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玩英雄联盟谢谢神秘礼物地下哪个好一点呢谢谢了

<p class="lanlink">本文话题:朱炳寅博客
? 朱总您好!《抗规》第13.3.4条第&2&款规定砌体填充墙实心块体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而《高砼规》6.1.5条第&1&款规定:当采用砖及混凝土砌块时,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采用轻质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针对以上规定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1.《高砼规》中提到的“砖”是指“实心砖”吗?2.《高砼规》中提到的“轻质砌块”包括大孔空心砖(每立米容重11~12KN)吗?3.觉得两本规范表述的意思正相反。博主回复: 22:24:26可按抗规设计。? 朱老师, 一层全地下地车库柱距,基础底板采用700厚筏板,地下室顶采用500*1100的主梁,350*800井字梁,板采用250厚的现浇板。车库外围墙的计算模型是上端铰支、下端固结,还是按两端固结算(本车库上面的刚度并不比底下的刚度小很多)?博主回复: 18:48:43应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可上简支下固定。? 朱总解释:高规3.5.2第二条对结构底部嵌固层,本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指的是嵌固层与其上一层的比值(若地下室顶面嵌固,则就是一层与二层的比值)。按照上面解释如果一层与二层的刚度比是1.5,那么按照抗规6.1.14,地下一层与二层的刚度比就不宜小于3了。在8度区,由于剪力墙布置较多,这样的刚度比难以满足。还望朱总给以解疑,谢谢。博主回复: 12:27:05刚度比的计算方法不同,哪能这样简单比较呢? 朱老师,您好!请教: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8度,无地下室,12层,如果一层地面无楼板而做刚性地面,刚性地面可以作为剪力墙的侧向支点吗?博主回复: 16:18:09分不同情况,包络设计。可参考我的问答书对柱子的处理办法。? 朱总您好!有个问题问下您,抗规6.4.5条中的第1条说,“对于抗震墙结构,底层墙肢地截面的轴压比不大于表6.4.5-1规定的轴压比,可设置结构边缘构件”,这里说的底层指的是底部加强区还是结构最底那一层啊???博主回复: 17:34:25紧邻结构嵌固端的上一楼层,一般为地上一层。? 朱总好,我补充一下,不知道说明白了没有:就是一面凌空的,三面覆土的地下室,凌空的面做商业,没设什么墙,其余三面都设置了挡土墙,计算的时候,剪重比不满足要求,不知道应该怎么调整?或处理?博主回复: 09:32:35取不同嵌固部位,包络设计。可查阅我的抗震书? 总,你好最近做一个100米以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对高规3.11条抗震性能化设计有点疑问,是不是现在所有的高层都要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还是说那种超限的高层建筑需要抗震性能化设计?普通的高层建筑要不要执行这一天的规定?博主回复: 09:01:30超限高层建筑,复杂高层建筑及结构设计中需要时,可采用性能化设计 ? 朱总,您好碰到个剪重比的问题,请教一下,如果有一栋34层的纯剪力墙高层住宅,第一周期为Y向2.5秒,在6度区Ⅳ类场地下Y向计算得到的底部剪重比为1.09%,其余条件都相同Ⅲ类场地下Y向剪重比0.8%,Ⅱ类场地下为0.71%,Ⅰ0类场地为0.62%。 疑问来了,按照新抗规,剪重比略小于规范,则可每层乘以调整系数来处理,否则就要重新调整结构布置,增加刚度。难道Ⅳ类场地下可行的结构方案到了Ⅰ0类场地就不可行了,感觉这里面有悖论。望朱总能给答答疑,感谢!!博主回复: 20:07:08说明最小地震力划分过粗,没有考虑场地的影响。你的这个比较正好验证场地对地震作用的影响。? 2011年砌体二级上午第34题答案中的公式《砌规》10.4.3-2公式不是说勘误改成了h。(h零)了吗,怎么朱总还用h ?2011年砌体二级上午第32题答案中的公式《砌规》3.2.1-1公式勘误中说Mbxx水泥砂浆,按ra=1.0.你怎么还调整?博主回复: 17:58:18以个人名义出具的“处理意见”可以作为设计参考,但不能作为考试依据。事实上新的《砌体规范》也没有完全采纳“处理意见”。? 朱老师请教你个问题:新砼规11.6.2,一级框架结构应按11.6.2-1式计算,但规范公式后面有一条节点剪力增大系数,“对于框架结构,一级取1.5,”,这显然是针对11.6.2-2式来说的。那么,框架结构一级抗震等级,要用11.6.2-1和11.6.2-2两个公式来算,取较大值。对吗?博主回复: 09:46:16当然? 高规4.3.2条字面意思是指7度0.15g和8度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才考虑竖向地震,8度非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其中包括8度小于8m的转换构件)不需考虑竖向地震,请问这样理解对吗朱老师?谢谢您!博主回复: 09:34:32规范没说不需要。? 接上面一位朋友的问题继续请教朱老师:《抗规》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时,明确指出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以不采用增大系数法调整,只需按实配钢筋计算调整,《混规》中也把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单独列出来。上面一位朋友问及框架梁柱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按照《混规》11.6.2条,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并未要求用11.6.2-1和11.6.2-2两个公式来算取较大值。从理论和实际设计角度考虑,取较大值显然更为合理。但是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试的时候是否能参照《抗规》的精神,只按11.6.2-1实配钢筋计算呢?我想大家更关心这个问题,请朱老师明示,谢谢!博主回复: 16:21:00? 看看高规和混规的规定关于一级框架节点核芯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的计算问题,对于混凝土规范与抗震规范在此处表达有点区别,抗规上写到:一级框架结构可不按上式确定,但混凝土规范没有明确。跟据老师前面的答复,混凝土规范对于一级框架节点应按两式取大值。抗规是否不是这样考虑,仅按D.1-1.2确定。朱老师,我这样的理解对吗博主回复: 16:19:45我看两本规范没有太大的不同。? 朱总您好,现做一框架-核心筒高层公寓,地上3层为商业,层高为4.6米,三层以上29层为公寓,层高为3米。由于层高的关系,3层与四层的抗剪承载力之比不满足高规3.5.3条要求。请问下出了调整相应上下层的柱,剪力墙截面外,是否也可以把三层设置为薄弱层,使其地震内力提高1.25倍,相应通过箍筋配置增大来提高3层的受剪承载力,从而满足高规的要求。妥否,请朱总给把把关。博主回复: 16:13:16采取单一措施,妥否很难说。? 朱总,你好。有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请教下。高规表5.6.4,最下面一栏中,重力荷载、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及风荷载组合,对于60米以下的8度大跨度结构和水平长悬臂结构,风荷载组合要考虑进去么?博主回复: 12:11:50执行规范规定? 朱总您好,想请教两个问题1.在您的《问答与分析》一书中2.4.11中,指出竖向不规则,只有薄弱层才乘以1.15的调整系数,新抗规3.4.4现为刚度较小层,是否意味,按新规范软弱层,和竖向不连续部位也应该乘1.15调整系数。另此处1.15与抗规5.2.5中的1.15系数是否为同一系数,即薄弱层最小剪力是否有两个1.15连乘。2.在偏压剪构件计算中,混凝土规范公式中,抗力项有竖向力N,此处N是否应该考虑荷载有利作用,对恒载分项系数取1,对活载去0。打扰朱总了,谢谢博主回复: 15:24:511.是两个概念,地震剪力和最小地震剪力,都要放大。2.与抗剪相应的轴力。? 朱总好,这本书我看完了,有几个问题请朱总郑重澄清一下,对参加注册考试有指导作用:1.计算箍筋体积配箍率时,对箍筋肢长的计算规范混凝土规范6.6.3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导致了百花争鸣啊,施兰青和兰定筠的书的算法和本书中算法不一样,他们的计算是肢长等于截面边长减去2倍箍筋保护层厚度,而朱总给的答案好像是肢长等于截面边长-(2倍箍筋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究竟哪一种算法正确??2.混凝土规范2.1.11条中的跨高比的跨度怎么取值,怎么规范组没给解释啊,个人建议你们命题组每年出考试大纲的时候澄清一下考试中规范中没给出参数的取值方法或者建议规范完善一下。3.还有朱总书中上面写的答题方法是不是得到了阅卷老师的认可?比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单写成混规,概念题作答分两种方法,1.直接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只需要对正确选项说明理由,错误选项可以不管吗?2. 排除三个错误答案的方法:只需要对错误的三项说明理由,剩下的那个证明选项可以不管吗?博主回复: 12:13:53书上每条都说得很清楚,没有什么可澄清的。? 朱总好,您好,请教一个问题:柱下两桩承台,需不需要考虑桩对承台的冲切,如果需要该如何考虑?