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权力的游戏 wiki有wiki吗

维基百科与有同样想法的人在一起
作者: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讯 湛卢出版社独家授权腾讯科技发布新书《企鹅与怪兽》书摘,以下为“维基百科与有同样想法的人在一起”篇章:现实世界的情形也是如此。就拿在线合作方面最成功的典范“维基百科”来说吧。从表面上看,维基百科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不带个人感情因素的平台。毕竟,它的贡献者是无以计数的、遍布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计算机只是媒介。除了一些最痴迷的撰稿人,维基百科的会员基本上都是匿名的,也就是说仅保留网名。因此,如果说在维基百科上会员能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社区、团结的存在,感觉到相互支持的话,似乎与直觉相悖。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维基百科上存在很多沟通渠道。其中一个渠道,是与每篇文章相随的“讨论页”。这是一个完全公开的论坛,维基百科的作者和读者可以指出其他人对文章的编辑或者贡献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提问题,或者只是建立一个链接。在维基百科讨论页上展开的辩论,其热烈程度和真实性,与面对面的辩论别无二致。例如,看一看下面的辩论过程吧,是关于小布什的一篇文章的。2008年7月中旬,我把这篇文章的讨论页摘抄了下来。几年过去了,这一词条被重新编辑了很多次,并导致多次论战。下面这个讨论进行了很多天,是关于2000年美国初选和大选的。2000年初选/选举有很多很多人都参与了这篇文章的编辑,但请允许我这样说:2000年初选这部分写得非常糟糕。我认为这一部分内容需要重写。为什么不是认真地把事实记录下来呢?比如,麦凯恩是主要竞争对手,多尔夫人(Mrs.Dole)退出了,福布斯(Forbes)还在努力。可是,文章却支离破碎地记录一些关于教会、保守派和流浪汉等的内容。在维基百科上,我不力挺或者反对布什,我只是把事实记录下来,让它看起来像是百科全书。有谁反对我重写吗?如果有人反对,我就“滚开”(fuckoff)。—Chergles(talk)16:53,11July2008(UTC)我赞同。至少第一段读起来更像是报纸的“趣闻”,而不像是选举报告。如果你来重写,请别用带“f”的脏字儿。—Floridianed(talk)17:18,11July2008(UTC)必须支持重写。—SMP0328.(talk)19:29,11July2008(UTC)重写肯定是一件好事。感谢你的自告奋勇。Nishkid64Makearticles,notwikiclrania19:56,11July2008(UTC)第一稿完成了,完全是基于事实来写的。对于布什,既不诋毁,也不过誉。我觉得,重写的初选部分内容全面,而不像上一版本包含了许多关于教会、保守派、基督等的内容。当然,还可以对其进行完善。总的来看,我觉得,布什的经历这部分篇幅还是合适的,因为虽说初选是一件大事,但也不应长篇大论。—Chergles(talk)19:25,12July2008(UTC)现在看来还不错。感谢你的努力,你也不必为将来是否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而劳神,因为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可喜可贺。也许,会有后来人做这件事的。谢谢。—Floridianed(talk)23:12.14July2008(UTC)Chergles提出一个重大修改意见——整个章节推倒重来。实际上,他可以不对任何人透露他的想法,直接按自己的意思行动——对该页面进行编辑。如果没有讨论页,那也许是唯一的选择。但是,他选择的方法,可以避免惹怒完成早期版本的那些人。因此,Chergles把他建议重写的想法预先提了出来。他首先对他人的工作表示认可,然后指出这篇文章的瑕疵。毫无疑问,他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例如不在结尾处写上好斗的文字,但从总体看,他的想法是合作的。而当Floridianed进来支持Chergles重写并缓和了语气时,紧张气氛消除了。Nishkid64以友好的态度写下了“感谢你的自告奋勇”,并建立一个标题为《写的是文章,不是维基剧本》(MakeArticles,NotVolunteering)的链接,以缓解冲突,这些讨论都很文明——实际上,冲突已经解决了。讨论页的确让人们感到这是一个社区,这里的人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些讨论页非常受欢迎,效果也非常好,以至于它们很快就发展成为门户网页,例如互助客栈(VillagePump)。门户网页与讨论页不同——讨论页上仅限于单一主题,但在这里用户可谈论五花八门的主题,包括该网站自身的设计问题。这些页面,不但是进行高深讨论的平台,还具有社交网站的基本特性。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这些特性有助于将沟通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人性化,让他们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连接关系。注册用户可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业余爱好、教育程度、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这样,他们看起来就不仅仅是一个路过的用户,而是一个被“黏”住的、有血有肉的人。更有甚者,几百个痴迷、活跃的维基百科贡献者很快就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维基媒体会议。在那里,他们可以真正地面对面,增进相互了解,并讨论与该社区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当然,随着Facebook、MySpace、LinkedIn及其他社交网站的兴起,讨论页或讨论墙和用户基本信息等特性变得不稀奇了。但是,它们仍有存在的必要:在很多情况下,简单的相互沟通与协调能力,就足以让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行动,无论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多数情况下,人们最开始只是在上面写下自己喜欢读的书或是喜欢看的电影,与朋友聊天,或者将前一晚聚会的照片贴出来。换句话说,他们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关系,或是向同学“耍酷”。近些年来,这些目标变得越来越崇高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活动都转到那里进行,无论是对缅甸军阀政策的抗议,还是草根环境保护运动。与那些跟自己想法差不多的人进行沟通,让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团结起来,并制定协调一致的计划,仅仅这样做,就足以吸引有动机的人参与某项事业,并让他们有效开展合作。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相关的资讯有:
相关的博文有:
新iPhone已经到来,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入手,除了行货版本外,其它版本真的要先了解下,...
据说这个月大家就能见到小米的超级新旗舰,而从目前的进展看,它们都已经拿到了型号认...
在9月8日凌晨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为我们带来新款智能手机 iPhone 7/7 Plus,这个系列...
Facebook和Twitter将与30多家新闻和科技公司联手,打击假新闻,优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
9月13日晚间消息,金山集团宣布现任CEO张宏江将于12月1日退休,由西山居CEO邹涛继任集...
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消息,彭博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蚂蚁金...
iOS 10正式版今日推送:重磅新特性一览!iOS 10正式版更新已经到来,对于这款新系统来...
微软如约在周二补丁日奉上了版本更新,这次面向的version 1607的周年更新正式版用户,...
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达到600以上,就能开通蚂蚁借呗,轻轻松松借钱。现在支付宝进一步优...
诛仙手游圣兽降临资料片9月22日更新,烛龙之怒帮派世界BOSS PVP玩法、神武天极塔副本......
奇迹暖暖十五章凌云之围即将开启,经过众人的商议,暖暖一行决定暂缓寻找奇迹卷轴的计......
天天酷跑克隆战版本强势更新,在本次的克隆战版本中有众多新角色坐骑,当然游戏中非常......
芒果互娱携手湖南卫视、芒果TV于5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以“1+N,一起玩”为主题的游......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维基百科讨论: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 - 中文维基
本條目屬於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系類條目內容的專案。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首頁,參與其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根据专题,本页面已评为专题级。
新進條目:、、
→ {{}} →
更多相關討論可以見。
裡面很多規矩顯違反,在充分討論前,不宜以此為框架來做「建議」,甚至邁入格式方針之列。請不要再沒有任何討論前,就自列建議之林。請不要在任何討論場所把這論述講的好像是每個人必定遵守的格式方針似的。-- () 日 (四) 06:15 (UTC)
本日本动漫游戏条目指导经订立以来已长期成为编写ACG相关条目时的惯例。现提议该指导在必要时可正式成为维基ACG相关条目编写的方针或指引。-- () 日 (日) 04:14 (UTC)
建议使用更简洁的描述,如:“[[&配音人员&]](&地区&,&作品系列&)”,只有当出现可能歧义时才需要区分添加,如出现多地区发行或多媒体化发行。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模板分别(尤其发现有编者喜欢使用{{}}来进行地区区分),以减轻模板嵌套量。以上。—— 日 (二) 06:06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执行人:() 日 (三) 14:42 (UTC)。
同样,4年前讨论页也有人提出指引化,请有ACG编辑习惯的编者商量一下是否需要指引化处理?
