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为何各国央行黄金储备拼命印钱 钱却都跑进富人的口袋里?

各国央行疯狂印钱导致虚假繁荣
他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大师,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量子基金前合伙人,他是被巴菲特评价为对大势把握无人能及的人。比起华尔街的其他金融大鳄,这位投资大师似乎对中国的了解更多一点,日前吉姆·罗杰斯携新书《街头智慧》再次展开了他的中国行,那么这次吉姆·罗杰斯是如何看待中美在全球贸易中的合作呢?又是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走势以及的走势呢?北京商报记者:今年黄金大跌后,中国大妈抄底黄金对抗华尔街巨头引起世界关注,那么对黄金未来走势您怎么看?吉姆·罗杰斯:黄金价格现在还未到底,中国大妈有点操之过急了。在过去12年黄金是一路长红非常罕见,因此经历一次调整很有必要。黄金的价格在接下来数个星期,甚至一两年时间,始终将处在底部,之后可能黄金进一步上涨。我手上拿了些黄金很多年,一直也没有卖出,上周四也买了一点点,我不知道中国大妈是不是做了一个正确选择,不过我本人是会等待更多一段时间,等黄金价格走稳后,我会买进更多黄金。北京商报记者:作为对冲基金经理,在全球衍生金融产品里面,中美如何在全球交易市场中保持某种战略的均势?吉姆·罗杰斯:不仅是衍生品,股市、债券都是有两方,不可能一场交易里两方都是正确的,往往只有一半的人是正确的。现在中美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如果二者能够合作的话,肯定能够创造出美妙的世界。现在美国经济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我希望两者之间不要出现很多冲突。北京商报记者:美国股市涨幅在过去几年创下新高,甚至超过金融危机以前,但是中国股市的点位仅为金融危机前的1/3,您如何看待美国股市?吉姆·罗杰斯:目前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世界各家央行都在印钞票,这些资金放到经济体里可能会造成短期的繁荣。但这种繁荣不是真实经济体产生的,表面上我们获得更多钱,但这一切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这种做法长期是没有效的,短期可能有点效果。北京商报记者:近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国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比较高,您如何看待人民币的走势?吉姆·罗杰斯:在未来的一些时段,人民币会继续升值。未来中国经济会更加成熟,那时进口大于出口汇率会朝着反方向发展。我真诚希望大家不要卖掉手中的人民币,你们要卖我就会买进来。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在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势必在全球影响通胀,通胀是大家非常担忧的,对中国市场也提出这种担忧,您怎么理解?
吉姆·罗杰斯:中国已经做出努力要把通胀降温,中国也让自己的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往上走,这对于克服中国通胀有好处。中国吸引外来资金进入市场,就对中国某一些领域或者产业造成太多资金的积累,因此你会看到房价越来越高。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外部市场对中国发展前景非常不乐观,在做空中国,您怎么看?吉姆.罗杰斯:西方人的确不太了解中国。我一直表达了我对中国在21世纪的辉煌前景的观点,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在19世纪迅猛发展的美国,那时出现了15次的萧条。尽管我知道中国将来会有一些问题,我却并不会阻止我的女儿学中文。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肖海燕
责任编辑:NF029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4067条
评论34265条
评论27980条
评论27276条
评论11455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全球主要央行“印钱”后 为何CPI萎靡不振|欧洲央行|美联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的均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无论是QE“印钱”还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都没有让通胀水平大幅回升。这背后原因何在?
  2008年到2014年期间,美联储一共实施了3次QE和1次OT(扭转操作),直到2014年11月,美联储才宣布退出QE。今年3月,欧洲央行全面开启量化宽松,并于12月扩大了资产的购买。
  据NBF Economics and Strategy,“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格兰银行的资产加起来将近11万亿美元。市场预计,未来两年,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会实施QE,而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年将增加80万亿日元资产,欧洲央行将每年增加600亿欧元。
  QE“盛宴”未助推CPI
  全球央行的QE“盛宴”助推了资产价格膨胀,比如股市、债市、房地产,甚至老爷车和艺术品等等,它们的价格在最近几年疯狂上涨。然而,CPI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呢?
  对此,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解释称,QE“印”出来的钱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流到消费者手中。如果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他们的消费就会增加,CPI也将随之上涨。但这一切没有发生。
  近年来,医疗和学费飙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CPI。以下Advisor Perspectives的图表显示,自1991年以来,大学学费已飙升了338%,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了167%,并且,2001年以来,这两项费用增长加速。不过,这些费用已膨胀多年,不是由现行的货币政策引起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QE“印”出来的钱去哪儿了呢?
