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玉米价格有保护价吗

&会员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关于2016年稻谷最低保护价的那些事
9:43:31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
  如今2015年托市收购已渐入尾声,对于东北农户来讲,今年托市政策相对于其他产区是最好的,农户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化。在水稻集中出售高峰期过后,农户们余粮已经不多,接下来该为下一年种什么盘算着了。到底明年该不该继续种水稻,该怎么种?近期在QQ群和微信群聊中进行着热闹的讨论。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农户最关心的水稻那些事儿。
  首先,2016年的稻谷最低保护价有还是没有?2015年在秋粮开秤后,各农产品、价格齐跌,特别是玉米临储价格实施七年以来首次下调,而稻谷方面,截止目前库存已经达到9000万吨,收购主导也由米企转为国家储备,稻谷三高问题严峻,更有市场有传言称,国家将会在2016年取消最低保护价,这不禁让农户从心底犯起了嘀咕。笔者认为2016年水稻最低保护价肯定会继续实施。理由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提到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2016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理由二:同样作为口粮的小麦,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已于日联合下发了关于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通知。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由此可推断,2016年水稻最低保护价还会继续执行。如今水稻最低保护价已与稻谷市场化背道而驰,且粮食连年丰收连年大量收储,已使得国家粮库爆仓,仓容十分有限,继续上调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在土地承包、人工、农资等种植成本连年增加下,为保证农户种粮积极性,也不会在此基础上下调。因此2016年稻谷保护价最大可能性或将同上一年持平,对于种植水田的农户可以安心种植。
  若2016年稻谷最低保护价政策继续执行,农户该种什么?怎么种?结合往年的经验,东北农户种植圆粒水稻未必是最佳的首选。主要是近些年国家圆粒水稻收储力度大、且圆粒水稻产量高,种植效益最佳。但同样折射个问题便是,在国家为主导背景下,水稻的入库标准愈加严格,低米率、高水分的稻谷仍难卖好价钱。与其相反的优质长粒水稻今年如此受宠,以东北为例,龙阳16、425、0717等长粒水稻部分贸易商预计元旦节后或将冲至1.80元/斤以上。毕竟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餐桌也逐渐丰富起来,普通老百姓更多是想吃的好点,健康点。
  最想说的是稻谷收获后的保管工作同等重要。若收获后,天气晴好应抓紧晾晒,避免长期袋装。面临长期降雨与降雪天气,农户难作为,但从是长远来看,特别是土地流转后,相对于种粮大户、农场等主体,建设条件较好的仓储设施,同时利用烘干塔或烘干机等设备及时降低水分,达到入库标准,直接出售,或延期至第二年的4-5月份,此时正值稻谷市场供应相对紧缺之时。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户种粮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如今信息如此发达,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和合理安排种植显得尤为重要。切莫跟风种植,玉米种植效益好,大家抢种,但市场变化规律却是物极必反、物以稀为贵。建议农户可对全国和区域性种植做简单的了解,莫让一年的辛苦劳作付诸东流。
(尹秀颖)
· ( 9:42:02)· ( 14:01:33)· ( 13:07:20)· ( 13:04:43)· ( 10:47:42)· ( 8:11:08)· ( 8:09:46)· ( 13:08:25)· ( 13:06:47)· ( 8:49:38)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您现在的位置:
2016上半年我国玉米市场有“喜”有“忧”,玉米价格基本呈现“先跌后稳再上涨”的趋势。那么喜从何来,忧又从何来呢?年初开始延续去年低迷行情,价格连续下跌至4月初。这期间,玉米收储量再创新高,但受到临储制度改革相关信息以及需求低迷影响,价格不涨反跌,这算一“忧”。 接下来的一个月,玉米价格底部震荡,并在5月中下旬跌至7年来最低点,这算二“忧”......
  2016上半年我国玉米市场有&喜&有&忧&,玉米价格基本呈现&先跌后稳再上涨&的趋势。那么喜从何来,忧又从何来呢?
  年初开始延续去年低迷行情,价格连续下跌至4月初。这期间,玉米收储量再创新高,但受到临储制度改革相关信息以及需求低迷影响,价格不涨反跌,这算一&忧&。 接下来的一个月,玉米价格底部震荡,并在5月中下旬跌至7年来最低点,这算二&忧&。
  5月底开始,市场进入临储收购&后遗症&阶段,1.2亿吨的新季玉米流入国储库,导致基层供应青黄不接,以华北黄淮地区为首的玉米价格迅速开启上涨模式,这算一&喜&。
  抛开政策对玉米市场的影响之外,进口粮源、替代品、高库存以及需求等方面依旧对上半年玉米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影响因素在上半年的玉米市场扮演了哪种&角色&?2016下半年玉米价格又将如何运行?
