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能创造主全知得神,创造了一个混乱的世界?

真的有全能全知的神吗?如何能见到他?我说的全能全知指的是:凡是神想办到的事情,必能实现,神知道宇宙里每一个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但是他不一定去干预.不是指玩弄逻辑者的全能全知,神是无限的,用人有限的思维来思考神,是不可能得到全面的答案的,所以,请不要以上帝举不起石头的例子来反驳我.无穷大 + 无穷大 = 无穷大 用“无穷大”对上述等式两边约分,得到1+1=1这个错误就是因为用有限来处理无限产生的,就好像人思考神得出的某些谬论一样.我相信神的全能全知,请问我要怎么样才可以看到神,或者听到神亲口对我的教诲?我信的神,是自然神,而不是基督教的上帝,更接近真主.我不相信《圣经》《古兰经》之类的,也不相信使者
  真主是最高的实在,唯一的真宰,最高的养育者、盟誓和契约的监督者、万物的创造主,他自有自在,无始无终,永恒,无形无相,至仁至慈,赏善罚恶,本然自立,无所不能,超绝万物,绝对彻底独一,无偶,全知全能,同时又威严无比,善恶必报,清算神速.  真主的属性  局限性  人类认识事物要通过知识,理性,感性,经验等工具,人类具有理智、意志、知识、能力的属性.真主也具有这些属性,但和人类的相比.有以下区别:  1.这些属性是真主本体的属性.这些属性和真主的本体一样是无始的.  2.这些属性是人类非本体的属性,带有被造性质的,新生的属性.人类刚出生时,这些属性不健全,甚至没有.  3.这些属性只是真主对人类的滴水之恩,让人类享受的沧海一栗而已,不可能和真主平分秋色.人类和真主在这些属性的实质和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仅仅是名称相同而已.假如不允许用这样的专有术语来称呼人类,那么,一定不能共同使用这些名称.  4.如果被造物通过这些属性试图分析弄明白创造物的意志、或行为、或思想,那么,人类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程度一定不比真主差,此话差矣,理性更无知.真主说:...除他(真主)所启示的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2:255)这是因为理性的有限性,真主只让我们在人类的能力范围内认识他,不要求人类窥测无力涉及的他的属性的玄妙.如果人类硬要超越自己的理性范畴,不但会彷徨,甚至会神经错乱,陷入无法自拔的纯粹思悟.  人类有限的理性无法直接认识真主的本体,而理性需要通过真主对其阐述的部分属性来认识真主,他的属性是无限的,是无法描述的,但他没有阻止人用理性认识他.  真主说“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是超乎他们的描述的.”(6:100)这是因为语言的局限性、软弱性,任何语言都有局限性,毕竟是人类的语言;头脑中的概念也是有限的,当描述事物后,都借用了已有的概念和语言,新的概念和新的词汇会不断产生,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但最终还是有限的,这也是在阐述真主时所面临的困境.在表达独一无二真主本体的属性上,真主选用阿拉伯文降示经典,使认主独一的信仰只有阿拉伯文表达得最准确、最优美,任何其它语言的翻译都不能准确表达原始启示的意思,任何语种的翻译词都是那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载体,具有某些不纯净的语义学色彩.人类思维中任何东西,不论具体物品,或抽象的时间,都有始有终,而真主是无始无终,无边际,无限制,无似象、无描述,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极大和细微,无法描述的永恒.  总之,无论本词条怎样解释真主,对真主的描述都是有限的,是有局限性的.但作为人类,就无法保持沉默,而要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去阐述真理.  穆斯林坚信真主的存在,由于理性受到真主制定限度的制约,在理解和想象真主时感到无所适从.这正是真主命令仆人信仰“幽玄”的实质.所以,信士肯定比非信士优越,如果说幔帐消失,帷幕揭起,幽玄成为大白天下之事,这时,信士便不再优越于非信士,因为最重要的责任成份已不复存在.  阐述部分属性  1.存在.理性不能思维一件事物并不能证明这件事物不存在,因为理性还不能领悟所有的存在事实,理性还无法记载所有的形象和形式.信仰真主的存在是伊斯兰教所有教义根基,只有先认识其首要的根源和源泉,才能知晓微小的、分化出的事实本质.