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光圈是什么的系数是什么

&佳能的红圈用在不是全副的单反上(比如500D&50D这样的)是不是要乘1.6的系数啊?是不是用在全副单反上就不要乘系数啦?感觉500D配个红圈有点浪费了~
当然。乘不乘系数是看机身是否全副机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JPG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不懂,能详细的上一课吗,板斧
还上一课.反正是要乘就好了,当年我350D上35L都没觉得浪费.凭什么入门机就不能配红圈阿,这要看你的水平,不少看机身.
看你怎么看待的啦,我350还配红圈呢
“全画幅”与“非全幅”(转http://bbs.fengniao.com/forum/840593.html)一、概念【全画幅】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x&24mm。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36&x&24mm,称之为“全画幅”。【非全幅-APS】1996年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联合开发的APS系统开始面世。APS是“Advance&Photo&System”的缩写,在国内译为:“APS先进摄影系统”。&APS开发商在原135规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改进,包括相机、感光材料、冲印设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上都全面创新,大幅度缩小了胶片尺寸,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设计,融入了当代的数字技术,成为了能记录光学信息、数码信息的智能型胶卷。&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与135系统的画幅格式完全不同,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在数码单反相机中,大多是采用了小于135规格的CCD或CMOS感光器件,除了奥林帕斯的4/3系统和佳能全画幅以外,几乎全部都是和APS-C型胶片近似一样的大小,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大小的感光器件称之为“APS-C规格”。(图1)二、“全画幅”与“非全幅”镜头的区别“非全幅”在使用镜头时,其实际视角并未达到镜头的最大视角,它要乘以“镜头等效系数”才能换算出当前的等效焦距。例如佳能EOS&30D的感光器件COMS的成像面积为22.5mm×15mm,它的“镜头等效系数”为1.6,镜头标称焦距要乘以1.6得出的焦距,才是等效的视角。比如镜头焦距18mm,但是EOS30D则达不到18mm镜头的视角,它的视角与全画幅相机在28.8mm焦距时的视角相等,这个数是18mm×1.6而得来。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例如你有EF200mm/2.8L定焦镜头(6500元)乘以系数1.6,就变成EF320mm/2.8L的定焦头了(39000元)???哪能这么便宜的是啊!!!除了你这个EF200mm/2.8L视角变小了,其他的什么也没变!因为焦距并没有变化,所以“景深”等光学效果也不会因为1.6×系数的存在而变化,变化的仅仅是视角。对于画面而言:只要拍摄机位不发生变化,景深和透视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再例如85/1.8&安装在EOS&30D上,“等效于”136/1.8镜头。但是在同样机位使用&85/1.8+&EOS&30D&和&135/2&+&EOS&5D&拍摄,这个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等效倍率的出现,除了改变有效视角外,不改变三个主要参数:最大光圈、景深、透视关系。(更不会改变镜头的焦距!!)&另外值得一题的是,不少摄友购买了数码单反后都会买一只50mm的标头取代80mm的中焦镜来拍人像,就是认为在转换倍率作用下50可以变成80,标头就变中焦。这种想法够经济但不够实际。(图2)用中焦镜拍人像的目的有两个:1、控制拍摄距离避免人物产生畸变;2、获得比较浅的景深来突出人物。但把50标头当作80头用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得到一张半身人像,全画幅50标头需要1.5米的拍摄距离,而用在1.6倍率的非全幅上就要退后到2米的拍摄距离,由于景深反比于焦距,正比于拍摄距离,对于同样构图的半身人像,非全幅下50镜头所获得的景深要比全幅下50镜头所获得的景深更大。非但没有获得一只中焦的浅景深,反而赔掉了原本应该可以获得的浅景深。这就是画幅减小所带来的问题。&长焦亦然,对于那些用长焦就是为了获取浅景深的人(比如用200mm/2.8拍人像的家伙们)来说,非全幅是让人头痛的。但对于厂商宣传的那样“虽然赔了广角,但是赚得了长焦”,只不过是混淆视听罢了。(图3)三、“全画幅”是否会取代“非全幅”相机我认为短时期内不可能取代APS-C,至少10年之内不会。原因很简单,就三条:1、全画幅相机成本要高很多;2、拍摄速度有所限制,要提高需要时间;3、全画幅相机对镜头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镜头的边缘成像与畸变。
