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施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汇总1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谨慎原则)所针对的是科学存在不确定性 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习题集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2013年10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试题及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全国 201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228 请考生按规定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汇总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在东欧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自然保护法 在 20 世纪 ...  环境资源保护法习题及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资源保护法习题及答案 第1 页共 47 页 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一)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本资料由山之韵教育市场整理提供 更多课程请访问
第七章 国际环境法 一...  201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研试题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统招试题及答案2014 年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  20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各章选择题及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0.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A) A 大气 B.太阳 C....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请尽量详细描述您的问题,以便专家能准确了解您的需求。浅析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书香率诚
率诚文集浅析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阅读次数:3517【摘要】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对环境监督体制、各国的环境监督体制,对我国环境监督体制发展沿革和设置特点的概述,从而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环境监管体制的设置应当在借鉴世界某些发达国家关于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关键字】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完善 &环境监督管理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关国家机关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划、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等活动的总称。通常意义上的环境监督管理专指环境行政管理,即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为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所辖区域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行政监督管理,并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污染与破坏环境行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行政活动。&&& 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我国的环境监督体制的同时,借鉴国外设置环境监督体制的经验,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环境监督体制。一、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概述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及其机构运行和协调的机制,其核心是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各机构职权范围的划分与协调。就发展规律而言,各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大致都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管理到单一管理再到综合管理的过程。分散管理体制有绝对分散和相对分散两种形式。在环境问题还不是很严重的时期,各国大多采用的是绝对分散的管理体制,即没有专门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职权分散于各个相关的部门之中。而相对的分散管理指的是专门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同其他有环境管理权限的机构共同分享,专门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与其他有环境管理权限的机构地位平等或者低于其他机构。& &单一管理体制一般是在分散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府为了集中消除环境污染和公害,成立的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并将所有的环境资源的保护权集中到一个机关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综合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在赋予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较大的权限的同时又保留其他国家机关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一定的环境管理权,一般采取的措施比如有提高环境保护机构的地位并增加其职能、设置强有力的跨区机构、建立高规格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等。二、简述各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对其环境监督体制的建立都十分的重视,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其体制也不尽相同。笔者主要简述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一)美国&&& 美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随着20世纪中期以来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逐步重视和政策倾斜,而相应建立起来的。在环境监督管理上,美国实行的是由联邦政府制定基本政策、法规和排放标准,由州政府负责实施的管理体制。&&& 美国的环境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是由联邦环境保护局(EPA)、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CEQ)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 美国各州都设有州一级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和环境保护局,州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在美国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各州环境保护机构一方面是联邦环境保护执行个项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保护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和监督者,另一方面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州范围内以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环境安全为目标开展环境执法和环境研究。这两方面的职能都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大部分涉及环境保护的联邦法律都规定,州环保机构经联邦环保局审查合格,即应被授予执行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的权力;同时,州环保法规明确把环境行政管理权授予了州环保机构和某些其他行政机关。但是,州级环境保护局并不受联邦环保局的领导和管理,也不是附属关系,各州环保局各自保持独立,依照本州法律履行职责,只依据联邦法律,在部分事项上与联邦环保局合作,完成任务。根据一系列联邦环境保护法律,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承担环境管理的责任。联邦环保局将针对在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治理上执行不力和对各项环保计划的实行不予配合的州,给予严厉惩罚,比如:联邦环保局可以依职权没收联邦政府提供给各州的修建公路资金,并有权替他们制定行动计划。另外,如果州环保局不能正常履行职责,联邦环保局还可以直接接管其运行。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体制基本可以保证环保标准既能保护公众健康,又照顾到涉及各方的利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力量平衡造就了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二)日本日本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在1971年以前是分散式管理体制,中央一级有大藏省、厚生省、农林省、通产省、运输省和建设省行使环保监督管理权。但是由于实行分散管理,形成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和软弱的局面。1971年2月,内阁批准《环境厅设置法》,颁布《环境厅组织令》,环境厅于7月1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日本环境管理体制由分散式步入相对集中式的阶段。&& &目前,日本实行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与自主型的环境管理体制。即中央政府负责颁布全国性的法律、确定基本政策框架、制定环境标准,在宏观方面管理全国的环境事务;地方政府则在中央政府的指导及规范下制定本地方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并实施具体的环境管理事务。中央与地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一般情况下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只对当地政府负责。&& (三)德国&&& 德国的宪法、法律及其他规章对环境保护权责有明确规定,其环境行政管理权责体系分3级:联邦、州、地方(市、县、镇)。&&&&&&&& 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德国的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全国性的环境政策,在宏观方面管理全国的环境事务;州政府主要负责实施联邦政府所制定的环境政策以及州政府拥有立法权的领域内的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与联邦或州的规章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州政府下设的地方(市、县、镇)政府可以享有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自治权。&& (四)俄罗斯2002年俄罗斯颁布了新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原则性规定了俄罗斯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责在相应的区域内保护环境。改革后的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取消了专门机关的专门管理,实行各级权力机关的集中管理,这种体制权限集中、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一改过去环境管理中权责不分、权限分散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俄罗斯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1949年以后,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四次调整,在环境监督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应环境监督管理需要的完整体系。具体的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一)摸索阶段(1949年—1973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3年以前,我国尽管开展了不少环境管理工作,如卫生部门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在部分地区进行协调和控制,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63年4月1日实行),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环境管理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起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机构,只是在一些地区和个别部门设立了“三废”管理处,以及综合利用办公室等。&& (二)探索阶段(1973年—1983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到1982年,即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前的近10年时间,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2年的近5年时间,是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并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基础和起点。