真主的存在不受实验、验证、见证等支配,仅凭感官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认识他属于健全理性的范畴,真主以他的创造证明了他的存在.真主是完美的存在,不依靠起影响作用的因由.真主存在的特征:不受“无”的困扰.至于真主存在之外的一切存在,则是残缺和附属的存在,它溯源于其它的事物,取决于一位创造者的存在,它是先无后有,最终趋于灭亡的存在.否定真主具备本质、物质、形象、运动、静止、轻重、偶性、方向、位置、分离、整合、形式、数量等属性,因为这是残缺的属性和被造物的属性.  错误的认识:除真主的本体之外,再无任何事物存在.真主的实质正是世界本身的存在,因此,人类所看到的的一切宇宙实体,实际上只是真主的存在在这些形象和形式幻化出的点滴而已!这样错认为真主的存在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其中只有名为“存在”的事物,把真主想象为充满着一切存在物和被造物种类的一种容器.  2-神性.只有真主独有受崇拜的权利,只能崇拜他,只能顺从他,向他祈祷,向他悔罪,他是使内心崇拜他,喜爱他,敬畏他.否定除真主以外的存在物具有受崇拜的权利,即否定崇拜多神、偶像、日月、星辰、先知、伟人、天使等任何被造物,否定拜欲主义、拜金主义、崇拜明星、崇拜地位等.清真言第一部分--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就强调了真主独具神性.  3.独一性.否定真主的本体和属性对“量”的想象.即真主并非一些部分所构成,亦非由部分所组合.独一性主旨是真主不是由部分构成的全体,也不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整体.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无似象,在知识、能力方面无类似;在创造、供养方面无伙伴;在所有完美的属性方面绝对无双.如果宇宙有两个或更多的主宰存在,不外有两种结论:互相对立导致宇宙朽坏;集体协作说明无能.  4.无始性.真主是起而没有开始的存在,真主领先于任何人类能想象到的存在事物,是绝对的领先而不是相对的,根本没有先于他存在的事物.假若真主是有始的,那么必定有一位起影响作用者去创造他,如果这样,真主就不是主宰了.这时,必然还有另一位神灵先他而存在,而且还是创造真主的创造者的创造者,这样只是把问题向后拖延罢了,这就必然导致无限循环论的假设.  无始的“始”是用于表达时间概念的,可以理解为没有时间含义,在时间存在的状况下,“始”才有实际含义.真主在创造时间和空间之前就已经存在,之前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禁止用时间和空间概念去陈述真主的本体和属性.因此,真主不被局限在自己创造的时空中,即真主不占据时空.  所有的存在物在自己生存的过程中必然依赖一位必然存在的本体,这一本体只有影响其他的事物,而不受外物的影响成为必然的存在,这就要求真主必备无始的属性.  5.永恒性.真主具备不消逝不毁灭的永恒存在性.否定有影响者的存在去创造真主,同样,否定有影响者去毁灭真主.否则,真主就不再是必然的存在,真主具备绝对永恒性不会有丝毫损伤.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是稳定的,他现在存在的方式和他创造万物之前存在的方式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时空而变化、更新、增减.真主具备稳定性的属性,他才又不受实质、现象、和躯体等被造物的影响;也不受转移地方和活动的牵连,真主本来就不应受任何事物的制约.  6-无终.排除真主本体之后有无的存在,如同他最先存在的那样也是最后存在的.如果把消亡强加给真主,那么他必属于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可有可无的事物都是有始的,这与真主的属性不符.  事物的性质分为四种:1、无始无终的存在(必有的),即真主;2、有始有终的存在(可有可无),即除真主以外的宇宙森罗万象;3、有始无终的存在,即穆斯林所归信的后世;4、有终无始的,即其存在被否定了的虚幻世界(必无的).  7.本然自立.真主不需要任何事物.真主在万物存在之前,在时间,空间存在之前就已存在.真主的存在不需要时间和空间.世界上任何独一无二的东西都不是绝对孤立和自存、自主、自立、自我的完美实体,而真主不受任何被造物的牵连和构成,真主是清高无染的.  不理解真主不受空间限制的人,是因为他的这种知识是他研究躯体、形象、形式和事件的状况后所获得的具有可能的属性和新生的属性.