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舞台,热靴闪光灯拍摄人像怎么调,调成什么,麻烦了,马上开了

如何拍摄舞台剧照?
舞台剧照是一种非常特别拍摄场景。如何选择设备?何时为最佳拍摄时机?如何拍出最满意的作品?机位如何选择?等等,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注:未经允许,严禁拍摄!希望这是一个摄影技术细分领域探讨区。对于爱在剧场拍摄的好奇宝宝,我想说:首先,请看这里:
按时间排序
-"一本正经读艺术,心花怒放学代码。我的读读日报「艺术与美感」,特别好看~"不好意思引用一句话,说实话不怕你笑真看不懂,如果你之前没说是编程的哪种猿逻辑,我确实发自内心的告诉你真的觉得语无伦次=????? 1/2
1/4 ≠≤≥≈≡≒∥=≦≧≌∽≮≯ㄎㄖㄡㄚㄒㄉㄈㄇㄏㄖㄖㄒ,不说了,我都觉得我有病
本来是想来这里学学经验的,结果等了半天好像回答很少啊……所以我就斗胆拿自己的照片出来自黑,同时也分享一下我可怜的经验吧~~~~~我真的很渣!真的很渣!真的很渣!我一直拍的都是戏曲舞台,戏曲舞台最大的好处就是——亮啊!!!!玩过摄影的应该都明白暗光是相机杀手吧……所以我基本没碰到过画质和快门无法得兼的问题,而且一场戏曲演出的灯光从头到尾基本不变(我说的是传统戏,蛋疼新编戏我从不去看),简直就是说“来吧来吧你们尽情地拍吧!”另外我的机子是入门级……用长焦镜头,我觉得在那种快速移动变换的状态下再高级的功能我来不及调……戏曲有一个最适合拍照的时机——亮相。所谓亮相就是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告诉大家“你们赶紧按快门啊我都摆好pose了这个时候是最美的”。所以刚入门的玩家只要抓亮相就可以了,比如这样:或者这样:或者这样:以及这样:以及这样:你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构图,这种高度固定高度程式化的姿势一定任何角度都很美(另外哪个大神能告诉我黑衣服怎么不失焦啊啊啊……戏曲里一身黑真心太多了……)。你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构图,这种高度固定高度程式化的姿势一定任何角度都很美(另外哪个大神能告诉我黑衣服怎么不失焦啊啊啊……戏曲里一身黑真心太多了……)。稍微进阶一点的玩家可以尝试捕捉一下演员稍纵即逝然而很萌很可爱很有故事的小表情。当然前提是这个演员真的有表情……我看到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死脸一张……最好找有潜台词的表情~~~~——“哎玛可算把这么漂亮的妹子骗到手了来来来我们赶快去里屋OOXX吧”——“哎玛可算把这么漂亮的妹子骗到手了来来来我们赶快去里屋OOXX吧”——“哎呀我迟早都会给你的……可现在不好……真的不好……哎你走慢点啊……”——“你这个人真是讨厌死了怎么都不满意还非要我亲手给你倒酒赶快拿去喝姑娘我不乐意伺候”——“你这个人真是讨厌死了怎么都不满意还非要我亲手给你倒酒赶快拿去喝姑娘我不乐意伺候”——“啧啧啧这妹子又漂亮又好调戏看我待会儿拿酒的时候趁机捏捏她的小手”——“哎呀哎呀你不要生气刚才是我不好你不要走嘛……”——“哎呀哎呀你不要生气刚才是我不好你不要走嘛……”——“啧啧这妹子果然随便骗骗就上当了真好玩”再进阶一点么就是拍戏曲那些高难度的技巧了,我个人认为拍技巧唯一的王道就是戏熟——简单来说就是你要知道演员什么时候、如何做这个技巧,并且在技巧最震撼的瞬间按照你相机的延迟提前那么一丁点儿按快门。对焦的话我一般都是对在脸上,然而以我的渣技术基本都是靠戏熟来弥补……嗯当我自己学会做这些动作之后我就知道该怎么拍了(好像太没操作性了啊喂!)比如踢腿要拍踢到最高的时候:摔叉当然也是最高点好看:摔叉当然也是最高点好看:嗯没错这张拍糊了……然而我还是蛮喜欢的,舞台上一直在动啊所以我总是安慰自己不要刻意纠结清晰度……嗯没错这张拍糊了……然而我还是蛮喜欢的,舞台上一直在动啊所以我总是安慰自己不要刻意纠结清晰度……翻跟头一般抓翻到最高、团身最紧的时候:咩哈哈哈哈因为这张照片我还混了一顿好吃的,因为小哥说我把这个跟头拍得很高,他其实没使劲儿翻~~~~~~咩哈哈哈哈因为这张照片我还混了一顿好吃的,因为小哥说我把这个跟头拍得很高,他其实没使劲儿翻~~~~~~至于我最爱的鹞子翻身(嗯其实是恶趣味)一般来说是留头或者刚甩过头的那一瞬间最棒,整个身体都是舒展的而脸正好面向观众:此处插一句,非常同意 此处插一句,非常同意
