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斗牛用金立e7拆机有技巧分享吗

这篇算是向首辅大人致敬——其实诸葛亮便是郭嘉。 &br&&br&我们可以看看演义中几个关键事件: &br&&br&1、郭嘉病逝于易州,死前并无曹氏重臣在侧——郭嘉是颍川人。 &br&2、徐庶托名单福,佯狂高歌投靠刘备——徐庶是颍川人。 &br&3、单福被程昱识破,曹操囚禁徐母——程昱是当年点醒荀彧推荐郭嘉之人。 &br&4、徐庶无奈前往曹营,走马推荐诸葛。 &br&5、徐庶见到诸葛言说刘备相请之意,但诸葛却言辞生气,而后徐庶前往许都。 &br&6、刘备一顾茅庐,诸葛不在家,诸葛草庐中的小童却是痴傻——回去路上遇到的诸葛好友?崔州平却劝刘备放下争霸天下的念头,这是试探。 &br&7、刘备二顾茅庐,路上遇到的孟公威与石广元向刘备透露出诸葛的才略是和姜子牙相媲美,诸葛均与黄承彦也不过是在对刘备打哈哈。 &br&8、刘备三顾茅庐,明明不过一个耕夫的诸葛却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br&&br&那么郭嘉为何要装死呢,我们从书中便可发现线索: &br&&br&1、郭嘉早就对刘备身怀敬意,知道刘备是有雄图霸略的人物,更何况有皇室的身份。刘备乘征袁术从许都跑路,程昱劝曹操杀,郭嘉劝曹操留,从此便可看到郭嘉对刘备的好感,也可见到程昱对刘备的憎恶。 &br&2、之后曹操与袁绍对抗,平日出谋划策如神的郭嘉除了开场的几句十胜十败,竟然都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计策,功劳却被荀攸贾诩程昱还有半路投靠过来的许攸给抢走了。 &br&3、难道是郭嘉对于袁绍父子没有计策么?怎么可能!郭嘉【十胜十败】都能预见,何况小谋小略,就连最为拙劣的程昱都有【十面埋伏】之计,不多说话的荀攸也有【饵敌诱文】之计。 &br&4、原因只有一个,郭嘉是个纯粹的谋士,他平生的追求那就是奉献自己的智略,在贾诩投奔曹操之后,曹操手下的谋臣更多了,【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刘晔】,哪位不是深有谋略之士呢? &br&5、郭嘉意识到了,自己在曹操之处再也无法大施拳脚,荀彧也知道郭嘉的意思,这也就是荀彧最初没有向曹操推荐郭嘉的原因,没想到却被程昱给【恶意提醒】了。 &br&6、为什么说程昱是【恶意提醒】呢?那是因为程昱知道郭嘉的谋略远胜于己,故而当年当他看到荀彧向曹操推荐自己而不推荐郭嘉的时 说话了,他不想成为郭嘉的对手。 &br&7、郭嘉只能假死,假装生病并乘自己一人在易州的时候瞒天过海,并找出与自己容貌相似之人逃出生天,当然为了回报曹操的知遇之恩,他【遗计定辽东】。 &br&8、郭嘉早就做好计划,假死之后便去投奔刘备,但刘备在新野已经待了六七年,他不确定刘备是否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于是他让身为老乡兼知己的徐庶去试探刘备。 &br&9、果然,刘备还是那个仁慈大略的刘备,不会因为的卢妨主而去加害他人,而且还如同当年一样志在天下,郭嘉知道,他可以出山了,便计划与徐庶一同来辅佐刘备。 &br&10、不料程昱却察觉到了什么,他首先发现了徐庶在刘备之处,于是便用计策想将徐庶先骗到许都——因为老母的缘故他只好在临走之时向刘备推荐了郭嘉,即现在的诸葛。 &br&11、郭嘉见到徐庶因为老母的缘故要去往许都,但他此刻并没有意识到是程昱在使坏,故而他如今只能孤军奋战,安排好演员等刘备【三顾茅庐】——徐庶到后母亲自杀,程昱则在一旁继续监视徐庶。 &br&12、刘备果然是很有诚意,三顾茅庐,请到了郭嘉,郭嘉为其在隆中决策——之后,曹操在赤壁大败,从【火烧赤壁】之中他闻到了郭嘉的味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虽然程昱事先提醒了【火攻诈降】。 &br&13、赤壁之战四年后,曹操发现了那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竟然已经帮刘备夺得了荆州,其神妙有如郭嘉再世——曹操便联想到当年荀彧故意不推荐郭嘉的事情,且在郭嘉去世之后的荀彧便不为曹操献过一策,多疑的曹操又想到此前同样出身颍川的谋士徐庶也在赤壁之后便不知去向——是年,荀彧被迫自杀,诸葛议取西川。 &br&14、荀彧死后,颍川谋士只剩下荀攸一人。两年后,荀攸亦被曹操气死。是年,刘备得到西川。&br&15、至于徐庶为何一直都没有出现,大家是不是忘了那个叫法正的谋士,这也就是刘备和法正莫名要好的原因,这是故人啊! 法正字孝直,徐庶字元直,孝乃为人之本,元即本也——为何徐庶性情大变,睚眦必报?丧母之痛啊!&br&16、曹操赤壁因未有听程昱之言而大败,华容又被程昱看穿数次,往后出征之时便未有再带过程昱——没有对手的生命是无意义的,程昱便没有再出现在演义里。他的儿子程武后来帮夏侯懋出谋划策,也算呵呵了。&br&&br&&br&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五十四岁便两鬓斑白早早去世的缘故,其实那年,他已经六十五岁了。 &br&至于诸葛瑾为何当年没有在江东揭穿诸葛亮,只是为了当时的孙刘联盟考虑——他俩实际上并没有亲情,所谓的诸葛均也是演员,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字孔明,完全没有关系嘛!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瑾后来因【诸葛亮哥哥的身份】被孙权赶鸭子上架前去和刘备军谈判,却都诸葛亮耍了一顿扫兴而回的原因了——老实如他,只能吃哑巴亏了。 &br&&br&为了感谢郭嘉,刘备遗命让自己的第三子刘理,字奉孝。
这篇算是向首辅大人致敬——其实诸葛亮便是郭嘉。 我们可以看看演义中几个关键事件: 1、郭嘉病逝于易州,死前并无曹氏重臣在侧——郭嘉是颍川人。 2、徐庶托名单福,佯狂高歌投靠刘备——徐庶是颍川人。 3、单福被程昱识破,曹操囚禁徐母——程昱是当年点…
=====================================================&br&看了底下的某些评论,&br&我想说句特别不客气的话,&br&所谓的幸存者谬误就是,&br&你觉得那些身材好的都是有钱有时间才能玩出来的,&br&&br&实际情况是,&br&我所了解到的身材好的人,&br&都是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健身和运动上,&br&所以才有那副好身材。&br&而通常这些人,&br&同时也可以更合理的安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br&也能为一个目标付出努力并且长期坚持,&br&能牺牲娱乐和休闲的时间,&br&利用业余时间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去不断学习和补充健身的知识&br&不断的充实自己,&br&我相信拥有这些素质的人也很容易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br&&br&而有些人下班了找借口说自己很累没时间,&br&然后窝在家里打LOL刷微薄,&br&别人一个电话叫你去唱K泡吧撸串把妹,&br&你火箭一样穿上衣服就出门了&br&呵呵&br&不友善的话就不说了。&br&物以类聚而已&br&=====================================================&br&先放结论,&br&以普通人的资质和时间金钱等投入程度,&br&想练成你说的那种身材,很难。&br&但是在国外健身是很基(diao)础(si)的运动&br&以我在北京那几年健身的经验来看,&br&健身并不是一件承受不起的事,&br&每个月能自由支配的金钱在800以上,&br&每周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br&想去健身房锻炼是很轻松的事&br&&br&单说“去健身房锻炼健身”这件事的要求:&br&场地要求:低&br&器材要求:中&br&锻炼时间:自由&br&单次时长:短(一般人基本练不过两小时)&br&费用:中低&br&对教练的依赖程度:低&br&营养补给:中低&br&&br&拿我自己举例吧&br&我去的这个健身房比较偏健美训练&br&许多会员都会去参加业余比赛&br&放两张FB上扒下来的图片:&br&这个是美美哒老板,曾经的新洲健美先生&br&&im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42& src=&/7af8163fea093baf73a8f4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7af8163fea093baf73a8f4bb_r.jpg&&&br&会员去打业余比赛的照片,能看到几张亚洲面孔&br&暂时还没有我,明年争取上墙&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60& src=&/13bee06a68dccfde29cdf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3bee06a68dccfde29cdf3_r.jpg&&&br&这个健身房的岁数比我都大。