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后需要信托公司合作吗

手机金融界
陆港携手:长安信托与华菁证券合推ABS
金融界网站讯 19日,长安信托与华菁证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决定在数项业务上达成双向优先权利,并于当天签署了《ABS夹层投资项目合作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华菁证券是继申港证券之后,按照《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下称CEPA)补充协议落地的多牌照合资券商,是连续11年荣登“中国最佳新型投行”榜首的华兴资本集团旗下的证券公司。
“合资券商”+“一线信托”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实现深度合作,并给予双向优先权利,合作范围将包括资产证券化相关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金信托业务等。
长安信托董事长高成程介绍说,经过30年发展,长安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已逾4000亿元,实现了在全国23个中心城市的业务布局。在全行业谋划转型的背景下,如何与优秀的券商团队进行合作,借助其专业优势,实现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并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方案,在2016年就已成为主要议题之一。
之所以选择华菁证券,高成程表示,一方面,中国信托业经过上一轮高速增长之后,需要从更深的角度来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长安信托在自身提出的“资产管理”、“私募投行”、“财富管理”等多个板块上,都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化建设来提升竞争力,更需要全新的视野与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周期,在未来全球化的布局中,新的市场机会不断涌现,信托公司也需要寻求优秀的合作伙伴,去共同开拓这些新市场、新机遇。华菁证券凭借其优秀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强大的专业队伍,尤其是以“新锐身份”的探索勇气与进取精神,获得了长安信托的认可,并使得双方日益接近并达成战略合作。
记者注意到,华菁证券作为2016年刚刚成立的合资券商,其港资股东(49%)为香港万诚证券,而万诚证券是华兴资本全资控股的子公司,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HKSFC)监管的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与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在签约仪式上,华菁证券董事长包凡表示,长安信托作为中国一线信托公司的代表,在稳健经营中保持了持续的创新能力,中国大陆多项创新产品均由长安信托推出,而且展现了深度布局创新类项目、积极涉足国际化业务的战略方向,是华菁证券非常理想的战略合作伙伴。
ABS已成业务先导
公开资料显示,华兴资本在资本市场上可谓战功卓著,不仅曾操刀优酷土豆合并、百度收购PPS、京东15亿美元融资、滴滴快的合并等项目,参与了京东、聚美、陌陌等“中概股”境外上市,作为联合承销商,还协助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登陆国内新三板。
然而,在确定战略合伙伙伴的同时,长安信托与华菁证券确定的首选业务领域则不是投行业务,而是资产证券化(ABS)。
华菁证券分管固收业务的副总经理邓浩在2017年初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ABS市场还将延续去年的增长趋势,同时品种将更丰富多彩。”这一判断主要源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提及“积极稳妥去杠杆”时,强调要“推进资产证券化”,这是继2016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报道称,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正在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新交易模式、产品设计和获利机会正在涌现。
事实上,华菁证券很快就付诸了行动,自2016年年第四季度正式开业以来,华菁证券凭借固定收益团队卓越的业务能力,已主导了多单ABS项目的设计与发行工作,基础资产类型涉及信托受益权、融资租赁债权、公用事业收费权等优质基础资产,规模达73.8亿元。截至2017年3月底,华菁证券在ABS业务领域从默默无闻一举跃居行业发行第11名。
作为长安信托,其实在ABS业务上也实现了多项突破,在2015年就主导完成了“西北地区第一支城商行的ABS产品创设”,该项目名称为“长银201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于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据记者了解,该项产品使得长安银行成为2012年重启资产证券化以来西北地区首家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当地区域首开先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对于这一选择,高成程董事长表示,相较于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投行业务,信托公司在ABS领域更有基础和优势,也更容易在短期内落地,因此双方优先的合作方向,初期会以ABS为侧重,但未来投行业务、并购业务,也应该会在标的合适的情况下,陆续进场。
专业人士分析称,由于ABS业务正处爆发性增长前期,考虑到监管层对商业银行MPA考核的程度加剧,该业务有望在近期获得迅速成长,长安信托与华菁证券选择这一领域为战略合作的开端,已经显示出双方合作的高度务实。
责任编辑:司倩第三方财富管理的操作方法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三方财富管理的操作方法
&&金融类信息、资料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恒天财富计划三年内上市
点击量: 回复数:3
恒天财富计划三年内上市
中融信托原有5个财富管理中心,人数超过500人,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最大。恒天财富由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整体转制而来,股东包括中融信托的股东中植集团等。恒天财富早期主要向客户“推介”信托产品,但不限于中融信托的产品,且今后会增加PE、基金等理财产品。
中融信托对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并不陌生。年,诺亚财富还是总裁汪静波带领的“小作坊”公司时,曾和中融信托有过亲密合作,靠代销后者的信托产品迅速做大。这一背景下,中融信托遂开始发展自己的直销团队,规模迅速壮大。
日,诺亚财富在纽交所上市,市值一度高达10亿美元。此后一个月,中植集团等股东开始筹备成立恒天财富,2011年春节后不久,恒天财富立即投入运作,速度惊人。接近恒天财富的人士称,中植集团认为诺亚财富的上市表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基本成熟,并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恒天财富计划三年内上市。
商业模式基本成熟,隐含的意思还包括,尽管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国内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特别是销售信托产品可能涉嫌违规,但监管层并未追究。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委托非金融机构进行推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并非金融机构。包括诺亚财富在内的此类公司采取的规避办法是,和信托公司签订“咨询顾问”协议,而非产品代销协议。
汪静波在诺亚财富上市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上市的时候也专门拜访了银监会的主要的领导,谈到要上市了,有一些业务是信托的,怎么看,也就几点吧,第一个就是合格投资人,300万以上的合格投资人,第二点就是,你是不经手客户资金的,你是一个顾问,我们仅仅是做了一个顾问和平台,他们非常支持。”
但不少信托公司仍然对和诺亚财富合作心存顾忌,目前和诺亚财富合作的主要是新华信托和百瑞信托两家公司。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熟,业界存在不同看法。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目前基本不受监管,但有观点认为,作为“准金融”行业,其属于影子银行体系,一旦某个风险事件触发,监管风暴将平地刮起。正如正在规范整顿的融资性担保业。
此外,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虽声称仅仅是向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但实际上大量的公司既找项目,也找资金,两头匹配好了之后,再借信托公司的“壳”做成信托产品,或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做成PE产品,实际上充当了融资的“中介”。
金融界网友支持楼主!