的回答——“事实证明,不论快门速度多快,并不能增大拍到最佳时机的概率”,以我亲身经历佐证,抓时机才是王道,连拍出来的都惨不忍睹……还有一些技巧比如水袖、旋转神马的,还是那句话,你一定要知道演员在何时、如何做这个技巧,不然技巧很快一下子过去了你根本来不及拍,或者你拍了半天只能拍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嗯更多的我就不放了,总之我说过了我很渣~~~~嗯更多的我就不放了,总之我说过了我很渣~~~~还有我觉得一些慢动作体现韵律的地方也可以很美,比如这个:逗比如我,还开启了另外一个拍照领域的大门,那就是——拍各种失误2333333传送门:大约不会有第二个人拍这些了吧…………………………然而更加进阶的模式我还未解锁……每次也只能看着大神们拍的剧照流口水了……总之我个人的经验就是调好光线和白平衡,练习对焦,之后就是戏熟戏熟戏熟戏熟戏熟(请默念一万遍,嗯)。期待大神出现&拍砖
首先说器材。70-200 f2.8是至少的,因为除了工作人员,你的机位到舞台的距离肯定比较远,想拍局部细节图的话少不了长焦,当然,如果有更长的焦段也可以考虑,主要根据你的座位进行选择。下面结合之前拍过的一次林俊杰演唱会举例。当晚的照片被林俊杰内地执行经纪发微博引用。如果想拍个人或者特写,光圈建议2.8,虚化效果可以突出人物,同时降低你的ISO,噪点也能少点。快门建议250左右,具体结合ISO设置。因为毕竟是演出,演员们的动作比较快,想要不拍虚,快门速度至少250。如果是想拍场景,氛围,可以适当减小光圈,保证一定的景深,这时候需要适当提高ISO(噪点可以通过后期降噪)。快门速度还是250。至于闪光,最好不要用(敢用闪光的要么是菜鸟,要么是大师,再说那么远你的闪光根本闪不到舞台,演唱会的灯光足够用了)器材、参数都明确后,就是快门时机了。首先要做到预判,就是知道演员们什么时候会有经典的动作,什么时候会有完美的灯光效果,你不可能一直端着几公斤的设备几小时。这就要求平时多看,多熟悉剧情、场景。当然,最重要的是多练习,经验要靠一次次实践积攒。完。
其实我是很少拍舞蹈类的现场,平时都是拍摄Liveshow和音乐节多,但是也有一些想法想分享给大家。
拿一些前几天回母校拍摄的作品出来举个栗子。。。
器材选择,我是建议用长焦镜头,长焦的空间压缩可以保证背景的干净,而且可以躲得远远的避免影响到观众。
我自己用的是Sony a7+Laea4+Sigma 70 200 F2.8,非常好用实惠的一个搭配。。。(自动头会让出片率更高,而且轻松,自从作死手动头拍演唱会感觉身心疲惫后回来就剁手买了支小黑)
当然如果专门为了拍剧照而不是演出时拍的话,是建议布光拍摄的,拍摄的内容和作者协商,要知道这个舞蹈讲的是什么,需要把哪个情节摆上剧照。
一个舞蹈的起始动作结束动作往往是摆得最为规整的,灯光也落得最为准确的,摆拍的好时机,一般都能有出美片,但是这个片子一般不能表达出整个舞蹈的想法,因为内容太单薄了。
不过有些舞蹈的开场是交代背景的,如果需要一系列的图,那起始动作就非常重要。
舞蹈进行时,有时候你需要了解这个舞蹈是民俗展示类型还是情感抒发类型还是故事情节类型,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之后对画面的捕捉和最后的原片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师妹的作品中,并没有多少故事情节,节奏的推进比较明显,绸缎是很重要的道具,它的甩动往往是伴随音乐推进的,如果拍摄的同时注意观察,留意音乐的进程,有一些比较有张力的动作都是可以预判出来的。就像拍乐队一样,你要大概推算一下等一下台上的要做什么,台下的观众会怎样,尤其是重型乐队,歌曲的进程影响着整个表演的画面。傣族舞蹈这类动作传递比较明显,不会像绸带在空中有一定的延迟缓冲的,更要留意好音乐的节奏,一般心里是可以跟着打个拍的,但是有一些拍子比较数学的就别跟了,简直揪心,像美国部落风肚皮舞,我特么听第一次的时候完全跟不上拍子啊……
