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游人民英雄故事有哪些得故事,急死了

民族英雄的故事_百度知道
民族英雄的故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虎门销烟——林则徐林则徐(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收复新疆——左宗棠左宗棠(),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海疆英魂——邓世昌邓世昌()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舰管带,在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身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放,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镇南关大捷——冯子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众起义,次年投奔天地会领袖刘八,旋受招安,随广西提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南京城外,积功升至总兵。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广西提督,驻军镇江,配合湘军围剿太平军。继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镇压农民起义。年(清光绪五年)受越南政府邀请和清廷派遣,三次出关镇压退入越南的广西农民起义军和哗变的清军,深悉法国鲸吞越南、进窥祖国南疆之意。1881年,因与当政权要不睦,“称疾”解甲归乡,仍忧心边事。他曾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入越抗法。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官拜关外军务帮办,率部赴镇南亲迎击法军。为表示此行抗敌的决心,冯子材把他的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以备料理后事。临行时他嘱咐家人,一旦广西守不住了,就把祖先牌位迁回江南祖籍,冯子材誓死永远不做亡国之奴。 中法战争爆发后,驻越清军一战即溃。奉命督办广东高、雷、廉、琼等州团练事宜。1884年8月,闻清廷对法宣战,遂上书请战,并召集旧部,募兵18营,号“萃军”,开赴广西前线。次年2月,驻越清军战败逃入关内,溃不成军,法军前锋一度进占镇南关(今友谊关)。时年近古稀的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被前线各路将领公推主持战事,力撑危局。选择地形险要的关前隘一带为战场,浚深壕、修长墙、筑坚垒,配备较强的策应之师,形成较完整的多层次山地防御阵地。为打乱法军作战部署,领兵出关夜袭越南文渊,诱使法军不待援兵到齐提前发起进攻。当法军攻入关内,指挥诸军死守两翼制高点,并以预备队抄袭敌侧后;危急之时,自己持矛大呼,领兵跃入敌阵肉搏,酣战半日,杀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是清军在抵抗外敌入侵的战斗中获得的一次全面胜利,它使清军在陆上战场的局面转败为胜,转守为攻。法军被击败的消息传到巴黎,茹费理内阁被迫辞职。旋挥师猛追,采用夜战抄袭战法,连克越南文渊、谅山,重伤法军第2旅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于郎甲以南。战后,奉旨督办钦、廉二州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边防。1896年赴云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会办广西军务,抱病兼程赴桂,卒于军旅。有《军牍集要》传世。以身殉国——张自忠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月15日,日军10000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抗日英雄——杨靖宇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永远的丰碑——马本斋马本斋,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 (,河北献县人,时任回民支队司令)
“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定继承母志,与日本人血战到底!”
背景: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日本人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日军对马母威逼利诱,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马母坚贞不屈,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光荣牺牲。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上面的话。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郑和,刘备,关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民族英雄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
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
【www.ruiwen.com - 故事】
  篇一:中华民族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英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  英雄。  篇二:民族英雄的故事  少年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 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 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 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  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 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工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志,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  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她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既不贪财,又不怕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当时,国军曾从群众中拉出几个人去打刘胡兰。  