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MDR 1A+a15 pha2 dsd解码有必要再加个PHA 1A吗?

小烧怡情,PHA-1A 便携耳放上手谈-评测分享-数码窝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作者:zack
|责任编辑:latter21
|发布时间: 11:07
|查看: 170100|
其实在很久以前,我是拒绝上耳放的。总觉得还是要以音乐本身的旋律为主,总觉得好旋律不需要多好的器材就能收获感动...但之后听的多了,虽然不买,但每次去听那些耳放时,会觉得╮(╯▽╰)╭是真的不一样呐,尤其是在 PHA-3 + Z7 试听的时候,真是把我狠狠地毒了一把,那种空灵大气的感觉确实是一大票手机播放器达不到的,喜欢。
于是开始慢慢接触了解这些东西,想想现在出门都已经是蓝牙党,在家听歌基本都是直接音箱,用耳机在家听歌的机会不是很多,但还是想要,那就试试入门的 PHA-1A 吧。
开箱之前已经发过,需要看银色到底啥样的戳:
这篇帖子为了好看就全部是金灿灿的色调了。
PHA-1A真是怎么看都像移动电源,除了这个角度
很多人关注体积问题,嗯,真的不大
整体都很小,绑在5.2吋的手机上还会有边框露出,感觉像是背了个小书包。
捆绑模式,两条捆绑带比较紧,但质量很棒,绑住Z3也不成问题。
今天就主要说说和Z3以及A15的搭配效果。
关于不同设备之间捆绑的差异,肯定要承认是有的,手机电路与播放器电路设计目的性不同,播放器肯定是注重播放机能,而向全功能化发展的手机则会在音频播放机能部分有所取舍,相应地信号纯净度也会有影响,但这个差别很大么?反正我是没听出来,或许支持 Hi-Res Audio 输出的 Xperia 机型在这方面也是做了一些优化吧。对我来说,不论是A10还是Z3它们都是PHA-1A的转盘,操作上Z3要更方便,但携带和握持感则是A10更好。
测试了一些 Hi-Res 歌曲,图里的歌只是为了拍照随便找的,其实不应该对比手机和播放器接1A的差别,更应该关注的是A10直推与Z3直推和上了二房后的提升水平,耳机搭配为 MDR-1A 加 MUC-S12SM1 升级线:Z3 直推时,解析度尚可,低频尚可,下潜不够深,整体声音比较单薄,声底也不太干净虽然播放开始后就听不到了,整体风格偏向流行轻音乐吧,虽然5.0加强了低频但就是量上来了,A10 直推时,人声气息音比较重,低频较 Z3 表现好,声场同样不是很大,但好在声底干净,整体风格流行ACG。加耳放时,会感觉到声场一下宽阔了,有种从小房间走进了大厅的感觉,分离度拉得更开,结像更清晰,这种感觉就是捅破的窗户纸,你能一下就清晰地看到里面到底是谁,而且它将MDR-1A 也能推出感觉来,小打小闹一下子上了大擂台,很多人会很明显地听出这种明显素质上的差距,但跟上D100的硬素质流又有不同,PHA-1A依旧保留了一些感情在里面,也就是说它有调音,作为索尼最近对听音而非监听的策略,无疑是很成功的。格式支持方面,最高196/24 的 DSD 支持不是问题,平常的mp3,AAC,wav什么的也完全不在话下,由于不是复述说明书所以想看参数的去索尼中国官网了解下吧。
其实不管是 PHA-1A 搭配 1A 还是 1ADAC ,它们有些相似的感受,就是信息量很足,哪怕是 320k 的 AAC 也能感受到解析增强后被强化显示的各类配器,个人很喜欢这种感觉,但听久了会觉得有些累,倘若听到不感兴趣的歌,切歌的冲动更足了,哈哈。
续航方面,PHA-1A 最长能播放7小时,但根据码率的不同会有所出入,第一次充电使用4小时后就没电,第二次则撑到了5个半小时,值得一提的是,PHA-1A 长得像移动电源,也有移动电源的功能,它可以在播放的时候顺便给播放器充电,哈哈哈哈,就算你给PHA-1A充电的时候,只要线不断开播放器,它也会直接给连接播放器/手机充电,这点人性化设计也是值得称赞。
在音频界,小到几十块的地摊塞,大到几十上百万的顶级音频设备,都有人孜孜不倦地去跳这个发烧坑。不管是跟风还是怎样,个人觉得,你总要找到自己的感觉,为了更好的音乐享受而投资是无可厚非,但若只是为了烧器材而烧,买来后摆在家看着好看,里面存的歌曲永远都是那几首所谓顶级大碟或者早就听腻的 DSD 资源,那真的是有钱任性的做法。耳房这种东西,是为了补足便携音频设备因为体积限制而舍去的硬素质,它的出现本身就带着矛盾性质,但存在即合理,在当下体积和素质没法很好平衡的情况下,加一个耳房当外挂来提升听音感受,也是挺有必要,如果你还没想好选择哪个耳房,就先上个PHA-1A听听吧,小成本用来投石问路不会有错。
上一篇:下一篇:
就是调音偏向流行和ACG,自己去听下A15/17就知道了。
Razer雷蛇发布炼狱蝰蛇精英Link AKC推出一款智能宠物锤子科技将在10月18日在上魅族发布3GB RAM+32GB ROMDJI Mavic Pro发布,目前最Xbox One S、PS4 Slim均已
服务器托管于
静态文件托管于怎么评价索尼MDR 1A DAC?