Re:[gzjEOS50D,8楼]以下是引用&gzjEOS50D&在8楼的发言:“全画幅”与“非全幅”(转)一、概念【全画幅】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x&24mm。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36&x&24mm,称之为“全画幅”。【非全幅-APS】1996年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联合开发的APS系统开始面世。APS是“Advance&Photo&System”的缩写,在国内译为:“APS先进摄影系统”。&APS开发商在原135规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改进,包括相机、感光材料、冲印设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上都全面创新,大幅度缩小了胶片尺寸,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设计,融入了当代的数字技术,成为了能记录光学信息、数码信息的智能型胶卷。&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与135系统的画幅格式完全不同,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在数码单反相机中,大多是采用了小于135规格的CCD或CMOS感光器件,除了奥林帕斯的4/3系统和佳能全画幅以外,几乎全部都是和APS-C型胶片近似一样的大小,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大小的感光器件称之为“APS-C规格”。(图1)二、“全画幅”与“非全幅”镜头的区别“非全幅”在使用镜头时,其实际视角并未达到镜头的最大视角,它要乘以“镜头等效系数”才能换算出当前的等效焦距。例如佳能EOS&30D的感光器件COMS的成像面积为22.5mm×15mm,它的“镜头等效系数”为1.6,镜头标称焦距要乘以1.6得出的焦距,才是等效的视角。比如镜头焦距18mm,但是EOS30D则达不到18mm镜头的视角,它的视角与全画幅相机在28.8mm焦距时的视角相等,这个数是18mm×1.6而得来。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例如你有EF200mm/2.8L定焦镜头(6500元)乘以系数1.6,就变成EF320mm/2.8L的定焦头了(39000元)???哪能这么便宜的是啊!!!除了你这个EF200mm/2.8L视角变小了,其他的什么也没变!因为焦距并没有变化,所以“景深”等光学效果也不会因为1.6×系数的存在而变化,变化的仅仅是视角。对于画面而言:只要拍摄机位不发生变化,景深和透视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再例如85/1.8&安装在EOS&30D上,“等效于”136/1.8镜头。但是在同样机位使用&85/1.8+&EOS&30D&和&135/2&+&EOS&5D&拍摄,这个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等效倍率的出现,除了改变有效视角外,不改变三个主要参数:最大光圈、景深、透视关系。(更不会改变镜头的焦距!!)&另外值得一题的是,不少摄友购买了数码单反后都会买一只50mm的标头取代80mm的中焦镜来拍人像,就是认为在转换倍率作用下50可以变成80,标头就变中焦。这种想法够经济但不够实际。(图2)用中焦镜拍人像的目的有两个:1、控制拍摄距离避免人物产生畸变;2、获得比较浅的景深来突出人物。但把50标头当作80头用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得到一张半身人像,全画幅50标头需要1.5米的拍摄距离,而用在1.6倍率的非全幅上就要退后到2米的拍摄距离,由于景深反比于焦距,正比于拍摄距离,对于同样构图的半身人像,非全幅下50镜头所获得的景深要比全幅下50镜头所获得的景深更大。非但没有获得一只中焦的浅景深,反而赔掉了原本应该可以获得的浅景深。这就是画幅减小所带来的问题。&长焦亦然,对于那些用长焦就是为了获取浅景深的人(比如用200mm/2.8拍人像的家伙们)来说,非全幅是让人头痛的。但对于厂商宣传的那样“虽然赔了广角,但是赚得了长焦”,只不过是混淆视听罢了。(图3)三、“全画幅”是否会取代“非全幅”相机我认为短时期内不可能取代APS-C,至少10年之内不会。原因很简单,就三条:1、全画幅相机成本要高很多;2、拍摄速度有所限制,要提高需要时间;3、全画幅相机对镜头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镜头的边缘成像与畸变。
楼主自问自答,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告诉你们什么是焦距转换
告诉你们什么是焦距转换系数?