博主回复: 10:13:46两桩承台属于梁式承台,你对梁怎么设计的对承台就怎么设计。? 请教朱总一个问题 我做的一个剪力墙的项目 刚度比按剪切刚度来算超了 过不到 但是按照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比却可以算的过(非地下室嵌固层) 现在PKPM的结果是两个数据都出 判断那层为薄弱层 请问一下 这个不进行调整可以吗 谢谢博主回复: 18:14:03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刚度比计算方法,可查阅我的新抗规书。? 朱总请教,剪力墙的端柱轴压比根据高规表7.1.6,是按墙肢查吧。我单位都按照框架柱控制,因为设计时大家都按框架柱输入,(因为SATWE里头,如果按框架柱输是轴压比按照框柱控制,而贴着柱边墙又默认为一字墙无端柱进行控制轴压比;感觉柱轴压比提高了墙又降低了),请问如何控制合理?有个“墙肢”概念不清楚,墙肢是否仅仅指肢,不含端柱?博主回复: 13:30:47端柱不是柱,是墙的一部分。更多问题可查阅我的抗震书或问答书。? 朱组长,请教一个问题,我最近设计武汉一栋超高层写字楼,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但是甲方要求型钢柱不通到屋面,只在1/2高度内设置型钢柱,上面用普通混凝土柱,不知道这样可行不,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如何解决,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说到这个问题,在你的&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中也只有说到设置过渡层的构造,但是对于能不能这样做没有说透,请组长指正。谢谢组长,望组长尽快能够解答博主回复: 19:39:14型钢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型钢不上去,体系还成立吗? ? 朱总你好,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在风荷载修正时,风振系数与自振周期T1有关系,自振周期T1采用经验公式,而在抗震计算中T1采用计算公式,因此想问在考试中如何采用,求教!博主回复: 19:42:41算风用风的公式,算抗震用抗震公式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 在学习新高规的过程中,新高规10.2.4条的转换结构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要乘以增大系数,请问这是在乘以3.5.8条1.25的基础上吗?即在乘以增大系数之前,要先乘以1.25吗?不知表达清楚没有,恳请朱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解惑,谢谢博主回复: 19:50:53在第3.5.8条调整后的再调整。? 朱总您好,关注已久,一直没留言,谢谢您一直以来的认真,热心和善良。呵呵。想请教您个问题:)地基基础规范中P199页基础回弹模量的计算。1)已知基底附加压力108,为什么表格5.3-6中自重应力+附加应力=0? 2)查5.3-5表格回弹模量时,用的是(自重应力+附加应力)/2? 此处施老的书2011年指南914页,用的是(自重应力-附加应力)/2的值去查Ec的,为什么?谢谢您:)博主回复: 15:00:02规范表5.3.6中,“自重应力+附加应力”一栏数据有问题,不过不影响回弹计算。这列应该列出自重应力数值,便于按表5.3.5确定回弹模量。? 朱总:您好请教您规范不一致的问题,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新混规6.2.7用的B1和新高规7.2.8-13用的是Bc这个两个系数值有矛盾(取值也不同)!老高规同新混规一样,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是新高规排版错误,未勘误,还是新高规作出的调整!希望您能百忙之中回答一下,谢谢!博主回复: 18:08:50这个问题,我一直未与高规编制组联系上。建议按混凝土规范,也就是老高规的公式。? 新混规8.5.3对结构中次要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构造所需截面高度远大于承载所需的要求时,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可按8.5.3-1及8.5.3-2计算。这个次要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怎么理解,框架结构中的次梁算吗?博主回复: 09:24:14可理解为次梁、次要的受弯构件? 朱总你好请教你几个问题关于抗规6.2.2,当反弯点不在层高范围内,柱端截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可以乘以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高规缺没有这一条,是不是高层建筑的时候短柱不用执行此规定?抗规6.2.3条框架结构的底层看条文说明说是指嵌固端所在层,而混规指出底层是基础顶面以上的首层或有地下室时的首层,这两种说法是不是一个意思?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增大2mm,看高规相关条文却是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增大2mm,两者不一致,而且算配筋率差别挺大,是高规写的不对吧?应该是指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吧。博主回复: 18:16:311.无论反弯点在不在层高内,都要执行。2. 两者是一回事。3.一样,注意地震作用的往复性。? 请教朱总下,按新的砼规范,当梁纵筋采用并筋的时候,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应采用等效直径计算,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是否取1.1,如果这样的话,当柱截面不够大,砼强度不够高的时候,梁纵筋不是更不容易满足0.4LaE的锚固要求?博主回复: 20:09:12是呀。? 朱总您好!11年考了45分,感觉自己还是对规范理解的不够,现在有个问题请教你一下,就是混规11.7.8关于连梁梁端剪力调整系数取值在当连梁配有对角斜筋时取为1.0,而高规在同样的地方确没有相应条款这是为何?博主回复: 09:43:29考试时一定会明确采用的规范,无需担心? 朱总 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计算中要不要考虑楼梯的参与!博主回复: 20:38:23可不考虑? 朱总,你好!请问剪力墙开结构洞必须是落地的吗?无地下室的小高层首层的剪力墙开结构洞的下边可否不设拉梁博主回复: 09:08:11小洞口时,当然可以。? 朱总,又来麻烦您了:)对高规4.2.2条,5.6.1条有点纠结。4.2.2条说风荷载敏感建筑,按照基本风压*1.1,(基本风压指50年),5.6.1条条文说明:100年设计年限按照100年重现期风压计算;当对风荷载敏感时,尚应符合4.2.2条。但4.2.2条是对50年基本风压*1.1,所以我的疑问是:1)如果一个高层大于60米,且是100年设计年限,这个风压是直接取100年重现期值*1.1?还是(100年重现期值)与(50年重现期值*1.1)两者比较取大值?朱总,谢谢您!博主回复: 20:04:31分清:设计使用年限50年,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情况;对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工程,要进行专门研究。? 朱总,高规6.4.7式的框架柱的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在砼规中有具体的公式,请问高规7.2.15剪力墙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怎么没有具体明确的计算公式啊!规范的条文说明、相关的结构设计术语中也没有明确可行的剪力墙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朱总能否明示一下啊!博主回复: 06:33:29基本主要规范都没有公式,只能借用混凝土规范间接钢筋的计算方法,更多问题可见我的抗规书。关于结构底部嵌固层及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刚度比问题,不少网友没闹明白1)《高规》第3.5.2条第2款中“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2)《高规》第5.3.7条规定“地下一层与首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这两条规定不矛盾,1)指的是,首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2)指的是地下一层与上部结构首层的比值。《高规》第3.5.2条第2款的规定,较适合于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为绝对嵌固(不带地下室,将地下室顶板标高确定为嵌固端,嵌固端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转角均为零)的计算模型。 关于2)条中比值2的限值合理性问题,可查阅《筏基规范》及我的新抗规书。?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3.3.5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 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4 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我这手里有五个楼(都是32层的)是在一个小区,同时间出的图纸,有800和1000两种直径的桩,甲方只想给6个桩做静载试验(800三个,1000的三个)要是一个楼算一个工程单位,按规范抽取15个桩(每个楼抽取三个)做静载试验 想问一下老师这个单位工程是理解为单栋建筑,还是一个小区的同批次房屋呢?