  Business Insider认为,很多钱都流到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实体,然后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如:股份回购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工程”,从而推高了资产价格。因此,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继续投资,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然而,尽管富人赚了更多钱,但他们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因为富人本身已经应有尽有。所以,资产价格飙升对于增加消费几乎不起作用,没有对消费者价格指数造成上行压力。这与当时伯南克所推动的“财富效应”(随着人们感觉手里的财富变多而增加消费)背道而驰。
   大部分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
  相比资本,QE和零利率政策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对于80%的家庭,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已从2000年的高位下降,这些家庭的消费能力也下滑,从而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和通胀压力。
  从下图看出,在美国最富有的5%的家庭和20%的家庭中,他们的实际收入(经通胀调整后)增速只是略微降低,但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
  非农数据是美联储货币决策的关键依据之一。美联储关注美国人的工资变动情况,特别是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便宜劳动力成本有助于美国企业的发展,但阻碍消费增加。因此,美联储试图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为便宜的贷款,刺激消费。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
  QE推动资产价格膨胀,如:随着住宅价格飙升,房租也随之上涨,人们在房租上的支出越来越多。这么一来,QE进一步恶化了80%家庭所经历的“工资紧缩”。央行印的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
央行印的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
货币紧缩时期,市场疾速下行。此时央行的选择应该坚定、明确,切忌暧昧不清。
目前货币是紧缩期,股市下行而债券价格上升,企业负债率攀升,就是典型表现。如同一个病人,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不需要左顾右盼讳疾忌医。以M2数据继续以两位数上升,或者银行间拆借利率不高,作为中国货币未进入紧缩状态的借口,是说不过去的。笔者询问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尤其是以制造业、资源业为主的地区,日子更是极端难过,原先承诺给企业的补贴等一概撕毁,甚至又出现了花样百出向企业要钱的现象。
银行间拆借利率可以作为中国最安全的无风险收益率,比充满行政色彩的十年期、七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更准确,目前对银行一保再保、对利率一压再压,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5月30日为2.57%,1个月为3.861%,一年不5%,说明利率水位一旦上升就很难下降。
广义货币发行两位数,企业与政府负债率仍然高企,民间资金无法盘活,这说明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出缺货币上,而出在货币的使用效率上。如果中国的资金不能进入高效而诚信的实体经济,印多少货币都没有用,只能沉没入贪官、居民、银行的钱袋里,甚至成为烘托温哥华、旧金山楼市的最大推手。
央行喊话房贷半个月之后,据金融信息网站融360提供的6月2日上海30家银行房贷情况,除三家外资行汇丰、花旗为首套房贷打九折外,恒生银行为首套房贷提供98折,其他11家银行为首套房贷提供基准利率,10家银行上浮首套房贷利率,包括平安、天津、民生、招商、广发在内的5家银行暂无额度。房贷基准利率没有收益,风险又高,为什么要贷?
商业银行显示其独立品格,不为喊话所动,继续紧缩房贷、房贷高利率之旅。央行应该为手下的银行鼓掌,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之后,商业银行不再一味听命,开始考虑风险与利润,说明银行内部的激励机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这正是当初银行业改革希望达成的目标,如果现在商业银行听命上级,不断放贷,未来的房地产坏帐风险不应该由商业银行承担,而应该由下命令的官员承担。
既然商业银行已经进入市场化的关键阶段,就应该继续市场化之路,绝不能半途而废。现在要做的,不是逼银行走上听从行政命令成为政府大出纳的老路,而是抓住中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继续改革。
中国货币之所以进入胶着期,根本原因不在于银行不放贷,而是信用激励机制的扭曲,是大量资金流向了只有利润而没有现金的糟糕企业,这些企业常常以经济安全、创新基础作为虎皮,向银行要廉价资金。
所谓信用激励机制的扭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表现是,偷懒的银行没有善用自身的信用数据,一只眼盯着政府的导向、大企业大项目,另一只手伸向输送货币的机器,只要是政府鼓励的大项目一概蒙着眼大规模贷款。曾经的造船行业是如此,曾经的光伏行业也是如此。另一种表现是,延用传统的互联互保的连坐式的信用模式,或者用抵押物打折的方式贷款,把银行的未来和房地产等抵押物紧紧地绑在一起。甚至有些民营银行再次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辙,允许大股东进行偷窃式的关联贷款。
政府、国企不是信用的天然符号,互联互保等信用保障模式是封建时代的信用特征,不能适用人口与资金急剧流动、产业急剧变迁的当下社会。中国银行业需要向阿里等互联网金融学习,建立新型的信用保障模式。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有些银行已经开始运用互联网方式切入养老、健康、理财多个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这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先进的做法,在这方面中信、平安等银行首当其冲。最终,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得最好、通过数据将信用、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的企业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大量低效企业占据资金已经让中国尝到了货币洪水下的旱灾。不仅在境内,国企在境外也大量融资,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香港银行对内地客户所提供的除贸易融资外的贷款高达2.276万亿港元。目前约半数借款人为内地大型国有知名企业,如能源行业(包括在内地及境外使用的贷款),而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只占19%且风险较为分散,剩余31%流向跨国企业。
低效企业而缺乏制约的企业大量借贷,不仅会拖垮境内金融体系,还会让中国经济在增长乏力期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以最快的速度撤除国企背后的政府隐性担保,让市场的回归市场,才是金融业的惟一出路。
央行不要再对房贷喊话,也不应该再对银行在基础设施等行业贷款喊话,一旦走上金融市场化之路,就要坚定、彻底地趟过改革深水区。不要犹豫。
注:两天的休息
端午,雄黄,都跟美人有关
白娘子轻衣西湖边
晴雯小紫花衣薰艾草
短到片刻的极美景致
小时候的端午节,外婆在额头抹上雄黄
一股蒸腾的药味与香味
晚上守着煮粽子的火炉
万般不肯睡
跟朋友们喝茶聊天,玻璃顶上是难得的青天
有凉风吹过,紫薇隐隐
一个一等一的科学家,不慎做了实业
一本血泪帐
这位回国20年的人仍然耿直,质问,这是为什么?
