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追悼会流程后散场后接下来还有什么流程

葬礼追悼会仪式流程 寄托哀思悼念亡人
发布时间: 10:49:07
编辑:欢欢
追悼会是新式丧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寄托哀思,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悼念。那么葬礼追悼会仪式流程的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吧。
很多人在死后其家人都会为其举办一个追悼会,主要是为了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那么葬礼追悼会仪式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吧。
【相关阅读】&&
追悼会是新式丧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寄托哀思,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悼念。追悼会的会场一般设在原设的灵堂,也可以另找会场。会场布置务必庄严肃穆,正中悬挂死者遗像,已经火化的就将骨灰盒置放灵堂桌上,覆盖红布(中共党员的可以覆盖党旗)。未火化的,正中放置遗体,周围摆放花圈、松柏,两边墙上挂上挽联、挽幛。正面墙上挂着著有&&&&同志追悼会&的横幅,白纸黑字。如果向遗体告别,横幅上则写着&向&&同志遗体告别。&会场布置好后,可安排参加追悼会者站好队,逝者亲属站立左边,主要亲属站前排,其他与会者则站在会场正中,面向死者
像或遗体,分排站好。追悼会主持者则站立前排左边,一半向着死者亲属,一半向着其他与会者。其后追悼会正式开始:
(1)&&&同志追悼会开始。
(2)奏哀乐。
(3)全体肃立,向&&&同志遗像(体)致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4)敬献花圈。
(5)&&&同志致悼词。
(6)&&&代表讲话。
(7)宣读唁电、唁函。
(8)家属讲话。
(9)奏哀乐,向&&&同志遗体告别。
(IO)散会。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具体的流程-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啥区别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具体的流程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啥区别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具体的流程
就是司仪所做的讲稿
簇成了一个心型花环,共同向一个英年殂逝的朋友告别,向一个高尚而完美的灵魂表达悼念和敬意。以下略…… 附通用挽联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看完来大璞眼天地留得和风惠子孙著作等身身不老子孙维业业长存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再晤言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春风何处游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号白马素车愁入梦青天碧海怅招魂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高风安可仰,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人琴今已杳。鸣炮、默哀,如何一别再难逢著作等身身不老子孙维业业长存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德高望重桃李天下陇上犹留劳迹堂前共仰遗容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芝传嘉风勤俭度日遵遗训努力工作报余恩挽烈士用联为国捐躯成仁取义杀敌在前方英名留后世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舍已为人当仁不让赴汤蹈火见义勇为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挽男用联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椿形已随云气散鹤声犹带月光寒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骑鲸去后行云黯化鹤归来霁月寒平生风义兼师友来世因缘结弟兄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明月清风怀入梦残山余水读遗诗人间未遂青去志天上先成白玉楼未弭前思顿成永别追寻笑绪皆为悲端海阔天空忽悲西去乌啼月落犹望现归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沧海慨横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主流的世界观〔凝重、庄严,同志们,XX各界和来自我们祖国四面八方的人士在这里:“XXX一路走好”,而在于他用无私大爱所铸造的崇高精神境界: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向XXX遗体告别、对事业的忘我追求。XXX就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XXX同志说:“XXX的爱心,XXX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正是我们建设文明城市,黄菊花开人去后思君在何处,白杨秋净月明时樽酒昔言欢,这是诉说爱和坚韧的故事,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斗山今安仰,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齿德产推尊,是真正的XX人,在绿叶和鲜花中间,则放着赫然醒目的白色遗像台。遗像台下方,是一个由朵朵白色菊花装饰的灵柩;四周是红玫瑰满满围了一整圈,灵台正面鲜艳欲滴的红玫瑰,跨鹤空山归上界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挂剑若为情。向XXX遗体三鞠躬,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会珍惜和记住XXX所留给我们的每一个故事,红泪相看都是血哀生诸子,斑襕忽变尽成麻挽母联严亲早逝恩未报慈母别世恨终天父先母逝联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挽岳父母用联半子无依何所赖东床有泪几时干挽夫联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挽妻联宝琴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伴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挽兄弟联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肃穆的灵堂现场气氛布置,正门布幔上高高悬挂着黑底白字横幅:“为XXX送行”、XX英雄的故事、和谐社会......
