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演化经济学学 纳尔逊和温特企业是什么引导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三方登录: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创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创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本目录推荐
潘善琳,应文池
乌兰,李沃源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本页
Copyright (C) 读书网 www.dush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号-2当前位置: >>
演化理论视角下组织惯例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CONSTRUCTION ECONOMY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49 期) 研 究 探 索演化理论视角下组织惯例 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段晓红 , 向龙斌(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在阐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演化理论研究组织惯例影响下的企业家创新行为过程以及组织惯 例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分析主导逻辑的形成过程,论述主导逻辑与知识更新的关系。 最 后得出结论 :应积极建立以企业家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主导逻辑 ,促进组织的知识更新和企业的创 新活动。[ 关键词 ]组织惯例;主导逻辑;创新行为;演化理论Abstract: Based on explaining relevant literatures, by using evolvement theory,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 innovation behavio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nvention 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nvention on entrepreneur' innovation behavior, analyzes forming process of dominant logic, discuss- 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inant logic and knowledge updates. At last, puts forward the conclusion that domi- nant logic which core is entrepreneur' innovation think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updates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activity of enterprise. Key words: organ evolvement theory [ 中图分类号 ] F407.9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X (2011 )11-0096-03熊彼特企业家理论认为, 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虽 然企业家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 “新组合” 引 应用了新工艺、 开 入生产体系, 促使企业制造出了新产品、 辟了新市场、获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源并且实现了工业的 新组织。 但是, 由于创新活动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和创新利 益的外部溢出效应[1]、 组织成员对过去成功经验的依赖而导 使得企业家在面临环境变化时, 致的对创新活动的抵触 ,[2]1 组织惯例 、 主导逻辑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 概念分析1.1组织惯例惯例是企业演化理论的重要概念, 它和选择环境、 搜 寻机制共同构成了演化理论的理论主体。对演化理论的 研究始于熊彼特。1982 年, 纳尔逊和温特的 《经济变迁的 正式奠定了演化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基础。该文 演化理论》 系统地把演化思想引用到企业管理研究领域, 并逐渐成为 企业管理研究的方法之一[3]。纳尔逊和温特将达尔文 “自 然选择” 以及拉马克的后天获得也可以遗传的生物学思想并不总是能抓住时机及时进行组织、 技术和管理创新活动。 因此,研究如何克服组织惯例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负面影 响, 促使企业家大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高企业创新活动 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段晓红,女,生于 1972 年,湖北汉川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创新管理、营销与 战略管理。96 CONSTRUCTION ECONOMY研究探索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49 期)引入了企业演化理论,认为企业的进化也是建立在遗传、 变异和选择这三种机制之上。在企业演化的过程中, 惯例 是以类似 “基因” 的形式存在并发生作用。 演化过程类似于 “惯例” 的复制以及复制过程中产生的 “变异”它具有不可 , 逆性、 偶然性以及不确定性。企业演化是 “自然选择” 的结 因而只能根据自身的 果。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环境的变化, 情况做出战略调整; 同时, 企业也并非被动地适应环境, 而 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意识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并且,企业主动变异后获得的功能可以遗传下来。因此, “自然选择” “适应环境变化” 和 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企 业演化的过程模型[4]。 1.2主导逻辑图1 企业家创新行为过程 [6]企业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资源禀赋在发生交互作用 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全流动、难以替代以及短期内难以 “扩大供给” 的高效资源。 ) (2 创新价值观的核心是企业家 的心智模式。企业家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环境 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价,并在协调组织与环境的创新活 动中将自己的心智模式逐步扩展形成了创新价值观。同 时, 它也是创新主体对创新动机、 创新效果、 创新行为方 创新行为目标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评价。 ) (3 创 式、 新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创新动机是由创新主体的需 要决定的, 这种内在的因素与外在的创新刺激相结合, 是 产生创意的重要前提条件。