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南通文峰塔塔jx95

应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_百度知道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应城市,湖北省孝感市代管县级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城县,建立应城市(县级市)。现为孝感市代管。 应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处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区西南,地处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东临漳、涓二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京山县接壤,西南与天门市相接,南与汉川县为邻。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东南距省会武汉市96公里,东距孝感城区49公里。应城为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16.00C;1月平均气温3.10C,极端最低气温-15.50C;7月平均气温28.90C应城土壤肥沃,川原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物产丰饶,素有“膏都盐海”、“鱼米之乡”、“温泉之乡”的美誉。举世闻名的纤维石膏蕴藏量居全国之冠,岩盐产量居全省首位。应城自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以来,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以湖北省化工厂、湖北省应城盐矿和应城盐化(集团)总公司为主体,构成了全省最大的盐化工业基地,工厂密布,烟囱林立。以中心城区、东马坊、长江埠三组连片的城区绵延20余千米,街道整齐,马路宽阔,具有新兴工矿城市的气派。
面积 1103.38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Yingcheng City
人口 户籍66.73万人(2015年)
方言 江淮官话-黄孝片-应城话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湖北省孝感市
著名景点 文峰塔、门板湾遗址、汤池温泉等
下辖地区 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
政府驻地 城中街道 广场大道特8号
火车站 应城站
电话区号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车牌代码 鄂K
邮政区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24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部偏东
行政代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0981
地区生产总值 239.08亿元(2015年)
市花 栀子花
应城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两县。隋时废城阳郡。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应阳为应城,属安州,隶淮南道。宋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元时先属湖广行省德安府,后隶河南行省黄州路。明时属湖广布政司德安府。清时应城仍属德安府,隶湖北布政司汉黄德道。中华民国初年,隶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后,次第属第三、第五、第三行政督察区。1944年8月,析应城县境置应城、应西两县,次年3月,两县合并,仍为应城县。1949年4月,应城全县解放,属鄂中专区;1959年由武汉市领辖;1961年属孝感专区(后为孝感地区)。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城县,建立应城市(县级市)。现为孝感市代管。
应城市,湖北省孝感市代管县级市,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古蒲骚之地,以“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自南北朝时期宋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始置县。1949年4月,应城全境解放。6月,应城县人民民主政府及第一至第七区和矿区8个区人民政府相继成立。12月,将生产石膏、食盐的膏盐矿区划归应城矿区人民政府,设置为县级特别地方行政建制,直属孝感专署领导。1950年1月,撤销第三区(即三合区),全县划分为城关(原第一区)、杨河(原第二区)、长江埠(原第四区)、黄滩(原第五区)、陈河(原第六区)、杨岭(原第七区)6个区,区人民政府遂改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区公所,分别设置城关、杨河、长江埠、黄滩、陈河、杨岭6个区公所。1951年5月,城关、长江埠两区改为直辖镇,增设郎君、城郊两区。1952年7月,又按数字排序第一至第七区名称,即城郊区公所改称第一区公所,杨河区公所改称第二区公所,恢复第三区改称第三区公所,郎君区公所改称第四区公所,黄滩区公所改称第五区公所,陈河区公所改称第六区公所,杨岭区公所改称第七区公所。保留城关镇和长江镇。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复孝感专署,同意撤销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应城矿区划归应城县。1954年7月,撤销第三区,全县设城郊、杨河、郎君、黄滩、陈河、杨岭6个区和城关、长江两镇。1955年5月,恢复以数字为序的区名称,即城郊为第一区,杨河为第二区,郎君为第四区,黄滩为第五区,陈河为第六区,杨岭为第七区,缺第三区序列;仍保留城关、长江两镇。1956年5月,第一次实行撤区并乡,撤销区公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全县设立以区为范围的6个工作指导组,指导乡、镇政府工作。1957年9月,撤销指导组,全县设杨河、郎君、黄滩、杨岭4个区公所,仍保留两镇。1958年8月,撤区建乡,全县设立城郊、杨河、郎君、黄滩、陈河、杨岭6个乡和城关、长江两镇。同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乡建社,公社由1个乡或几个乡以至1个区组成。全县成立红旗、东风、火箭、春光、跃进、乘风、七一、八一、上游9个人民公社。公社一级设管理委员会,为“政社合一” 的基层政权组织。1959年1月,保留红旗人民公社名称,其他8个人民公社名称仍以地名命名:东风公社改杨河公社,火箭公社改三合公社,春光公社改长江公社,跃进公社、乘风公社合并为黄滩公社,七一公社改陈河公社,八一公社改杨岭公社,上游公社改城关公社。1960年1月,撤销三合公社,将所辖城台管理区划入红旗公社,伍山管理区划入杨河公社,三合管理区划入郎君公社;撤销杨岭公社,将杨岭公社所辖潘集、祝景两个管理区合并成立综合农场(即“六○一” 农场),将四龙、汤池管理区划入陈河公社。3月,长江公社改建为长江镇和郎君公社;增设天鹅垱农场,直辖季伟、木梅、鸭湖、北嘴4个分场。5月,撤销“六○一” 农场,恢复原杨岭公社建制。1961年5月,撤社建区,大公社分解为若干个小公社,同时复设区公所。全县设城郊(辖盛滩、艾庙、范河、西十、七星、双河、陡河7个公社)、杨河(辖杨河、古峰、巡检、田店、合阜、短港、店坡7个公社)、三合(辖城台、伍山、三合、两河、双墩5个公社)、郎君(辖马兴、白湖、郑洞、袁集、宋杨、三里、蔡嘴7个公社)、黄滩(辖同岭、西湖、临江、肖畈、毛河、古楼6个公社和黄滩镇)、天鹅(辖鸭湖、木梅、季伟3个公社和天鹅农场)、陈河(辖人和、陈北、李集、典集、义和5个公社和陈河镇)、杨岭(辖潘集、四龙、龙集、汤池、耀兴、祝墩、景墩7个公社)8个区和城关、长江两镇。