—— 日 (二) 06:09 (UTC)
(+)支持这个可以有。-- 日 (二) 06:42 (UTC)
(!)意見,第一点个人表示支持,问题在于第二点。指引必须体现维基人的全体共识,但目前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内容自相矛盾:“条目编辑注意事项”一节指出“请慎用繁简转换”,“应加入说明代替使用繁简转换”,而下文,已经列为方针的写的却是“其他地区的译名差异应以手动字词转换技术解决”,二者显然存在抵触。事实上,由于各地译名差异较大,为方便各地用户阅读,加入转换已是基本共识。“条目编辑注意事项”一节建议改为“使用转换的同时应对各地译名加以说明”。
有鼓励加入琐碎资料之嫌:中文大量ACG条目译自日语维基,因此也继承了日语维基喜欢点列大量琐碎资料的陋习,本文甚至直接把这些内容列入到范例框架中。例如“制作人员”列表本应选择重要项合并入信息框,而不是单设一节钜细靡遗;再如“播放电视台”一节犹如日本电视指南,完全不应出现在维基百科中。,作为条目指引,不应当鼓励出现这类内容,否则可能有违维基共识。
相比之下,英文版的可能可以提供更为科学的条目指引,有兴趣者不妨加以参照。中文维基针对电子游戏条目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亦可作为参考。—( -
- ) 日 (三) 05:20 (UTC)
你说要是一个日本动画在美国、法国、韩国、台湾、香港、大陆都有配音版发行(这些地区不是日漫流行地,就是动漫发达地),难道还要全部列出来么?那得多长啊?-- () 日 (四) 01:44 (UTC)
这个我认为只需要列出原作发行地配音,和中文使用地区发行配音(也就是陆台港(新))。其他地区基本不用,甚至较少见到会列。—— 日 (四) 04:39 (UTC)
不同年代的配音及重新配音要不要全部列出?如果同一地區曾有多台播放又如何?-- 日 (四) 04:45 (UTC)
這種情形也才、、、等屈指可數,因版權變動或影帶拷貝年代已久需重新配音。不是每個電視台可以像香港TVB自己搞配音,除非是當地沒代理的自購片,否則大多是代理商配合電視台配音、就那個版本一體適用。--() 日 (四) 05:38 (UTC)
以前见过一种做法(虽然我偶然见到并且不太喜欢这种)就是将配音信息单独列出成表适合解决单地多版本配音的问题,又不会过于影响人物名介绍的列出。对于少量配音信息的情况(已经能常见)下,使用人物信息项列出更直观。—— 日 (四) 06:11 (UTC)
不列出其他地区可能涉嫌地域中心。—( -
- ) 日 (四) 04:53 (UTC)
英文区也列出的是原地和英语的配音(顺手抽例:),这也算地域中心?如果不想地域中心,更好,只列出原地配音,然后有人不满没本地语言配音信息,更干脆,不列,接着,难道配音信息不算是百科的一部分?真够操蛋的,现实不是这样完美的,只要定下只列出原地和本地语言的配音就可以了,其他可以通过跨语言机制让他们自行查阅。—— 日 (四) 06:11 (UTC)
并且单地多版本可能不再是常见,为普遍的情况定普例处理,为特定情况定特定处理。而且一个条目不可能一建立就完美可以评GA、FA,有些情况一般的条目可以用相对宽松的标准,如果打断冲GA、FA自然可以按照给严格的标准来要求。—— 日 (四) 06:11 (UTC)
個人偏向只列出原產地的配音。-- 日 (四) 06:37 (UTC)
英文维基曾经明确规定不列出日语和英语以外的发行和配音信息,而应该列入相应语言的维基百科,但是在2008年由于缺乏共识而将其删去了( )。因此英文维基只是搁置了这一争议,无法作为参考。也许中文维基也只能搁置吧。—( -
- ) 日 (四) 09:15 (UTC)
then?只列原地;只列原地和本地语言;全部发行列出然后隔表(好吧,避免有些人操蛋,照建议,估计没人同意吧)—— 日 (四) 09:28 (UTC)
不太好办……—( -
- ) 日 (四) 14:11 (UTC)
有人誤解地域中心含義,既然是中文維基,應該列出原地和中文地方语言配音。-※ 日 (四) 21:40 (UTC)
这当然有地域中心问题,维基百科是全人类的百科,不是某地的百科。要么全列,要么只列原产地,而不应该偏重某个地区,忽略某个地区。列出原地和中文地方语言配音这种做法,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做法没啥区别-- () 日 (五) 02:01 (UTC)
(!)意見:關於配音資訊我認為應該分兩部分討論,其一是主文介紹的部分應該只列出原版本的配音資訊,例如如果是日本的動漫作品,主文中應該只需列入日文原版的配音資訊。至於在中文維基添加各地區的中文配音資訊,只要符合比例原則,把它當作是補充的雜項知識個人並不反對,但我認為這部分應該要在條目最末尾另闢補充段落來收錄即可,還是要與原文版本的配音員之間劃分一個重要性上的差異。而且我認為這原則不應只侷限在動漫作品,一些包括電視劇、電影作品的配音問題都應該以這樣的方式處理,例如我常常在很多日本電視劇條目的人物列表中看到一些用戶鉅細靡遺地詳述在香港播放時不同電視台的配音人員資訊,但對於非香港的讀者來說這些資訊根本毫無意義,如果統一整理在條目末尾想看的人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拉到頁尾閱讀,但混在主文中等於是強迫收視,讀者會失去忽略選擇不看的權利。--(TM)
日 (五) 09:50 (UTC)
(!)意見:建議做一個配音員列表,把各地配音員列出來,然後隱藏,想看的時候才打開,像下面這樣。--() 日 (日) 12:20 (UTC)
我对这本东西已经有所怀疑了,废除太多旧有固化下来的东西,要求被拔高了。虽然旧有的东西可能不太适合,但是否需要确立一个观点是:可以按照旧有的写法写,但如果提高条目质量用以冲GA、FA时才需要提高修订要求?—— 日 (三) 08:24 (UTC)
没有一锤子就敲出来的好房子。—— 日 (三) 08:24 (UTC)
「可以×××,但是如果该条目需要评优,那就不要这么做。」「原则上不应该×××,但是如果该条目不需要评优,那么这么做也没关系。」恕我直言,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维基百科指导。
没有一锤子就敲出来的好房子,但如果大家连锤子都要抵制,永远也不会有好房子。—( -
- ) 日 (三) 08:42 (UTC)
或者我说得不够好,或者应该是「可以按低标准去写,但是如果该条目需要评优,那就要按高标准改善。」,建议人们可以按高标准去写,但允许低标准的存在。毕竟不是所有条目都能冲优,或者负责这个条目的编者们没有冲优的期望,如果有,自然就要按更好地的标准看齐。尤其现在有打算把这个作为这方面的规范而不是指导。—— 日 (三) 09:21 (UTC)
前後節目是廢除了,其他則是進一步的建議和方針指引的體現。可以按建議改善,或跟其他領域破爛的條目一樣永遠在井底。中文維基不止10年,前幾年一直刻意避開不提(只在某地方預告過這個未來),現在可以不避諱的說,已經落後10年,不管是還是,以及更多。—()歡迎參與 日 (三) 09:10 (UTC)
@:,中文維基所導致落後的也許是夾在英文維基和日文維基的「方針」之下吧?--?〖〗 日 (五) 01:44 (UTC)
这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
- ) 日 (五) 04:15 (UTC)
有想做最好的心(标准),但没有人家做好的基础(人手)。—— 日 (五) 04:49 (UTC)
根本在於中文維基自己方針指引、格式手冊殘破不堪,有眼光者寥落可數,大多是隨性發揮、盲從、不去思考怎麼樣比較符合百科全書作法,以及因為準則不彰無法導正觀念。—()歡迎參與 日 (五) 06:20 (UTC)
另一點就如所說的,人手不足,無法自行訂立「方針」,以及編者們對「方針」、「指引」等不太重視,這些也是中文維基落後的原因之一。(PS:)--?〖〗 日 (六) 07:04 (UTC)
不要盲目从一个极端走向令一个极端。没数量,不要盲目刷条目,或者无视一些相关指引提出的合并要求而一味提删条目;没质量,既不能不顾社群能力一味追求冲优质量,也不能过于自暴自弃地严重违反写成爱好者集。像一些直接复制ja的写法不是不可,但只有打算冲GA,FA时就有必要整理提高条目质量(像当时就写法吵了超长,结果还是没做到),比不是所有条目有冲优的需要或者能力。指导应该是指导从初级写法到高级写法的教程,而不是唯一硬性的冲优标准手册。—— 日 (日) 14:43 (UTC)
参考其他类似章节,内部没再分小章节,所以为了版面的格式统一,内部使用列项来代替章节写法更好
制作人员、配音人员、播放電視台的列项部分,虽然是不建议继续编写,但为了和前后项目描述格式一直,而且已经有相关描述提醒,不要再在前面加空格架空。
音乐部分,“主题曲”和“主题曲目”实际是同一特性的两种书写方法,应该统一到一个项目描述份两种模式示例。
对于“角色条目排版”、“配音员条目排版”、和“作品条目排版”的章节结构相似,可以章节细项作为章节看待,而非细项。
以上。—— 日 (四) 08:02 (UTC)
1、2統一格式。「=== 主題音樂 ===」標示具有並非必要章節的意義、以及WP:MOSACG整體目錄的版面考量。—()歡迎參與 日 (四) 08:13 (UTC)
“主题曲”和“主题曲目”都是同一属性的章节,只是写法不同,应该合并“音乐”中。—— 日 (四) 08:28 (UTC)
merged「=== 主題曲/主題音樂 ===」—()歡迎參與 日 (四) 09:13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已由()於日 (四) 06:0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或向反映。
这是方针还是论述?--() 日 (一) 04:45 (UTC)
大致上是的自說自話。--() 日 (一) 14:26 (UTC)