日,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当时恰恰又是中 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主席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 党军周旋。在此紧要的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配乐:Heros Theme、conquest of paradise、rock house jail  篇三:民族英雄故事  “英雄在我心中”活动伴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王思海)“神州大地齐欢颂,六号飞船上太空,双飞实现圆梦想,雄霸天下傲苍穹。”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六年级的张佳蕊同学吟诵起自编的这首以神六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诗歌时,十分兴奋。她说,崇文区回民小学有许多同学像她一样编写了大量赞颂英雄人物的诗歌。  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校长周秀兰说,许多同学都像张佳蕊一样十分喜欢以英雄为题材学写藏头诗,学校也有意识地进行了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最后写出几千首作品,学校将此汇编成《藏头诗蕴崇文情》,作为开展学英雄、知荣辱活动的课本教材。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有许多中小学校以“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校园剧、校园歌曲的创作活动,把英雄人物的格言和思想写进班训、校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英雄题材作品和校园读物,并通过“读、编、讲、演、赛”五个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英雄故事,颂英雄事迹,学英雄精神。  北京市有关部门曾对近万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过于迷恋文体明星、网络黑客、“武林高手”,对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淡漠,价值判断标准模糊,少数青少年出现意志脆弱、生活迷茫、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不良倾向。  针对上述情况,从今年初开始,北京市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市中小学生当中开展“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英雄、唱英雄、画英雄、爱英雄、学英雄活动,使青少年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为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熟悉英雄人物事迹,树立一批鲜活生动的英雄榜样,还倡议各区县、学校分别组织编写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以英雄为题材的读物,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英雄题材作品系列。例如,北京市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中的英雄谱为题材,组织29位专业画家,运用连环画的美术手法,为青少年精心绘制《永远的丰碑》绘画本系列丛书,作为“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教材。  首都文明办公室主任张慧光说,“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吸引了北京市130余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广大中小学生在知中悟、悟中行,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  敌后战场的斗智斗勇  本片在抗战题材的影片中,时间跨度较大,以国共合作粉碎了日军不败神话的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大捷)为起点,将太行山区根据地军民的灭蝗生产、抗战图存的事迹,以及伟大的百团大战悉数呈现。也是诸多敌后战场抗战题材影片中的佼佼者。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法西斯的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帷幕,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由刘伯承、邓总理领导的八路军第129师,以太行山麓为依托,成功夜袭阳明堡机场,并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名将阿部规秀,粉碎了叫嚣“三个月灭亡的中国”的日本法西斯的狂妄气焰。  翌年,百年不遇的特大蝗灾袭击太行山,根据地军民陷入了绝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太行山展开了一场歼灭蝗虫的人民战争,军民打蝗虫,吃蝗虫,奇迹般地度过了灾荒,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侵华日军无措地发出“八路军是一个奇怪的敌人,太行山是一片死地”的惊呼。其后,为鼓舞全民士气,搅乱侵略者增援正面战场的步调而发动的香城固闪击战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使屡屡受挫的侵华日军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步入辉煌》:东北抗联的孤军奋战“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法西斯进行游击战,1994年摄制的《步入辉煌》与电影《赵一曼》、电视剧《东北抗联》和《赵尚志》等,皆为表现该题材的影视作品。司令员杨靖宇将军率部被日军重重包围,杨将 军命令主力突围,自己只带三名战士——常怀忠、 汤福禄和朱四十六留在山上吸引敌人重兵。二十九 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使我突围部队损失残重,杨 将军感到无限悲痛。程斌回家探亲遭母斥责,程妻 愤然举枪处决了丈夫,常怀忠的恋人周凤兰上山为 将军送粮,得与常怀忠重新相见。 日军以高级官厚利诱降杨将军,遭到杨靖宇义正 言辞的痛斥后,开始进攻。常怀忠、汤福禄阵亡, 凤兰亦与敌人同归于尽。烈士的头颅被悬挂在城头, 许多百姓因向英烈叩头而惨遭屠杀。抗联主力派人去接应杨将军,却未能冲过日军的封锁线。历尽千难万险,杨将军与朱四十六终于闯出了敌封锁线,但朱却因重伤牺牲。