“文化大革命” 初期,应城县人民委员会下辖8区2镇,除郎君区在1966年10月曾改名东风区外,其他区、镇机构名称基本未变。1967年1月“夺权” 后,区级政权组织陷入全面瘫痪。1968年1月至10月,全县8区2镇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区级政权机构重新行使职权。1969年9月东风区复称郎君区;1973年5月设天鹅良种场;1974年10月增设化工镇;1975年2月,撤区并社,将原8区3镇改建成城关镇、红旗、杨河、巡检、田店、三合、两河、化工镇、郎君、长江镇、黄滩、西湖、天鹅、陈河、义和、杨岭、潘集、汤池18个区级人民公社,并改天鹅良种场为南垸良种场。1978年11月,经孝感地委同意,撤销田店、两河、西湖、潘集、汤池5个公社,将田店并入巡检,两河并入三合,西湖并入黄滩,潘集、汤池并入杨岭;将城关、长江、化工镇人民公社改为县辖镇。这个时期,全县共设有红旗、杨河、巡检、三合、郎君、黄滩、天鹅、陈河、义和、杨岭10个人民公社,城关、长江、化工3个县辖镇,南垸1个良种场。1984年1月,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 体制,撤销公社,恢复区乡,实行政社分开。区一级仍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乡、镇成立人民政府。全县设立城郊、杨河、三合、郎君、黄滩、陈河、杨岭7个区公所和城关、化工、长江3个县辖镇,同时设县辖南垸良种场(木梅乡)和汤池镇(乡级)。全县共下辖31个乡人民政府(含南垸良种场即木梅乡)和8个乡级镇人民政府。1986年5月,应城撤县建市。7月21日,根据建市后的工作需要,市人民政府对全市行政区划作部分调整:撤销城关镇、城郊区、艾庙乡、化工镇、长江镇,设立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5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关;同时,撤销木梅乡,其行政区域划属南垸良种场。其余杨河、三合、郎君、黄滩、陈河、杨岭6个区和汤池镇不变。1987年10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行区、乡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全市撤区建镇。撤销杨河、三合、郎君、黄滩、陈河、杨岭6个区,分别设立杨河、三合、郎君、黄滩、陈河、杨岭6个镇;同时,将原属杨河区的田店镇、黄滩区的天鹅镇、陈河区的义和镇,以及汤池镇4个乡级镇升格为市辖镇。全市共设立田店、杨河、三合、郎君、黄滩、天鹅、陈河、义和、杨岭、汤池10个镇人民政府,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5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垸良种场。同时建立杨河、三合、郎君、黄滩、杨岭5个镇人大主席团和城中、东马坊、长江埠3个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处)。1988年3月增设龙赛湖养殖场,实行政场合一的行政建制,下辖12个行政村。1990年7月,田店、天鹅、义和、陈河、汤池5个镇成立人大主席团,城北、四里棚两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人大联络处。11月,撤销龙赛湖养殖场行政建制,所辖行政村分别回归原义和、陈河两镇。市人民政府现辖田店、杨河、三合、郎君、黄滩、天鹅、陈河、义和、杨岭、汤池10个镇人民政府,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5个街道办事处(派出机关)和南垸良种场。
应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处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区西南,地处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东临漳、涓二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京山县接壤,西南与天门市相接,南与汉川县为邻。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东南距省会武汉市96公里,东距孝感城区49公里。
应城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岗地区,约占版图总面积的66.4%。境内低岗系大洪山余脉,其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山主峰白沙山,海拔高程111.6米。境域中部的大富水两岸和东部漳河、涢水西岸为平原地区,主要为岗间冲积平原阶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9.6%;地势平坦,依势向东南伸展。海拔高程一般在25-40米之间。市境南部滨湖地带,多属湖沼洼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4%;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均在25米以下;最低处在东汊湖的郎君镇蔡咀村,仅20.4米。境域地貌特征构成“七丘一湖二平川”形态。
应城地区为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16.0℃;1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15.5℃;7月平均气温28.9℃。
境内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4条河流,均系过境河流。其中涢水为直入长江的独立水系,漳河为其支流;大富水属汉水流域的汉北河水系,境内长度114.7公里,控制来水面积384平方公里,过境客水量31.12亿m?。
应城市土地总面积164.3万亩。其中,耕地57.81万亩。耕地中水田45.0万亩,旱地12.81万亩;园地0.23万亩;林地5.8万亩,城镇农村居民及工矿用地15.58万;交通用地15.9万亩;水域面积54.54万亩,未利用土地(田坎等)8.94万亩;其它用地19.81万亩。应城市土地资源结构为:耕地——水域——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林地。以耕地、水域为主要土地类型,占总面积的68.39%,基本构成了“一山三水五分田,一分土地是家园”的格局。依地貌形态分为低岗粮油林牧区、漳府县河平原棉粮区、滨湖粮林渔区三个综合农业区。
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石膏、岩盐、芒硝、锶、石英、高岭土等,以石膏、岩盐的储量最为丰富。石膏储量5.1亿吨,其中二水硫酸钙含量大于95%的一级品纤维石膏,洁白晶莹,质地优良,约占总储量的82.24%,占全国优质纤维石膏储量的82%以上,居亚洲之首,其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岩盐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储量280亿吨,其氯化纳含量一般为63.4%—88.5%,最高达95%,且埋藏浅,易于开采。境内建有真空制盐厂7家,年产原盐100万吨以上;以盐为原料发展纯碱、氯碱、硫酸、合成氨、氯化铵和日用化工原料等数十种新产品。现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盐化工基地之一。
