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降息是否势在必行,超爱财官网为何要降息?

降息成为“新常态”,理财平台和普通老百姓该何去何从?|界面新闻oJMedia近日,一条最严银行理财新规即将发布的消息在网站和朋友圈不胫而走。新规的实施将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缩窄,获取高收益项目的空间也更小。而另一端&7&18&互金指导意见出台后,P2P网贷行业成为了理财的话题王,陆金所、人人贷等第一梯队平台备受关注。但与热钱滚滚涌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持续下降。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前6个月,综合收益率分别为12.18%、11.86%、11.63%、11.24%、10.96%与10.38%。其中多数平台都降息1至2次,降息幅度在1至2个百分点之间,降息成为了P2P平台的主旋律。面对新规即将出台,降息成为&新常态&的&非常时期&,理财平台和普通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是哭是笑,先看看这是不是顺势而为的必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楚为何会降息,降息和新政对公众理财和P2P等理财产品影响如何?
以《P2P网贷行业2016年6月月报》数据为例,数据显示,如今低息平台占比持续上升。综合收益率介于8%-12%的平台占比为41.15%,占比环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综合收益率在8%以下的平台占比为8.64%,占比环比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如果细细分析就会发现,收益率下调实际是收益合理化的表现,这既是理财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
1、宏观经济处于&L型&左侧,探底仍在进行。
当下中国的经济走势呈&L&型发展且正处在L型的左侧已成为行业人士的共识。脑洞大开的网友还演绎出&L&型走势的四种写法,如:&逐级下台阶&式、&躺着的L&式、&断崖下跌&式和&深不见底&式。但不管是哪种&L&,中国经济运行不会是&U&型,更不是&V&型;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既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断崖式下跌,更不会深不见底,而是柔和地完成经济下行,并在底部波浪式夯实基础,最终步入新的发展状态。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会有所降低,融资需求也会减少;再加上全球相继掀起降息浪潮,我国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于是整个理财市场收益下行成为&新常态&,以余额宝为例:7天年化收益从刚推出时的年化7%左右到双降后已经下调至2.36%左右,P2P自然不会例外。
2、货币宽松政策下市场利率下降,社会融资成本已经走入下降通道。
2014年11月至今,央行共降息6次、降准6次,市场利率降至历史低位,而且分析师指出,今年第四季经季调的环比经济增速料会降至6.3%,中国央行(PBOC)可能在第四季降息25个基点,下半年还会降准两次。
但好消息是:央行降息降准后,受益的不仅是股市,P2P理财平台也将获得利好,因为比如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的不断下调必定会导致资金外流,从而刺激消费或者带动其他理财产品的销售,而P2P理财项目期限相对固定,且收益不像货币基金那样受市场和政策影响随时产生波动,因此,双降政策对P2P理财的收益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货币政策宽松导致利率下降,借贷成本也随之降低。对于P2P平台来说,资产端的借贷成本下降,资金端的收益率自然也会小幅下调。
3、顺应监管潮流,收益趋于理性化
一方面,银行理财新规将预示着包括P2P在内的理财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合规调整,稳健发展&成为行业主旋律,所有理财产品都在自查自检,积极建设合规体系。
尤其是P2P行业,在之前爆发几起较大的恶性负面事件后,P2P问题平台数量居高不下,监管层整治势在必行,而整体收益率下降成为顺应行业监管潮流的必然举措。
当下看,多重监管和降息潮虽对部分平台造成一定冲击,但这是良币驱除劣币的必经阶段,P2P将继续两极分化。事实上,&中国网贷评价体系&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的网贷平台综合实力评价排名与评级报告已经证明,统计数据显示,除少部分平台大幅增长外,多数平台的成交量和借贷余额增长情况低迷,甚至出现大幅下滑。其中30家平台中有17家成交量下滑,最高降幅超过47%。此外,一季度有14家借款人数下降,12家平台投资人数下降。而且陆金所、人人贷、翼龙贷以高分位列前三,并与后面的差距拉大。
这也又一次证明:在风控方面具备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能根据大数定律逐步将客户风险进行分散,最终保持总体风险可控并符合监管、顺应潮流的大平台,才是P2P行业发展的主流。
4、民间资金涌入,但优质资产依然稀缺
如今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意识逐渐加强,理财不再只盯着银行。随着降息和新政的出台,原来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稳健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创下新低,股市和债券市场双双式微,于是部分避险和闲置资金就会流向P2P等投资渠道。