現時中文維基百科共有201個專題(見),正常用戶不可能每星期都把這201個專題查看一遍,也未必知道有人在某個專題提出了某項規則的建議,由極少數用戶在自己「山頭」定出的「規則」很難稱得上是社群共識。--() 日 (一) 14:37 (UTC)
我觉得像是一篇有助于ACG格式统一化和避免陷入侵权、广告等更麻烦的一种指导。我觉得前一次大改版的约定算是比较适合的。但是现在这版就……争议太大(因为移除很多以前约定下来的部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追究过往)。当然的确这篇的主编基本就是,的确有种太自说自话,同时做起球员与裁判的怪现象。而且有趣的是,这家伙意图提高条目水平,却举了一个花了大量人力去争辩好有GA风范的却没去评GA的条目,并且能把那个条目的另一个主编气得气不打一处来。所做的事太难服众(换句行话就是,他所提的基本不会被人为是共识他所提的很难被认为是共识)。—— 日 (二) 01:07 (UTC)
是在攻擊全專題,要釋憲到客棧去。—() 日 (二) 13:07 (UTC)
你以為自己是這裡的版主還是最高法院大法官?--() 日 (二) 13:44 (UTC)
从长远来看当然是应该订立为指引的,目前只能说是个草案吧。—( -
- ) 日 (三) 04:46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执行人:() 日 (二) 16:42 (UTC)。
各位編者,已存在多時,但一直都在圍繞、上千條AC類條目修改、GA/FA時才把不合其他指引或方針的內容修改平時則放置不管、就其他方針/指引來編修條目內容時遇到回退、BD或品番是否編寫等問題爭議不斷而無法達成共識成為指引,現邀請各位就提升指導至指引作探討與討論。
距上次獨自且缺乏共識的修改將近一年,時間並不是停止的,不向前一步拿出來討論只會一直停在原地不動;即使可能爭論不斷,但結論都是在爭論後才得出的,所以請各位多留言參與。
提出提議前先引用一段話與注意事項
之前的討論有人認為若是通過了指引等級的格式手冊,會導致一堆條目有問題要修改,而不想通過格式手冊,我認為是因噎廢食;拿現在來說好了,電子遊戲指引級的格式手冊通過多久了,還是一堆不符手冊的條目不斷出現,所以我認為通過指引級的AC格式手冊並沒什麼問題,至少給那些想改進的人(不只想GA、FA的人)有個規則,至於那些不想改的,放置Play就是了,就如同現在電子遊戲還不是一堆不符手冊的條目被放置?所以及早有個指引級的AC格式手冊還是上策
— Liaon98,
方針>指引>指導
把現「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改名為「動漫畫相關條目指導」,去除與相衝的內容以及的問題;全球的動漫畫相關條目皆可用此指引(導)來編寫,GalGame等日本遊戲均歸電子遊戲,輕小說就歸類為改名後的WP:MOSACG
原作為GalGame,但有改篇為輕小說、動畫等的再討論按照甚麼指引(導)來編寫。
的名稱上是否與有所衝突?--, 日 (五) 11:04 (UTC)
我個人也這麼覺得,不過就把電子遊戲專題當ACG專題的子專題就好了--
日 (四) 22:29 (UTC)
後來查了以前ACG專題的討論,當時的討論結果確定ACG專題主要負責日系動漫,無跨媒體製作的電子遊戲由電子遊戲專題負責,非日系動漫由動畫專題和漫畫專題負責--
日 (一) 12:37 (UTC)
其實想一想,專題衝突也沒甚麼,畢竟只是用來將指引、格式手冊整理的一個頁面,只要指引、指導能分清楚就可以了。--, 日 (二) 09:24 (UTC)
下列只提出框架,詳細在這框架內討論或提出足夠的理據以加入/刪除框架。
按照現有方針/指引修訂WP:MOSACG
不要以日語/英語等其他語系維基百科的方針/指引來引用或套用等方式修訂WP:MOSACG,請以中文維基百科現有的方針/指引作準。
不必強制修改不符合WP:MOSACG的條目(也與的說明相近)
不要把方針/指引與GA、FA劃上等號(盲目的以GA、FA為目標編寫條目可能會出現文章編排等問題,而使讀者難以等)
以「全球動漫畫相關」為目標作討論中心--
日 (四) 01:40 (UTC)
吵了这么久,愚者自扇了一顿,又有人跟随愚者之路了。保持现状,只对需要进行提优的条目针对性修葺。未有需要的只作为基本的低级条目对待。—— 日 (四) 10:40 (UTC)
有人想改善个别条目质量是好事,我不反对,但并不是所有同类条目都能投入足够的心机去改善,而现阶段该论述要求已经被过分拔高,本来其作用只是作为该类条目的基本底线(至少算是言之有物,不至于格式紊乱),硬是当成冲优水准来看,这对以主要翻译ja也太麻烦了,你有空就自己改善,没空鬼了你的“优质”指引。总之就是不提,需要个别改善的,自便。—— 日 (四) 11:33 (UTC)
現在也不是指引,要修改是很容易的,若真的像你說要個優質指導,可以另開一頁當論述,就像我們有指引級的格式手冊,也有論述級的;所以如果閣下真覺得目前MOSACG要求太高,可以把它當作論述;但這不代表動漫條目不該有個指引級的格式手冊。--
日 (四) 22:27 (UTC)
我在上面也說了,不必強制修改;論述高的,拿出來當面說再改,而非只一味的說高。翻譯ja條目的新條目編者大可不跟這指引(導)來編寫,但不能說麻煩,難道說有心不跟ja條目格式的人也是麻煩嗎?那條目的英文版又不見翻譯ja時麻煩而跟上ja的格式?--, 日 (五) 12:10 (UTC)
現在的版本是被批評為R大一意孤行寫出的版本,我認為可以先慢慢討論如何修改,不該直接問說要不要升為指引--
日 (四) 22:24 (UTC)
其实R大最早大改前的版本就是基于ja常见翻译格式的底线格式,也就是不至于有关注度问题、格式紊乱等影响阅读的模板。但一心求好却强行拔高标准,反而是拨苗助长;如果通过为指引就更加加重纯翻译的工作量,而且会给某些追旧法的借口(某永封的SM)。所以如果作为高质量的条目指导,我不反对现MOSACG的标准(其实按照现MOSACG的标准修改文章,基本上够冲GA了),但作为入门级的条目指引的话,标准偏高了。还不如单独分离出来,也可以引入可以参考的标准,例如避免使用前后节目信息框等。—— 日 (五) 12:11 (UTC)
那這樣子如何?將「WP:MOSACG」轉變成類似「WP:更优秀条目写作指南」,再重新編寫WP:MOSACG,去除現有高標準的要求。--, 日 (五) 13:36 (UTC)
為雜亂無章的ACG條目制定統一的格式確能讓編者按照既有範本寫作出整齊有序的條目,讀者也不必在瀏覽不同編者寫的條目時重新適應各人格式上的風格差異。不過大前提是先要為各種爭議達成共識,找到了大家都認可的標準後再慢慢談升格甚麼的也不遲。— |
日 (五) 13:45 (UTC)
剛剛才看到了,順道ping一ping當時的參與者@ @ @ @ @ @。— |
日 (六) 09:02 (UTC)
我倒举得现在大部分ACG还过得去,只是是不是都全部需要参照GA的想法来拔高标准。—— 日 (六) 13:38 (UTC)
我是認為在達成共識後可以大力推廣統一的標準,例如在新人或其他編者寫作新條目或改善已有條目時鼓勵他們參考這個標準,但也不至於需強制執行。— |
日 (六) 16:37 (UTC)
(?)疑問,如果因為這而引發部分編者的編輯戰,那該怎麼辦呢?--, 日 (日) 02:07 (UTC)
說明不強制就即是沒有理由打編輯戰囉。— |
日 (日) 05:35 (UTC)
當然不是以GA、FA為標準,指引這東西就是給編者一個方向,用基本的指引來引導編者編寫基本格式條目,而非引導編寫優秀格式條目。--, 日 (日) 02:07 (UTC)
(~)補充,現時的WP:MOSACG太過高規限和日本中心,應該重新編寫和以世界為主(PS:如果以現時WP:MOSACG的情況編寫,一定不合適。)--, 日 (日) 02:13 (UTC)
雖然不反對,不過英文維基那邊日本動漫(Anime & Manga)的跟普通漫畫(comics)的是分開的。實際上中文維基也是ACG專題負責日本動漫,漫畫專題負責comics,而當初原本要建最後沒建。所以一個手冊一次涵蓋全部可能不太好寫...只是若又只通過日式動漫的格式手冊,又感覺普通動漫會變落網之魚--
日 (日) 09:08 (UTC)
有沒有一些例子?— |
日 (日) 05:35 (UTC)
幫忙ping幾個常寫動漫條目的@、、、、、、和:--
日 (六) 22:28 (UTC)
(!)意見:需知,日系和美系和中国风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要分开处理。日韩能不能归入一类再论。我的意见很简单,维持现状,不动。这题目太大,需要时间来彻底看一次,现在年底,大家忙着过年还差不多。等暑假左右,这日期应该不错。顺便,你漏人了 @ :--() 日 (日) 09:54 (UTC)
的確,我原先只想著以動畫的角度出發,而忘了日美的漫畫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順便,我沒@漏人,請用搜索功能找,我有@上的,只是?Fs155117不常或不會出現在討論當中。--, 日 (日) 10:02 (UTC)
國別根本不是問題,不然電子遊戲甚至各種專題都要細分各種國家了。格式手冊該細分的反而是種類,例如動畫條目該怎麼寫,漫畫類該怎麼寫,聲優該怎麼寫,公司該怎麼寫,而不是分國別。而且我上面也說了,歐美系的可以丟給跟,這個格式手冊可以像英文維基一樣專門寫日系(Anime + Manga)的。維持現狀就跟台海問題一樣,有共識等於沒共識,只是一再拖延而已;日系動漫一直是維基很大宗的條目來源,卻反而一直沒有格式手冊,這很怪的--
日 (日) 10:15 (UTC)
英文維基百科的是怎覺得日文的格式不好而編寫出現有的格式手冊?這也許可以作參考。--, 日 (日) 11:04 (UTC)
我不太认为现时的页面内容足以成为一篇合格的指引。指引在于具体化方针的执行,但并非具体化到每个细枝末节都要囊括。同时,指引也意味着一定的强制执行力,细枝末节化的格式指南即便要强制执行也缺乏可行性:难度太高;而且,将格式定得太死也让编者失去了编辑的乐趣。试问,为什么这篇格式指南不能好好地呆在现在的地位,而非要上升为指引?上升为指引对其执行又有何益处?