境内河港纵横,西北水库密布,南部湖泊毗连,塘堰遍布全市。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4条河流,境内长度114.7公里,控制来水面积384平方公里,过境客水量为31.12亿立方米。5公里长以上的港溪14条,境内长度201公里;境域东南原有大小湖泊21个,水面约28.5万亩,其中东西汊湖、龙赛湖、老观湖3个,面积6.45万亩。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80座,总库容13752.5万立方米,承雨面积498.76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正常年景年降水量为11.9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3.83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分孔隙潜水及承压水、裂隙承压水2种,面积约809.7平方公里。天然净储水量每年2.065亿立方米,年补给量(可开采量)约600万立方米。汤池温泉,属断层裂隙交汇带之承压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约0.5平方公里。日计采储量为1.03万吨。径流量约300万立方米。最高水温69.3℃。水化学为硫酸钙型。现有人工钻井11眼,日提水6000余吨。
农作物: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豆类、花生、芝麻、玉米、高梁、薯类等。动物资源:野兽有黄鼬、野兔、水獭、刺猬、狗獾等;野禽有雁、燕、凫(野鸭)、雉(野鸡)、斑鸠、鸲鹆(八哥)等20余种;家畜家禽主要有猪、黄牛、水牛、马、骡、驴、山羊、狗、猫、兔、鸡、鸭、鹅、鹌鹑、鸽等。植物资源:树木约100种,分用材林与经济林两类。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杉、枫杨、旱柳、意杨、池杉、水杉、白杨、法桐、湿地松等;经济林树种有梨树、油橄榄、柑桔、苹果、桃树等。花卉有6类、14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桅子、菊花、射干、桔梗、芡实、半夏、女贞子、首乌、金银花等60余种。其它植物有藜蒿、荠菜(地米菜)、马齿苋等等。水产资源:鱼类共有47种,其中鲤科29种,占61.7%。主要有鲤、鲫、鲢、鳙、青、草、鳊、鲇、鲂、鳜、乌鳢(黑鱼)等经济鱼类。以及白鳝、黄鳝、鳖、龟、虾、蟹、田螺、蚌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物。另有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荸荠、芡实、茭白、芦苇、水浮莲等。
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66.7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6459人,死亡人口29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18.4。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应城市总人口650485人,其中:城中街道101778人,城北街道53097人,四里棚街道30937人,东马坊街道49670人,长江埠街道29306人,田店镇20168人,杨河镇49457人,三合镇37708人,郎君镇58221人,黄滩镇46009人,天鹅镇31552人,义和镇25453人,陈河镇55994人,杨岭镇37655人,汤池镇16864人,南垸6616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应城市常住总人口593812人,其中:城中街道134010人,城北街道43785人,四里棚街道24438人,东马坊街道40684人,长江埠街道23504人,田店镇14570人,杨河镇37398人,三合镇28568人,郎君镇50520人,黄滩镇45325人,天鹅镇26812人,义和镇18922人,陈河镇43200人,杨岭镇27861人,汤池镇13354人,应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7204人,南垸良种场3657人。
职务人员姓名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胡瑛(市委办主任)、鲁晓丽(宣传部长)、王磊(副市长)、何煦(人武部政委)、乐卫国(组织部长)、阮炎坤(政法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三荣、曾红年、魏星海、杨德忠、龙晖、廖俊波市人民政府市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磊、武斌洲、黄红平、朱进军、张健林市政协主席市政协副主席韩瑞峰、付艳琼、閤金鹏、柴望想
党委领导:届次职务姓名、任职时间中共应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2.10)县委书记赖传贤(2.10)中共应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6.01)县委书记范浩清(6.01)中共应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6.06)县委书记范浩清(6.06)市委书记范浩清(9.01)中共应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1.04)市委书记范浩清(0.09)市委书记郭远章(1.04)中共应城市第二次代表大会(3.12)市委书记郭远章(3.02)市委书记赵汝望(3.12)中共应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8.12)市委书记赵汝望(8.04)市委书记李广波(8.12)中共应城市第四次代表大会(3.12)市委书记李广波(0.06)市委书记何霞江(3.12)中共应城市第五次代表大会(6.11)市委书记何霞江(5.05)市委书记谢思芳(6.11)中共应城市第六次代表大会(1.11)市委书记谢思芳(0.02)市委书记朱高文(1.09)市委书记徐长水(1.11)中共应城市第七次代表大会(2011.11-)市委书记徐长水(6.04)市委书记肖红梅(2016.04-)政府领导:届次职务姓名、任职时间应城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4.12)革委会主任赖传贤(0.01)县长范浩清(4.12)应城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6.06)县长范金文(6.06)应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8.01)市长范金文(8.01)应城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01)市长范金文(1.01)应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4.01)市长赵汝望(3.03)市长鲁华容(4.01)应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9.01)市长鲁华容(7.01)市长李广波(8.05)市长聂元清(9.01)应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4.01)市长聂元清(3.12)市长高楚元(4.01)应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7.01)市长高楚元(6.11)市长朱高文(7.01)应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1.12)市长朱高文(0.02)市长徐长水(1.10)市长肖红梅(1.12)应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2011.12-)市长肖红梅(6.05)市长徐长斌(2016.05-)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8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5%(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0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38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重为17.6:55.9:26.5,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二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结构在调整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省外资金利用104.02亿元,增长18.2%;引进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10.7%。