条件只能用简陋来形容。&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90e6c1a4c89a40ef366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90e6c1a4c89a40ef366e_r.jpg&&&br&&b&价格:&/b&&br&我办的年卡,各种优惠下来每周只要11刀。&br&作为对比&br&悉尼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卖7刀&br&我每周公交通勤要35刀&br&中午一份炒面要10刀&br&女朋友在旁边一家女子会所,一周23刀&br&&br&我在北京了解到的价格,&br&一般好一点的大学都有学校自己的健身房,&br&哪怕条件艰苦如我大北邮,体育馆的健身房也是对学生开放的&br&没记错的话我当年月卡应该不到100块&br&&br&便宜的大众举铁房,&br&500~1500随便挑。&br&如果有认识的朋友是会员,帮你关注一下优惠活动的话应该更便宜&br&一般的廉价举铁房都不靠会员费挣钱&br&&br&办公区商业健身房,&br&CBD朝阳门中关村五道口这种地方稍微好点的3000一年是妥妥的了,&br&一般也面向写字楼办公族,&br&当然你要是在那种地方上班但一年3000都拿不出来只能说确实苦逼了。&br&&br&还有一种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br&国家队的场地,&br&反正我知道就有北边奥体,南二环那边还有体育总局,&br&都有面向公众的健身房开房,&br&设备各种好,一年不到2000.&br&缺点可能是开放时间比较短&br&时间允许去这种地方很不错&br&&br&要求更高的财力允许的,&br&有更B格的地方,比如世贸天街的姚明加州健身房,一年下来6000块钱,还不如肾6P贵&br&&br&当然啦,好多人觉得6000一年很贵,把钱捐给医院的时候就不心疼了。&br&消费观念,不讨论。&br&&br&当然高档会所就不提了,&br&我妈办了张女子会所的卡小3W块,只是为了陪客户聊天,&br&反正她跟我说,除了像她这样为了商业目的去办卡的,里面的其他会员基本上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br&这种都是社交场合了,咱们一般人锻炼没那个财力还是算了吧&br&&br&&b&吃:&/b&&br&饮食方面对我而言去健身之后反而开销小了&br&因为基本不去餐厅吃了,能在家做尽量在家做饭。少油盐。最近哪怕去吃日餐都嫌口重了。&br&补剂我只喝蛋白粉。&br&买了一罐这边药店最好(贵)的蛋白粉4磅装80刀,够我和我女朋友每人一天三大杯喝两个多月。&br&&br&至于什么一天6、7餐,&br&你真要是练起来了很正常,&br&因为真是饿,身体需求而已&br&我有段时间早上5、6点被饿醒,&br&这时候你就发现蛋白粉的好处的,&br&方便,管饱,营养,健康&br&还便宜&br&我现在每天就是吃吃吃吃吃,不吃东西是真饿的烧心&br&早上起来一杯蛋白粉,出门上班,+1&br&到公司加一餐,麦片+香蕉+苹果 +1&br&午饭正常和同事一起去下馆子吃个盖饭啥的,会稍微注意一下点的菜,尽量吃鸡肉少油盐,但我午饭基本没忌口 +1&br&下午回去,如果晚上有健身的打算尽量不喝咖啡(会脱水),一杯奶茶,弄点小饼干啥的,来个三文鱼罐头 +1&br&看情况,下午喝半杯蛋白粉 +1&br&下班回家,一杯蛋白粉+三文鱼罐头 +1&br&练完半杯蛋白粉 +1&br&9点半到家做饭吃饭,蔬菜为主,少吃主食 +1&br&有时候夜里饿了,再来个鸡蛋 +1&br&你数数这已经多少餐了?&br&我吃肉吃的比较少,因为感觉不好消化&br&&br&&b&时间&/b&,&br&我每周去四次,下班之后喝点蛋白粉吃个三文鱼罐头就出发,每次一个半小时&br&我以前的同事每天中午午休去楼下健身房练。一杯蛋白粉,一个小时足够了。回来冲个澡再一边啃个三明治一边敲代码。&br&之前公司的CEO是个健身狂人,&br&每天午休去练一次,&br&下班之后再去练一次。他还要管理一个800多人的跨国公司。&br&你好意思说你自己忙?&br&对于没心思运动的人,哪怕五分钟的时间都抽不出来。&br&&br&我是真想不到比健身更便宜更省事省时的运动了&br&&br&而且健身房锻炼对提高力量和其他基础身体素质很有帮助,可以说是一切其他运动的基础&br&&br&我之前在墨尔本去参加MMA和crossfit都比这个贵的多,而且因为基础素质不达标,练起来很吃力&br&&br&我平时还喜欢打篮球,相比健身,篮球运动更耗时,而且对装备要求更高。而且如果不健身不练力量去水平稍微高点的野球场就是被虐的下场。我之前去的那个室内场旁边就配健身房作为基础训练的补充。&br&&br&想练成上面那些人的程度要努力合理的训练2年以上吧&br&&br&四个字,贵在坚持&br&&br&==========================================================================&br&先说看了你的图片你的身材属于偏瘦的类型,肌肉并不肥大&br&慢慢练就好了,才两个月,不要着急&br&你看郭达和巨石强森的身材好看,&br&除了他们本身基础骨架和肌肉都好看之外,&br&他们在拍戏之前会专门抽出两个月去塑型减脂+好莱坞顶级摄影特效加成的结果&br&平时生活状态下肌肉也没那么棱角分明&br&对我而言,真正好看的肌肉要去看橄榄球/篮球/拳击等高对抗项目的运动员,&br&那些才是人类身材的极致&br&&br&再稍微打击一下题主和其他答主,&br&身材这种东西是天生的,&br&后天的锻炼只能让人更健康。&br&&br&说什么一般人努力练就能练成好莱坞明星的身材那简直是搞笑,&br&世界上99%的妹子再努力也练不出维蜜的身材的,&br&那比例都是天生的。&br&&br&你看我贴的那两张图了么&br&为啥健身房的老板能成为健美冠军,其他人虽然肌肉练的也不错但只能打业余比赛呢?&br&你注意一下肩宽的差距&br&&br&世界上职业健美运动员成千上万,&br&拿过大满贯的也就州长等寥寥数人&br&打篮球的更数以千万计,&br&也不是人人都能成詹姆斯和科比。&br&&br&在运动领域,不谈天赋就说上限是很搞笑的一件事。&br&&br&拿黄种人来说吧,&br&窄肩和骨架偏小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br&黄教主再努力训练,这个溜肩膀和小短手是改变不了了。&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33& src=&/b45a0bae67d667a326f868ec841a6d2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看看顶级运动员的身材,&br&天赋的差距不是你后天努力就能弥补的。&br&&img data-rawheight=&498& data-rawwidth=&611& src=&/7496acea6c4c1ee5651d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1& data-original=&/7496acea6c4c1ee5651d8f_r.jpg&&
===================================================== 看了底下的某些评论, 我想说句特别不客气的话, 所谓的幸存者谬误就是, 你觉得那些身材好的都是有钱有时间才能玩出来的, 实际情况是, 我所了解到的身材好的人, 都是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健…
不少聪明人只会嘲讽,莫名的智商上的优越感,不知道传播与说服本身是系统工程,忽视群众路线,不明白「本身是对的」和「说服群众什么是对的」,后者更为重要。&br&&br&我们这个社会不缺聪明人,缺将正向价值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的人。&br&&br&忽略了这一点,本身就是反智。&br&&br&越来越发现,我们对于大众认知,对于媒体与传播的力量,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常识未必是常识,反智与否很多时候不在于智,而在于方式与路径。自勉与共勉。
不少聪明人只会嘲讽,莫名的智商上的优越感,不知道传播与说服本身是系统工程,忽视群众路线,不明白「本身是对的」和「说服群众什么是对的」,后者更为重要。 我们这个社会不缺聪明人,缺将正向价值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的人。 忽略了这一点,本身…
