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以前ps4可以玩很久的游戏玩过的游戏,好像是世嘉的,游戏开始忘了,记得主人公

查看: 3569|回复: 24
最爱杨柳!!
终结者, 积分 116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167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记得小时候在游戏房玩过一小会儿《怒之铁拳》这个游戏,好像是3代吧,感觉特别好玩,本人一直很喜欢横版动作类闯关游戏,虽然这游戏现在可以在电脑的模拟器上玩,但是画面实在是太小了,不过瘾,所以今天买了一个PS4上的《世嘉创世纪经典游戏合集》,想在电视上好好体验一下当年的经典游戏,这里面还有《战斧》和《超级忍3》,都是比较喜欢的,游戏盘明天就能到!!!&&
骑士, 积分 16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8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找回童年的感觉真好
佣兵, 积分 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7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据我所知,怒之铁拳一直都是家用机游戏
散 装 光 盘
骑士, 积分 28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89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合集有奖杯么??多少钱入的?
PSN:koyasha
审判者, 积分 17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730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战斧 怒之铁拳2 兽王记神马的ps3不就有。。。。。
游民,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游民,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小时候最爱啊,以前都不知道叫怒之铁拳。战斧 魂斗罗 有个忍者的游戏带条狗 豪血寺 幽游白书 经典啊 还有偷偷玩的麻将 。
绝对不会烂尾的!
征服者, 积分 5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9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4 点积分530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些官方模拟器每个平台上都有,steam、ios、安卓都有。当年在别人iphone上玩的第2个苹果游戏就是世嘉官方的怒之铁拳3,第1个是愤怒小鸟。
圣骑士, 积分 3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98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小时候那些横版过关真的都很好玩很耐玩&&可惜现在一个都没了
佣兵, 积分 4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2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竹笋炒肉 发表于
记得小时候在游戏房玩过一小会儿《怒之铁拳》这个游戏,好像是3代吧,感觉特别好玩,本人一直很喜欢横版动 ...
看如何设置双打,反正我是搞不出来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寻找一个很久远的PS游戏。主角是一个战士,到了特定关卡得到把魔剑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当前位置:
& 世嘉MD经典ACT动作游戏回顾
世嘉MD经典ACT动作游戏回顾
发布:hangge
阅读:7747