剧情类的舞蹈往往会有一些表现情节的动作出现,留意好剧情的推进,抓到这些画面并不难,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去思考接下来舞台上的剧情会是怎样。
拍团体舞是比较难拍的,大的全景要拍的,毕竟要给人写稿子,但是比较好的片子都是在整个舞蹈中选择关键人物去拍,这样的主体思想都容易表现,而且画面没那么杂,一旦画面杂乱,即使拍得再清晰,它也只能是烂片。
一些情感类的镜头捕捉,需要的仅仅是简洁,有时候拍摄是没问题的,选片上需要注意,一般我拍的片子我亲自去选,我知道哪几张片子我拍好了,舞者的表情到位了气氛到位了,发自己觉得最好的那几张就够了!
——————我是分割线——————再离题发一些平时拍的不是舞蹈类的舞台照,虽然拍舞蹈不能这样子拍,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融会贯通哒。(?¤????ω¤????)?11月底的南方草莓音乐节南方舞台见哟!看到那个一脸胡子左手红黑花臂的Diao毛就是我啦,欢迎来勾搭来送烟(?°3°?)
两年前某一段时间专注与舞台摄影了一段时间,稍微有些心得,随便写一点,所有使用照片均为本人所拍摄,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标注作者和来源。分几个部分来说:1.器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材的选择决定了你能够拍摄的内容。虽然不论对什么摄影方向,器材都没有所谓『必须』一说,但是最好不要让器材成为你的短板。1.机身的选择:这个简单,1系机身最好,连拍能力强,对焦强,高感好,画质在选择优先级最低。我两年前使用的是d3,1200w像素,甚至比不上很多手机,但是操控性,连拍和对焦在同一价格内无他。镜头:焦距和光圈决定了你的拍摄题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多机身,多镜头。我的建议是,大光圈变焦镜头,综合机位的考虑,70-200是必须的,因为即使你能蹲在舞台旁边拍摄,距演员的距离仍很远,如果你没有办法争取到前三排的位置,那么很可能需要更长的镜头。其他辅助装置,三脚架很重要,三脚架很重要,三脚架很重要,如果你按照正常的配置来拍摄,就算是铁手,一场拍下来也断了。独脚架则更加灵活,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允许机位的变动的。注:不要被器材的门槛吓到,有些相当低廉的选择,比如尼康的80-200:)2.机位的选择:基本是遵循一个原则,越近越好。第一排到第三排座位的距离会很舒服,当然要看是什么样的舞台,一般小剧场,第一排如果全程使用70-200可能会错失一点完成人物组合照片的机会,所以,如果你的没有准备第二部机身的情况下,大约控制在距离舞台15米左右(目测)的情况下,可以只用一只70-200完成任务:) 其次,为了让演员尽可能的多面对镜头,能够直面舞台的位置相对有利,但是侧面亦可以拍出有趣的照片,比如以及3.光线,构图光线是舞台摄影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而构图则体现了你对台上作品的理解。(这种灯光生活中可不常见)(这种灯光生活中可不常见)如果你能提前熟悉剧本,舞台安排甚至多次观看和拍摄彩排,对成功的拍摄是相当有帮助的的。