索尼大法好,内藏解码器的MDR-1ADAC能与索尼自家的Walkman实现互联,使用特殊定制的数据线连接A17、F885、ZX1等Hi-Res Audio播放器可以做到数字输出,将解码工作交给耳机进行。其他如iPhone、iPad也可以通过数据线与MDR-1RDAC互联,实现数字传输,MDR-1ADAC也内建S-Master HX数字放大并支持DSD解码,相比iPhone直推耳机,音质可以大幅提升。
简单的讲,他让一副耳机再无视前端条件的情况下,发挥出一副1500耳机应该有的水准
不想买播放器和dac,那么这个真不错。就比1a贵了200,自带的dac居然可以放dsd!居然用的是xmos!简直太良心了!和苹果设备兼容性很好。大部分安卓都可以用,顺便吐槽下官网1ADAC页面居然没给出电脑驱动,要到PHA那里找……外观还是很不错的,逼格挺高。从黑色款来看,看起来是金属的地方其实是塑料的,看起来是塑料的地方却是金属的……有信仰加持,听感就不评论了……
题主和各位答主,多少都是喜爱sony的人吧!So,首先,表明立场:“索尼大法好”这看来可以理解为中二似的盲目,不过我还是要煲一碗饱经沧桑的鸡汤良药。这花花世界总有一些品牌值得去尝试,1adac就是如此。1机缘巧合,自小深受Sony品质的感动,因此长大后培养出了类似弗洛伊德口中的情怀以及巴甫洛夫笔下的反射的综合征。自九十年代至今,从家里的Sony木箱电视机到vaioS,从早期随身听到a17,从h300到a7,从xperia play 再到26i,Sony都是优先考虑的。尽管之后Z系列以及tabletS面世,但大势所趋,忠义两难,我在手机和平板领域转投苹果了。至于psp却是由于家教过严未能染指。而ps4现在正是敏感时期,没准is和anonymous会在play station的服务器里开启世界大战,而答主真的是个只会黑twitter和电邮的白痴,所以就机智地转投xbox了。2抱歉上面说歪题了。言归正传,在此之前我对音质倒没有要求,选择1adac完全是巧合。我另有四个死党,这几个烧钱的货手里有人妻、M50、Q701、K550、大馒头、598。几个人彼此之间常交流比较相互换听,我偶尔也借来听几把。难免拿人手短,耳边风劲,禁不住几句甜言蜜语软磨硬泡,诸如1adac不买不行,非我莫属之类。而煲机这种玄之又玄的方法,他们同样对我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至于比较关注的机型问题,则是百家争鸣各成一派,喷子水军不计其数。这种悬而未决的问题多言反而数穷,我就按下不表咯。31adac最直观的特色亮点是可通过数据线,如usb,以数字信号传输到耳机内置dac中解析。想当年我懒癌卧床看片,口干舌燥翻身取水杯,这虎躯一震,下意识无心一脚,床上的vaio俯冲而下。结局还好,电脑直接黑屏关机了,却饶是摔掉了一个usb接口,更是把内置声卡震坏了。在没买外置声卡之前,我愣是看了一学期无声电影。所幸的是,如今1adac来了。对了,那片里有一句话就是“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4不妨闭起眼睛想象一下当你续着拿铁,伴着1adac,哼着小曲,拿出粉色6s把弄vsco或是path。邻座不仅发出好奇的啧啧声,大概是卧槽这人听歌竟然用数据线!于是明显一种“老子就是与众不同,老子就是叛逆”的自豪感跃然于脸上。好吧,我看来那绝不是什么叛逆的姿态,只是证明自己是一个不愿怎么费力气就想得到主流认可的媚俗者而已。耳机终究是耳机,Sony也只是Sony。5你知道什么叫通感吗?哪怕是看无声的《汉尼拔》,我总是闻得到五分熟的香喷喷的煎脑;而戴着1adac,总觉得3、4G大小的片源质感总是如此之渣。61adac的另一优势在于低音。低音浑厚而空灵。我是一只后摇boy,最喜欢鼓点在两耳的延伸线的后脑处交汇。节奏犹如重拳,雨点般锤在后脑重心,那感觉就像在桑拿房里蒸得酣畅淋漓,像在人声鼎沸的地下室里被重拳一击。眼耳鼻舌身意融会贯通,色形声味触法百感交集。写着写着就感觉嗑起了药。7就在刚才,我在读东野圭吾的《单恋》。原想挤挤时间,边享受音乐边享受文字,然而1adac对细节的处理让我产生了贪婪的罪恶感。一部出色的耳机其实蛮傲娇的。她会告诉你,如果带着匠心处理细节,就会欣赏别人发觉不到的美。那么单是音乐就足够带领你接近真善美了。