清版ACT,一个多么令人怀念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游戏设计的单一路线逐关推进,单凭拳头或者设计的武器厮杀敌人。在我们这一代儿时,几乎说道游戏,最拿手最热门的就是那些XX快打,比起现在游戏的丰富要素,多线分支,复杂系统,ACT没有这些华丽的东西,却凭借着最单纯的游戏乐趣吸引着一个又一个游戏男孩。曾几何时,它是电子游戏的领头军,小时候大家在昏暗的街机房乐此不疲的一次又一次通关快打旋风,熬战恐龙岛,在三国吞食天地2的世界里欢笑。可是现如今,清版ACT游戏早已没落,鬼泣领军了3D ACT的崛起,动作游戏发展到今天,极尽华丽,无论声光还是故事编排都不能和当年的淳朴无比的清版ACT相提并论。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生物,童年的美好回忆永远难以忘记,我就常常约上几个好友在网上的联网街机模拟器或者MAME上不时的来上几把清版ACT,在那最原始的打斗里找回儿时的感觉。在游戏业界的16位家用机时代,MD与SFC是绝对的竞争对手,SFC凭借大量的RPG SLG等亚洲人钟爱的“文字游戏”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反观世嘉的MD主机,虽然机能上落后SFC,但是由于MD的主机处理速度优于SFC,再加上其在欧美市场较受欢迎,移植了大量街机游戏为基础,相对于SFC,MD更加倾向于动作类游戏的开发,当然,也诞生了无数经典的ACT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90年代前期的那段时光,重新回顾MD这台主机上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那些ACT游戏(不仅限与清版ACT)。仅以此文表达我个人对世嘉转型十年的纪念怒之铁拳系列怒之铁拳说到MD平台的清版ACT游戏,当然第一个就要提起它,正所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世名作,怒之铁拳系列绝对对得起这个称号。在由卡普空在CPS1基板的街机上推出清版ACT的经典作品 快打旋风后,游戏界掀起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清版ACT热潮,在各大厂商推出的类似游戏里,世嘉的怒之铁拳系列可谓是其中无可争议的佳作。怒之铁拳,在国内又被称为怒火街头,格斗三人组等名称。日版名称为BARE KNUCKLE,美版则为STREETS OF RAGE。游戏于1991年在MD平台初次登场,并于1993年逆移植世嘉的前代主机SMS上。主角为3人,这也是本系列在国内的一个译名-格斗三人组的由来(结果后来续作人数的增加让这个愚蠢的译名丢尽了脸),每个角色的招式都各有特殊,角色分配也非常传统,平衡性,灵巧型和力量型。1代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后来被取消的,也是清版ACT极为另类的保险设定,呼叫警车进行轰炸,这个系统在后来的2 3代被废除,可见不是很适合该类游戏,但是当年玩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毕竟比起通常ACT的小范围必杀保险技能,怒1的这种保险更为来的强力。怒之铁拳2-死斗者的镇魂歌在1代推出并大受好评的1年后,1992年,世嘉于MD平台再次推出了怒系列的续作——死斗者的镇魂歌。2代比起一代进化幅度非常之大,世嘉仅用1年的时间推出的续作就让当时的玩家惊叹不已,对比1代的略显稚嫩,2代的进化可谓是全方面的。首先是画面,怒2一改1代比较写实的画面风格,卡通感觉非常明显,人物比例比起1代大了很多,可以让玩家发现更多的细节。音乐方面,音乐制作人古代佑三在2代改进了打击音效,同时游戏音乐完全运用了劲爆味十足的电子摇滚风格。2代取消了1代褒贬不一的全屏保险必杀,改为了比较传统的必杀方式,但是比起快打旋风的单一解围必杀有所进化,每个人物拥有2种必杀技,分别为原地不动和方向键前+必杀。这里提一下,怒2的原地必杀设定是即使你没用打中敌人也会扣除体力,这是卡普空很多清版ACT的必杀系统所不同的地方。不过2代取消了1代的合体技系统,比较遗憾。2代也同时有SMS版,另外还有GG版,GG版改进了原版的一些BUG,比如M散装光盘里当你抓住敌人时手上持有的武器会掉落,这个在GG版里修正了。怒之铁拳3系列最终作,也是评价最高的一部作品。在怒2发售2年后,世嘉再次在MD主机上发售了怒之铁拳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该作在当年号称是多线性ACT,因为拥有不同的结局分支,这无形之中加大了游戏的耐玩度和故事的投入性。3代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游戏整体的速度加快,每个人物都可以加速跑和翻滚,大大加快了游戏的节奏和爽快感。再次是3代引入了必杀能力槽这一设定,这也是众多清版ACT最另类的设定,主要你必杀槽为满的状态,就可以不扣除体力,反之,和以前一样,怒系列即使不打中敌人挥空也会消耗角色体力。另外就是将角色的必杀技进行了升级的概念,玩家的游戏分数到达一定程度,必杀技就会改变,这在当年的ACT游戏里还是非常另类新奇的。1代的合体技能在3代里也再次回归,让多人游戏的乐趣进一步加大。3代为玩家准备了隐藏角色,熟悉的袋鼠,人妖船长以及第一关的夕阳下的BOSS都是可以让玩家自己使用的。3代的故事也延续了2代,2代的最终BOSS X博士在本作里被复活,机器化,这个设计思路让我想起了著名的FC游戏松鼠大战里的那个大肥猫~总结,3代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为系列最高杰作,但确是最好玩的一代,也许有人喜欢2代那种硬派实在的感觉,但我想同时也不会有人去否定3代的优秀。