这里提一些容易上手的tips,帮助大家打开思路,首先是除了盯着人脸一通拍,你也可以选择看一看细节:以及以及利用队形,和整齐的动作瞬间舞蹈作品上更加重要:另一位@另一位@提到的,动态:动静结合:动静结合:针对题注关系的舞台剧类:看出点什么了么?没错,就是喜剧冲突。对话剧,戏剧类作品,抓住冲突的瞬间,亦抓住了演员情感流露的瞬间。同时,和许多其他摄影类别有一些区别的是,因为舞台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舞台节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艺术方方面面,比如灯光的选择,队形的选择,在呈现给观众的时候,就是以一种和谐,审美的方式呈现的,所以成功呈现了舞台本身的魅力,就已是一种成功了。比如我最喜欢的下面这张照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张照片很棒:)简单总结一下,为了舞台摄影你需要1.合适的设备来保证『拍到你要的瞬间』2.对舞台的和节目的熟悉和理解,来保证『拍好你要的瞬间』另外,对另一个自问自答的题主,我觉得作为如果剧团的一份子,能够发挥的空间应该更大,舞台上的人,应该不仅仅存在与舞台上吧~~暂时想到这么多,有新问题,我再补充~~
帮朋友拍过一些演出,尝试回答下:舞台摄影比一般影棚摄影或者风光摄影难度高一些,最好掌握了初步的摄影技术,对于自己使用的器材操作熟练,相机各种测光模式对焦点选择白平衡设置等等一系列的操作非常熟练,对于曝光和光线的认知有一定的掌握。器材:高宽容度 低噪点的单反+大光圈长变焦 例如5D3+70-200 2.8,如果是28-300红圈那是更好。 操作:全手动或者光圈优先模式,看舞台演出的类别,如果光线多变的情况,光圈优先+点测光会更方便些。当然,熟练的全手动操作会更快。我个人喜欢全手动。对焦点选择中间单点,千万别选择系统默认的。三脚架可有可无,因为基本不会用到长时间曝光,最低80分之一秒,快门线也用不到。感受分享:1 熟悉你要拍摄的内容,不管是话剧还是芭蕾,越熟悉演出内容越好。2 大光圈+高ISO,千万别用闪光灯,千万别用,如果你不想挨骂的话。3 舞台摄影的7成技术在于按快门,抓住那最美的瞬间,所以聚精会神是必须的。4 千万别用连拍,如果你不想让你边上的人烦你,而且你还想提高舞台摄影技术的话。5 照片格式JPG+RAW,千万别心疼储存卡6 永远记住一点:演员的表情神态很重要,非常重要,重要性远远高于形体动作。比表情神态更重要的,是眼神,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7 拍摄过程 对焦 构图 半按快门 预见 等待 按下快门全手动模式下,曝光已经设定,中间对焦点对焦(这个最快,还不用担心相机自己找错了对焦点),构图并预见你要拍摄的瞬间,等待,直到你要拍摄的瞬间到来,按下快门。抓瞬间按快门这个是真功夫,反应快是必须的,舞台摄影的功夫7成在这一瞬间。永远记住一点:等你看到演员的表情再想拍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正确的做法是上面那一段。8 舞台摄影中黑白照片有时候也很棒,后期中可以尝试调整出一些。9 心中没有触动就没有传神的照片,这一点在舞台摄影中也适用10 特写比大场面更震撼,尤其是传神的特写。11 开场的头几分钟是你试机调整各种参数试拍的最佳时机,千万别错过了。12 预判和预见是舞台摄影最重要的技巧,按快门的反应速度决定了你抓住演员最动人表情的能力,这两个都需要多加练习,所以需要严肃的对待你每次按下快门的动作。最后,提醒一句:舞台摄影的最好座位一定是前几排比较居中的位置,一定不是第一排。欢迎各位大神拍砖和交流。