博主回复: 20:49:25试桩主要考察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施工质量对桩的影响,同一工程,可能有多栋楼,只要能涵盖上述三个条件,就可以只做6根? 朱总您好,有个问题请教:现新平法图集11G101-1第73页,剪力墙上起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构件做法。该作法一般用于何处?只要该边缘构件处地下室墙无洞口,且也不在端部、翼墙处,边缘构件纵筋只锚入地下室顶板墙内就可以吗?博主回复: 12:12:34用于下部为完整剪力墙,向上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地方,地下一层为上部约束边缘构件的延伸,该做法不适用。? 请教朱总下,规范中指的抗侧刚度是包括剪切刚度和抗弯刚度吗?还是单独指抗弯刚度?还有新高规5.3.7条的条文说明说的地下室和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按高规附录E0.1条执行,高规附录E0.1是剪切刚度比(旧高规好像没明确地下室和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是按剪切刚度比控制?以前好像都是按抗弯刚度比??)。还有高规5.3.7条的条文说明明确进行剪切刚度比时,地下室相关部位不超过3跨地下室范围,如果是按剪切刚度比控制的话,当一层计算高度不够高时,地下室又没有相关人防墙或地下室外墙帮忙的话很难满足地下室的剪切刚度是一层的2倍?是否按新规范大多数情况地下室顶板都不能做为嵌固端?博主回复: 18:19:42不同的要求对应不同的刚度概念,高规5.3.7条对应的是等效剪切刚度比,但要求不小于2似要求过高,可按不小于1.5控制,同时按高规第3.5.2条计算的刚度比不小于2。更多问题可查阅我的新抗规书。? 《高规》第3.5.2条第2款中“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以前听PKPM新版宣讲,新高规编写组人解释,这条规定针对的是底部嵌固楼层,当结构的计算嵌固端位于结构模型的底层时,软件相应执行1.5的限值,如果计算嵌固端位于底层以上时,将不执行此条规定。这跟朱总解释的不一样啊!到底怎样执行啊!博主回复: 09:07:22有什么不一样呀? 朱总好!高规》第3.5.2条第2款您指的是,首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宣讲时解释当结构的计算嵌固端位于结构模型的底层时,软件相应执行1.5的限值。若计算嵌固端位于底层以上的地下室顶板时不需执行此条。请您指教。博主回复: 12:25:10解释没有说清楚,应该是:高规3.5.2条第2款适合于嵌固端为绝对嵌固(就是不带地下室,直接取在地下室顶板嵌固)的计算模型(嵌固端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转角均为零)。? 请教朱总,抗规6.1.1与7.1.2注1关于房屋高度确定方法不尽相同,想请教朱总,混凝土高层半地下室情况,怎么确定房屋高度,是按照7.1.2的方法确定吗?还有种情况,房屋2侧室外地面标高不一致的情况,怎么确定房屋高度,取平均吗,不胜感谢!博主回复: 09:31:49混凝土房屋执行第6.1.1条? 请教朱总:现在有一地下室,地下共二层,上有10个塔楼,以地下室顶板为嵌固层,地下室全埋于地下,本地区设防烈度为8度,0.2g.进行地下室计算时,由于地下室全埋于地下,是否可不考虑地震力,即按不计算地震力进行计算?一些老同志均是此观点.我认为埋于地下时,地震力是会大幅减少,特别是地下室越深,越往下,地震力越小.但是地下室顶板的地震力还是不小的,不考虑地震力是否合理,朱总能不能谈你的观点?在你的书上也未找到相关说明,先谢了.博主回复: 09:27:55地下室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朱总您好!18层剪力墙结构,带一层地下室,为了满足嵌固端在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和首层的剪切刚度比大于2 ,首层的墙落到地下室后,或加长,或两片连成一片,做管桩承台基础时,是用地下室的加长的墙体还是用首层的墙体做基础?感谢朱总!博主回复: 08:59:14考虑地下一层墙体的影响? 朱总,想请教一下:多层钢筋砼结构(不超过24米)是否得执行结构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不应超过0.9的规定?急盼答复。博主回复: 09:31:24宜执行,但不强制。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 请教朱总一个我困惑很久的问题 “基础梁在0.000导致地面下柱子形成短柱如何处理”1。不处理,因为所有都是短柱,就不用考虑各个击破。2。仅仅加密 3.加大截面,下柱刚度是上柱刚度的10倍。 请朱总不吝赐教博主回复: 16:25:58在嵌固端以下的柱,可不考虑短柱问题。? 请问朱总,公式7.4.5-1:Mmax=M0v怎么解释?博主回复: 11:20:50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取与挑梁倾覆力矩相同的数值。? 朱总修改后的说法是正确,当时做题的时候也在犹豫要不用恒载算一下,结果还是按规范只算活载了,规范也没有明确顶层的算法,大家都被误导了,所以如果不是顶层,是中间层的挑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博主回复: 12:33:15无论哪层挑梁,求挑梁弯矩最大值,想想强度设计只按活载控制的效应计算,明显不合理呀。? 地上N层房子,如何设计刚好使2层楼板是以上楼层的嵌固端?(暂考虑是否影响使用功能问题)。换句话说,达到嵌固条件,结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是否要分地上、地下室情况?博主回复: 11:50:35只有地下室才有可能成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2层不可能成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地上结构只能是刚度变化(或突变)区域。建议可查阅我的新抗规书,把握概念。? 新浪网友 14:35:46 [举报]&博主回复: 12:36:22求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需要解释。&但事实上《砌体规范》和《荷载》在这一点上确实存在不统一确实存在,《砌体》Mmax=Mov,而且Mov的求法确实采用的活在控制如何理解?考友们不求非要这道题的对与错,只求明白为什么?给个解释的理由,朱总的这句‘不需要解释’未免有些过于含糊;判卷既然已经结束,什么分都已成定局,为何不能具体的给点解释呢?博主回复: 15:02:00好好看看规范吧,《砌体》Mmax=Mov,规范什么时候说过Mov只按活荷载控制计算的呀,更何况是否按活荷载控制的效应计算,应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这是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基本要求。? 请问朱总:有地下室桩基埋深,是地面算至桩顶还是地面算至地下室底板底?博主回复: 20:22:12可算至地下室底板底。?朱总您好,JGJ3-2010新高规第7.2.16条,表7.2.16中,其他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只写拉筋,这是否就是表达其他部位构造边缘构件配箍筋可为最外是箍筋套,里面全为单肢箍呢,但表下的小注中“其他部位的转角处宜采用箍筋”,是否又要求除暗柱外,转角柱和翼缘柱宜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这些还不算什么,令我最不明白的条文说明,“构造边缘构件可配置箍筋与拉筋相结合的横向钢筋”,真是不知采用哪个好,请指教博主回复: 15:53:49“其他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外圈尽量采用箍筋(但也可以采用拉筋组合箍)),里面可采用拉筋,转角处宜采用箍筋(还是指外圈箍筋)。? 朱老师:您好!刚买到您的新书,关于抗震规范 6.2.3条 “强柱根”具体位置的判断,您给出了办法,解开了我的疑惑。但是据说PKPM在采用系数时是根据所填嵌固端层数来加强的,即只加强了嵌固端上面的那层。不知有什么办法在建模计算时,使强柱根体现在 “由地下室顶板往下延伸至嵌固端”的加强。博主回复: 20:39:05分步计算,包络设计。? 朱总,感谢上次的回复!还有两个问题请朱总指导一下:1:高规中为何指出剪力墙应先在底部出现塑性铰2:一般来说,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性能目标是否应该高于非加强区?按照您上次的回复,第一个问题是否属于强度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是否是延性问题?博主回复: 15:03:07设定剪力墙先出现塑性铰的区域,就可以予以重点加强抗震构造。? 朱总:请教几个问题,1,新高规10.6.3,上部塔楼结构的综合质心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综合质心是否就是各个塔楼的加权质心,而不是单塔的质心? 2,一30层剪力墙结构,在客厅位置外边柱子不能拉梁与内筒连接,并硬挑2.4米的阳台挑梁。此做法是否可行?采取加厚楼板,并设置暗梁可否解决问题?还需要注意采取哪些措施?谢谢博主回复: 19:47:221、各个塔楼的合质心。