入了银色1ADAC之后,发现跟网上毒文说的差不多,流行乐很适合,声音分离和呈现很忠实,除了适合比较“嘈杂”(乐器多)的流行乐外,电影动画等等都很好啊。另外一点,在开启DAC下人声是有点“远”,就是配乐的解析感觉盖过了人声,以致人声细节有轻微损失,听下来味道不够那种,例如歌手在表达情感的时候轻微的呼吸声变化。毫不犹豫上了升级线,人声得到较明显提升,味道总算对了。我没试听过msr7,不知道它们在人声一项上的最终的差距,但加升级线的这个水准我觉得挺满意了。终于舒坦了。但问题来了,我现在都连升级线接iPhone5s,不开dac了...而且到店跟1A对比过,同样连升级线,1ADAC的效果比1A好,可能由于前者夹耳比较牢,也可能是1A没煲开(Sony淮海店二楼那副银色的基本没什么人上去试听的那副。一楼那副黑色煲开的我就不提了),但是我的1ADAC也才总共听了不到20小时啊。
多图预警,嗷呜嗷呜……答主自用的已经有b&o的3i,akg的q701,深海的cx880和beats的urbeats,开始的目的是想买一副在不用带二房的情况下也能出街携带音质过关的头戴式耳机。对比众多终于选择了大法的产品。趁着光棍节双十一优惠,在没有女朋友不需要花钱的情况下为自己买了(汪汪!)。最新鲜刚出炉的开箱报告。外包装被偶激动的撕掉了打开后是带大法logo的黑匣子,mdr系列好像都是这个右侧盒子打开后就是正体了繁多的各类连接线,足足有5根!居然一根带操控适配的都没有!电脑连接及充电线xperia连接线,普通安卓机也可以用这个连苹果产品的连接线,居然没有雷电的口子!!你让我老而弥坚的ipod classic情何以堪!常规的音频线,手感奇差大法自家walkmam的线,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我没有……手感很差的音量调节,阻尼感受差两个接口,左边是充电,右边是dac接口dac的按钮,长按打开或关闭dac发声单元音频接口仿皮质的耳罩,实则软性材料,不过质感很好。头梁处也是软性材料,质感同样很好,不压头不挤头MDR-1ADAC好了,图基本上完了,来评价一下吧,总体来说感受是意料中却有意料外的惊喜。高颜值是大法一贯的特点了,细致的做工,精美的质感都一如既往的好。像@陈泽灏所说一样,以为是塑料的用了金属,以为是金属的是塑料(经过知友纠正耳机罩是金属,耳机仿皮材料连接处为硬塑料,不过黑红版本耳机罩看起来像是硬塑料。)包裹性很好的耳罩,但是居然会那么热,这个冬天有福了……(不要问我夏天怎么办,就算冬天在室内长时间佩戴也够热哭我了。)适配得很好的dac,从此摆脱出街二房的烦恼。(但是不够骚啊,akg q701骚绿出街才真的是骚到一条街都回首。可惜要捆二房。)音质?都已经有大法信仰加持的产品你问我音质?呵呵……好吧,认真的回答一下,音质问题比较主观,请选择性观看。煲机10小时左右,以现在的音质为准。先说3.5音频接口的音效,(测试机器ipod classic iphone5s ipad air 2 小米3 微星笔记本板载realtek 渣 definition 测试歌曲不限,听到啥算啥。)先总的说,可以猜测到,虽然1adac只是2000级别产品,虽然它的阻抗只有“区区”24Ω而灵敏度在102db,但是在不上dac而用3.5的情况下始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与声场,动态响应,高音低音无关。就只是觉得这不是它全部的潜力。有一种不开的感受。在你觉得该完美的地方始终就存在遗憾。而小米则完全是渣。1adac对小米来说就是蒙面女郎,接音频线情况下小米成功的将1adac拖入路边30块耳机的水平。而同时期买的iphone5s虽然在解析度上仍有问题,但其他方面全碾压小米。但仍然是渣。ipod classic虽然廉颇老矣,但在推力上还是很值得一听,在不用dac的情况下与其他设备用dac能有得一战。板卡和air2都达到能到听的程度。