&&&&& 本文为大家解析下什么是焦距转换系数?
什么是焦距转换系数
  理解焦距转换系数前我们先来告诉你&焦距转换&是个什么概念、摄影师在采用较小的传感器时会发现镜头的焦距不会改变,而那些相比之下传感器大的传感器,它所带来的像场角便会显得更小。于是乎就这样造就出来了拍摄焦距变长了的假象,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使得我用到了&焦距转换&这个概念。
  现如今有很多主流单反相机包括佳能,尼康等,它们的图像传感器相对当初那种全画幅格式(24毫米&36毫米)还要来的小。假如我们根据尺寸大小来进行判断的话,可以把它们称之为APS-C或APS-H传感器,这样的称呼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把全画幅格式的传感器区来进行区分。实际上虽然有这样的传感器区分,虽然现在胶卷相机已经差不多淘汰完全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胶卷相机镜头是能够安装在数码相机的机身上进行拍摄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把一个焦距是32毫米的旧款胶卷相机的广角镜头安装到一款数码单反相机上进行拍摄,那么最后得到的结果,即照片肯定不会像是用胶卷相机使用32毫米焦距的镜头所拍摄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数码单反相机已经不能产生广角的效果了。实际上深圳龙岗米兰新娘婚纱摄影黑子老师已经体会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所拍摄的照片,它的效果已经不再是根据焦距的实际改变决定,而是由数码单反相机上那个小小的感光元件针对画面进行自动裁切所决定的。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实际上所谓全画幅传感器它的画幅系数习惯性把它定为1的,胶卷相机的镜头即旧式镜头在这种新型数码相机上拍摄所形成的成像类型和在已经淘汰的胶卷相机进行拍摄所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可是需要提一下的是那些传感器较小的相机,由于其画幅系数能够根据传感器的大小调整而达到1.2~1.8或者更大。若是你对数码相机感兴趣,想知道新型数码相机配合老式镜头会有什么样的成像特点的话,深圳米兰新娘婚纱摄影黑子老师就推荐你通过借助画幅系数来进行计算。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有时候会影响拍到摄效果,但是在相机的焦距较长的情况下这个缺点反而变成了优点:若采用一个1.8的来作为画幅系数,使用一个焦距为300毫米的镜头进行拍摄,可实际的效果就会变成焦距为540毫米的超长焦镜头。是不是很棒呢?
  现在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数码相机增加个新伙伴,那就是配备全画幅传感器!可是在你买镜头的时候就需要特别留意了。因为现在一部分新型镜头被厂家制造得更倾向于较小的传感器,因此可以说明并不是说所有的新型镜头都能很好的与全画幅配合好的。
什么是焦距转换系数
  当然如果你将传感器较小的数码单反相机上安装的广角变焦镜头拆下来,安装在采用全画幅格式传感器的相机上,那实际拍摄中就不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为它是不能够顾及到整个像拍摄场角区域。而当你将变焦镜头的焦距设置为12-20mm,那么拍摄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就像上面那种图一样的&&根本不能用,也表现不出什么有效的内容。
  今天关于焦距转换系数就编辑到这里了,以后会针对镜头的分类来写篇文章!黑子老师跟你不见不罢休哦!呵呵~焦距转换系数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焦距转换系数
对于来说,焦距转换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档次。目前,焦距转换系数为1.5、1.6或2的数码单反相机一般属于中低端产品,而拥有1.3或1(即)焦距转换系数的数码单反相机则属于中高端产品。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参数表中往往会分别列出和参数,或者用“相当于……的焦距”的方式来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无须了解其实际焦距和焦距转换系数是多少,只需知道其等效焦距即可。
