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的优步计费方式式分为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对吗

在线计费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摘 要:随着通信产业内部竞争的日益激烈,未来的电信业务支撑会面临新的挑战。消费者的心理进一步成熟,需要更加透明的实时感知和更好消费体验。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快速响应市场要求,准确的推出新业务,预先占领市场先机,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需要高效灵活的系统支撑。运营商不断发展新业务增加收入的同时又需要减少因信控不及时而导致的计费收入损失。针对以上两个重要方面,通信运营商都相继提出了在线计费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线计费系统的发展历程、在线计费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以及在线计费系统在中国移动融合计费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在线计费;融合计费;计费引擎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future telecom business support will face new challenges.Consumer psychology are more mature,we need to be more transparent in real time perception and provide better consumer experience.Fast reaction for the market needs,produce accurate new services,and try to be the first to take the opportunity on the market will win more customers.All these will need high efficient support for the system.While carrier operator producing new services and gain more profit,carrier operator needs to reduce the charging loss due to the latenc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rol.For the above fact,carrier operators launched its online charging system.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online charging system,the techn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ructure,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CS in China Mobile’s OCS remix.   Keywords:online charging system;charging remix;charging engine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3G时代的到来,未来的电信业务支撑会面临新的挑战。消费者的心理进一步成熟,需要更加透明的实时感知和更好消费体验。运营商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降低管理的复杂度,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并严格控制运营风险。以发展价值链的角度来讲,未来业务长价值链趋势,将会出现越来越多高成本的服务提供,在未来竞争中价值链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通过OCS来支撑未来业务发展,再而发展壮大OCS的影响力和功能面能帮助运营商在4G时代的竞争中占的先机。   中国移动未来在线计费系统,其总体架构必须能够满足以下要求:   支持移动3G业务融合业务同现与现状(多网络、多种业务平台)所造成的跨网络和平台的计费要求。   2 在线计费的演进历程(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OCS)   OCS是3GPP网络架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指导3G环境下计费支撑体系的建设,3GPP组织在32.815提出了在线计费系统(OCS)的参考结构,给出了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实时计费系统框架,支持基于承载、会话和内容事件的统一计费。这一框架将设备的话务控制功能与计费功能相分离,并建立了计费体制与会话/服务控制的直接交互,使计费完全参与到服务的使用过程中,用户边使用业务,OCS系统边计费。在这样的体系下,既可以利用独立计费系统的强大能力以提供接近于准实时计费系统的灵活性,又可以利用参与使用过程的实时特性,将欠费成本降到最低。   