因为尽管P2P平台的收益率在降,但相对其他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仍然比较高。而且一旦大量资金涌入P2P行业,再加上当下优质资产依然稀缺,原本利用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的手法就会被平台方逐步抛弃,降息自然成为必然。
5、为缓解成本压力可持续经营
最后,看似风生水起的理财行业,实际上真正盈利的平台很少,有分析人士估计不到10%,大多数平台还在&活下去&和&抢座位&中挣扎。当初烧钱模式已不再适应资本寒冬,而扩充规模、打造品牌又会增加运营成本,在这关键时期,通过降低收益率来缓解成本压力是很多平台必然的选择。
再说通过降息,平台可加速获取借款人和借款用户,在降低了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能帮助自身转变策略,摆脱恶性循环、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降息可为平台带来更多的资金,由此来加强风控水平,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减少投资者的风险,这对于P2P平台及其投资者们,都是利好。
所以降息和新政对于P2P等理财平台及其用户而言,短期可能会使得收益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各类理财平台势必从泡沫化向规范化的过渡,从高息揽客、快速做大的互联网思维,向全面把控风险、回归合理收益水平的金融思维转变,这既是迎合监管所需,也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大势走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一步,P2P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必然参与其中。
那又该如何学会只笑不哭?
既然我们清楚了降息新政的原因和利弊,那就看看如何&趋利避害&、保本增收。尤其是在各类宝宝产品、P2P平台、BAT及传统金融巨头争先抢夺用户的当下。
一、擦亮双眼调整预期,力求收益合理化
最高法已经划定民间借贷的利率红线,那些打着高息幌子来非法集资的平台也被陆续爆雷,当降息理所应当,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首先要识别各类理财产品,尤其是鱼龙混杂的P2P产品。
尽管我们知道那些不合规的平台将会渐渐退场,但我们仍然需要分辨,陆金所依仗平安的强大背书和多年的金融行业沉淀一骑绝尘,人人贷WE理财携手中国民生银行正式上线资金存管以及巨大的风险备用金逆势前行(截至2016年上半年,人人贷风险备用金余额超过2.8亿元,截至6月30日,人人贷风险备用金余额与待还本金之比为3.0%,远远超过0.32%的逾期率),翼龙贷、微粒贷、红利创投各有优势&&而个别看似风光的平台,却背后潜伏者巨大的隐患,如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陆纽交所的某贷,响铃之前就撰文提醒,尽管它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P2P平台,但其多重业务难分身,目标用户分散且需求差异性大,将增加其业务风险。此前有人还爆料称其主推的白领工薪阶层的&精英标&,实际上,不少借款信息学历一栏中是高中,中专的不在少数,他们是否具有长久,稳定的收入保障,真让人捏把汗。
其次要合理调整自己的收益预期,尽量收益合理化、现实化。在高收益和高风险之间选择那些用户体验好、品牌实力强、风控体系完善的第一梯队平台,如在各类榜单中稳居前三的陆金所、人人贷、微粒贷等。BAT京东们的余额宝、蚂蚁金服系等,尽管利息不高,但稳妥方便也可考虑。因为收益合理化是对用户根本利益的保障,理财投资本质仍是金融,安全仍是投资者在理财投资需要考虑的首要要素。
二、抛弃侥幸心理,警惕高收益平台
现今&收益畸高&几乎已成问题平台的代名词,收益越高,越是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患。投资者不应只凭收益高低选择平台,莫要有侥幸心理。&中国网贷评价体系&课题组就提出目前P2P平台信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平台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信息不详。
2、项目借款信息不全或不予成交前披露。
3、运营数据残缺,运营报告形同虚设。这主要表现在:喜欢炫耀成交资金量,不提借贷余额;只说注册人数,不提实际投资人数;只介绍投资人情况,不提借款人情况;拒绝披露不良贷款的数据。
因此投资者在做P2P理财投资时,既需要准确评估自身风险承受力,尽量选择口碑好、运营规范的平台;又需要对行业监管动向保持密切关注,提前规避潜在风险。
三、分拆鸡蛋和篮子,巧妙完成跨平台、多周期的投资组合
央行降息,是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传导到投资理财市场,除了整体利好楼市外,对银行理财、股市、债券、基金、&宝宝&、P2P、黄金商品等也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这不是让投资者停止投资,而是要避免盲目投资,在确保投资平台相对安全的基础上,投资者可以适当建立跨平台、多周期的投资组合,以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分散投资风险。
1、了解投资规律,用好长短周期式的组合,比如长周期的产品通常要比短周期的收益率要高,因此在做资金流动性安排时,可适当选择一些中长周期的标的产品投资。
2、选择跨平台组合理财,充分利用各个平台不定期推出的理财活动提升自身投资组合的总体收益率。