过去很多年里,我每天都守在剧场看演员们排练、演出。拍拍拍、修修修、发发发,是我每天都乐此不疲的事。其中大量图片被用作校方、剧组、剧院的官方宣传图,或收录在中国舞美协会资料库里。那时手里只有一台现已鲜为人知的尼康 D40X,以及我最爱用的 35-1.8 定焦头。在器材上,可以说是毫无优势,甚至是劣势,IOS 到 800 画质就很渣了。但我认为,我在剧照拍摄上最大的优势是,在剧组里我是舞台监督,或者制作人,也就是说,我比演员还要更早看到剧本,比一般的舞台剧照摄影师更了解戏剧情节、以及舞台上的设计细节。换句话说,我更了解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绪,以及最佳视觉、最佳光线的拍摄时机。作为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以及我在按快门时在想些什么?关于如何拍摄舞台剧照,在这里并不是教大家去看演出时如何拍照,尊重演出依然是最重要的。这篇文章更适合以下三类朋友:爱好级: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有机会去给非正式演出(年会、Fashion Show、校园剧社等)拍照。入门级:如果你是一个职业摄影师,有机会去拍正式的剧场演出,但缺乏剧场经验。进阶纪:如果你就是一个舞台摄影师,想要进阶。在讲具体方法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照片是一张不错的舞台剧照?舞台剧照作为一类特殊的拍摄作品,其用途主要有二:纪录与宣传这部戏。以演出整体为单位展示出来,所以更注重整体的戏剧氛围。除非是演出里有名角儿,一般是不需要大头照的。大头照或人物细节照有专门的流程拍,通常是在演出前摆拍,叫定妆照。作为演出资料。给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业内人士使用,需要把整个舞台的空间与设计拍摄出来。然后,是具体方法:一、爱好级以下长图是之前运营孟京辉工作室微博时写的科普文,那时我还年纪小,设计风格很少女,基本理论还是可以先看看的。总结下来,关键点有这样几个:总结下来,关键点有这样几个:1、器材不够,技术来补。很多人一听到要拍舞台剧照,第一反应就是器材,觉得剧场昏暗,必须有个 IOS 2000 + 画质依然清晰的器材不可。弥补器材缺陷,几个必备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多练习「慢快门不糊技术」。从 1/40 s 开始练习,一直练到 1/6 s。再往上就很难了,但 1/6 s 还是有希望得到一张适用于传图片网还效果不错的照片。秘籍是:屏气凝神——深吸一口气后,再通过取景框构图、对焦,直到按下快门后,才吐气。不用着急,慢慢对焦,如果这口气里始终调整不好,建议换口气重新来。这样练习,也能帮助改掉按快门太随意的毛病。追随摄影技术。既: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与取景框的运动相对静止,并在移动中按下快门。这是一张舞蹈剧《怪谈》的剧照。从截图的数据里可以看出,快门速度为 1/60。由于这是舞蹈剧,演员始终在运动,要想直接靠按快门拍清楚,起码得 1/600 以上的速度。但我的相机真的很差,IOS 400 噪点就很明显了,且当时光线确实不够。于是我的方法是,镜头跟着演员一起动,不停把焦点对在演员眼睛上,移动中构图,选择合适时机按下快门。在拍移动中人物的时候,非常建议采用这个方法,同时可以让背景特殊虚化,更突显人物。这是一张舞蹈剧《怪谈》的剧照。从截图的数据里可以看出,快门速度为 1/60。由于这是舞蹈剧,演员始终在运动,要想直接靠按快门拍清楚,起码得 1/600 以上的速度。但我的相机真的很差,IOS 400 噪点就很明显了,且当时光线确实不够。于是我的方法是,镜头跟着演员一起动,不停把焦点对在演员眼睛上,移动中构图,选择合适时机按下快门。在拍移动中人物的时候,非常建议采用这个方法,同时可以让背景特殊虚化,更突显人物。发挥想象,后期特殊效果。还是拿上面那张图为例,虽然用了追随摄影技术,但画面还是很模糊。原因是,这是一部描述梦境的作品,整部戏的气质都特别迷离。女演员黄湘丽此时的角色是一个 30 年代的上海年轻女性。IOS 400 让我获得了很多噪点,后期时我将计就计,又增添了一些噪点,使画面更怀旧,并对背景在 PS 里进行了径向模糊处理,看上去就更迷幻了。