  一、2016上半年玉米价格&先跌后稳再上涨&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半年玉米价格行情走势。截至6月30日,全国14%水分二等玉米平均价格约为1954元/吨,较年初下滑3.03%,较5月底最低点增长11.45%。
根据价格走势基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年初至4月中旬的持续下跌阶段】
  春节前,玉米价格基本保持缓慢下跌趋势,均价自年初的2015元/吨跌至2月中旬的1977元/吨,跌幅达1.89%。此阶段,临储收购工作有序进行,1元/斤的收购底价依旧导致玉米价格延续去年跌势。两会上,首次提到&价补分离&,加之市场其他有关传言均加大各方对行情预期偏空心态。春节过后,玉米价格跌势明显加大,连续下滑至4月中旬,跌幅高达7.74%。一方面受到临储制度取消以及定向销售补贴等政策传闻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下游需求低迷、国储库粮源偏多导致的供需失衡。通俗来讲,也就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政策与市场双重施压,导致了玉米价格跌跌不休。
  【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的底部震荡阶段】
  本阶段玉米均价基本维持在元/吨的区间震荡,别看这短短一个月的行情,其影响因素并不少。4月底,本年度临储收购以1.25亿吨玉米入库量收尾,而华北部分粮源混进东北导致该地一段时间出现了反弹趋势。同时,我国2.5亿吨玉米库存即将&开闸泄库&的消息传入市场,一度令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下跌趋势。在此期间,东北玉米价格基本弱势为主,华北黄淮、销区及港口地区先后出现价格上涨趋势,这也是导致全国均价震荡行情的原因。
  【5月底至6月底的持续上涨阶段】
  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国内玉米均价自5月底的1808元/吨涨至6月底的1956元/吨,涨幅为8.19%。导致本阶段行情暴涨的主要原因就俩字&缺粮&,也是我之前所说的临储收购&后遗症&。因1.25亿吨的临储收购量导致基层粮源紧张,华北黄淮等地剩余的当季玉米成为&抢手货&。5月27日开始,每周均会出现陈粮拍卖,不过政策粮的投放非但没有抑制基层玉米价格上涨趋势,相反溢价成交现象普遍,进一步推动的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山东个别地区企业玉米收购价高达2060元/吨。中旬开始,各地玉米&坐不住&了,东北、销区、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均现普涨现象。
  这里,我们要特别分析一下华北黄淮地区:上半年&摔得最疼、蹦得最高&的都是它。临储收购期间,该地玉米价格与东北之间价差逐渐扩大,一度成为全国的价格&洼地&,农户惜售情绪逐渐增加。本季对收购玉米质量把控严格,尽管如此,依旧有部分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玉米倒流入东北,掺和着一起入了库,带动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波动。紧接着,临储收购完成后,东北基层玉米基本见底。华北黄淮地区剩余的玉米成为&抢手货&,带动价格持续走高,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连续上调收购价格,月底出现2100元/吨的高价,行情大有回到2014年的架势。
  二、影响上半年玉米价格运行因素
  我国上半年玉米价格大涨大跌的影响因素逃不出这两点:政策、市场。如果说1-4月的暴跌主要是受到临储政策改革的影响,那么之后的上涨则是出自市场阶段性供应紧张之手。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两点,分析一下影响玉米价格大涨大跌的关键因素:
  【政策影响】
  1、执行8年的临储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
  从去年玉米临储收购价首次调低至1元/斤之后,市场便纷纷猜测第二年的临储制度或将取消。3月28日,发改委、中央农办、财政部等部门举行新闻通气会,会议指出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将玉米临时收储赠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也就意味着执行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此外,4月7日农业部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临储收购政策改革进一步被证实。
  消息一出,市场各方纷纷看空后市,成为玉米价格在4月中旬探底的最主要推手。
  2、最后一次临储收购破1.25亿吨
  尽管本季临储收购底价调低至1元/斤,不过与当时市场价格相比,已经属于高价位,加之今年玉米产量再创新高,东北地区玉米一窝蜂似的涌进国储库。2015年度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期限截至日结束,东北四省累计收购15年产临储玉米总量12542万吨,超出上一年度4213万吨,涨幅51.5%。也就意味着我国年产2亿吨的玉米有一半以上进入临储库中,东北基层玉米基本售空。当时的玉米价格基本处于历史低位,用粮企业纷纷看空后市,并预期国储粮拍卖会随之展开,因此手中玉米库存偏低。可偏偏事与愿违,国储拍卖并未如约而至,华北黄淮等地剩余的当季玉米成为抢手货。截至6月底,山东地区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已经飙升至2100元/吨。
  3、轮换、超期政策粮率先投放