但还是有些发虚,软。然后就是激动人心的黑科技dac接口了,别是设备如上,多了一个iphone6 plus(因为是借的只听了几耳朵,综合与ipad air2素质差不多。)带上的那一瞬间。只能用我的个人签名来解释,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听感均衡,底噪小,高音亮,中音温和,低音有深度。人声柔和,齿音不明显。就是鼓点力度不够,我们常说的敲头感没有太强。但答主听惯了各种白开水设备反而觉得比较中意。层次感与细节一下感受就出来了。答主在听MR.Scruff的kalimba有一段中音量很小声场极度靠后的马林巴的声音,很多耳机会直接听不出或是分辨不出马林巴的细节。而上了dac的1a能清晰的分辨出这段声音。说明在流行之外1adac在其他音乐类型上也有很好的发挥。而且无论是何种设备在使用dac的情况下音质都有着极大的提高。总排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差距被缩小了。再来个总体的总体,由于煲机时间太短,还存在声音闷,低频量大侧漏?不!外漏等未煲机等问题。而且由于设备不在身边也缺少3.5接口绑耳放的评测。但总体感受高于所有我听过的1500以下的头戴式耳机,这次的感动程度跟我第一次听搭耳放的q701时一样,与此答案下另一位答主答案一样,1adac只是告诉你真正的1500价格的耳机放出来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比不上三巨头(也有说五巨头的)的旗舰(有本事你们不上设备啊!)。但绝对不会输于同价位的机子。没有故弄玄虚的宣传,没有调的不伦不类的声音,没有烦心劳神的各种搭配,1adac就是简单的让你插上手机听到好声音。没有超出价位,没有低于预期,原本以为只比1a多200块的dac不会有什么意思,没想居然给了惊喜,一如我一开始所说,意料中的意料外的惊喜,毕竟sony大法好。我已经充值了,你呢?说一句闲话,有人愿意借个sony的设备来试试么?原谅我是个苹果党,唯一的walkman都是十年前的老款了……哭……坐标长期流窜于成都与昆明。
为了迎接几天之后的 iPhone7,我入了一只 1ADAC,由此也猜测 iPhone7 去除 3.5mm 模拟输出改为 Lighting 数字输出除了为了节省空间,让机身更薄外,就是把 HiFi、降噪这些功能甩锅给第三方配件商,iPhone 音质已经十年不进化了,早已跟不上时代,不过如此甩锅,倒是一个好办法。1ADAC 块大线粗,虽然如此,但并不是很重,戴久了也不会感觉压头,因为单元够大,所以基本可以把耳朵完全放在皮质耳罩中,在闷热的夏天,这无疑是痛苦不堪的,所以强烈建议在吹着 16°C 冷风的空调房里使用,出街会热出毛病的。1ADAC 使用的时候需要长按左边的开关开机,如果你忘了关机的话,电量则可能会被白白耗空,其实个人觉得是有可能设计成检测到连接然后自动开关机的。右边有音量调节旋钮,设计精巧,也蛮好看,戴上后手很容易定位,可调节的级数很高,从最低音量到最高音量得转好几圈,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戴着耳机调节音量的时候,不会被突然的错误调节被震聋。对于一个被苹果设备包围的我来说,1ADAC 可以直接支持我所拥有的所有设备,iPhone、iPad、MacBook,值得一提的是,当 iOS 设备接入之后,系统本身的音量调节就变成了摆设,音量的调节工作完全由耳机接管。此外,对于 Sierra 系统的 MacBook Pro 来说,1ADAC 的输出音量并不大,近乎 90% 音量输出,听感也并不是很大声,虽然对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OK,再说声音,1ADAC 的声音,索尼风格十足,低频量感十足,我另有一只入耳式的索尼圈铁 A2,1ADAC 让我对老歌有了新的印象。除此之外,我并不想评论过多,因为经过多年了解,个人觉得所谓音质评测实在太过主观,所以这种分享除了误导也并没有什么卵用。由此看来它面向的人群也是比较明确的,对音质小有追求,不满足移动设备音质,想迈出一小步,但又不想过多投入精力和金钱。Like me~