战斧系列战斧1战斧系列也是世嘉非常著名的一款动作游戏,最早的1代在街机平台,于1989年推出,其后移植给自家主机MD。战斧系列是标准的剑与魔法的世界观,游戏主角们用最原始的冷兵器对战各种魔法生物与龙,这种经典的龙与地下城设定在当年游戏界可是十分流行的。游戏主角也是ACT游戏标准的3人,标准型的男主角,敏捷性的女主角和力量型的老头。该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魔法系统,作为战斧中的必杀保险,魔法分为不同阶段不同威力以及不同的画面表现,并且可以2名角色同时释放,几乎可以秒杀一切敌人。坐骑系统也是战斧系列的一大特色,玩家可以将敌人乘坐的各种怪物占为己有,当你坐上这些坐骑时,攻击方式也会变成怪物的攻击,其乐无穷。M散装光盘比起街机版新增了关卡,需要在中等以上难度通关才会追加。战斧21991年,战斧2推出。2代比起1代除了画面加强外,人物仍然沿用了1代的3个角色,但是招式性能都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游戏角色行动更加灵活,游戏爽快进一步提升。2代移植给MD后,新增内容仍然不少,比如死斗模式,可以以回合制的形式对战敌人,难度不断加大。总体说2代进化幅度不是太大。次年街机上还推出了战斧外传作品-复仇,不过没有移植给家用机,在此带过。战斧3超大幅度进化的一代,也是战斧系列最经典的作品。3代彻底抛弃了系列的起源街机,作为了MD原创独占游戏登场,这和快打旋风系列有类似之处。人物可选为4人,1 2代的老头不再可以使用,男女战士保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2名新角色,分别为野蛮人和黑豹战时。前者是标准的力量型动作缓慢,而后者则是敏捷类型的代表,可谓各具特色。3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多路线分支,而且分支极为繁多,可谓是让玩家有种玩不够的感觉,几乎每一关结束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支进行下去,而最终的结局也分为完美和BAD两种。3代为每位角色设置了复数的必杀技,而且需要搓招,同时坐骑系统也大幅度强化,各种奇怪的坐骑尽数登场,加大了游戏的玩法。另外3代有独立的对战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可以选择故事流程的BOSS之一——被敌方洗脑变成怪物的老鹰国王。超级忍系列超级忍世嘉的又一个ACT名作系列,也是在国内拥有众多FANS的经典作品。最早的作品是在世嘉三代主机上的忍,但真正发扬光大却是MD平台的超级忍系列。超级忍1作为MD初期的主打作品,画面比起FC时代的游戏有着冲击力的视觉表现,人物比例绝大,动作流畅,音乐极具和风,将日本忍者的那种神秘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超级忍2系列最为著名的作品,美版名称为超级忍3。2代首先开场的动画配上音乐就在当年让无数人放不下手中的手柄,完美,简直太完美了!竹林里,忍者极速飞闪,配合超热血的音乐,再浮现几段文字,那种感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来福思达尔 啊!2代在画面上再度进化,几乎可以作为MD动作游戏的标杆,音乐更是无可挑剔的优秀,相信这方面没人会对超级忍2提出丝毫的异议。新加入的加速跑,反弹三角跳等动作加快了游戏节奏,也丰富了游戏的动作要素,必杀技的多样化,手里剑引爆炸弹等,无不体现了制作组的用心。关卡非常多元化,马战,海上滑板,飞船行进,生化室破坏等,几乎每关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绝不腻味。直到今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关马战前部分最后那个小头目,当年看到音乐突变,然后风筝飞的比其他的高很多,下来的忍者在背景画面的速度奇怪,那种震撼这么多年都没有忘记。忍系列后来在PS2时代推出了同样成功的同名作品,凭借杀阵系统在当年让无数人沉迷,但我相信真正的老玩家提到忍系列,最先想到的还是这款不朽神作。超级忍外传—影舞者世嘉的街机游戏,后来移植MD,难度比起正统系列更高,画面非常优秀,主角带着爱犬在大都市与恶势力作战。火箭骑士系列火箭骑士1科纳米当年的ACT杰作,SFC MD平台都有登场,主角为一只可爱的老鼠-Sparkster,穿着盔甲拿着宝剑,对抗敌方恶狼军团,拯救国家。该作在当时画面表现很强,不论是MD还是SFC平台,都拥有华丽的发色数和多重卷轴,主角动作非常流畅,还可以乘坐大型机器人战斗,听说制作团队是财宝以前在科纳米的人员。该作在今年被高清重制发售在XBLA PSN和PC平台,让许多新生代玩家也再次体验了当年这款名作的魅力,果然,好游戏是不会被时间埋没的。火箭骑士2次年登场的2代,主角形象变帅了很多,画面也再度进化。