您最近看过的贴子
金融界爱股
尊敬的用户:
为了给广大股友提供更加和谐、健康、有效的交流环境,如果您发现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请您及时与金融界股吧管理员联系我们也
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xin..cn
爱股客服电话:010-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任何企业可能离死亡都只有一步之遥。比如,最近又一个超级巨头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日本软银集团负债高达16万亿日元。据日本权威媒体《日经新闻》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软银集团的有息债务总计为16万亿日元,其中半数为。其未偿债券总共为5.41万亿日元,较三年前增长了80%。16万亿虽然是日元,但折合为人民币,也高达9270亿元,逼近万亿元大关。在中,市值能破万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换句话说,软银的负债金额相当于一个茅台的市值,用天文数字形容也不为过。雪上加霜的是,出于对软银债务高度增长的担忧,日本国内的已经逐渐对软银失去兴趣。现在,软银的未偿相当于日本全国的近10%,软银继续在国内筹资变得愈发困难。在不少国人眼中,对孙正义和软银的了解,很大程度缘于阿里巴巴同软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1999年,马云给阿里巴巴找却四处碰壁,因缘之下,孙正义对阿里巴巴产生了兴趣。马云与孙正义著名的“6分钟会谈”成为传奇佳话。据说,马云与孙正义见面时,除了滔滔不绝的介绍阿里之外,还说了一句有意思的话:“我们,压力不大。”而孙正义当机立断,了马云。为阿里巴巴敲开了财富的大门。2004年,孙正义又对阿里追加了6000万。这次投资,成为阿里后来击败电商巨头eBay,成为中国电商霸主的宝贵支援。届时,软银用8000换来了阿里32%的股份。此后,孙正义还撮合了阿里与雅虎的合作,上演了互联网领域的蛇吞象。对马云来说,孙正义是马云的伯乐;对阿里巴巴来说,软银目前仍持有其29.2%的股份,是阿里的。而孙正义也因为投资马云,使得自己的身价在阿里挂牌纽交所后,净增166亿美元,一跃成为日本首富。总的来说,孙正义的前半生是成功的,可惜似乎孙正义的所有气运在投资阿里后都消耗殆尽,软银集团之后的投资,败笔很多。2013年,软银以216亿美元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成为软银高额债务的重要来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print并不像阿里那样成功,陷入了与ATT以及Verizon两大巨头的持久战,软银在4年之间投入巨额资金,但仍无法挽回Sprint的巨额亏损,Sprint的糟糕表现累计给软银带来左右的债务负担。最让孙正义难堪的投资要数金士顿了。作为全球知名的内存产品制造商,金士顿的U盘很多人都买过,孙正义曾耗资买下金士顿80%的股份,结果3年后,却“请求”对方以将自己的所有股份回购。如今,面临高额的债务危机,孙正义是否会抛售阿里股份套现,以缓解债务压力,成为留给马云的难题。如果软银套现、阿里接盘,对于现在的马云来说,意义并不大。尽管软银是,但在的下,现在阿里的老大,仍是马云。早在2012年,阿里回购雅虎20%的,解除了雅虎的威胁,使得新董事会下软银、雅虎的投票权降至50%以下,打破了马云、软银、雅虎三足鼎立的格局,马云掌控了阿里巴巴的战略经营大权。紧接着2013年,阿里推出“制度”,成员主要是集团高度认同的资深高管,加入公司至少5年,将雅虎和软银两个排除在外,牢牢掌握了公司控制权。因此,现在的马云通过软银继续回购来增强控制权的意义已经不大。况且现在阿里的股价已经高达200多美元,比上市之初翻了2.3倍,股价上涨空间还有多少,不得而知。在如此高的价位给软银接盘,意味着马云要拿更多的真金白银给孙正义输血,虽然是共患难的好兄弟,但是代价未免有些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也许有一天,孙正义也会找马云来一次“6分钟会谈”,说的正是当年马云说的那句话:“我们不差钱,压力不大”。推荐阅读:解读和的特殊关系今年起,中国多了个节日!那么问题来了量子转型:车贷仍为本,资产更加多元化!【福利】当端午遇上父亲节,福利加码特惠来袭!无预约考察丨量子金融世界杯真伪球迷测试题,第一题都不会就别看球了!量子金融2018年5月运营数据公示《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一:同业步入深水区:大行回笼资产 中小行狂减负债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央行6月19日公布的5月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揭开了同业去杠杆的最新效果。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正呈现两头收缩之势,仅今年前5个月就各自跌去了10%以上。目前,同业绝对值已双双处于自去年初以来的最低点。大行和中小行同业去杠杆的风格有所分化:大行更注重回笼同业资产,买入返售与两项指标均创出近17个月以来的最低值;而中小行侧重缩减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卖出回购和同业存放两项指标也都创出了近17个月以来的新低。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口径的“大型银行”指2008年末本大于2万亿的银行,涵盖工、农、中、建、交、国开行和邮储银行;“中小银行”则指以2008年末本外币资产总额小于2万亿的银行。显然,同业去杠杆已进入“深水区”。同业同时收缩根据央行5月金融统计数据,将卖出回购和同业存放两项指标加总可以得出,中小行的同业负债在5月末达到12.82万亿元;而这一数值,在去年12月末为14.01万亿元。这意味着,在今年前5个月,中小行同业负债减少1.19万亿元。重点是,中小行的上述两项指标,均创出了近17个月以来的新低,同业负债泡沫的挤压效应得到了较好体现。对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这些大行来说,同样是卖出回购和同业存放两项指标加总,大行的同业负债在5月末达到2.18万亿元,相较去年末的2.95万亿元减少7700万元。虽然该两项指标在5月末的表现均低于去年末,但如果将观察区间定在今年,会发现在刚刚过去的5个月内,这两项指标均出现“翘尾”行情——分别在2月及3月达到自去年初以来的最低点后,再向上抬升。将大行和中小行的上述两项指标加总,银行业整体同业负债在5月末达到约15万亿元,较去年末萎缩1.96万亿元,减幅达11.53%。然而大行在今年各别时段出现的“翘尾”,或许可以说明,在跨季、MPA考核等此类特殊时点,还是不乏大型银行转投同业渠道来获取负债。另一方面,银行同业资产也正在收缩的路上一路狂奔。根据央行5月金融统计数据,将买入返售和存放同业两项指标加总可以得出,中小行的同业资产在5月末达到8.18万亿元,较去年末的9.05万亿元减少约8700亿元;而大行收缩的幅度显然更大,由去年末的5.05万亿元剧烈缩减1万亿元以上至4.04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大行的上述两项指标也均创出近17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将大行与中小行的上述两项指标加总,银行业整体同业资产在5月末达到12.22万亿元,环比去年末的14.1万亿元缩减13.34%,萎缩1.88万亿元。这表明,银行业的同业资产与负债正在两头缩减,各降将约1.9万亿元。“其实行为风格还是不同的,中小行更侧重于减少同业,比如说同业和的发行。其中,同业存单不仅受监管发行额度的约束,还受自身主动适应监管举措的意愿的约束,相对于回笼同业资产,中小行更为迫切的需求肯定是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大行的同业负债泡沫本来就没有这么大,通常是资金的融出方,所以肯定是减少对同业理财和同业存单的投资,因此可以看到,大行回笼同业资产是比较猛的。”一名大型股份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称。停摆的同业业务“没有分行在上海的驻沪同业部门,大部分都撤并回总行了。我们等过几个月租约一到期就走。”一位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证券时报在今年1月份首次报道了《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4号文)对行业产生的影响,而这份监管文件的威力到现在还在持续发威。