效果屌的飞起,Walkman没电了一样可以手机救急,比MDR-1A不上放好一耳朵
我来写个良心评价!听过各样的塞子和头戴!这款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我实在直推三神器中选的1adac!第一次入手大法,初听肯定一耳好于千元以下!20个小时以后已经微开!声音出来了一点,三频都可以,但是都不突出!可能我比较喜欢听人声!拿我丢了的ckm1000来说吧!差好多,当然这两款也非同等定位!不得不承认老铁的女声还是毒!但是ckm在没有煲开的时候齿音听的想扔掉!(我tm刚煲开就丢电影院了),总之我1350的价格入还是比较值的!如果喜欢头戴又不想烧设备还是不错的选择!
看了晚上好多毒文入的,感觉各方面表现比较平衡,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也没什么明显的亮点。可能心里预期比较高,有点小失望。
每晚都听到不想拿下来(/ω\)每晚都听到不想拿下来(/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购买了索尼的nw-zx2和mdr-1a,想提升效果,还有必要购pha-3吗_百度知道〖分享〗谈谈手里的索尼音频设备_sony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分享〗谈谈手里的索尼音频设备收藏
自从去年双十一入手第一个“高解析度音频设备”——NWZ-A15以来,陆陆续续又添置了一些别的设备,加上本人去上海淮海直营店各种试听,稍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让入坑边缘徘徊的人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入坑
首先,我所拥有的索尼音频设备包括——PHA-2、NWZ-A15、MDR-1A(换线)、MDR-EX1000,这些设备都并不是索尼目前的旗舰级当家设备(即z5 z7 pha3),但是他们的实力却不差,这里主要谈谈几种常见的搭配——MDR-1A+NWZ-A15MDR-EX1000+PHA-2+NWZ-A15MDR-1A+NWZ-A15+PHA-2至于MDR-EX1000和NWZ-A15的搭配,不多阐述,因为EX1000对前端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MDR-1A+NWZ-A15:这一套设备的官方套装价格为2569,换线的话官方价再加399,也就是2968,属于官方价当中比较良心的既然A15和1A捆绑销售,也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其实不存在“推不推得动”这一说,而和A15这样的主打便携续航的千元播放器搭配,也看得出1A作为便携大耳的定位。1A作为便携大耳,在夏天确实是很难带出去的,但是冬天带出去有保暖奇效,而且个人觉得1A颜值还算高,封闭式的设计也适配了“便携大耳”的定位,隔音还是很不错的,用1A跟非便携大耳比,我以为有欠妥当,难道K701这样的耳机是A15这样的播放器推得动的?1A+A15是我在PHA-2到货之前一直使用的搭配,这一套搭配的特点在于——味道重,适合不热的天出街,特别适合摇滚电子乐。以下乐曲赏析全部为个人主观听感,可能和大神有较大出入,A15音效全关乐曲赏析:曲目:No Title——艺术家:ギガ——专辑:No Title+——文件:CD原抓flacギガ的乐曲,不得不说有点小神经病的特性,喜欢用简单的鼓点和低音点来做背景,配合VOCALOID的人声,使得整个乐曲充满节奏感,A15下的1A,这样的低音鼓点背景显得弹性十足,好像每个音符都在自己的面前跳动,配合ギガ做的回声特效(我估计是延迟了0.1s,20%回声)律感十足,人声因为是电子合成,并谈不上什么还原度,但是V2的长颤音和背景鼓点的配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使得乐曲富有层次感,而1A的大耳氛围,在这首歌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A15热情的调音风格,使得这首歌曲到处充满了青春的朝气,闭上眼睛,整个人沉浸在小神经的年轻电子音乐中,在1A的氛围下,在A15的渲染下,我的手腕不自觉地随着音乐抖动,这样的带动性,也许就是我喜欢这一套搭配的原因吧。