2代里主角可以冲刺,甚至在空中也可以进行2次冲刺,你会发现他几乎整个画面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到达。。。双截龙系列双截龙1大名鼎鼎的双截龙系列在MD平台登场,1代移植自街机,比起FC的那种缩水移植,机能强大的MD自然是完全移植,手感画面音乐都忠实与街机原作,想必当年玩了FC后的玩家见到M散装光盘必然是感动的泪流满面。MD作为当年移植街机游戏的主力平台,造就了许多玩家在家中玩到原汁原味的街机移植游戏的梦想,现在想想,真是感动犹存啊。双截龙2系列第二作,也是评价很高的一作。M散装光盘的2代早于MD1代,所以画面不如1代漂亮,但是也比FC版要好的太多了。1代的M散装光盘画面基本上是完全移植了街机,2代缩水比较严重,这里拿出图片对比,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2代街机版画面双截龙33代的MD 版比起街机版画面风格大转变,可谓自成一派,其中好坏只能让各位自己评价,我是觉得这种画风实在不如原作。街机版画面双截龙VS忍者蛙这款游戏是将另一部著名的ACT忍者蛙系列和双截龙系列进行了融合,秉承了忍者蛙那BT的难度。另外MD上还有一部双截龙FTG作品,改编自当年大陆电视台放映的双截龙美版动画片,影子魔王,想必很多年龄比较大的玩家都对这部动画有印象吧,小神龙俱乐部出品哦~暴力克星街机同名游戏MD移植版,非常好玩的一款游戏。游戏基本上完美移植了街机版,画面缩水不大。主角为2个鸡冠头朋克风大汉,该作最大特色就是人物比例大,打斗爽快,场景破坏非常过瘾,和朋友一起打饮料售货机拿可乐加HP的日子,你还记得吗漫画英雄MD上出色的一款ACT游戏,讲述了主角穿越在漫画世界里与敌人战斗。游戏特色是连招繁多,配合方向键按键可以使出华丽的技巧。配合美漫风格的演出以及对话框表现,让玩家代入感很强。作为世嘉原创的MD游戏,本作素质很高,后来在GBA上进行过一次移植,但是GBA版手感缩水,不如M散装光盘优秀。复仇者同名电影的卡普空改编游戏,街机名作,又名94快打(我们家这里的叫法。。。)MD移植了这部作品是我当年最大的惊喜,能够在家中玩到这部街机厅当年最为热门的游戏,2个字——感动。不过感动归感动,M散装光盘这次的移植非常不好。画面大幅度缩水,第二关的机器人BOSS在M散装光盘变成了一个类似生化人的东西。手感不如街机版优秀,街机版打上去有种卡普空黄血系列独有的爽快,而M散装光盘的打击音效非常沉闷。米老鼠纪念版当年的米老鼠与唐老鸭系列游戏十分多,MD上更是有几款,包括可以换装的3代,放魔法的2代,这几部作品都是卡普空的,手感非常优秀。后来也有部分移植到GBA。但是我在这里就略过那几部,单说这个米老鼠游戏。米老鼠纪念版,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米老鼠游戏。首先是画面,实在是太神奇了,在16位主机上有这种画面,我只能对制作厂商佩服,这里只看图片大家是无法感到这款游戏画面的美丽的。开头米老鼠就是出现在全黑白的场景,最早的米老鼠动画怀旧风格,然后随着游戏进程,画面慢慢出现彩色。本作米老鼠不同与卡普空出品的那个系列那样多姿多彩,只有踩踏和扔豆豆2种攻击方式,但是绝不让人感觉单调,因为游戏的关卡设计太优秀了,经常要利用到连续空中踩踏敌人度过难关,难度很高。强烈推荐大家玩玩这款游戏,不会让你失望,不论你说个迪斯尼迷还是个动作游戏爱好者。恶魔城-血族日版美版欧版MD上唯一一部恶魔城系列作品。游戏日版名称为吸血鬼杀手,美版则变成了恶魔城正统名称-Castlevania - Bloodlines,欧版为Castlevania - The New Generation。一个游戏3个区域版本名字不同,很佩服科纳米这么爱折腾,真的。。。本作可选主角为2位,分别是约翰?莫理斯、埃里克?利卡德,NDS的第二作恶魔城废墟肖像主角就是约翰的儿子,埃里克也在废墟里出场,虽然死了,但是留了2个女儿。游戏发生时间为1917年,伯爵的侄女----伊莉莎白为了复活伯爵在欧洲杀人夺魂,于是主角2位去讨伐。。。这作最特别之处就是故事,这位女吸血鬼为了复活伯爵,需要足够的灵魂,所以她指使人在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没错,你没看错,一战就是这么点燃了导火索。。。故事非常狗血,不过也是恶魔城系列唯一一次最接近我们身边真实历史的作品。出击飞龙似乎提到MD不得不提这部作品,出击飞龙系列作为卡普空早期的街机游戏名作,移植到了MD平台。这时候是89年,MD初期,对于还在玩FC,没有进入16位时代的玩家来说,MD的出击飞龙给予他们的视觉刺激无疑不亚于今天的战神3这种游戏。华丽的发色数,超巨大的人物比例这都是FC游戏所不可能实现的。出击飞龙MD 版完全移植了街机,在MD初期验证机能的代表作品之一。游戏的正统2代将近10年后才推出。兽王记说完了出击飞龙,紧接着就是这款兽王记了。兽王记的意义和出击飞龙类似,都是MD初期世嘉炫耀机能的代表。也许今天看来这游戏画面简陋不堪,而且说实在话,兽王记的游戏性也是很差的,动作漂的厉害。但是这是1988年,MD作为16位主机移植了街机当时的热门游戏,这就是世嘉给任天堂的震撼。魔王连狮子MD炫耀机能三连弹最后一个。魔王连狮子是一款充斥着日本歌舞伎风格的动作游戏。