&p&&b&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杂文,取名《三个小故事》,看到这个问题偷懒复制粘贴过来,看个笑话吧。&/b&&br&&/p&&br&&p&故事一:复旦大学的学生&b&选课&/b&系统一开始很简单,就是“&b&选课&/b&”和“&u&&b&退课&/b&&/u&”两个选项。但后来经过学生跟老师的不断博弈发展得非常复杂,学生要先学习“&b&选课&/b&学导论”课程,然后严格制定多套&b&选课&/b&方案,明确哪些课可选,哪些不能选,规定时间冲到机房按照Plan A狂选,然后根据选得课程执行Plan B再选,甚至要使用“刷课机”、动用人际关系、屯课、换课、卖课、&u&&b&退课&/b&&/u&…&img src=&/d524d7d5b36913bec33e1c86e913f8ba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1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d524d7d5b36913bec33e1c86e913f8ba_r.jpg&&&br&&/p&&p&
故事二:2013年春运,铁道部的&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网站大力推行网上&b&订票&/b&,方便广大乘客,省得大家裹着军大衣带着马扎去火车站广场一夜风流。结果有人发明了抢票软件,刷票抢票速度之快超过人手点击千万倍,曾经有一列火车的票开售不到20秒钟就卖完了。然后全球最大代码托管网站Github直接瘫痪,12306网站也直接死掉,一度谁也抢不到票。铁道部不得不紧急约谈金山网络要求其停止使用抢票浏览器!工信部次日专门下达通知,要求各大浏览器公司停用抢票插件!&img src=&/fcc352e7e15255fd6eee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3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br&&/p&&p&
故事三:我们实验楼去年有一次请一位业界大牛教授来做讲座,具体题目忘了,是关于肿瘤的。末尾提问时间,有人提问:生物进化到那个阶段开始产生恶性肿瘤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问题,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那位大牛教授一时也没回答上来,最后打马虎眼过去了。正当他:“Well…”犹豫的空,后面一位幽默的美国大叔随口答道:“Yeast!”大家哈哈一笑。&/p&&p&Yeast就是酵母菌,&img src=&/8ae4cf0821face6_b.jp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3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微生物,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吃的喝的馒头、面包、蛋糕、茶、啤酒等等都要先在原料里面大量培养它们,才能好吃&b&&u&(这段请有洁癖的朋友们仔细阅读)&/u&&/b&。它们只有一个细胞,当然不可能产生人类的恶性肿瘤疾病。那位大叔说Yeast开始就有恶性肿瘤,明显是在开玩笑。&/p&&p&
但是,如果思考一下恶性肿瘤的生长特性以及来源,也可以说,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某种程度上就是恶性肿瘤——它们的大量生长都可以来自单一细胞的增殖,只要环境适宜,它们的生长没有自限性,哪怕将所在寄生的宿主养料耗完然后同归于尽,它们也不会停止这一过程——反过来,也可以这么看:&b&&u&恶性肿瘤,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单细胞生物。&/u&&/b&&/p&&br&&p&&i&&b&
《孟子》书中有云:“告子曰:食色性也……” &/b&&/i&古人言之有理啊,不仅对人类,对所有的生物个体,其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这两件事:1,饮食,解决生命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2,男女,解决本物种延续的问题。并不是说,除此之外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但作为“性也”的,只有这两件事,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这个物种就会被自然界淘汰,被自然界淘汰的物种就不会被我们观察到,所以被我们观察到的物种无不“食色性也”——人择原理用来解释生物界。单细胞生物当然也不例外,生长-生殖-生长-生殖,跟人稍有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交配,自己就可以分裂,或者形成孢子,比如酵母菌,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时候就分裂,反之就形成孢子,保存有生力量。北方农村蒸馒头都会留下一点面团晾干,变成黄色的小面团,叫“面剂子”,里面的酵母菌发现水分越来越少,温度也越来越低,不好!赶紧变孢子保命,等主人下次蒸馒头和面,再卷土重来!&/p&&br&&p&&i&&b&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i&其实如果从单细胞生物繁殖角度来讲,应该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另外,生物进化过程,不只是单细胞个体的变异。在35亿年前,出现了双细胞生物,&br&&img src=&/1fc103b67ef96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两个好基友同呼吸共命运走完一生,虽然他们的分工还没有很细致,但很明显他们发现两个细胞在一起可以活得更加精彩。然后就有了多细胞生物。随着单个生物体细胞总数越来越多,他们的分工就出现了:有的负责维持形状,有的负责运动找饭,有的负责吃饭,有的负责消化,有的负责排便,有的负责生殖传宗接代(这个活儿估计要抢的)…...这个时候,就不能所有的细胞都“食色性也”了,因为要维持整体的生命形态继续存活,就不能大家都抢着变吃货,抢着生殖!要不然大家谁也活不了!怎么办?——&b&&u&约法三章:一,新生出来的细胞,是干生殖专业的,你就可着劲复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溅射。二,新生出来的细胞,如果不是干生殖的,就不许无限复制,以能够完成你负责的功能为标准,到数目后安心干活,不许胡思乱想!三,如果个别细胞本来不是搞生殖的,没有大局观乱来,则大家合力清除之。&/u&&/b&约法全都以A、T、G、C(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4个单词组成的语言写在遗传基因里面,是基本大法。然后多细胞生物就可以加速进化,生物总细胞数越来越多,各部分分工越来越细,直到后来出现了智慧生物发现了自己原来是这么来的啊——&b&你星人&/b&。&/p&&img src=&/ef476a69e9f92f0fcd71e8397bdaab2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f476a69e9f92f0fcd71e8397bdaab23_r.jpg&&&br&&p&
现在我们知道,约法三章里面早早就定义好了每一个细胞可能有的两种命运:或者&b&不断分裂传宗接代&/b&,或者&u&&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u&。但,总有例外。有的细胞在分到DNA的时候,里面的《约法三章》就因为印刷问题或者丢掉了一部分,或者印错字了;&img src=&/12d964dd3b44bd249f49f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9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12d964dd3b44bd249f49f_r.jpg&&有的细胞受到了各种刺激,被恐怖主义、异教徒、传销组织给“安利”之后一把抛开《约法三章》:“老子不管那一套,老子就是要&b&OOXX&/b&!”然后这些细胞就开始ctrl+C→ctrl+V→ctrl+A→ctrl+C→ctrl+V→ctrl+A→ctrl+C→ctrl+V→ ……幸运的是,其他细胞还有完整版的《约法三章》,特别是第三章!绝大多数这种蛇精病细胞在萌芽状态还未形成气候就被查水表了。凡事总有例外,或者某个蛇精病细胞本身极为强大,来查水表的警察——免疫细胞被直接爆菊,或者身体免疫系统老化组织松散给免疫细胞发不出工资,没能及时将邪教组织扼杀在摇篮里——枯叉!——肿瘤诞生了。肿瘤细胞就像是返祖的单细胞生物,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它们就只有两个使命:食+色。我们的身体为这些不要脸的货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不光有脂肪存粮,还有每日三次进账。