焦距转换系数关联
由于目前大部分数码相机的感光芯片[1]
小于135/35mm的感光尺寸,故数码相机镜头的比135的大得多。为说明这种差异,于是引入了焦距转换系数(Focal Length Multiplier)这一概念。那么焦距转换系数是怎么算来的呢,焦距转换系数就是全画幅相机感光芯片或胶片对角线的尺寸与数码相机感光芯片对角线尺寸的比值[2]
胶片的尺寸是36*24mm,其对角线尺寸是43.27mm,而一款数码相机的COMS尺寸约为:22.3*14.9mm,其对角线的尺寸为26.82mm,所以这款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为43.27除以26.82,约等于1.6。所以如果这款相机装上50mm的,就等效于35mm的80mm焦距。故数码相机的感光芯片越小,其转换系数越大。
焦距转换系数等效焦距
对于来说,焦距转换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档次。目前,焦距转换系数为1.5、1.6或2的数码单反相机一般属于中低端产品,而拥有1.3或1(即)焦距转换系数的数码单反相机则属于中高端产品。
的参数表中往往会分别列出和参数,或者用“相当于……的焦距”的方式来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无须了解其实际焦距和焦距转换系数是多少,只需知道其等效焦距[2]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引用日期]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关于镜头转换系数 貌似很多人有误区【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51,930贴子:
关于镜头转换系数 貌似很多人有误区收藏
我发现很多人在镜头转换焦距上有误区正确:对一个APS C镜头转换系数1.5的话 一个18 55 那实际焦距要X1.5 错误:对于一个全画幅镜头放在小画幅机器上后,很多人认为,例如全副镜头70 -300实际焦距放在1.5X机器上就是105-450,这是绝对错误的理解,实际上,全画幅镜头放在小画幅机器上,!!!只裁剪画面,不增加实际焦距!!!,你可以理解为,当全副的70 300放在APS C画幅机器上后,焦距是70 300 但你所获得的画面,相当于105-450焦距画面的裁剪。我举个例子:现在NIKON新的微单的系数是2.7,那是不是我转换个18-200上去,18X2.7(我懒得算- -)-540焦距了呢?想的美啊,你只是获得了相当于这个焦距的视野而已,仅仅用了镜头的一部分。那什么情况下镜头焦距要X转换系数呢,简单的说,就是专门为APSC 设计的镜头,例如各家18 55,这种是要乘的。欢迎讨论,话说本贴吧,现在都是器材贴了啊,讨论器材各种没意思···
顺便求一个 吧会员 验证码好讨厌的说- -
你没讲到点子上。系数和135焦距的定义哟~
打字好累- - ···这个定义可以百度嘛 我要说的不是系数为什么来的
你不讲这个根本,很多人都不会理解地~比如说为啥非要“折合135焦距”啦~~~啥的
DX镜头要乘么……老D头不用乘?其实在这里知道这个的一直知道,不知道这个的你这样讲两句根本没啥效果……
其实我觉得 乘来乘去完全是厂商操蛋 哈哈
这是一方面啦= =
这里有DXG-IF
没看懂求解释清楚
那DX头FX头区别在哪?
是不是DX35和FX35视角都是35x1.5的视角?那透视哪个35是哪个是35x1.5
焦距和视角虽有关系,但是两个概念,这个请分清楚。
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讲出来又是一回事了……讲出来让别人能听懂更是完全不同的事了……
个人理解 系数只是影响视角大小 而不是实际焦距 因此不影响透视 而DX头和FX头的差别在于dx头的成像范围更小 在fx上用会产生黑角
原来是这样。。。懂了。。。。原来一直都s和谐社会b了