2、悬挑过大肯定不合理,一定要做,应采取严格的结构措施。? 朱总:1、剪力墙和剪力墙通过强连梁相连可视为一字墙,对洞口两侧的墙肢长度有无要求?2、柱子侧面与剪力墙相连位置为洞口,可否视为一整片墙肢?3、框架核心筒内柱与核心筒间距3米多,可否将此梁设置成为连梁设计,因为算下来很大的截面,跟协调墙柱变形差也有很大关系。谢谢博主回复: 17:33:431. 为墙肢长度相差不大的一般剪力墙。2. 不可以。3. 框架柱与内筒间距过小,结构布置不合理。必须采用时,按连梁和框架梁对结构进行包络设计。? 朱老师,你好,有个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问题想咨询你一下,以我们实际在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的一般剪力墙结构,是否底部加强区以上的箍筋按8@200布置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按7.2.15公式计算体积配箍率,特征值取0.10计算?这样无论上部混凝土等级是C25还是C40,都按8@200配置箍筋就可以了是吧?因为0.10这个值规范只对特殊要求的剪力墙进行构造要求,对于一般的剪力墙就不需要了吧?博主回复: 09:27:37二级抗震等级的一般剪力墙结构,除“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可8@200配置箍筋。? 对于侧向刚度比,高规3.5.2-2款,对结构底部嵌固层,不宜小于1.5,而5.3.7条为2,这两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好像是说同一个部位吧?博主回复: 09:25:19位置不同,3.5.2-2款指嵌固端上部的楼层(一般为首层)与再上一层(一般为二层)的比值,而5.3.7条指嵌固端以下的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首层的比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 如果是桩筏基础,二层地下室,底层柱是指地下室顶板以上的首层柱还是负2层柱?另外,框架柱底部嵌固部位是指筏基顶面还是指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谢谢!博主回复: 20:24:32底层指紧邻嵌固部位的以上楼层? 朱总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一栋33层的剪力墙住宅,不设地下室,桩基础,承台顶标高负5.4m。结构嵌固端的选取,我们认为选在基础顶,设计院认为选在一层地面,按有地下室且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为了满足2倍刚度的要求还在地下加了一些墙,一层地面板厚取180mm.请问他们这样做是否合理,谢谢。博主回复: 18:47:25不合理,应分首层地面和承台顶两种不同嵌固情况,包络设计,否则偏于不安全。? 请教朱总,对于两层框架结构库房,仅四角一跨范围内有夹层,夹层的楼层质量只占主要楼层质量的很少部分,在建立结构模型时,我按分层建立模型,夹层与上一层的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都很难满足,局部夹层如果按层间梁建立容易满足。 给点建议吧博主回复: 20:31:49你考虑过没有,用夹层和大楼层去比,当然不容易满足。刚度比计算大楼层,承载力进行包络设计,加强柱子的抗震措施。? 朱总,请教一个问题,一个7度区的小学的教学楼高度15m,地震加速度0.10g,框架结构乙类建筑,按抗震规范,计算时应按7度抗震等级二级(即提高一度加强其抗震措施),而不须加大其地震作用地震加速度依旧按0.10g。但根据你的新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GB的附录A中国地震局文件中提到学校的教学用房等建筑须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15g。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说我计算的时候,在软件总信息里面也要将地震加速度0.10g改成0.15g,然后再按7度抗震等级二级来计算呢??但是有点疑问,抗震规范条文说明里面不是说乙类建筑不需要加大其地震作用吗??那地震加速度增大的时候不就是地震作用加大了吗??我有点疑问了。博主回复: 15:20:19地震局的规定和抗震规范的规定不一样。? 朱老师,您好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时,如果场地的地下水位是变化的,那么是否可以稳定水位以下按浮重度修正,稳定水位以上部分按土重度修正。而不是按抗浮水位修正,从而避免短时间的地下水位部分也要按浮重度修正的不利情况。但不知是否正确?博主回复: 19:32:38可以按稳定水位计算。? 朱总,现在遇到个比较麻烦的地下车库,是大型小区的,地下有28层的高层 六栋 下面是两层地下车库.两层共10米,覆土0.5米。水位-3.0米。车库柱网9米,是否可用独基加防水底板基础?与高层的沉降如何考虑?车库一、二层顶板与高层衔接处的梁板怎么处理?问了很多人 终无明确答案啊,期盼解答,万分感谢.博主回复: 19:34:47多层地下室,地下水位较高,不宜采用独立柱基加防水板。? 请问朱总:《高规》与《抗规》,《砼规》关于砼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的内容相互矛盾,设计时该参照哪个标准? 新出的国家标准图集关于砼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也与《高规》矛盾博主回复: 23:12:17正如你所说,相关规范的构造边缘构件尺寸不一样,可尽量按高规设计,对多层建筑如果想节约一点,也可按抗规设计。? 教朱总2010年抗规一个问题(《新抗规应用与分析》没说明该点):6.5.1条规定:框架-剪力墙端柱要满足6.3节对框架柱的要求;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除全高加密箍筋外,配筋特征值是否按表6.4.5-3与表6.3.9对比取大值?当柱轴压比较小时(地震组合下)时,框架柱的配箍特征值可能小于约束边缘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特征值0.2。工程设计上偏安全考虑,是否两者对比取大值进行设计?博主回复: 23:22:41端柱不是柱,是墙的一部分,应该满足墙与柱的双重要求。更多问题请查阅我的问答书。? 朱总您好,看了您编写的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一书,受益匪浅,有很多东西都是规范的精神,但没有明确的条文给出,在您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可是在我们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麻烦,比如说多层框架或者框剪结构嵌固端位置的确定,在您的书中第3.2.11条157页。。。此处应把强柱根上提至基础拉梁顶面,即按有地下室进行计算处理。也就是说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当有全地下室时,只要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嵌固端就应该在地下室顶板,相应的板厚和配筋都应该满足规范的要求,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因为在实际设计当中,多层带全地下室的框架结构要是把嵌固端放在地下室顶面的话,相应的造价就增加了,一般开发商都不会同意的,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开发商都会要求我们降低板厚,也就是说嵌固端放到基础顶面去,我认为这是不安全的,因为地下室顶板对结构的嵌固是实际存在的。而规范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条文,只说了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面的时候应满足的要求。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很不好把握,希望朱总您给予解答,谢谢!博主回复: 20:57:22我说话比较直,说的不顺耳你不要介意。认为“把嵌固端放在地下室顶面,相应的造价就增加”的说法是结构概念缺乏的表现,尚没有真正理解嵌固端的意义。地下室顶面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是最经济、最合理的做法。如果得出相反的结论,则要好好查查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是否正确,所作出的设计一定是有问题的。相关问题请查阅我的问答书及新抗规书。? 谢谢朱总的解答,我还没买到你刚出的新书,等有时间了我会去买来认真学习的。我就是想请问一下朱总,对于多层带全地下室的框架结构,如果地下室顶板能作为嵌固端而没把它作为嵌固端,而是把嵌固端放到基础顶面,地下室顶板按普通楼板考虑,这样做是不是有安全隐患?谢谢!因为我最近在做一个剧场,甲方不同意我把嵌固端放到地下室顶板。博主回复: 21:10:09人为将嵌固端下移时,仍应考虑地下室顶板的实际嵌固作用,否则,是不安全的。也可查阅我的问答书。?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第6.1.15条,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当两道梯梁之间的梯板全部为踏步段时(如您书中的示意图),梯板对主体结构起斜撑的作用,其抗震设计要求已比较清楚了。我想问的是:框架结构中,当两道梯梁之间的梯板由踏步段和平台段组成,应该如何考虑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即梯板按斜撑设计(抗震构件)还是按折板(非抗震构件)设计?