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应的重点有哪些

加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台州集中精力补短板系列述评之六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陈兴多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我市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财政对民生投入达到了1235亿元,年均增长18.3%,新增财力有三分之二用于民生支出。  尽管如此,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市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滞后,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与社会需求还存在差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对此,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台州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这块短板也是发展环境的短板,必须下更大决心,尽快予以补上。”市委书记王昌荣强调。  那么,台州民生社会事业的短板到底“短”在哪里?短在民生领域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分布不平衡。这些,都是制约台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对症下药,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台州市委关于补短板的实施意见》给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画出了一条明晰的“线路图”: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普惠共享为目标,着力强化政府民生领域供给职能,大力发展民办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台州过去和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和人才的支持。  “十二五”期间,我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覆盖,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9%,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9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3%。去年,我市新增108所省标准化学校,占比由60.5%提高到85.4%,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78%,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2.83%;幼儿教师持证率达到76.1%,提高19.6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  但与此同时,和省内一些地市相比,我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少、薄弱学校多的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压力较大,教育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教育,永远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眼下,步入北师大台州附属高级中学,经常能碰到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学校何时开学?师资力量配备又如何?家长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些信息。这也表明,家长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孩子“有书读”,而是更加关心是否能“读好书”。  学前教育完成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迈向规范;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趋向优质;高中教育实现高标准普及,走向特色……近年来,从“有书读”阶段进入“读好书”阶段,台州教育无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去年12月21日,我市与北师大就在台州举办北师大附属学校等一系列事宜签订合作协议。今年秋季,学校就将开学。引入国内一流教育平台及权威教育资源,更是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利用名校在教育、心理、管理学科和基础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区域标准化品牌学校和优质学校,提升区域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推动台州基础教育发展。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为台州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产生“鲶鱼效应”,激荡一池春水,激发一潭活水。  未来的台州教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台州将落实200亿元投资计划,在全市教育项目建设规划投入212亿元。而“十三五”台州教育的主要目标,则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普惠的公平教育,构建更高效的技术支撑,健全更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主要发展指标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医疗资源“双下沉”  医疗卫生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事业。查阅省内几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差距一目了然:截至去年底,温州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583家,各类医院床位数35182张,卫生技术人员568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310人,注册护士22030人。  而台州,到2015年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55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77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7841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5723人,注册护士14666人。  诚然,温台两地存在着人口数量差异,但同样作为人口大市,台州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现实存在,扩大妇幼健康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十分迫切。   不少人感叹,和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集聚的大城市相比,台州属于“先天不足”。然而,台州用行动证明了“人定胜天”。抓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医疗资源“双下沉”,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医,稳步提升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等指标……让人欣喜的是,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很多方面,台州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5月9日,市政府与温医大签署合作办医协议。校地双方将合作共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医院融入温医大体系,由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负责管理、运营和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指出,这既是补足台州医疗卫生短板,回应社会关切、群众期盼的现实所需,也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医院人才结构优化和管理上的保障。在公立医院之外,社会办医力量的日渐壮大,这也给台州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到去年年底,台州民办医院已经从2010年底的29家1700多张床位增加到了2015年底的57家4060多张床位。如台州骨伤医院、台州市博爱医院、温岭东方医院等一批特色民营医院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蓄力”的同时,又如何让医疗资源“沉下去”?对此,我市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和创新。