尼康DX单反数码相机的误区David D.Busch(美)无庸质疑的一件事实是,很多数码单反柏机用户选择尼康相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尼康镜头。有的用户之所以喜欢尼康相机,就是因为有大量高品质镜头可供选择。有的用户已经拥有大量尼康镜头(也许可以追溯到胶片时代),能够在最新的数码相机上使用这些镜头将获益匪浅。有些用户之所以对尼康品牌感兴趣,是因为无需支出大量费用,就可以针对D90等相机把大量价格便宜的镜头组合成基本的配套镜头。对于可增强尼康相机功能的高品质镜头,确实存在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分类。可以使用1959年以来尼康公司和其他生产商推出的数千种新型和老式镜头,但是在尼康D90和除尼康D60、D40和D40X以外的相机上使用时,可能需要对1977年以前生产的镜头进行修改,所需费用并不大。这些镜头可以提供更宽的视角,拉近远处的被摄对象,对焦于更近的位置,在光线更加不足的情况下怕摄照片,或者为重要工作提供更详细、更清晰的照片。除传感器本身以外,在确定影像品质和照片**时,针对所用dSLR选择的镜头也是最重要的组件。传感器的敏感性摄影者经常听说术语“裁切系数”,也许还听说过术语“镜头放大系数”。在描述相同的现象时,这两个术语都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而且不够准确,安装完全相同的镜头时,D90(和多数其他价格适中的数码SLR)提供的视角比其他某些相机(价格通常高得多)小且窄。由于尼康D90等DX相机的传感器比D700、D3或D3X的传感器小,所以就产生了裁切效果。“全幅”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和标准35mm胶片画面一样,为24mm×36mm。D90的传惑器尺寸不是24mm×36mm,而是23.6×15.8,大约是全幅传感器面积的66.7%,因此,安装在D90上的100mm镜头和D700上的150mm镜头具有相同的视角。由于人们进行乘法运算要比除法运算容易,所以这样的视角比较也通常使用0.667的倒数——1.5,因此还可以进行乘法运算(100/0.667=150;100×1.5=150)。只有习惯于使用全幅相机(通常是胶片相机)时,如果希望了解熟悉的镜头在数码相机上的执行方式时,这种转换通常才有意义。我们强烈惟荐使用裁切系数,而不要使用镜头乘数,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乘以任何数字;100mm镜头不会“变成”150mm镜头——景深和镜头光圈仍然保持不变。只有视角被裁切。但是,裁切系数也不是很准确,因为这暗示24×36mm画面是“全幅”,而其他任何画面都是“较小的画幅”。有些摄影师经常给笔者发来电子邮件,指出他们拥有36mm×48mm传感器的全幅相机。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尼康D700和D3/D3X等相机中“尺寸减半”的传感器将是“裁切”传感器。如果习惯于使用全幅胶片相机,那么可能会发现这有助于使用裁切系数“乘数”把镜头的实际焦距转换成全幅等效值,不过正如前面所述,实际上并没有乘以任何数字。是否裁切在相机上究竟是使用“裁切”传感器还是“全幅”传感器,孰优孰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下面分析一下这些争议。免费的1.5×远摄增距镜尼康D90(和其他裁切系数为1.5×的相机)可以神奇地把远摄镜头转换成较长的镜头,可用于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和其他需要较远距离的摄影。但是。光圈f级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300mm f/4镜头将变成非常快的450mm f/4镜头)。有些用户忽视了这个优点,认为在拍摄全幅照片后,通过裁切成1.5×的等效照片,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视角。这确实没有错,但是没有考虑到一种被称为像素密度的因素。虽然尼康D90和全幅D700的传感器分辨率都是1200万像素,但是D90把这些像索排列在23.6×15.8的区域内,所以要紧凑得多。因此,在完全利用D90的1200万像素的情况下,300mm f/4镜头获得的视角相当于450mm镜头。裁切D700照片以获得相同的视角时,使用的分辨率只有500万像素。因此,虽然两张照片的画面一样,但是D90版本的像素密度比较高,因而比较清晰。像素较密=噪点较多像素密度还存在另外一面,D90传感器上像素的密度较高意味着每个像素必须比较小,因而聚光功能较差。较大的像素能够更加有效地捕捉光线,所以在提高ISO感光度时无需放大信号,从而减少噪点。从绝对意义上说,确实如此,D700和D3等相机确实具有非常好的高ISO性能。但是,D90的传感器经过改进后用,性能已经超越了以前的相机(首先,这种传感器是一种高敏感性的CMOS传感器,而不是像D90的前身D80等相机那样使用噪点较多的CCD传感器),所以即使在较高的ISO下,D90的操作效果也非常好。其实,D90的ISO敏感性几乎和尼康D3X差不多,后者也依赖于高密度像素达到其2450万像素的分辨率。