3、巧妙搭配平台的新旧理财产品和利用平台营销增加收益,比如为吸引宝贵的新鲜血液,几乎所有的P2P平台都有针对新用户的&新手标&,这类新手标的收益率一般会比普通的,高出1-3个百分点。所以适当选择一些没有投资过,但资质不错、口碑较好的平台进行&打新&,将有利于提升收益。其次参加平台的节日、纪念日运营活动等,利用这些例行福利也可以增加自身收益。
最后,响铃仍想啰嗦一句:投资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投资者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准平衡,只有那些建立了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了完善投资技巧并善于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资源和信息的投资者,才可能在投资收益率普遍下滑的市场环境下坐享安全与收益。而各类平台与投资者更是&同生共死&,需慎行。
科技财经自媒体曾响铃 微信号:xiangling0815 重点关注SaaS/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O2O/新媒体运营等。
更多精彩新闻,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大App应用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曾响铃,资深评论人,关注智能硬件、新媒体营销、互联网金融、O2O、企业级服务等。钛媒体、虎嗅、i黑马、创业邦、投资界、蓝鲸TMT、界面、亿欧、砍柴、速途、头条、搜狐、一点资讯等近60家媒体专栏作者。《商界》《销售与市场》《重庆商报》等撰稿人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您现在的位置:
2015年央行还会降息吗?央行为什么要降息?
  2015年央行还会降息吗?央行为什么要降息?
  据《纽约时报》,香港&&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通胀率仍然接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采取新举措来促进增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经济增长低迷,石油和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全球最大的一些经济体通胀下降。上周三,区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价格水平下降了0.2%,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突显了通缩风险。
  在中国,价格下降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低迷。例如,煤炭、铁矿石和铜的价格处于至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对于这三种大宗商品,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上周五,官方统计机构表示,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小幅上扬了1.5%。11月的增幅是1.4%,这种小幅上扬得益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价格的上涨。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带动下,生产者价格连续第34个月下跌,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3%。
  通胀压力的缓解,让央行在尝试促增长和实验金融自由化上获得了更多空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国的央行,自2012年以来第一次下调基准。分析师预期,未来几个月还会宣布进一步降息,因为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是20年来最慢的。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最终数据预计将于1月20日公布。
  &国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下降,预计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至1.5%,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下降,&在上周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瑞银(UBS)经济学家王涛对2015年经济状况进行了预测,&我们认为,日益增加的通缩压力,将刺激央行下调基准利率,&王涛写道。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美国的复苏将继续推动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失业率下降,日本则处于经济衰退之中,而在欧元区,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经济的年化增长率只有区区0.2%。
  中国的情况则比较复杂。预期去年的经济增长是自1990年以来最缓慢的,但预测会达到7.4%,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世界应该习惯这种&新常态&,即中国以比较缓慢,但更加可持续的速度增长。政策制定者希望遏制中国对信贷推动的投资以及对政府支出的依赖,让消费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大推动力。