早在2011年,我市就在三门开展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试点;2013年,在双向转诊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市又提出实施分级诊疗,2014年确定玉环、三门为试点县。  市卫生局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分级诊疗就是将城市大医院排队的病人分流一部分到基层的一二级正规医疗机构,以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为引导,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有序就医的医疗服务模式。去年6月底,我市已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成为我省第三个全面实施分级诊疗的城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衣食住行,永远都是绕不开的民生话题,人们的幸福感也正是从中而来。“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万人和115.2万人,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26.8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讲,幸福感只有“多多益善”。让人民群众有着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问及身边人,大家对于生活总是有一个出奇相似的朴素愿望:安居乐业,老有所养。据相关测评数据,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已连续四年上升,这得益于我市长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深化“平安台州”建设,着力保障群众的切身权益,为老百姓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我市,公安机关将警务室(站)开到了村(社区),老百姓有了“家门口的派出所”,通过推动警力下沉、群防群治、推进公安基础信息化等工作,我市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1991年,台州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全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当前,面对“银龄化”的浪潮,满足全市109万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是民政部门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新形势下,推动养老机构转型,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市已建成运营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895个,建成各类养老福利机构345家,床位总数达4.21万张,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照料的老人覆盖面达到80多万人,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达3.84张,这些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还计划新增620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预计2017年将基本实现城乡社会居家照料中心全覆盖。在居家养老之外,我市还探索了多种养老方式,如发展特色机构养老、“家院互融”、“医养融合”等。  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中,民间资本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我市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10家,建成“健康养老机构”3家,“医养融合”养老机构13家,“家院互融”养老机构2家。
(编辑:黄一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我市财政严控一般性支出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本报讯 记者韦建永报道
2月17日,市财政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16年财政工作。今年,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1234”整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快”的总基调,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6年,市财政局将把财政增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目标考核与跟踪督导,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进行综合治税工作,狠抓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全力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的目标任务。另外,该局将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财政支出的紧平衡理念,坚持有保有压、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控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财政资金专项检查,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人民网评: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国民更有获得感
――2015两会系列评论之五
&&&&来源:&&&&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去年一年简政放权持续发力,政府大刀阔斧对自身进行改革,李克强指出,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
行政审批减少1/3的目标提前实现,这是了不起而又看得见的成就,诚所谓大道至简,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继2012年、2013年之后,去年全国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口袋鼓起来才能更好改善生活。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农民提升生活品质的基本前提。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就业岗位不断增说,不仅见证经济发展葆有活力,更证明千家万户安居乐业……
最近,“获得感”一词频繁出现于各种场合。获得感不是抽象的术语,它是具体的获得。从医疗、养老、住房、教育,到收入分配、食品安全……这些领域有没有取得明显变化,直接影响着国民的获得感。获得感也不只是物质方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这就需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等等。获得感,更体现社会治安的改善,公民尊严的舒展等等。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老百姓办事不再难,就会有获得感。纠正“四风”、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老百姓欢欣鼓舞,同样有获得感。
国民享有获得感,还包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李克强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既然是答卷,谁来评判?很显然,改革成果有多大程度被分享,生活究竟改善了多少,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不断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改革答卷就会得高分。
有个细节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回避问题。一方面提到,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也承认,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才能消除危机,化危为机;勇于担当,止于至善,才能不如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意味着责任更重,需要更有担当。通过不断改革,就能更好地凝聚人心;通过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就能更好地改善国民生活品质。改革力度更大、成果不断落地,国民对未来就会更有信心。让国民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政府精心描绘的目标,也是政府正竭力做的事情。
(责编:王倩、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公共服务如何提高供给水平?
日08:12&&来源:
原标题:公共服务如何提高供给水平?
未来5年,松山湖将规划新建或扩建5所中小学。&
水环境污染影响东莞的可持续发展。
东莞将形成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集群。