按照该文件,“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网点,包括异地事业部、业务部、管理部、代表处、办事处、业务中心、客户中心、经营团队等,并从事业务活动”被定义为“违法违规展业”行为。这直接促成了近4个月以来,非持牌驻沪机构加速撤出。有一家西北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同业部门已在4月份全面撤出上海,目前正在进行人员安排,但已经有不少人辞职。“我们的业务相比以前大幅减少。现在是在总行办公,需要面签的我们就会出去(指异地签约)。”另一位农商行人士向记者直言。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驻沪同业部门的作用不该被忽视:区域性银行受制于当地展业与人才缺乏的双重制约,通过同业业务,可以将总行资产与负债“触角”伸到更前沿的地方,招揽吸纳高端人才,助推该行发展。“异地团队对于熟悉交易对手,并且引入先进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理念给母行,其实是很有意义的。”有农商行人士特别强调。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撤沪的人员通常有以下几种职业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选择同级别、同薪酬调回总行,有效时限在半年到一年不等,然后分流至其他部门;二是并入金融市场部等,但通常该部不会全员承接;三就是主动拿着经济赔偿辞职。“走的人不少。很可惜,现在我们的业务几乎都停摆了。”前述西北部城商行人士说。对于中小行来说,同业业务正处在一个较为艰难的境地。兴业银行合作中心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效果明显,目前很多中小行几乎已经不像以前做同业理财的投资,而改做存放。《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二:美的置业将赴港上市融资力撑千亿目标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屡次传出要上市的美的置地终于迈出关键一步。5月31日,港交所披露了美的置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美的置业”)的上市申请文件,聘请法巴及中信里昂为保荐人。截至日,土地储备总量的建筑面积约3310万平方米。其中土地物业的权益估值约950.13亿元。公司增至20亿港元,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1港元的股份。随着的披露,美的置业的成长脉络也逐渐清晰。日前,关于上市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美的置业方面,截至发稿期,美的置业并未作出回复。赴港美的置业在经过多年发展后,逐渐成长为美的帝国的一个百亿板块。2012年,美的置业在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被剥离出来。2013年9月,为筹备独立发展地产业务,美的控股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将自己持有的美的建业(英属维京群岛)94.55%的给独子何剑峰的妻子卢德燕。卢德燕通过名下三家全资公司持有美的置业上市前的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转让后,作为一致行动人,何享健和卢德燕同时为美的置业的实际控制人。在2014年,美的置业便传出将要上市的消息。美的置业总裁赫恒乐在2014年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朝着上市目标去努力。去年美的置业上市的消息再起喧嚣,2017年7月,美的置业总裁赫恒乐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披露了上市计划,“最近在推进,未来会考虑在香港上市”。2017年12月初,市场便传出美的置业将于2018年赴港IPO的消息。随后美的集团予以反驳。半年之后,传言成真。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美的置业近三年营收数据保持稳健增长。2015年、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12亿元,119.92亿元,177.1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9.93亿元和18.93亿元。同期毛为21.5%、22.8%和27.6%。“房地产境内融资难度大,监管严格,去意味着融资渠道得到增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几年,美的置业虽未直接上市,但却积极推动旗下业务板块进军资本市场。美的置业旗下的美的物业已于2016年底登陆。根据财报显示,美的物业在2017年实现营收4亿多元,同比增长63.66%,净利润为5608.27万元,同比增长102.57%。规模扩张需资金美的置业成立于1995年,虽然起步较早,但前期发展较为迟缓。直到2010年,美的置业的全国化扩张才姗姗来迟。近三年来,美的置业处于高速扩张时期。根据美的置业官方数据显示,美的置业在2016年的销售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86%。2017年业绩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39%。而在克而瑞发布的《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中,月,美的地产的销售表现依然不俗,约以263亿元的销售额跃升至36位。按照规划,美的地产2019年争取实现销售金额600亿元,2020年力争千亿规模的目标。这意味着,如果美的置业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势必延续大规模扩张的策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美的置业到上市,将有助于其业绩的继续成长。在销售高歌猛进之际,美的置业在土地市场频频现身,加快拿地步伐。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日,美的置业有117个规模化的项目组合,覆盖全国11个省份的33个城市及一个直辖市,通过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参与了24个项目。从城市布局来看,美的置业项目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环渤海、中国西南5个区域。迅速扩张带来的是资本开支高企以及负债的快速增长。据招股书披露显示,美的置业2015年为622.1%、2016年负债率约为620%、2017年负债率为118.9%。跟行业内部分企业50%―60%的平均负债率相比,美的置业的负债率属于高数字行列,并且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截至日,美的置业未偿还的及其他融资安排总额共计150.56亿元,此外,其银行及其他借款达212.57亿元,并且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偿还。美的置业也在加速拓宽融资渠道。据文件显示,美的置业于日,美的置业取得批准发行人民币14.4亿元非公开公司债,此外,公司还于3月20日取得批准发行人民币30亿元公司债。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股书了解,在美的置业的业务营运,主要包括物业开发及销售、物业管理服务以及商业物业投资及营运三方面。截至日,公司物业开发及销售营收占总营收比例的97.5%。在主营地产业务之外,美的地产也将试水长租公寓,并将首个项目落地美的置业广场,总体量约10万平方米,共计2000多套,预计将于2019年底入市。去年底,美的置业与碧桂园集团在碧桂园总部签署了《美的碧桂园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双方将在产城融合、科技小镇、智能家电、智慧家居、海外项目等细分领域进行的合作。