相关理论文献对企业家的创 新动机的论述是多方面的 [1], 但归纳起来有三点: 利润、 成就需求和竞争压力。主导逻辑作为信息过滤器, 使企业关注的相关信息 在过滤的过程中被决策者吸收到了企业的战略、价值体 系以及更加强化的行为模式中 。主导逻辑的功能是为企[3]业筛选有用的信息, 是组织认识外在环境的重要标准 。[5]通过这个标准, 提高了输入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信息的 质量, 提高了企业战略决策的效率。主导逻辑是在先验图 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先验图式是管理者在某个企 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基于个人的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信念。 它的重要价值体现在能使企业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下, 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主导逻 辑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模式, 是组织对某一个产业总的认识 以及公司在该产业环境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决策的 所有管理工具的集合[3]。它是从事决策的企业高级管理者 用来发现、 定义和制订战略的全部工具、 方法。 企业管理者 对环境的认识取决于他们已拥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 本 文将主导逻辑定义为以企业家为主的高级管理者的心智 模式, 是他们关于环境的认识和世界观, 是对经营和操作 具体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概念化。 1.3企业家创新行为2 组织 惯 例 对 企 业 家 创 新 行 为 的 影 响 及 创 新行为过程在组织内部, 从基层执行顾客订单到高层进行资金 分配决策等都受到惯例的影响。惯例不仅存在低级到高 级的排序, 而且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并存。以非正式形 式存在的惯例更是保证了组织日常活动运行的稳定性, 作 为一种控制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秩序和信息交流形式, 它既 减少了协调的成本, 也减少了内部摩擦的成本[3]。 2.1组织惯例影响下的企业家创新行为过程企业家创新行为是企业家在创新需求目标引导下, 在 创新价值观、 创新动机等因素影响下为实现创新 创新刺激、 需求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 企业家创新行为也是企业家[6]在现实生活中, 企业经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盈 利或亏损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交替出现是一种常态。演 化理论假定, 企业中存在一个决定是否延长遵循惯例时间 的中央权威。而经理 (企业家 一个努力的目标就是: ) 保持 现有的惯例顺利运行, 或者需要用其他的惯例来替代现有 由此可见, 惯例的存在和惯例的 “变异” 对企业家 的惯例[3]。 意识和行为特别是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从 的观念、 某种程度上看, 惯例的存在使得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具有路为了达成创新性而将其新观点表现出来的一个多阶段的 如图 1 所示,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本质 创新活动过程。因此, 是一个不断演化、 发展的由内外部因素刺激而产生创新欲 凭借主体价值观对创新活动进行判 望, 并受内在动机支配、 断和选择的复杂过程: ) (1 市场竞争形成创新刺激。创新活 创新使 动形成的企业异质性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 。[7]97 CONSTRUCTION ECONOMY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49 期) 研 究 探 索径依赖性 (企业发展的历史因素) 并且, , 由于 惯例的存在,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过程会发生 相应的改变, 这种变化如图 2 所示。企业的 演化过程符合自然选择,但并非绝对缺乏理 性指导。然而,作为有限理性指导下的企业 家,在认知和计算能力有限的前提下所做出 的创新决策必定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作为 人格化代表的企业家担负了保持惯例稳定性 的责任, 因而, 在创新刺激发生时, 企业家会 根据自身经验并按照现有的惯例 (特别是已 经导致了成功的现有惯例 来做出决策判断。 ) 如果根据现有惯例不能完成对环境的适应, 企业家就会开始进行搜寻工作并从不确定的环境中发现 机会, 从而形成新的创新刺激。由此可见, 在惯例的影响 下, 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过程发生了变化。当一个完整的创 新过程完成并实现创新目标时, 企业家又开始下一轮的创 新行为。 2.2组织惯例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图2 惯例影响下的企业家创新行为过程33.1主导逻辑的形成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引导主导逻辑的形成过程到目前为止, 唯一的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 而且不只是最高管理层次 学家西蒙认为, 管理就是决策[7], 要进行决策, 组织的所有层次, 包括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决 策, 它贯穿在整个组织中。西蒙在研究决策的价值前提时, 提出 “对组织忠诚心” 的概念。 他认为, 对组织的忠诚心, 也 称为同组织一体化,是指用组织目的代替个人目的的过 程。组织目的或价值逐渐被内化到成员的心理和态度中, 这样即使没有行使权限等外部刺激, 成员的决策也能自动 地和组织目的一致起来。同组织一体化对于确保成员为 实现组织的目的而合理地进行决策是一个重要的内在标 “对组织的忠诚心” 实际上是主导逻辑也 准。西蒙提到的 就是企业家心智模式特别是其创新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 主导逻辑的形成也是 之一, 即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因此, 企业家心智模式和知识在管理团队中的共享和由隐性向 显性转化的过程。其形成过程如图 3 所示。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 (1990 从核心产品的角度界定了 ) 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与核心产品开发与扩张相关的知识和 生产性知识与能 能力[3]。核心知识和能力可划分为两大类: 契约性知识和能力[8], 分别与战略协调和日常协调相对 力、 应。本文认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企业专业化生产 知识和能力的集合,而契约是为了实现管理和协调并减少 因此, 专业化生产知识和能力包括: 惯例、 与之相关的成本。 文化、 战略、 技术与技能; 管理/协调知识和能力主要是指建 立和管理契约,通过契约这一正式和权威的形式减少雇主 成员之间的冲突与摩擦的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体。 与雇员、组织惯例是企业在专业化生产过程中逐渐累积而成 难以模仿性、 非完全 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 它具有异质性、 流动性, 并且, 这一特征使其成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资 源。