  但价格上涨的持续疲软是一个信号,表明中国可能会转向通货紧缩。这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价格普遍持续下滑,导致开支被压缩,就业机会受限制,整体经济增长遭到抑制。
  经济学家对这些风险保持着警惕,他们普遍预期央行将推出更多的降息举措,来减小这些风险。但对于是否也应该让银行更多放贷,经济学家的意见并不统一。目前,银行的一部分可贷出资金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存在,降低准备金率可以带来更多贷款。
  &中国央行似乎不愿意通过削减的方式,来应对价格下跌和经济增速的放缓,&澳新银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上周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中国当局将会需要使用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来阻止通缩风险,特别是在国内需求依然疲软,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继续下降的时候,&他写道。他称这种结构性措施可能包括更多地让市场来驱动中国的水、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股票/基金&
降息了,为何月供却增加了
作者:赵伟莉
  本报讯  “明明降息了,为啥我的月供反而增加了呢?”南京市民周小志昨日看到新的月供还款账单时发现,之前每个月还款3787元,可1月份却增加了45元。  和周小志有一样感觉的市民不少。目前大部分房贷客户的贷款选择的是“利率固定日调整”,即每年1月1日调整贷款利率。去年两次降息,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从7.05%下调至6.55%。按理来说,月供应该下降,可为啥不降反增?对此,招行南京分行个贷部经理李缜介绍说,之所以出现月供不降反增的现象,与银行按照分段计息与等额还款方式有关系。  李缜告诉记者,新的利率在每年1月银行计算房贷利息时,按照分段计息。即12月份的利息按照降息前的利率计算,1月份的天数按照降息后的利率计算。假设扣款日为每月的20日,那么1月份月供利息就由12月最后11天的利息和1月份头20天的利息组成。如果贷款还款日比较靠近月头,那么1月份使用新利率的时间较短,就可能会造成部分客户月供上升。  大多数购房者为了方便起见,会选择等额还款方式,即每个月的月供额度相同。其中,第一个月的月供中,利息最多,本金最少,而在其后的月供中,利息逐渐减少,本金逐渐增多。在每年1月份的月供中,大部分是12月份剩余天数的本息,而1月份由于涉及天数少,所以本息较少,且主要是本金。这样一来,就造成了1月份的月供金额增加。  “多还本金实际上对客户是好事。”李缜说,对于采用等额还款方式的客户,随着日利率降低,每个月归还的本金金额都比2014年12月要多,而且会逐月增加。本金还得越多,今后的总利息反而越少。  “月供的波动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从2月开始,贷款月供就会比2014年降低。”李缜建议说,客户不妨在自己的1月月供还款日之前,多存入一些资金,以备还款使用,同时也避免贷款发生逾期。 (赵伟莉)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P2P财富平台降息正常吗?降息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关于降息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央行周六17:54宣布,自日起下调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早在此之前,多家机构就已经预测,央行将在春节后降息,更有机构预测到了2月底前的时点,而央行今日降息,也正所谓众望所归。为啥要降息?央行官方解读:【降息+提升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央行解释称:此次调整是根据当前经济基本面的运行态势进行的适度微调,重点是继续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席债券分析师姜超:目前经济增速处于24年来的低点,经济下行乃至通缩的风险加剧,央行宽松压力加大。而随着发行加速和公司债注册制的推出,从资本市场到的传导渠道正在打通,扫清了货币放松的障碍。澳新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广义货币(M2)增速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偿还债务造成资本流出,为了将货币供应保持在合理水平,央行需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尽快再放松货币政策。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银行风险偏好收缩,货币派生力度不强,宽货币很难传递至实体。:影响那些股票?地产:降息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从供给端来讲,降息之后,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利率;从需求端来讲,降息有利于减轻人们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银行:对于银行股而言,降息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又将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降息往往意味着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价格将上涨,因此有色金属股有望受益于央行降息。