(责任编辑:关婧)《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三:存单利率拐点将至 债市上涨需等“信号灯”央行4月下旬宣布后,同业存单量价齐升,5月净融资额逾4200亿元,创出年内新高,同时3个月发行利率大幅上行87BP至4.68%,不但上周以来伴随发行放量存单利率呈现见顶回落迹象,引发市场关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存单发行状况对半年末有何指示?会否跟随存单利率下行?方正证券(601901,诊股)首席分析师杨为敩和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06030)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就此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端需求较大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近期同业存单量价齐升的现象?杨为敩:从同业存单量价齐升不难得到的判断是:近来的上升应该跟需求下降有关,但这和货币政策关系不大。当前非银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同业存单规模已经占到存单总量近70%,由于银行在同业存单的需求结构中并不占优,且LMR考核进一步制约了商业银行配置同业存单的需求,“货币政策——银行间资金面”这个链条对同业存单的影响不再直接。近来非银资金面可能是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原罪”。非银金融机构配同业存单的速度还在不断,其背后是非银机构负债端的不断减弱,从机理上看,描述非银资金面的代理变量M1在不断走低,意味着非银机构在负债端的拖累下,对同业存单的配置力量在减弱。4月降准后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行是符合经验的。由于货币政策仅仅影响同业存单利率及非银负债端的,一旦货币宽松信号释放出来后,同业存单利率会出现短期下行,但由于没有真实供需改善的支撑,目前同业存单利率正处于4月中旬降准脉冲后的修复阶段。进入5月后,同业存单到期量进入去年9月以来的第二个高峰,这使得同业存单在大量到期的环境下,存在大量借新还旧的需求,资金在5月后的流动摩擦增加,是近来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的第二个推动力。明明:资金面平稳背景下近期同业存单净融资创新高。数据显示,5月商业银行共发行2541只同业存单,总发行量2.03万亿元,当月偿还量1.6万亿元,净融资额4219.6亿元,创年内新高。而去年5月,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仅1.23万亿元,当月净融资额-3333.2亿元。今年5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放量背后另有隐情。相比其他发行主体较为中规中矩的表现,5月同业存单市场一大特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放量,净融资额也大幅增长。发行同业存单的意愿增强,原因在于存款荒波及大行,同业存单提供了一项重要的融资渠道。从发行价格来看,4月下旬开始利率转跌为升,3个月和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稳步上行;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则从5月底开始迅速抬升。银行对年中流动性环境的担忧是造成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快速上行的主要原因,但总体来看银行仍然倾向于发行3个月和6个月期限的同业存单。发行3个月同业存单不仅能应对年中资金面收紧及MPA考核,另一方面也能分散一部分8月份同业存单集中到期的压力。年中流动性总体持稳中国证券报:请结合同业存单供需现状,谈谈对年中流动性的判断。杨为敩:尽管同业存单仍然存在规模收缩的预期,但银行体系的负债压力是逐步缓解的。当前的流动性已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近来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已使得银行超储规模不断增加,这至少证实了中大型银行的流动性变得更加充裕。而对小银行来说,尽管同业存单受监管的影响扩张空间有限,但负债渠道切换的空间还在:在信号确认后,市场上的回购交易规模在重新扩大,很可能大银行已经进入了流动性派发阶段,小银行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资金缺口可能有所收敛而非放大,并且,存款偏离度考核的边际放松也给了小银行更大的资金周转余地。照此来看,预计二季度末流动性不会面临太大的季末压力。明明:2017年下半年以来存款增长明显减速,“存款荒”、“负债荒”成为市场关注点。此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较多,“存款荒”主要集中在以上银行中。但进入2018年,尤其是3月份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行也面临着资金需求缺口。系统性重要银行“存款荒”问题的缓解还有赖于流动性层面的呵护,从当前的央行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流动性环境仍将是央行注意的重要方面。开年以来已经实施了两次,加之6月MLF放量操作,对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较为关注。出于降低和缓解银行“负债荒”问题的考虑,降准置换MLF的政策仍将继续,MLF+降准政策组合仍值得期待,流动性环境的持续偏松仍是大趋势。债券利率料逐步下行中国证券报:对后续同业存单利率走势有何判断?杨为敩:同业存单利率不会上行太久,后续企稳或回落概率更大,今年二季度高点大概率低于去年,原因有三点:第一,货币政策出现了边际放松。以偏债型为代表的非银负债端已经在近期初现企稳迹象,后续非银需求对存单利率的制约将下降。第二,近期信用事件较多可能会明显打压资金的风险偏好,导致在下潜信用上非常谨慎,同业存单作为类利率品种,当前具有比较好的风险收益比。第三,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的中小行同业存单要纳入MPA考核,照此来看,同业存单规模的增长必然要收敛到同业负债一线之内。当前同业存单的规模增长还在18%左右,高于银行同业负债5%左右的增长水平,意味着同业存单净增长速度后续还会继续收缩,导致同业存单转为存量甚至减量市场,同业存单边际上的供需变化更加稳定,有利于同业存单利率的回落。中国证券报:债市利率是否可能随同业存单利率下行?杨为敩:同业存单和是同源共生的,在银行及非银流动性开始逐步转优的阶段,广谱利率可能会逐步下行,这会导致后续利率债的趋势性机会比较清晰。对于中长端来说,M1若企稳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一方面其代表着非银负债端已经见底,后续中长端的环境会更好,另一方面其代表着银行间和非银间的资金面逐步走过了相互背离的阶段。一旦非银资金面修复,意味着曲线可能开始陡峭化下行,短端和中长端在未来都有机会,建议当前可以把久期和仓位调到中高水平,去博弈未来的资本利得;另外,在当前利多信号短缺的阶段,收益率可能进入了下行通道中的一个小箱体阶段,以10年期国开收益率为例,在这个短箱体中,在4.4%-4.55%之间反复波段操作同样安全。明明:5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创年内新高,年中资金面紧张是大多数发行主体的考虑之一。“存款荒”问题的缓解还有赖于流动性层面的呵护,后续MLF+降准政策仍然值得期待。总的来说,流动性环境的持续偏松仍然是大趋势,维持中枢降至3.4%-3.6%区间内的判断不变。《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四:同业存单发行量逆势大增 大行推进发行“动力十足”尽管金融监管本着去杠杆、抑制同业空转的思路持续深入,但近期的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和净融资额都不断创下新高,并且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自去年底开始,监管部门针对同业存单**了一系列政策予以限制,同业存单市场短暂收紧。至今年5月份,同业存单发行量超过2万亿,净融资额超过4000亿,为年内最高值。6月份到目前为止,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几乎接近整个4月份的规模,净融资额也已超过600亿。