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江西抚州市孝桥镇临川孝桥中洲游家村游艳琴

天主教在抚州的传播与发展
来源:鄢春琴
天主教,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是取自中国一句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明朝中叶天主教传入南昌。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朝廷士大夫掀起“排教”运动,在南昌传教的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罗如望避走建昌府,寄居在进士出身的地方士绅欧阳宪万家,开始了在南城县北部乡村的传教活动。从此,天主教传入抚州境内。
明清时期抚州天主教的传播
17世纪天主教在赣东的传播仅限于南城和南丰的部分地区。1616年,葡萄牙耶酥会士罗如望与中国籍教士邱永等人在南城县游家、渭水桥一带乡村开展传教活动,并在徐家乡游家村建设教堂用房,发展教徒。随后,不断有外国传教士到南城推行教务。年(崇祯三至八年)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费其观在南城建立民房式的简易天主堂。
进入清代,到赣东地区传教的外国人更多,1660年(顺治十七年)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殷铎泽到南城传教,建立会舍,一时间教务大兴,曾引起当地僧人和道士的嫉恨,“圣堂”先后3次被毁,毁后又多次重建。至1664年(康熙三年),建昌府教徒发展到500多人。此后,比利时耶酥会传教士卫方济在南城、南丰两地传教多年,大力培养传道人才,发展教徒。如果说以前都是由外国人在赣东地区传教布道的话,那么直到1688年才有了本土人士的传教活动,这一年,南城县人万其渊晋升为铎品神父,他是江西省籍最早晋升为铎品的神甫。1702年,卫方济、万其渊与法国耶酥会传教士马若瑟共同创设南丰潋江天主堂,发展圣婴会事业,付洗婴儿甚多。同时,爱尔兰神甫雷夫泽也将天主教传到南丰县,在市山三江口建立教堂1座。1750年传教士又在南城株良发展教徒,建立教堂。
19世纪初,天主教以南城为基地,向周边县发展并蔓延到抚州府属各县。1827年法籍神甫董墨儒将天主教传入临川,在孝桥乡饶家咀租一民房为经堂,后来又将经堂迁到靠近抚州城的黄泥岗。
近代抚州天主教的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1858年6月,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首次规定“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因而天主教在赣东得到较快发展,1870年,天主教逐渐传入资溪和宜黄,并先后在南城上塘、珀玕、硝石、资溪嵩市等地兴建教堂。次年,法国遣使会士白振铎在南城县召集全省天主教神甫会议,昭示着南城已成为赣东的天主教中心。1879年,江西境内分南北两个教区,建昌府、抚州府所属各县天主教归赣北教区统辖。1885年从赣北教区分出赣东教区,又称余江教区,建昌府、抚州府所属各县天主教徒归余江教区统辖。
19世纪末,天主教又向崇仁、金溪、黎川渗透,他们在金溪县城、浒湾、琉璃、崇麓及黎川县城、宏村、樟村、熊村、河塘、黄沙、下村、石峡、资福等地建造教堂或购买民房改建为传教场所。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董如葭传教于抚州,并于1908年着手兴建圣约瑟大教堂。这一年,爱尔兰神甫再次来到南丰传教,在县城北关口兴建一座教堂,尔后又分别在望天、潋注建立教堂各一座,在沙坪、石邮设传教所各一处。1910年,崇仁县孙坊、东来也分别建立了教堂。
外国传教士四处活动,施洗教徒、修造教堂,同时兴办一批公益事业,通过开设诊所,兴办医院,设立学校,施惠于人,以博取民众的好感,吸引大众入教。不仅如此,江西各地天主教传教士还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包揽讼词,掠夺土地,为非作歹的事情时有发生。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各地反洋教运动日益高涨。1900年,资溪县人民群众响应义和团反帝号召,在徐大基、林春和、林志周、林有筠、林恩赞等领导下,于8月掀起“反帝仇教”烈火,率领民众手提大刀、梭标、锄头、木棍等冲入教堂,高喊:“打死红头发、绿眼睛的神甫”,捣毁烧掉该县天主教堂。
民国初年,天主教逐渐向原抚州府属各县乡村发展。1917年,宜黄县白竹乡有10户农民加入天主教,并盖起一座西式天主堂。此后,蓝水、神岗、黄陂等地先后建成简易教堂。该县二都、梨溪、梅坊、九车、演口、小富源、封家山、水尾等地也设立了传教点。爱尔兰神甫赵模范也从南城到广昌传教,在县城揭家堡购地建教堂,同时还在现在的高虎脑乡麻坑建立分教堂。1918年,临川罗针、鹏田分别建立了教堂。1920年,又在临川龙溪、崇仁航埠、白露兴建教堂。1923年,又在临川罗湖建立了一座教堂。
由于原建昌府属各县天主教发展较快,教徒人数众多,1928年,从赣东(余江)教区分出建昌(南城)教区,教区驻在南城县,改由圣葛隆巴会管理,管辖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5县天主教会,13个堂口。其中南城县有县城、游家、硝石、上唐、株良、珀玕6所教堂。赣东地区分别以抚州府、建昌府行政区域各自设立总铎区。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南城教区有教徒9464人。其中南城县有神职人员15名,教徒4741人。教徒中80%是农民。
旧时天主教在抚州传播的途径
从年,即康熙八年至嘉庆十六年,朝廷先后5次制定西洋人传教治罪条例,惩办外国传教士擅自到中国内地传教的非法行为,禁教之风时兴时落,赣东多数官员、士绅、民众也不满外国传教士的种种不法行径,采取多种形式加以抵制。但传教士们通过结交社会名流,对普通民众开展广泛的社交攻势。同时,教会利用圣诞节、耶稣复活日、圣母降临日和圣母升天日,举行隆重的宗教庆典活动。每个星期日为宗教礼拜天,均在教堂内举行祈祷活动。因而一些民众接受了天主教,使之得以在赣东逐渐传播。