而9月份欧洲央行降息之后,有色金属股迎来短暂上涨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逻辑。筹资性现金流占比较大的行业:降息意味着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的增强以及获取资金成本的降低,因此,对于那些资金链紧绷,筹资性现金流较大的行业来讲,降息往往意味着利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及产业链上的建筑,军工、电子等行业的筹资性现金流最高,现金流压力较大。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降息往往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强,因为对于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来说,降息属于利空消息。目前A股市场上,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纺织、家电等。房贷每月少还多少钱?降息前,按照房子总价100万、首付3成、贷款70万、按揭30年计算,每个月还款4264.6元;贷款20年,每个月还款5075.78元。降息后,按照房子总价100万、首付3成、贷款70万、按揭30年计算,每个月还款4151.9元;贷款20年,每个月还款4974.7元。机构解读
【降息周期延续,宽松仍可期待】海通证券宏观姜超、顾潇啸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和各类市场利率,也有利于刺激,降低经济失速风险。预测15年GDP增速7%、CPI增1%,通缩是主要风险,判断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待,货币宽松有望延续。【宜将剩勇追穷寇】民生宏观负债端成本未显著降低,银行让利实体。存款利率浮动扩大至1.3倍,以一年期定存为例,上浮到顶存款利率为3.25%,负债端成本降幅不明显,考虑到贷款利率已市场化定价,降息后银行利差收缩。能否改变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待观察。降息后,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企稳确立,但全国房地产销售能否企稳还需观察,房地产投资企稳最早需要三季度确认。城投剥离地方政府融资职能,赤字口子不大,反腐高压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不一定能反弹。终端需求不足,依旧主动去库存。经济下行压力不易缓解。波动加剧,趋势略贬。降息后经济不会立即企稳,货币宽松预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存。但问题不大:欧元区负利率,热钱有进有出,不会有不可控的风险发生。此外,实际有效太强,压抑出口输入通缩,人民币汇率贬值也不是坏事。股债双牛还会延续。本轮降息不是货币宽松的终点,不必担心债市高开低走。过去囤积于地方、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流动性涌入权益和债券市场趋势没有改变,维持股债双牛的判断。【降息送糖,非银必尝】(华泰非银罗毅、陈福、沈娟、王继林)【券商:货币宽松下再配置】上周四提醒投资者降息预期下券商投资机会,如今兑现!券商将明显受益于降息。1)活跃交易量,经纪、两融业务直接受益;2)降低券商融资成本,资本中介业务息差扩大;3)场外资金或再掀入市热浪,市场不缺钱,缺的是赚钱效应。再配置将令板块具有高弹性。目前机构投资者对券商配置逼近冰点,降息催旺市场,机构有再配置需求,且三月券商业绩环比同比均大幅增长,配置无忧。券商板块处于加杠杆加功能发展周期,注册制、T+0、资本账户开放、国企改革等开启券商新空间。全年净利润增速50%以上。个股推荐:一是大型综合券商,“新大招”和“任我行”;二是互联网券商,。【银行若大幅低开可大买】本次降息符合我们之前预测,预计对银行利差有负面6%的影响,但是也不用担心,因为现在M2每年增速还是在10%左右,所以银行的利差部分依然可以维持平稳,而非息收入同比增速还能有20%,综合全行业可以有利润增速5%-10%,而银行低估值已经包含利率市场化预期,但是降息可以激活场外资金进一步进场,这些资金是银行估值的强有力,如果银行大幅低开,则可以大买。【申万李慧勇:降息时间点完全符合预期】1、时间点完全符合预期。上次降准之后我们分析报告的题目是降准了,降息已经提上议程。周五没有降好多人说是不是要等下周,我说还看下周六,周五六是法定宽松日,今天降息基本在预期之内。2、去年11月份我们写报告强调还有3次降息6次降准,截止目前1次降息1次降准,预计还有5次降准,2次降息。3、为什么这么看。因为通货紧缩是头号敌人,只有不断的量宽(降息降准)才能缓解实际利率过高经济收缩的恶性循环。春节是惯常的涨价高峰,但2月份物价可能只有1%,说明当前通缩形势比想象严重,降息势在必行。4、宣示效应和实质影响都不应该忽视。春节后第一周就降息,意义非同寻常。第一彰显国家稳增长的信心,希望提振企业信心。第二宣告中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企业财务费用尤其是以基准利率定价的企业将有显著下降。第三,这次存贷款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存款上限至1.3倍,离完全放开只有一步之遥,考虑到存保即将推出,利率市场化将明显加快。资金将更能够反映供求状况。第四,在降息周期中股市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这次降息同样将提振大家的投资信心,投资品有望有比较好的表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ackyjin]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册超爱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