假若真主受到空间的限制,你能在那一方位中想象他的存在,那么,理性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一定不比造物主差.比如:人身体中的灵魂、理性的位置在那儿?.  8.一反常规.禁止用被造物的属性比拟真主,禁止把真主形象化、人格化.真主以他的被造物之间的相似证明了他不似像任何被造物.真主完全不像这些事物,真主既不具备形体和偶性,也不具整体和局部.任何物不似象他.(42:11)把比拟的介词“象”和“类似”的字面连用,是更加否定真主有同伴或类似的.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112:4)匹敌和类似的是同一含义.否定真主行为中具备动作和机械性;否定真主具备增减、更新、结合、分割、分离、分解、移动、状态、偶性、感情、休息、搏斗等被造物的属性.真主的本体与人类大脑所想象的任何事物无关,人类所能看到或想象的东西都有一个“质”的思维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局限,而真主是超绝万物的,是超绝人们思维想象的,是超绝人类“言之有物”的语言所能表达的.  9-创造.真主从无中造化了万物.在无任何先例的情况下造化和创造并使被造物尽善尽美,美妙精密有序.真主创造万物无需深思熟虑,无需利用经验,无需借助新的中介,也无真主本体的倾向.创造万物不是加强他的权威,他不担心时间的结果.  10.知识.真主通过这种属性揭示一些事情,弄清这些事情在现实中的原来面貌,和洞察它在未来将要形成的情状.真主完全知道所有的事物和它们的实质.知道表面性的和内在的.真主是彻察所有事物的,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无法隐瞒他.在创造万物之前他知道被造物.  人的知识与真主的知识在三个方面有所区别:1、在可知事物的量上.因为人所能知的事物,即使博大精深,也仍是有限的.它怎能和无限的知识相提并论呢?2、人所知的事物,只是处于通向“知”的起点,绝不会达到无止境的终点.然而他所看见的一些事物,好象只是从稀薄的帷幕之外看见的,发现的层次也不深入.因为心眼和肉眼一样,在黄昏时出现的事物和上午出现的事物之间有所区别.3、真主知道一些事物不受另一些事物的启迪,然而一切事物只受真主的启迪.人对事物的了解只是通过探询和获取.  11.意志.给可能的事物发布一些存在、虚无和整顿的指令.真主在先天就知道自己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内将要做的和创造的一切.  12.全能.真主通过这种属性轻易创造每一种可能存在的事物,使之毁灭和整顿它.真主拥有绝对的全能性和实施意愿性.坚强不可战胜,强大不容制服,轻易的赋予众生力量.真主具有至高无上性和全能性,真主驾驭所有的事物,而任何事物都不能驾驭他,清高的主以宇宙的规律驾驭众仆,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他的权力,他使人生存、死亡、富裕、贫穷、高贵、卑微,对他的被造物随心所欲,他的命令不被驳回,他的判决也毫无缺陷.真主有完整的力量和完美的能力,任何状况都不会无能.  13.听觉.它联系着可听的事物或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既不是通过想象和虚幻的方式,也不通过感官的影响和空气的传递而感知.尽管目的各异、程度不同,真主能听到所以被造物的声音,丝毫不能隐藏.真主的听觉不同于人的听觉.人的听觉是存在于中耳的一种听力,它是靠震动的作用,依赖于导致感官的空气做媒介,并受感官的影响.  14.视觉.它联系着可见的事物或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既不是通过想象和虚幻的方式,也不通过光芒辐射的方式而感知.真主不会忽视它所造化的,真主能彻底的看清所有事物,每个动作、每句话语都无丝毫遗漏,无论是庞大的还是微妙的,没有任何事物能从中遮挡.真主的视觉也不象人的视觉,人的视觉是大脑以外两视觉神经中宿存的视力.在听觉和视觉的属性上,禁止把尝、闻、摸、耳朵、眼睛等人类和动物的属性归结于真主.  15.生命.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2:255)  16-清算神速.真主他仆人的各项工作,他加倍回赐行善者,惩罚作恶者.清高的主能毫不费力的清算仆人们的工作,而被造物要想做到那样就必须费力伤神;能够同时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回报,好不迟疑,不会因清算一个人而延误另一个.  17.公道.真主是威严无比的、善恶必报的,真主的公道,他绝不亏枉人类一丝毫,他的判决绝对公道:顺主干善者一定会得到回报,逆主作恶者一定会受惩罚.