  进入5月,我国临储玉米逐渐进入&泄库&阶段,不过各用粮企业企盼已久的临储拍卖并未&露脸&,各地轮换玉米率先进入拍卖行列。随后,临储超期玉米定向拍卖会于5月27号正式启动,截至6月29日,共投放国家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玉米1691.62万吨,成交总量879.05万吨,成交率达49.65%。
  决策层开始陆续投放年国储库超期玉米,投放量也是从一周一拍变成了一周两拍。从这五轮拍卖结果来看,前几周成交表现较好,特别是华北黄淮等地成交火爆。前期超期玉米投放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河北、山东、吉林等省,华北地区投放的比例整体增加。
  而28、29日的成交率及成交价格均出现下滑,政策粮投放数量较前期也出现明显缩减。与此同时,21、22日投放期间,华北地区的玉米投放量已经有所减少,月底的拍卖基本已经完成了1000万吨的轮换指标,一定程度上导致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高价稍有松动。
  【市场影响】
  1、2.6亿吨国储玉米库存压力巨大
  玉米产量连年增长、临储收购总量连年创新高,而需求量却日况俱下,导致我国玉米库存持续升高。据市场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2013年玉米临储库存不剔出移库还剩5630万吨,2014年玉米临储库存剔出移库后还剩8328万吨,两年的收储数量使2015年玉米库存达1.3亿吨,今年临储收购量约1.25亿吨,扣掉目前抛储的872万吨,我国临储库存的玉米量大概在2.6亿吨以上。2011-12年度的陈粮在经过几轮超期玉米拍卖之后基本消化殆尽,接下来正式的临储拍卖即将开启。不过2.6亿吨的临储玉米库存短时间消化十分困难,玉米库存压力巨大。
  2、送走进口替代品 又来进口大玉米!
  去年进口高粱、大麦、DDGS等替代品蜂拥而至,成为打压国内玉米价格的元凶之一。而今年上半年,这种情况明显有所改观。从去年9月1日起商务部开始将大麦、高粱、DDGS纳入新的自动许可,同时对美国DDGS进行反倾销的调查,导致今年上半年替代品的进口量明显有了明显下降。数据统计,月进口大麦、高粱及DDGS进口总量同比去年减少36%。
  相反,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有增无减。海关数据显示,月累计进口玉米达283.79万吨,同比增长59.64%,单看4、5两个月的进口量以及超过百万吨。备受我国恩宠的玉米进口来源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乌克兰。前五个月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总量为265万吨,占据进口总量的绝大部分;从美国进口玉米数量约在13万吨。随着国储粮泄库大潮的到来,加之720万吨的配额显示,下半年玉米进口量将大打折扣,国内机构预计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20万吨。
  3、国产小麦接棒进口替代品
  进口替代品是少了,不过来自国内掀起新一轮替代风,主角是国产小麦。正值小麦上市,加之部分地区因天气、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各地小麦价格在整个6月出现明显下跌趋势。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优质小麦到厂价跌至元/吨。而江苏、安徽、广东等地优质小麦到厂价元/斤附近。由于国内玉米价格因供应缺口表现强劲,用粮企业采购成本不断增加,这样的小麦价格无疑受到各企业青睐。调查显示,除苏皖两省本地饲料 企业在采购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外,山东、河南、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广东、福建等也在积极采购不完善粒超标小麦,以降低饲料成本。这也是导致6月底局地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4、上半年点燃的需求之火被一场大雨浇灭
  上半年玉米饲用需求明显好转,我们从农业部公布的存栏数据可以看出:今年2月开始生猪存栏止跌企稳,6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较5月份增加 0.7%,同比 2014 年6月份同期减少2.1%,约为3.76亿头。再看能繁母猪存栏数据,6月能繁母猪存栏3760万头,同比减少3.4%,环比持平。上半年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为稳定,玉米饲用需求相对有所增加。
  不过6月底的洪涝灾害打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强降雨共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7省(市) 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严重影响我国养殖业。有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受灾地区的生猪出栏量占据全国的70%,禽类养殖数量十分可观。本次洪灾造成大量养殖场被淹、畜禽死亡,存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玉米的饲用需求。
  三、2016年下半年玉米价格预测
  想知道下半年玉米市场怎么走,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1、政策:首先是7月开始的临储玉米正式拍卖,这也表明决策层去库存的决心。从目前的玉米市场来看,流通的粮源一个是轮换玉米,质量一般,甚至可以称之为陈粮;另一种是当季新粮,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等地,现阶段少之又少。随着临储拍卖的陆续进行,将打压轮换玉米价格,并抑制因供应偏紧而连续上涨的优质玉米行情。