实施建设项目55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12个,新开工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71个,比去年减少3.4%。在建项目中,过亿元建设项目39个,比上年减少20.4%。完成财政总收入21.48亿元,增长6.9%;完成税收收入15.97亿元,增长6.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2亿元,增长11.6%,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5.2%。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0.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下同),其中农业产值30.40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0.75亿元,增长15.7%;牧业产值27.28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20.92亿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1万元,增长5.5%。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89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4.3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7.32万吨,增长1.14%;棉花产量0.25万吨,下降26.47%;油料产量3.19万吨,下降1.24%;蔬菜产量59.35万吨,水果产量1.56万吨,分别增长3.56%和0.65%。人工造林面积3.98万亩,育苗面积0.43万亩,成林抚育面积5.67万亩。茶叶产量611吨,增长17.5%。牲猪存栏45.60万头,牲猪出栏48.45万头,分别下降4.86%和3.39%;大牲畜存栏2.92万头,下降1.02%;家禽出笼1630万只,下降7.28%;畜禽肉产量6.97万吨,下降5.17%,禽蛋产量12.51万吨,增长3.82%。淡水养殖面积19.35万亩,下降0.26%。水产品产量7.50万吨,增长5.2%,其中淡水养殖产量7.09万吨,增长4.5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06吨,增长11.96%;农用化肥施用量2.90万吨,下降79.85%;农药使用量415吨,下降12.63%;农用柴油使用量7517吨,下降21.4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7%;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79.32亿元,增长9.4%,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2.05亿元,增长0.7%;市直工业实现总产值49.17亿元,增长3.6%;办事处和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477.45亿元,增长13.7%;开发区工业实现总产值30.65亿元,下降2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5.17亿千瓦时,增长0.27%,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达到6.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2015年2014年纤维石膏万吨6362.5纯碱万吨159.5140.9烧碱万吨1.293氯化铵万吨94.14109原盐万吨325.4339.5药用瓶塞亿只39.5521膏粉万吨96.687.6饮料酒千升28508125446水泥万吨148.2139.5复混肥万吨9541.8棉纱吨48376108包装袋万吨1.42.1大米万吨82.2756.2服装万件1050.82954.98食物油吨362398111饲料吨2851033938机床台164131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额过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5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09.91%。指标名称单位实绩比上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9.9130.79总资产贡献率%21.642.25成本费用利润率%3.64-1.74资本保值增值率%118.70-5.89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4606625619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3.57-0.13资产负债率%58.34-1.96产品销售率%99.770.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2.75亿元,增长20.1 %。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97.80亿元,增长19.7 %;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4.50亿元;农村私人完成投资10.66亿元,分别增长13.2%和54.8 %;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 9.79亿元,下降31.5 %。建筑市场管理力度持续加大。全市报建工程项目63个,总建筑面积63.17万平方米,建安总产值7.65亿元,新建工程报建率100%,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率100%,施工图审查合格率100%。规范竣工验收行为,验收竣工项目31个,合格率100%,竣工备案率100%。对中心城区53个在建工程进行拉网式安全大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90份,停工整改项目工地4个,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获省“楚天杯”安全施工现场2项,“孝天杯”安全文明施工现场2个。
邮政储蓄余额突破34.6亿元;代理储蓄业务收入4032万元,增长15.6%;代理保险业务保费21267万元,实现函件收入325万元。分销业务收入152万元,增长111.6%。通信行完成经营收入5093万元,移动新增12740户,达到33593户,新增宽带6346户,达到42091户,固话累计58784户,固定资产投资2329万,新增端口4.9线。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8亿元,增长13.1%,其中批发业完成22.46亿元,零售业完成88.6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2.32亿元和11.4亿元,分别增长12.5 %、14.9%、12.2 %和12.4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7%和11.3%,办理出国2批3人次。积极引进旅游项目,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累计完成投资16亿,御景房产项目正在建设中,石膏博物馆内部装修已经完成,正准备布展,室外广场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8亿元的八汤线农家乐产业群目前已达22家,西部乡镇先后引进总投资2.8亿元的顺源海发生态产业园、泓竹园公司、尼斯顿公司、渔子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花卉苗木项目计划进行旅游开发;大力开展旅游项目宣传,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共推出让利优惠措施31条,让利80余万元,销售旅游商品10.3万元,接受咨询1300人次。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10353.5 万美元,增长21.7 %。