从另一方面说,事实上的一个大类。然而,我并没能看出MOSACG有利于将现有的日本動漫遊戲條目质量提升的想法,其规定的格式错漏也不少:如没能区分戏里戏外(维基百科讲究记录现实影响),上滥用粗体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好,但作为指引来说,它的质量还不够格。--@ 日 (日) 12:39 (UTC)
我上面也有說了,不該一上來就說要升為指引,可以慢慢討論修改,慢慢修改也比擺在哪邊毫無用處好。另外我覺得指引稱不上有強制性,我上面也講了,電子遊戲指引通過都好幾年了,但爛的新條目還是繼續出現,指引對我來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就算了,總比完全沒有規則讓想遵守的人連個遵守的憑依都沒有。上面像C大等都把指引看得太嚴重,好像通過後,所有舊條目都要被拿出來鞭屍被刪除一樣,我是覺得並非如此啦....--
日 (日) 20:34 (UTC)
同觉得维持现状(不硬性规定,类似一种“倡议”)比较好,正是担心指引具有强制性(毕竟现在认可的硬性规则就是方针和指引),如果过高标准反而更难开笔。—— 日 (日) 12:51 (UTC)
上面討論也有提到,若真的覺得指導有問題、標準太高,可以把它當論述;另外直接修改生一篇簡單版的--
日 (日) 20:37 (UTC)
(!)意見:一大堆準備也未完成就在說提升是否言之尚早,單是條目以日系風格的列表方式和英系風格的敘述方式已嘈到「拆天」,我之前也表述了當中的優缺點,至於指引是寛鬆還是嚴謹處理,加上上次R先生一意孤行,令到一大堆問題未展開共識,所以是否要先修定目前格式,再談提升問題?- 日 (日) 14:36 (UTC)
維基百科條目的理想請況本來就是都要寫到優良特色,其他老話看以前紀錄就好。反正現在有一群人就是會覺得優良特色的寫法很糟糕,就先去要別人不要只會學英語維基百科、中文維基百科的動漫要有自己寫法之類的,卻忘了條目本來就應該減少無意義的點列式、資料羅列、來源參照等。現在最有趣的是,因為不可能每個條目都一樣參照優良特色的標準,所以就說優良特色的標準不適合。--() 日 (日) 14:52 (UTC)
的討論基本上已經帶出了MOSACG的爭議所在,希望這次的討論能多少達成一些共識。話說這條條目不去選GA/FA真是一個遺憾。— | 日 (日) 17:53 (UTC)
以上確實都是我在說的,確實非常自相矛盾,但不代表WP:MOSACG一直要維持現狀。另外先和Cwek說說BD等問題,和吐槽一下以下內容。
有人想改善個別條目質量是好事,我不反對,但並不是所有同類條目都能投入足夠的心機去改善,而現階段該論述要求已經被過分拔高,本來其作用只是作為該類條目的基本底線(至少算是言之有物,不至於格式紊亂),硬是當成沖優水準來看,這對以主要翻譯ja也太麻煩了,你有空就自己改善,沒空鬼了你的「優質」指引。總之就是不提,需要個別改善的,自便。
其實R大最早大改前的版本就是基於ja常見翻譯格式的底線格式,也就是不至於有關注度問題、格式紊亂等影響閱讀的模板。但一心求好卻強行拔高標準,反而是撥苗助長;如果通過為指引就更加加重純翻譯的工作量,而且會給某些追舊法的藉口(某永封的SM)。所以如果作為高質量的條目指導,我不反對現MOSACG的標準(其實按照現MOSACG的標準修改文章,基本上夠沖GA了),但作為入門級的條目指引的話,標準偏高了。還不如單獨分離出來,也可以引入可以參考的標準,例如避免使用前後節目信息框等。
我倒舉得現在大部分ACG還過得去,只是是不是都全部需要參照GA的想法來拔高標準。
這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以GA編寫格式做基本格式呢?—以上的留言由(|)於日 (日) 18:55 (UTC)加入。
(*)提醒,不少人都在說"提昇現WP:MOSACG至指引很高標準和一堆錯"之類的,我標題可能有誤導各位的意味。我意思是「把現有WP:MOSACG改寫至合適的內容後再討論升指引的可能性」,並非完全把現有的指導提昇。—以上的留言由(|)於日 (日) 18:31 (UTC)加入。
(!)意見:我从来就没觉得日式的格式有什么问题,另外,BD是什么事情?还是上次RalfX那件事?列表式条理清晰,虽然可能放正文观感不太好,这个我也承认。
英文甚至按每EP来写(美剧都是),不是不好,对写作要求各方面要求太高,还是现实点,我们常年人力严重不足,先覆盖尽可能多的基础条目再说, 另外,我提一点,不是说日文红字我们就不可以自己先写。比如 我记得丈月城和魔装学园HXH 日文也都还红字。 PS:回我麻烦直接ping我,我现在也不常来,有人ping我叫一下,我才会来客栈。大段大段我很容易看漏了。--() 日 (一) 08:25 (UTC)
@:日式有些格式跟中文維基本身的通用指引或格式手冊實際上是有牴觸的,應以通用指引跟格式手冊為優先(動漫相關的格式手冊制定上也應該建構在原本的方針指引上)。英文那每EP寫也要每集都有關注度才行,很多動畫或電視劇實際上他們也沒法每集寫個條目的。另外日文紅字中文這先寫也沒啥錯,只要條目能符合收錄規則,先創沒理由刪除的--
日 (一) 09:12 (UTC)
总体上MOSACG成为指引是一件好事,具体有争议的地方不妨具体讨论。—( -
- ) 日 (四) 07:52 (UTC)
看上面的反應,只覺得他們連討論都不想(問他們想修改哪些也無回應,只是一直說這個MOSACG不好@$%#又不說哪不好,說不然寫個簡單版本,又不肯),感覺就是不想要有個格式手冊來「束縛」他們--
日 (四) 19:35 (UTC)
因为本来很多东西处于灰色地带(例如:播放时间表,各虚构事物的项目列表等),经常以各种方针刁难(用得最多的有NOT(对付表)和关注度(对付项目列表)),但缺失又影响条目的可读性(尤其是项目列表,所以一般用NOT的对剧情描述来对应)。而且许多都是直接翻译ja,ja什么格式就大致保留什么格式,方便简单,比起像对待GA一样逐个文段化要容易多。所以保持一种模糊的态度,实际上只是按着论述中的部分守则来写,而不是照单全收。—— 日 (一) 01:20 (UTC)
就是有灰色地帶才會吵架啊,訂了手冊後,就不會有所謂刁難了不是嗎,手冊說行就行,手冊說不行就不行,一翻兩瞪眼;當然手冊也不具強制性,有吵架時再用就好,有人想不遵守就由他,但是有人願意花時間把不符合手冊的改成符合,你總不能說他不對然後回退甚至打編輯戰吵架吧?至於翻譯啥就保留啥格式,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那這樣我們就不需要中文維基的方針指引了,翻譯條目難道還要特別說適用原語言的維基百科方針指引嗎.....?我實際上也是種模糊態度,不遵守的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頂多提醒他有格式手冊這件事),但有人遵守卻被改回,才會介入,這時有個指引才能作為裁定不是嗎--
日 (一) 12:37 (UTC)
在我看來,引起灰色地帶的問題,都是感興趣的內容;像這些(播放表、項目表等)就算不用NOT來指明,也知道這是傾向於愛好者才會關心的內容,並不是大多讀者所需的。--, 日 (二) 09:24 (UTC)
播放表或者是,但事物项目表就不一定,NOT也是允许有助于剧情描述的列项存在。—— 日 (四) 00:45 (UTC)
另不少港台节目类自己挂超多的播放时间,ACG类挂个原作播放表就炸毛了,这标准定得不错。—— 日 (五) 06:35 (UTC)
莫再提港臺電視劇條目啊...那根本是個災難。而且港臺電視劇專題幾年前是達成共識只放首播,但從沒人遵守......--
日 (五) 16:08 (UTC)
比烂就没意思了,谁都知道维基的很多粉丝向条目都很糟糕,ACG条目自甘与其为伍?指引不是方针,很多原则都是方向性的,整体落实下来显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如果因为落实需要时间,就连方向都加以否定,这就很费解了。—( -
- ) 日 (日) 05:46 (UTC)
但無奈的是,有人提出動議修改、徵求意見時,各長期編輯動、漫畫的編者們,都不出來討論(明明都Ping上了)出來討論的就怕翻譯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頁面時遇到翻譯難題等理由來拒絕或不將哪不好哪好的提出來討論。(這提議章節這麼長的討論,有提出過指導中哪些不好,哪些好的嗎?)-- 日 (一) 05:10 (UTC)
您沒ping到,因為您ping的那個章節沒簽名,子章節算另一個章節。指引訂了沒人執行也不好使,不如先就幾個顯眼問題尋求共識,比如條目的章節順序是什麼,要不要有一個叫「主題歌」的章節;是否應該列出配角/閑角;放送時間該不該寫,該寫多少,是不是可以改成文字敘述;無法統合到資訊框的職員,在沒有可靠媒體敘述事蹟時,是不是可以直接削除。這些不需要瞭解特定作品也能做,有共識後監控修改新條目一段時間即可。--() 日 (四) 04:58 (UTC)
┌────────────────────────────────────────────────────────────────────────────────────────────────────┘ 原來章節也能造成Ping不成功,非常抱歉。一上來就提出提升這確實太超過,理應一步步的,先從章節開始是不錯的提議。還有檢討現指導該跟日文維基百科“格式”還是英文維基百科指引編寫?(剛才才發現,日文沒有ACN(動畫、漫畫、小說)的專題,只找到、,小說沒找到主題。日文到底是根據甚麼來編寫的?)最好的就是我們自行修訂一個符合中文維基百科方針、格式手冊而且令普遍編者都易譯/編寫的指引(導)。-- 日 (五) 09:03 (UTC)
@:Portal是主題,不是專題;中文維基跟英文維基(還有一些其他語言)都是分為動畫專題、漫畫專題、日系動漫專題;而日文維基則只有前兩者,日系動漫他們把它分給前兩者管,、,這兩個專題他們都有。另外日文維基和英文維基有輕小說專題(),中文維基沒有,歸給ACG專題。--
日 (五) 09:21 (UTC)
(!)意見:比較「Wikipedia: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可以看出兩者差異不大,也即是說一年前引起爭議的事項根本沒有加以著墨。很多主張與現狀差異很大,例如而不限於
「詳盡的商品編號」:CD、影碟的算不算?
「一般而言,僅提供配音或飾演對照資訊的列表、或單純列出製作人員清冊是不合適的。」:那麼的寫法是否違反「Wikipedia: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現時版本?