这一阶段环境监督管理主要是以治理污染为中心,是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起来的。管理部门的任务是,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这一时期,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不仅从工作领域上,而且从学科上逐步成熟并发展起来,为我国环境监督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我国的环境保护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没有真正从宏观上理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开拓阶段(1983年—1989年)&&&&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政策方针:一是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确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境保护战略方针;三是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环境保护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我国环境监督管理的发展和提高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个政策体系的基本精神就是从单纯的环境污染治理转变到以防为主和防治结合。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思想开始逐步成熟,摸索到了适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在上述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环境监督管理思想、职能和工作重点的转变,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环境管理的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结合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布局不合理、能源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产品实行了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198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在继续运用“三大法宝”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监督管理上新台阶,将全力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五项新制度。这些制度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推动了环境监督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管理制度创新的同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也得到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五个级别的完整的环境监督管理组织体系,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能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并得到法律确认和保障。&& &&四、我国现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设置与特点& &&&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原则性规定了我国现行的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监督管理相结合、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这一监督管理体制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监督管理相结合统一监督管理是指政府设立一个相对独立,专门的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行使统一的监督管理权。这个统管部门包括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分工监督则是指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定的职责对与其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这些分管部门包括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二)统一监督管理部门与分管部门的地位平等,相对独立。&&&&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是分工不同。&&&& (三) 中央的监督管理与地方的监督管理相结合无论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都在中央一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积极性。五、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督体制的不足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督体制经历了四次的调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健全到逐步健全的发展过程。虽然说现行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体制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统一监督管理部门与分工监督管理部门地位平等,关系不明确,导致相互扯皮的现象严重引起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管地位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也就是说,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地位的平等性使得环境保护部门在行使统一管理的职能上常常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针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到底行使哪些职权,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又行使哪些职权,统管部门的统管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现行的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因而便出现了有些问题争着管、而有些问题都不管的现象。这样,环境保护部门的统管地位在实践中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立法体系不完善在中央和地方都没有一部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的法规和规章,有关规定都散见于各个有关法律之中。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第二章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第四条中就都对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进行了规定。另外,我国单行法规中关于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规定都过于简单抽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这里的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和“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不仅这些部门不知道到底自己怎么样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可能连立法的起草者都不知道这些部门有什么管理职责,而只是立法的套话而已。其它的污染防治法和资源管理法都存在这种情况。(三)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体制使得环保部门缺乏独立性,受制于地方各级政府,难以抵制地方保护主义1、环保部门财政不独立由于财政不独立,环境监管部门就缺乏独立性,要看地方政府的脸色行事。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基层环保部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由当地政府提供,而不是由国家拨款的。而在实践中,地方的重要污染源主要就是当地的各类企业,这些环境执法的对象同时又是纳税的大户,是解决当地政府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力量,因此,这些企业大都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由于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位子和票子均受地方政府的制约,所以基层的环保部门就要依照政府的脸色做事了。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又何谈坚持环保的原则啊。同时地方政府又不受上级政府环保部门的领导,从而缺乏有力的制约力量。另外,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影响,各地区基层环境监管部门发展很不平衡,一些贫困地方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力量十分薄弱。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环保部门。2、政府政绩考核不合理现行的政绩考核主要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为衡量标准的,而不考核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因此,许多地区不惜采取“高消耗,高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当一项环境政策的出台影响到GDP的增长时,往往就会受到地方政府的阻挠。一些地方环保局长往往要在“乌纱”和“污染”之间做出选择,有时还不得不代人受过,甚至成为牺牲品。3、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权威有限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与立法之下,由于受制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权限小,手段也软。权力小体现在对于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的措施,环保部门没有决定权。手段软主要体现在处罚手段只是罚款,缺乏查封、冻结、没收等行政强制性手段。六、对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完善的考虑(一)在立法上明确环境保护行政统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关联性,以及跨行政区域和使用的多元性等特征,而现实的状态则是环境资源被行政区划分割为不同的管辖范围,由不同的主体分别行使监督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正确处理统一管理与分权的关系,在法律上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与权限,明确各部门行使职权的法律程序和行为范围,以协调各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关系。(二)扩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建立一个真正的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部门现行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统管部门,而实际上重点是对环境的污染防治进行监管,对于资源管理则是由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的。早在1985 年10 月,李鹏同志在“全国城市环境保护会议”上就指出:“环境保护部门既是一个综合部门,又是一个监督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一个能够代表本级政府行使归口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的有权威的环境管理机构。”因而,应扩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职权范围,使其既对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又对资源的保护行使监督管理权。(三)实行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我们应该打破现在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受到同级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双重监督的管理体系。国家环保总局虽然已经更名为环境保护部,并且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没有实现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除了国家环境保护部作为最高统管部门以为,各个省、直辖市分别设立省环保局和直辖市环保局统一管理各个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各省或直辖市的环保局下设立派出机构,由省、市环保局垂直领导。中央以下的环保系统负责人的任命可以由地方政府提名,但由上级环保部门审批,必要的时候上级环保部门还可以直接任命下一级的环保局长。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广泛性和潜在性决定了环境管理必须是系统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管理体制由此凸显成为环境管理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设有一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保证该国强化环境管理、实现环境有效保护的必要条件。我国环境监管体制的设置在借鉴他国关于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则是极为重要的。