另外,6月份将有2.2万亿同业存单到期,为年内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同业存单发行放量中,大型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核心负债的压力覆盖了包括大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大行也面临着存款荒的难题。不过,多位大行同业相关部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目前大行同业存单发行放量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负债结构上的变化,即用线上的标准化的同业存单,逐步替代线下的非标准化。发行逆势放量鉴于金融监管的思路,不少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后对于同业存单的定位主要是将其视作一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不会作为主要负债渠道。然而,随着季末+半年考核时点的到来,整个市场的同业存单发行再度掀起一波高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发行量上看,今年5月,整个市场同业存单发行量为2.05万亿,减去1.61万亿偿还量,净融资额为4401亿,这是继2017年7月以来的月度净融资额最高值,彼时的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4521亿。进入6月份,这一趋势还在持续。在6月截至目前的不到10个工作日中,同业存单发行量已经达到1.32万亿,接近4月份整月的发行量,净融资额676亿。从周度指标上看,上周发行6627亿,为二季度以来单周发行最高值。对比月份的市场情形,目前的市场流动性要相对宽松很多。一位地方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感觉今年央行对整体的市场流动性是很“呵护”的,资金上压力比去年小很多。另一方面,从同业存单发行-到期结构来看,目前的发行压力也远远比不上去年同期。去年5月份,同业存单到期1.57万亿,发行仅1.24万亿,净融资额-3317亿,与今年5月相差7718亿。从监管思路来看,对于同业负债的约束处于逐步收紧的状态。2017年,央行拟于2018年第一季度起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日,央行修改《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2018年,央行又称拟于2019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大行存单发行放量有玄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同业存单发行放量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现突出。一直以来,由于大行天然在存款获取上有优势,同业存单的发行方主要是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但目前大行发行同业存单似乎也“动力十足”。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存量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中,由五大国有行所发行的数额占总数的比例大概为6.6%;而按今年5月份的发行数据来统计,大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规模在总数中占比超过了10%。由于、等资管产品的流行,银行早自2014年前后就面临存款流失的问题;而随着金融监管的趋紧,负债端的压力逐步蔓延。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行虽然负债空间较大,但是对公仍是最好的渠道,大行同样面临负债压力,尤其是年国营部门的增速下来以后,2018年下半年大行的负债压力会逐步显现。另外,相比中小银行,大行的业务更加综合且多元化,“如果只是某方面出现了问题,还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在金融强监管的环境下,各块业务均有收紧,其实大行相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受到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另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位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型银行同业存单放量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负债结构上的变化,监管要求之下,各大银行在同业负债上都在通过线上同业存单置换线下同业存款,因为前者标准化操作,流程透明公开,而同业存款由于是线下操作,流程复杂,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另一家大行同业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这是目前各大行都在推进的一项工作,其所在行今年对同业业务的指标中,同业存单就比同业存款要高很多。(编辑:马春园,邮箱:)返回21经济首页《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五:8.8万亿结构性存款即将迎来强监管 类理财包装时日不多随着资管新规正式下发,规模被极大压降。表外负债需求转移至表内,令结构性存款迎来了规模的井喷。根据央行披露的最新《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8.8万亿元,仅前三个月新增结构性存款1.84万亿元,已超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这增势或在4月继续保持,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5月15日央行上海分行发布的《2018年4月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4月上海非金融企业结构性存款新增301.88亿元,同比多增18.45亿,个人结构性存款减少8.08亿元,同比少减207.32亿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是结构性存款的发行主力,一季度发行结构性存款超万亿,占比超50%。但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行,因缺乏衍生品交易资质和足够的投研能力,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难度和风险更大。近期,已有一些小银行跟风发行名为“结构性存款”,实为类理财的“假结构”产品,已被地方监管部门叫停。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关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规则正在讨论,或将很快**,规范现有市场。假结构面临强监管华南某股份行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实行业已经有了很多讨论,所谓真结构性存款即“存款+”,部分存款还是作为一般性存款,可以保本,但银行将存款利息和部分本金拿出来买,收益可能出现浮动。而一般宣称保收益的结构性存款都是假结构性存款,或者虽然没有宣称保收益,但在实际兑付时银行还是通过多种手段自掏腰包支付了比较高的利息,本质上是提高了吸储的成本。该人士认为,假不少主要出现在中小银行,尤其是一些区域性小银行。本质上结构性存款还是存款,为了扩充表内存款加上目前监管规则还处于真空,“挂羊头卖狗肉”屡屡出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Wind查询2018年内到期的多款(登记系统的口径下,结构性存款并未单独列示,而是以结构性理财的形式归类为保本理财)发现,实际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非常接近甚至等于最高,这类产品占到多数,这是变相保本保收益,相当于实际的高利率存款。