杨将军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只能以棉花充饥。在敌特务发现其行踪后,侵略者立刻派兵将他包围。杨靖宇宁死不屈,身中13弹,倒在了东北林海的茫茫雪原上,为国捐躯。  《狼牙山五壮士》:反扫荡中的永垂不朽 抗战初期,在河北 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 英勇抗击日伪军的5 位八路军英雄,用生命 和鲜血谱写了气吞山 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 1军分区第1团第7连 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 马宝玉,副班长、共产 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 义、胡德林、胡福才。 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再现了这段英雄事迹。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底,日伪军约3500人围攻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马宝玉等5名战士殿后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抵抗,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的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继续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狼》一片可谓诸多英雄主义题材抗战影片的代表作。除本片外,同类作品还有如:表现长城抗战的少数民族英雄——回族将领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和蒙古族英烈的传记电影《嘎达梅林》等。  月 亮 花 开 映 天 山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士官努尔比亚促进民族团结纪事 努尔比亚,维吾的 月亮”的意思。 图为努尔比亚和 驻地的乡亲们在 一起聊家常,宣讲 党的政策和理论。 刘 永摄 努尔比亚·依明, 新疆军区某红军 师维吾尔族女大 学生士官,入伍5 年来,真情传播党 的创新理论,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被当地的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月亮花儿”。全家得救那一刻,努尔比亚终生难忘。  1996年冬天,南疆冰天雪地。深夜,大地猛然颤抖起来。“地震了!”还没来得及跑出门,13岁的努尔比亚和其他五位家人,一下子被埋在了断墙下。“我们正在绝望中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叫,透过缝隙,我们看到解放军来了。”全家得救的那一刻,让努尔比亚终生难忘。“我们一家的命都是党和解放军给的,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份恩情。”爸爸依明江含着泪对孩子们说。“长大我也要参军,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努尔比亚下了决心。灾后重建,每一幕都让努尔比亚感动――家园成了废墟,党和政府帮助建起了更好的新房;兄妹4人上学有困难,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送来了支持,努尔比亚和哥哥、小妹考进了大学和师范学校;乡亲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摩托车成了代步工具,自来水入户,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公共汽车……穿上心爱的军装,月亮花儿要开放。  2003年12月,已经在喀什师范学校读了两年大学的努尔比亚报名参军了。消息传开,同学们纷纷来问:“学得好好的,怎么就要去部队呢?” 努尔比亚一遍遍地说:我的命是解放军给的,我要报答救过我的人。穿上心爱的军装,成为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医院的一名卫生员,努尔比亚和全体新兵一道参观了荣誉室。  这是一支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部队。看过先烈们的事迹,努尔比亚懂了,当兵就当这样的兵!月亮花儿要开放,一刻也不愿停歇。  听不懂汉语可不行,再难也要学会它。担任努尔比亚新兵排长的李传芳说:“每天学习10个汉字,每天听汉语新闻,每周坚持写1篇汉语周记,努尔比亚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为了学习汉语,努尔比亚养成了拿书就读、见报就念的习惯。学着学着,努尔比亚有了一个新的念头:把学汉语和学习党的理论结合起来,既能长知识,又落实了部队要求。  “2004年,部队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心里特别激动,党的创新理论我自己都不明白,以后咋为党做事呢?”努尔比亚翻烂了三本《新华字典》,部队下发的《士兵理论学习读本》、《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科学发展观士兵读本》,她边抄边读,完完整整写了两个来回。  在学习和工作中,这位维吾尔族女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天,我激动得很,我真正成了党的人,一辈子跟党走,一辈子为党干好工作。”她当上了班长,所带的卫生班荣立集体三等功。部队要组织学理论宣讲小组,医院协理员王潇向师领导推荐了努尔比亚:“她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痴迷。”  努尔比亚好学的故事不胫而走。政委何宏军得知后,当即来到卫生班,要亲眼看一看。当努尔比亚搬出手抄3遍的17大报告记录本,还有5万多字的汉语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本时,何政委十分高兴:“这个维吾尔族姑娘了不起!”  就这样,努尔比亚成了为民族连队官兵辅导党的最新理论的宣讲员。2007年10月至今,努尔比亚为部队宣讲40余场次。她用成长的经历诉说党的恩情,用家园的变迁赞颂党的政策。听过她宣讲的民族连的战士说:“她这样讲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愿意听也容易理解。”  惟有民族大团结,花儿才会常开不败  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是努尔比亚的一个强烈愿望。很快,机会来了。  2007年10月,部队与驻地小地窝堡村建立了共建关系。这个村63户群众中有62户维吾尔族、一户回族。努尔比亚在巡诊时,得知乡亲们急于了解17大的新精神、新政策,心里一动:何不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他们共享。
本文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旋英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