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smartisant2 T2

t2 young t2 simple,smartisan 2.5.
发布会可以看出罗永浩累了,因为他意识到他两年来一直奉行的商业策略可能是错的。&br&他错在哪?&br&我认同他的产品至上、拟物化UI优于扁平UI的观点,尽管产品风格上并不完美,但这不是他错的根本原因。他错的根本原因在于&b&他错误理解了消费者&/b&,他认为消费者会单纯因为产品体验更好而多付费,但实际这样的消费者数量和价格承受力远小于他的预期。对于电子产品,把体验 (尤其是实现难度不高的)作为价格的一部分直接销售是不明智的,因为计算硬件、底层系统技术含量较高,上层的体验类功能技术含量较低,对价格的贡献也较低,而且用户在大量使用之前也难以确定其价值。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前不愿意也很难判断一个产品体验好坏,他们最容易判断的是性价比(性价比包含品牌溢价因素),有人可能立即联想到小米,但我不想夸小米,我们来看看乔布斯是怎么做的。&br&作为一个初入市场的产品,想迅速打开市场,提供高性价比几乎是唯一的方法。高性价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像小米一样,同样的东西给出更低的价格,另一种的典型则是初代iPhone,与竞品差不多的价格,但是提供了明显更多的价值。乔布斯在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会时介绍价格,先做了一个对比,说普通智能手机+iPod价格是499美元,而iPhone是比这个组合有多得多得多的功能,而且有好得多得多得多的体验,然后卖个关子,问iPhone应该“加价”多少,结果iPhone就是499美元。&br&&img src=&/39e7e14fb17ac717ca34d9e6ff980146_b.png& data-rawwidth=&1281&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1& data-original=&/39e7e14fb17ac717ca34d9e6ff980146_r.png&&此时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怎么想,当然会说“我X,这还考虑什么,当然买买买”,硬件就已经值回价格,什么Multi-Touch、Safari、HTML email、iOS、&b&拟物UI全都相当于白送的&/b&。那时的买买买跟iPhone 6的买买买不是一回事,现在买iPhone 6是买品牌、买生态,而那时买iPhone就是买性价比。&br&同样在2001年初代iPod发布会上,乔布斯也是做了一大堆价格对比,以证明iPod性价比最高。&br&&img src=&/22d11f40f625c36d3cf2d407e1bfbc48_b.png& data-rawwidth=&1286&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6& data-original=&/22d11f40f625c36d3cf2d407e1bfbc48_r.png&&&br&以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提供多得多的价值,才是革命性产品,PC是革命、互联网是革命、云计算是革命、iPhone是革命,小米再不济,至少是有产业链的革新而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锤子从来没做过革命性的东西,T1没有,T2也没有。体验不是革命,体验是革命性产品的结果,也能为产品锦上添花,但体验本身并不是革命。&br&从T2的发布,我觉得他可能已经意识到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从T1的天生骄傲,到T2的傲慢,T2依然是高于竞品的价格,却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高。他依然认为自己的情怀或者品质有溢价,而实际上,除了他的一众铁杆粉丝,这种溢价根本不存在。&br&T2的各种奇巧淫技的工业设计、远程协助功能都是不错的feature,但是都是在边边角角上钻牛角尖,而没有解决锤子的根本问题。罗永浩可能从来没有认真&b&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自己的产品&/b&,工业设计要卖钱、拟物UI要卖钱,情怀要卖钱,当年iPhone这些东西可都是白送的,还老是一副我就是好我就是牛逼,你们不欣赏就是傻逼的姿态。锤子要成功,必须摆正姿态,纠正商业逻辑,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很容易感受到产品物有所值。&br&&br&感谢各位的评论和质疑,逻辑和措辞都完善了很多。&br&---------统一回复常见问题------------&br&1、有人说锤子手机根本不好。首先我的观点是在工业设计和软件界面人性化方便确实有优势,但整体是否比竞品好应该见仁见智。从用户的反馈判断,即使考虑粉丝的因素,正面评价也相当高(相比安卓竞品),所以我倾向于相信它确实体验更好。但关键是好多少,值不值500块的问题他没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br&2、关于体验是否值钱。