3GPP Release5[1]中提出OCS的概念,OCS负责IMS进行在线计费控制。   OCS在Release6中采用IETF Diameter协议,并且增加话务平面控制,以及无线局域网络WLAN等的在线计费控制。   在Release7中提出基于流的策略计费控制(PCC),以OCS实现OMA业务应用的计费。   Release8支持在线计费关联。3GPP2、TISPAN等业界组织广泛采用OCS架构。   3 在线计费系统技术架构(Technical structure of   the OCS)   采用分层设计,将特定功能域的模块分组后包装,形成特定技术架构层。同属技术架构层内的模块使用技术相近,稳定性要求相近,处理性能要求相近,对外接口技术相近。   技术架构层次化,使得系统内部功能更加灵活,更加贴近IT系统多变和人性化、业务化的要求。层次化技术架构同样使得系统外部接口更加稳定高效,更贴近CT系统稳定化要求,如图1所示。   自下而上由网元的CT架构要求过渡到IT系统架构要求,每个子层内将应用细分为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会话层完成连接接入管理和进程/线程管理,表示层实现原始数据的翻译和解释,提供应用层足够的业务信息,用层实现业务逻辑。
  整体技术架构分为:网元接口层、业务实现层[2]、数据管理层、系统管理层。   (1)网元接口层   ①实现对网元侧数据的接入维护和管理。   ②实现接入数据规整、检错和格式化处理。   ③对数据唯一性提供保障。   ④对在线接入消息Request/Answer完整性提供保障。   ⑤不在通用网元接口部分区分SB/EB计费。   (2)业务实现层   ①实现计费、账务和相关的处理功能。   ②区分EB/SB计费,建立并维护会话过程。   ③提供系统状态监控和维护能力。   ④具备数据合成能力,对外提供详单、账单等数据。   (3)数据管理层   ①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异步传输。   ②实现实时的数据同步能力。   ③实现定期全量的数据同步和稽核,并提供文件交换能力。   ④为系统提供所需数据的物理存储管理。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数据文件、内存型数据等。   (4)系统管理层   实现对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与告警、日常例行维护数据的收集、参数管理等。   4 在线计费系统业务架构(Service structure of the OCS)   (1)通用接口:通用接口包含网络接口、协议转换、会话管理、异常处理、路由分发、离线传输、协议转发。   (2)网络接口:可恢复的数据接入功能。网络接口可以作为客户端也可以作为服务端接入。在网络接口层将系统是Server还是Client屏蔽,对后续应用而言,所有接入请求都是由网络接口的IO获取。一致的网络接口层使通用接口将业务需求和后续的功能实现剥离开。   a.支持TCP/UDP连接。   b.支持前端最大接入数限制,支持接入IP地址校验。   c.支持短连接模式和长连接模式,转换后对内部应用,统一采用长连接模式。   d.对Socket连接支持最长阻塞时间、接收/发送缓冲队列长度,支持配置设定和动态调整。   e.网络接口层参数支持动态加载和刷新。   (3)协议转换:接口接入的原始数据,根据相应的协议进行有效数据抽取和数据加强。   (4)会话管理:对会话型和事件型的交互过程,实施会话生命周期的管理。   (5)异常处理:定义接口程序在异常情况下,超时、拥塞、过载对应不同的应对策略和策略管理。   (6)路由分发:实现内部系统的数据分发,达到负载均衡和冗余分发能力。   (7)离线传输:采用标准的FTP协议,提供FTP方式的外部离线数据传输。   (8)协议转发:对不属于在线计费系统的而协议请求,根据路由信息进行协议转发。   (9)计费控制[3]:实现对在线计费接收到的计费请求进行会话管理,并协调计费引擎、余额管理中心,完成计费及余额更新操作等功能。   (10)批价处理:采用零件和优惠语法树的处理方式,零件的参数配置灵活,可实现各种业务和各种计费对象的计费。   (11)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包含前向账务优惠、固费计算、累积量管理。   (12)账务优惠:根据账务处理规则对客户产生的费用进行优惠处理,并生成相应的账务处理记录。在账务处理做的优惠,需要对数据中心的余额表做优惠补款。   (13)固费计算:据产品订购资料生成周期性费用,并发起扣费请求给余额管理。   (14)累积量管理:针对账务优惠的累积量进行管理,账务优惠依据此进行前向的累积优惠;对异常情况下的补款和累积,由异常处理整理出累积量变更规则,通过累积量管理进行累积量变更。   (15)账户管理:实现用户余额管理、充值与查询管理以及账户生命周期管理。   (16)计费网关:计费网关接收计费控制/账务管理发送过来的DCC格式的话单,转换成FEDX/ASCII格式的话单,并定时定量落地成话单文件。成功生成话单文件则返回计费控制/账务管理应答成功包;否则返回应答错误包。   (17)数据管理:实现对客户资料、产品资料等信息从综合计费账务系统的同步和管理,及系统内与业务相关的数据的管理。   (18)用户通知: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周期性或实时向用户发送消费使用情况,提升用户感知。   (19)系统管理:实现包括安全管理、操作维护管理、备份管理、话费查询、实时信息获取、实时信息统计等功能。   (20)安全管理:对登录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并对登录用户的操作轨迹进行记录并提供查询。   (21)操作维护管理:实现系统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接口管理、报表展现以及SNMP上报等流程。作为独立监控和维护界面,是IT网管系统的外延,作为OCS设备,也是IT网管的KPI采集点。   (22)备份管理:由系统管理给出图形化的数据备份和批量导出。   (23)话费查询:查询用户实时账单,展现账单部分和冻结部分的展现。   (24)实时信息获取:对系统运行模块产生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获取。   (25)实时信息统计:对获取的实时信息展现。   5 在线计费系统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he OCS)   中国移动根据3GPP要求以及自身系统实际情况,采用融合计费模式实现对特定业务的在线计费,如图3所示。   采集预处理中的协议适配接收来自业务控制网元、DCC汇接代理、总部DCC Proxy的在线计费请求消息,将外部多种协议格式转换成内部标准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消息提供给融合计费,并将融合计费返回的消息转换协议后分发给相应的在线计费请求方。
  DCC汇接代理模块负责对接入省一个或多个业务控制网元(如GGSN等)进行DCC消息的汇接,并判定计费号码的归属地,进行DCC计费消息的转发。   融合计费的计费预处理模块负责对在线计费消息进行业务识别、业务授权,对服务使用记录进行业务识别、错误检查和计费排重。并对在线计费消息和服务使用记录根据计费要求进行分拣,将分拣后需要进行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的数据传输给计费引擎。   计费引擎接收计费预处理分发的数据,根据计费依据信息,完成正算和反算。输出管理根据计费引擎批价后的服务使用记录,生成详单。   详单管理接收输出管理提供的详单,进行入库和分发。   错单管理模块对错单分类,归总、统计分析,针对每个环节的错单系统提供可控的自动回滚和回收。具体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流程的具体说明如下:   (1)网元接口部分接收并解码出Initial的CCR请求送计费控制。   (2)计费控制建立Session对象,Session对象中保留原始计费要素,如计费号码、时长等。如果是多业务计费,则在Session对象上按照Rating-Group建立计费要素树。参考平衡二叉树的数据结构,C++可采用标准模板库里map模板。   (3)计费控制发起对参考时长的算费请求。参考时长一般比较长,默认为10分钟。默认计费要素为原始计费要素。对多业务计费的情况,对每组分别分配参考时长。   (4)计费引擎按照计费控制提供的参考时长进行算费和累积量预留。   如果默认时长内费用对象发生分裂,则返回第一分钟的费率和1分钟的参考时长,累积量按照1分钟预留;如果默认时长内费用对象未发生分裂,则返回计费控制提供的参考时长和费率;对多组的计费计费引擎一次性处理和一次性分组返回,每组返回的策略同上。   对GPRS等业务,需要返回费率的时间切换点的,反馈对应切换点。   (5)计费请求应答,按照请求的分组,提供计费引擎计算分析出的计费要素:长途类型、漫游类型、用户订购套餐等等,信控要素包括费率和时长。   (6)根据计费引擎响应更新Session池,新增计费引擎提供的新计费要素,记录每组业务中允许的时长和费率,业务变更时间点存在的,需要设置Validity_time的进行设置,并提供给Session维护线程以响应时间的参考量。   (7)计费引擎按照最小时间片乘以费率,向ABM发起冻结方式的扣费预留请求。   (8)ABM进行分账、累账并按照冻结方式进行余额变更。ABM返回冻结后状态,是否预留成功和用户当前余额。对套餐中余额账本影响费率的情况,需要ABM返回给计费控制对应费率。   (9)预留成功时,扣费应答提供成功标识、可用主资金账户余额、变更后的费率;预留失败时,扣费应答提供失败标识。   (10)计费控制保存扣费响应提供的用户余额、新费率信息。如果存在新费率,则需要将Session对象中的可用时长直接更新为0。否则将可用时长减1分钟后,反馈鉴权成功,授权1分钟。如果扣费响应失败,计费控制反馈鉴权失败,由自动机决定是否生成0时长的Terminal请求给计费引擎;对需要返回费率变更时间的业务,同时反馈变更时间。注意,这一步对主资金账户可用余额的更新是用户级的,需要在Session池的散列过程中路过的所有相同MSISDN号码的主资金账户余额都进行更新,以提供后续Update操作时的参考。   (11)计费控制回送授权量信息给外部网元接口。   6 结论(Conclusion)   OCS除了能够实现了灵活实时的计费外,还有助于解决预后融合计费的难题。OCS具备预演和快速开发新业务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单明辉.3GPP OCS及其在融合计费体系下的发展[J].华为技术,2008(27):1-2.   [2] 井国铭,杨晓更.融合计费账务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世界,2009(48):2-3.   [3] 朱颖辉.OCS在线计费系统解决方案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09(06):2-3.   作者简介:   王海燕(1973-),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移动通信.
