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打洛口岸翡翠店真假有什么银行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缅边境畹町、打洛口岸的兴衰
  在一般的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中缅边境的畹町、打洛这两个口岸,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这两个地方曾经兴盛一时,如今却又衰败得可怜,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探究。 中国论文网 /1/view-6445541.htm  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畹町曾是我国最小的城市,全市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只有5000多人,目前也是最小的国家级口岸。但这个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小地方在历史上可是声名显赫。它曾是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入境点,1942年10万远征军从畹町出境进入缅甸作战。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巴瑞等人一起从畹町入境,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畹町也曾是缅共东北根据地与中国联系的最主要节点,1987年畹町对面的缅甸九谷被缅军攻占,标志着缅共的衰落已不可挽回。不过也正因为如此,1988年缅甸开放之后,畹町就成为了中缅边贸的最前沿,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很快就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县级市。月间,笔者到瑞丽和畹町进行语言实习,亲眼看到了畹町的兴盛。地方虽小,却人山人海,不仅沿街店铺里人潮涌动,连路边地摊也生意兴隆,检查出入境证件的边防武警每天的工作量巨大。   1995年2月,笔者再次到瑞丽、畹町,就发现畹町比五年前冷清了很多。1998年6月笔者调到云南工作,再去畹町,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日,畹町市被撤销,成为瑞丽市下属的畹町经济开发区。现在每次去畹町,只能从口岸宣传栏上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照片中体会畹町昔日的繁荣。   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打洛镇是另一个在短短数年从盛到衰的典型。打洛在历史上的名气虽没有畹町大,但是因为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接壤,加上该特区首府勐拉开设了赌场、人妖表演等特色节目,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打洛逐渐成为中缅边境游客最多的口岸。在最鼎盛的2003年,每天有数千人经打洛前往缅甸的勐拉游玩。当时打洛镇上的各式车辆绵延数公里,游人如鲫。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打击中国公民到境外赌博的“利剑行动”从2003年5月逐步展开,到打洛的游客数量急剧下降。2005年,应国家的要求,云南沿边口岸全部停止办理外地游客出境旅游的手续。从此之后,除了当地的边民、从事替代种植的企业和获得批准的官员之外,其他人员已不能从打洛出境。从2011年开始,云南毗邻越、老、缅的口岸相继重新启动异地办证业务,但打洛的旅游业却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笔者曾于2014年8月到打洛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在打洛镇上最好的酒店住了一个晚上,酒店很一般,最多相当于大城市的二星级,也没有网络。我们驱车前往打洛口岸,尽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那里的萧条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有人说畹町、打洛的衰落都是因为政策的变化,乍一听来,似乎不无道理。畹町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320国道的改道。在1995年之前,畹町是去瑞丽的必经之地,不少车辆行人自然就在畹町停留。1995年之后,改造成二级公路的芒瑞公路从畹町背后的山上直通瑞丽,不须再进畹町城,从此人流、物流、资金流就远离畹町而去。而打洛衰败的最直接原因则是外地游客不能再在当地办证到缅甸旅游。   但在我看来,政策的变化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由于收入不高,能直接到境外旅游的国民很少,加之很多国家未被批准为中国的旅游对象国,因此价廉物美的边境游就成为满足国民对外部世界好奇心的主要途径。笔者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瑞丽、畹町,可以买到很多内地见不到的洋酒、洋烟、化妆品,可今天我们的国民满世界飞,上述物品早已不再弥足珍贵。这也是异地办证恢复之后,畹町、打洛、瑞丽、腾冲等一系列口岸的跨境旅游火不起来的最关键原因。换句话说,这些口岸本身以及口岸对面的缅甸对国人而言,已经不再神秘,失去了吸引力。   党的十七大以后,国家强调发展沿边开放,不少人认为云南陆地边境口岸从国家对外开放的末梢成为了前沿,我对此并不以为然,因为陆地口岸的劣势太明显了,不可能与海港相比。因此,我们现在大力推动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效,也要打一个大问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云南打洛口岸到底什么样,从这里走路就能出国,你来过吗
云南打洛口岸到底什么样,从这里走路就能出国,你来过吗
