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运转型前查找苏宁转型前与转型后的组织结构构图是怎样的

中海集运转型金融业务:下一目标是资产1500亿|中海集运|重组|中远集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彻底转型金融业务平台:
  下一目标是资产1500亿
  中远中海重组系列报道三
  此次重组完成后,中海集运的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比重组前几乎翻了一倍。中海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中海集运未来几年还会逐步推进其他资产注入,从而达到1500亿元的资产规模。
  本报记者 肖夏 上海报道
  在本轮中远中海两大集团重组中,中海集运是转型最彻底的一个。
  按照12月11日晚间的重组预案,中海集运将出售其船代、船公司、石油、物流、船员管理等集运相关业务资产,并把所有集装箱船和集装箱出租给中国远洋。同时中海集运还将收购包括两大集团旗下的租赁类、投资类以及其他金融类股权等资产。
  重组顺利完成后,中海集运将从全球第七大集运班轮公司转型为两大集团以租赁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集装箱租赁业务规模为全球第三大。
  这也是四家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最复杂的一个,拟出售资产交易总价为49.24亿,拟收购资产总价为272.51亿,共涉及两家旗下45家公司。
  中海集团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醒,中海集运转型金融平台后,不会只局限于航运业,还会关注能源、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并开展其他金融服务。
  为此两大集团旗下的金融相关资产都将并入中海集运。比如公告就明确透露,中海集运将收购中远持有的所有渤海银行股份,并收购中远财务公司和中海财务公司的部分股权。
  此次重组完成后,中海集运的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比重组前几乎翻了一倍。上述中海人士透露,中海集运未来几年还会逐步推进其他资产注入,从而达到1500亿元的资产规模。
  重组后资产翻倍
  在重组预案出炉前,中海集运自营船舶74艘,租进船舶75艘,共计控制运力88万TEU,在全球排名第七,与中远集运的运力非常接近。中远集运在中国远洋旗下。
  不少业内人士此前预计,考虑到中海集运在上海,后者既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本身也是集装箱运输大港,中海集运更可能成为两大集团的集运业务整合平台。
  出炉的方案显然超出了外界的设想——中海集运将出售集运业务相关资产,转而吸收了其他业务。
  按照11日晚发布的重组预案,中海集运拟出售的资产的交易价格定为49.24亿元。这批资产是中海集运持有35家企业的全部股权或部分股权,包括八大集运网络公司和下属14家子公司,以及12家集运配套业务公司,涉及船公司、代理、物流、船员管理、码头、石油和信息服务等多类具体业务,都与集运经营主业相关。
  这当中除了中海港口将出售给中远外,其余都出售给中国远洋和下属的子公司。剥离这些资产后,中海集运将不再直接经营集运业务。
  与此同时,中海集运将收购中远一方佛罗伦、东方国际等七家公司的100%股权,并购买中远财务、中海财务以及通过增资方式购买渤海银行的部分股权,交易价格定为272.51亿元。
  为什么收购资产的交易价格远远大于出售资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海集运还保留了集装箱船和集装箱,选择出租给中国远洋,从而保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完成这些交易后,新的中海集运资产规模将从574.52亿元大幅增加至1001.02亿元,几乎翻了一倍,其今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也从亏损10.75亿扭转至8.94亿元。
  瞄准非航金融业务
  中海集运吸收进来的都是什么资产?简单来说,最主要是两家集团的集装箱租赁公司,以及双方的财务、投资的资产。
  用于收购资产的272.51亿中,有77.84亿元是用于收购中远太平洋旗下的集装箱租赁公司佛罗伦,另有29.69亿是用于收购中海集团下属的集装箱租赁公司东方国际,光这两家公司就占到了收购资产交易价格的40%。
  佛罗伦是全球第四大的集装箱租赁企业,占有11%的市场份额,东方国际排名第八。两家被吸收进来后,中海集运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的集装箱租赁企业,直接与行业领头羊TAL和Triton展开竞争。
  中海集运人士表示,中海集运将借助其在航运业多年的经验,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多长久合作关系,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租赁公司。
  此外,中海集运还将分别收购中海财务40%的股权和中远财务17.53%的股权。近年来很多央企都成立了财务公司,为集团和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这部分资产也被装入了上市公司。
  中海集团方面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接下来中海集运还将发展非航运的融资租赁业务,包括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
  据他介绍,中海集运将形成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其他非航融资租赁为一体的多元化租赁业务平台,下一步还会继续装入其他金融资产,最终中海集运将做到1500亿元的资产规模。
  需要指出的是,租赁业务是高杠杆行业,其融资成本起伏较大。如果大幅度上升将可能会挤压中海集运的利润。