不同产品不一样,有些产品只有体验,比如电影,消费者当然为体验付费,手机则复杂的多,包含硬件、云服务、系统等多要素,实物性和功能性占很高比例,体验是附着于实物之上的,用户愿意为单纯的体验付多少钱难以衡量。而且体验可以根据技术实现难度细分,电子产品的普遍做法是技术难度较低的不应成为加价的理由,乔布斯的做法就是典型(他更狠,技术难度高的都让你觉得是白送的),而锤子的发布会则充斥着此类的吹擂,试图让人接受更高的价格。&br&3、关于性价比的重要性。有人举出各种反证,vivo、华为Mate、三星,他们中有的结合品牌溢价性价比并不低,有的有独特的市场策略。我并不是性价比至上论,其实我更偏向于产品至上,但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定更容易赢得市场,因为消费者在大量使用你的产品之前,根本不能知道产品是不是适合自己,但性价比容易判断得多,尤其对没有口碑的新产品。&br&4、有人觉得锤子手机不温不火的根本原因不是定价策略失误、缺乏实质创新,而是品控不佳、基本功能没做好导致潜在用户流失。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没有积累的新厂商,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品质做不好体验一定上不去,却把注全压在体验上,也可以认为是最初制定策略时的失策。所以一般新厂商都是以创新或性价比作为买点,而不是体验,品质和体验不是新厂商的优势。体验&br&5、有人说乔布斯的价格逻辑站不住脚。我想说它不完美,但它有效。首先他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这个东西值,虽然确实很贵,你真要买的时候会再多想一想,但第一印象已经形成了。更重要的是,当你看见别人买的时候,不会觉得他傻X,你买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别人把自己当傻X。&br&6、关于iPhone贵不贵。乔布斯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整合其他随身设备,初代时他只提了iPod,现在已经整合了卡片相机、游戏掌机、便携上网设备(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上网本)。说iPhone贵是跟安卓旗舰比,但iPhone贵的根本原因是其作为革命性创新的先行者应该享受的红利,直接原因则是AppStore,乔布斯作为PC时代过来的老狐狸自然明白开发者生态和应用的价值甚至比系统和硬件本身还要大,一早就开始布局,实际体验我也觉得使用AppStore得到的好处完全可以弥补iPhone的差价,所以也有人说iPhone一点都不贵。&br&&br&转载请注明出处 &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632064&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 Smartisan T2?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发布会可以看出罗永浩累了,因为他意识到他两年来一直奉行的商业策略可能是错的。 他错在哪? 我认同他的产品至上、拟物化UI优于扁平UI的观点,尽管产品风格上并不完美,但这不是他错的根本原因。他错的根本原因在于他错误理解了消费者,他认为消费者会单纯…
之前自己也算半个锤粉,对于老罗的情怀也曾经非常认同,直到我买了一个坚果,还有网上对锤子T1的各种评论,我逐渐明白了锤子的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舍本逐末。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对手机的需求只有四点,信号,续航,系统,外观。信号稳定,续航牛逼,系统流畅,外观顺眼。当然,价格还要亲民,如果相机清晰顺畅一点了那就更好了,而且再加点小技巧那简直立马出手了。手机厂商不就应该在这上面发力吗?可是,我们看到老罗在弄些什么?_?什么工业设计,极致细节,情怀理念,五百多天全放在这上面了,难怪坚果GPS成那个死样,难怪锤子T1相机水的一比,我的坚果还体现在续航惨淡,自动调节亮度形同虚设,甚至电话时而接不到(手机后来返厂修,无果,果断卖掉)。锤子的用户如果只是那么一点点忠实锤粉,那么锤子的路是走不远的。诚然,也许就像发布会说的,苹果品相不如你,可是人家综合实力是最强的,IOS符合大众审美的所有期望,我愿意去买一个好用的手机,而非虚无缥缈的情怀。
之前自己也算半个锤粉,对于老罗的情怀也曾经非常认同,直到我买了一个坚果,还有网上对锤子T1的各种评论,我逐渐明白了锤子的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舍本逐末。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对手机的需求只有四点,信号,续航,系统,外观。信号稳定,续航牛逼,系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评价&ZEALER&发布的&Smartisan&T2&手机测评?
如何评价 ZEALER 发布的 Smartisan T2 手机测评?