行走在大山旅游打洛口岸需要什么证件_百度知道
打洛口岸需要什么证件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钞票,偷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记者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打洛边防检查站获悉,截至12月8日下午4时,从打洛出入境的人员已达1022084人次,成为云南继瑞丽、河口、磨憨口岸之后,第4个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的国家级陆路口岸。 据了解,随着曾经一度关闭的打洛边境旅游恢复,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中缅双边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打洛口岸出入境流量持续快速攀升。截至12月8日,出入境人员突破百万人次,与上一年同比增长42.42%,由打洛出入境车辆也达29万余辆次,同比分别增长达41.95%,均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出入境流量突破110万人次。 云南日报记者 戴振华
打洛和打洛口岸(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洛是比邻中缅边境的一座安静小镇,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在民国年间,中国的茶商将“普洱茶”通过这里销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在傣语中,打洛的意思是“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地如其名,在这里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   打洛口岸是云南省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口岸,与缅甸接壤,距缅甸景栋80公里,距泰国米赛仅239公里,距泰国清迈550公里,距泰国首都曼谷1250公里,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这样的打洛 你心动吗?打洛江(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洛江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傣语叫南览河,意思是“甘美的河流”,江水由东向西穿过打洛坝后流入缅甸,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江两边是中缅两国村寨,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里过着平安祥和的生活。
独树成林   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有一个因巨大榕树形成的旅游景点:大榕树树龄900多年,树高70多米,主干布满无数块状根系,如山脉沟谷,纵横而下,紧紧抓住大地。树的枝干上,又垂下了一根根似根似枝的树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形成根盘根、枝连枝,盘根错节的硕大整体,使得这棵占地120平方米,历经数百得风雨剥蚀,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老树,宛如一片小小的森林。
  打洛村寨
村民   打洛江两岸中缅村寨毗邻。这里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族。两国边民语言相通,服饰相同,一些民族跨境而居,自古有着“胞波”情谊。
关门节 打洛镇具有浓厚傣族民族文化,傣族、布朗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开关门节,哈尼族的节日主要有嘎汤帕节、打秋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当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关门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嘎汤帕节 开门节,也称“出夏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 嘎汤帕节哈尼语为“万物更新”或“纪念祖先汤帕”,时间在每年元月2日至4日。节庆期间,哈尼人穿上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舂糍粑,祭祀祖先,宴请亲朋,共庆新年。青年男女可成群结队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们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做一个陀螺,大家到开阔的场地上开展打陀螺比赛。
傣族烹调以煮、烤、煎、炸、凉拌为主,很少做炒菜。傣族最爱吃带酸味的食品,连鸡鸭鱼肉也做成酸味的,所以人们把傣族称为“酸摆夷”。这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关,带酸味的食品开胃,能增进食欲。傣族制作的酸笋、酸菜、酸醋、酸鱼等非常爽口。 此外火烧猪、泼水粑粑、竹筒粑粑、豌豆面汤圆、黄糯米饭、烤鱼、稀豆粉米线、米干、干巴菜、撒苤等等。大多小吃以香、酸为主,甜、辣、苦也融于其中,在品尝百味小吃的同时,也是感受人生百味的旅程。 一道很小的美食上,傣家人就可以使之溶进十几种类甚至几十种香料,可见他们对于菜肴香味的追求非同一般。   编者按:夕阳西下,江风吹拂,村民从田地里劳作归来,美丽的傣家妇女来到江边沐浴洗衣,开心的笑语随风传入人们的耳际,美丽的打洛就是一幅幅浓郁的傣家风情画。这样的无限风光,你还坐得住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打洛口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