他们的任务变得更为简单:色——就是尼玛繁殖。直到他们的繁殖导致我们入不敷出,一塌糊涂,然后,就像所有在面包烤箱里被烤死的酵母菌一样,跟它们赖以生存的面团同归于尽,且义无反顾。&img src=&/a3a16c13f468f660f4a9845a8abfca17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a3a16c13f468f660f4a9845a8abfca17_r.jpg&&&/p&&br&&p&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复旦大学整体像不像一个分工细致的复杂多细胞生物?每个大一学生像不像一个单独细胞?每个学生可点击的“&b&选课&/b&”“&b&&u&退课&/u&&/b&”两个选项像不像每个细胞可有的两种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每个学生,单细胞个体,他首先考虑的一定不是复旦大学整体的死活,一定是他个人能不能选到更多、更好的课来发展自己。所以,如果只给他们“&b&选课&/b&”“&u&&b&退课&/b&&/u&”两种选项而不加限制,他们一定会拼命点&b&“选课”“选课”“选课”&/b&……哪怕选多了上不了慢慢再退呢,如果学校不管恐怕退都懒得退。学校很快就发现这种方法不行,学生的素质貌似不似想象中接受了多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那样自觉(学校老师们也太Naive了,他们远远低估了生物个体“食色性也”的强大本能),然后老师们就不断制定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限制条件来防止学生不负责任,没有大局观的抢课,甚至发展出了这种变态难度的验证码,有效地防止一大波文科生来抢。&/p&&p&&img src=&/f9d5b83f59a7ba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但是,就像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有bug,选课系统也难免有漏洞被利用。就发生过一个女生被男友甩了,然后用男友的学号+密码偷偷登陆选课系统退掉了他所有的课,导致那位哥们儿无课可上。据说女生后来被开除了,呃……这就是学校的约法第三章么?有点漏洞也没关系,只要能不断进化,不断修正,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机体在这时候就可以顺利存活了!&/p&&br&&p&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故事:&u&&b&悲催的铁道部。&/b&&/u&铁道部——斥资3亿多人民币构建的网络售票系统——所有购票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多细胞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在2013年1月数次瘫痪,原因就是每一个购票者使用的抢票软件共同形成了爆发性的肿瘤,把整个机体直接拖累死。&br&为什么购票网站死的这么直接这么快?因为,所有的单个细胞,在这个机体中,几乎都只有“&b&订票&/b&”这一个愿望,“&u&&b&退票&/b&&/u&”几乎都没有。这就像上帝冷不丁造了一个超级复杂的生物,根本没让它在大自然环境中经历进化、淘汰,而又没有对它的每一个细胞进行严格的约法三章,结果必然是每一个没有头脑的细胞为了自身利益疯狂“&b&订票&/b&”,哪管你整体死活,哪怕大家同归于尽谁也回不了老家,我也不能被别人抢了先!&b&&u&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多样本的囚徒悖论——在无法与另外所有囚徒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每一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就是背叛——哪怕这种背叛将会最终导致大家的利益共同受损!(其实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神马的,不是因为俺们中国人素质差,是因为俺们洞悉囚徒悖论,然后做出的理性选择。)&/u&&/b&&br&&img src=&/d0f9f7f15be09f2d1e220f74c9eae594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d0f9f7f15be09f2d1e220f74c9eae594_r.jpg&&&/p&&br&&p&&b&&u&现在,问题明确了,肿瘤可以看做是复杂多细胞生物与生俱来的单个细胞失控返祖现象。&/u&&/b&但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生物进化过程中不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吗?为何人类肿瘤的发病率还这么高,&u&容易长肿瘤的基因没有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掉吗?&/u&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可以分两部分:一,肿瘤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遗传因素在其中只占一部分,还有很多后天因素比如吃、喝、嫖、吸、放射、病毒感染神马的。二,是的。容易长肿瘤的遗传因素在进化过程中没有被淘汰掉。人类性成熟在十多岁,繁殖下一代并抚养他能够独立生活在20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当然现在这一数字可能要推迟到30多,买不起房子的生物要推迟到40多),只要容易长肿瘤的基因没有导致在这之前肿瘤生成,完全不影响结婚生孩子,也就完全不影响这种基因传宗接代。那么问题又来了:就算生育期不发病,家族里老年成员发病的病史也会让人觉得这家不靠谱、不能娶/嫁啊?现在的确有这样的现象,但在古代、远古时代,人平均20来岁,30来岁就死了,哪有机会让你得肿瘤啊?&u&有个段子不是这么说的吗: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会增加得肿瘤的概率——活的时间越长,概率越大!&/u&中医学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最早的医学方书,中医学祖师爷,东汉末年张仲景,张机所做《伤寒杂病论》里面几乎见不到肿瘤疾病,&u&最重要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人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帽。&/u&&/p&&img src=&/dc356ec9c513b5fcd818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
那么看来,现代人总体寿命的延长,某方面生存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那总不能等死吧?有没有办法治疗呢?怎么治疗呢?关于肿瘤治疗的专业论著汗牛充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不如简化一下思维,就把肿瘤看成刚才说的单细胞生物,然后再思考怎样打死它个龟孙儿。首先,想到的就是约法第三章:&u&&b&去除&/b&&/u&。其实肿瘤之所以让患者如此痛苦并不单单因为它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致死性的疾病多了,其实死得越快越不痛苦——当然,这只是猜测,目前活着的人还都没有过完整的死亡经验——肿瘤恰恰是因为不会让人当时就死才会让人备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u&有个笑话就是枪毙罪犯,第一枪咖啪哑火了,第二枪咖啪又哑火了,罪犯大哭:“武警叔叔,求你掐死我吧,这太TM吓人了!”&/u&返回来说,为什么肿瘤不会让人当时就死呢?因为人体相对单细胞生物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机体,一部分功能的损害远不至于当时就丧命,其他组织器官还能照常运转。那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一块坏的组织器官去掉,人还可以活——手术!