真主不责成人类力所不及的事,也不惩罚不该惩罚的人.真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真主在他的判决上从不专横,他的所有判决都是公正的,不会有丝毫不义.  18-诚实.真主的所有言辞都是诚实的,他所有的言语都是真实的,他不会有悖于他的言辞,也不会违背他的许诺.  19.语言.真主通过这种属性来颁布命令、禁止和宣告,通过这种属性表述他启示众使者的制度天经,如:《苏厚福》、《摩西五经》、《诗篇》、《福音书》、《古兰经》.真主确在他意欲的时候,以他意欲的方式谈论他意欲的话题,真主曾与穆萨(摩西)谈话,他的语言不是通过空气而传递,他的语言不是来自某个方向,他的语言也不是被穆萨的听觉所感知.他的语言不象被造物的语言,正如他的存在不象被造物的存在一样,声音只是读出作标记的字母,正如有时用符号和标记表示一样.  20.否定真主行为的动因.真主的意志是完美的,不受任何一种强迫的含义和强人所难的沾染.真主的大能自开始不采纳任何媒介或因素而预定万物,万物的存在曾是依一种直接的因素---真主的大能和创造,真主不用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思考和思维的基础上.  21-意欲.真主的每个行为都具有目的,他的行为发自他的意欲,他的意欲实践于他的造化中,真主意欲一件事物时,他对那件事物说‘有’,它便有了.真主给所有的事物都定好了它的位置,他以他的恩惠使他所意欲的事物提前,以他的公正使他所意欲的事物推后,他使他所意欲的人变得尊贵或卑微,他所推后的决不被提前,他所提前的决不被推后.  22-至爱.热爱和纯洁的有爱.真主把易卜拉欣和穆罕默德作为密友是出自对他俩的热爱.真主怜悯、关爱他的众仆,为他们制定了种种利于他们的法则,并以此作为他们两世幸福的因素.真主确是喜爱众生和被众生爱戴的.他喜爱他的仆人并接续他们,他的仆人们爱戴他,并接近他.宽厚温和,清高的主对的仆人确是宽厚温和的,他给予他们方便而不为难他们,宽恕他们的种种恶行,而不责罚他们的所有罪行,给他们的善功十倍的回赐,给他们的恶行却是等量的惩罚,记录他们的善念,而不记录他们的恶念.  23-威严.真主具备无比的能力、地位、高贵和伟大.  24-接受忏悔.真主是应答需求者的祈祷的,并接受忏悔者的忏悔,无论他们犯下的罪过和忤逆是怎样的.  25-容忍.真主任由那些违抗者在今世而不去惩罚他,任由他们否认、为非作歹不说 ,还要去给他们给养,宽恕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忏悔,让他们皈依.真主怜悯他的仆人们,温和的对待他们,他造化了他们,供给他们养给,如果他们违背了他,他召唤他们去做忏悔,而不急于惩罚他们.真主具备宽恕和容忍性,同时也拥有惩罚的能力,行也无济于事,不能将宽容性描述为软弱的宽恕,至容的主他有能力却还宽容,他不急于惩罚而是包容.  26-至恕.真主宽恕仆人们的过错,通过施给他们的恩典,或者接受他们的忏悔并使他们皈依他来原谅他们.
真主赐恩于他的仆人,允许他们犯罪后做忏悔,并接受他们的忏悔,然后回赐他们,改掉他们所忏悔的罪行. 真主经常遮盖他仆人们的过错,对他们的饶恕多过对他们的惩罚.  27-惩恶.它是针对不信道者、犯罪者和暴虐者的一种行为属性.惩罚是针对犯罪者显示的神圣的公正的属性,根据真主的判决,惩罚或发生在今世,或在后世.  28.隐微的属性.仅根据表面现象,古兰经中的有些经文和圣训在表达真主属性方面容易产生混淆:如:方位、躯体等等.例如:  你的主的命令,和排班的天神,同齐来临的时候(89:22).(否定真主占据空间)  真主的手是在他们的手之上的(48:10).(否定真主具备肢体)  他曾在6日内创造了天地,然后升上宝座.(10:3)(否定真主占据宝座)  这些经文属于隐微的一个种类,其他经文是明确的,如: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112:1--4)真主严厉谴责那些不知明晰、断然的明文;又对不清楚、隐微的经文穷追不舍,随心所欲解释的人,这体现在真主的一句话中:他降示你这部经典,其中有许多明确的节文,是全经的基本;还有别的许多隐微的节文.心存邪念的人,遵从隐微的节文,企图淆惑人心,探求经义的究竟.只有真主才知道经义的究竟.学问精通的人说:“我们已确信它,明确的和隐微的,都是从我们的主那里降示的.惟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3:7)  先贤们对于隐微的经文的主张是把其中所指的详尽知识交付于真主的知识,他们的主张是最优越,最安全,最符合理性和心灵的天性信仰.  尚未给人类提及的属性,穆斯林则把其知识交付于真主.  真主的临近不意味着他和被造物一样占据空间.  29-关于眼见真主.