完成交通投资2.83亿元(不含高速公路),实施了S420应城市伍山至两河改建工程、老白线郎君段线改造工程,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应城段36.5公里)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及附作物拆迁已全部完成,土地征用及补偿兑付工作完成90%以上。6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已全部完成;围绕实现行政村100%通客车目标,整合资金8454.5万元,新修公路63.5公里,改建扩建公路24.5公里,路肩培土64公里,修建错车台332个,修建候车亭124个,安装警示标志293套,修建招呼站180个,设置警示桩3089个,安装防护栏8公里,创建示范线路24条。完成城区6条公汽线路内部改造,全部实行了无人售票,更新公交站点90余处,办理残疾人和老年人IC卡4474张,残疾人和老年人免费乘车刷卡47万余次,方便了市民出行需求。
城区基础设施完成项目9个,完成投资3.6亿元。完成城市供水汉江饮用水工程27.7公里管线铺设,工程投资2.53亿元;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主体建设,完成投资7000万元;完成工农路截污、王桥路道路改造、长荆大道西段道路改造、古城台路道路改造、体育馆北侧道路连通、东大街人行道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海山文峰苑配套项目等8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66万元。
推进供水、供气进社区服务活动,加强水源调度,实现安全优质供水,供水保障率超过99%,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全年处理污水1130万吨,污水处理率82%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排减排项目14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消减3200吨、543吨、392吨、515.64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物投诉处理率达100%,全年境内无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严格项目审批,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现场环境监察,全年共办理66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出动1200人次现场检查企业140家,其中立案查处13家,结案5家,对1家塑料造粒项目实施了查封扣押,对6家盐化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管和环境问题整改督办。
科技业务工作不断扩展。全年组织、推荐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16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2项。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4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孝感市6项,其中首次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引导80家企业与近百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承接院校成果17项,成交技术合同1.54亿元,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达到145件,居孝感市前列。
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到校率分别为100%、99.2%和99.7%;幼儿园入园率95%;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0.9%。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兴建教师公共租赁住房,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全年共投入资金7637万元,惠及学校67所,其中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投入2112万元,建公办幼儿园保教大楼9栋,建筑面积15017平方米;建设教师公共租赁房178套,投入资金1068万元;投入资金793万元,全面改善3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学生运动设施、教师办公和学生学习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东马坊初中、田店小学、潘集小学被评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投资62万元建成3套高标准配置的4机位录播教室(市一中、市实验初中、市实验小学各1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数据库,对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学校介绍校名简介校址图片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湖北省确定的重点中学之一,也是省教改实验学校和省电化教学先进学校。学校坐落在鄂中名城--应城的市区中心,始建于1930年,历史悠久,享誉荆楚,2010年获得"湖北省示范中学"称号。应城市汉宜大道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1997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实验室、多功能艺教室以及包括400米环形跑道的高标准运动场。是孝感市"文明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省级"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孝感市示范高中。应城市汉宜大道应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应城市职业高级中学,2001年3月,应城市教育局调整学校布局,将职业高中、成人中专、西十职高、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成应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年10月,学校通过省教育厅“512工程合格学校”验收。2003年底,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估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城市东大街27号