「ZEALER 出品」Smartisan T2 测评-ZEALER
&&&邀请回答
小弟分分钟在教老大怎么做人啊。
我以前就强调过,本质上,罗永浩和王自如都是一路人。
罗永浩 vs 王自如,事实上谁输谁赢? - 王威的回答
这个答案有三千赞。
当时好多锤粉哇哇大叫,说我是罗永浩的高级黑。却不知道我是经常给锤子手机说公道话的人。
两个人最初乃是惺惺相惜。
罗永浩是个老江湖,当年对王自如青眼有加,百般提携,视之为夹袋人物。
可以因为王自如仅仅是在评测T1的时候,角度有点偏差,即对之千里追杀,还补下口袋陷阱。
结果赢了辩论,却输了人心。
因为辩论到最后,罗永浩诉诸的终极策略居然是人身攻击。
估计这事情,应该是罗永浩这个自由主义者的终身之羞了。
反观王自如,彼时被打脸到无法反击。
事实上,谁要被人身攻击了,要是有点道德操守的人,正常是无法还击的。
今天的这段T2视频,我们依旧看到的王自如的翩翩君子风度,大有古风。
他可不可以借着这个视频,对罗永浩展开人身攻击呢?
可以,但是他没有。
王自如的每一句话,都斟酌了轻重,都给予了罗永浩和锤子科技极大的尊重。
他指出来的问题,他提醒罗永浩的,都是非常难得的洞见。
特别是对于未来的T3推出一定要紧追市场节奏的论断,尤其有价值。
王自如的这些意见,在商业资讯上,是有着莫大的价值,而且还是免费的。
我希望有一天看到罗永浩和王自如重修旧好。
我更希望未来T3做的更好。
等我目前的手机报废了,我会入手一把的。
我这里,不是以锤粉的身份支持罗永浩,我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锤粉。
但是,锤子手机展现出来的工业设计品质,特别是锤子手机在软件系统上的用心足以征服我,我愿意以一个普通用户,用我的真金白银,支持一款用心于工业设计的国产手机精品。
最后,就我个人感觉,罗永浩和王自如三观还是重合的,不过同路人有时候未必需要同行。
在知乎上,也有大量其实和我三观很接近的人,彼此并不关注甚至互相拉黑。
人生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求仁得仁而已。
最后,再次推荐一下锤子桌面,各大安卓应用商店都应该有下载。
我用的是一款集合大量脑残程序员才能设计出来的奇葩安卓系统的魅族手机。
自从安装了锤子桌面,才被搭救了。
锤子桌面,是我目前玩过的安卓系统之中,优越性仅次于小米miui的安卓系统。
像我这么苛刻的人,锤子桌面还得讨好我的欢心,很是难得。
————————————————————
答案一直被删。
如果有想看被删了的答案,备份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号码是wangwei76072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561eiv3jxf2hj20by0byt9c.jpg"
ALT="&#8203;如何评价&ZEALER&发布的&Smartisan&T2&手机测评?"
TITLE="&#8203;如何评价&ZEALER&发布的&Smartisan&T2&手机测评?"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评价FView的锤子Smartisan T2消费者报告?
彭林发布会那天说了他是半个锤粉。对T2的评价已经说的很体贴了。比如相机对比,其实对比应该选小米4C(半价)、魅族pro5(差不多价)、T2、iPhone(标杆)。结果拿个魅蓝note2和小米note来比。老罗的脸都丢光了。
去年T1评测说他公正的那群人现在都在喷他不公正,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半个粉丝,彭总已经很给面子了
所以说王自如当年说的并没有错,时隔一年多也算半个锤粉的彭林说出同样的话无疑是想让那些喷zealer捧fview的锤粉们认清现实:锤子手机除了外观一无是处。
至少夸了下最无法量化评测的外观,不过各方面都如此平庸的产品,能讲这么多也是蛮拼的……
利申:Zealer粉,FView路人,刘翔粉,彭总粉。科技美学及那岩表示厌恶(主要受不了大男人一天到晚卖煽情卖可怜,技术不懂还老瞎掰)刚刚又回答了关于Zealer对T2测评的评价,喜欢可以看看:----------------------------------------(零零落落改了一些错别字和增加了一些描述)首先,切到彭林画面时四周的模糊效果糟糕。和Zealer Dialogue时王自如的黑色背景一比,人家不磨皮都赢了,更贴合锐利、有态度的风格。关键你切出去,到了产品画面又莫名其妙地清晰了,令整个视频都没有了衔接。第二就是没有给视频分段落,使得视频结构自然凌乱(文稿其实是相当清晰)。像科技美学,虽然是这么低端的过场、介绍章节(评测到哪一部分)画面,但至少观众可以知道现在在评测手机的哪个方面(尽管科技美学过场的音量每次都高出两倍以上)。像主播们颜值、形象糟糕,(开始不到一分钟看到那三个人立马想关视频有没有?