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对银行的属性来看,结构性存款需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其负债属性类似存款。但当前银行吸收结构性存款的方式,主要以发行结构性理财来实现,发行方式类似理财,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而结构性存款目前尚未纳入资管新规进行管理,但是近期其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假结构不规范行为亦需要尽快重视。未来可能在规模、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规范。”他指出。真结构“保本”仍有收益风险华北某城商行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际业务中,选择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多为追求一定收益,但同时对风险偏好要求相对较低的人群。他称,“客户观念中认为银行的理财和存款产品更为专业和安全,安全、稳定是选择银行存款类产品的核心原因,所以相对收益较为固定的产品更得青睐。真正收益浮动的存款产品,销售上反而较为困难。”但真正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是存在收益风险的,甚至某些产品的本金也可能出现实际损失,需要消费者仔细甄别。前述城商行业务人士表示,在客户看来结构性存款和保本理财可能差不多,但这两者的产品设计根本不同。有些结构性存款可能主要是和进行,收益相对稳定,有一些产品则是对应、、汇率等不同标的,客户的收益浮动可能会很大。他举例道:“之前有客户投资了外资行的某款挂钩的结构性存款,对外标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很高,就根据合同按照美元购买,但最后兑付时使用欧元兑付,因为的关系,虽然拿到了利息,但是也因为汇率损失最终亏损了本金。”银行负债端压力难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统计数据中发现,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352亿元,但住户存款减少1.32万亿元。虽然结构性存款迎来了规模的爆发,但是存款流失尤其是住户存款流失的趋势却并未得到逆转。对于银行来说,自资管新规**后,表内保本理财可通过结构性存款这一途径来替代,但并不意味着结构性存款是监管留出的空子,且这一目前暂时的监管空白,或将很快得到填补。即使在结构性存款对表内负债有所补充情况下,银行的负债压力仍难缓解。某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现有结构性存款大多成本较高。他认为之所以大部分能实现接近最高预期收益的回报,是银行长期将理财产品作为与货基竞争的高息揽储工具并给予导致的。投资者也将其视为存款的替代品,风险上视同存款,但收益上却看齐货基。而这一情况短期内难以转变。另一方面,低成本存款增量萎缩不可逆转,结构性存款几乎是当前银行从非银机构和居民部门获取表内资金实现负债高增长的唯一途径,高成本负债增量占比上升已形成明显趋势。且这一渠道如果面临强监管的制止,后续银行可能面临更大的负债压力。“这一趋势很难逆转。”他直言。(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六: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古稀之年再战港股市场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古稀之年再战港股市场&\/span&近日,美的置业向港交所递交预上市文件,申请在主板上市。这是美的集团创始人、已过古稀之年的何享健,再次率领美的征战另一块资本版图。至此也让美的置业的神秘面纱一一揭开。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实,作为何享健家族电器之外的又一业务,此前,美的置业并未受到足够关注,但过去几年里却经历一轮快速增长周期,此番希冀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打通新的融资渠道。对于美的置业布局,其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乐曾下过军令状,即2020年达到1000亿元。而美的置业在二三四线布局和高周转的打法,让其和碧桂园的关系除了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外,还有可能是短兵相接的竞争对手。那么,选择在香港上市的美的置业,未来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打败碧桂园,还是出于其他的考虑?目前美的置业的短期债务比重很高,公司应该如何化解?就此类问题,《》记者致电致函美的置业,但最终未能得到相应解答。 从5000元干到千亿元&\/strong&1942年,何享健出生于广东顺德。高小毕业后便辍学的何享健干过农活,当过学徒工、工人、出纳。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位顺德北街道居民,通过各种途径集资近5000元创办了一个塑料生产小组——“北街公社塑料加工组”,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后来替一些企业做些配件。这个实体的名称历经“顺德县北公社汽车配件厂”到后来的“顺德县北公社电器厂”。在那个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何享健什么苦都吃过,为了推销塑料瓶盖,昼夜不停地坐火车奔往于全国各地,睡澡堂和车站,吃令人难以下咽的干粮或干脆忍着。美的发展史自此发端。1980年,何享健成功发现了家电行业这个风口,开始做起了电风扇,并于次年将企业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1985年4月,站稳脚跟的何享健再次凭借敏锐的嗅觉,进军空调行业,美的正式成立空调设备厂。此后,在经历了自营进出口权的积极争取、股份制先行试点改革等事件的考验后,美的于1993年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一时间风光无限。如今的美的集团市值高达3600多亿元,福布斯显示,何享健目前财富价值201亿美元,位列中国富豪榜第六位。如果美的置业上市成功,那么已过古稀之年的何享健将坐拥4家上市公司。 为何冀望地产扩张&\/strong&家族式企业有利有弊,但在何享健看来,家族式企业对于美的而言弊远大于利,所以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会成为家族式企业。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如今美的集团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的任何亲属。严格意义上讲,何享健只是美的集团的一名。卸任美的后,70岁的何享健开始思考“另一段人生”。直到最近美的置业披露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传出,何享健的“另一段人生”是如何开启的,就此拉开帷幕。其实,美的集团的地产业务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开发的位于广东顺德市北滘镇南部占地670亩的美的海岸花园,此后多年鲜有动作。何享健提倡“宁可走慢两步,不能走错一步”,因此早期美的地产业务发展趋于谨慎。即便2004年正式成立了地产公司,随后几年的业务布局依然乏善可陈。2009年,地产事业部被正式列为美的集团的长期战略发展产业,美的地产终于提速。随后美的地产重新调整发展战略,计划在五年内成为跨区域的专业地产开发商。同年,美的地产加大在广东本省的土地储备,尤其是大本营佛山。2010年,地产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先后拍得贵州、安徽、广东、湖南、江苏等地近5000亩地块,“粮草丰,底气足”也让美的地产喊出了2013年达100亿元的战略目标。2011年,美的地产进一步加快全国化布局,先后在湖南株洲、辽宁盘锦、河北邯郸等地斩获土储。在全面交棒方洪波后,素来行事低调的何享健公开露面的次数更少了,但美的地产的重要项目或签约仪式上依然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的背后&\/strong&作为一家地产公司,美的置业一直在不断地扩张自己的版图。经营重点是京广线以东地区,手握地产大多数是在二三四线城市。