公共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国家矿山公园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文化广场、主碑、石膏博物馆、园区道路和游客接待中心等“五大要素”的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时温泉管网铺设、自来水厂等配套项目也已基本建成;全市已建成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15个,实现处镇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全面对外开放;孔庙全年参观达10万余人次,举办2次弟子规讲座;文化馆举办各类活动、培训、讲座共37次;图书馆开展蒲骚讲座15次,利用流动图书车全年流通各类文献资源9万余册,办理各类借书证2300个;博物馆全年组织各类展览4次,开放接待共28031人次;市楚剧团演出总场次225场,观众近15万人次;发放农民健身器材38套。艺术创作百花齐放,《蒲阳花》出版4期,荣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长篇小说《膏盐地》在槐荫文学等网站进行连载;国画山水作品《莽原雪》入选武汉市第十一届美术年展。文化市场管理有序,全年共组织集中执法检查行动22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362家次,取缔关闭违法经营场所2家。
《应城新闻》组稿共5315条(广播2965条,电视台2510条),其中广播在省台用稿450条;电视在中央台用稿3条,在省台用稿200条。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及时采报率100%。制作专题片6部,开办党建和招商两个频道,投资260万元建设应城广播电视发射塔,实施“村村响”工程。放映票房收入320万元。
全市应参合470749人,实际参合470702人,参合率99.90%,人均筹资标准5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为77.17%,县内实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65%,门诊统筹平均补偿比例达到50%,22种疾病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70%,20种门诊重诊补偿比例不低于60%。新农合制度中药饮片和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提高5—10%。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市18家乡镇卫生院和209个村卫生室继续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人每年40元。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59.71万人次,建档率达87.76%;电子档案建档60.39万人次,建档率达88.76%;高血压建档管理人数3.35万人,糖尿病建档管理人数7478人;重性精神病管理2123人。免费检查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888人次,免费治疗结核病病例370人,完成12.55万剂次疫苗接种任务,免费救治在册晚血病人96例。认真开展孕产妇系统监管,孕产妇0死亡,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17人,死亡率2.79‰;5岁以下儿童死亡23人,死亡率3.78‰。
就业工作成果丰硕,实现249人创业带动868人就业,城镇新增再就业134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7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2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65人;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33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4.18%的低水平。社保扩面成绩突出,全市参加基础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58849人、151564人、44820人、39708人、31230人,完成社会保险费征缴43930万元,征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520万元,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54308万元。20344名企业退休人员完成待遇调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63件,办理违法用工案件41件,结案率100%,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覆盖率10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10元/月和3840元/年,共保障15541户和23540人,发放低保资金近5000万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5600元/年和4400元/年,发放五保供养金1700多万元。低保对象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70%左右,年救助4000多人次,资助低保、五保对象参保参合近3万人次,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000多万元;临时生活救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年救助400多人次,救助资金60多万元。向上争取救灾资金470万元,救助受灾群众26130人,发放补助金10多万元,救助各类乞讨人员1400多人次。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投入129万元建设23个老年人服务站,实施了黄滩福利院改造工程,为6家民办养老机构安装了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分别提高到12030元/年和13930元/年,为341名退伍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472.5万元,组织了95名退伍军人技能培训,当年转业士官政策性安置上岗6人。
富有应城区域特色的蒲骚文化,其发源应追溯到5000年前三苗遗裔氏族部落的土著文化,即属于屈家岭文化体系的门板湾文化和四龙河文化。随着应城置县筑城,便发展为蒲阳文化,后延至明、至清、至今。由于应城特有的温泉资源和膏盐矿产资源,形成了蒲骚文化的两条支流,一是以汤池温泉形成的灵泉文化;一是以十里膏城形成的膏盐文化。据此可见:应城区域文化,起源于门板湾文化,昭彰于蒲骚文化,延袭于蒲阳文化,其支流则是灵泉文化和膏盐文化。