招**的喧嚣过去了
网络关注曲线直线下降
但心里的痛、疑惑过去了吗?真相在哪里?
掌握底层社会枢纽的是极端的血腥暴力
这家人异变于何时,心理如何步步扭曲直到今天
归因于阶级斗争,简单,可不能让我们更安全
&叶檀市场:
新闻1:5月官方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回升并创年内新高。
点评:微刺激微效,新订单指数上升,企业家预期仍然迷茫,不敢多库存。从了解的情况看,企业帐期拉长,互相拖欠,债务链条化。从地方与实体的关系看,有些地方近似竭泽而渔。
新闻2:6月2号,美国公布重大减排计划,预计到2030年将美国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30%,这是有史以来美国在对抗全球变暖问题上做出的最大举动,也有望促使2015年底举办的巴黎气候大会取得国际减排协议。
点评:美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取得革命性突破,减排有望取得大进展,煤炭下行,石油低迷,清洁能源占上风。上海高研院孙予罕院长表示,美国已有实力有底气进入欧日主导的碳交易市场,成为主要参与者。
新闻3:中指院数据,百城房价两年来首次环比下跌。&& & &点评:考验开始,定向放松或者再贷款放些货币可以想像。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全球主要央行“印钱”后 为何CPI数据萎靡不振
(原标题:全球主要央行“印钱”后 为何CPI萎靡不振?)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的均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无论是“印钱”还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都没有让通胀水平大幅回升。这背后原因何在?2008年到2014年期间,美联储一共实施了3次QE和1次OT(扭转操作),直到2014年11月,美联储才宣布退出QE。今年3月,欧洲央行全面开启量化宽松,并于12月扩大了资产的购买。据NBF Economics and Strategy,“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格兰银行的资产加起来将近11万亿美元。市场预计,未来两年,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会实施QE,而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年将增加80万亿日元资产,欧洲央行将每年增加600亿欧元。QE“盛宴”未助推CPI全球央行的QE“盛宴”助推了资产价格膨胀,比如股市、债市、房地产,甚至老爷车和艺术品等等,它们的价格在最近几年疯狂上涨。然而,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呢?对此,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解释称,QE“印”出来的钱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流到消费者手中。如果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他们的消费就会增加,CPI也将随之上涨。但这一切没有发生。近年来,医疗和学费飙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CPI。以下Advisor Perspectives的图表显示,自1991年以来,大学学费已飙升了338%,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了167%,并且,2001年以来,这两项费用增长加速。不过,这些费用已膨胀多年,不是由现行的货币政策引起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QE“印”出来的钱去哪儿了呢?Business Insider认为,很多钱都流到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实体,然后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如:股份回购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工程”,从而推高了资产价格。因此,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继续投资,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然而,尽管富人赚了更多钱,但他们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因为富人本身已经应有尽有。所以,资产价格飙升对于增加消费几乎不起作用,没有对消费者价格指数造成上行压力。这与当时伯南克所推动的“财富效应”(随着人们感觉手里的财富变多而增加消费)背道而驰。大部分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相比资本,QE和零利率政策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对于80%的家庭,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已从2000年的高位下降,这些家庭的消费能力也下滑,从而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和通胀压力。从下图看出,在美国最富有的5%的家庭和20%的家庭中,他们的实际收入(经通胀调整后)增速只是略微降低,但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非农数据是美联储货币决策的关键依据之一。美联储关注美国人的工资变动情况,特别是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便宜劳动力成本有助于美国企业的发展,但阻碍消费增加。因此,美联储试图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为便宜的贷款,刺激消费。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QE推动资产价格膨胀,如:随着住宅价格飙升,房租也随之上涨,人们在房租上的支出越来越多。这么一来,QE进一步恶化了80%家庭所经历的“工资紧缩”。【相关新闻】12月25日,日本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日本11月份为103.5,0.3%,0.3%。剔除生鲜食品,11月份核心CPI环比不变,同比上升0.1%。此外,12月份东京地区核心CPI初值环比下降0.1%,同比上升0.1%。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1%,10月份为下跌0.1%。扣除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由1.1%升至1.2%。11月通胀水平符合彭博调查得出的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也是英国CPI增速4个月来首度升至略高于零的水平,但距英国央行目标尚有较大距离。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法国11月份0.2%。经季节性因素调整,法国11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持平。其中,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上升1.2%;能源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6.0%;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
同比上升0.8%。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杨斌_NF4368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某国政府拼命印钞票,货币贬值,高通货膨胀率,为什么政府会积累大把的财富呢?钞票又不是直接印给政府呀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国央行基准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