  其次,最为关心的临储改革问题。尽管决策层频频放话:将临储收购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措施。不过此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并不能安抚种粮者躁动的心。行情宝认为,现阶段市场化收购底价以及补贴额度不会立刻公布,玉米去库存迫在眉睫,若现阶段公布细则的话非常不利于2.6亿吨的玉米去库存进程。预计新玉米下来之后,才会公布此项措施的细则。
  2、市场:供应方面就不多说了,2.6亿吨的临储库存直接奠定了下半年的市场宽松程度。此外,8、9月春玉米上市、10月之后新一季玉米陆续上市,供应增长将再度打压玉米价格。需求方面,我们上文也提到,由于洪灾对畜禽养殖影响较大,之前预期的生猪产能恢复期或将向后推迟,也就意味着玉米的饲用需求短期内难有明显增长。但不排除供应减少带动猪价的持续走高,从而养殖终端加快补栏,对玉米的需求出现增长性恢复的可能。
  3、价格:行情宝认为,2016下半年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行情。6月底均价1950元/吨,预计下半年或将在元/吨区间震荡。不排除出现持续下跌的行情趋势!
(文章来源:智农通APP行情宝,作者:赵恬)
[农博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新闻
饲料产品大全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或将再降一毛
时间: 11:25:36 来源:中国禽病网
搜牧·中国禽病网讯,据行业人士称,中国政府计划连续第二年调低国产玉米收购价格,旨在提振遭受危机的加工行业停滞的需求,消耗庞大的玉米库存。
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贵,令国内加工行业难以维系。政府准备把2016/17年度玉米收购价格再下调10%,至每吨1800元,约合每吨282美元。此前政府已经宣布将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玉米收购价格调低1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加工商使用玉米生产饲料、甜味剂和乙醇等。玉米收购价下调也将影响高粱、玉米酒糟粕和大麦等饲粮需求。北京的分析师称,考虑到库存庞大,国内玉米价格仍远远高于进口成本,政府需要调低玉米价格。
行业人士表示,政府还可能向采购东北玉米的南方销区饲料加工商提供运费补贴。他们没有透露政府何时提供补贴。三位行业人士称,政府可能在明年初宣布新的收购价格。中国的玉米播种工作于3月份开始。
中国玉米价格下调有助于制约国内加工厂对海外玉米的需求,令国际玉米价格承压下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某国有智囊团的分析师称,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将会低于我们早先的预期,可能比上年减少50%甚至更多。
中国政府不得不逐步退出玉米收储项目,因为到明年4月份时,国内玉米库存可能激增至2亿吨,相当于中国全年的消费量。收储项目旨在保护农民收入,但是也导致过国产玉米价格高企,加工商和深加工商面临亏损。消息人士称,过去三年里多达60%的深加工产能关闭。
今年9月份中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调低玉米收购价格。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还获得收购国产玉米的补贴。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国产玉米与进口玉米之间20%的价差,但是仍不足以消耗库存,或者鼓励饲料加工商以及甜味剂生产商等加大投资力度。
不过,至少一家公司已经从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受益。亚洲地区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生化的官员称,上周公司已经开始恢复闲置的玉米甜味剂和赖氨酸生产线。到11月底时,位于吉林的赖氨酸生产厂将开足马力生产,年产能达到50万吨。
但是养殖行业的需求低迷不振,可能制约提振诸多玉米加工企业的努力。一些家禽养殖户的存栏量正从疫情中恢复,中国生猪宰杀已经造成库存枯竭。中粮期货分析师称,玉米需求不会很快恢复到2012年创纪录的1.2亿吨。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热门图片新闻
秋季泡温泉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高血脂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月饼
糖尿病人过中秋 吃月饼要注意哪些问题?
秋分节气的由来与养生重点
健脑益智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好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记者调查:临储取消第一年玉米价格断崖式下跌|玉米|价格|记者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生意社09月23日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金秋九月,又到了北方收获的季节。目前距离新玉米批量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而今年又正好是国内玉米市场全面迈进“市场化”的一年。
  在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取而代之“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下,今年的玉米市场行情将呈怎样的态势?老百姓种玉米还能挣钱吗?