应城小吃:它用料考究,制作精巧,色香并佳,味形兼优,地方风味浓厚;历史悠久,好多品种早在千年前就流传于民间。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随着膏盐矿山的开采,县城商贾云集,市井日趋繁荣;再加上应城农村水阔田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应城小吃业便得以进一步发展繁荣。笪家工艺:在解放前,它却声名远扬,在应城及周围几县,上至随州、下至武汉,很少有人不知应城长江埠有个笪家工艺店。他们从事建筑、油漆、纸扎、绞彩、泥塑、木雕、裱褙、花轿、盔帽、头面等各项工艺,绚丽多彩,盛传不衰,以致于他们所居住的长江埠新街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笪家的街上"。金漆木梅花: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开始了漆器生产,且手法复杂、工艺讲究,一直是楚国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艺的提高,漆器生产在应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结出了硕果--民国四年(1915年),应城堆漆艺人李树仁制作的金漆木梅花荣膺巴拿马国际博展会展品制作三等奖。长江埠的台故事:台故事又称平台故事、出故事,以艺术造型表现故事情节。台故事的平台用木料做成,高1 米,宽2米,长3米,台面镶嵌2寸厚的木板,板上铺彩毡;四方安铁环,备有两根木杠,供4~8人抬着走。每台一出戏,一次最多出8台,一般6 台,最少4台。戏中人物均由10岁以下儿童装扮,或坐或立。为了安全,每个人背后都有固定的撑杆掩于衣中。每台故事,根据剧情,配有不同的道具,如"三戏牡丹",就得配上全套华丽的床帐;"水漫金山",就得配以纸扎的金山寺景。当时,如能被选中充当故事中的角色,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因此许多孩子争相当角,这样,故事角色不用愁。至于花钱较多的行头、道具,长江埠南、北两头比着添置,并各起有堂名,南为"永庆",北为"远庆"。总的来说,两边的服饰都比较齐全,不仅有蟒、靠、剑、帔风等,还有男人头上的冠盔,妇女的头面。道具也很多,马鞭、拂尘、棍、棒、刀、枪等一应俱全。 大跃进歌谣:在应城农村,较早出现的一是由七个姑娘组成的"七香"小组,一是由103个婆婆组成的"百婆文工团"。她们一边走向田头,挽起裤管,大办高产试验田;一边倾情于劳动丰收的喜悦,"歌声响满畈"。她们高呼:"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要大干快上,我们要放声歌唱!"民歌拾贝:应城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与应城的地名、物产和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矿藏,在历代劳动人民的心目中堪称宝物。因此,就产生了民歌:"应城有三宝,石膏、温泉、灵芝草。"这首民歌短小精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生动精彩。
传统应城话最大的特点是直白,坦率,急切,勿庸置疑。在应城话中,含蓄和隐晦只是少数城府较深、工于心计者的杰作,绝大多数应城人说起话来如呜锣响鼓,何其痛快!这是我爱应城、 我爱应城人的一种文化纽带和心灵情结。论高雅,这里少有黄钟大吕;论深邃,这里少有咬文嚼字;论隐秘,这里少有鼠窃狗偷。就这么一块坦荡的土地,回响着近乎金戈铁马,又疑是耳鬓厮磨的语言交流,敞露着一种纯洁的自然美。追溯传统应城话之源,我冒昧地推测,很可能源于古老的蛮荒文明。加上千百年的封闭与保守,这种敞露总是那么得意,那么忘形,直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这片土地上的嬉笑怒骂才有了新的生机。但是话说转来,应城人接受外来词汇、接受新的语章句式确也远不及发达地方,时下有发展头脑者口口声声"开盘"、"点击"、"入围"、"煽情",而市井之内,不过"七筒"、"八将"而已;近年来,外地青年嫁接了很多俏皮的词汇,诸如"帖子"、"彩铃"、"利好"、"按揭",而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仅能以令其心肝宝贝做个BYE-BYE的手势为新潮。
主要土特产品:白湖莲藕、陈岭荸荠、三合射干、松花皮蛋、黄滩酱油、白玉面条、三结豆皮、应城膏枕、玉兰石膏、三宝薄脆、汤池甲鱼、东西汊湖毛蟹等。白湖莲藕:在应城东南的郎君、长江埠地区,清水湖、东西汊湖成片水面万亩有余。湖中盛产莲藕,尤以白湖莲藕最为著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产出历史。白湖莲藕,又名双白莲,简称白湖藕,或白莲藕,是白湖地区清澈的湖水,千百年疏软深厚的底泥淤积而培育出的特有品种,具有生长期短、成藕时间早、产量高、味道鲜的特点。陈岭荸荠:荸荠的种植,始于陈家岭一带(今属陈河镇),故称“陈岭荸荠”。陈岭荸荠的种植和产出时间,相传在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里紧靠龙赛湖,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所产荸荠,个大、皮薄、多汁、清脆甜润,含糖量高,营养丰富。产出时间多在冬腊正月新年前后。这时,人们因在年节之中,多有鱼肉腻食,吃上几个荸荠,不仅心底甜津凉爽,且能消积化食,因而成为人们喜吃的消积化食佳品,使之年年产出,经久不衰。荸荠不仅仅可以生食,还可以煮熟食用;或荸荠炒肉进入餐席,或制成罐头(马蹄罐头)外销,广受欢迎。后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陈河镇人民政府在引导农民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陈岭荸荠产量高的特色产品优势,不断扩大荸荠的种植面积,陈河镇的人和一带也广为种植(人和产的荸荠称为“人和荸荠”)。镇人民政府还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组织了荸荠种植研究协会。在开展技术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荸荠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关方面遂研荸荠的原料的天然保健食品——普力奇固体饮料(颗粒剂),经临床试用,获得良好效果,确能改善肠道功能(润肠通便)。后经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评审,于日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国产保健食品,并颁发了“卫生部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松花皮蛋:早在明末清初,本县专门从事饲鸭的湖区农民,开始利用鸭蛋加工制成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所制皮蛋个大质优,蛋白部分为半透明体,呈茶褐色,光泽晶亮,有明显的松花纹理;蛋黄部分稀酥软嫩,凝而不固。不仅味道醇正更清香,而且属性温凉,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明目、醒脑补体、解暑止渴的功效。应城人以其外表呈松针花纹,风味奇特而称之为“松花皮蛋”,并以“蒲阳佳品”进贡朝廷。清·康熙皇帝吃后大加赞赏,钦定为朝廷贡品,每年必上贡,名声更加远扬于世。黄摊酱油:黄滩酱油的名贵,首先在于水。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三结豆皮:应城三结村传统特色食品。用稻米为主料,兼以绿豆或小麦,经水磨成浆,放在铁锅中摊开烙成一张一张的面皮,再将面皮卷成筒,切成丝,摊放在箩筐或晒垫上晾晒成干丝,名为豆丝,或称豆皮。三结豆皮作为风味独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1998年在孝感市建市五周年新产品展示会上首次亮相,就分外看好,被评为特等奖。同年12月,在'98武汉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武汉首届农副产品交易会上,荣获“消费者满意奖”和“湖北省市场信得过产品”荣誉称号。应城膏雕:应城有四宝,石膏、岩盐、温泉、灵芝草。据《湖北通志》等史籍记载,应城发现石膏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属我国著名的石膏产地之一,享有“膏都”美誉。应城膏雕的雕刻过程可以用“一锯、二打、三锉、四雕、五磨”进行概括。首先在图纸上设计出图样;第二挑选石膏矿石为原料,分类、分级分别存放。选料口诀:一拱就杂、二不平不均、三侧光看纹、四抹水定色;第三按设计图纸直接做样或泥塑标准模型;第四采用手工锯坯,注意避开不易精雕的局限,下料基准要平整,斜面标准不能误,必须标尺标正,用曲线切割锯坯,如做小件以母样对照,做大件用点线仪定位;第五采用小手动机械粗雕毛坯;第六采用手工精雕细刻;最后采用手工和现代工具,经细磨、水磨、清洗、晾干、抛光处理,就成为了一件膏雕工艺品。