拍摄者根据演出情景进行二度创作,是值得鼓励的,单靠抓拍是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剧照的。除了技术问题,表达方式单一也是原因之一。就像舞蹈演员不可能自始至终只表演一个动作,绘画者通常也不会只用一支笔完成作品。个人认为,不管前期还是后期,都看做是拍摄的一部分,得到的作品才会更加完整。2、请用内存大的卡。舞台上光线变化大,很容易测光不准。为了增大快门速度而减曝,且减很多,也是常事。这对后期的要求就会高一些,建议从头至尾都使用 RAW 格式。3、切忌使用闪光灯。除了打搅别的观众外:闪光灯破坏舞台灯光设计,让剧照看上去平庸。闪光灯影响整个演出。 在
里写:闪光灯对于演员来说,就像夜晚开车,迎面而来的远光灯。小提琴手的
说:我尼玛恨透了闪光灯!!! 抬头看指挥尼玛一溜闪光灯!!! 快把老子闪瞎了低头看谱子找不着音了泥煤的! 还是凭记忆往下继续的!关于剧场为什么不能使用闪光灯,具体可参考:4、最佳拍摄时间对于爱好者来说,抓住一点,就能拍出相对满意的剧照:不要在人唱歌、说话的时候拍照,表情之狰狞让人无法直视,也很难和整体氛围契合。最好的时机是演员结束一句台词后的一刹那,情绪还完美的保留在脸上,且不会龇牙咧嘴。5、利用特殊光线舞台灯光比自然光、棚拍布光更有戏剧性,对比强烈。浓烈的大逆光,也是不错的选择。图为灯光师正在调光,想看逆光效果。图为灯光师正在调光,想看逆光效果。二、入门级攻克了基础技术关,接下来更多需要掌握的是剧场常识,来帮助摄影。1、每一个演出都有不同的表达气质,先学会欣赏,让自己跟着戏一起律动,拍出来的剧照会特别带感。久而久之,大部分时间你都会下意识的觉得「这里并不需要按快门。」可参考:2、针对不同演出种类,了解必要的演出常识。演出不仅仅是话剧,还有交响乐、芭蕾等等。以芭蕾为例,我们总希望拍到一张跳得高又特别舒展的姿态,靠连拍,是不可取的。事实证明,不论快门速度多快,并不能增大拍到最佳时机的概率。对于拍摄者来说,需要了解一些芭蕾的基本动作,比如大跳是怎么回事,起步点是什么样子的,最高点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找视频来看看。把你认为最美的瞬间记下来,并通过多次观察熟悉舞步的韵律,到了现场,再采用跟拍技术,镜头随舞者一起运动,在最美瞬间咔嚓一下,八九不离十,这张照片会很赞。这里介绍几个特别适合拍照的瞬间:首席小提琴手即将落弓的瞬间:首先,首席就是首席,果真和其他人不太一样,要想拍特写,拍他就好了。落弓的瞬间,是指,正要开始拉,即将发声的瞬间。高手在拉琴前,那情绪酝酿不是点吧点,姿势之浮夸,说在运功都不为过。气憋足了,情绪饱满了,那一口气下去音色着实很享受。但表情就开始狰狞了,皱眉头的皱眉头,吐舌头的吐舌头,乱张嘴的乱张嘴。所以,抢在这之前的一瞬间,是最好的。有旋转动作的舞蹈:推荐
的照片。个人认为,很多时候,并不是拍得清晰可见才好看。芭蕾的经典造型:拍之前最好对每一个角色进行了解,出场时间也了解一下。如果是经典剧目,如《天鹅湖》,音乐找来听听也是大有好处,帮助掌握拍摄节奏。戏剧:不同戏剧都不一样。最好是提前对导演风格有个了解,能了解到带惊喜感的舞台装置和设计最好。光线太暗的时候,建议不要白费功夫。三、进阶级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请来的剧场摄影师都读过剧本、一起开过创作会议,看过排练细节,看过完整连排。本身是戏剧出生,既懂舞美还懂灯光,那就完美了。以下照片是参加 2015 年台湾两岸小剧场戏剧节我用手机拍的剧照,当时主办方也邀请了摄影师,最后还是用的我的手机图。这部戏叫《郑和的后代》,导演是马俊丰。从 2009 年到现在已经演了 5 轮了。大一时,我是这部戏的导演助理,后来是制作人。对这部戏的了解程度可达到台词几乎能背,音效、灯光、舞美变化的时间点了如指掌(因为当过舞台监督,会特别注意这些时间点,我们叫 Q 点)。以这样的角色来拍剧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最美的画面,我都记在脑海里了。