从S6 edge开始就喜欢把自己弄得像手机痴汉一样)布景土鳖,(手机下面铺个iPad Pro当垫子,隔壁只是放支Apple Pencil (起码放个Lamy更实际吧),最离谱的还放了个游标卡尺在桌面上 (请问你用它玩手机?),又一次证明FView和美感绝缘 )表格数据比例太小,(用手机都差点看不出字)这些小问题我就不提了。。(说了一大堆)可以看出FView是开始想走技术范路线的,然而直接抛专业名词、扔一堆表格(尤其是音频部分),完全就是想粉丝取消关注嘛。应该多考虑一般消费者的理解能力,别老以为看视频的都是老观众。这次还学那些业余的评测搞快速发布,像是信号、摄影等等项目自己都说不够时间测。根据视频内容得知,FView是提前拿到了一台(?)工程机,只凭一台(?)而且不是量产机做出的评测会不会有失专业?你看Zealer上一个视频都是去年12月25号发布的,科技美学也还在搞那些推销垃圾厂家的山寨货的大家测,真不知道有什么好急着发布的(难道真要和业余评测比快?)。FView想走多主播路线我其实是不支持的,水平参差太明显。虽然彭总的尾巴、纤尘的细腻、Mr. 厉害的观点都是各有千秋,可是整个频道没有一致的结论,每个视频制作不一。新的观众如果看到一期不好看以后就不怎么可能再看其他的了。万一出现像优酷罗质翔的事件,那是应该由那个主播负责还是整个FView负责?多主播制度的出现我想还是FView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自媒体了。记得在《等风来》发布会上,彭总骄傲地晒出了国内评测机构的点播量。然而这个点播量最大的变量是:在自家平台(或者像是乐视云)的点播量不可测,所以按优酷的两倍算起。。。。单凭微博的活跃度、新闻的出现率来说,FView和科技美学加起来都没有Zealer一家多,因此Zealer的当个点播量和总点播量都不如另外两家是难以让所有人信服的吧(除非有专业机构给出确实的数据)。(王自如也曾提过自己的单个视频很早就破百万的点播量)(所以那岩停摆那会儿,还在全国大学的讲座里装逼说,自己不去Zealer是自己播放量比Zealer多,但数据还是出自于FView那个图表)从此,我认为FView(甚至科技美学)都高估了自己对评测观众的影响力。我相信大部分观众都在微博、优酷、b站看FView,对FView的印象大部分基于彭总。而彭总在评测界地位刚站住脚就迅速转型,令视频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FView的多主播制是抽签、或者按产品影响力、又或者主播对产品的认识度,选择哪个产品归哪个主播评测。然后视频发布之后,根据观众反映,决定主播以后是否还能出镜(或者参与制作)。这个问题就在于,FView如何得知“观众反映”?上官网?微博转发和评论?弹幕?可能三者都有,或者还有其他的途径。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又或者是新的观众(此前不留意FView),最有可能的就是直接关掉视频。这样的话,FView基本只能听到“喜欢/关注FView的观众”的反馈,而不是“所有看过这部视频的观众”的反馈。如果FView只在自己平台播放的话,工程师很容易就能获得“观看时长”、“跳转时段”、“没看完就关闭的人数”等等精准的数据,从而统计出更准确的“反馈”。(本人清楚在其他平台是否有权限得到这些数据)然而要让FView的粉丝都跑到他们官网看视频,他们还缺少这种转移能力吧。好像有点跑题了,但只是真心为FView好。我全篇都没说T2很明显就是因为这产品没什么值得提的地方。
“全是中框”。
彭大将军几乎给锤子 T2 判了死刑。即便字里行间渗透着:老罗,你欠我一个成功。无论是作为媒体还是评测机构,我都非常理解FView。因为,他们说产品的好话时,可能被某些人骂为五毛,水军。他们说产品不好的话,则可能某些人骂为X黑100年。一边是厂商呕心沥血数月之久打造,甚至是肩负整个公司前途命运的产品;一边是让许多锤粉翘首企盼已久,不仅是笔不菲的金钱支出,更是信仰消费的情怀寄托。总之,他们做的是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无论是媒体还是评测机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媒体精神,那就是: 能够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说出的每句话负责。如果还能说的如此漂亮,精辟,则是加分项了。细想,媒体和评测机构如果想捧一个产品或者黑一个产品,其实非常容易,刻意润色一些言辞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试问,有多少媒体,真正能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说出的每句话负责?!忠于产品,忠于内心,客观公正,谈何容易。作为观众,理性看待,各取所需就可以了。