系统分类:&>>&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42|回复: 1
经验747 分贝0 家园币1579 在线时间:4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841270
军衔等级:
四级通信军士, 积分 7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 积分
注册时间:
随着VoLTE的逐步商用成熟,基于IMS的VoLTE计费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由于VoLTE业务基于LTE数据承载,并且具有被叫锚定和业务域选择等特性,在计费方式上有新增需求。
VoLTE业务由IMS来控制,站在IMS的角度看,基于IMS的VoLTE业务都在LTE的用户平面来承载,如图1和2所示,VoLTE相关信令消息通过IMS控制面,而相关媒体数据通过IMS用户面,但都承载于LTE数据承载GTP等相关协议层之上。因此,即不论是VoLTE相关的信令消息还是语音视频等媒体数据都需要通过LTE侧的用户平面来承载,VoLTE业务是以一种数据承载的形式出现。
10:59 上传
图1 LTE用户面协议栈(IMS控制面-SIP信令)
10:59 上传
图2 LTE用户面协议栈(IMS用户面-AMR语音)
由于VoLTE的信令和媒体都属于LTE的数据业务,VoLTE用户的业务均占用数据流量,即IMS域的VoLTE AS和分组域S/P-GW等网元将产生计费话单,若延续原有电路域按时长收费的模式后,将会出现即收取流量费又收取时长费的情况。因此,需要避免VoLTE流量的重复计费。
2 计费模式
上节介绍中可以看出,VoLTE的相关信令及媒体均在数据承载上, VoLTE业务采用专用的“IMS”的APN配置,从承载方面来看信令及媒体采用不同的QCI值,具体要求如下:
默认承载(信令):QCI=5;
专用承载(媒体):语音通话QCI=1,视频通话QCI=2。
从计费方式来看,VoLTE相关业务既可以采用按时长的计费方式,也可按照流量计费,而不同的计费方式,对于现有IT支撑系统的处理改造要求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10:59 上传
当VoLTE业务按流量收费后,通话和切换中要求支撑系统核减VoLTE AS等网元相关计费话单,在LTE网络下采用流量计费,通话中切换到2G/3G后,由于仍然锚定在IMS域,需要核减VoLTE AS话单,电路域MSC时长计费。
从目前已经商用的VoLTE运营商来看,音视频业务多数沿用原有的计费方式,即采用按时长计费,因此,需要考虑按时长计费的同时,需要进行数据流量的核减工作。
3 流量核减
由于IMS的分层结构,对于IMS域和分组域的计费分别进行,需要IMS具有计费关联的能力,能够将业务层、会话控制层和承载层的计费信息进行关联。
从3GPP相关标准来看,IMS域的计费关联主要通过以下参数实现:IMS计费标识(IMS Charging Identifier, ICID)、接入网计费标识(Access Network Identifier, ACID)、跨运营商标识符(Inter Operator Identifier, IOI)。这些计费关联信息都通过SIP信令消息传送,并被相关IMS网络实体加入CDR,在Billing Domain依据这些信息进行计费关联;分组域的S/P-GW应支持缺省承载和专有承载分别产生PGW-CDR话单,并分配唯一且不同的GCID。PCRF把IMS产生的ICID从P-CSCF传递给P-GW。
另外,考虑到从LTE到2G/3G的eSRVCC切换,增强的MSC应支持通过SIP消息将其产生的ICID传递给IMS网元,同时IMS应该把related-icid发送给增强的MSC。另外,为支持剔除MSC所产生的SRVCC切换话单,eMSC应支持把其call reference发送给其它MSC。MSC(包括eMSC)可以控制是否产生eSRVCC切换话单。
从实际应用部署的角度出发,若无需对每个用户分别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则不需要以上复杂的参数传递,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APN核减):针对IMS特殊的APN,将VoLTE信令、音频和视频等业务所产生的流量全部进行核减,不区分业务;
方式二(RG核减):在APN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处理,针对某个APN下不同的数据业务承载分别核减,为不同的业务流量分配单独的RG/SID值,例如:
QCI=1,RG/SID Voice;
QCI=2,RG/SID Video;
QCI=5,RG/SID Signal。
以上仅仅分析了流量核减的需求,但是由于LTE覆盖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且存在被叫锚定的方式,因此,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考虑解决:
在LTE网络初期不能保证网络全覆盖,当终端移动到LTE未覆盖的区域时,语音业务需要通过eSRVCC技术从LTE切换到2G/3G网络的电路域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也存在电路域MSC和IMS域VoLTE AS多个网元产生话单问题。
此外,由于VoLTE业务存在被叫锚定和域选择的特性,即一个VoLTE用户做主叫通常不锚定,做被叫在接收业务的时候采用锚定方式(用户签约锚定业务,被叫时全部路由至IMS域进行处理),也存在被叫用户在MSC、VoLTE AS以及SCP AS等网元产生计费话单问题,为了避免多次计费,也需要进行话单筛选。
以上只是上篇,还有下篇...