比起兽王记游戏性的不佳,魔王连狮子可以说是画面游戏性2不误,游戏标准的血槽清版过关,当年可以说是MD早期游戏的代表佳作。忍者神龟FC时代的不朽名作,M散装光盘是一款半原创游戏,画面比起当年的街机版要好,而且动作要素丰富很多,单键加速冲刺的设定很另类。如果你是玩了FC的忍龟3再玩本作,会有莫大的感动,画面也好,音乐也好,实实在在让你感觉时代的进步。阿拉丁的故事M散装光盘的阿拉丁是完全原创的游戏,和SFC版的踩踏跳不同,M散装光盘注重砍刀,但同时也有SFC版的跳跃攀爬,更加多元化。这作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游戏画面,太强大了,在当年。SFC是卡普空的作品,而M散装光盘则是世嘉自家出品,虽然你可以说卡普空是动作天尊,但我也不认为M散装光盘的可玩性低于SFC版。阿拉丁MD与SFC的对比我记得TG有人发过帖子,可以去看看。兔宝宝大冒险M散装光盘的兔宝宝大冒险,相信很多人都玩过FC上的该系列,可以换小鸭子的那部。M散装光盘的兔宝宝首先给人感觉就是画面的进化,发色非常柔和,类似SFC游戏的感觉。该作兔宝宝可以加速跑,速度感媲美索尼克系列,踩踏仍然是唯一的攻击手段,玩家要收集胡萝卜的同时消灭敌人,敌人自然还是那个坏小孩。索尼克系列说道世嘉就不能不说到这只蓝色刺猬,就像任天堂的吉祥物是马里奥一样,世嘉的代表就是索尼克。索尼克作为世嘉最为著名的游戏系列,其索尼克自身那种充满朝气,永远向前正是代表了世嘉精神的所在,被敌人碰到,钱圈全部掉落?没关系,爬起来,从头来过,再次冲刺——这就是世嘉精神!索尼克1索尼克系列的初代,91年的世嘉MD刚刚起步没多久,急需要一款原创大作来让世人认知MD,于是世嘉就任命当年还年轻的中裕司来制作这款游戏。日,索尼克正式在北美MD主机GEN上发行。6月23日也被定为索尼克的生日。Sonic顾名思义,就是音速的意思,之所以选择刺猬这个形象,则是当年世嘉内部决定采用动物形象,在最终的刺猬和犰狳中选择一个,中裕司最终用了刺猬这个方案,然后配以世嘉LOGO的蓝色,蓝色刺猬索尼克就诞生了,正式游戏名称为——Sonic the Hedgehog。索尼克系列不同于当年的竞争假想敌马里奥系列,注重于一路向前的速度感与爽快感,这种游戏方式是需要强大的机能作为依靠的,现在想想中裕司的确考虑的十分全面,索尼克正是那种炫耀MD处理机能的最佳游戏。索尼克21992年次年,在一代大获好评后,2代推出。新加入了可以用尾巴旋转飞天的黄色狐狸塔尔斯这一角色,不同于索尼克的一味猛冲,塔尔斯可以飞天浮空,不同的玩法带给玩家不同的游戏体验。索尼克33代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红色的对手角色纳扣努斯,红色的针鼹,作为索尼克的对手角色存在。同时三代索尼克加入了黄金模式(超赛...),超级索尼克。游戏玩法与1 2没有太大变化,不过这次可以2人同时游玩了,索尼克可以抓住塔尔斯的腿在空中漂浮。索尼克与纳扣努斯游戏实质是3代的加强版,但是纳扣努斯这次作为可用人物了,弃暗投明帮助索尼克对抗宿敌蛋头博士。纳扣努斯的特技是可以爬墙,90度的墙壁也可以轻松越过。魂斗罗——铁血兵团对于铁血兵团我认为不需要过多的说明,几乎是一个玩家都知道本作的优秀,超大魄力的BOSS战,风格各异的人物选择,多分支的剧情。魂斗罗系列最高作一直在SFC的魂斗罗异性战争和本作中被FAN选择不定,就我个人感情来看,本作在我心里地位是魂斗罗系列最高的。本作欧版因为审核原因,被和谐成机器人,惨剧。欧版画面财宝公司作品财宝,日本游戏界的精品理论持有者,当年但凡财宝出品的游戏都是佳作这种话广为流传。财宝公司源自科纳米后来独立成立财宝,酷爱动作游戏和射击游戏是财宝的习惯,所以当年处理速度优秀的MD上诞生了很多财宝公司的优秀游戏。异形战士+火枪英雄之所以这2个放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不属于ACT,倾向与射击类,但是鉴于这3部作品地位极高,还是要提一下。异形战士作为财宝在MD末期推出的大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铁血兵团里已经有所苗头的BOSS战繁多再次进化,游戏里BOSS战后期几乎是应接不暇,再加上游戏本身十足火爆,可以说玩家自始至终都是处在游戏的高潮阶段。火枪英雄本作的大名也是人人皆知,武器搭配系统,摔投近身技,大魄力的BOSS战,火爆的场景,还有差异巨大的关卡设计,都是火枪英雄作为名作的依据。GBA后来推出了续作超级火枪英雄,不过基本上系统都是照搬原版,只是画面强化,故事改动。蚂蚁战士财宝在MD的一款ACT游戏,主角是一只蚂蚁,攻击方式是用头打击敌人,并且可以更换各种不同的头,每一种头都具有不同的能力,甚至还有睡觉头。。。本作的制作理念给人感觉类似于星之卡比系列,通过主角不同的能力更换解决关卡难题。游戏本身很优秀,画面靓丽,而且BOSS战秉承了财宝的火爆风格。麦当劳大冒险财宝出品的一部以麦当劳叔叔为主角的ACT游戏,在游戏里,玩家可以操作麦当劳叔叔利用魔法攻击敌人,手臂伸缩,爬上爬下。鬼屋系列NAMCO的经典系列。最早是街机游戏,1代曾经移植给给PCE。PCE版一代画面鬼屋2从2代开始,鬼屋就变成MD独占游戏了。