--() 日 (一) 03:41 (UTC)
(!)意見:1.代表自那次之後空轉了一年,沒人想討論跟修訂。2.我認為CD產品編號跟書籍的ISBN是類似的東西,目前ISBN可以加入,那CD產品編號應可加入,我認為可以視作查證用途。3.指引(or指導/指南)是建議性質,說違反不太好聽。但的確是不建議的寫法,點列式應改為散文,這是通用格式手冊已講明的事情。這種點列比較適合放在條目導言右側訊息框中(訊息框就是種點列,方便快速查找,沒有更多資訊),而製作章節應該要像那般散文書寫。當然,指引或指導/指南,都只是建議性質,沒這樣寫,頂多就是視為尚待擴充,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日 (一) 03:48 (UTC)
指引具有只是比方针略低的执行力,比论述更强。如果不能或不想强制执行,还不如定义为论述。—— 日 (一) 03:53 (UTC)
我認為不太能這麼說。就算真的指引有所謂的強制力,那麼是要意味什麼呢?不照指引寫就算破壞封禁嗎?不照指引寫全部刪掉嗎?可以看出不可能,所以指引不會有所謂的強制力,它跟論述差別,我覺得是:指引是多數人建議你這樣寫;而論述是少數人(或一些人?)建議你這樣寫;不管怎樣都只是建議。升為指引的好處我覺得是,有人在打格式編輯戰時,能提供一個比較有力的依據。--
日 (一) 04:02 (UTC)
如果定位为指引,散文式写法就有可能被要求执行;如果只是一个一般指导或论述,点列式只是一个有待改进的写法,而其改进在GA、FA时就肯定要做的。—— 日 (一) 03:57 (UTC)
散文式寫法的要求我認為並非不好,這樣可以提升編者搜索資料和編寫能力,並不是一味的翻譯日文維基百科的內容;同時製作章節寫不出來的也可以不寫製作章節,如Liaon98的說,製作人員可以放在導言右側的框中,這樣子更方便想找資料的人。-- 日 (二) 05:49 (UTC)
但infobox已经因为罗列信息量过大已经移除过参数了,现在又说整合到infobox,还不如直接说不要写吧。我觉得列项式比文段式更能表述这类制作人员名单,写成文段反而更难从一堆字中找到相应工作人员或组织的信息,而且也同样简洁。而且本身制作人员列表本身在作品或相应官方网站中就有反映,而且相对简洁(不会出现极端的连打杂的都包括的问题),属于第一手“可靠的”资料,而且只是描述,并不影响其“适量地”存在。—— 日 (二) 06:18 (UTC)
如果沒有寫成段落的話就先在章節內點列,有了段落就做個表格放在章節旁邊吧。動畫製作人員太多(Charlotte就是個例子),全部塞infobox會影響版面美觀。其實我認為infobox放最主要的數個就可以了(原作、監督/導演、動畫製作公司),其他參數刪去就好了,不然現在就像寫一些不寫一些,不太公平。— | 日 (二) 07:15 (UTC)
頁頭訊息框已經點列一次,下方又一模一樣再點列一次沒更多資訊(頂多就是多點列幾個職位),我覺得這樣很沒意義....如果說散文比較難一眼看明,而需要點列,那這不正是頁頭(也可以向I大說的直接放右側)訊息框的作用?我不懂訊息框已能達到點列功能,還要在文中一模一樣再點列一次。若覺得訊息框能提供的職位太少,那為何不反思訊息框為什麼只提供這些職位,是否該修訂訊息框加入這些職位,還是說訊息框不提供的職位可能比較不重要不需要列?(我其實也不大懂現在製作團隊章節點列的職位的選入依據,官網有列的就列?沒個標準?)我同意P大說的,若是製作章節寫不了散文,那還不如不要寫,點列直接放在訊息框裡就夠了。另外,不要點列用散文這件事,不是MOSACG規定的,是通用格式手冊(指引)就這樣講的,不懂癥結在這點上有什麼意義;難道MOSACG要推翻通用格式手冊嗎?--
日 (二) 15:08 (UTC)
一部作品制作人员甚多,只需摘取重要职位列于信息框即可。说实在的,关注那些次要职位的也就只有爱好者了。—( -
- ) 日 (一) 10:26 (UTC)
我以下的意見應該超越了動漫,不過有些地方我想指正一下,您們對於信息框的用途存在很大的誤區,信息框是用來總括條目正文的一些較關鍵的地方,即是說信息框可以放的衹可以是正文裏有提及的東西,正文沒有的東西信息框也不應有,但是您們卻提議把某些內容從正文刪除然後衹搬到信息框裏,已經違背了信息框用途的原意,因為您們這樣做是把信息框用作表示額外資訊,而不是用作總括正文,這跟「」基本沒差。另外,格式手冊從來就沒有說過正文的東西用散文一定比用列點好,儘管是有提議過我們應盡量避免和盡量改寫,但這本來也不是必然的。按:「段落有時可以用列表或表格取代,但需要根據情況決定」。不過動漫條目正文應不應該列點出製作人員我暫且不作評論。--
我是覺得如果訊息框有給來源,是可以把它當正文來看啦...指引本身就是較建議作法,但不是必然。不論通用格式手冊還是MOSACG,都是寫不建議用點列,但沒有禁止;實際上像我上面說的,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禁止。(話說、都是論述,不是指引,中文維基的格式手冊真的整個好殘缺啊 囧rz...)--
日 (一) 18:52 (UTC)
您說正文不應出現列點,但又說訊息框有來源可以當正文看,那麼這兩個說法綜合出來的結論將會是:「有來源的列點也不應出現在信息框」,因為信息框也是正文,正文不應出現有來源的列點;那麼之前提議把列點放在信息框而不放在正文的做法根本就是在自打嘴巴。無論如何,敝人實在都無法接受訊息框內容(無論有來源與否)也是正文的說法,信息框是輔助讀者了解內容的精髓,而不是用來分拆內容。還有說格式手冊不建議用點列,這說法又是斷章取義,格式手冊建議應把列點改為散文是有條件的:就是那些的時候,而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建議把列點改為散文。--
日 (一) 20:20 (UTC)
OK 那我接受訊息框跟內文重複點列(話說我上面的意思是下方已點列一次,上方再列一次沒意思;並不是說內文不該點列,然後訊息框視作內文又點列),但內文點列我認為只是過渡期(假設編者一時間寫不出那麼多內容)。回後面,我看的不是,雖然主題有點類似可以當參考;我看的是,在WP:PROSE第二段就開盅明意寫了「在一個條目中,比較建議使用散文式寫法而非單純使用點列列表」,下面的表格也把點列視為「無內容的列表」。當然,如果每個製作人員都可以寫好幾句話,放成像人物介紹那樣,列表搭配散文,我覺得也可以,但單純點列就不建議。--
日 (一) 20:45 (UTC)
我個人認為表格或散文式都行,但點列式確實有不完整的感覺。--() 日 (二) 00:37 (UTC)
表格列和点项列实际上观感没太大差别。文段式的话,如何评价哪些职位或职责重要需要描述,哪些不要?如果全部按照官方来源提供的staff表列出的话,文段式反而显得雍长,还不如点列式清晰,表格式在出现多个改编期,staff出现变动过的话,才显得更加清晰明了。—— 日 (二) 00:51 (UTC)
表格和列點表其實無異(頂多衹能說表格多了些框線,但實際還是列點作用)。而也有提到:「如果普通的段落即易讀,則請勿使用列表。」但是我不覺得用散文式的「AAA擔當導演,而監督由BBB負責,CCC則做甚麼甚麼……」比單純的列點之類易讀,而在列點前加個像這樣的散文段落也不見得有意義(我相信十之八九的動漫都不是甚麼大製作,很少會用重量級人馬,故很難寫多好幾句話),斷然不建議單純列點我是不贊成。--
日 (二) 02:24 (UTC)
我是覺得「不建議」與「禁止」是有差的,上面的討論也一直在這上打轉。一個初級條目用了點列,可以跟他說建議補入更多內容形成散文來達到更高品質,但就是僅僅建議,達不到也無所謂;就算跟他說不建議點列,他達不到散文,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這跟禁止使用點列是不同的。我上面也說,使用點列可以視為一個過渡期,只是在這個過渡期會多久不知道而已(就像某篇論述說的,維基百科編輯是沒有時限的),有些條目也是放了好久的初級,突然有天出現了專家品質而大提升的。事實上,現在的ACG類條目也是這樣運作,新的條目先點列,個別有編者特別關照的就能變成散文而往更高品質邁進。--
日 (二) 07:10 (UTC)
沒錯兩者是有差,但我認為那些內容永久以列點表示都還是可以的,反而未必適合用散文表示,所以我不認為要對那些列點也要進行所謂的「不建議」。--
日 (二) 07:24 (UTC)
没错,就是这个,点项式是建议,文段式是面向更佳的考虑;如果点项式是不建议的话,就等于不希望使用点项式,反而会被理解应该用文段式,显然对于初级条目来说就不太合适,订得过死。而且我还是觉得点项式对工作人员列出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从读者来说,观感清晰。百科全书意义在于能被查阅,而不应该是注重那些文绉绉的迂腐格式。—— 日 (二) 08:24 (UTC)
PS.或者应该将两种视为可以接受的形式,毕竟两种都有自己的优点。(虽然我觉得点列式对于这种工作人员列项更合适,毕竟官方也是如此列出。)—— 日 (二) 08:30 (UTC)
首先我反对开一个叫“制作人员”的章节,这只会引导条目。这类章节名称应该改成“”,如下面所言,着重介绍制作历程和职员发挥的作用。而且我覺得「AAA擔當導演,而監督由BBB負責,CCC則做甚麼甚麼……」沒有問題,因为核心职员就那么几个,而且可以分情节构思、动画制作、配乐等方面介绍,所以最多也就到DDD,更何况信息框已經用表格(點列)的形式把這些信息列了一遍。此外製作部份上面是情節,下面是評價,都是用散文寫的,中間夾雜點列條目很難看。所以总的考量还是“不建议”——可以用点列,但有人改成段落就不要改回去。--() 日 (二) 10:43 (UTC)
最烂也不过如此,当然我主要看动画类制作人员,也不过是下面的制作人员的情况。可能游戏涉及的参与人员众多,这种点项罗列就观感很差了。所以只是不反对点列式,也不反对文段式。—— 日 (二) 12:31 (UTC)
我倒看不出这观感和动画或是游戏有何关系,说白了不过是动画条目多译自日语维基,而日语维基喜欢点列。其实日语维基的不少游戏条目也一样列一堆人,只是中文这边未必悉数依之,加上指引执行得严,才显得不那么明显。—( -
- ) 日 (二) 13:08 (UTC)
其实我并未觉得信息框的用法有何矛盾之处。作品的关键职位本就应在条目的制作、开发或类似章节提及,一个高质量的条目在此除了列明职位之外,还会指出他们发挥的作用。但反过来,并不是说条目的这些章节尚未成型,信息框内就不能列出,这恐怕说不过去。至于次要职位,无论信息框还是正文都不应该有,毕竟那只是爱好者才关心的。—( -
- ) 日 (二) 01:56 (UTC)