上篇对流量核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将对上篇遗留的智能网及被叫锚定产生的多话单的挑单问题进行介绍。
1.1 MSC与VoLTE AS挑单方案
由于VoLTE用户采用被叫全锚定方式, VOLTE用户作为被叫在2/3G网络时,MSC和VOLTE AS均会产生被叫话单,计费系统依据VOLTE AS话单进行计费,即对MSC上的相应话单进行剔除,计费中心需要对VoLTE用户在CS域MSC网元上产生被叫话单进行筛选。
方案一:智能网呼叫参考号筛选方案
该方案沿用原智能用户呼叫参考号进行筛选,VoLTE AS生成呼叫参考号,通过Diameter接口与HSS互通,在Diameter消息中携带CallReferenceNumber,然后HSS做转换,通过PRN消息传递该字段给MSC,MSC在离线话单中携带该字段,话单采集系统依据呼叫参考号剔除该部分话单。
10:59 上传
图1 呼叫参考号筛选方案信令流程
方案二:主叫号码前缀筛选方案
该方案基于CS域话单中主叫号码前缀标识进行筛选,针对VOLTE用户被叫在2/3G网络时,MSC生成的话单中在主叫号码前增加前缀,例如60,并在生成话单中携带前缀标识,话单采集系统依据前缀剔除该部分话单,同时主叫号码显示业务中要删除前缀,保证主叫号码的正常显示。
1.2 智能网业务挑单方案
预付费、在线信控、VPN用户在使用VOLTE业务时,将在智能网平台和VOLTE AS上分别产生话单,为了避免多次计费,需要进行剔重。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呼叫的相关信令消息中增加字段头域,在头域中携带挑单标识。即SCP AS生成业务挑单标识,即在SIP消息的头域中增加业务挑单标识,通过信令传递给VoLTE AS,由VoLTE AS将业务挑单标识写到话单中,计费系统根据此标识进行话单的剔除。
智能网SCP AS业务平台,在主叫流程200响应中、被叫流程在INVITE中增加头域以携带剔单信息;
VOLTE AS识别200响应或INVITE中的剔单信息,写入话单中。
10:59 上传
图2 VoLTE智能网用户的话单删选方案
结合VoLTE用户在2G/3G网络做被叫场景,从实际话单计费点考虑来看,主要在MSC、VoLTE-AS、SCP-AS三类网元,话单筛选方式如下:
SCP AS生成业务挑单标识,由VoLTE AS将业务挑单标识写到话单中,计费系统根据此标识进行话单的剔除;
VoLTE AS生成呼叫参考号或MGCF增加主叫号码前缀,并传递给MSC,由MSC将呼叫参考号或主叫号码前缀写到话单中,计费系统根据此进行话单的剔除。
2、VoLTE计费建议
从计费的角度来看,中国联通的业务可以划分为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含cBSS在线信控用户),其中预付费又包括实时预付费和在线信控两类。实时预付费是由智能网平台实现的在线计费,它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实时获取使用量信息,有效防止欠费情况的发生;在线信控用户也采用智能网平台实现在线计费控制,但在线信控和后付费业务的计费都由IT支撑系统实现离线话单采集完成计费。
10:59 上传
图3 VoLTE系统与信息化对接接口情况
如上图所示,综合考虑预付费、在线信控,VPN等各类型用户需求,计费要求及话单分拣规则建议如下:
1)普通的VoLTE用户(非智能网、非在线信控):
主叫时:以所在网络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主叫时,只在端局有话单,以该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4G网络主叫时,在VoLTE AS生成话单,以该话单为准,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被叫时:以VoLTE AS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被叫时,在端局、VoLTE AS均有话单,以VoLTE AS话单为准,剔除端局被叫话单;
当用户在4G网络被叫时,在VoLTE AS生成话单,以该话单为准,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2)智能网的VoLTE用户(签约预付费或VPN等智能网业务,但非在线信控用户):
主叫时:以智能网平台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主叫时,以智能网平台话单为准,需要剔除端局话单;
当用户在4G网络主叫时,以智能网平台话单为准,需要剔除端局和VoLTE AS话单,并对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被叫时:以智能网平台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被叫时,以智能网话单为准,需要剔除端局及VoLTE AS被叫话单;
当用户在4G网络被叫时,以智能网平台话单为准,需要剔除VoLTE AS被叫话单,并对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3)在线信控的VoLTE用户:
主叫时:以所在网络生成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主叫时,以端局话单为准,需要剔除掉的智能网话单;