本系列主人公Rick Taylor为了救回女友,在鬼屋Splatterhouse里,被面具蛊惑后借用面具的力量与鬼屋里的怪物战斗。鬼屋3鬼屋3的结局主角选择了不再被面具利用,打倒了面具,用自己的力量救出了心爱的人。这个系列当年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硬派,而且很恐怖,打倒怪物后的音效,怪物的惨叫,以及不时出现的女鬼过场,配以诡异的BGM,很好的打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屋的世界。最近本作在次世代主机复活了,借由当家的技术打造的全新的鬼屋游戏,不知道能不能再续辉煌。(实际上我玩了,没得辉煌了。。。不满意。。。)MAZIN SAGA-魔神传说永井豪的魔神系列是日本超级系机器人的准元祖作品,印象里魔神系列的单独游戏不算多,眼睛曾经在街机上推出过一款素质颇高的STG游戏。本作是1991年作者制作的一部独立的世界观作品,在本作中,甲儿只要戴上面具就可以像特摄片一样变身为魔神Z。游戏是标准的清版动作过关,主角可以使用华丽的剑技攻击敌人,同时可以加速跑,加速跳,必杀等一个不落。对BOSS战非常魄力,BOSS通常都是占据大半个版面的巨型体积,攻击特定的部位即可造成伤害。摩登原始人又是一个童年的回忆,当年CCTV每天晚上放映的引进动画摩登原始人。FC上也有该动画改编的游戏。FC版画面作为M散装光盘,游戏方法与FC版基本无异,都是操作主角佛理德拿着大木槌,可以蓄力攻击,蓄力MAX后对大地可以进行震动的一击。M散装光盘画面艳丽,当年十分沉迷的游戏之一。EL维恩特当年我们这里称为旋风女战士的作品。主角为一名类似忍者打扮的绿发女孩,攻击方式为投掷回旋镖,并且可以攀爬墙壁。该游戏最大的亮点是华丽的爆炸效果和关卡中难度很高的机关设计。BB鸟与大野狼华纳的经典动画,M散装光盘画面十分卡通化,玩家需要操作大野狼追赶BB鸟,游戏速度感极佳。最终的目地就是要抓住BB鸟,但是这个家伙和动画里一样敏捷狡猾,经常是玩家快到它面前,就已经跳到画面以外,最终到关卡关底才可以抓住。上尉密令与复仇者尤其得当年FC上的上尉密令是儿时对战游戏的首选作品。MD版的上尉密令是清版过关类,玩家可以选用4名角色2人协力闯关,每个人的能力迥然不同。美少女战士大名鼎鼎的美少女战士的游戏绝对不少,M散装光盘类似与街机版,清版ACT,画面人物比例大,并且可以用各种必杀技。故事与TV版相同,可以看到夜礼服假面的登场。个人感觉M散装光盘的美少女战士比街机版要好,无论是画面,游戏性。TAZ,TAZ2火星大逃亡当年D 版翻译古惑狼,坑爹的名字,大家懂得。作为华纳又一个经典的动画片,M散装光盘的游戏非常好玩,玩家操作主角大嘴怪,可用旋转的方式攻击敌人。2代里TAZ被抓到了火星,进行逃亡之路。这2个游戏我当年都玩通关过,1代单线流程,2代则是在大地图里寻找出路,并且2代有非常多的机关对主角造成伤害。铁头小子MD上从来不缺少优秀却冷门的美式动作游戏,本作就是其中之一。主角为一个带着铁头盔的机器人,游戏本身不惊喜,但是画面实在太优秀了,美式游戏的特点就是画面用色浓,而且质感强大。忍者外传大名鼎鼎的忍龙系列,本作是街机版的MD移植版,当年too simple啊,以为和FC忍龙一样优秀,结果玩到手才发现素质不高,隼龙在本作里赤手空拳与敌人搏斗,手感非常僵硬不说,难度却继承了忍龙系列的精华。迈克尔杰克逊月行者大名鼎鼎的MD 版月行者,和街机版完全不同的游戏。玩家操作伟大的迈克尔杰克逊,按照原电影的情节去拯救孩子们。小魔星达鲁鲁&漫画改编的一款游戏,画面卡通味道十足。对比一下FC版,再次泪流满面,我怎么感觉当年16位和8位的进化这么大呢,再反观今天。Ex-Ranza&俗称EX战机,MD上画面数一数二的游戏。首先是多重卷轴的运用在本作达到顶峰,背景甚至有3重的卷轴显示。游戏中我方操作机器人,可以去基地进行补给,合体成摩托形态地面作战。机器人除了喷火光波等攻击手段外还可以短暂浮空,并且八方向空中射击。第一关的BOSS就是个庞然大物,颇有后来合金弹头2里第三关BOSS的感觉。这款游戏的发色数也非常完美,有SFC那种淡淡的,却不是丰富感。蚯蚓战士系列1代2代当年MD上容量较大的一款美式游戏,画面非常好,而且音乐火爆,用色一贯的美式风格,浓。次世代本作在XBLA平台高清化,还是那句话,老游戏只要经典,不会被遗忘。次世代新作画面,蚯蚓战士HD吃豆人2-新的冒险南梦宫的吉祥物PACMAN,在MD上的吃豆人世界系列作品。本作玩法非常之另类,玩家无法直接操作吃豆人,而是扮演上帝的角色,用弹弓射击画面上的各种物品以及吃豆人,触发各种事件并且当吃豆人发呆或者害怕时鞭策他前进或者逃跑。游戏画面非常卡通,而且画面上百分之80的东西都可以触发事件,比如吃豆人没有HP了,你可以打苹果树,这样就会掉落苹果,吃豆人看到后就会拿起来吃掉补血等等。玩具总动员经典的3D动画片,MD 版的TOY总动员前所未有的采用了3D绘制的图像,这在当年的16位游戏里非常罕见,类似的就是SFC的超级大金刚系列。游戏因为图像的出色容量也很大,没记错应该是32M。洛克人合集日版美版著名的洛克人系列,在MD上唯一的一部作品,是将FC版的123代重制画面后的合集游戏。