其中,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环渤海和西南等5个区域土储分别占比23.4%、20.4%、20.5%、12.8%、14.6%。大本营佛山手握28个项目,601.4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拿地的背后,美的置业的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年,美的置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95.94%、94.65%、89.23%,与此对应的分别为622%、625%、118.9%,2017年净负债下降主要是由于股东注资。这一净负债水平已处于行业天花板,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一倍。美的置业预计,集团“目前维持且将继续需要相当高的债务水平”。具体来看,截至日,美的置业拥有157.07亿元的现金,负债总计约为969亿元,其中少于1年期的债务高达627.05亿元;1~2年的债务额度为139.65亿元;2~5年的债务额度为190.1亿元。由此可见,对于资金的极大渴求、将融资渠道快速拓展,是美的置业赴港上市的主要动力,可高负债的美的置业又拿什么打败碧桂园?这一切还有待时间印证。■ 《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七:碧桂园200亿公司债再度中止 地产债遭机构大量抛售
作者丨刘毅&\/p&
来源丨新财金观察&\/p&
5月28日,上交所发布的信息显示,碧桂园拟发行的200亿元小再度中止。&\/p&
这已经是这笔200亿的公司债第二次进入“中止”状态。&\/p&
2月7日,该公司债项目就曾被更改为“中止”状态。这也是房企发行最大规模的公司债券之一,这笔200亿规模的公司债,最早自2016年4月递交申请,至今已两度中止。&\/p&
募集说明书显示,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 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150亿元投向于长租项目,剩余资金用于偿还公司借款。&\/p&
这笔巨额公司债“中止”的消息也迅速在地产圈内发酵。此后碧桂园回应称,公司债中止的原因主要系公司拟调整募投项目,以使募集资金更好地匹配募投项目并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后续或将继续推进本次债券的审核和发行工作。&\/p&
但是,这仍然不能打消市场对于房地产企业负债高企的忧虑。因为就在5月30日,合生创展2018年也遭“中止”,这笔债券拟发行额度为31亿元。&\/p&
Wind数据显示,2017年A股128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达到6.51万亿,64.56%,其中63家房企负债超过百亿,34家房企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80%。&\/p&
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A股128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达到6.86万亿,平均资产负债率64.13%,负债超过百亿的房企增加到67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房企数量35家。&\/p&
其中负债率前十的房企分别是万科A、绿地控股、保利地产、华夏幸福、招商蛇口、首开股份、泰禾集团、阳光城、中南建设、华侨城A,其中中南建设负债金额1727.59亿元,负债率高达90.78%,高居榜首。&\/p&
绿地控股负债金额7701.97亿元,负债率88.67%,位居次席,泰禾集团的负债金额为200.54亿元,负债率为88.46%,位居第三。&\/p&
从负债金额来看,万科A以1.03万亿的负债高居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绿地控股和保利地产,负债金额分别是7701.97亿和5971.31亿。&\/p&
高额负债背后,房企的现金流也普遍吃紧。Wind数据显示,A股128家上市房企中,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的房企达到72家,占比超过一半,万科A为-803.64亿元、华夏幸福为-197.15亿元、绿地控股为-129.47亿元。&\/p&
此外,房地产企业还有大量的债务即将到期。数据显示,包含公司债、企业债、以及定向工具的地产业债务,2018年全年的到期量将达1949亿元,其中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分别高达932亿元、698亿元,2019年和2020年到期量更加庞大,每年的增量都在1000亿元以上。&\/p&
债务的集中到期也引发了机构的集中抛售。2018年5月份,交易机构开始规模性抛售地产债。5月9日地产债72.79亿元;5月10日地产债抛售量攀升至84.54亿元,而此前日均仅35亿元。这样集中性抛售交易此前并不多见,这也意味着持有地产债的信心正在逐渐下降。 &\/p&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行业的信贷环境也持续收紧。在房企债务违约的风险加持下,大型房企的发债渠道也在收紧,监管层对房企发债的态度更加审慎。数据显示,2017年房地产企业共发行公司债85支,总规模940.8亿元,较2016年的7955.5亿元下降了近90%(88.17%)。&\/p& 《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八:东湖高新拟收购亏损企业 标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任芷霓
图片来源:摄图网东湖高新(600133,SH)拟收购环保工程服务企业泰欣环境(837783,OC),标的于2016年11月挂牌新三板,但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1177万元以及191.69万元。而除了业绩不振外,泰欣环境还面临较高的债务压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泰欣环境2016年末、2017分别为86.8%、85.7%,而其在挂牌新三板时披露的竞争企业仕净环保(835710,OC)、卫东环保(832043,OC),同期资产负债率仅为30%~50%,泰欣环境资产负债率远远高于同行,抗风险能力存疑。标的资产负债率超80%据披露,2016年末和2017年末,泰欣环境分别为2.07亿元、2.86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8亿元、2.45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6.96%、85.66%。交易预案并未披露泰欣环境的同行竞争情况,不过泰欣环境挂牌新三板时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显示,与该公司形成一定竞争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苏州仕净环保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仕净环保),以及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东环保)。