1、唁电的单位和个 人。 四、行默哀礼、宣布参加告别仪式的领导;1。领导及主要来宾纵队站在左排。(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5、花篮、挽联:默哀三分钟毕,接着行三鞠躬礼。 六:单位领导介绍完生平、向遗体告别 本程序、戴白花、向遗像三鞠躬。6、向遗体告别。(奏哀乐)遗体告别仪式一般程序随着治丧工作的改革、主要来宾、逝者病重住院期 间到医院看望以及逝世后到家慰问家属的领导、主持人宣读讣告;3,其仪式一般程序为: 一,遗体告别这种相对比较简便的仪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生平一般不加评价。 七,家属纵排站于右侧,其他来宾依次站若干排横队、介绍生平 本程序:主持人宣布请单位领导介绍逝者生平、司仪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组织悼念人员 本程序:组织到场人员开追悼会的一般程序为。向遗体绕3&#47。(视具体情况而定)2、全体默哀3分钟。(奏哀乐)3:主持人宣布默哀三分钟、奏哀曲。 五、黑纱。 二;2、领导、主要来宾、参加告别仪式的其他人员。 三、宣读讣告 本程序、就位肃立 本程序:主持人召集全体参加仪式的人员就位于遗体前,主持人召集全体参加仪式人员向遗体告别。次序按先遗属、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4、家属致答谢辞、女士)的追悼会现在开始,生前好友,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说明等、宣读送花圈、行三鞠躬礼 本程序。告别仪式的场 所设在殡仪馆和其他适合的公用场所、奏哀曲 本程序,介绍参加的单位领导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具体的流程……
开追悼会的一般程序为: 1、司仪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现在开始,介绍参加的单位领...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啥区别……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位前辈的自传。在这位县文联主席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往事:一次,一位文化馆的同志因车...
追悼会仪式可不可以说成向遗体告别仪式?谢谢!……
是可以的,他们都是一种葬礼的仪式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的区别是什么?……
- - 追悼会是哪里都可以的!也就是说为了悼念他(她)举行的活动! 遗体告别会是 在遗体要火化的时候...
人死了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为什么要放哀乐?……
放点幽默的音乐好么,让死者家属心情愉悦,让死者开心上路。但是你考虑过旁人的心情么,觉得这个一点也不庄...
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仪式用英语怎么说?……
Memorial service或Funeral
求助: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啥区别?……
遗体告别是 去世者的死体马上就要火化了的时候 家属见死者最后一面 是现场的仪式 追悼会是 死者去世一...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何区别???……
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何区别: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会是同时进行。稍有差异的...
中国普通人的葬礼是怎样的?都有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吗……
我觉得这个肯定会跟各自地区的风俗习惯有关系了。追悼会流程及主持词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追悼会流程及主持词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追悼会流程及主持词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追悼会流程及主持词
一、主持人宣布傅xx同志的追悼会开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傅xx同志的追悼大会,
首先默哀3分钟。(奏哀乐)
二、介绍傅xx同志生平
&傅xx同志,男,高小文化,1944年农历八月初八日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罗河镇罗咀村张庄村民组中农家庭,曾担任过庐江县罗河镇罗咀村张庄村民组会计、生产队长等基层职务四十余年。傅xx同志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头,他十五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带着四个子女相依为命,拉扯长大成人,后来成家立业时,一生养育四个子女,并为子女日夜操劳,当子女们成家立业正值幸福生活时,自己却因疾病缠身,因病医治无效于公元日,农历十月十八,零点三十六分,驾鹤西游,享年73岁。 
三、今天前来吊唁和出席追悼大会的嘉宾和亲友名单是(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内容略
  在此,我代表傅xx同志治丧领导小组向傅xx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前来悼念的嘉宾和亲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傅xx同志的孝眷表示亲切的慰问,请孝眷节哀顺变。
  傅xx同志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勤勤恳恳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亲友、好会计、好队长、好同志,也使孩孙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傅祥淑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的人格魅力。
  傅xx同志您安息吧!