最初提出減少或不建議點列的原意是現在部分章節內容的點列太詳細,導致部份編者(包括我)覺得傾向於愛好者,而建議減少或不寫。最後久而久之變成RalfX君的「」或現在的不建議用點列式,並改以散文式作描述等等提議。-- 日 (二) 08:55 (UTC)
久而久之?我倒觉得一直都保持着点列式,然后需要冲GA的话才改变下,来让过GA时好看些。—— 日 (二) 12:31 (UTC)
對製作章節的意見,可接受在一般條目點列主要製作人員,能加入製作背景過程擴寫成散文時則把列表做成表格放右邊與正文並列。另建議infobox只寫原作、監督、角色設計和製作公司,其他搬下去製作章節,免得把infobox拉的那麼長,有時候又跟下面的重疊。至於哪些是可以列出的「主要製作人員」,可設一個數字作上限(如20),這個數字能確保不會因列表過份詳細而成了愛好者內容,也能確保在可接受的程度下平等對待一些被官網點名列出的主要製作人員,方便查閱。低於那個數字的話就全數列出,官網列出多於某個數字的人員時就只列現有infobox提供的職位。— |
日 (六) 16:12 (UTC)
(!)意見製作改為敍述我沒問題,但點列我覺得是不可少的,尤其是主題曲用敍述(如),因為文字敘述上沒列表清晰,畢竟就使用者體驗而言,歌曲只需找到主唱、填詞、作曲這些資訊便行,一大段文字反而不便,但為免爭議,建議使用折衷方案,在文字解說後再以簡表並列。- 日 (五) 11:50 (UTC)
音樂的作詞作曲編曲主唱等,我覺得用表格是OK的,不過如果表格上方或下方能有些文字敘述我覺得自然更好(不強迫,建議性質)--
日 (一) 13:39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执行人:() 日 (四) 08:42 (UTC)。
在不少作品条目中单纯列出其销售物的销量数目,自称部分条目数据来自某个wiki,而该wiki又自称来自,但前者不属于可靠来源或可供查证的范围。而且单纯列出销量数据可能属于爱好者行为。所以不知道其他编辑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日 (日) 03:11 (UTC)
如果觉得有问题的话,有需要移除这部分,或者需要适当的改写,例如只列出排名的变化的差异来说明对作品的评价。—— 日 (日) 03:11 (UTC)
观望。然后解释一下:1.并不是某个来自wiki,而是这个网站fc2把销量的域名设为wiki。2.销量数据附于DVD/BD商品表格,仅从篇幅来看我个人觉得很难被认定为爱好者行为。
“() 日 (日) 07:53 (UTC)”虫合虫合
另外,并不是单纯列出销量,而是在BD/DVD商品的相关信息中一并列出。
为什么要列销量的原因参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5%88%80%E5%8A%8D%E7%A5%9E%E5%9F%9F#.E5.85.B3.E4.BA.8E.E9.94.80.E9.87.8F 我的回复。
该网站的资料来源也已经解释,我还在跟进。
“() 日 (日) 09:38 (UTC)”虫合虫合
(※)注意:商品表格理論上不應被收錄(),建議把銷量相關資訊寫成段落。— |
日 (日) 10:09 (UTC)
(※)注意:条目不应该包括商品价格或可获得信息,【除非其有来源并且提及的理由正当】。
写成段落一方面加大文字量,容易令条目变成爱好者网站;另一方面,列表形式远比段落文字更加简洁直观。
“() 日 (日) 10:15 (UTC)”虫合虫合
DVD/BD的至少可以看作,作為來源列上,但銷量除了愛好者會看外,我想不出有甚麼必要列出。-- 日 (一) 06:30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执行人:
日 (日) 10:20 (UTC)。
在这里的普遍做法是不列出,最多在介绍里提及某时段的销量获得怎样的排名或关注。所以不主张列出。—— 日 (六) 10:41 (UTC)
关于销量的写法,还不如引用可靠来源(例如新闻报道等),然后列出一个特定时期的能引起关注的总量,来说明其受到现实的关注与赞许或评价。总比单纯罗列更恰当。—— 日 (六) 11:45 (UTC)
本主題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動自。执行人:—以上的留言由(|)於日 (六) 21:16?加入。。
1.销量属于销售性数据,在WP:NOT是不被允许的(目录,销售目录),而且常规做法也是选择不列出。2.一个16年注册,什么管理性权限都没有的新用户,和我讨论敢说“建议多学习。”,质疑我对条目编辑的判断。请问这算不算同样对我人身攻击?—— 日 (六) 11:10 (UTC)
不算。--() 日 (六) 11:15 (UTC)
那列出大量列出可能不具有关注或没可靠来源支持的销量数据是否合适?—— 日 (六) 11:17 (UTC)
明显不合适。--() 日 (六) 11:32 (UTC)
“你要不懂销量代表的意义,建议多学习。”,一个新用户,对WP:NOT的意义不了解,不理会可靠来源等方针,只是单纯列出销量数据,然后还对巡查员说以上“建议”。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 日 (六) 11:23 (UTC)
噢?你直接在【处理】这里留言?一边当裁判一边当运动员?佩服佩服。算了,没意义的话我不多说,免得又令【回退虫合虫合做出的出于善意的编辑】(这善意可不是我操控维基的吧?)而被某些人指责为人身攻击。
原文【5. 销售目录。条目不应该包括商品价格或可获得信息,除非其有来源并且提及的理由正当。在百科全书的意义可以由主流媒体来源(非单纯商品介绍)提供对这些细节的评论而不是顺带一提。价格和商品获得信息可能随地方或时间变化甚大。维基百科不是价格比较服务。】
1. 来源。有。【
2. 正当理由。销量本身能很大角度直接反映一个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而且随着销量的逐步下降,也可使读者对于该作品将来的发展可以进行一个自己的预期,请问合理否?
3. 提供细节的评论。抱歉我做不到,这很容易加入我个人的主观性评价,而这必然与维基的精神不符。并且我已将非常具体的销量数字做成表格汇总,实在不能称为顺带一提。
4. 销量可获得信息一般是在发售周期内变化较大,之后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否则【
我不知道你的常规做法都有哪些,但如果和“常规做法”相悖的方法并不违背维基规则(讨论中),我想不出坚持常规做法的意义。
PS:你喜欢人身攻击请继续。
“() 日 (六) 11:25 (UTC)”虫合虫合
不打算在页面讨论页讨论了?那好,你喜欢就是了。
wiki不是可靠来源,而且涉及评价,所以也不应该使用第一手来源
销量是可以反映,但不需要全部列出。可以看看前面“评价与获奖”章节,有没列出全部销量?
评论是指来自可靠来源支持下现实的关注评论而非你自身的观点,这和罗列销量没有什么联系。
前面说明了,其他的wiki不是可靠来源。
实际上你可以看看同类型的条目,请问能举出一个能如此详列每本发售的销量列表,而且使用的是非可靠来源的参考?有的话,你喜欢,我不管了。要不然乖乖听我巡查员说的,你看这些可比你时间长多了。—— 日 (六) 11:40 (UTC)
1. 你要喜欢,我可以把oricon榜的资料也给你列出来,dvdbd.wiki数据来源之一即是O榜,然后呢?
2. 获奖与评价不列出全部销量,所以后面DVD/BD就不需要列出?逻辑何在?
3. 照你这么说,那只要把表格做成“当季排名——XX;销售数量——XXXX”就行了
4. 前面说了,wiki有O榜这一重要数据来源。
说了半天,你无非想要一个有可靠来源,那如果我列出来呢?你承认自己错否?当然,你要还是摆着自己“巡查员”的官威,那我也就呵呵一笑。就如同我这ID代表的那位著名先生的名言:“我见得太多了。”
“() 日 (六) 11:49 (UTC)”虫合虫合
单纯O榜本身可以作为可供查证的可靠来源。
常规来说,就多数已经存在的条目而言,不会这样列出销量数据。
并不是,请参考“评价与获奖”章节是怎样列出数据和来源来说明作品受到关注和赞许。
就不能直接使用原始来源?除非dvdbd.本身也是一个被认为是“出版人为受到肯定的专家,从事与条目主题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曾在可靠的第三方出版物中发表过文章。”的可靠来源。
巡查员见过恶心的东西,比你更进来干活可多了,连这些都不受教,怎样写好条目?—— 日 (六) 12:11 (UTC)
“() 日 (六) 11:53 (UTC)”虫合虫合
单纯O榜符合的要求,但某些wiki数据不是,除非像一些具有特定关注度和具有专业评价的个人出版信息,可能会符合可供查证的合规格的来源。—— 日 (六) 12:03 (UTC)
也就是说,你承认只要把O榜的发售周的周榜内容汇总,即为可靠数据,对吧?
dvdbd.wiki不正是做的这件事?你要不信服wiki的可靠性,那我把相关O榜拿出来给你看,你是不是就服了?
“() 日 (六) 12:08 (UTC)”虫合虫合
Oricon公信榜好歹在WP是符合关注度有独立条目(好吧,偏题了),有第三方报道支持的可靠来源。一个wiki自行收集网站,有吗?—— 日 (六) 12:19 (UTC)
就算你列出,我可能不会移除,但显然的单纯的罗列数据是不合适,正如上面User:Antigng所回复,也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还不如像评价章节,列出一些数据,然后引述报道说明广泛好评,这样比罗列数据更为合适。—— 日 (六) 12:25 (UTC)
虽然我确定是否使用正确,但在O榜查阅相关产品的信息,也只是反映其销售排行而非销售量。请问wiki自行总结的销量,和O榜给出的排行,哪个更显得可靠。—— 日 (六) 12:31 (UTC)
1.然后呢?你意思是不是dvd.wiki这个网站必须证明每条汇总的内容都符合O榜录入,才算可靠?
2.“常规来说”的说法,我在前面已经反驳过。请拿出新的内容。
3.销量并不是评价与获奖,销量是冰冷的数字,没有主观性,也就不能评价。并且也没有任何一个正规组织和个人会对销量颁发正式的奖。
4.我之前一直问你O榜的事情,你如果全部接受,自然会有O榜的内容在后面。
不加考量地授予权限,这是论坛类网站的大忌。似乎维基也走上了这条路。
5.User:Antigng反对的是什么?是【不具有关注、没有可靠性】,还是反对数据罗列?