谢谢!博主回复: 10:49:53情况是相似的,只不过是斜撑的形状不同而已。? 还有个老问题,是4月份问过您的。究竟如何来确定是抗规或高规所指的“剪力墙结构”。我后来又遇到数个所谓的剪力墙结构房屋,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墙肢加上框架梁的形式,从规范条文上应该如何来判定。望先生教我。博主回复: 15:16:05由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倾覆力矩的结构就是剪力墙结构。? 朱总你好 我现在遇到一个六度抗震区单层监舍层高5.2米这个采用砌体结构可吗?这个有可依据的规范吗?没有规范的话层高如何控制?抗规7.1.1条注3 单层的层高应按多少控制?谢谢博主回复: 18:45:55层高太高,必须采用时,应采取加密设置圈梁构造柱等加强措施,并应进行专门研究。? 新高规增加的3.5.6条楼层质量较下层质量不宜大于1.5倍。不满足时如何调整。我一项目,高位转换,部分次梁转换导致主梁截面等较大,从而导致转换层质量较下层比值为2.35.这也是竖向不规则的一种体现。因是新增条款,且是”不宜“,所以没太重视,现审图提出,不知如何解决。诚请朱总指导!博主回复: 16:51:29楼层质量分布不规则,能调整就调整(改变房间用途等),不能调整,则作为不规则项处理。? 朱老师,在框剪结构中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的多少来确定柱和墙的抗震等级,抗震规范的注释中:“底层指的是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高规对底层的部位好像并未明确,我对“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说法有些疑惑,如果地下室层数为二层,计算嵌固端选在基础顶,由于地下室剪力墙加厚,可能满足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50%,但是地上一或二层墙体变薄,可能地震倾覆力矩就大于50%,此时按框剪结构确定柱墙的抗震等级我认为欠妥。可不可把底层的范围划定为剪力墙的加强部位更合理呢?另外框剪结构的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在结构的顶部几层往往较大,可能超过50%,如果超过过多比如达到80%,此时框架部分是否有必要考虑加强,比如提高抗震等级,规范对此并未明确,是否应该考虑?博主回复: 17:20:07嵌固端并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规范有具体规定。倾覆力矩可只考虑底层。 ? 朱总!你好!向你请教新抗震规范的三个问题1、当剪力不满足最小要求时应调整,条文说明指出,按照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不同控制段有不同的方法。请问何为加速度控制段、位移控制段、速度控制段?2、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应控制上下层刚度比。新规范明确上部砌体结构刚度应计入构造柱影响。构造柱影响应该怎么计?3、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底部倾覆力矩应按有效侧向刚度比分配。由于有效侧向刚度对框架柱不折减,对抗震墙折减,计算后框架柱承担的力矩应该比老规范更多了,为什么条文说明上反而说略少了。博主回复: 12:34:561.对应于反应谱曲线:平直段为加速度控制段,曲线下降段为速度控制段,直线下降段为位移控制段。2. 将构造柱按弹性模量等效为砌体墙计算。3. 请仔细看规范,规范说的是“倾覆力矩近似按侧向刚度的比例分配”的做法,导致框架的倾覆力矩偏小。? 《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及问答》中P204~P205指出,多塔的偏置是指其中单个塔的质心分别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不大于相应边长的20%。 高规.3为上部塔楼综合质心与底盘质心;该怎么理解?博主回复: 17:20:02现在有明确规定,可只考虑多塔合质心? 朱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中对高规第10.6.1条的理解与徐培福 黄小坤老师所著《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中对高规第10.6.1条“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理解不同,您的理解是多塔结够按单塔与底盘质心的距离,而徐培福老师的理解是塔楼结构的综合质心,如果按单塔,岂不是太严格?基本上所有多塔结构可能都属于超限结构博主回复: 12:45:52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按新规范要求,按塔楼合质心考虑。? 请问朱总:PKPM中次梁可以悬挑否?次梁可以调幅吗?博主回复: 20:04:59次梁为什么不能悬挑、为什么不能调幅呢,这个问题不该有疑问。? 总您好,请教一个问题: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是C35,而嵌在外墙中的柱的强度是C40,这个施工怎么处理?谢谢!博主回复: 18:49:02施工困难。如果一定要这样做,做法请查阅我的问答书。墙、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一致。? 你好,朱总,我想请问一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第5.1.1条第2款的问题,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那如果当地震最大地震作用角度为83度时,也需要考虑吗?(不好意思我的密码登录不到,只能用匿名了)博主回复: 18:33:25规范规定的是原则,设计时不能太教条,考虑细致对设计没有坏处呀。 ? 谢谢朱总及时的回答! 七度区多层的房子,我们的项目现在采用的是异性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可是由于建筑的原因,剪力墙大多都是短肢的,只有电梯筒是长的。图也出去了,我们老总还是不放心,希望我们多查查资料,看看这种结构形式行不行。我们老总还想知道短肢墙能不能和异性柱归在一起,如果归在一起的话,他们所承担的倾覆力矩有80%多,心里真没底,这种结构行不行。还希望朱总不吝解答。多谢了博主回复: 18:31:35虽然体系比较独特,但多层结构应该可以。异形柱结构不也可以吗。关键看如何设计,建议不好把握时可进行包络设计。? 请问朱总,很多时候基础埋深较浅,PKPM模型里面第一层的层高就比较小,算出来柱子或者剪力墙的配筋就特别大。按道理考虑土的约束作用,地面以下的变形应该很小,为什么内力这么大呢?而且很多人设计的时候都不管这一层的配筋。请问这种做法对不对?博主回复: 16:39:31首层计算高度包括基础埋深及首层房屋高度,一般是计算高度较大。和你的说法想反,好好查查? 朱老师你好,布桩的时候一般是用Nmax呢还是D+L?我有几个老同事,看法都不一样的。。。。想请教一下您 !博主回复: 16:45:14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具有多层地下室时,可按D+L确定。? 请教朱总:还是问关于基础的埋置深度计算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6度区,7层+1层局部坡顶(面积大于50%)的砖混房子,室内外高差300mm,地基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160Pka,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2m,钢筋混凝土条基(地勘建议浅埋条基,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1.2~6m,第一次做了基底埋深-1.2n的筏板基础,甲方说造价高,要求依据地勘建议改为条基,就修改为条基),周六验槽,现场实际情况:场地地势低洼,规划定的建筑物0.000高出天然地面1.3m,,施工方也是按图纸标高,挖至天然地面下1m左右,基坑开挖边线四周退后1m左右,已经回填1m厚的砂加石,基坑范围内及外围1m内开挖前未回填砂加石,我觉得的基础埋深不足,应该从天然地面以下计算,但甲方和监理坚持说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这个问题我真的很纠结,看了你的图解手册,还是不能定论,不得不打扰您,请您就本工程解析一下。谢谢。博主回复: 09:23:36基础埋深计算中涉及场地地面先填与后填问题,先填则在计算埋深中可考虑,后填则不宜考虑。? 请教朱总:有一层地下室需要整体抗浮设计,假设顶板荷载及自重为q1,抗水板自重q2,水头浮力为qw。我认为当锚杆满布在抗水板下面时,锚杆需要承担的荷载标准值应为qw-0.9*q2,当锚杆仅布置于柱或独立基础下时,锚杆需要承担在荷载标准值应为qw-0.9*(q2+q1)。我们单位有人均取为qw-0.9*(q2+q1),当地下室层数越多时扣除上部荷载越多,锚杆设计力越小。伙认为对第一种情况极不安全。对吗?博主回复: 09:19:49关键要理解规范的精神。顶板荷重和底板自重都是对抗浮有利的荷载,qw-0.9*(q2+q1)正确。? 请教朱总,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为什么要求一定要用有梁楼盖啊,为什么不可以用比较厚的无梁楼盖,或者空心楼盖。水平力不是由楼板传递么,只要厚板的刚度较大,也可以满足水平力传递要求。而且判断嵌固时,算刚度比的时候为什么有有效范围的要求,我试算过一个塔楼下面很大一个底盘,在地震力作用下,按弹性楼板算下来,顶板上各点位移相差也不到20%。博主回复: 19:37:26如果楼板的面外变形较大时,又如何能保证楼板的传力效果呢?? 