使用尼康D90拍摄照片时,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ISO l600(甚至更高),但是在H1.0(相当于IS0 6400)下,不要奢望能够达到D700那样的效果。缺乏广角**当然,1.5×的“裁切”系数也可以应用于广角镜头,这时20mm的超广角镜头就变成普通的近广角镜头,35mm焦距的镜头将变成摄影师所称的“标准”镜头。变焦镜头,如购买D90时作为配套镜头提供的18-105mm镜头,在最小焦距时的广角**较差。例如,变焦到最宽的设定时,18-105mm的镜头相当于27mm的中距广角镜头。尼康公司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DX格式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超宽变焦镜头,包括价格(相对)较低的12-24mm f/4和10-24mm f/3.5-4.5G DX尼克尔镜头。虽然可以使用的广角镜头很多,但是为了得到期望的广阔视角,有时必须购买视角更宽的镜头。混合使用相机时的混乱情况如果尼康D90用户同时拥有D700等全幅相机,则不能忽视焦距这个容易引起混乱的因素。如果同时拥有FX和DX格式的相机,那么在使用这些相机时,必须调整到不同的视角,这种操作令人非常烦躁。从一台相机上取下一个镜头,然后安装到另外一台相机上时,有效焦距景深将改变。17-35mm f/2.8变焦镜头在D700上可以作为超广角到广角镜头使用,但是在D90上则更多地作为中距广角到标准镜头使用。为了在这两种相机上达到相同的视觉效果,必须在D90上使用12-24mm变焦镜头,在D700上使朋17-35mm变焦镜头。虽然可能会逐渐习惯这种景深变化的情况,但是有些摄影师则干脆在D90上安装最长的远摄镜头,而在全幅相机上安装广角镜头。不过,如果从来没有使用过FX和DX相机,也应当知道这种情况。
尼康DX单反数码相机的误区David D.Busch(美)无庸质疑的一件事实是,很多数码单反柏机用户选择尼康相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尼康镜头。有的用户之所以喜欢尼康相机,就是因为有大量高品质镜头可供选择。有的用户已经拥有大量尼康镜头(也许可以追溯到胶片时代),能够在最新的数码相机上使用这些镜头将获益匪浅。有些用户之所以对尼康品牌感兴趣,是因为无需支出大量费用,就可以针对D90等相机把大量价格便宜的镜头组合成基本的配套镜头。对于可增强尼康相机功能的高品质镜头,确实存在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分类。可以使用1959年以来尼康公司和其他生产商推出的数千种新型和老式镜头,但是在尼康D90和除尼康D60、D40和D40X以外的相机上使用时,可能需要对1977年以前生产的镜头进行修改,所需费用并不大。这些镜头可以提供更宽的视角,拉近远处的被摄对象,对焦于更近的位置,在光线更加不足的情况下怕摄照片,或者为重要工作提供更详细、更清晰的照片。除传感器本身以外,在确定影像品质和照片**时,针对所用dSLR选择的镜头也是最重要的组件。传感器的敏感性摄影者经常听说术语“裁切系数”,也许还听说过术语“镜头放大系数”。在描述相同的现象时,这两个术语都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而且不够准确,安装完全相同的镜头时,D90(和多数其他价格适中的数码SLR)提供的视角比其他某些相机(价格通常高得多)小且窄。由于尼康D90等DX相机的传感器比D700、D3或D3X的传感器小,所以就产生了裁切效果。“全幅”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和标准35mm胶片画面一样,为24mm×36mm。D90的传惑器尺寸不是24mm×36mm,而是23.6×15.8,大约是全幅传感器面积的66.7%,因此,安装在D90上的100mm镜头和D700上的150mm镜头具有相同的视角。由于人们进行乘法运算要比除法运算容易,所以这样的视角比较也通常使用0.667的倒数——1.5,因此还可以进行乘法运算(100/0.667=150;100×1.5=150)。只有习惯于使用全幅相机(通常是胶片相机)时,如果希望了解熟悉的镜头在数码相机上的执行方式时,这种转换通常才有意义。我们强烈惟荐使用裁切系数,而不要使用镜头乘数,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乘以任何数字;100mm镜头不会“变成”150mm镜头——景深和镜头光圈仍然保持不变。只有视角被裁切。但是,裁切系数也不是很准确,因为这暗示24×36mm画面是“全幅”,而其他任何画面都是“较小的画幅”。有些摄影师经常给笔者发来电子邮件,指出他们拥有36mm×48mm传感器的全幅相机。