  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公元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傅xx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四、请家属,长子致答谢词
五、现在,向傅xx同志遗像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六、现在,向傅xx同志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奏哀乐)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人有旦夕祸福葬礼的流程(先准备一下吧);送终;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人到病重没指望的时候,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关于往死者嘴里放“噙口钱”的事,民间有三种说法;有的在人死之后,还要给手里攥块馍馍,意味着在黄泉;当病人换上寿衣之后,就应当将其从卧室
人有旦夕祸福
葬礼的流程(先准备一下吧)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情依依、意连连,思念儿女,牵挂亲人。这时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此类电、信之后,都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望乡哭奔,力争与亲人生见一面。一时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有时说来也巧,一旦儿女进门,老人就“撒手归天”一了。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去世,叫做“送终”。在这个时候,老人当着众人面吩咐一些身后事,如“掌柜的”谁当、事业的继承、则产的处理、账债的往来、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等,俗叫“托家事”。对老人临终遗言,子女要一一应允,让老人放心,即使死后也不改其意。如果死者的所有子孙和亲人守着他死去,俗以为这是难得的“善终”。老人病危,儿孙还在忙自己的活,必然会遭众人的非议和亲邻的责骂。
人到病重没指望的时候,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来问病,这在当地是必行的礼节,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不然,人亡之后,突然去请他们督丧,他们是会借故刁难的。如果,再和舅家、娘家人有其他不愉快的事,往往是请而不到,这时,惟一的办法就是孝子长跪在门外,叩头回话,求得同情和谅解。舅家、娘家人提出的丧仪条件要尽量满足。因为,当地风俗是和舅家、娘家人闹了别扭,丧事就无法顺利办理。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一则死后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寿衣大都是及早准备好的。当地习俗,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寿衣袖子讲长,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后辈儿孙就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是避免凶事成双的意思;在寿衣布料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怕有一个“邪”字,后辈人搞邪门歪道;特别忌穿皮革,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畜生;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不能用纽子,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寿衣上缀个白布条,以示在阴间也要为父母制服。除了公务人员之外,现在民间老人寿衣的样子,多数仍沿袭清朝、民国时期长袍短褂的款式,可见封建习惯的顽固性。
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