6.再次提醒,广受好评与否和销量如何无关,销量只是数据,销量很差的作品不代表口碑一定差,反过来说虽然销量很好的作品必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代表就能广泛好评。因此,我举个销量很差的作品——《来自新世界》,你觉得这个作品和卖到脱销的《无限斯特拉托斯》比哪个更广受好评?正是因为销量和口碑的差异的广泛存在,有时甚至具有颠覆性,所以列举销量也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7.dvd.wiki确实不是一个好的一手来源,我是承认的,但如果就此说这个网站没有可靠性,也根本说不过去。我前面已经说过,这个网站数据的来源之一就是O榜,如果作为二手引用,仍具有一定效力。
“() 日 (六) 12:54 (UTC)”虫合虫合
对不住,我看过你和Lssrn的讨论,实际上正如社群所反映的,单纯的销量数据并不适合,你可以反映其因为销量所表达的现实关注。而且单纯的销量数字远不如O榜的销量排行更为实际(正如所说,读者可能不明白这些销量的意义,但排行至少清晰多了)。如果能直接引用O榜,比一个不知道是谁写,或者随便口胡的数字的wiki可靠多。也如WP自身并不可靠,可靠的来是每句描述后面的参考注脚。另外,针对所谓的人身攻击,对不住,对于不太受教的、资历又不能令人觉得敬重的,口气是呛了点。有问题可以提个讨论,而不是固执地撤销还反呛更熟悉编辑的,而且还呛得毫无底气。—— 日 (六) 13:04 (UTC)
关于授权,巡查权只要你能了解巡查的要求,有不差的编辑经历的,基本不难申请;回退有巡查经历的基本能有;IP豁免同样有巡查经历加有需要过IP限制(例如在中国大陆)的基本也能有。你愿意或者觉得了解编辑常规和编辑方针指引,有时间磨的话,你自己也可以申请。我也认为或相信你能正确理解什么能这样写,什么不能这样写。—— 日 (六) 13:10 (UTC)
1.这就牵扯到了更多问题。比如在大热作品频出的年份(或季度),与相对冷门的年份(或季度),假设前者的第五比后者的冠军销量都高,引起的讨论度、关注度也更大,然而百科里只反映前者进不了三甲,后者却是冠军……
2.接着1说,如果对销量稍有理解的话,就能看出来销量10000以上、、、2000以下各代表什么,我也很希望单纯浏览维基的用户通过观察到这些数据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直接引用O榜数据的问题就在于仍需进行汇总,既然如此,已经有组织或个人做出汇总了,并且资料符合O榜已知的内容,作为二手来源引用我觉得并无不可及不妥。
4.我半个下午的劳动,就被你三两下给……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想想?另外,我也道声歉,你说的对,直接撤销确实太粗暴了。
“() 日 (六) 13:16 (UTC)”虫合虫合
那列出排名和列出一堆销售数据,从爱好者角度、其他普通编辑角度、普通读者角度,哪个更合适?你可以多问问其他相关编辑,他们也能给你恰当的答复。
你要知道,普通读者不一定会,如果能看的话,那就不一定普通读者。
正因为那个wiki不是可靠来源,有可靠来源的O榜不用,除非那个wiki符合可供查证的个人出版物要求。
我写的一整段关卡章节,断断续续两天来简译,只是简单一句带过,也照样被人按规矩删掉,我也没心痛过(好吧,其实有少少可惜……)。我为了方便删表单,开一个加载超麻烦的可视化编辑器来修改。还要劳烦你我四处讨论解释,不一样麻烦?—— 日 (六) 13:38 (UTC)
我當日從零做起的表格也是被人因「方便維護」的原因。這種傷心的經驗大家都有,我那時倒是在想照舊以列表表達出演作品方便某些關注的人更新,還是犧牲由他{{}}以表格方式表達較好。方針告訴我似乎後者較為政治正確,但無論如何,跑題太遠了。這次到我圍觀好了。— |
日 (六) 13:46 (UTC)
1.如果纯粹的外行读者正在浏览WP,我觉得没有任何比列出数据更直观的内容了,比如经常在中文圈互喷的轻音粉和AB粉,拿出数据就可以让另一方认服了。
2.没错,我完全同意。但普通读者有晋升的可能,而且会对圈内人士提供一定方便,同时并不怎么违背维基的规则。
3.如果O榜对某作品:1月第一周10000,第二周3000,第三周300,可否进行汇总?“() 日 (六) 13:53 (UTC)”虫合虫合
另外我忘说了一个重要问题。销量是一个作品能否出二期、三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一个作品的二期销量甚至高过一期,当中必有可挖掘的内容。这都是排名所无法反映的。或者继续用Lssrn向我提供的例子。Charlotte卷均销量只有6、7000,而麻枝准的上一部作品AB有将近4W,这一巨大的销量落差可以反映出不少麻枝准的问题。“() 日 (六) 14:02 (UTC)”虫合虫合
這裏我要說句話,如果有比較兩作銷量的評論文章的話也可以加入說明新不如舊,但現在我只找到,因此才沒有提及,這個問題只是在於沒有可靠來源。— |
日 (六) 14:06 (UTC)
对lssrn说的:这里我又看了一下Charlotte的维基页面,【《Charlotte》第一卷的BD版本在发卖首周售出6,287张,获得了Oricon公信榜蓝光影碟动画榜冠军】,并不是说这句话的内容不对,而是问题太大。
首先,O榜每周换榜,因此实际上会有52个O榜周冠军。
其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overlord的首周销量要远超Charlotte,只是被O榜所漏记了,后来O榜也承认了,但不会对之前的内容作出变动,只会把漏记的部分加在次周销量上。
再次,当季冠军战姬,亚军overlord,季军偶像大师,Charlotte只是殿军。
单纯【】中的话可能会令外行读者产生过高预期的影响。“() 日 (六) 14:21 (UTC)”虫合虫合
我加上了「當週」的字眼,漏記的如有可靠來源可以提出。預期甚麼的也不是單看銷量,上面也會看見有評論員的詳細評價。至於如果你問為甚麼沒有人大罵,這是因為傳媒大都報喜不報憂,日本的評論家們也很少一面倒只會罵,這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而可靠來源我就只有找到這些,頂多只能心裏罵回他們愛寫葉佩雯,卻不能因為我和2ch鄉民覺得它差而故意刪去好的評價。— |
日 (六) 14:48 (UTC)
对比不如O榜可靠的SS榜,overlord的数据在二者间差异较大。另外之后的O榜关于overlord的数据显然和首周的情况非常不一致。还有我找到了【【お知らせ】尼の集計漏れ分が今日のデイリーで加算されました週間の集計漏れ(25日分のデイリー集計漏れ)も同時に加算されています】的字样,具体的可靠网站信息我还在查询中。即使假设O榜没有漏记,Charlotte首周碾压了overlord,但之后还是被overlord反超。所以这还是我想说的,我并没觉得你这句话有什么错误,我只是想指出排名反映的问题很大可能不如具体销量。“() 日 (六) 15:12 (UTC)”虫合虫合
對,大家都明白各種表達方式都有缺點,排名可能不能反映實際人氣,銷量亦同理,而且除兩者以外也會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評價叫好卻不叫座的也有的是。因此排名要寫,銷量也可以寫,但若有來源的話,更可花更多篇幅在大眾媒體評論上。— |
日 (六) 15:32 (UTC)
剛看見你提供的聲明,網站表示它的資料來自論壇帖子(アニメDVD売上データ補完スレ),這並不是可靠來源;就算網站自稱是以Oricon資料作準,這也是它「自稱」,沒有方法。的確我們明白它沒有理由、也沒有需要捏造數字,但這並不代表維基百科可以接納這個可疑的來源。我剛找到,有條目、有關注度、背景清晰,可算是可靠來源,但目測只有週間資料。你可從這個網站找資料編寫評價和銷售章節,但不建議你繼續在表格直接寫出銷售數字。— |
日 (六) 15:39 (UTC)
好吧,我再多问几个人,看能不能被接受。 “() 日 (六) 15:54 (UTC)”虫合虫合
问得如何?然后自己有自顾自地加上去了?—— 日 (日) 02:45 (UTC)
@、、、和:,帮你叫几个对ACG有兴趣的人问问,如果单纯列出一大堆自称来自O榜的可能没有第三方关注的个人出版wiki的销量数据,是否适合?—— 日 (日) 02:51 (UTC)
翻了一下贡献,发现该用户在其他同类条目列出了大量这样的销量数据,或者需要放到条目探讨客栈里询问一下?—— 日 (日) 03:05 (UTC)
還是加進MOSACG的方針討論?— |
日 (日) 06:25 (UTC)
扔到那个大坑里?还嫌不够烦?—— 日 (日) 06:42 (UTC)
畢竟還是有關的,不然就這邊先找共識到時談到再丟過去。— |
日 (日) 08:16 (UTC)
对于销售BD/DVD商品的列表,可以作为ACG社群的一个共识吧,至于扔进那个论述……可以是可以,只是能不能有人跟进倒是个问题。
我觉得销售数量只作为评价章节适当列出来反映作品的评价或关注程度,不适宜在销售光碟列表中单纯列出。—— 日 (日) 09:10 (UTC)
銷量那些東西最好不要列吧,個人覺得啦。不過本小姐贊成Issrn君的方法,單是在這裡討論沒什麼作用,雖然是煩了點,但想得共識就得這樣做。--ξ 日 (日) 6:58 (UTC)
说话注意点行么?什么叫自顾自地加上去了?我是加上之后然后写出来源声明征求的意见(反正不被认可仍然可以被退回),再往后我才说再多问几个人。你能不用你的阴谋论思维考量别人么?
前面我已经把销量为什么重要、为什么需要列的理由说的很清楚了,也认可销量有其作用。况且小说动辄百万千万的销量(还是粗略的)可以列,为什么反而更精确的却不能列(我不否认这仍然不够精确,但比起之前的还是精确太多了)?