  正因如此,中海集运还提出要进行股权投资等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其目的是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将分散租赁业务的风险。在此次重组中,中海集运就计划接手中远集团持有的渤海银行13.67%的股权,可以预计的是以后这类资产将越来越多。
  (编辑:张伟贤)多家央企砸190亿元捧场*ST济柴重组 转型金融|中海集运|公司|中石油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去年以来,中石油开始加速对旗下资产整合。今年4月,旗下(000617)拟重组停牌。9月5日晚间,中石油金融资产注入*ST济柴的具体方案终于出炉,拟置出*ST济柴原有资产(作价4.62亿元),置入中石油集团持有的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油资本”)100%股权(作价755.09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向中石油集团发行69.85亿股及支付60.36亿现金购买。
  同时,*ST济柴拟以10.81元/股的价格发行17.58亿股,向中建资本、、中国航发、北京燃气、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泰康资产、海峡能源、、和中车金证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
  *ST济柴是中石油旗下唯一一家动力装备研发制造企业。近年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和竞争加剧影响,业绩下滑严重。重组方案完成后,*ST济柴的业务范围将涵盖财务公司、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保险经纪、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成为全方位综合性金融业务公司。
  具体为,公司将直接持有中油资本全部股权,并间接持有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仑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下属公司的相关股权。
  此次重组,除中石油对资产平台化整合步伐加快这一看点外,另一大看点为中海集运、航天信息、中国航发等多家央企或地方国资参与此次配套融资。央企间以资本为纽带“结盟”,谋求协同发展,或已透露出国企改革的新动向。
  中海集运9月5日晚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拟以9.5亿元现金参与*ST济柴此次重组配套融资。中海集运参与认购,意在战略入股谋求协同发展。与*ST济柴相似,中海集运也一直在谋求转型。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开始发生变化,正逐步转型至航运金融。
  2015年底,中海集运启动资产重组。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海集运香港将其持有的34家公司股权出售予中国远洋指定的承接方及中海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海东南亚;中海集运将其持有的中海港口49%股权出售予中远。同时,拟收购中远和中海集团租赁类、金融类资产及股权,成为专注于航运金融服务的上市平台。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海集运上述重组大部分已经完成。业绩方面,中海集运实现营收86.7亿元,尽管营收大幅下滑,但实现航运相关租赁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逾1倍,非航运相关融资租赁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
  中海集运表示,由于中石油集团拟将旗下优质金融资产整体注入*ST济柴,因此参与此次重组配套融资交易符合公司业务定位,同时有利于公司与中石油集团金融业务的协同发展。公司将借战略入股石油济柴的方式,一方面汲取中石油集团金融业务发展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寻求与中石油集团的合作机会,从而加速自身金融业务的发展。(证券时报李曼宁)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中海集运预亏28亿元 航运业寒冬延续 _ 东方财富网
中海集运预亏28亿元 航运业寒冬延续
中国经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近日,集装箱航运巨头中海集运因一纸“2015年业绩预计亏损约28亿元”的公告再次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中海集运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许多船员收入下降或处于半失业状况,只能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海集团”)重组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昔日的标杆企业缘何退守到了处处“节衣缩食”的地步?  近日,集装箱航运巨头因一纸“2015年业绩预计亏损约28亿元”的公告再次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许多船员收入下降或处于半失业状况,只能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海集团”)重组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一直处于寒冬期,许多小的船厂或航运企业纷纷倒闭。