当用户在4G网络主叫时,以VoLTE AS话单为准,并对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被叫时:以VoLTE AS话单为准。
当用户在2G/3G网络被叫时,以VoLTE AS话单为准,需要剔除端局被叫话单和智能网话单。
当用户在4G网络被叫时,以VoLTE AS话单为准,需要在剔除掉的智能网话单,并对P-GW产生的流量话单进行核减。
计费对于任何服务提供商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电信运营商也不例外。本篇结合VoLTE业务基于LTE数据承载,并且具有被叫锚定和业务域选择等特性,介绍了其计费方式上的新增需求,分析了流量核减、话单筛选等关键问题,最后对VoLTE业务计费策略提出建议。
作者:网事如风
经验9264 分贝0 家园币19278 在线时间:953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740030
军衔等级:
中将, 积分 92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6 积分
注册时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融合计费系统研究_百度文库
融合计费系统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融合计费系统研究
作者:郭艳慧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0期
摘 要:融合计费的发展建设是移动未来争取、保留客户,开展新业务的不可或缺的利器,是计费的必然发展方向,大力推广融合计费,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移动融合计费步骤举措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7(b)-0130-01
融合计费的发展建设是争取、保留客户,开展新业务的不可或缺的利器,是计费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融合计费发展需求及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性的指出移动融合计费的发展演进路线和解决方案。当前,运营商开展多元化业务运营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朗,同时运营商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建立适应多元化业务的计费模式。目前主流的计费参考标准包括时长、距离、流量、内容;按照付费时间划分为预付费、后付费;按计费方式可分为在线计费、离线计费等。为了给用户提供融合体验,运营商一致看好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合计费模式。特别是随着3G、NGN等业务的发展,融合计费已经成为电信运营支撑领域的新热点,并且吸引了众多厂商的积极参与。
1 融合计费支撑全业务运营需求
电信网络的发展就是要创造一个开放的、可管理的、高效融合的运营环境,而应用环境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分工与融合。同样,融合计费的核心系统OCS,作为3GPP网络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也是计费运营在模式上不断发展和分工的结果。在传统的计费方式中,一般是用于话音、多媒体以及数据等内容的业务体系发展而来的,这样就造成了各个业务之间各自计费,在线计费与离线计费往往采用不同的计费原理,就导致客户营销体系的预付费和后付费系统的隔断,目前各类新业务的逐渐发展,开发一个完备的话费计费系统至关重要,然而,如果开发一个各个系统都计费的,往往存在成本高,投资大,资源浪费等现象,也不利于信息共享与业务的整体销售,无法满足现在对计费系统的要求。融合计费的主导原则是批价计费与业务控制采用分离逻辑进行,通过对通信环境的高度整合,采用抽象逻辑的原理去实现独立与网络与业务,但是能使各个计费系统保持共用的能力,但是有保留各个业务能力,这样就整合成一个高效独立又合作的系统。实现高度规范化的计费系统,使得各个计费元素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原来复杂的计费系统,并且是各自独立的系统,通过融合系统后,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计费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和适应度,在拓宽新业务方面具备高效的战略部署,对未来的通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 融合计费的步骤
贡献者:龙源期刊网2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线计费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