要拍什么内容,一开始就很清晰。关于时机的把控,我只需要静静的等待。不会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整个过程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噼里啪啦狂按快门。思考的内容也会远远大于「曝光、构图」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那么,怎样才是最美的画面?导演在创作的时候,会有充分的视觉考虑。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是有「主视觉」这个概念的。马俊丰导演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导演,走得也非常国际范儿,排练的时候喜欢通过情景的描述激发演员想象力,共同去寻找最精准的表达方式。创作过程,不停在律动,直到最完美的造型出现的那一刹那,「停,别动。哇,太美了。你们再保持一会儿。」除此之外,这不仅仅是导演的「筛选」,是一群人共处一室好几个月,对身边每一个人的熟悉,对环境的适应,对排练节奏的了解,通过默契,最终展现出来的最有 power 的表达方式。在正式演出的时候,配合着灯光、舞美拍下这个瞬间,不论视觉还是内容表达上,都会非常贴切。《郑和的后代》2015 台湾两岸小剧场戏剧节剧照。《郑和的后代》2015 台湾两岸小剧场戏剧节剧照。这是一部小剧场戏剧作品,世界各地的小剧场长相都不太一样。这部戏的特点是,导演会根据每一个剧场的特征做出不同的安排。比如这个剧场,坐落于台北 101 附近的一个文创园区,是老工厂改建的。室内是工厂车间的大开间样貌,室外是一片百年榕树林,特别漂亮。按理来说,小剧场演出都会遮得密不透光,黑乎乎一个大暗房,毕竟英文名就叫「Black Box」。但外面的榕树真的太漂亮了,导演说「把窗帘拉开我们试试。」于是有了这张剧照。《郑和的后代》,这部戏的名字就很有意思,郑和不是太监吗,为什么会有后代呢?这得从作品的作者说起。作者郭宝崑先生是新加坡戏剧之父,华人。一生漂泊在外,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他认为,他是一个「失根」的人。纵使在戏剧上的成就赫赫有名,然而,漂泊,才是他毕生的主题。就像明朝太监大将军郑和一样。本来姓马,却被赐予了姓郑;本来信奉真主阿拉,却皈依了汉人的信仰。没了姓,没了信仰,还没了性。纵使战功赫赫,然而「我是谁」。故事以郑和下西洋为主线,不停地漂泊他乡。不论是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还是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阉人,似乎是世界各地都有的习俗。这让郑和倍感绝望。当人们关注他赫赫战绩的时候,他在关注什么呢,他的根在哪里呢?「漂泊是我的家园,出发是我的还乡。」(台词)在文学造诣上已经登峰造极的作者,却屡遭迫害。在他获得最高戏剧成就奖的时候,他人却在他乡的监狱。荣耀、光环、牢房、异乡。作者又在思考什么呢?这是一部让人联想很多且颇为沉重的戏剧,每个人有那么一瞬间会思考「为什么我会在我现在的地方?」「我的根在哪里?」这部戏,从来没在大陆商演过,里面有很多隐喻,报批是个大难题。为了生计,我们也演过不少很二的大俗剧。但这部《郑和的后代》,只要能有演出的机会,不管发不发钱,大家紧紧凑凑还是希望能演上的。我们希望把好的戏剧传播出去,可惜的是,最热烈的掌声漂泊到了台湾。和郑和这个角色一样,充满了讽刺意味。窗外的大榕树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多少有些辽远的忧伤。在这里,导演给出了非常聪明调整。从教学资料层面讲,这张剧照达到了目的。导演让演员在聚光灯下调整肢体。导演让演员在聚光灯下调整肢体。小太监们在看另一个小太监讲丁丁的故事。