手中已经无牌可出。
柳传志曾经在联想集团布局,为杨元庆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他比较倾向于陈绍鹏和刘军。这两位联想集团发展史上的功勋之臣,被柳传志寄予厚望。
日,联想集团确认高级副总裁陈绍鹏离职,并发表声明。
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宣布离职。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将接替刘军的岗位。
“商业人物”在《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中说道,柳传志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回忆说,刘军1993年加入联想,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管理层, 柳传志特别地强调,培养一员大将需要经过很多磨难,而联想正是靠着这些历经磨难的大将,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刘军与杨元庆曾亲如兄弟,是杨元庆起家的“国王班底”之一。刘军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并尊两人为“导师”。“元庆是一台发动机,柳总则是靠山。”
2009年柳传志复辟后,在联想控股提出了“主人翁精神”。柳传志说:“联想不需要职业经理人,有些人注定不会成为联想的核心高管,我们需要一个有主人翁精神的人。有一个人,是主人翁精神的模范,谁呢,刘军。”
刘军被柳传志称为“我们错看的一员大将”,柳传志赋予他的“主人翁”定位,被很多人认为相当于在“联想大家庭”中确立刘军联想集团的“储君”地位。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到的却非如此。2012年夏天,我所供职的杂志采访了刘军。我们在与刘军方面接触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除了刘军急于施展抱负外,还有针对“元庆”所展示出的谨小慎微。他有“储君”的野心和兴奋,也感到自己如履薄冰。
刘军的副手冯幸,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杨元庆派到刘军处的监军。冯幸如今已经告别联想,加盟乐视,担任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总裁。如果他真是杨元庆的“监军”,那么恭喜他摆脱了联想,找到了新的天地。
日,刘军离职,杨元庆6月2日发微博感谢刘军,联想集团6月3日,发布了杨元庆内部邮件《你们拿榔头都敲不醒》。
2009年的柳传志复辟,重新出任董事局主席,给予杨元庆到底多大打击,我们无从判断。我们以人之常情推测,任何人长期处于竞争性环境当中,都会感到不安。事实很残酷,但道理不正是如此吗?我们都是凡人,都会感受。
联想内部会产生一位优秀CEO吗?
杨元庆并非一位平庸者,他曾经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野心;但毫无疑问,他应该为联想集团“失去的十五年”负最大的责任。有人认为,柳传志才应该为此负主要责任,称其缺乏“教父”级的产业战略。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柳传志虽然两度担任过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但CEO一直是杨元庆;当亏损扭转之后,柳传志也将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交给了杨元庆。
找柳传志负责任,即使事实上成立,逻辑上也无法成立;并且杨元庆作为董事局主席、CEO,如果不能承担其领导联想集团的使命,处处听命于柳传志,那么,他作为联想集团的最高领导者,究竟是摆设还是忠实的执行者呢?
虽然说“一切皆有可能”,但“商业人物”认为联想集团内部的确很难再出现一位优秀CEO。联想被柳传志定义为“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所有人都是“斯巴达克方阵”中的一员,无论杨元庆、刘军还是陈绍鹏,都是“入模子”过来的,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是同质化的。柳传志为联想集团寻找领导者、为杨元庆寻找“接班人”,也是以自己的“场景”进行设计。
联想集团的所有“异类”,孙宏斌、陈恒六,都已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thinkpad笔记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