第一次在知乎答题,好紧脏。。。看了很多手机评测,彭大娃娃脸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评测人,不拘泥于手机各个部件的评测,而是提出更多的基于产品背后的独立思考,去引导看评测的消费者对于那些标准的个人判断从而选择是否消费——而这,也正是普通消费者看评测的目的。回到T2评测,大舌头提出了四个标准:1.要美观还是要实用——是要无断点边框+上一代配置,还是喜欢有断点边框+新一代高配2.化繁为简还是去简就繁——系统优化带来很多简便操作,但是实体键的保留也带来了很多繁琐的操作3.对称美还是不对称美——绝对的对称设计or为了操作更简便而不那么对称的设计4.情怀至上还是利益优先——理想主义的信念能否坚持到底?这四个标准的提炼也是基于T2的设计,配置,系统等方面提出的,如果一般消费者对于四个标准有自己的喜好判断,那么选择是否入手T2也就有了明确答案。好了,下面是尾巴,说些题外话记得大舌头在T1的评测尾巴里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他跟老罗经历类似,身揣理想主义出来创业,被人指指点点诟病过,所以我想或多或少,他在老罗和锤子科技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影子。当这份感同身受放到第三方旁观者的评测中的时候,大舌头的那句『老罗的傲有点慢了,执的有点偏了』或许真有点警醒的味道。依稀记得T1评测末尾那句『老罗滚回幕后,锤子或许还有救』,如今已经实现一半了。期待T3。
锤1时代,在刘翔测评出来之前,龙粉纷纷表示作为阿龙的老朋友,刘翔的测评肯定会客观公开公正,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作为锤1最大的私人采购商,测评出来后,刘翔直接被龙粉打成猪头。然后龙粉纷纷转向夸赞其他测评机构,特别是这个问题的主角。锤2出来后,彭总因为没有客观实事求是地夸赞锤2的不可方物美cry秒杀辗压其他手机,估计会被龙粉打成猪头,这简直是一定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第一次在知乎答题,好紧脏。。。看了很多手机评测,彭大娃娃脸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评测人,不拘泥于手机各个部件的评测,而是提出更多的基于产品背后的独立思考,去引导看评测的消费者对于那些标准的个人判断从而选择是否消费——而这,也正是普通消费者看评测的目的。回到T2评测,大舌头提出了四个标准:1.要美观还是要实用——是要无断点边框+上一代配置,还是喜欢有断点边框+新一代高配2.化繁为简还是去简就繁——系统优化带来很多简便操作,但是实体键的保留也带来了很多繁琐的操作3.对称美还是不对称美——绝对的对称设计or为了操作更简便而不那么对称的设计4.情怀至上还是利益优先——理想主义的信念能否坚持到底?这四个标准的提炼也是基于T2的设计,配置,系统等方面提出的,如果一般消费者对于四个标准有自己的喜好判断,那么选择是否入手T2也就有了明确答案。好了,下面是尾巴,说些题外话记得大舌头在T1的评测尾巴里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他跟老罗经历类似,身揣理想主义出来创业,被人指指点点诟病过,所以我想或多或少,他在老罗和锤子科技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影子。当这份感同身受放到第三方旁观者的评测中的时候,大舌头的那句『老罗的傲有点慢了,执的有点偏了』或许真有点警醒的味道。依稀记得T1评测末尾那句『老罗滚回幕后,锤子或许还有救』,如今已经实现一半了。期待T3。
彭林发布会那天说了他是半个锤粉。对T2的评价已经说的很体贴了。&br&比如相机对比,其实对比应该选小米4C(半价)、魅族pro5(差不多价)、T2、iPhone(标杆)。结果拿个魅蓝note2和小米note来比。老罗的脸都丢光了。
彭林发布会那天说了他是半个锤粉。对T2的评价已经说的很体贴了。 比如相机对比,其实对比应该选小米4C(半价)、魅族pro5(差不多价)、T2、iPhone(标杆)。结果拿个魅蓝note2和小米note来比。老罗的脸都丢光了。
去年T1评测说他公正的那群人现在都在喷他不公正,这是为什么呢?
去年T1评测说他公正的那群人现在都在喷他不公正,这是为什么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伪文艺的好青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martisan os 3.1 t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