为加强神职人员的培养,南城天主教在徐家设立修道院。1914年,教会将修道院迁至南城县城天主堂,同时还在徐家保留一小型修道院。南城修道院修生一般分大、中、小三级,相当于大专、中专、小学学历。学习内容除中文、数学外还有拉丁文和神学、哲学。修道院院规很严格,修生一般不准擅自离院,不准随意接见亲友,来往信件要经过院长查阅。先后在此修道者有数百人,但最后祝圣为神甫的仅8人。抚州教会也于1913年在上顿渡创办圣约瑟女修道院,先后招收修女约30名,女修道院于1930年解散。
天主教会通过开办学校来扩大宗教影响。民国初年,在抚州创办了震华女子小学,不久又兴办震华男子小学,后两校合并为震华小学,抚州解放时该校有学生290余人,教职工12人。1929年教会在南城创办了启迪小学,设有1~6年级6个班,招收教徒子弟约200人,教员10余人,课程除加设宗教课外,均与普通小学相同。1933年在南丰创办了新民小学。1934年美国神甫白若愚在黎川创办一所完全小学——崇德小学。校长、教师均由教徒担任。1939年宜黄教会在县城、蓝水、白竹、神岗等地创办小学,后因日军侵占宜黄,先后停办。1941年8月抚州教会在城区创办真光中学,至解放时有学生300人,教职员29人。这些学校注重向学生宣传宗教知识,信教的学生有的还要担任辅助弥撒等宗教仪式工作。
兴办医疗卫生设施也是天主教吸引民众的一种方式。1929年南城天主教教会在原先由外籍修女主办的小诊所基础上,创办圣路加医院。最初由德国医生翁培德主持医疗工作,后改请上海震旦医学院毕业医师、天主教教徒余文奇主持医务工作,药房由爱尔兰修女方修德负责,另外还有男女护士3人,练习生和工友6人,设病床50张,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教徒及其家属,教徒患病可免费治疗,非教徒也可就诊,医药收费比别的医院便宜一些。1953年10月,医院由南城县卫生院接管,在此基础上成立南城县人民医院。1930年抚州教会也设立诊所,由懂医疗技术的教职人员担任医生,治疗教徒的一般疾病,解放初期停办。1939年又在南丰开办西医门诊所,为教徒治疾疗伤。
此外,教会还创办了一些慈善事业。1913年在抚州设立育婴堂,收养遗弃女婴最多时达100余人。女婴小时候由教会出资,交给民间奶娘带养,7岁时领回天主堂读经书。10岁开始自食其力,从事纺纱、织布等生产劳动。长至17岁左右由本堂神甫作主,嫁给教徒为妻。倘若家人来堂赎取或领养女婴,须向天主堂保证该女婴长大后,任凭教堂作主,许配信教人家,不得自行择配教外人员。1918年又设立抚州老人堂(慈善堂),主要收留教徒中无依无靠的老人,解放初停办,堂内老人由人民政府接管。南城县天主堂还设立了残老院,收容孤寡老人、聋哑残废和孤儿弃婴,衣食住行全由教堂负担,但要参加砻谷舂米、提水做饭、放牛打草鞋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婴儿则由孤寡老人看养。抚州解放后育婴堂停办。1952年残老院由县民政局接管。
为帮助教民就业,南城天主教会创办了圣物加工厂。利用天主堂原有的发电机和一些简易机器,加工生产念珠、圣牌、圣像,印刷经书、瞻礼单以及制作刺绣祭衣等宗教用品,产品主要用于传教工作,都是免费发给教徒或供宗教活动时使用。
四、抚州天主教在新中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有天主教活动点121处,教堂46座,神职人员87人,教徒13468人。1950年11月,四川省广元县王良佐神甫倡议发起了以“自治、自养、自传”为内容的“天主教三自革新”运动。抚州各县市的爱国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相继成立了群众性的爱国组织。在此情况下,外籍神职人员全部回国,本国修士、修女有的结婚出嫁,有的回归原籍,人数大为减少。
1951年,南丰县成立天主教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次年1月10日,南城天主教徒在天主堂召开教区大会,正式成立南城县天主教三自革新委员会,会议通过南城县天主教反帝爱国革新宣言,先后有702名成年教徒在宣言上签名。随后按教友居住地区划分学习小组,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1953年南丰县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更名为天主教反帝爱国委员会。1954年8月召开南城教区首届教友代表大会,成立南城县天主教教友爱国会。随后临川上顿渡成立抚州镇天主教教友爱国会。1957年郭懋功代表南城教区教友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天主教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委员。1958年8月,江西省天主教首届代表大会决定,南城教区并入余江教区。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区天主教活动场所锐减为7处,神职人员43人,教徒5493人。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极“左”路线影响,教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教堂被封闭、占用,教会人员和爱国会工作人员被当作牛鬼蛇神清除出教堂,正常的宗教活动无法开展,只有一些虔诚的教徒仍然秘密在家中过宗教生活,公开的宗教传播活动基本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宗教界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被关闭的教堂重新打开,先后恢复了抚州、上顿渡、南城、宜黄、资溪天主堂。1980年,全省教区合并为统一的江西教区,并成立江西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抚州市、南城均恢复天主教爱国会和宗教活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江西抚州临川中洲游家村游艳琴有人知道吗?_百度知道
江西抚州临川中洲游家村游艳琴有人知道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名字好熟悉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抚州企业目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抚州中洲大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