人的肉眼无法承受看见真主的巨大压力.《古兰经》记载:先知穆萨(摩西)曾经要求亲眼看见真主,结果穆萨晕倒在地.最后先知穆萨认识到他的请求是错误的.  在伊斯兰的信条中,今世人们不能看见真主.但信士在后世能见真主.即使如此,人们也不能完全对真主一目了然.看见真主是乐园居民所享受的最大的恩惠.  真主和宇宙中的因果律  哲学把创造万物的主宰称之谓“第一因”、“终极因”.但第一因并不是因果律之内的因,而在因果律之外,第一因是因果链中的源头,是因果链的根,它是必然的存在体,非偶然或是或然的存在物.它不是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更不是组合的整体,它不扮演“果”的角色,它不受外力的作用,也不存在它所受的外力.因果链之内的每个环节或每件事物,都是因果链环节中上一事物的“果”,而这个“果”又可以做下一事物的“因”,所以因果链之内的每件事物都是被动的.而第一因是无始存在,而因果律是有始存在.  宇宙的运动能追溯到起点,也就是承认第一因的存在,第一因本身不是被动的,它是主动发生的,它不是任何事物的“果”.假设第一因是被动的,那么它的行动需要因由,就意味着它是另外一件比它更早的事物所导致的“果”,这样它就不是第一因,只具有第一因的名称而已,也不具备第一因的定义,更不具备第一因的实质属性,而那件更早的事物才是第一因.如果再向上追溯,则又陷入无穷论或循环论了.承认第一因是主动力,就意味着承认宇宙中存在最高的自由意志.这好比人类的灵魂一样,人类灵魂中有一部分关键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人类的一种主动力,它不是因着外界的作用而发生反应而反作用于外界,而是它本身主动去作用.  宇宙--或最低限度的大部分宇宙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它按照人类看到的这种形式上的规律运行也是必然的,是必要的;因为宇宙是各种特定因素的结果,所以这种结果肯定会通过感官和视觉形成诸多因素.真主已在这些事情和其它一些事情之间仅通过自己纯粹的意志和大能加以联结;因此,这种持续的联系在人类面前以因果和影响的现象显示出来,人类按照隐喻的方式借用了“因果”或“影响”一词;“存在”和“不存在”这两件事情间的长时联系会让人们产生二者之间有一种因果联系的错觉,即便在现实情况中并无任何断然的联系.称之谓宇宙因果律的事物,实质上它的名字只是纯粹的联系法则而已;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通过因果现象为人类显示,同样,它也在人类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宇宙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它要通过真主的意志方可生效,所以,它是一些根本上同其它事物毫无关联的事情;但真主使它成为一些自备的因素,无论说真主在其中寄存了一种起影响作用的力量或没有寄存这种力量都是一样的.  证明真主存在的最明显的宇宙现象是宇宙中和谐一致、秩序井然的现象,宇宙中和谐一致、秩序井然的含义并不排除一切形式和部体中广为散布的因果现象.因此,以便宇宙能成为明显地证明真主存在的一种证据,它就应成为和谐一致的.  以便让宇宙中的这种和谐臻于完善,宇宙就应成为相互间有条有理的,要让这一部分成为需求者,让那一部分成为被需求者,所以,它俩的相结合符合两者之间的需求;真主对自己众仆的仁慈要求其本体存在成为诉说独一真主的存在和属性的最精炼明证,诉说真主是宇宙的创造者;因此,真主使人类不断地需要很多事情,然后,又在人类和这些事情之间设置媒介、因素的诸多环节.每当超越一个环节迈向另一个环节时,就会看到宇宙各部分和各部体之间新的融洽含义;为了实现人类的各种目的和需求,还可以观察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的互助和协作,直到最后坚信整个宇宙确有一位主宰在制定这种安排、组合这种联合.  假若真主创造人类不需要任何事物,他创造万物也是如此---他完全有能力这样做---那么,人类再也不会有机会去揭示其中和谐一致、相互协调含义了;据此,人类一定会失去证明真主存在的证据的最明显现象.然后,这一切完全符合真主的智慧和对仆人的仁慈,人类过着一种媒介和因素的制度有条有理的生活.  总而言之,除真主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具有影响力;人类所看到的一切因素和因由是一些创设性的因素和因由,真主就这样设置了它.  天启宗教的分歧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宗教界统称为天启宗教,犹太教信奉的雅威和基督教信奉的耶和华以及真主都是同一主宰,教义分歧主要体现在各自对主宰的属性本体的阐释上的不同.