&br&&img src=&/27edbf0d28fdd0ff0ec6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7edbf0d28fdd0ff0ec6f_r.jpg&&但是,手术切除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的肿块,最多加上可疑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肿块的区域,而单细胞生物的特性是只要有一个个体存在,加上环境适宜,它就能再次大量繁殖,手术切除的大肿块需要耗费大量养料,突然去掉这个负担,其他部位如果还有残存肿瘤细胞可以获得更多养料,容易长得更快!放疗,&/p&&p&&br&&img src=&/f3e601bcaeb2a8ee27d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3e601bcaeb2a8ee27d0_r.jpg&&就是放射性治疗,对于某些射线敏感的肿瘤,和已经手术的病灶,放疗可以让高能射线打断看不见的肿瘤细胞DNA,物理方法导致这些细胞死亡,也是去除的一个办法。化疗,化学药物的方法,杀死肿瘤细胞,也是去除。除了去除,还有办法就是让肿瘤细胞恢复自限性,让它认识到自己是干嘛地,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就像&u&侯宝林的相声《武松打虎》里面,扮老虎的喝晕了,武松就是打不死它,最后耳边告诉他:“你死~了你知道吗!?”——不用打就躺下了。&/u&其实放疗和化疗等疗法有一部分原理可能就是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让它停留在某一个细胞周期而不分裂,这样就达到了让它恢复约法第二章的作用——你不是不管《约法三章》吗,不杀死你,强制割掉小鸡鸡,让你不能&b&OOXX&/b&,然后一辈子做你该做的事情。哎,宦官真可怜……另外,单细胞生物的特性是:环境适合,就大量繁殖;环境不适合,就慢繁殖甚至不繁殖变成种子存起来。那就把人体环境变得不适合它们生长:&u&&b&饥饿!&/b&&/u&阻止新血管生成就是饥饿疗法,虽然不是直接去除,至少保证没有充足的营养,它就不能疯长。另外,&u&&b&低温!高温!缺水!&/b&&/u&……成反正就是变着法折磨它!可惜的是,其它细胞跟它一样也需要适合的环境才能保证人体的功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是让人舍不得,加上单细胞生物的求生本能往往比其它守规矩的细胞更强,谁能撑得时间更长还说不准呢。&/p&&br&&p&&u&
说了那么多,貌似没有一个方法能&b&保证&/b&一劳永逸地解决这货。对,没有,只能联合应用,尽力而为,维持平衡,延长生命。&/u&因为进化的路程从来就没有设计让生物成功抚养好下一代之后还能好好地活后半辈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人平均寿命能达到70岁左右已经可喜可贺了,如果50岁以后得了癌症,告诉自己:早就赚够本了!如果还没到20岁就一不留神得了癌症,那说明自然界决定淘汰这个基因品系了。&/p&&br&&p&&b&
生&/b&和&u&&b&死&/b&&/u&,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也是任何生物体的终极问题,就像中医学里面的&b&阳&/b&和&u&&b&阴&/b&&/u&,相反相成,循环无尽。正是因为多细胞生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控制了自身的分裂和凋亡,才让大型生物得以存在并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p&&br&&p&端粒酶的发现让科学界突然窥探到一部分衰老的秘密,长生不老这个人类的终极梦想突然间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大多数肿瘤细胞的端粒酶失控提醒着大家:想要长生不老,完全可以,变成肿瘤,谁都行。全世界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img src=&/b7ce4d7e09ddfb7f2397a0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b7ce4d7e09ddfb7f2397a0_r.jpg&&来源于一位叫Henrietta Lacks的美国黑人妇女,&img src=&/6b4775f94dfbf0de1af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她已于1951年死于该癌症。此细胞系明显将会永生,这样的永生,你愿意吗?&/p&&br&&p&
其实,单细胞生物也好,人也好,活着并延续、扩大自己的种族,是亘古不变的生物行为。如果把更大的地球看做一个有机体,人类何尝不是地球的癌症顽疾呢?&br&&img src=&/77e97ebcabe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77e97ebcabe_r.jpg&&&/p&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杂文,取名《三个小故事》,看到这个问题偷懒复制粘贴过来,看个笑话吧。 故事一:复旦大学的学生选课系统一开始很简单,就是“选课”和“退课”两个选项。但后来经过学生跟老师的不断博弈发展得非常复杂,学生要先学习“选课学导论”课…
&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br&&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br&&XX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最好(具体事例我只记得达芬奇)&&br&以上都是心灵鸡汤常见套路。&br&&br&把一个活泼的少年逼成中度抑郁了。&br&并一度十分焦虑。&br&而且有严重的拖延症。&br&&br&幸亏老子有幸看了《幸福课》,要不然这辈子都毁了。
"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XX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最好(具体事例我只记得达芬奇)" 以上都是心灵鸡汤常见套路。 把一个活泼的少年逼成中度抑郁了。 并一度十分焦虑。 而且有严重的拖延症。 幸亏老子有幸看…
上学的时候,走过武汉的街头,到处都是刘亦菲的海报,我一度有个错觉,这个城市被刘亦菲包了。&br&&br&那时候刘亦菲刚演过《仙剑》,几乎是男生心中女神的代名词。一个寝室有两对女神粉丝。&br&&br&那时候,忽然向同寝的室友问过一个问题,想过跟刘亦菲那个吗?&br&&br&室友说:没有。又问其他人,没有,一个都没有。&br&&br&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大家对刘亦菲的定位是女神,但从来没想过跟她上床。&br&&br&前几天刘亦菲爆出新闻,几个老流氓又谈起这件事,也表示没想过这事。&br&&br&大概刘亦菲的定位就是禁欲系女神,大概跟金城武是一样的。
上学的时候,走过武汉的街头,到处都是刘亦菲的海报,我一度有个错觉,这个城市被刘亦菲包了。 那时候刘亦菲刚演过《仙剑》,几乎是男生心中女神的代名词。一个寝室有两对女神粉丝。 那时候,忽然向同寝的室友问过一个问题,想过跟刘亦菲那个吗? 室友说:…
回答建议修改:政治敏感
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恢复正常。
大概整理了一下回答,现在已经很长了,如果没兴趣全读我这里概述一下我的观点:&br&&ol&&li&每个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黑人身体体格好,黄种人智商高这种论述。&br&&/li&&li&虽然可以观察到顶尖运动员中黑人比例高,但用黑人的遗传多样性足以解释这种现象,也没有数据证明黑人整体的运动天赋高。&br&&/li&&li&智力水平等方面受后天教育影响很大,现有各人群间受教育程度区别更多是文化影响而非遗传因素。&/li&&li&华人的文化背景导致家庭重视教育,整体教育水平较高。&/li&&/ol&&br&&br&首先,这个问题前提是错的。黑人体格好运动天赋好是错的,白人长得漂亮也是文化原因,因此所谓人种优势根本不存在。&br&&br&我知道很多人会说,靠,又来搞什么政治正确的种族平等,黑人爆发力强可以说,就不可以说黄种人智商高?让我先从黑人的运动天赋说起。&br&&br&&br&&b&顶尖运动员中黑人多并不代表黑人平均身体素质更高&/b&&br&&br&人们普遍觉得黑人运动天赋高,其实主要是基于顶尖运动员中黑人比例很高,远高于他们在人群中的比例。&br&&br&顶尖运动员中黑人比例高,并不代表黑族群整体运动天赋高。比如下面两个正态分布,看大于2的数字的比例黑色要大于红色,但两个分布的平均值一样的,只是黑色的正态分布方差更大。&br&&img src=&/9ecd9b8f089e16f521b82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ecd9b8f089e16f521b82b_r.jpg&&注:很多人对此图不满。