(作者: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甘肃率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参考文献】[1]蓝文艺著:《环境行政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王树义著:《俄罗斯生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璐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与图表》,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4]《美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第11期[5]杨兴、谢校初,《美、日、英、法等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4月第15卷2期[6]胡涛等,《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中国环境报》2005年第4版[7]王前军,《俄罗斯联邦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科学管理》2007年第12期[8]吴忠标、陈劲编著:《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李慧玲,《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浅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10月第5期[10]韩德培. 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三版)〔M〕1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9.[11]岩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J〕1 中国环境管理,2002 (2) [12]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4).[13]韩德培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蓝文艺著:《环境行政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王树义著:《俄罗斯生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参见张璐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与图表》,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参见《美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第11期杨兴、谢校初,《美、日、英、法等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4月第15卷2期胡涛等,《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中国环境报》2005年第4版&王前军,《俄罗斯联邦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科学管理》2007年第12期吴忠标、陈劲编著:《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李慧玲,《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浅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10月第5期韩德培. 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三版)〔M〕1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9.岩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J〕1 中国环境管理,2002 (2) 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4).韩德培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新闻&&&甘肃率诚律师事务所&&&&&&&&&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158号&&&&&&&&&&&&&&&&&&&&&&&&&&&&&&&&卷一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 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损害担责的原则。5条 A.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57条 A.举报 B.检举 C. 3.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B)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4条 A.停止审批 B. 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 C)为环境日。12条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A)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8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C)和有关部门备案。47条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7.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A)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56条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8.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66条 A.一 B.二 C.三 9.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B)的有关规定。16条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0.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 ( B)65条 A. 按份连带责任 B.连带责任 C.损害赔偿责任 1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 C)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13条 A.生态补偿 B.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1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C)知识纳入 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9条 A.生态保护 B.新能源 C.环境保护 1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B)。59条 A.责令停产停业 B.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C.移交司法机关 14.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A)。61条 A.责令恢复原状 B.移交司法机关 C.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15.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A)。67条 A.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B.责令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C.向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反应情况 1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C)。2条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17.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有权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主体是(B )。15条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18.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不得(A) 19条 A.开工建设B.竣工验收C.正式投产运行 19.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C)承担侵权责任。64条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C )。25条 A.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 B. 责令停产整顿 C.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21.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 B),实行严格保护。29条 A.设立警示标志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划定领导监管 2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于日第(B)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B)次会议修订。前言 A.十一、八 B.十二、八 C.十二、七 23.(A)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49条 A.县级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 24.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C)制度。46条 A.取缔 B.审查 C.淘汰 2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B)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A.生活废弃物B.危险废物C.畜禽尸体、粪便26;A.农药污染B.重金属污染C.农业污染源;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28.新《环境保护法》适用于(C);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B.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C.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2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A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51条 A.生活废弃物 B. 危险废物 C. 畜禽尸体、粪便 2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C)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 渍化、贫瘠化等生态失调现象。33条 A.农药污染 B. 重金属污染 C. 农业污染源 2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B ) 。24条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罚款 28. 新《环境保护法》适用于(C)。3条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领域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2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C)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54条 A.排污费缴纳信息 B.环保守法信息 C.环境违法信息 30.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B)的要求排放污染物。45条 A.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B. 排污许可证 C.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排污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42条。 2.国家要求企业事业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52条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排污情况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 ×)54条 4.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可不征求公众意见。(√)56条 5.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43条 6.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56条 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15条 8.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46条 9.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26条 10.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49条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27条 12.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直接拘留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63条 13.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日起施行。(√)70条 14. 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62条 1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 )47条 16.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4条 17.