戏里说:「北京的故宫,一共有九百九十九个房间,大大小小不多不少,正好九百九十九个房间。在这九百九十九个房间里,有一个特别古怪。」这个特别古怪的房间,就是专门陈列太监丁丁的。根据不同的级别挂起来,厉害的太监丁丁,被高高挂在空中,最次的小太监,丁丁紧贴地面。小太监们在看另一个小太监讲丁丁的故事。戏里说:「北京的故宫,一共有九百九十九个房间,大大小小不多不少,正好九百九十九个房间。在这九百九十九个房间里,有一个特别古怪。」这个特别古怪的房间,就是专门陈列太监丁丁的。根据不同的级别挂起来,厉害的太监丁丁,被高高挂在空中,最次的小太监,丁丁紧贴地面。讲故事的小太监活泼乱动,难拍,拍出来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但换做去拍听故事的小太监,就会更有意思些。咦,他们在看什么呀?被访王国欢送郑和的舰队离开。光线非常诡异,我专门跑到侧面去拍的,这个角度让阴影更加诡异。对于郑和来说,别人是欢送,那他真的开心吗?被访王国欢送郑和的舰队离开。光线非常诡异,我专门跑到侧面去拍的,这个角度让阴影更加诡异。对于郑和来说,别人是欢送,那他真的开心吗?漂泊是我的家园,出发是我的还乡。永远的离别到站,永远的迎送聚散。现在来解释下这些奇怪的画。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剧本中 7 句话就说完了。导演想了这么一个装置,让演员轮番念这些信息,边念边在里面画,光透出来,效果特别好。之所以说马俊丰导演很国际范儿,就在于他很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哪怕是非常平白的「XXXX 年,郑和第 N 次下西洋,去了 XXX、XXX、XXX 地方。」而国内大多导演,实在太依赖文字本身的信息传达了,吧啦吧啦念台词就完事了。现在来解释下这些奇怪的画。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剧本中 7 句话就说完了。导演想了这么一个装置,让演员轮番念这些信息,边念边在里面画,光透出来,效果特别好。之所以说马俊丰导演很国际范儿,就在于他很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哪怕是非常平白的「XXXX 年,郑和第 N 次下西洋,去了 XXX、XXX、XXX 地方。」而国内大多导演,实在太依赖文字本身的信息传达了,吧啦吧啦念台词就完事了。这种时候,把导演的精巧设计拍出来是最关键的。外面的人脸是否清楚并不重要。演员在装置里画画。演员在装置里画画。导演训话,「你们画的这是什么,太丑啦。」剧场里的光,总是很有意思。聚光与剪影的搭配是个不错的选择,特意挑了导演的侧面,更有轮廓感。导演训话,「你们画的这是什么,太丑啦。」剧场里的光,总是很有意思。聚光与剪影的搭配是个不错的选择,特意挑了导演的侧面,更有轮廓感。关于这部戏的拍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基于我对这部戏充分了解之上的。个人认为,舞台剧照摄影师,不应该只是彩排时请来的外聘人员。也应该是自始至终伴随作品创作的重要角色。事实上,《郑和的后代》这部戏最好的摄影师是导演马俊丰,因为不会有人比他更了解这部戏,最明白什么地方是发力点了。作为一个摄影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把一部戏的内容传播出去。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如果有机会拍拍舞台剧照,其实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体验,可以从更丰富的视觉去理解演出。希望你读后,拍得开心。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靴闪光灯拍摄人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