再请教朱总一个转换结构的问题,一工程为27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第五层转换。7度地区。因为下面几层为商业。临街面无法布置落地墙。因此落地墙只有中部偏下的筒体,左边偏下一道竖向落地墙,右下角一个小筒体落地墙,右边中部也有一道落地墙。但是上面没有x向的落地墙(均为商业门洞加不了墙)。算刚度比都满足规范要求,剪弯刚度接近1。扭转位移比也在1.2左右。参数都很好,就是转换层偏心比较大。请教朱总这样做有没有问题?还有以前要求50%落地墙,现在的工程很难满足,那么现在该如何控制落地墙数量呢(规范未明确)?博主回复: 19:40:11对转换结构,还是要慎重。对二十几层的转换结构,落地墙不能少? 最近看了个别人图,有些疑问:坡地建筑,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室(两边覆土,两边无覆土)未做底板?个人认为水位虽低,考虑到大气降水后地表水的下渗,底板是不能少的。望指点。谢谢!博主回复: 17:01:16关键在于对地下水浮力的判断。可结合当地经验确定,必要时可进行专项论证。? 朱总,请教一个问题:一地上架空车库,框架结构,顶部有覆土,有消防通道,想请问框架设计时是否考虑消防车参与地震组合?如参与组合系数取多少合适?博主回复: 20:04:09消防车荷载作为一种偶然出现的荷载,可不考虑与地震同时出现。更多问题可查阅我的图解书。? 朱老师:你好,我看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混凝土规范中P443页关于抗浮设计水位位于地下室顶板以上时,地下室的抗浮验算应满足:Rq×Q1×A&0.9(G1+G2),其中Q1=10h问题是:G2计算时,地下室顶板上方计算土的重量是否应该考虑土的浮重度。谢谢博主回复: 09:31:16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当然要考虑。另,对抗浮计算,2006版荷载规范第3.2.5条有新规定,可查阅我的基础书。 ? 朱总您好:我在做的33的高层,底层层高5800,上部是层高2900的住宅,底层有一半的夹层与商铺相连,夹层层高2900,请问:有局部夹层的这种结构如何算层刚度比?是用层高5800来算,中间局部夹层采用柔性连接,这种做法用混凝图结构如何处理?还是用夹层层高2900来算?抗震上该如何处理?博主回复: 23:01:51根据夹层的具体情况,按分别计算,包络设计? 朱老师您好,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如何解决核心筒和框架柱在重力作用下变形不协调而导致框架梁配筋过大的问题,可否把框架梁与核心筒连接端设成为铰接?忘指点!博主回复: 18:41:46外框架梁与内筒铰接是方法之一? 朱老师你好:我在河南做设计,想向你咨询关于学校建筑的几个设计问题:1、根据新抗震规范《GB》第7..1.7.6)条,是不是两道纵墙的单面学生宿舍楼砌体结构就不能做了?如果要做成砌体结构,该怎么做?是不是走廊前面加一道纵墙做成封闭的就可以了?2、新抗震规范《GB》并未提及地震局【2009】49号文件里关于学校医院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0.05g的问题,目前设计应按哪个执行?地震局【2009】49号文件为何还不取消?3、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第32页附录A中A.1.1注中,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和乙类建筑,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一级,“宜”在结构中设计该如何执行?PKPM中SATWEE总信息里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学校是否要填1.1? 恳请朱老师给予答复,多谢了!博主回复: 18:32:561、均匀对称是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过分集中设置纵墙,不显然不符合这一基本原则。2、房屋建筑,可执行建设部规定。地方政府有专门规定时,按不低于国家规范的要求执行。3、宜就是一般情况下应该执行。?朱老师,问个问题,即将实行的新高规中住宅10层及10以上是高层,我这样一建筑:1层地下车库,上面9层住宅,这样算为高层不?规范中这个10层的层数是从地上起算吗?博主回复: 18:27:32一般情况下按地面以上楼层计算? 我们做重庆的项目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基岩浅,无地下水,岩层有起伏,地勘通常建议做桩基础我们项目有地下室,不用做抗水板,而重庆那边地下室挡墙基本都用梁抬而不做条基,梁又支撑在桩上这样挡土墙的弯矩通过梁传到桩上!桩的抗弯如何考虑呢?我问重庆那边的朋友,他们说都没有计算过,反正都是那么做的!我们对这样的做法没有太大把握!4.5m高的挡墙按照下崁上铰的计算假定,墙底弯矩100KN.m,桩距6米的话桩承担的弯矩是600KN.m博主回复: 12:16:23当挡土墙土压力很大时,完全靠桩的抗弯去平衡外墙墙底弯矩显然不合适。 ? 请问朱总,地基规范6.6.3条,算边坡支挡结构土压力时的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问题:规范所说的“土坡高度”如何确定,(1)是挡土结构上土坡面到挡土结构地面的竖直距离?,(2)还是挡土结构土坡面到挡土结构底的竖直距离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查阅您的书,好像都没提到,一注历年真题有这样一题,但不同参考书的答案也不统一,望解答。。。博主回复: 16:17:431? 朱总你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目前正在做一个30层住宅,地下1层,一梯三户,现在甲方想在二层只留一户,其余两户的位置全部架空,形成两层通高的效果,请问朱总,方案是否可行?这种形式是否应归于复杂高层结构的错层结构。博主回复: 18:35:39属于局部夹层结构,可按有、无夹层情况分别计算并进行包络设计。更多问题请查阅我的问答书。? 朱总您好!请教一个问题,在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的构造柱设置要不要按多层砌体结构的规定执行,即按抗规第7章中所规定的要求施工?博主回复: 18:11:03填充墙的施工要求与砌体墙和构造柱的施工要求是一样的。? 总,请问在计算“挡土墙后有均布荷载的情况”时,按朗肯土压力计算时需把均布荷载q换算成填土高度,那么是应该按实际的土坡高度确定土压力增大系数呢还是按换算后的填土高度确定?博主回复: 21:04:00地面超载换算成等效填土高度,但不是实际填土。? 朱老总,我们有个项目是带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是按您《解答》那本书上”关于带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的精神设计的,现在有个问题:与小短墙重合的那跨框架梁,pkpm里怎么调都是超筋的,这跨框架梁应该怎么考虑,是按框剪结构里面剪力墙的暗梁(即边框梁,按构造配筋)来处理吗?但是这框主梁有另一方向次梁传来弯矩和剪力啊,若按构造配筋,怎么考虑这部分力?非常感谢!博主回复: 08:06:15再按纯框架进行计算,确认该跨梁不超筋后,对该跨梁按超筋连梁的强剪弱弯要求的设计。? 请问朱总,《荷载规范》规定,当永久荷载对结构有利时分项系数取1.0。那么对于连续梁来说,这个分项系数是应该分跨取呢还是同一取呢?从计算上看显然是分跨取更不利,似乎应该分跨取,但是从组合公式上看又应该是统一取值的。怎么办呢?执行规范吗?博主回复: 20:24:26注意:不利组合是针对特定截面而言的。? 前两天问了个问题, 您回答了,但是我怎么都找不到那个评论了,你回复说:箍筋无支长度与拉筋是否勾住外侧箍筋无关,但是看您的《问答》一书P169图示说明了,勾住与不勾无支长度是不同的。因此不是很明白您那句话。谢谢博主回复: 23:41:26就是说拉筋应该勾住箍筋。? 朱总,您好!咨询您个问题,7度0.15g地区18层的框支转换结构,在2层顶转换,3层的剪力墙截面抗剪强度不够,可以从哪几个方便进行调整呢?当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只能做到C40,造成转换层以上第一层的剪力墙抗剪不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谢谢博主回复: 19:31:44可适当增加落地剪力墙的数量、并适当减小框支墙的刚度、适当加宽框支墙的截面等。? 朱总,您好!请问非抗震区的高层结构设计要点跟抗震区的设计要点主要有哪些不同?特别是计算的参数控制上有哪些不同?博主回复: 19:52:49概念相通,主要是荷载效应与作用的效应不同? 朱总,您好!有个问题一直搞的比较含糊,在各结构类网站上搜索了心里也没底。想请教下您:布桩的时候我们一般都用Nmax呢还是D L?博主回复: 19:30:48不同的荷载设计值对应不同的桩承载力代表值,都应该验算? 期待着朱总新书的出版,您的这本书太实用了!虽然不能一本书将所有知识点都能囊括,希望再版的时候能把规范讲的更细致!现在有个问题想咨询您一下,在框支转换结构中由于上部住宅部分凹凹仅进进的太大,而且在下部又要求网点大空间,这样就造成大约40%的剪力墙是在次梁上转换,这样的话是否可行呢?再一个高规对落地剪力墙的数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满足规范的刚度比就可以呢?博主回复: 19:36:45次梁转换由于传力不直接,规范限制较严,工程中应严格控制。对高烈度地区更应注意。必要时可多征求审图单位意见。? 朱总:您好!恳请指教:《问答及分析》一书中,给出了双向板的消防车等效荷载值,十分简便。许多工程设计中都有所采用。但只有计算结果表格,无简化计算过程。作为设计或审图依据,总希望充分一些。现时不少工程,也有按2008-10《结构工程师》“足够覆土下车库顶板消防车活荷载合理取值”一文中,给出的荷载表选用。两文的结果差别较大。