亦名凌云塔、 文笔峰,俗称文峰楼,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塔高34米,砖石结构,六面七层,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游人可循阶而上,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塔顶有铸铜铸造的宝葫芦壮顶,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正 北向有 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保存至今。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应城人民公园
应城人民公园位于老城区东南隅的东门内。民国19年(1930年)动工兴建,次年竣工。始称“ 蒲阳花苑”,后更名为应城公园(亦称 蒲阳胜地)。建国后,定名为应城人民公园。占地面积220亩,其中水面50亩。园中有六面重檐琉璃碧瓦的水阁凉亭一座,矗立水中,以3座跨桥连接3个小岛,为全园主体建筑。 仿照清代园林格局,建有“龙池”、“锦苑”和“聚翠园”等景点。环绕龙池四周,辟有走道,沿走道北行向东,可登临古城墙,眺望城东新区风貌;锦苑和聚翠园中,分别栽培有已170余年历史的稀有铁树4棵和百年牡丹3株。
亦名玉女温泉。位于市西汤池镇。相传昔有玉女乘车入泉,故名。唐代诗人李白曾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的题咏。温泉 分为三池,势如鼎足。水从泉下冒出,喷涌翻滚,昼夜不息。水温为摄氏60余度,含20多种矿物质,对神经官 能症、风湿性肌肉炎、各种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周恩来总理纪念馆位于应城市城中开发区,始建于1958年。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到应城视察访问红旗人民公社。当时省、地、县领导及几千名公社社员在红旗公社“群跃楼 ”前欢迎和接待了周恩来总理及朝鲜贵宾。1979年,红旗公社干部、群众为缅怀周恩来总理,在“群跃楼”建立“周总理纪念馆”,同年10月,又在纪念馆大院中矗立起一座高6米多的周总理塑像,“群跃楼” 为一栋五开间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面积400平方米。全馆分2个陈列室,陈列着周总理、金日成首相昔日视察的照片资料、图片120幅 和家具34 件,供人们瞻仰。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周总理纪念馆”为应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
即原“汤池合作人员训练班”旧址,位于。为纪念“汤池训练班”的历史功绩,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4年建立。 同年10月31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馆书写了“汤池是发动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战争的战略支撑点之 一,为民 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的题词。全馆占地面积25.5亩,其中建筑面积6241平方米,由陈列室、烈士祠、陶铸旧居、李范一旧居等建筑组成。陈列室为原“训练班”的办公室,陈列室后为新建的烈士祠。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骚故城遗址
故城遗址一名蒲骚 垒,又名蒲骚台。即《左传》“郧人军于蒲骚”之地。据《光绪应城志》记载:在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抬得败瓦零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文物普查时,在田店古崎山团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面积约6.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器多件,红、灰陶各半、积物面 积为2万平方米。又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找到古蒲骚城池——沈家湖遗址。
门板湾遗址
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5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对城址西垣的发展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建筑,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内分四室,外有走廊,门窗结构、火塘保存较好,墙壁最高处2.2米,周围有围墙 构成大型院落。均由土坯夯筑砌成。 门板湾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见,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也是江汉地区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突出表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鼎盛时期,人地关际,文化发展,社会分化等方面的 特征,在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演进,文明的起源,文化交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房屋建筑的发现,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孝感地区唯一的一处“国保”级的古文化遗址。
陶家湖遗址
位于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中游,遗址总面积67万平方米。整个城址为土筑城垣,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南部 有大 面积台地,在此地面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亦即原发现的“四龙河遗址”所在地。湖北省考古专家对陶家湖古城遗址的调查,认定为时期。关于陶家湖古城遗址,《光绪应城市县志》有记载:“古城 在县西南汤池团,陶家湖城址尚存,故老犹能指其处,但城名无考,不知何代置。”
类别人物军政要员军中骄子何开甲革命英烈吴王佐学界精英万瑞旒王定华文化名人
时间荣誉称号2014年以前全国教育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阳光计生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养生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全国首家温泉旅游开发示范区、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全国经济普查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市、全国最大糯稻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资源成熟型城市、中国味谷、国家矿山公园、石膏艺术之乡2014年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市、全国县域经济主体功能重点开发区、国家园林城市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文峰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