2016年初,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系列调研报告》。这个已经连续开展8年的课题显示,广东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近年来逐步提升。不过,报告显示,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东莞的总体满意度仅位列第十。
对于东莞来说,公共服务的短板,已对培育和集聚总部型企业、引进和留住各类人才等方面的工作构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前,因为交通、教育问题等引发的社会关注屡见不鲜。
由市委党校牵头组织调研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专题调研报告》建议,东莞需立足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基础,正视自身短板,借鉴他山之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A 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2015年“河长制”的考核成绩公布。在这份成绩表上,18个考核对象仅石龙镇获得优秀,12个镇街获得及格。
虽然并未出现不及格的情形,但这份成绩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非常直接的披露:一些重点流域的水质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污染整治工程进展停滞不前,并且存在规划不科学的情况,需要整治的垃圾填埋场,不但没有整治,有些甚至还在使用。
作为国际制造业基地,东莞涵盖了产业配套的电镀、洗水、制革等众多污染企业,水环境情况不容乐观。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受监测的371公里河流中有246公里河水为五类或劣五类水,70%的河流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其中,东莞运河、石马河、寒溪河、茅洲河四个重点流域水质均为劣五类,属重度污染;全市9座主要水库水质介于四类至劣五类之间,呈现富营养化污染。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亟需引起全市高度重视。”《报告》表明,污染背后是治理工程建设不足、工业面源污染负荷仍较大等因素。例如,目前全市截污管网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4公里,而广州(建成区)、深圳(建成区)平均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9公里和每平方公里4.1公里。
《报告》建议,东莞应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具体措施包括全力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2020年底前再新增建设1000公里,届时全市截污管网将不少于4000公里;全面推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厂网一体化进程。根据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优质水源比例显著提高。全市主要河流水质将达到功能要求,水功能区基本消除劣五类,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基本达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而除了水环境之外,东莞在危险废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废弃物处理能力方面,可用严重不足来形容。
为了避免“垃圾围城”的困境,《报告》则提出加快多个工程建设,包括2017年完成东莞恒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工程,2018年完成东莞市丰业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项目、麻涌海心沙东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黄江危险废物焚烧项目建设。这些危险废物处理项目全部建成后,规划可新增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75万吨/年,新增处理类别近20类,基本解决东莞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问题。
B 创新“名校+名企”办学模式
除了“天更蓝,水更清”,当下的东莞,以教育为代表的社会公共服务成为提升营商环境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对高端产业、优秀人才的深度承接。
以松山湖(生态园)为例,未来两年,华为终端将带来数万名高端研发人员,随之而来的子女就学高峰如何解决,也让企业存在后顾之忧。
“一些企业朋友担心松山湖的就学指标不够,面对并不算宽裕的园区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解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僧多粥少的矛盾?”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问。
“首先将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优质教育培育。未来5年,园区规划新建或扩建5所中小学,5所以上幼儿园。”对此,松山湖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高端人才对国际教育的需求,松山湖也正在筹备1所国际学校,计划2019年建成投用。
据了解,东莞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缺口较大。2015年,东莞入读公办学校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占全市非本市户籍学生数比例为23.14%,占比位列珠三角九市倒数第一位,与国家政策(50%)要求相差甚远。而从教育质量上来说,民办教育整体偏低。如2015年中考,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总平均分比全市总平均分低57分。
面对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以长安镇为例,该镇从2015年起用5年投入10亿元以上,对全镇公办学校进行扩建,同时规划建设新长安中学和外国语学校,预计5年内可以新增5000个公办学位,以此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
地处广深之间,两地高端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东莞能否进行深度的承接,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对人才流入将产生积极影响,这将倒逼东莞提升教育的创新性。
此前,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在接受专访时介绍,根据部门在前期做的全市教育资源分布的总体预测,综合考虑户籍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预测到2020年,东莞需要新建300多所幼儿园、50―60所中小学。
对此,《报告》写到,综合考虑教育资源配置的普惠性、公益性和特殊性,可在经济总量较大,尤其是纳税大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优质教育需求强烈的镇街(如虎门、长安、松山湖等)加大优质品牌教育资源配置力度。今后,东莞将推进名校委托管理,推进名校办公校、名校办民校,并鼓励优质民办学校集团发展,创新“名校+名企”办学模式,如华为公司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办学。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扩充公共教育资源,《报告》还鼓励新建公办学校采用新型办学模式,如在东城虎英小学试点“教师自主招聘、学校自主管理、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办学模式,在虎门万科梅沙实验小学试点政府拥有所有权,委托知名教育品牌或教育基金会承办的政府特许学校办学模式。
C 区域医疗中心探索市镇共建模式
同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焦点,东莞的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但卫生事业的发展仍面临不小的压力。
今年7月份,一条“医院停车难”的微信消息刷爆了不少东莞人的朋友圈。根据媒体报道,东莞市区多家医院的停车位均处于饱和状态,有的医院日车流量与停车位比甚至高达8:1,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停车难”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全市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均衡。调研显示,全市三分之一的医疗机构、一半的三甲医院集中在中心组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仅占41.7%,8间三甲医院提供了全市18.6%的门(急)诊服务,多数社会办医层次低、规模小。此外,东莞的卫生资源供给总量也稍显不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分别排全省第10位、第8位、第16位,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排全省倒数第二。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到2017年底,力争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65%以上,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报告》建议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此外,东莞要逐步取消三级公立医院普通综合门诊,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着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9月底,石龙率先发布健康强镇战略,并提出要打造“莞北地区医疗中心”,成为首个要建区域医疗中心的镇街。今后,石龙居民可以享有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完善的服务。