游戏画面比起FC原版进化巨大,不再是粗糙的点阵绘制了,而且音乐也经过重新制作,著名的2代同人曲目亿千万的回忆也可以在本作里欣赏到。洛克人系列向来日版名称为Rockman,美版为Mega Man ,本作同样如此,而且副标题不同,日版是MEGA世界,美版为Wily战争。神奇男孩系列本游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列,最早是在街机以及世嘉SMS退出,关于神奇男孩WonderBoy部分,WonderBoy是WESTONE(前:ESCAPE)制作、SEGA持有版权的游戏,这个游戏在第二作时就分成本篇Wonder Boy和ARPG的Moster World系列,由于移植时改题和地区版本不同有点混乱。MD上有3部相关作品。分别是——神奇男孩3街机移植作品,倾向与横版射击,严格意义不是ACT,但是非常好玩。神奇男孩5-冒险世界3游戏采用横版ACT方式,同时也带有部分RPG要素,画面清新,可以用手中的武器打击敌人,并且充满了平台游戏的跳跃要素。后来本作逆移植到世嘉前代主机SMS上,画面缩水,这样的逆移植情况在当年MD早期非常常见。神奇男孩-冒险世界4混乱的美版序列号,本作只有日版,主角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比起上一作,本作画面进化明显,而且动作方面流畅很多,加入了加速跳设置,同样RPG味道十足。值得注意的是本作音乐非常动听,很轻快。亚克士传说MD上出色的一款多人俯视ACT作品,游戏乍看之下是一款ARPG作品,好在本作RPG要素几乎没有。玩家可以2人合作,从4名角色里选择2人进行协力。战士,魔法师,弓箭手各色各异,相互配合的乐趣不亚于著名的圣剑3。埃文斯大冒险一款类似恶魔城的游戏,因为主角的攻击手段也是鞭子。本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角的多关节表现,比如蹬下时角色肢体是分段动作,这种绘制画面的方式比较罕见。游戏后来推出了MDCD 版,加入了过场动画,音乐也因为CD媒体大幅度加强。蝙蝠侠系列美国漫画英雄里,蝙蝠侠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MD上的蝙蝠侠游戏众多,其中不凡精品,这里一一道来。蝙蝠侠MD的第一部蝙蝠侠作品,美版89年发售,日本次年。虽然作为较早的作品,但是画面依然出色,比起FC时代的蝙蝠侠游戏,更好的表现出了蝙蝠侠世界的那种夜色下的昏暗感觉。蝙蝠侠-小丑的复仇第二部相关游戏,故事讲述的是蝙蝠侠的宿敌小丑对蝙蝠侠的复仇计划。本作有同名FC版,基本游戏方式完全一样,只不过MD 版画面出色一点。蝙蝠侠-复出MD第三款系列游戏,这次由美国世嘉亲自打造,不过游戏素质不如SUNSOFT的作品,画面还不如第一作,但是难度在几个版本里是最高的。蝙蝠侠与罗宾同名电影的改编作,在MD的蝙蝠侠游戏里,本作的素质是最高的,画面十分之出色,角色动作类似动作捕捉版流畅,玩家可以双人闯关,2P使用罗宾。这个游戏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灯光效果非常强大,配合黑暗的画面风格,非常抢眼。永远的蝙蝠侠MD最后一款蝙蝠侠游戏,画面采用了类似玩具总动员的3D化绘制,但是游戏本身却是几部游戏里最差的,手感僵硬,游戏单调。七喜小子系列著名的七喜饮料的代言人七喜小子,商品代言人化身为游戏主角,商业化非常明显,但这不妨碍游戏本身的素质出色。七喜小子貌似七喜有2个代言人,这就是其中的一个,7UP小子,一枚红色硬币,带着墨镜,站在七喜饮料上漂洋过海,与敌人(螃蟹。。。)战斗。游戏风格很轻松,主角拥有2种攻击方式,释放魔法和踩踏。本作我第一次接触并不是在MD上,而是在PC上,记得当年仙剑时代PC上就有人玩过这款作品。七喜小子2这才是大家广为熟悉的七喜系列现如今的代言角色,黑白风格小男孩,走路总是插着裤腰,头发像面条一样飘逸。游戏比起1代大为不同,主角变得脆弱很多,而且攻击方式为打响指,扔纸飞机和踩踏(前者意味不明。。。)。狮子王动画电影的票房之王狮子王的游戏作品。本作在MD和SFC都有登场,画面非常棒,玩家要和电影一样经历小辛巴的成长,从初期的小狮子的踩踏,怒吼吓唬敌人到长大后的抓咬,攻击方式虽然不多,但是也不算单调。本作也同时有缩水的SMS版。SMS版画面僵尸邻居非常好玩的游戏,当年令我痴迷了几个暑假。游戏是描述各种各样的怪物侵略了城市,主角们要使用丰富多彩的武器和道具去打倒这些敌人,同时拯救那些被怪物们绑架的人类,如果在怪物接触人质前没有解救成功,人质就会死去。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2人协力,在同一张地图里互相帮忙,一人负责拯救人质,一人负责吸引怪物。该游戏的怪物遍及世界各地,从前期的僵尸到后期的木乃伊,吸血鬼,外星人等。小鸟崔迪和傻大猫华纳经典的动画。游戏里玩家扮演傻大猫,目地就是抓住可爱却又狡猾的小黄鸟崔迪。游戏画面比起BB鸟更为卡通,几乎是MD上最接近动画效果的美式动画游戏。雪人兄弟可以算ACT吗,嗯,不管了,太喜欢了就要说一下。关于雪人兄弟想必大家肯定儿时在街机厅都曾经玩过。