这不是数据,我用此图只是说明,一个极端的分布比例不能够说明整体对比上的区别。我并没有试图证明黑人和亚欧人的运动素质平均值差不多。事实上这种东西也没法系统定量。我要说的是,用多样性的区别就足以解释顶尖运动员中为什么黑人多了。&br&而非洲人遗传多样性高,这个证据太多已经是学界共识,就恕我不再详述。&br&&br&&br&同样可以说,我们见到黑人顶尖运动员多,也许只是代表黑人整体的多样性更高,上限更高,下限也更低。而我们更多的记住了出彩赚大钱的一个极端,而对另一个极端则无从知晓。&br&&br&&br&前面说到,对顶级运动员中黑人比例高,除了用黑人整体运动天赋高来解释,还可以说黑人的身体条件多样性高。&br&&br&而在运动项目中,耐力项目和爆发力项目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对立。比如耐力项目高手红肌多白肌少,而爆发力项目高手则相反。可以说如果一个群体整体弹跳好爆发力高,那么相对应,这个群体的耐力素质就会相对较差。&br&而事实是,黑人同样统治了中长跑这种耐力项目。因此,似乎黑人的身体条件多样性高的解释显然比黑人的身体条件更适合某种项目更合理。&br&多样性高也表示,黑人作为一个群体,骨架清奇,天赋秉异的相对更多,也有容易出体质弱的运动菜B,只不过后者不为人所知。而黑人的平均水平可能和亚欧人相差无几。&br&&br&&b&群体遗传学证据&/b&&br&&br&现代人中,非洲人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人群总和,也就是说随机选两个非洲人,他们的遗传上的区别要大于在亚洲欧洲印第安人中随机选两个的区别。而且整体上可以说亚欧人的遗传多样性是非洲人的一个子集。&br&上一段的这两句话已经是定论。任何一个了解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人都会告诉你这个,无论是从线粒体DNA还是细胞核DNA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br&&br&所以要找遗传上的证据,这也支持非洲人多样性高,而非非洲人某种运动天赋好。&br&&br&前面说到非洲人遗传多样性更高,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顶级运动员中非洲血统的比例高。&br&那能否直接比较黑人平均运动素质和其他人种的区别?目前不现实。非洲那么多族群,样本多大?运动素质又是衡量那些标准?据我所知没人系统的比较过。&br&&br&但在科学上,为了解释某种现象,需要前提越少的理论越好。放在这里,多样性高这一点就足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又何必提出平均值高这个前提呢?&br&&br&话到这里,把人类非为黄种人,白人和黑人在遗传上是完全不对的,因为黑人几乎包含了亚欧人的多样性。&br&&br&&br&&b&遗传学分析的现有局限性&/b&&br&&br&下面的部分要让大家失望了:&br&&br&最近在读 Paabo的neanderthal man,里面的有一句话可以放在这里:&br&“If I sequenced my own genome and showed it to a geneticist, she would be able to say approximately where on the planet I or my ancestors came from by matching variants in my genome with the geographic patterns of variants across the globe. She would not, however, be
able to tell whether I was smart or dumb, tall or short, or almost anything else that matters with respect to how I function as a human being.”&br&意思就是,如果他把自己的基因组全部测出来给现在的遗传学家,她只能从中看出他大概是哪儿人,至于是高是矮,聪明或笨等等表型都无从得知。&br&&br&现在一个人要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很便宜方便了(1000美元),但我们对基因组是怎么决定很多性状还几乎一无所知。&br&所以,目前连身高这么简单的性状是有哪些序列决定的,怎么决定的都不清楚,至于爆发力耐力乃至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就更无从而知了。&br&&br&和很多人以为的相反,研究人群中的生理,智力区别不但不是“政治正确”的禁区,反而是研究热点。就我所知,研究藏人和安第斯人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人就很多,有了一些成果但离完全解释遗传和生理上的联系还差很远。华大基因还启动了一个大规模测序项目试图发现聪明基因。项目刚启动,可能要过几年才有成果。&br&&br&&b&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b&&br&&br&首先,任何表型都是遗传隐私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所以即便是天才没有得到合适的培育也无法成才。有人说如果黑人的遗传多样性更高,也会出现更多的顶级数学家,棋牌高手。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缺乏适当的教育环境,天赋也无法兑现的。&br&&br&这就是运动天赋和智力天赋什么的区别了。运动天赋在十几岁就能发现并培养。比如勒布朗詹姆斯,比如O.J. Mayo,都是中学就全国成名,并成功进入NBA。但顶级的科学家呢?我前一段读了Craig Venter(第一个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科学家)的自传,他高中时期成天冲浪晚上就跑到女友闺房过夜直到他女友爸爸用枪指着脑门,成绩单上则是一串的C和D。&br&&br&这就是所有关于人种间智力区别观点的缺陷:没人可以完全排除环境因素影响。智力包括所谓客观的智商测试,都是受后天因素影响很大的。&br&&br&哪怕在身体天赋至关重要的体育界,后天培养的缺失也会造成深刻的影响。比如如今NBA唯一的华裔林书豪。他可以说是缺点优点非常鲜明的球员。比如,他视野开阔,右手突破杀伤大,但控球手感略糙,哪怕在林疯狂时期也有着很高的失误率。很多人说黄种人条件差打到他这个地步不容易,但其实他的身体条件在他的位置上并不吃亏,短板反而是控球手感左手技术等偏技术的原因。能说黄种人技巧天赋不如其他人吗?但中国在奥运会的强项反而是技巧性的项目呢。&br&&br&林的技术缺陷更多是后天培养的问题,可以说是“童子功”的缺陷,这个从成长背景可以解释。他在中学时期也就是在校队打球,要不就是他爸爸带他去YMCA打球。他并没有像很对黑人小孩一样从小就大量练球性基本功。&br&有一次我去现场看一个NCAAD1的3流球队比赛,中场休息时一个至多不过7,8岁的无名黑人小孩在一个大人陪同下就在那里运球练习。那个基本功球性运球花样,完爆中国大学球场99%的大学生。都说黑人篮球天赋高,但看了那个小孩练球,真让我感叹有多少黑人因为文化背景从小在场上挥汗如雨!&br&&br&反过来,如果一个黑人单亲家庭出了一个数学天才,他又能从小得到多少培养?&br&&br&&b&华裔的“种族天赋”&/b&&br&我花了大量篇幅讲非洲人,因为关于“种族天赋”讨论很多的前提都是所谓的“黑人运动天赋高”。另一个原因是,在遗传上黑人的多样性最大。在科学上我能就黑人真的说些什么。&br&&br&那么华人呢?如果你认真看完读懂我这么长篇大论,你会知道遗传上并不能证明华人有什么特殊的天赋。但文化的影响确实一定的,比如华人家庭重视教育。就拿我家为例,现在是吃着低保的生活水平还要把女儿送到市里最好最贵的幼儿园。&br&重视教育是好事,但很多华人家庭崇尚推藤校什么的,完全把孩子的前途当作光宗耀祖的途径,又有其值得诟病的地方。上好大学没什么不好,大部分情况下能够保证以后有个体面的工作,但也仅此而已。不是很多人说华人有玻璃天花板吗?这和家庭教育影响也有关系。要进入社会顶尖阶层,不冒风险是不行的。比尔盖茨当初辍学创业,要出身华人家庭会怎样?还有以前火箭主教练范甘迪,本来好好的上着耶鲁大学,就为了进校队打球转学到3流学校。要他出身在华人家庭会怎样?社会顶尖的人,都是知道自己人生要的是什么,为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不会局限在一张文凭上的。而华人圈子则更容易为此禁锢。&br&虽然有些不是,但还是那句话,重视教育是好事,起码不会沦落到很差。&br&&br&补充&br&&b&遗传多样性&/b&&br&这里还是补充介绍一下遗传多样性吧。为什么说非洲人的遗传多样性更高呢?假如随机抽取两个亚欧人呢个体,平均在10000个DNA序列中有6个不同。那么非洲人呢?随机抽取2个非洲人,10000个DNA序列中平均有12个不同。&br&&br&&b&群体间的区别&/b&&br&上面说的多样性,是全部基因组的比较,其中大多数是随机漂变的产物,但确实有少数基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基因型。比如决定肤色的基因(一系列SLC基因,OCA2基因),乳糖代谢的基因(LCT),在东亚和印第安人中毛发和毛孔发育的基因(EDAR)也有一个特殊的突变。大概这才算真的遗传上的“种族天赋”吧。