世界各民族都存在对最高存在的想象、理解和认识.其中,《古兰经》提到了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  拜火教-最高主宰是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属性,也是自然法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拜火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主张善恶二元论:存在着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和代表黑暗的恶神安格拉•曼纽,善神的随从是天使,恶神的随从是魔鬼,互相之间进行长期、反复的斗争.有《古兰经》经注学家认为:拜火教的源头是先知诺亚所遗留的教导,琐罗亚斯德是改革者,先知诺亚以后的拜火教对主宰的本体属性认识已严重偏离.  犹太教--信奉的主宰(雅威)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至高无上,自有永有,独一无二,无形无体无相,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犹太教不接受圣子论以及三位一体,也不承认耶稣是的弥赛亚(麦西哈),并继续等待弥赛亚的来临.和伊斯兰教对主宰的认识分歧是:犹太教把一些残缺的、被造物的属性加于雅威,如发怒、嫉妒、埋怨、仇恨、喜好、憎恶、忧愁、争斗、恶是因雅威缘起等.  基督教--上帝是三位一体的耶和华(雅威),把耶稣看做上帝的第二个位格.认为耶稣即是耶和华的道成肉身又是耶和华的独生子,耶稣具有人神二性.并认为耶稣就是犹太教等待的弥赛亚,认为犹太人违背了上帝和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派他的儿子耶稣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体人类订立新约.  伊斯兰教--耶稣就是弥赛亚(麦西哈),但教会把耶稣神化了.《古兰经》阐明:“认主独一是自人类祖先先知亚当,历经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穆罕默德一致奉命传播的核心思想.” 真主总共给人类降示天经104部,最主要的是《摩西五经》,《诗篇》,《福音书》,《古兰经》.但《古兰经》中记载以前的天经后来都已经失传,失散,被篡改,失真.并认为: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是真主(上帝)属性中不纯净的认识,是对认主独一的背弃,是一种变相的多神教.所以,穆斯林根据《古兰经》主张:伊斯兰教是开天古教,《古兰经》的颁布废止了以前的所有经典和宗教,先知穆罕默德也是封印的使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奥古斯丁是谁,可能大部分人都闻所未闻。但他的《忏悔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用自传来鼓舞人们去追求关于自己和世界的真理的书籍;西方传统里的伟大思想家都读奥古斯丁,不管最后赞同与否都会承认在他的著作中发现了有价值之物。他是古罗马的神学家,也是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思想遗产非常丰富,他对“为什么上帝与恶共存?”这一问题的思考伴随着他的成长与思想的成熟。354年,奥古斯丁出生于在北非的罗马一个普通家庭中,父亲是个小官,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虽然说当时的教育费用非常昂贵,但是他的父母还是想方设法把他送到非常好的学校中,希望他能够取得功名。早年,奥古斯丁认为母亲所信仰的宗教是非常的肤浅的——一个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怎么会创造一个充满了这么多苦难的世界呢?这个问题被哲学家称为恶的问题。17岁的时候,他到迦太基学习修辞术,希望成为一名演讲家。在这期间,他受到了来自波斯的摩尼教的吸引,参加了这个基督教异端团体。摩尼教为恶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摩尼教认为,人类是上帝和撒旦进行交战的战场。上帝代表着善,撒旦代表着恶。撒旦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对手,不过终将会被上帝打败,但需要时间与过程。