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尼康D700和D3/D3X等相机中“尺寸减半”的传感器将是“裁切”传感器。如果习惯于使用全幅胶片相机,那么可能会发现这有助于使用裁切系数“乘数”把镜头的实际焦距转换成全幅等效值,不过正如前面所述,实际上并没有乘以任何数字。是否裁切在相机上究竟是使用“裁切”传感器还是“全幅”传感器,孰优孰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下面分析一下这些争议。免费的1.5×远摄增距镜尼康D90(和其他裁切系数为1.5×的相机)可以神奇地把远摄镜头转换成较长的镜头,可用于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和其他需要较远距离的摄影。但是。光圈f级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300mm f/4镜头将变成非常快的450mm f/4镜头)。有些用户忽视了这个优点,认为在拍摄全幅照片后,通过裁切成1.5×的等效照片,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视角。这确实没有错,但是没有考虑到一种被称为像素密度的因素。虽然尼康D90和全幅D700的传感器分辨率都是1200万像素,但是D90把这些像索排列在23.6×15.8的区域内,所以要紧凑得多。因此,在完全利用D90的1200万像素的情况下,300mm f/4镜头获得的视角相当于450mm镜头。裁切D700照片以获得相同的视角时,使用的分辨率只有500万像素。因此,虽然两张照片的画面一样,但是D90版本的像素密度比较高,因而比较清晰。像素较密=噪点较多像素密度还存在另外一面,D90传感器上像素的密度较高意味着每个像素必须比较小,因而聚光功能较差。较大的像素能够更加有效地捕捉光线,所以在提高ISO感光度时无需放大信号,从而减少噪点。从绝对意义上说,确实如此,D700和D3等相机确实具有非常好的高ISO性能。但是,D90的传感器经过改进后用,性能已经超越了以前的相机(首先,这种传感器是一种高敏感性的CMOS传感器,而不是像D90的前身D80等相机那样使用噪点较多的CCD传感器),所以即使在较高的ISO下,D90的操作效果也非常好。其实,D90的ISO敏感性几乎和尼康D3X差不多,后者也依赖于高密度像素达到其2450万像素的分辨率。使用尼康D90拍摄照片时,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ISO l600(甚至更高),但是在H1.0(相当于IS0 6400)下,不要奢望能够达到D700那样的效果。缺乏广角**当然,1.5×的“裁切”系数也可以应用于广角镜头,这时20mm的超广角镜头就变成普通的近广角镜头,35mm焦距的镜头将变成摄影师所称的“标准”镜头。变焦镜头,如购买D90时作为配套镜头提供的18-105mm镜头,在最小焦距时的广角**较差。例如,变焦到最宽的设定时,18-105mm的镜头相当于27mm的中距广角镜头。尼康公司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DX格式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超宽变焦镜头,包括价格(相对)较低的12-24mm f/4和10-24mm f/3.5-4.5G DX尼克尔镜头。虽然可以使用的广角镜头很多,但是为了得到期望的广阔视角,有时必须购买视角更宽的镜头。混合使用相机时的混乱情况如果尼康D90用户同时拥有D700等全幅相机,则不能忽视焦距这个容易引起混乱的因素。如果同时拥有FX和DX格式的相机,那么在使用这些相机时,必须调整到不同的视角,这种操作令人非常烦躁。从一台相机上取下一个镜头,然后安装到另外一台相机上时,有效焦距景深将改变。17-35mm f/2.8变焦镜头在D700上可以作为超广角到广角镜头使用,但是在D90上则更多地作为中距广角到标准镜头使用。为了在这两种相机上达到相同的视觉效果,必须在D90上使用12-24mm变焦镜头,在D700上使朋17-35mm变焦镜头。虽然可能会逐渐习惯这种景深变化的情况,但是有些摄影师则干脆在D90上安装最长的远摄镜头,而在全幅相机上安装广角镜头。不过,如果从来没有使用过FX和DX相机,也应当知道这种情况。
新手对这个问题却是容易不了解=,=不能简单的换算焦距,因为还有景深的事儿....anyway,顶一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d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