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可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条 18.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47条 19.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时,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24条 20.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6条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BC)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 业、关闭。60条 A.停止生产 B限制生产 C停产整治 D限期治理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哪些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ABCD )63条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 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4.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BD)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40条 A.科技含量高 B. 资源利用率高 C. 循环利用 D.污染物排放量少 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 ACD )的权利。53条 A.获取环境信息 B.制定环境政策 C.参与环境保护 D.监督环境保护 6.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些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C )58条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且无违法记录 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D.依法在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7.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AB)负责。17条 A.真实性 B. 准确性 C. 权威性 D.可靠性 8.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ABCD )措施。20条 A.统一规划 B.统一标准 C.统一监测 D.统一防治 9.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BCD) 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A.清洁 B.节水 C.节材 D.节能
学优网/10.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 (AB)的责任。42条 A.单位负责人 B.相关人员 C.分管领导 D.工作人员 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CD)。37条 A. 分类回收B. 循环利用 C. 分类处置D. 回收利用 12.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ABC)。41条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竣工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ABC#from 本文来自 end#D)68条 A.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 B.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C.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 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 D.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1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和(BCD),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55条 A. 排污许可内容 B. 排放方式 C排放浓度和总量 D.超标排放情况 15.国家在(ABC)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29条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生态环境脆弱区 D.生态环境开发区 16.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BC)、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50条 A.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B.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 C. 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 D.固体废物收集处理 17.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为改善环境, 依照有关规定(ABC)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23条 A.转产 B.搬迁 C.关闭 D.改进生产技术 18.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 ABC )等信息。54条 A.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 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 D. 企业排污 19.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CD)。62条 A.责令改正 B.责令公开 C处以罚款 D予以公告 2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 AD )。47条 A.公布预警信息 B.公布污染情况 C.采取处理措施 D.启动应急措施 21.禁止将不符合( BD )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49条 A.农产品生产标准 B. 农用标准 C.农业生产规定 D.环境保护标准 22.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 BD )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47条 A.停止生产 B.采取措施处理 B.及时疏散 D. 及时通报 四、简答题 1.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哪些?第5条 答: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2. 新《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请列举出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 答:此条规定中的具体违法行为有: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卷二)2015年新环保法测试题一、填空题 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4、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5、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7、每年(6月5 日)为环境日。 8、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9、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0、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1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12、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 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二、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30分 1、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C)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D)石油勘探开发等特殊行业可以在建设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下面关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B)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C)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D)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3、下列关于企业排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B)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C)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D)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 )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 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D)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三、简答题(30分) 请结合自身岗位,谈一谈对新环保法的认识以及下步工作思路。卷三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 1、 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定国家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八次会议于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日至 日在北京举行,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进入第 次审议。据悉,在京就环境保护修订草案召开的评估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环保执法人员、专家、律师、法官、企业、环保组织、环保志愿者、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等有关方面的 位代表参加会议。 3、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在20个月中,草案经历 次审议,最终定稿。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 ”。 4、修订后的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 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5、新环保法还明确:国家在 和 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 、 、 、 、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 A、大气 B、水 C、海洋 D、土地 2、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 与 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 与 相协调。 ( ) A、人 B、自然 C、经济社会发展 D、环境保护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 、 、 、 的原则。( ) 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公众参与 D、损害担责 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 、 。 ( ) A、查封 B、扣押 C、设施 D、设备 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保护环境是国家的 。( ) A、基本国策 B、重要国策 C、基本制度 D、首要任务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 A、环保部门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党组织 D、政府职能部门 3、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 。( ) A、环境质量负责 B、负全部责任 C、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D、负主要责任 4、每年6月 日为环境日。 ( ) A、5 B、3 C、6 D、2 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连续处罚。 ( ) A、月 B、日 C、季 D、年 四、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 1、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 ) 2、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 ) 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 4、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 ) 5、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 五、论述题(共10分)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请你简述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如何采取措施?结合邵东实际,简述应当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竞赛: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知识竞赛: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