这种资源建立起了限制竞争优势被模仿或被削弱的 符合组织现行 经济力量, 即隔绝机制[2]。超越竞争对手的、 经济发展的惯例形成的 “隔绝机制” 则带来了模仿障碍和 提前行动者优势。但是, 一旦隔绝机制带来的竞争优势使 得企业成功, 则企业就变得依赖带来成功的核心知识和能 力, 形成惰性。 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 企业家和组织便会首先寻找以往成功的经验, 这往往会成 企业大多数时候的决策不是由 为今后发展的桎梏。同时, 利润最大化而是由组织惯例, 即公司内部运行得很有效的 活动模式决定, 所以, 企业不会经常改变其惯例, 而且改变 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 [2]。事实上, 这种惯例依赖能使整个 组织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做到快速决策,因为它节约了组 织成员由于完全理性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 种依赖也使得组织忽视了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组织往 往在出现危机以后改变了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 但是惯例 依赖推迟了企业解决新问题的时机。综上所述, 组织惯例 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降低了企业家对外部创新刺激的反应强度; ) 改变了企 (2 业家对创新活动的价值判断。98 CONSTRUCTION ECONOMY研究探索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49 期)知识积累的首要问题。 在这里, 主导逻辑提供了关键的核心 知识累积的标准, 即将企业家的心智模式和知识 (最初属于 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范畴, 包括隐性和显性知识 特别是创新 ) 思维在组织内部进行扩散, 将其最大限度地外延并上升为 企业家主导逻辑, 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创造过程。4结论主导逻辑是以企业家为主的高级管理者意识到或并 没有意识到的显性以及隐性知识的集合体。组织内形成 的主导逻辑引导和规范着组织成员的价值判断、思维模 式和行为方式。主导逻辑也是企业惯例形成的前提和基 础。在主导逻辑的作用下, 确定了专业化生产过程中组织图3 企业主导逻辑形成过程的现实需求和目标, 从而确定了筛选和识别个人知识和技 能的标准。与之相关的个人知识和技能具有共性,并在共 享的过程中不断演化; 与之无关的个人知识和技能被过滤, 但在未来随着主导逻辑的变化和惯例的变异重新被筛选。 主导逻辑作为一种心智模式, 它在决策者行为中得到体现。 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 主导逻辑形成和充当了一种研究 纲领的管理理论和政策组成的框架, 体现了企业在一段时 期内的演化均衡。为克服组织惯例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负 面影响, 必须要大力推进以企业家心智模式特别是创新思 维的主导逻辑的建立, 从而极大地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 性, 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高。蒉 [ 参考文献 ] [1] 袁勇 志 . 创 新 行 为 与 创 新 障 碍 [M]. 上 海 :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 2003.? ? ? [2][ 美 ] 戴维 贝赞可,戴维 德雷诺夫,马克 尚利.公司战略经 济学[M].吴亚军,总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主导逻辑和知识更新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 一个组织的惯例决定了它 与众不同的能力―― ―能比别的组织做得更好[2]。对企业的 竞争行为而言, 更有意义的活动是惯例的改变或新惯例的 当惯例延迟了企业家的创新行为、 使得企业 产生, 即创新。 家创新行为具有路径依赖性的时候, 由惯例而形成的企业 专业化生产核心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惰性 [8]或刚性 [3]。由此 产生的约束机制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虽然公司会因 为惯例的改变支付昂贵的成本,但如果它们只是根据外 部环境或市场的小变化对惯例作适应性改变则会使竞争 甚至, 如熊彼特强调的, 公司一直以特定方 优势逐渐消失。 法生产给定系列的产品也许不会生存下去。因此, 公司需 要经常不断地改善或改变现有的惯例, 即不断对组织知识 成为学习型组织是 进行更新。把组织作为一个学习系统, 实现知识有效积累的根本途径。 另外, 对于知识积累的途径和发生机制, 彭罗斯 (1959 ) 认为: 企业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在本质上是把正式的显 性知识以最佳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方式转化为程序化的、 富有针对性的、 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内生化节约了企 业稀缺的资源或减少了管理决策, 为企业的成长与扩张提 (1920 则主张企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 ) 供了可能 。马歇尔[8][3] 张焕勇 .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D]. 上海 : 复 旦大学,2007.[4] 王广勇,赵常林 .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新认识:基于演化理论 (ET )视 角 [J]. 常 熟 理 工 学 院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09 (3 ):49. [5] 龚宏宾,罗青军 . 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战略:主导逻辑及规则的应用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7 ):138-141.外在化的过程, 即企业新知识的产生是非正式的隐性知识 转化为正式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实际上, 组织的知识和能 力的积累是外生化和内生化双向循环的过程 。在组织知[3][6] 芮明杰 . 管理创新 [M].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2. [7] 杨文士 ,张雁 . 管理 学 原 理 [M]. 北京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社,1994. ―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 [8] 刘刚 .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经济学解释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识累积的过程中, 拥有不同隐性知识的个体之间知识的共 享与合作,对最终知识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对于来自内 外部环境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核心99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演化发展经济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