@、、和: 可否留下些意见?“() 日 (日) 09:49 (UTC)” 虫合虫合
如上所述,正確來說是可以在評價等章節以文字客觀地描述銷量,但用列表把全部瑣碎數據列出來一向在所有條目都是不鼓勵的,而目前的來源也不算是可靠來源。你得先找可靠來源,再用文字寫成段落。— |
日 (日) 10:03 (UTC)
因为“其中日文版印量已过千万”后面带着一个参考脚注,而这个脚注还算是可靠来源。如果单纯百万千万列出一个数字,可是要加{{}}的节奏吧。你的请问算是可靠来源所定义吗?—— 日 (日) 10:25 (UTC)
然后基于一个可靠来源(O榜)做的汇总的资料,还需要什么才能成为可靠来源?截图证明?“() 日 (日) 10:42 (UTC)”虫合虫合
我对的【但用列表把全部數據列出來一向在所有條目都是不鼓勵的】这句话提出质疑。依据例如下面的地址:
如果上一个链接的地址存在【没有可靠来源】的问题的话,接着下一个地址)“() 日 (日) 10:09 (UTC)”虫合虫合
我到看清楚另外两位(或者社群普遍的)的看法,他们支持取出其中一两个标志性的数据作为作品的评价和现实关注的表现,而非你所谓的全部列出。最终你还是没搞清楚,单纯罗列数据和取出特征数据作为特定评价的差别。而且既然将wiki作为,显然这是个wiki为应用的站点,而且只是“声称”使用O榜数据,为什么就不直接使用O榜本身作为可靠来源的数据,而使用可能被认为不可靠的数据?—— 今天, 06:20 PM (UTC+8)
已更正為「瑣碎數據」。銷售數字和商品目錄等瑣碎數據與生產總值等資訊有著性質上的差異。— |
日 (日) 10:16 (UTC)
我个人认为销售数字和生产总值,都属于统计数据,从统计学上看并无太大差异(暂且不论来源之类)。而商品目录属于商品的基本信息,和前两者又不是一回事。
GDP反映一国的经济总量情况(比如相对于中国的GDP来说,蒙古的GDP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销售数字反映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情况(这样说不过分,卖10000份和卖500份的区别不是闹着玩的)。从这个角度看,二者还有不少相似之处。“() 日 (日) 10:23 (UTC)”虫合虫合
1.你举的例子本身就是一个单纯的数据列表条目,而非一个作品条目下的数据列表;2.这种本身就是共识作法,但销售数据不是;3.人家的数据来源完全符合可靠来源的要求,请对比你的例子。我猜不出所举例子的相同。—— 日 (日) 10:53 (UTC)
1.那好啊,再来一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A4%A7%E9%99%86%E4%BA%BA%E5%8F%A3【中国大陆人口】,还是纯粹的数据列表条目吗?按照你们的说法,为什么不写【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人数为XXX,列世界第一;N年后第二次人口普查,人数为YYY,列世界第一……】?
2.共识?又回到常规做法的问题了?我之前没对常规做法提出反驳意见?请拿出点新的东西。
3.【从统计学上看并无太大差异(暂且不论来源之类)】,你是没看到我括号里的内容?来源的说法底下还有很多讨论,我不在中间再多叙述。
再来一个地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5%B8%82 北京,请用户看看里面有多少“琐碎”的数据,连极端天气、2004年空气质量指标、市辖区各项数据、商品房销售价格。2012年末各县市人口数据、燕京八景全都制成表格。北京是一个具体条目而不是单纯的数据列表条目了吧,这就是你的共识?“() 日 (日) 11:37 (UTC)”虫合虫合
【我到看清楚另外两位(或者社群普遍的)的看法,他们支持取出其中一两个标志性的数据作为作品的评价和现实关注的表现】1+2?会不会给人钦定的感觉?
特征数据和具体数据的差异不用我多说吧,或者继续拿GDP举例,假设某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100位(这里的数据都是我瞎掰的,只为了说明问题),数额1000美元,然后经过十年发展,上升到第80位,但没有了具体数额。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关于O榜数据的问题我说过N次了,O榜主要是周榜,它只在年榜的时候给你汇总,那能进周榜而进不了年榜数据的商品呢?“() 日 (日) 10:30 (UTC)”虫合虫合
@和:还是你们去说清楚,是不是不应该单纯列出数据,可以挑选特定数据来用于说明作品评价。我两脑子钝,语言不通。(笑)—— 日 (日) 10:57 (UTC)
【对,大家都明白各种表达方式都有缺点,排名可能不能反映实际人气,销量亦同理,而且除两者以外也会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评价叫好却不叫座的也有的是。因此排名要写,销量也可以写,但若有来源的话,更可花更多篇幅在大众媒体评论上。】这是的原话,我没胡乱删节吧?那么好,来做个阅读理解:
1.lssrn是否承认销量的作用?
2.lssrn认为更应该花篇幅在大众媒体评论上,我之前有没有对此提出我自己的不同意见?“() 日 (日) 11:02 (UTC)”虫合虫合
顺便帮你整理一下目前的争论点
1.来源问题。你和lssrn认为该网站不能作为可靠来源,我认为该网站有引用O榜的内容,然而查看O榜内容需要【购买YOU大树会员】,也就是说,我是无力找到O榜原始网站的。但是, 参考一下。同时,O榜截图是有的,如果你认为O榜截图也是某些组织或个人瞎编乱造、私自删改的话,那我真没办法了(笑)。
2.lssrn认为销量不如段落描述的原因:
2.1 爱好者网站。我的观点:大段大段的段落描述岂不更容易成为爱好者网站?
2.2 单纯罗列琐碎数据不行。我的观点:参考GDP。
2.3 我的补充观点:表格肯定比大段文字说明更加简洁直观。
3. 你的观点:要列就列O榜原始数据。我的观点:基于O榜原始数据的汇总为何不可?你继续质疑,回到1 完毕“() 日 (日) 11:12 (UTC)”虫合虫合
讓我把話一次過說清楚:一、DVD/BD商品資訊表格本身根本不應存在,,不刪是人情、刪掉是道理;二、你給出的來源是fc2 wiki上的一個個人網站,,不可靠,不能使用;三、社群建議以文字方式描述作品銷量等數據,這是ACG條目的共識,你可參考AB、Charlotte,甚至是、這些的例子把銷售成績等資訊適當地寫成段落,以反映作品的評價和關注度。如果你還是堅持不認同我們說的話,我這裡只能給你一個忠告:讀讀其他好條目,看看別人如何寫,切實明白後再試試自行把數據寫成段落。— |
日 (日) 13:07 (UTC)
多谢User:Lssrn的解答,我想社群的意见应该算是十分清晰了。—— 日 (日) 13:29 (UTC)
有點累,@和:可否幫個忙接棒?— |
日 (日) 13:44 (UTC)
真巧,我也是。我终于见识到人固执起来是多么可怕的地步。—— 日 (一) 00:59 (UTC)
就算不看其他FA、GA,就看回刀剑本身,前面的评价章节列出销量也不会每卷全部列出,也不会用一个自称来自可靠来源的个人网站作为来源。即使不是每个条目做到这样,就只差有人愿意去改而已。—— 日 (一) 01:18 (UTC)
那我也顺着你的话继续说。
1.销量作为统计数据,关于销售目录【除非其有来源并且提及的理由正当】,我个人认为符合理由正当(可以继续讨论),来源是否可靠目前存疑,但可以跟进。
2.还是来源问题。我上面已经说过了,没有YOU大树会员,想找到O榜的原始资料又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这时如有截图,你们认不认可?
3.ACG条目的共识?出处何在?而且共识难道不能随时间推移进行更新?我知道我自己的水平如何,目前做不到优良条目编辑,我能做的只是在【不违背维基精神的前提下】、增加我个人知道的内容。
4.理性权威可比资历权威更能令我信服,谢谢。另:法语版同样是优良条目,你可以看看使用了多少“琐碎数据”及表格。“() 日 (日) 13:32 (UTC)”虫合虫合
你只看前面,而忽略了後面段句「在百科全書的意義可以由主流媒體來源(非單純商品介紹)提供對這些細節的評論而不是順帶一提。價格和商品獲得資訊可能隨地方或時間變化甚大。維基百科不是價格比較服務」,這段說明主流媒體來源提供的評論,且不是價格比較服務。
只靠單一來源有的嫌疑。
你所指的共識如果是,雖然WP:MOSACG只屬,但不要忘記三大方針,以上。-- 日 (一) 07:30 (UTC)
我再举个跑远的例子。雅思写作是有范文的,比如说某考官写出了一份8.5分的范文,然后考生们呢?都需要仿照这个8.5分考官的范文去写吗?不是说每个考生都能向考官一样也不这么写也能得出8.5分,也不是说考官是错的,而是说不按照考官范文写出来的作文,就一定没有同样得到8.5分的可能吗?或者降低一下要求,假设符合各种评分标准,结果有7分,就一定是不可接受的吗?(我可没有说我编辑的条目能达到雅思写作7分的水平,也没说我编辑的内容一定符合维基标准,目前都是存疑状态、讨论中,请不要断章取义。)
“() 日 (日) 14:03 (UTC)”虫合虫合
对不住,人家作为限定题材不准写诗歌,你偏要写诗歌,还吹诗歌多好,古人写诗歌怎么不说古人坏。对不住,就是不合规矩,0分。—— 日 (一) 01:15 (UTC)
关于销量来源的问题,一切销量数据都来源于oricon[1]的周刊《コンフィデンス》杂志。这本杂志的具体信息见[2]
这本杂志在日本每周都会发行,都可以买到。如果对我的说法有异议的话可以自己去日本核实。
——这是一个新人的第一条也是最后一条留言,如果违反了什么规定的话请随意删除谢谢。
——megi年3月20日 (日) 15:35 (UTC)
說幾句。O榜公佈的銷量是可以查證的,但是單靠網上資源則比較困難,雖然那些wiki性質上屬於不可靠來源,但是多加比對求證,基本上內容還是有公信力的。列出銷量對於單曲、專輯是有價值的,始終排名與銷量未必成正比,但是大條目下的細項則未必有需要列出排名或銷量,例如某動畫的DVD銷量在某動畫條目中則不需要。反之,與條目標題相同的便應該列出銷量。— 日 (日) 18:41 (UTC)
其实来源的话,只要不是那个wiki,直接使用O榜或O榜的发行统计杂志的数据本身就可以可供查证了;其次,普遍上社群对这类作品性条目不赞成单纯罗列销售数量这类容易认为具有爱好者倾向的内容,只赞成结合特有的数据来说明特定时期下的作品评价或现实关注;最终东扯西扯也只不过为自己的无理行为辩驳的话,那对不住,那就是不合共识,后果前面可栽了不少人了。—— 日 (一) 01:09 (UTC)
上面討論太長,只抽看了點,但好像沒人意識到中可疑來源的說明:
「可疑来源指在事实查证上声誉不佳的来源。这包括:被公认为极端主义、出于推销目的或主要基于流言与个人观点的网站与出版物。可疑来源只可用在關於它们本身的内容中,特别是它们的专文。使用此类来源的條目,不应该转述此类来源中任何关於第三方的争议性主张,除非这些主张亦同在可靠来源中出现。」
「任何人均可自创网站或自費出书,并借此声称自己是某领域的专家。因而,绝大多数个人出版之书籍、业务通讯、个人网站、开放性wiki、网誌、论坛贴文及类似来源均不得被认可为可靠来源。」
就以上兩點,無論來源是開放性wiki還是第三方媒體,只要確認該信息是被用作推銷,就不能陳列。-- 日 (一) 06:56 (UT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ki游戏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