如,板跨3m,覆土1m,《问答》给出24.6kN/m2,该文为22.1;板跨3m、覆土1.5m, 《问答》20.2, 该文14.3。?。设计或审图时如何采用,郁闷。博主回复: 10:44:32双向板的消防车等效荷载值属于估算的范畴,仔细阅读《问答》就会发现其计算过程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对比关系。两文的数值有差异是因为轮压的不同布置所造成的,可按问答取值。? 朱总好。请问《冷轧扭钢砼构件技术规程》3.1.2和《冷轧带肋钢砼结构技术规程》3.2.1中要求在二类环境中应采用C30砼,是否因为此类钢筋经冷加工后耐久性较差?若是,可否加厚保护层而采用C25?屋面、露台、阳台是否属于露天环境?厨房、卫生间是否属于室内潮湿环境?再次感谢!博主回复: 09:14:17冷轧钢筋的耐久性要比普通钢筋差这是不争的事实,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应该满足。露台、阳台是否属于露天环境?厨房、卫生间是否属于室内潮湿环境?要看是否有建筑外防水层而定。? 朱总您好!现有一个90米高的框剪结构,在第五层的地方由于是电影院 ,层高为8.15,下面层高为4.5米,上面为3.5米,我想问一下这个8.15怎么处理,如何解决刚度比问题和抗剪承载力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的书上有一个框剪结构要做强连梁,不知道怎么理解,我觉的满足计算不就可以了?博主回复: 17:19:05层高的剧烈变化,极易形成薄弱层,可通过加强下部楼层的剪力墙刚度予以弥补。结构设计若只以满足计算为第一需要,而不注重概念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朱总:您好!问答书中“独立基础与防水板配筋图”中基础底部钢筋伸入防水板内一定长度,请问为何要伸入防水板内?如必须伸入,长度是多少?博主回复: 20:42:43充分发挥钢筋的作用。不小于锚固长度。? 请问朱大师:1.带端柱的剪力墙.在判断是否为短肢墙时,墙肢长度是否应包括端柱的长度?2.墙肢长度如包括端柱的长度,那么截面高宽比(大于8为一般剪力墙,5~8为短肢墙)中的宽是按端柱宽还是按墙肢宽?博主回复: 18:15:011、包括;2、按墙宽计算,此处,端柱的作用在于提高墙肢平面外的稳定性。? 朱总,您好!看到上面有同仁询问“剪力墙结构中个别剪力墙两侧无楼板”这种情况,在一些楼梯间由于楼梯间外置或者由于在楼梯间上开细长风井等原因造成剪力墙两侧均无楼板相连,我想问的是,对于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此种剪力墙还能否对整体结构贡献刚度(PKPM按一般剪力墙计算出的刚度)?如果不能的话,应采取怎样的加强措施进行弥补这种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下的计算参数与实际受力之间的偏差?博主回复: 18:56:48控制开洞长度,并提高剪力墙平面外的稳定性,如加设楼层边框梁等。? 请问朱老师:我现在做一框架结构,为控制位移,纵横向各加了两片剪力墙,不相连,但位移得以控制。查查《抗规》6.1.8条:横向与纵向的抗震墙宜相连。与之不符。咋办?博主回复: 21:12:26这样的结构属于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应采取包络设计方法。剪力墙不相连可以。更多问题请查阅我的“问答”或“图解”书。? 我对双柱联合基础联合梁弯矩算法不太清楚我的理解是:1、当两柱净距较小时(梁高度在两柱边45度扩散内),暗梁即不存在手拉,不需要配筋,或者构造配筋2、当柱净距较大时,基础有净反力,暗梁上面会受拉,这个弯矩怎么算?难道跟柱下条基一样算吗?感觉那样太大,不太合理。谢谢!博主回复: 23:43:16? 柱间梁的跨度无论是否在冲切锥范围内,基础梁都存在弯矩。关于弯矩计算方法建议你再看看书。《桩基规范》第4.2.6,(1)“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请问,此处的“柱截面直径”怎么确定?如果是矩形柱,按短边还是长边?谢谢!博主回复: 16:40:22可按等效面积确定。更多问题请查阅我的基础书。? 朱老师您好,请教您一个问题:一幢办公楼基础为28米钻孔灌注桩,现场地局部遇到8米深层搅拌桩,可否在上面直接钻孔?另桩摩阻力会下降吗?也就是桩承载力会减少吗?谢谢。博主回复: 18:57:48搅拌桩是加固地基的,穿透搅拌桩对承载力不会有不利影响? 朱总,请教个问题,高规规定不用验算偶然偶然偏心下的位移角,那么是否需要验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角呢?现偶然偏心下位移比超过1.2,应采用双向地震计算,但双向的位移比小于偶然偏心作用,此种情况,是否可以不用考虑双向地震? 另外,偶然偏心情况下,X向位移比小于1.2,Y向大于1.2,是否仅复核Y向双向地震,X向双向地震不用考虑?博主回复: 21:00:10规范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对于什么情况属于“明显不对称”以及在结构扭转判别时是否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计算的扭转位移比等没有明确。目前,对“明显不对称”的判别大致有以下两种做法:1)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结构的扭转位移比不小于1.2;2)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结构的扭转位移比不小于1.2;上述2)的要求要严于1)的要求。? 请教朱总一个问题,对于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框架柱可以按框剪结构计算配筋,问题是要不要考虑0.2Q0的调整系数?个人觉得少量框架住不足以形成二道防线,也不足以承担0.2Q0的地震剪力。博主回复: 20:01:36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属于剪力墙结构,不可能形成二道防线,但对框架柱按0.2Q0调整设计属于包络设计,也可以。更多问题可查阅我的《问答》书。? 现在我又请教几个学习抗规的疑问:1、抗规5.1.5条中的衰减指数γ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曲线下降段和直线下降段是同一个值吗!抗规中没有明确!2、抗规第34面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中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是一个水平地震作用的正交分解吗?还是共同对一个结构的两个水平地震作用,那么这两个水平地震作用有何联系!3、抗规第27面第5.1.2--3条,为什么要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的补充分析,是振型反应分析谱法有需要弥补的地方吗?4、抗规第41面,罕遇地震为什么是采用弹性分析,为何这样处理?5、抗规第245面的条文说明5.2.5条中举例“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两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量级,即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我一时不好理解,请问有无简明生动的解释!博主回复: 20:40:31? 1、γ是衰减指数,适用于所有下降段。2、两个单向地震作用分别计算,再按一定的规律组合。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高振型影响的计算精度不够。4、规范说的是罕遇地震可借用弹性计算的结果,因果关系不要颠倒。5、一时不理解,就要多看书。更多问题,请查阅我的《问答》书。朱总:您好!2010版抗震规范正在学习,有一点疑惑请教一下:6.4.5条规定: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未说明底部加强部位以下采用什么?以前有的设计人员做成构造边缘构件,有的设计人员做成约束边缘构件(+0.000标高为嵌固端),地下为两层地下室。请问朱总,此种情况,如何做比较合理,规范也有依据。(现在开发商要求含钢量较严格)博主回复: 12:33:08地下一层边缘构件宜按首层设计,建议可参阅我的问答书第3.3.2条。? 朱总:您好!2010版抗震规范正在学习,有一点疑惑请教一下:6.4.5条规定: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未说明底部加强部位以下采用什么?以前有的设计人员做成构造边缘构件,有的设计人员做成约束边缘构件(+0.000标高为嵌固端),地下为两层地下室。请问朱总,此种情况,如何做比较合理,规范也有依据。(现在开发商要求含钢量较严格)博主回复: 12:33:08地下一层边缘构件宜按首层设计,建议可参阅我的问答书第3.3.2条。? 请教朱总一个三桩承台(预应力管桩),长桩与短桩的差值有6米多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好呢?灌入度是大道要求了的但是同一承台桩长也差太大了规范有这样的要求吗?谢谢博主回复: 10:59:19同一承台的桩长度相差过大,应仔细检查设计是否合理。? 朱总,你好,向您请教个问题:地下车库顶板覆土1.2米,与高层塔楼的地下室顶板(如设在正负零处)高差较大,两者间不设缝,其他条件均满足顶板作为嵌固端的要求,此时是否仍可认为地下室顶板处?如可以的话,有高差处竖向构件是否需按错层设计,是否属于错层结构体系?如果我将地下室顶板都设于地下同一标高处,塔楼内用地垄墙支承多孔板的方式设计一层楼面,是否属于混合承重?因为考虑全部回填土,荷载较大,因此有人提出这个方案。博主回复: 09:36:05可取不同嵌固部位进行包络设计。更多问题可参阅我的《问答》书? 总,还有个以前遇到过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高层内如果某层存在局部得夹层,即一半全部开洞,一半为正常楼面,是否属于错层结构体系?