而人类则有时被这一边控制,有时又被另一边控制着。生命的目标就是识别善的力量,避免自己的行为被恶的力量利用。摩尼教虽然说成功解释了恶为什么会与上帝共存的问题。但奥古斯丁却感觉到这种说法并不能完整的解释自己的罪疚感和受苦的同谋感。29岁的时候,他与摩尼教的祭祀进行神学辩论的时候发现,这个祭祀只有所谓的口才并没有学问,因此颇为失望。后来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鼻祖普罗提诺的影响,放弃了摩尼教。在他母亲的影响下,他跟随米兰的基督主教安波罗修学习神学。新柏拉图学派中有一个接触的领袖叫柏罗丁,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神圣的,身体和普通的物质一样,是恶的无尽源泉。灵魂如果不是被囚禁在身体中,就是完美的。柏罗丁恶的原因归结于身体的存在,但是仍旧和摩尼教的解释一样,认为身体并不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同样没有解决奥古斯丁的困惑。在基督教神学与新柏拉图主义的共同熏陶与融合中,奥古斯丁对恶的问题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答案。将恶的问题利用论证的形式进行拆解,可以得到下面的陈述:1.恶是存在的。2.假如上帝对恶无知,那么他就不是全知的。3.假如上帝知道恶。但不能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能的。4.假如上帝知道恶,也能阻止它,但却没有这样做,那么他就不是全善的。这个论证推导出来的答案就是不会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存在。也正是因为无法反驳这个问题,许多哲学家抛弃宗教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在一神论宗教中,为了确保宗教的意义与价值,对以上的论证进行了直接的回应,主要集中在第四个论证上,回应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的回应认为恶是人类自由的代价。上帝是仁慈的,因此他创造出来的世界是无恶的。但出于智慧的考虑,如果人类不能过上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得到幸福。因此,上帝给了人类选择权,允许人类选择自己的生活,同样恶也就在这个选择中滋生了。这个回应认为,恶的行为是人的选择直接导致的,如果人听从上帝的安排就不会有恶。第二种回应认为上帝的智慧超乎我们的理解。在我们看来是恶的东西,或许在上帝眼里根本就不是恶。人的心智是有限的,但无法认识上帝无限的心智。因此,上帝本质上是全善的,但他的善却非我们所能理解的。奥古斯丁是西方历史第一个综合了这两大回应的哲学家。早年的时候,他致力于发展第一个回应,到了晚年,则更多的发展第二个回应。未完待续。本文来自于我阅读的书目《奥古斯丁》,我从作者的叙述中重新拉出了一个脉络来对奥古斯丁的思想进行叙述。小明同学的成长日记(gh_df6d1f3c61b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人类是“为罪所囚”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最好的事就是接受恩典,从而成为“上帝之囚”。一个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怎么会创造一个充满了这么多苦难的世界呢?当这些无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终究会爆发,然后将人炸的粉身碎骨。用尽量少的字去概括。这篇写的很烂,希望大家能够给点批评,让小明快快成长。今年春节期间,对农村光景的讨论如一束强烈的聚光灯,将人世间仿佛被遗忘的角落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今gh_df6d1f3c61b4分享每天的成长经历以及感悟,不定期放一些自己的原创随笔杂谈。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df6d1f3c61b4分享每天的成长经历以及感悟,不定期放一些自己的原创随笔杂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能的创造主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