关于往死者嘴里放“噙口钱”的事,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把钱称为“宝”,把钱放进死者嘴里叫“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二是说人辛劳一生,不管贻留多少,“噙口钱”是最后带走的“落头”;三是说人死了就变成了“鬼”,“鬼”还要投胎再脱生,再变成人,有了“噙口钱”,来世不受穷。
有的在人死之后,还要给手里攥块馍馍,意味着在黄泉路上有饭吃,不挨饿,来生再世也不缺口粮。
当病人换上寿衣之后,就应当将其从卧室中移到堂屋正室中来,作为临死者最后告别人世的正式场所,亲人们都守候其左右,让其安详地离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寿终正寝”。
尸体停放在两条长板凳支起的板床上,下铺上谷草,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俗叫“隐身草”。为什么要铺“隐身草”?过去传说,人死后“魂”就离开了身体,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觉得很轻松,就到处游玩。为了使他玩得愉快,暂时不让他看到自己的遗体,就用这些谷草隐藏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人死后两天以内鬼魂还不让进“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隐身草”让他暂时藏身。人死后,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使他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说法不一。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一说是遮挡尘土,防止噪音,有让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
尸体入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麻绳绊上,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
尸体停上尸床,床脚拴一只白公鸡,谓之“看丧鸡”。“看丧鸡”要一直拴到出殡。据说是为了防止猫、鼠、虫豸啮尸。“看丧鸡”只能在集市上卖掉,丧家不能杀食。俗以为鸡是为老人守过丧的,杀之不祥。
当地习俗只要病人还有一丝气,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认为哭不吉利。只能在尸体摆放停当后,全家举哀,放声恸哭,用瓦盆作纸盆,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倒头纸”,当地俗称“引路纸”。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死者送钱,好让死者带上“盘缠”安然上路。
丧仪以及祭奠先人要烧纸的习俗是怎样来的?传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天下轰动,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见了眼红,逼使蔡伦的哥哥蔡莫学造纸,蔡莫未得要领就背着弟弟自己造起纸来,造出的纸又黑又粗,无人来买,堆积满屋。蔡伦的嫂子深感内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气之下,就在妻子灵前烧起纸来,烧着烧着听见妻子在棺材里喊:“开门,开开门!’人们打开棺盖,蔡莫妻子坐了起来,嘴里还叨咕说:“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后来逢人便说,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阎王殿,阎王让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烧了纸,送了钱,小鬼们就争抢起来,他们拿到了钱,就把我从地狱中放回来了。这样,蔡莫造的纸能在阴间当钱使的消息很快传开,原来堆积如山的纸就被抢购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为了卖纸,特意装死,也没深怪于她。由此,丧家烧纸的习俗就流传下来,至今民间丧祭烧的还是较黑的粗糙纸,俗称“斗底纸”、“升底纸”。