MDR-1A+NWZ-A15:乐曲赏析:曲目:Billie Jean——艺术家:Michael Jackson——专辑:Thriller——文件:176.4khz/24bit flacA15+1A,是索尼机器当中味道非常浓郁的一个组合,而这样的组合,在Billie Jean这首歌曲上,体现出了他们的优势——节奏感。这个文件是楼主用DFF文件转换而来的,A15虽然不支持DSD,但是对176.4khz/24bit flac还是支持的,因此可以带来和听SACD相近的体验,这也是贴上Hi-Res Audio标签的原因。歌曲一开始的古典就带来了Hi-Res音频文件的特性——高密度,每一个鼓点和以前听手机不同,更加清晰明确,仿佛鼓手在自己面前的每一次击鼓都清晰可见一般,至于这套设备的带动性,在这首歌上甚至比刚才的No Title更强,这也许是Hi-res的原因吧。从头到尾鼓点清晰,而又不同于逼厕之流对低音的过度渲染导致低音宣兵夺主,MJ的人声、背景的鼓点、沙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没有谁太过突出,也没有谁淹没其中,甚至MJ的喘息都清晰可闻,令人不得不叹服高解析度音频的魅力
好了明天再写吧
快点写最喜欢看毒文了
说说我手头上的索法设备图为大法的三样旗舰设备:旗舰掌上游戏机PSVITA )旗舰手机XPERIA Z3+/Z4 (2015)旗舰耳机MDR-CD3000 (1993)套装官方定价不详PSV1000+CD3000:不评价Z4+CD3000:CD3000作为一副旗舰大耳,它的阻抗只有32欧,也就是说随便一个有3.5/6.3MM接口的东西都能够驱动它因为Z4不是专业的音乐手机,所以推力平平,声音也平平。因为Z4推力不足,所以CD3000的低频下潜不足,量感不足,主要用于烘托乐曲氛围。这套组合,与燃曲无缘Z4的可怜推力,推不开CD3000的低频,因此变相地突出了CD3000的中高频。用CD3000听各种女声,歌手的声音微甜,丝毫不妖艳,是一种属于生物振膜的独特感觉,别的耳机无法替代。CD3000表现出来的小提琴,松香味十足,CD3000表现出来的钢琴声,如泉水般清透水润。CD3000的电音表现相当出彩,一曲only my railgun虽然没有低频,但是因为缺少低频而突出的中高频让层主有一种阵阵电流通过全身的快感总体来说,这套设备可以吊打现在大法的Z5和Z7(非引战不撕逼)PS:Z4+CD3000这一套对听音观有超强的摧毁能力,想听其他耳机的朋友千万不要尝试
快更啊 现在手头a15配个几百元的耳机简直浪费 给些建议
然而人呢??明天干嘛。。。
今日更新——楼主明天要考试,所以推迟到明天下午或者晚上更
考你麻痹起来更
麻痹考完了,快更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字多不看
说好的更新呢
楼主跪求dsd资源d100路过,不想淹没它的能力