  这几天,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儿乡总坟村,村民朱献朝一家正忙得不亦乐乎,家里种植的七亩玉米已经成熟,他们刚刚把收获的玉米全部拉到家,堆在了院子里,眼下要做的就是把玉米的外皮全部掰干净。朱献朝告诉记者,今年玉米的产量不错,就是价格低了点:
  朱献朝:今年的产量跟去年差不多,长势不错,因为今年的雨水比较充沛,但是丰产不丰收,今年的价格比去年低了很多。去年晒干了以后是八毛五六一斤,今年干玉米不到七毛钱。
  今年是国内玉米取消临储收购政策,全面迈进“市场化”的一年,在总坟村,村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村里95%的土地还是都种上了玉米。村民朱献朝:朱献朝:我们这95%还都是玉米,种植面积没有减少,我们村将近3000亩地,因为男同志都在外面打工,妇女在家种点玉米省事,种,种花生,这个比较费事,所以就图个省事,就是国家今年的收储补贴没了,就是靠市场调节价格。对我们影响肯定不小,比如我今年种了7亩玉米,要是前年,我的七亩玉米就能卖将近10000块钱,而今年我看连6000也卖不了。
  朱献朝说,今年玉米算是取得了丰收,但大家却都没有丰收后的喜悦,因为按照目前玉米的收购价格,他们很难赚到钱:
  朱献朝:现在成本我粗略的算了一下,现在有掰下来就卖的,一亩地合500块钱,要是除去成本,除去浇水、化肥,整个人工不搭钱,一亩地就是几乎寥寥无几,几乎不挣钱,整个就是白种。起码这个玉米子要达到8毛以上,一亩地能赚钱三百二百的,要是低于7毛钱,几乎就是白忙,现在机械化特别贵,我们这现在收一亩地,机械化得100多。
  据了解,中秋小长假过后,北方主产区逐渐进入新粮“上市季”,加上临储玉米“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如期集体“跳水”,尤以华北产区跌势最为明显,当地粮商、深加工企业更是借着今年市场普遍看跌情绪弥漫,肆意压价。按惯例,每年华北玉米上市初期都会迎来一轮大幅降价,今年也不例外,卓创资讯分析师唐晓霄告诉记者,目前价格已展开新一轮凌厉跌势。
  唐晓霄:国家取消了临储收购,整个市场的保护价没有了,政策支撑没有,国内玉米全部走向市场化,价格下跌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预计应该会比去年的价格跌15%到20%。现在来看的话,山东地区,贸易商的干粮主流出货价就是在7毛8到8毛之间,还是因为新粮上市,企业和贸易商的心态都比较看空,价格就一直下跌。
  卓创资讯分析师唐晓霄表示,目前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基本可以确定,未来新产玉米价格不断走低的概率很高,国内玉米下跌的趋势很难改变:
  唐晓霄:现在的话,整个国内的玉米价格是一直下滑的,华北地区我们以山东、河南为例,价格就比中秋节前跌了一毛到一毛二,后期的话,等到华北玉米大量上市,10月份是东北玉米上市,国内玉米还将维持一个下跌的模式。后期的话,到春节之前,价格很难有一个好转,年前来看,最高就很难突破8毛这个底线了。
  面对玉米价格明确下跌的市场行情,各地玉米种植区也开始调整种植结构的尝试。在吉林省兴源种植合作社,这里共有400公顷土地,合作社负责人张造力介绍说,原先这些地种的全是玉米,从去年开始,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从农产品的附加值入手,种植绿色有机产品,打造农产品的品质,效益十分可观。
  张造力:400公顷农产品,全是打造品牌,打造有机,施用农家肥,选好的品种,把住质量关。所以附加值高了,别的地三到四公顷的效益都不如我一公顷的效益。
  而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儿乡总坟村,村民们对于明年的种植也有了新的打算,村民朱献朝:
  朱献朝:我们村有一部分是沙土地,有好多人都计划着不种小麦了,就种一季的春花生,种春花生地膜覆盖也差不多,合下来也和两季收入差不多,那个省事,不用浇,还有我们村有好多户,因为蒜比较多,也有的准备种大蒜,也不少。眼下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手中收获的玉米该怎么办?卓创资讯分析师唐晓霄建议农户,分阶段销售出货。
  唐晓霄:咱农民如果是家里有仓储条件的,就可以等行情好的时候,阶段性的出货,如果说家里没有这个仓储条件的,新粮上市以后,应该就及时的卖掉,并避免价格下跌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文章来源:央广网,作者:王丰)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玉米期货行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