MD版百分之200移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去街机版的全部内容,包括画面,音乐,关卡外,MD版在通关后新增了20小关的新剧情,玩家扮演被雪人兄弟救出来的公主,去逆过来拯救被抓走的雪人兄弟。如此诚意的移植当年让我十分之感动,在家里不仅玩到了全部的街机游戏内容,还有新的免费加料。SD超能力美少女风格可爱的动作游戏,玩家扮演Q版的美女战士对抗恶势力,不知道本作是不是动画改编的,但是当年无知的我当成了美少女战士来玩的。。。圣剑MD早期TAITO的一款动作游戏,标准的剑与魔法的世界观。游戏在当年画面应该算是合格,玩家除了使用剑攻击敌人外,还可以使用丰富的魔法,另外还可以变身chengren马,翼人等形态,丰富多彩的玩法让人乐此不疲。森林守护者这款游戏在当年是比较出名的街机清版ACT。同样出自TAITO之身。游戏有着极为环保的题材,故事是拯救被贩卖的森林动物,打倒那些妄图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徒。机器战警系列经典的科幻电影。MD上有2款相关游戏。机器战警与终结者穿越游戏,顾名思义,机器战警和州长不得不说的故事。机器战警3正统续作,前2作在8位主机FC和SMS上推出,3代MD。游戏和机器战警与终结者一样,玩家扮演威武的机器战警使用各式枪械武器打倒城市恶党。动作很僵硬?人家是机器人吗~外星王子非常棒的一款平台动作游戏!画面实在是太美丽了,这是这游戏当年给我的第一印象,发色数十分美,而且卷轴起码有3层,特效繁多,世嘉就是世嘉!主角星星王子可以使用伸长手臂和跳跃2种动作,攻击敌人则是先抓住敌人然后用头去撞击,当时手臂还可以抓住各种东西,类似麦当劳大冒险。新西兰传说非常著名的一款游戏,玩家扮演小黄鸡,在固定的版面里用弓箭攻击敌人。游戏画面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当年完全当成ACT版猪小弟来玩的。这个游戏生命力非常旺盛,在GBA甚至如今的NDS上都有移植。松鼠先生玩家扮演大红色的松鼠先生,游戏为平台动作,踩踏,扔果实2种攻击方式。画面出色,人物比例大,动作流畅。奇异岛的故事模仿马里奥的游戏,玩家扮演小姑娘在童话王国冒险,关卡设计比较出色。之所以提到这款没有特色的游戏,原因是当年我母亲喜欢玩~说是采蘑菇的小姑娘。。。马瑞克的魔法足球玩家扮演小男孩,用足球攻击敌人,游戏自始至终都是带球行动,主角可以加速跑。如果没记错,本人小时候在FC平台玩过这个游戏的山寨版,画面缩水,但游戏方式一样,而且是国产。马吉卡努大冒险同名动画改编。游戏中扮演魔法王子,和同伴们一起打倒魔王,游戏平时为平台动作,但是有类似大富翁的大地图游玩。失落的维京人暴雪著名的PC益智动作游戏,玩家要通过充分利用3名能力迥异的维京战士解决关卡谜题。该游戏是暴雪早期游戏的经典,在之后GBA平台也有移植。孔雀王我最早接触的MD游戏之一,当年MD合卡的常客。改编自超著名漫画孔雀王。游戏的日版直接命名2代,但游戏内容和美版一样。变色龙小子冷门却非常非常优秀的美式动作游戏!主角可以变身成武士,战士等各种形态,动作流畅,而且解密要素很浓。不同的砖块需要不同的能力去破坏。人猿小泰山美式ACT的又一个优秀作品。游戏的音乐很热带,而且动作流畅至极。JUJU传说本作有同名FC版,MD 版画面加强。玩家是一只人猿,可以吐子弹踩踏攻击敌人。铁人狂奔优秀的美式动作游戏。又名安全帽小子。游戏里玩家扮演一个机器人,在机器工厂里战斗,游戏最大特色是有战损系统,对,战损,主角被攻击后掉胳膊掉腿,但是仍然可以行动。。。小飞侠著名的小飞侠的MD 版,游戏不同于著名的那款街机游戏,而是素质平庸的横版动作,亮点不多。北斗神拳-世纪末救世主传说北斗神雷。。。MD 版的北斗神拳除了画面不错外,一无是处。。。动作僵硬,难度不合理,枯燥乏味,几乎动作游戏不该有的他都有。。。家有小鬼超超超级好玩的游戏。玩家扮演一个幽灵,去人家的家里恶作剧,目地是吓走这家的所有成员。游戏非常创意,主角附身于各种家具里,然后吓唬家庭成员。如果失败,主角会进入地狱修行,回复HP后继续回到人类世界恶作剧。强烈推荐!大锤恐龙(地底世界)比雪山兄弟还要好玩的游戏,同样是我当年沉迷的作品之一。游戏中玩家扮演拿着锤子的恐龙,游戏方式是用锤子打破地面,让敌方陷进去,然后再次敲打。游戏里可以随机出现**,**后发道具和奖命。这个游戏只见过MD上有,游戏乐趣不在任何一款益智动作游戏之下。推荐!最后介绍2个国产MD游戏。松鼠大战FC上大家儿时的美好回忆松鼠大战,竟然也有MD 版!我也是后来在网络上发现的,应该是台湾人做的。游戏方式和FC版一样,但是画面出色很多,游戏音乐不佳。水浒风云传同样是台湾人做的MD 游戏,这个游戏就非常不错了,整体上有种吞食2的感觉,打击感画面音乐都属于上品。就写到这里了,基本上我能回忆的玩过的MD游戏里比较出色的都一个一个回顾了一遍,如果大家有什么可以补足的,我会以后有时间加上。另外比如梦幻妖子,四天明王这些游戏,虽然玩过,但感觉比较平庸,就不去写了。希望大家能永远记住MD这款带给我们无限欢乐童年的主机,谢谢观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玩很久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