大概整理了一下回答,现在已经很长了,如果没兴趣全读我这里概述一下我的观点: 每个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黑人身体体格好,黄种人智商高这种论述。 虽然可以观察到顶尖运动员中黑人比例高,但用黑人的遗传多样性足以解释这种现象,也…
&p&申请博士是个值得花心思再三考虑的事情,因为读博期间会承受来自学校导师和项目的压力,同龄人恋爱和工作进度落后的压力,家庭可能的碎碎念的压力,而这一切又并不保证PhD这个头衔,更不要说毕业之后的工作了。你会花很多年时间在一个很具体的项目上,理论上你会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在某个行业成为内行,之后你也有很大可能从事相关方向的工作。同人文、社会学方向的PhD不同,工程类的学生们不是带着自己的想法进实验室的,而是由导师决定做什么项目,因为在导师申请经费的时候已经要写清钱将来的用途了。所以在感受读博体验之前,再问自己一次,是不是真的打算或需要读博。因为年轻或者因为工作不好找而读博从来不是个好理由。&/p&&br&&p&英国在08年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受创,对教育的经费拨出也吝啬了很多,这几年还时不时有教工罢课的活动。对想申请PhD的同学的影响就是奖学金难申了,导师们难申到钱,也就没那么多钱给博士生们。英国的工科一般来说没有美国跟业界结合的那么紧,科研经费大多还是来自政府或研究中心,像BBSRC, EPSRC等,而这些funding因政策原因会优先供给欧盟学生。现在申博士的话,如果成绩不是Top1,或没有一个有钱的导师看上你,那半奖(学费全免,自己负责生活费)是个比较现实的期望。近几年从英国本地读硕再申博的愈来愈难了,反倒从国内申请博士
(留学基金委)
的相对多一些。钱少的另一影响就是买昂贵仪器或者出国开会时导师会皱眉头,也影响学生科研的效率。&/p&&br&&p&英国博士时长一般是3年科研加1年写博士论文,早几年对博士的科研成果要求貌似更高而时长相对宽松,有读6、7年的。现在学校在权衡时间和质量的关系,要求4年毕业。这对很多项目而言是很困难的事,可以酌情延长1年左右,于是4、5年是个相对常见的时间。如果自我管理意识很强论文写的早,加上导师同意,也有可能3年毕业。总的感觉高校的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报告要交,报销的手续越来越复杂,PhD项目时间规定越严等等,当然英国也不是个例。&/p&&br&&p&讲讲我们学校(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工程学院的PhD考核制度:入学第一年要求学生在做项目的同时修够一定学分。每月和导师有一次较正式的meeting并给系里提交meeting
report。做科研的三年每年要交年度报告并被安排和一本校考官答辩(viva),如果答辩不通过是不能进入下一年的。第四年写论文不用缴学费,论文写完后如果导师们审核同意就可以提交学校了。之后校方安排答辩时间,一般一到两个月。&b&与国内博士不同,英国博士毕业最关键的部分不是提交论文而是答辩。&/b&答辩时两位考官,相关领域的校内和校外考官各一个。答辩时考官和你关在一个小屋里,考官根据你的论文向你提问,答辩时间一般3、4个小时,但我也见过7个小时的。答辩后考官们会给你的论文和答辩提修改意见,只要修补一下论文,考官重审通过就算OK了;也有可能需要重新提交论文或重新答辩;最不幸的会直接fail,转为MPhil(哲学硕士,如果选择不写论文那么就直接拿MPhil的title)。&/p&&br&&p&&b&我们学校的网络资源很丰富&/b&(不要想歪了),常用的论文数据库都买了,国内一些名校的同学下英文论文有时也会找我帮忙。下paper只需考虑搜索而不用考虑能不能下载下来,这种爽度在公司上班的人是体会不到的。由于同实验室的同学来自各个国家,英语是唯一交流语言,所以几年下来&b&专业领域的英语听说读写&/b&都不是问题了。出国开会时,你只会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的漂亮些,无须考虑这段presentation用英语应该怎么说(因为你早担心过了)。习惯英文的另一好处是你的成果容易被其它国家的人看到,不止是你发的paper,包括你写的blog,你维护的代码(呃,文档部分)等等,方便扩大你的network。&b&读&/b&&b&PhD&/b&&b&期间可以在学校兼职助教补贴生活&/b&,主要任务是实验课的答疑或作业、试卷批改。我没有看到像美国高校那种讲课的助教,不知道是不是只是我没接触到。&/p&&br&&p&读工科博士的来自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学生较多,阿拉伯一些盛产石油的国家有他们政府的强力资金支持,也来了很多学生。选择的工科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工程和土木工程这几个上。工程学院开大会时,看到过半的亚洲面孔不要吃惊。你的英语听力也在和奇奇怪怪的口音交流中得到提高……&/p&&p&英国对比德国日本等工科比较强的国家高校内等级制度(hierarchy)不强。美国我不知道状况,我猜应该也不错。等级制度是搞学术的大忌,屁股决定对错?对追求真理的人来说不能更可笑了。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喊导师XXX教授,导师说我知道中国人会对上级表示尊敬,但是我希望你尊敬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职位,而是因为他的为人。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在之后跟上级的交流中做到不卑不亢。喊导师名字不过是一种形式,但确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看待这个关系。导师请学生吃饭或同门们一起娱乐的频率较国内少。我想一部分因为西方文化中公私更分开一些,另一主要原因,是实验室里的人国籍和年龄分布的要比国内写意的多,共同话题相对少一些。&/p&&br&&p&早些年英国PhD只有一个导师,现在都是2个(也有3个)导师的,其中一个主要负责(main supervisor),另一个起督导作用。&b&PhD&/b&&b&期间的日子质量主要就看主导师&/b&&b&的了&/b&。即使学习在同一所高校,每个人的体验也可能大相径庭。在进实验室之前,对导师做再多的调研都不过分。除了考虑他的研究方向你是否喜欢,他的学术水平如何,也可以打听一下他的指导水平如何,他在实验室的为人如何,他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等等。&br&有的导师申经费能力强,那么即使大环境缺经费的情况下你也不用担心用不上好仪器的问题;有的导师指导有方,&u&在你科研懵懂时期能够耐心引导你而不只是评判你的成果&/u&,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要像教练而不要像裁判;有的导师名气大,paper署上他的名不愁投不出去;有的导师为人随和,你压力不会太大;有的导师灵感很多,呃,祝你好运……&/p&&img data-rawheight=&726& data-rawwidth=&600& src=&/b82aebbbe0a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82aebbbe0a1_r.jpg&&&br&&p&每一个特点都会让你的体验更有意义或更痛苦。顺便补充一点,一般华人导师会更严谨,或者说苛刻一些。想来或许是自己在英国扎根已不易,不希望因手下的华人徒弟而落人话柄吧。偏颇一点说,跟华人导师要做好受一点窝囊气的准备,不过关系也可能走的更近一些。&/p&&p&&b&跟导师的交流以邮件为主&/b&,汇报进度或寻求指导。大概2周见一次面,也有每周见或一个月才出现一次的。于是乎,你的英文(邮件)写作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p&&p&&img data-rawheight=&260& data-rawwidth=&600& src=&/53cbe3e3eccb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3cbe3e3eccb0_r.jpg&&没错,我说上面一句话就是为了引出大名鼎鼎的《&i&PhD Comics&/i&》系列(作者J.