当地丧祭烧的纸有两种:一种是叫“烧纸”,即六七寸左右的方块粗纸,烧前用硬币或纸币在纸上拓一下,俗叫“打纸”,示意过版成“钱”,俗以为纸不用钱币拓,在阴间就不能当“钱”用;另一种叫“阴票”,过去是木版拓印的钞票状的“纸钱”,上有“冥国银行”字样,面额仟、万、亿圆不等。烧这两种纸,都是为了给死者送“钱”。
死者遗体停床之后,就要很快请来“阴阳”先生按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出殃’时间、来客开吊、出殡埋葬、“过七”、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的具体日子,并把这些日辰用白纸开列出来,贴在墙上,丧祭仪礼按此如期进行。与此同时,请来“家门父子”头面人物在一起商议丧事怎样办理,请“总管”,叫“知客”,定厨师,约吹手,开始筹办丧事。由总管统筹安排,指挥动作,事主只是出钱出物当孝子。
丧仪诸事商定后,首先派人去舅家(男丧)或娘家(女丧)报丧,请他们来看死亡是否正常,儿女是否都在,寿材寿衣是否完备,丧仪规格是否妥当。娘、舅家人来了,孝子在门前跪齐,嚎哭迎接。他们看了死者遗容后,若无异议,丧事才能按原定计划进行。姑家、姨家、女婿、外甥、干亲等等,则由“家门父子”中的侄男子弟分头上门报丧,告知他们何时祭吊、何时埋葬,好让他们如期前来吊唁。当地习俗人死后前两日不穿白戴孝,俗称“黑头孝子”,第三日才“成服”。所以孝子报丧只能隔崖或隔墙喊,不能直入其门,俗以为“黑头孝子”进门多有“冲撞”,会给主家带来不祥。例如,有些人家院落蜉蚂很多,俗以为是“黑头孝子冲的结果”。
“五服”以外的邻里乡党及族人,闻得噩耗后,便主动拿上香、纸前来烧纸吊唁与死者告别,谓之“送纸”,“送纸”的人多,就证明死者生前有德行,人缘好。
人死了一般都要尽快埋葬。因此,打墓是丧事中第一件要紧的事。当地人历来特别相信“风水”、“脉气”,认为祖先理在“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后辈儿孙就可以升官发财,福禄并臻,人丁兴旺,奕世不衰。富贵的说是“坟里‘脉气’好”,贫贱的说是“坟里没出下”,把后人的际运归结于前人坟墓风水的好坏。所以,人们在墓址的选择上非常慎重和认真。
人死后,由长男主孝陪同阴阳先生拿.上罗盘、戒尺、绳丈、木橛、镢头等同到预定的坟地。根据八卦的来龙去脉、相生相克之理,参照八卦太极图、四面八方三十六方位,判断善恶吉凶,选择“风水”好的“山向”,勾画出墓址,俗叫“勾穴地”。“勾穴地”还要兼顾后来,夫妻并埋儿子为父母“挂脚”等事宜。如果葬于祖茔(俗叫“老坟”),穴位就好定,因为原先都是测定好的,稍加校正即可。如果重造新茔,那就需要用八卦罗盘反复测看、划线定位,同时插上五色旗子,摆上香案,敬告祖先,祭奠天地,行成莹礼,当地把这种仪式简称“成茔”。解放后,坟地统一规划,大田中的坟头多被平毁,普遍实行了公墓制,茔地选择的陋习已被破除,但“墓穴”请“阴阳”先生勘测定位的习俗仍在延续。
“阴阳”先生勾定了“穴位”之后,还要选择黄道吉日才能破土动工。
过去,动土时,孝子还要烧香表、行大礼,祈神保佑,也就是为老人修阴宅的“奠基礼”。当地埋人的墓穴从构造上分两部分:一是“明庭子”,垂直深约7.5尺至8尺左右,宽约4尺左右;二是“穿堂窑子”,在“明庭子”底部大头一端,挖一个大小能放进棺材的土窑洞,一般高3尺多,深8尺多。过去当地土葬除了官绅,一般不用砖石。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修墓的规格也随之升级。现在,“穿堂窑子”大都用砖箍,俗称“砖箍墓”。还有些人趁老人健在时,就箍好了墓。一则为老人去世后,有备不忙;二则让老人看一看自己殁后的“居屋”,以表儿女孝心。
当地人“打墓”还有许多讲究:一是“阴阳”先生定好的穴位、钉好的木橛、划好的开挖线,任何人不得移动或修改。二是打墓时间的长短,以灵柩在家停放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自“吉日”破土动工后,每天有人挖土,但必须在下葬前一日下午完工,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如果灵柩停放时间短,很紧迫,那打墓人就得风雨不避,日夜去干,绝不能误了下葬时辰。三是打墓人都是亲邻相帮,一般不雇用。四是打墓人一日三餐,尽力款待。过去,每当吃饭孝子都要“以跪伴食,无命不起,直至食终”。如果时间紧迫,饭要送到墓地吃,送去的饭以食完不剩为好,万一剩了,就地掩埋,忌讳带回家中。现在,孝子“以跪伴食”的习俗已废止。但是,孝子必须每天去墓地给打墓的人敬烟倒茶,磕头示敬,吃饭时要给打墓人敬酒,这是绝不可少的礼仪。
人死后三日内,若无特殊原因,就要把穿戴好的尸体抬进棺材里,俗叫“盛殓”或“人殓”。“盛殓”时全体孝子参加,亲邻帮忙,必须有娘舅家人在场,或得到他们的允许,并由本族年长者主持,否则不能“盛殓”。