业界预计,在全球经济疲软,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航运业的苦日子仍然没有结束,或将有更多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压力。  整个公司“节衣缩食”  1月23日,作为重组后的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成员的中海集运发布了2015年全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8亿元,其中,预计经营亏损约20亿元,资产减值约8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中海集运在其公告中表示,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总额增速跌至-8.0%,集装箱运输市场受需求增速放缓,新增运力持续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供需失衡局面加剧,主流航线运价屡创新低,集运运价跌入历史低谷。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年度均值同比下跌20.1%,在2015年12月份一度降至720点以下,创下本年新低;欧线和美线运价均值分别下降47.1%和25.0%至620.3美元/TEU和1481.82美元/TEU.  一位不愿具名的航运业分析师表示,2015年集装箱航运市场整个都是下滑的,行业运力增加9%,需求仅增长了4%,运力比需求多增长了5%,行业日渐下行,所以2014年中海集运还有一点盈利,2015年亏损就比较严重了。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透露,前几年航运企业预订的大船、新船现在还在不断出厂,运力远远超过需求,各个公司为了把船装满都在争夺货源、争抢货主,货主也不断打压运价,企业间价格战不可避免。“价格战最严重的美国东海岸,2015年末集装箱运价约是年初的三分之一。”  “节衣缩食是整个公司当前的主旋律,连船舶保养的物料都能省则省,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位中海集运员工向记者透露,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行业供大于求,现在中海集运大批船员都处于上不了船的半失业状态,一些下属公司通过变相降低员工工资或削减福利的方式来减少开支。  航运行业人士曾宇(化名)向记者透露,对于船员来说,只有上船的时候才有较好的收入,比如,一个普通船员上船每月至少挣六七千元,而对于安排不上船的船员,企业只给最低保障,可能只有1000多元。“许多公司前几年经济状况好时招聘了许多船员,现在没有办法安排上船,但也不太敢轻易大范围裁员,只能这样勉强维持。”对于船员半失业、变相降薪等问题,中海集运董秘室人士称,没有听说这样的消息。  转型能否破冰?  面对巨亏困境和经营压力,不少人将中海集运的发展希望寄托在重组之后的转型上。  日,多只中海系、中远系股票同时宣布停牌,开启了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大幕。在两大集团重组中,中海集运是转型最彻底的一个,也是资产重组最复杂的一个,共涉及两家集团旗下45家公司。  根据此前披露的重组方案,中国远洋将租入并经营中海集运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并以11.4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海集运网络资产。中远集团旗下的集装箱租赁业务公司佛罗伦货箱服务有限公司将以77.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中海集运。重组完成后,中海集运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公司。同时,中海集运从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收购租赁和金融业务与资产,中海集运由集装箱班轮营运商转型为以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非航运融资租赁等多元化租赁业务和投资业务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提供商,形成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其他非航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租赁业务平台。  据了解,中海集运本次重组交易囊括了两大集团中包括渤海、上海人寿、海宁等股权在内的金融板块,并且正在申请设立财险公司。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峰表示,航运是重资产、长周期行业,现在的趋势是向着轻资产、短周期来转变。互联网和航运融合,金融和航运融合,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中海集运整合两大集团旗下的相关板块,有利于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但具体效果要看市场表现。  上述不愿具名的航运业分析师认为转型会给中海集运带来新的发展希望, “金融业门槛并不高,有钱、有牌照,再找个懂行的人合作就行,中海集运有钱也有资源,未来盈利前景是比较好的。”  不过,航运界网分析师王海对此却更为谨慎,“对于中海集运的转型,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中海集运在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方面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但非航租赁业务是它以前从来没有涉及过的,“现在一下子转型打造综合租赁平台,是否能一炮打响,现在不好说。”  张永峰也认为,尽管大家都说现在已经是行业谷底,但2016年航运业的状况也不会好,未来几年整体状况都会比较差的。