Cham)。&/p&&br&&p&&b&读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b&,从来就不是。同学朋友中因读博而和男/女朋友分手的,得抑郁症的,耗费大把青春而后悔不已的,因种种原因 (包括导师中途跳槽) 而辍学的,绝不是极少数。如果你喜欢你的专业并真的愿意投入你的黄金时代来深入学习,那你应该会从选择学校和导师起就对自己负责了,并希望你的热情和毅力能够坚持到你毕业。&/p&&p&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吓跑你的话 (什么?已经入坑了?) 那我再打打气。地球上能用你比较熟悉的语言学习,科研实力够雄厚,环境优美,学习期间又没有太多复杂关系的国家一只手能数的过来, 英国肯定是其中一个, Enjoy。&/p&&br&&p&写在最后:我运气好在英国读博时遇到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导师,并很享受读博的日子。其实很想在这个问题里大书特书纪念那几年,但已经扯的很长了就不赘述了。&/p&
申请博士是个值得花心思再三考虑的事情,因为读博期间会承受来自学校导师和项目的压力,同龄人恋爱和工作进度落后的压力,家庭可能的碎碎念的压力,而这一切又并不保证PhD这个头衔,更不要说毕业之后的工作了。你会花很多年时间在一个很具体的项目上,理论…
[更新]四季肤色的男版请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皮肤黑的男性,怎么穿衣服?穿衣服有什么颜色搭配的讲究? - 思南的回答&/a&&br&&br&说实话,楼上们答得都很好,就是不太适合入门的同学们。&br&所以特来主动填大坑。&br&&br&不支付稿费,请勿随意转载,已举报多家。&br&&br&&b&【理论依据】&/b&关于肤色与服饰颜色的选择,&b&有一个色彩理论比较适用,叫&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Color_analysis_%28art%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lo r analysis (art)&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大致原理】&/b&通过分析人的发色、眼珠色及肤色等,找到适合这个人服饰以及妆容的颜色。&br&&b&【具体根据】&/b&不多说,请点击维基百科细看。&br&&b&【简单版本】&/b&在这里先把简单版测试放上来,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评测一下。&br&&b&【来源出处】&/b&&a href=&///?target=http%3A//www.geocities.jp/net_t3/color/personal0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rsonal color/パーソナル?カラー診断&i class=&icon-external&&&/i&&/a&&br&&b&【值得注意】此测试只能简单地作为一个衡量工具,不具有百分之百全部适用的实用性。而且因为答案已经以日本人为基础经过改良,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b&&br&&b&很多地方都有个人色彩分析的服务,大家如果想更详细了解,可以百度一下~&br&&/b&&br&1,你的头发是怎样的?&br&A 明亮褐色、黑色中带深棕&br&B 较暗淡褐色、黑色中带轻微可可色&br&C 浓褐色、可明显看出带有的黄色和茶色&br&D 明显的乌黑色、顺滑、略带红或蓝的暗色&br&&img src=&/deaa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1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deaa_r.jpg&&&br&2,你的瞳孔是怎样的?&br&A 明亮茶色、有辨识度的黑色瞳孔&br&B 不是很明亮的茶色、包括白色眼球部分都略带浅灰色&br&C 不明亮的深茶色、在较暗的光线下略带黄色&br&D 瞳孔是明显黑色、与白色眼球部分明显区分开&br&&img src=&/57ed00cf3b9cb6b88276e_b.jp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1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3& data-original=&/57ed00cf3b9cb6b88276e_r.jpg&&&br&3,你的皮肤是怎样的?&br&A 薄而透、容易脸红、过敏、桃子的粉色(略发黄)&br&B 明亮、柔软、有轻微的粉紫色&br&C 黄褐色、光滑、偏黑&br&D 苍白、粉色系但略有青色、没有红晕&br&&img src=&/6acca4de1e8820ebcbab6c6d1903166b_b.jpg& data-rawwidth=&509& data-rawheight=&1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9& data-original=&/6acca4de1e8820ebcbab6c6d1903166b_r.jpg&&&br&4,你的唇色是怎样的?&br&A 明亮、有透明感的桃子色(略发黄的粉色)&br&B 柔粉色&br&C 偏红、暗橙色&br&D 苍白色、有时带有红血丝&br&&img src=&/fb714be0c4a8aa55acbee5b_b.jpg& data-rawwidth=&511& data-rawheight=&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1& data-original=&/fb714be0c4a8aa55acbee5b_r.jpg&&&br&&p&5,你的脸颊颜色是怎样的?&/p&&p&A 气血好时是桃子的颜色(略发黄的粉色)&/p&&p&B 嫩粉红(可明显看出粉色)&/p&&p&C 略暗淡的红褐色&/p&&p&D 气血好时为红色(略发紫)&/p&&img src=&/9f62c526a396fb8caca7b0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1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9f62c526a396fb8caca7b0_r.jpg&&&br&&b&【测试结果】&/b&&br&以A、B、C、D哪个答案多为标准。&br&A多,为春季型;B多,为夏季型;C多,为秋季型;D多,为冬季型&br&ps:其实有可能结果并不是四个答案属于一个类型,所以还是要各种类型都看一下。&br&&img src=&/01e378cdbf5c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01e378cdbf5c_r.jpg&&&br&&b&【结果分析】&/b&&br&&br&A、春季型&br&肤色特征:浅象牙色,暖米色,细腻而有透明感&br&眼睛特征:象玻璃球一样奕奕发光,眼珠为亮 茶色,黄玉色,眼白感觉有湖兰色。&br&发色特征:明亮如绢的茶色,柔和的棕黄色、栗色。发质柔软。&br&&br&&p&这个类型的肤色,相对于明度较暗,比较旧的颜色,更适合暖色中的明亮色调。推荐尝试用鲜明的对比色,会有意外衬托肤色的效果,也会让你看上去更为年轻。&/p&&br&&p&春季型人很适合穿着黄色,或者是诸如橙红、桔红等各种明亮鲜艳的颜色。而饰品也是更为适合光泽明亮的黄金饰品。&/p&&p&&br&对春季型人来说,黑色是最不适合的颜色,过深过重的颜色会使春季型人看上去显得暗淡。&/p&&br&B、夏季型&br&&br&肤色特征:粉白,乳白色皮肤,带蓝色调的褐色皮肤,小麦色皮肤。&br&眼睛特征:目光柔和,整体感觉温柔,眼珠呈焦茶色,深棕色。&br&发色特征:轻柔的黑色、灰黑色,柔和的棕色或深棕色。&br&&br&&p&夏季型人适合穿深浅不同的各种粉色、蓝色和紫色等冷色调颜色。&/p&&p&&br&夏季型人穿黑色其实会有些冷酷,所以若想要打造自己更为亲切的形象,就可以尝试一些浅淡的灰蓝色、蓝灰色、紫色。夏季型人穿灰色会非常高雅,但注意选择浅至中度的灰。&/p&&br&C、秋季型(浓郁浑浊的暖色调——丰收成熟)&br&肤色特征:瓷器般的象牙色皮肤,深桔色、暗驼色或黄橙色。&br&眼睛特征:深棕色、焦茶色、眼白为象牙色或略带绿的白色。&br&发色特征:褐色、棕色或者铜色、巧克力色。&br&秋季型人有一双沉稳的眼睛,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再配上棕色的头发,是四季中最成熟最华贵的代表。&br&&br&秋季型比较适合以金色调为底调的,暖色饱和度高的色彩,比如驼色、牡蛎色、棕色、金色、苔绿色、金橙色等。不适合黑灰,藏蓝,以及纯度高的颜色。选择红色时,一定要选择暗酒红这种明度较低,比较暗的颜色。&br&&br&越温暖浓郁的颜色也越能衬托秋季型人的成熟气质。同样推荐在相同色系或相邻色系中进行浓淡搭配。&br&&br&秋季型人穿黑色会显得皮肤发黄,可用深棕色来代替。&br&&br&D、冬季型&br&&br&肤色特征:略暗的橄榄色,带青色的黄褐色.冷调的看不到红晕的肤色。&br&眼睛特征:眼睛黑白分明,目光锐利有神,眼珠为深黑色,焦茶色。&br&发色特征:乌黑发亮、发质偏硬,黑褐色,银灰、深酒红。&br&&br&&p&冬季型人适合干净明亮,更为饱和的色彩。与夏季型一样,适合鲜明纯正,对比度高的颜色,或者是强烈对比的搭配效果。&br&&/p&&br&&p&酒红,黑白灰,藏蓝色,都是冬季型十分适合的颜色。但也要避免全身颜色过深,会显得人比较暗淡。不适合棕色系,因为这个色系偏暖。&/p&&br&【补充说明】个人建议,在各位通过这个简单测试大致了解自己的肤色与适合的颜色之后,再参考药师同学给的答案会更有收获~~~&br&&br&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 sinanfashion 即可。&br&&img src=&/e0cee7d2a7bf50b58ecbb93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e0cee7d2a7bf50b58ecbb93_r.jpg&&
[更新]四季肤色的男版请看 说实话,楼上们答得都很好,就是不太适合入门的同学们。 所以特来主动填大坑。 不支付稿费,请勿随意转载,已举报多家。 【理论依据】关于肤色与服饰颜色…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218 人关注
152 条内容
2903 人关注
696 条内容
9012 人关注
372 条内容
361 人关注
192 条内容
10776 人关注
287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立大眼e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