建模时是按实际建模,按两标准层输入,此时肯定是平面不规则;还是将夹层仅考虑作为荷载输入,此时层高取两层层高,墙厚是否按两层层高控制?能否指点一下夹层与错层的概念,没有查找到夹层的具体定义。博主回复: 09:41:37夹层重在“夹”,其对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错层则重在“错”,其传递水平剪力时传递路径不直接,有“错”的作用。? 朱总,你好,我现在在做一个非抗震设计的高层框剪结构设计,不知道非抗震设计结构的角柱要不要按双偏压进行计算?博主回复: 18:24:37双偏压计算与是否抗震设计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看有没有产生双向受力的可能。? 不好意思,朱老师,前面的问题,我其实重点想问的是考虑钢雨棚传给主体结构的反力时,计算风荷载时体型系数是否可以不用按-2.0取,并且不考虑阵风系数?也就是说,设计钢雨棚本身和设计主体结构时,计算风荷载时体型系数、阵风系数是否可以取不同值?博主回复: 18:51:35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可不考虑阵风系数。? 朱老师,您好!请教:按抗倾覆力矩来判断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时,短肢剪力墙所占结构整体底部抗倾覆力矩......中的底部是指加强区的高度吗?谢谢!博主回复: 18:58:58规则结构看底层,其他可看底部加强部位。? 请教您一个问题:一幢大底盘多塔框剪结构高层商住楼,每个塔楼由两个单元组成,即每个塔楼有两个剪力墙筒体,正常做法应该是把每个塔楼拿出来算周期比位移比,但审图的一个高工说每个塔楼中的两个筒体都要分开来算,说原因是不分开的话建筑太长计算结果会不准确。我找了规范跟PKPM的辅导书都没看到需要这样做的理由,我认为他说的不正确,特来求教朱老师,希望得到一个权威的说法。谢谢!博主回复: 18:47:37是否要分筒进行补充计算,关键要看筒的间距,如果间距合适,能确保双筒共同作用,就没有必要分开,这就是双筒结构。? 尊敬的朱老师你好,有几个小问题,想请教下,望能解析下,谢谢1)剪力墙身水平钢筋伸入端柱内满足一个lae时,可不弯钩,这lae是从哪里算起?是从含剪力墙约束边缘端柱的扩展区的范围开始算起吗?2)结构施工图纸中,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存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此时,约束边缘构件需要有扩展区域,设计图纸上没有标注出扩展区域的配筋,也未指明扩展区域范围,此种情况下,是设计计算配筋时已经考虑了,还是约束边缘构件的扩展区域范围及配筋需要施工方自行考虑?如果需要施工方自行考虑,那要怎么进行处理才是正确的,能否简单举例?博主回复: 19:13:391、工程中通常以进入阴影区起算。2、在施工图中应说明非阴影区配筋及做法。? 人防工程中,部分上翻的梁(板下还留一部分)是否要按反梁进行斜截面验算。博主回复: 16:19:07当然? 经常看您的文章,近日买了您的新书《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书中关于梁刚度放大系数分析6梁刚度放大系数影响的只是梁的内力(即效应计算),不影响构件的配筋计算(即抗力计算)不太理解。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理解:梁刚度放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虑在刚性楼板假定下楼板刚度对结构的贡献。规范规定通过采用梁刚度放大的方法,来近似考虑楼板刚度对结构的贡献。梁的刚度放大并非是为了在计算梁的内力和配筋时,将楼板作为梁的翼缘,按T型梁设计,以达到降低梁的内力和配筋的目的,而是为了近似考虑楼板刚度对对结构的影响。建议:只有计算位移时,才考虑刚度放大系数,计算内力时不考虑。理解的对否?博主回复: 16:16:44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只影响梁的效应值,配筋计算时仍按bxh的矩形截面计算。 ? 朱总,您好。麻烦您帮我看看这两个问题呢?1.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要不要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对梁的影响呢? 我做的工程是18层的剪力墙结构(住宅),楼面活载基本上是2.0. 审图的老师说要全楼考虑,但高规5.1.8上说的是活荷载大于4的才考虑。2.剪力墙结构中,垂直于剪力墙的次梁要不要点铰呢?总工说的是点铰,可以不考虑节点处的构造加强措施。博主回复: 16:05:561、有条件时都应该考虑,高规的规定表明:活荷载较大时,其影响不可忽视。2、是否采取点铰的计算措施,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点铰计算后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朱总,你好!《问答》一书中,P204页,高规10.6.1条,“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有如下问题:1、这里的大底盘是否就是仅指塔楼嵌固层?2、这里的塔楼结构质心,是否是塔楼结构每层的质心和大底盘的距离都要满足20%的要求另外:高规10.6.1条文说明中,“大底盘单塔楼结构的设计,也应符合本条关于塔楼与底盘刚度偏心的规定”,这里说的是刚度偏心,不考虑质心偏心?而实际上,10.6.1条是要求质量偏心,这该如何理解,请指教!谢谢博主回复: 18:40:11关于塔楼与底盘结构的质量偏心问题,各地把握的标准不一样,有控制塔楼群的质心与大底盘质心的距离,也有像我书上这样控制单个塔楼与底盘的质心距离。设计时,应先与施工图审图单位联系,弄清审图的尺度。1、不仅仅指嵌固层,所有相对于塔楼的大底盘都算。2、刚度偏心与质量偏心是两个不同概念。? 朱老师,您好!请教: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可否不在柱网上布置?博主回复: 15:18:12当然可以,只是不好。? 朱老师在你书里受益非浅。P169,明确说了墙的水平钢筋不能代替核心区范围内的箍筋,为什么没有仔细的说,不知道朱老师是怎么理解的?现在在成都这边,很多大的设计单位现在采用水平钢筋来代替一部分核心区的箍筋,(比如200厚的墙水平钢筋的间距为¢8@200,在核心区再附加一道箍筋,这样箍筋的间距就变成100mm了,他们只是说这样做节约钢筋)博主回复: 18:38:26设计合理与否不在设计院大小,而在于设计的概念是否正确。用墙体水平筋替代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范围内的箍筋,这一做法没有依据,也与规范强调的约束概念相违背。? 朱老师,你好,在看你的《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55页中讲到楼梯的梯柱按框架柱要求设计,那么在用PKPM建模型时,要建一个标准层,由于这个层跨度小,在地震力作用下,使的该处的梯梁配筋好大,而且楼梯的四角框架柱配筋也好大,请教一下,你在设计楼梯时,是怎样处理的?博主回复: 20:32:23应按楼梯模型输入,就是考虑斜杆的影响,而不是人为地划分出一个楼层来。同时考虑楼梯的影响时,更多的是概念设计,采取构造措施。? 谢谢朱总您的回复,但是我还有一个疑问,《问答与分析》书中取的是1/2层高,规范取的是层高,两个取值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是否合理呢?谢谢。博主回复: 20:11:27框架的地震倾覆力矩由柱的反弯点剪力形成的力矩及框架柱轴力差形成的力矩两部分组成。可按规范规定进行简化计算。79朱炳寅典型问题问与答(根据博客回复整理)_朱炳寅博客? 按照PKPM的做法,楼梯建进去,位移比是很难调下来的,尤其是楼梯位置比较偏的结构。规范也没有说具体应该如何考虑,真是麻烦啊!博主回复: 17:25:01建议现阶段:可只在构件承载力计算时(即配筋计算时)考虑规则性判别(如楼层位移、位移比比计算等)时可不考虑? 目前pkpm考虑楼梯的计算结果又很多地方不是很合理,一片红!目前我在计算中一般不考虑,画图时人为加大楼梯构件及周围的构件配筋,但是施工图审查提出要按规范考虑,这个实在没法回答。朱总是否给一个更好的建议?博主回复: 18:56:23配筋计算中应考虑? 朱总,如何理解“由于扭转振动的影响,远离刚度中心的构件侧移量明显增大,所分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也显著增大”,能否直观点理解为什么“所分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也显著增大”?谢谢。博主回复: 18:49:37就如同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抗扭箍筋,要布置在截面的周边一样。这是最基本的概念。? 朱总,您好。新抗规书P121中部,“结构在大震下不存在强度储备”,这话能否通俗的解释一下怎理解?一时未有领悟。谢谢。博主回复: 19:16:04地震作用不同于荷载作用,结构弹性强度越高,吸收的地震作用越大,在强烈地震下直至屈服。? 朱老师好:请问:《抗规》6.1.14条的条文说明中“地下室应为完整的地下室”这里的“完整地下室”如何理解。现有两层地下室位于山坡位置,有一面埋深接近1/2地下室层高,其它三面我全埋,请问能不能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进行设计。博主回复: 12:24:25应按嵌固在地下室顶面和地下一层地面分别计算,包络设计。<p class="lanlink">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联盟谢谢头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