尸体入棺,要稳正尸位,整饰尸相,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也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壁之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以作固定,防止晃动。安排就绪,方可盖棺,俗叫“合龙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揭开。俗语说:“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所以,如果“盛殓”时,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当地死人“人殓”还有个讲究,就是举尸入棺时,要由长子(承宗人)捧头,其他人抬尸,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放入棺内。由于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长子“入硷”捧头,起灵摔“纸盆”,出殡领头“扯纤”,以至以后的祭奠抱“牌位”、烧纸、酹酒,都是长子一人的事。只要长子在,任何人不能代替。
死者“入殓”后,孝子磕头烧纸,痛哭举哀。接着,请人书写“铭族”,当地俗叫“主族”。所谓“主族”,就是在7尺长、2.5尺宽的红绸或红布上,写出死者姓氏、名讳、评语等。生前有官职的还要在姓氏前加官衔,其评语叫“公评”,无官职的其评语叫“乡评”,女的其评语叫“闺评”。下款还要把书写人的官衔或学衔写上,其姓名另用红布或红纸写好贴上。“主旌”最好是请当地名人领衔写,写罢丧主必须恭谢,能请动名人,算是很有脸面的事。“主旌”虽然写法不一,但一般如下:
为什么要写“主旌”?因为死者“入殓”后,其形貌已不可见,故用以书写死者姓名的旌幡作标志。当地丧事有的将“主旌”挂在灵前,有的开吊日挂在庭院内,作为象征,供客凭吊,以示对死者的敬重。“主旌’在下葬时,取掉题写者姓名,展盖于柩上,与死者一起埋葬。 设灵堂
“灵堂”是停尸、放柩、供人们祭奠及孝子守丧的地方。在厅堂正中挂一幅能遮蔽尸床或灵柩的大帐慢,帐慢正中书一大“奠”字,帐慢前空中悬吊剪有各种图案的条形白纸“吊帘”,上书“严父(慈母)养育恩似海,儿孙未报终是憾”等悼语。帐慢前摆上桌子,桌上正中靠帐慢处供奉标志死者灵柩的灵牌或遗像,桌上摆上茶饭、点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同时点上白烛。桌前糊上白纸桌裙,放着白纸包裹的土蟹,供洒酹奠酒用,还要放上“纸盆”。供孝子烧纸和来客祭奠盛纸灰。桌子两侧铺上谷草或麦草,供孝子守丧跪卧(男左女右)。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纸活”。这种“纸活”是由“纸活匠”用苇子、色纸扎糊而成,丧主掏钱购买。“纸活”的形式有:灵庭、过亭、冥儿、冥女、冥马、仙鹤、祥鹿、鲜花、瑞草等等。还有“七星剑”、“十二件”等名堂。陈列多少根据丧家经济状况而取便。
房屋及庭院中大、小门上,在开吊祭奠前一日下午都要贴上白纸丧联,当地流传的“白事”联语大体都是:“倚门人去三更月,泣杖儿悲五夜寒。”“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白马素车愁人梦,青天碧海怅招魂。”“桃花流水杳然去,清风明月何处寻。”“悲音难挽流云驻,哭声相随野鹤飞。”“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号。”“旌飘户外含孝意,韵满堂前恸悲情”等哀挽死者的套语。但要注意的是在联语上要区别男女,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总之,在灵堂和庭院布置上要营造一种白茫茫、凄惨惨的丧事气氛。
人死后第三日早八九点钟左右,是当地约定俗成的“出子”日辰。“出子”就是“出门告”、“出报讣(讣闻)”。当地也叫“成服”。叫“出子”是因为有显示子孙多少的意思。“出子”是丧仪中绝不可缺、严肃而隆重的一环。“出报讣”的实际用意在于向社会公开宣告丧事。另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出报讣”,亡人还自不知死,出了“报讣”,亡人才知道在阳世的寿命终结。“报讣”就是把死者的生卒年月,“五服”内的子、侄、孙写在纸上(不上女性),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放在大门外,供人们观看和了解。写“报讣”在民间至关重要,若是死者无子,也无既定的继承人,“出子”时必须临时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承宗子写在“报讣”上,写了谁,谁就有“合法”的财产继承权。“期服”、“大功”、“小功”等项下,应写谁,谁在前,谁在后,谁远谁近,都要慎重对待,绝不能漏人。反之,宗族之内、孝子之间会打架闹事,弄得丧事混乱,家族不睦。“报讣”由阴阳先生书写,格式不尽一致,一般写法如下:
不孝男XXX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X府君讳XX(女性则写:显妣X府X孺人)。距生于XX年XX月XX日,不幸于XX年XX月XX日因积劳成疾,在本宅寿终正寝,享年X十又X岁,不孝男XX等叩地呼天,悲痛欲绝,亲视含殓,停柩在堂,尊礼成服,承严(慈)命兹定于X月X日开奠,X月X日X时扶灵柩安葬X处哀此讣闻。
孤(哀)子XXX泣血稽首
齐衰期服孙XXX泣血稽首
齐衰五月曾孙XXX技泪稽首
小功服侄XXX拭泪稽首
麻服侄孙XXX拭泪稽首
所谓“成服”,就是在“出子”时,全体孝子穿白戴孝(详见第二章第五节),拄起哭丧棍(俗称“哭棍”,即柳枝缠上牙状的白纸条,),满院一片白。“孝服”的缝制没有成规,一般除了给直系的女婿、外甥、已嫁女子有缝“孝衫”(即“孝褂”)的外,其他“家门父子”中的孝子“孝服”自备,有的只散漫鞋的白布。孝子穿上“孝服”以后,就要在灵前跪草守丧,接应来客祭奠,陪伴哭嚎致哀,一直守到出殡。孝子特别是亲生子女在守丧期间,按旧礼要求,不洗脸,不剃头,鞍着鞋,不坐凳,不吸烟,见人低头,不食荤腥,寝苫枕块,更不得乱开玩笑,嬉皮笑脸;女子不可涂脂抹粉。这种旧礼,现在多已废止,但守丧致哀,乃人之常情,至今沿袭。
“出子”时,所有孝子要到齐,娘舅家人要在场,女婿、外甥及至亲也要参加。吹着唢呐,奏起鼓乐,全体孝子在灵前磕头烧纸后,由长子怀抱“报讣”领头,其他孝子手拄“哭棍”随后,排成一串,哭奔大门以外,把“报讣”放在显眼的地方,孝子跪成一片,烧纸磕头,再返回灵前烧纸献饭。“出子”时孝子越多,阵容越庞大就越体面,人们借此来显示死者儿孙满堂,家族人多势众,所以,民间对“出子”的礼仪非常重视。
实际上是请“陪客”,但当地人却叫“请主”。就是在开吊祭奠的前一日下午,把“五服’之内先于死者而亡故的兄、弟或妯娌的“神灵”请回来,陪伴新故者共享祭礼。男死请“兄、弟”,女死请“妯娌”,男女不能混请。“请主”时,前有鼓乐吹打,孝子列队跟随。请谁,谁的长子抱其“牌位”领头烧纸,坟头在的在坟上烧,坟头平了的在十字路口烧纸。吹吹打打,满坳转悠,也有向村邻宣告第二天开吊祭奠的意思。“请”完回到自家大门上,早有女孝子跪成一片,嚎哭迎接,然后回到灵前,把所有“牌位”以新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16葬礼的流程等内容。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追悼会流程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追悼会流程 追悼会流程一、主持人宣布追悼会开始 李 xx 同志追悼会现在开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  葬礼的流程。葬礼的流程人有旦夕祸福送终 葬礼的流程(先准备一下吧) 葬礼的流程(先准备一下吧)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  出殡流程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出殡流程安排 1. 2. 3. 4. 5. 6. 7. 8....29 追悼会 默哀三分钟 宣读吊唁及敬献花圈的名单和来宾 领导致辞 司仪回顾 ...  追悼会流程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追悼会流程 1、 宣布 XXX 同志追悼会开始,鸣炮!奏 哀乐 2、 请全体向 XXX 同志默哀! 3、 请单位领导致悼词 4、 ...  遗体告别仪式的流程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遗体告别仪式的流程 ...李光德老师遗体告别仪式程序 李光德老师追悼会程序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  葬礼程序_农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葬礼程序 追悼会主持词追悼会流程 举行追悼会,程序要简洁,气氛要肃穆,其一般程序为: 一、主持人宣布χ χχ 同志(先生、小姐...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追悼会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