仕净环保2017年显示,该公司2016年和2017分别为4.91亿元、8.34亿元,负债分别为2.4亿元、4.21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92%、50.49%。卫东环保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6年和2017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3.18亿元、3.29亿元,负债分别为1.01亿元、1.1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86%、33.58%。可以看出,泰欣环境的资产负债率要远高于行业竞争对手。另外,泰欣环境将永清环保(300187,SZ)也列入行业竞争企业之一。2017年报显示,永清环保2016年末、2017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61%、47.11%,也远远低于泰欣环境的负债水平。负债率较高由来已久事实上,泰欣环境的情况由来已久,其也曾经承认自身不甚合理。综合《公开转让说明书》及2016年年报数据,泰欣环境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6.99%、85.87%、84.04%。2016年5月,泰欣环境申请挂牌时表示,负债率较高,公司的与公司的业务规模及扩大趋势不甚匹配,抗风险能力偏弱。不过泰欣环境同时表示,公司完成了2000万元,上述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从挂牌之后的负债情况来看,泰欣环境负债率较高的情形仍然存在。对此东湖高新在交易预案中表示,虽然泰欣环境负债率较高,但由于其负债构成主要为预收款项为非付息的经营性负债,资产规模、负债规模相较上市公司而言很小,加之募集配套资金部分补充其运营资金改善财务状况,本次交易不会对上市公司原有的负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募集配套资金部分补充其运营资金”的说法,与交易预案配套资金的使用说明前后矛盾。“募集资金用途”一项中显示,此次东湖高新计划募集配套资金2.2亿元,扣除交易税费后将全部用于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支付和中介机构费用,并没有用于标的运营的部分。按照泰欣环境2017年报,公司最大的负债是规模为1.79亿元的预收货款,而2016年预收货款的规模为1.27亿元。同时,泰欣环境2016年、2017年短期借款均为300万元。为了满足日常经营需要,泰欣环境也加大了融资步伐。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泰欣环境向银行分别申请综合4000万元、1.6亿元,期限1年,由实际控制人徐文辉、邵永丽夫妇以个人信用提供担保。对于泰欣环境负债率远高于同行,以及抗风险能力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东湖高新证券部人士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 相关文章推荐九:富士康上市前夜首秀季报,业绩稳增市值悬念待解作为近三年来最大的,完成IPO募资的富士康(股票简称:工业富联601138.SH)即将正式在A股亮相。6月6日,富士康发布上市公告显示,将于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达196.95亿股,发行价格为13.77元/股,按7元计算,其首发为17.09倍。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由于其一季报显示业绩仍在稳健增长,因此其或已进一步走低。而作为继药明康德(603259.SH)之后第二家上市的“”企业,富士康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被业内寄予较大期望。此外,富士康的上市也让其此次巨量发行下的中介费用得以曝光。据记者计算,其保荐承销、律师、审计、信息披露、手续费合计高达4.0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上市和CDR发行业务上,头部券商等中介机构有望从中“分羹”的信号将更加明晰。一季报“稳健”富士康披露的财务数据表明,其2018年一季度仍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状态。一季报显示,富士康2018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76.95亿元和26.53亿元,同比增长19.78%和4.53%。业绩增长下,富士康资产负债结构也有所改善,去年底时,富士康净资产与总资产分别为281.83亿元和1485.9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03%;而截至今年3月末,其净资产提升至307.01亿元,总资产则缩水至1345.25亿元,至77.18%。净资产的提升也让富士康发行时的有所提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截至一季度末的净资产和此次募资净额之和除以发行后得出,富士康最新的每股净资产约为2.92元,较其发行公告按去年底净资产计算的2.79元增长4.66%。这意味着,按今年一季度末的净资产计算,富士康原本4.94倍的也将降至4.72倍。“富士康一季度业绩平稳发展,同时负债率得到下降,而这或给其上市创造了更加稳定的市场条件。”6月7日,上海一家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IPO资金募集完成后,富士康的负债率会进一步下降,其技术升级和项目扩展的资金空间也进一步提高。”而在现金流方面,富士康今年一季度表现更佳,其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金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分别为180.26亿元和98.4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4.15%和647.52%。“现金流的改善与公司业务端进一步捋顺有关系,同样下游的一些客户资金可能也会更早的实现了入账。”6月7日,一位接近富士康的投行人士分析,“公司马上就要上市,更好看的现金流能带来较好的股价预期。”按13.77元/股发行价预估,196.95亿股的富士康市盈率为17.09倍,而则达2712亿元。不过,此前已有卖方机构对富士康的上市寄予较高的估值期待,例如国金证券就指出,富士康在A股具有明显的稀缺性,若按照30倍市盈率和所发新股募资计算,富士康的市值有望超过5000亿元。“如果按照行业平均40多倍的估值,富士康市值有可能更高,而且还有新股效应,股价最高时甚至有可能超过40倍市盈率。”5月14日,北京一家负责人指出。富士康的上市也有望对其原有的治理结构带来改变,这或亦对其潜在估值构成影响。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6月7日的富士康大陆投资30周年上透露,富士康上市后将会有员工持股激励措施出炉。“富士康选择在A股上市的一个原因是,大陆员工很难拿到台股股票。”郭台铭表示,“工业富联上市后,会马上发行员工持股激励计划,激励人才。未来富士康可能会考虑合伙人制度。”“互联网硬件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核心人才进行,能够促使公司团队更加稳定,进而对基本面形成利好作用。”前述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解构天价发行费富士康披露上市信息的同时,此次天量首发背后的高额发行成本也被业内所管窥。据上市公告披露,本次发行费用总额达4.04亿元,分别包括承销及保荐费为33977.29万元、律师费1580.00万元、审计验资费为3398.11万元、信息披露费为448.11万元、发行手续费合计为995.39万元。这也意味着,在富士康一单项目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斩获收入就达3.4亿元。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富士康发行前2018年以来A股54家IPO项目平均保荐承销费为4637.33万元,而中金公司在富士康上的收入则达到平均额的7.39倍。这一发行费用已登顶A股市场近八年来最昂贵的IPO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A股有史以来发行费用超过工业富联的项目共计14家,均为央企、大型国有银行或,距离最近一单为2010年发行的农业银行(601288.SH)。2015年,国泰君安(601211.SH)曾创下超过富士康的300.58亿元的首发募资额,但其合计发行费用也仅为39447.59万元。“富士康的高额保荐承销费是独角兽头部券商信号的一个开始。”6月7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后面还有CDR等机制,这些大项目大概率会被头部券商所抢食。”不过记者对比发现,其发行费用之高主要体现在法律费用和审计费用上。例如其1580万元的法律费用在A股IPO历史上排第三,而审计费用则为第10位,但保荐承销费则第16位。(编辑:巫燕玲)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提供最新最全P2P网贷资讯
"负债16万亿,这个阿里和马云“背后的男人”,摊上大事了!"的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新纽交所上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