这种做法也是《报告》所提倡的。根据调研的情况,为了改变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组团的现状,《报告》建议,全市按照“一中心四组团”的分区统筹发展格局,依托现有公立医院的资源,在石龙、虎门、塘厦、常平、麻涌规划建设5所区域医疗中心,采用市镇共建的模式,纳入市属医院序列统一管理。
根据设想,在区域医疗中心内,专科人才、大型设备、检验技术等优质资源可统筹利用。对此,《报告》还提出,支持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断辅助与后勤服务社会化、集约化(购买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按照相关的准入条件和技术规范举办区域影像检查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医疗卫生技术辅助及后勤服务机构,推进检查检验结果的区域互联、共享与互认。
随着东莞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报告》还提出了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设想。如对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在4张以下的或辖区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在80%以下的镇街适度增加设置护理、康复和养老病床,在莞城、虎门、清溪、东坑、洪梅等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记者手记
公共服务水平是城市“软实力”
“的士不打表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引进人才。”采访中,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有关负责人马军峰表示,不少来中科院云计算中心面试的博士都向他抱怨东莞的交通问题,也由此对东莞产生不好的第一印象,让企业很被动。
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医疗水平,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城市环境的落差,让引进人才也显得更被动。对于一些从深圳搬迁过来的企业来说,同样的薪酬,在深圳可以招到人,但在东莞,应征者寥寥无几,很多研发人才反映不适应东莞,包括日常生活、文化休闲等方面。企业无奈之下,也只能希望政府能对大环境有改善的办法。
此次调研,由市委党校作为牵头单位,市水务局等七个职能部门作为主角、主力,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实施步骤、时间进度等。从最终成型的总报告来看,包括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共有三大部分,题组一共梳理了18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2条对策建议。在长达39页的调研报告中,发展基础仅占了3页,主要问题6页,其余的30页全是对策和建议。
为什么会梳理出如此多的问题?与我们常见的重成绩、轻建议的报告相比,这份报告表明,调研组更强调从东莞公共服务的实际出发,客观真实地反映东莞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重点不是“经验总结”,而是要摸清 “家底”,突出分析东莞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从“与政策的差距、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与居民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三个维度找出我们的“短板”。
以水环境治理专题为例。我们从报告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全市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全市受监测的371公里河流中有246公里河水为五类或劣五类水,70%的河流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但全市截污管网密度不足,治理进度缓慢。对此,调研组提出了8条对策建议,包括打响截污管网建设攻坚战、切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等等。
根据调研组的介绍,在研究的思路与对策上,报告始终坚持服务决策原则。因此,在对策部分,尽量多提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在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清单部分,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考。
这些清清楚楚的“家底”,对东莞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均构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要破解发展难题,解决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接下来的改革就要优先从这些问题入手。
“既全面,又有具体的措施。”一名医院院长在阅读报告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对于这次大调研,他期待的是,接下来对提出的这些建设性意见出台更为具体的细则、考核办法,给东莞带来切切实实的改变。
■调研报告精华
东莞是全国农业转移人口流入的重点城市之一,国际制造业基地涵盖了一些产业配套的电镀、洗水、制革等众多污染企业,东莞在公共教育、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任务繁重,供给水平和质量尚存在明显短板。
报告建议,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包括分步分批加快次支管网建设,确保2018年底前新建成1781公里,用市场化、统一项目包的形式推进;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东莞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工作。
到2020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初步成型,工业废弃物循环处置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全面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至2020年,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完善并高效运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大于90%;全市土壤污染全面遏制,土壤污染防控体制全面健全,受污染工业场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
在提高公共教育供给水平和质量方面,建议推进名校委托管理,引进省内外高校和优质名校来莞合作举办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稳步实施公办初中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民办教育质量,有效扩充公共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中小学购买教育服务工作机制。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按照“一中心四组团”的分区统筹发展格局,依托现有公立医院的资源,在石龙、虎门、塘厦、常平、麻涌规划建设5所区域医疗中心,市镇共建,提高区域内专科人才、大型设备、检验技术等优质资源的统筹利用效率。
在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效能上,调研报告建议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并推动基层综合文体服务中心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融合,扩大公共文体设施服务人群。完善区域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强化资金与人才保障。(记者 欧雅琴 文 记者孙俊杰 图)
(责编:乐意、秦晶)
20省份明确城乡医保并轨 民众能享受到啥优惠?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实施意见》,对该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出了总体规划部署。根据人社部数据,全国已有至少20省份明确城乡医保并轨。而并轨制度落实后,不少地区原有的新农合药品目录大幅扩容,城乡居民的医保报销比例也将提高,民众受益颇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