MDR-EX1000+PHA-2+NWZ-A15这一套设备是我现在的出街设备,对,楼主就是捆绑出街(其实就是裤子口袋大,放得下),exk的隔音虽然一直为人诟病,但是这个天带1A出去实在太热了……好的,那么这一套的价格,国行应该是00(如果某宝买套装估计能便宜吧),也就是5800,价格上不能再算入门设备了。EXK是公认的乐器塞,有人说EXK的听音范围太小,就几个乐器,实际上一些女声也还是可以的,流行声音确实很薄,但是也不夸张,很多人说齿音问题(这里科普一下,齿音大概就是zi、ci、si这样的唱歌时候发出来的杂音)上C套之后有所改善,至少我感觉不算重了,不过exk送了那么多套子,换C套好像挺浪费的(不得不说exk包装真的很豪华)PHA-2是索尼在耳放上的一款经典作品,第一次加入了对Walkman的解码支持(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说PHA-1是苹果亲儿子的原因),现在PHA-2也从一线退居二线,性价比很高,而NWZ-A15这样一款播放器作为转盘,拥有天然的操作和续航优势(其实还有信仰加成),加上Walkman本身可以高输出,避免了苹果端使用相机套件的尴尬,绑上之后大小和D100差不多,续航大概是7小时,可以放进大一点的裤子口袋。相比于PHA-1,耳机口镀金大大增加了实用性。这样一套设备,我感觉钢琴独奏,吉他独奏,小提琴协奏之类的小编制纯音乐非常合适,如果追求大声场的话,那还是狠心购入PHA-3比较好,当然实在预算不足,PHA-2+EXK虽然不及PHA-3+EXK,但是也不差。还是那句老话:全部听感都是主观的,跟你或者大神都有可能出现巨大差异,笑笑就好赏析乐曲:曲目:君を待つ-acoustic ver.- ——艺术家:Aimer——专辑:Brave Shine——文件:CD原抓FlacAimer的新专DAWN里面也有这首歌,但是exk下明显这个版本更适合。(acoustic adj. 原声的)这首歌基本上只有女声、钢琴和吉他,不得不说的是,楼主听过很多塞子(其实都是店里蹭听的),钢琴能还原得像exk(1000h+)这样的,同价位应该是根本找不到的,当然你非拿k3003或者音茶乐的那几个塞子来比,我感觉不妥,毕竟exk国行2500,港日2200,完全不在一个价位。钢琴还原得像电子琴,毫无疑问是通病,而exk在这首歌上,钢琴还原令人惊讶于这是一款级别的耳塞,定位非常清晰,比如说2分10秒那一段,很明显感受到录音的时候钢琴在右边吉他在左边Aimer站中间。高音和535的如坐针毡的毛刺形成鲜明对比(煲开情况下),圆润而丝滑,PHA-2本身就是有点偏中频的耳放(相比PHA-1 PHA-1A两头略微翘起而言),这样一个非常注重人声的歌曲也就在这样的搭配下展现得越发动听,如果说A15+1A是热情奔放的年轻人,那么PHA-2+EXK则更有老陈之味,好像一个经历大风大浪的人和你坐在沙发上和你讲故事一样,冷静而严谨,在Aimer这首带有悲伤色彩的曲调下,这样的风格更加突出。真正好的设备,是可以让人听到感情的,声音本身是一种机械波,但是当它成为了音乐,就成了感情的载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首歌的中文歌词 转自Aimer吧)从exk的小腔体中流出的情感,缓慢而真诚,又似乎滔滔不绝,不急不缓不停顿,一个小腔体居然可以装得下如此多的情感,这也许就是音乐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的原因吧。
我a15加a3蜜汁轰头
楼主语文牛逼如果楼主这样形容PHA-2+EXK的话,我眼中的CD3000就是一位不施粉黛,着装朴素的美人,单看眼睛,鼻子只是平平,但组合起来绝对让你惊艳,而且越好的前端越能让她有更好的发挥,即使前端不好,CD3000也能有让人满意的表现,就像身着盛装之于淡妆素服Sony make.believe索尼 制造 信仰索尼 大法 好!!!    --来自索尼大法Z4涧湖绿    不服下个水
你一句pha2+exk不及pha3+exk害的我想买3了
楼主又没了
早上起来帮顶Sony make.believe索尼 制造 信仰索尼 大法 好!!!    --来自索尼大法Z4涧湖绿    不服下个水
今天总算是听过EXK了,前端PHA3(都是蹭的)Sony make.believe索尼 制造 信仰索尼 大法 好!!!    --来自索尼大法Z4涧湖绿    不服下个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15 pha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