中远中海在整合之后公司内部结构会更加优化,但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亏损压力。  破产潮仍将继续  中海集运的困境也折射了航运业的整体衰败景象。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已经历了多年寒冬,航运业也成为近几年中国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日,航运业的晴雨表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报收345点,创下1985年有纪录以来最低。  王海表示,航运业进入冰川期的主要原因是运力过剩。2008年之前,船市特别好,但这种好不是因为货太多,导致船不够了所以大家都去造船,而是因为金融资本的大举进入,导致许多人误以为市场很好,盲目下单,船厂盲目增加产能,许多大大小小的航运公司纷纷成立,才导致现在过剩的情况。“2006年、2007年左右,许多人,包括开夜总会、开酒吧的大老板,手里有点钱的都在四处打听,投资一个船厂要多少钱,由此可见当时市场的疯狂。”  疯狂的投资为今天的行业萧条埋下了隐患。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83.37点,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处于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51.44点,已经连续四年半处于不景气区间;中国的船公司、港口企业和航运服务企业的景气指数值均处于不景气区间,整体经营情况不断恶化,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报告还指出,已有超过六成的干散货海运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近四成的干散货海运企业流动资金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而企业融资的难度与成本都已经非常高,已有相当一部分干散货海运企业绷在破产边缘。 预计在2016年干散货海运市场总体依旧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干散货海运企业的亏损面还将进一步加大,势必进一步挑战本已非常紧张的企业资金链,或将引发干散货海运行业的破产潮。  王海也表示,前几年小的船厂或航运企业撑不住的已经倒掉,未来还有会有中等规模的公司在大洗牌中倒闭,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另一方面是这个行业面临变革,集装箱、散货运输的集中度都会越来越高,一些中小公司可能撑不住。“2020年之前,行业是不会见到什么曙光的,因为消化运能的过程非常缓慢,需要一点一点的调整。破产潮2015年已经出现很多,2016年还会继续。”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现在行业运力过剩的比例估计高达30%~40%。经济什么时候变好,行业才会有起色。对航运企业来说,当前必须通过削减航线运力、优化经营结构等方式,才能巩固自身地位。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中海集运去年亏损 转型航运金融平台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宝兴&&&&3月30日晚,中海集运(601866)公布了其转型前最后一个年报,受全球经济及低迷的市场形势影响,公司2015年净利润为亏损。需说明的是,中海集运重大资产重组目前正处于资产交割的最后阶段,重组交易完成后,中海集运将由一家集装箱航运公司,转型成为涵盖集装箱租赁、船舶租赁、能源、教育、医疗等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及相关金融服务业务的航运金融公司。&&&&中海集运于2月1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于2015年年底公布的资产重组方案。通过重组,中海集运将实现战略转型,由集装箱班轮运营商转型成为以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非航运租赁等租赁业务为核心,以航运金融为特色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重组完成后,中海集运的船舶租赁业务规模居于世界前列,集装箱租赁业务规模为世界第三,非航运融资租赁业务前景广阔,中海集运还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航运物流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前,我国近80%的社会新增融资来自银行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租赁渗透率还比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中海集运认为,相关金融租赁业务是融资结构中的新生力量,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国内船舶租赁业务的逐步发展,船舶租赁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船舶融资渠道。与此同时,我国造船能力显著提升,已位列世界第二。&&&&中海集运表示,&航运+金融&将成为公司的新标签,公司可依托航运主业,充分利用航运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树立行业中独特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7.069.99%73936.2734.6110.01%40905.6527.3810.00%34971.6847.782.84%27280.11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海集运行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